制片人是做什么的推荐文章1:

  制片人是做什么的推荐文章2:不吃青春饭 女性做制片人的优势就是韧性强

  什么职业加上“女”的前缀,听上去就有一些弱势的意味,比如,最近在FIRST青年电影展闭幕式上诉苦的“女演员”。而“女制片人”,你是不是更不熟?


  根据一项媒体调查,四成受众不了解制片人这个职业,而对制片人有所了解的读者中,60%的人只知道1~3位女性制片人,有20%的人一位女性制片人都不知道,知道6位以上女性制片人的受众只有4%。而事实上,在制片人一行,女性并非少数。比如,在阿里影业的内容制作部门中,近60%的制片策划人员为女性;在工作室负责人中,有6位负责人为女性制片人,占比超过九成。


  近日,一场由淘票票与FIRST青年电影展联合主办的“请回答,女性制片人”沙龙在北京举行。刚入行的年轻人的困惑,前辈们用自己的故事回答。


  公司对制片人岗位的要求是男性


  20多岁的潘梦琪是北京电影学院的一名研究生,职业理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制片人。马上毕业了,求职的她有些迷茫:“很顺利地过了笔试,面试时,公司负责人发现我是女的,就会问,你一个女孩应付得来吗?你跟得了组吗?别人会服你吗?”潘梦琪说,“甚至有的公司对这个岗位直接要求男性,我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有人觉得,制片人的工作状态决定了这个职业更适合男性,那现实是怎样的呢?女性制片人的名字和长相可能不为人知,但她们的片单堪称豪华。


  壹心娱乐创始合伙人陈洁,制片作品有《北上广不相信眼泪》《闪光少女》《滚蛋吧!肿瘤君》《陆垚知马俐》等。“只有当剧组的男同胞们说‘我们出去抽个烟吧’的时候,我才觉得作为女性有点不太方便。”陈洁笑着说,“与其说女性制片人,我更愿意说,我的性别是女。”


  制片人谭芷珊的代表作有《玉观音》《北京遇上西雅图》《奇门遁甲》等。“我妈妈说我穿得太破烂,不愿收拾自己,我说不会有人因为我穿得漂亮就来找我,我们制片人是拍戏的,是体力活儿,更是脑力活儿。”谭芷珊说,“我朋友说我像老母鸡,各个部门都要协调。制片人再厉害也厉害不过你的团队,这是老母鸡的责任。”


  有一次,为了一个项目,谭芷珊跟着导演、演员,去和一群院线经理喝酒,“电影很文艺,但面前都是小龙虾、啤酒”。谭芷珊并不否认这个饭局的必要性,“院线经理了解各地的情况,懂宣发。导演觉得海不好看,但他们会知道这个是观众喜欢的风格。你要以开放的心态听他们说,在面向观众的时候,他们更专业。”


  付佳的作品有《阳光灿烂的日子》《大腕》《李米的猜想》等,在她看来,制片人不分男女,干的活儿都一样。付佳认为,制片人不是明星,不是一个让大家都知道的角色,如果没有这个认知,就别来当制片人。但制片人非常考验一个人的能力、胸怀、人情世故,甚至连精算的能力都要掌握。


  付佳建议,对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经验远远不够,如果想做制片人,不要一开始就应聘所谓制片人的职位,不妨先做大量的实践工作。“女性做制片人有优势,就是韧性很强,工作坑你把你压得特别弯,但是折不了。”


  怀孕5个月,每天工作时长16个小时


  30多岁的丁珊珊已经是一名制片人,她的困惑是,体力有些跟不上。制片人是一个全方位的工种,从前期创作到中间拍摄再到后期发行,全部要跟。最让她难忘的是2015年的一部戏,北京12月的冬天,有一场戏要拍一整天的外景,“寒风直接穿透我的羽绒衣,我当时已经怀孕5个月”。剧组还要赶周期,丁珊珊每天工作时长16个小时以上。


  调查显示,67%的女性制片人在工作中感受到性别的局限,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而女性制片人的家属和朋友,看好这个职业的仅有14%。


  陈洁40岁创业时,跟合伙人说:“我有小孩,会有很多时间属于我的孩子,如果接受,我们就合伙。”


  陈洁说:“所有选择背后体现的是你如何认知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当我决定要小孩的时候,我知道我是一个母亲,我要承担起养育之责。我同时也很热爱工作,所以我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跟他讲了,你有一个很热爱工作的妈妈,请你接受这样的妈妈。”


  谭芷珊有两个孩子,“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在她看来是个伪命题,因为她的家庭和工作是分不开的。“这个职业比较自由,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让他来片场,去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人,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看世界的方式。而且他们会知道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在干什么,也会感受到我是一个热爱工作的人。”


  不要透支自己,制片人应该做长期主义者


  在公众印象中,关于女性制片人的优势,排名最高的是社会公关能力,此外,还有资源整合能力、艺术鉴赏能力等。


  独立制片人小路(化名)曾经是一名编剧,她相信只要有好内容,就能做出好作品,但当了制片人后发现,跟她聊项目的可能是一些不懂剧本的人。这就牵涉到应酬,而作为一个有社交恐惧的年轻女孩,她有些无所适从。


  “我无所谓熬夜,别看我瘦小,我是练拳击的,熬两晚没问题。可一个投资人说让我去酒店开个房间慢慢聊,我没去,项目也就没谈成。”小路说,“希望像跟我一样遇到这种奇葩事件的女同胞们大胆说出来,更要保护好自己。我们这个行业拼的是专业能力,这个投资方不投,你还有下一个。”


  阿里影业制片人鲁岩是制片专业毕业,从2004年开始职业生涯,曾作为制片人参与电影《赤壁》《非诚勿扰》《铜雀台》等多部影片,后完成爱情喜剧《傲娇与偏见》和成功“破圈”的电影宣传片《啥是佩奇》。


  “我几乎干过剧组里的每一个工种,从制片助理到导演。”鲁岩说,自己是因为热爱才入行,而制片人的角色能让她有欲望去掌握与电影相关的每一个东西。在拍摄《啥是佩奇》时,要协调中国、英国、美国三个时区的工作,她还要留出时间带孩子睡觉。尽管累到嗓子眼朝天,她第二天还是满血复活,“我特别想学一些东西,像海绵一样拼命吸水。”


  随着年龄渐长,鲁岩开始觉得不要透支自己,制片人应该做长期主义者。“我相信这个职业是通过持续的积累带来价值的。很多美国女导演四五十岁还能拍很好的爱情喜剧,一些制片人到了五六十岁才刚刚进入黄金年代。”鲁岩说,“这个行业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靠吃青春饭,或者是到了一个阶段没戏可拍。整体的社会心态不要那么焦虑,需要慢下来,想想如何给生活做减法,自己的优先排序是什么。”


  制片人是做什么的推荐文章3:制片人和导演的区别有哪些?

  文 | 有余姐


  全文共1348字,阅读时长约2分钟


  制片人和导演的区别,最主要的肯定是工作内容的不同,除了工作内容之外,还会涉及到受雇方的不同,以及对其主要工作能力的要求不同等方面。


  我们具体来看。


  01


  工作内容不同:导演主要负责影视剧的创作,而制片人则要负责一部影视剧从发起到最终上映的方方面面


  通常意义上来说,导演所做的是相对更单纯的技术活:


  负责找到整个拍摄电影的团队,敲定剧本,接下来就是实际拍摄以及后期的制作。导演对整个影视剧的质量负责。


  但一部影视剧从最初发起人有一个灵感和想法开始,一直到最终与观众见面,中间所要经历的各种流程和要解决的事项,远远不是找人把影视剧拍出来做好后期剪辑就可以的。


  这中间还包括:整个影视剧拍摄、宣传、发行等各环节都必不可少的钱从哪里来?导演的创作如何平衡好成本与最终作品质量的关系,导演的创作又如何平衡艺术与商业回诉求之间的关系?影视剧完成以后发行要如何协调,以及影视剧送去参与国内外各种奖项的评比,等等。


  这所有的工作,就是制片人的主要工作职责。


  所以,你可以理解为,制片人就像我们自己平时在公司要做一个大型项目时的项目经理,他要负责去跟公司要预算,最终确保这个项目能够达成既定目标,在中间要做特别多沟通协调的工作;


  而导演,就是这个项目组中那个最核心的技术负责人,由他主要负责把这个项目做成。


  当然,这是一般意义上制片人和导演的分工,在实践中,也有很多导演自己就兼了制片人,或者制片人自己也做导演的也有不少。


  02


  受雇方不同:制片人一般是受雇于影视制作公司或工作室,导演一般都是独立于公司之外,或者有自己的工作室


  在成熟的工业模式的影视剧制作模式下,尤其是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模式,制片人都是受雇于影视制作公司。


  他们在决定要开始筹划一部影视剧的时候,可能制片公司或者是其它的投资方,已经有一些比较明确的想法,制片人会基于这些要求,去看看哪名导演可能能够符合要求,然后签下导演来导这部影视剧。


  制片人是制片公司招聘来为自己完成制作各式各样影视剧作品的人。


  但导演作为一个更加偏重艺术家的角色,通常来说他们都是相对自由而独立的,对于一些已经比较知名的导演,可能也会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但大多数导演的工作模式,还是自己想要拍一部什么样的影视剧,就会去找资金,找团队,或者会有制片人来主动找自己合作一部什么样的影视剧。


  03


  主要工作能力要求不同:对制片人的要求主要是商业敏锐度、统筹协调能力,对导演的要求主要是影视创作能力


  因为工作分工和主要工作内容的不同,自然在工作能力的侧重上,制片人和导演也就有很大不同。


  制片人作为一个众多事项的统筹、平衡角色,最突出的要求,就是要有非常优秀的统筹协调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大大小小的事情能不能摆平,各项事项有没有按照预定的规划在进行,都关系着一个影视剧项目的成败,盈利或亏损;


  同时,制片人也是影视剧在艺术和商业利益上面的协调者和平衡者,需要有比较强的商业敏锐度,来判断作品的市场表现力如何。


  导演作为一名核心任务在关注影视剧作品质量和进度的角色,对导演的核心能力要求就是创作能力:能不能创作出既有艺术表现力,又能够实现商业利益最大化的作品。


  我是有余姐,10多年上市公司HR,专注分享求职面试、职业发展实用干货。关注@游刃职场有余姐,一起成长为更具选择权的职场人。


  制片人是做什么的推荐文章4:想做合格制片人要先做到这五点

  一,对电影的热爱


  投入,勤奋,严谨,细腻,正直


  不是口头表达对电影发自内心的热爱,而是有具体行动展示,倾情投入,绝不能虚情假意。动机不纯的招摇撞骗,走不远也拍不出好片。真正制片人是心无旁骛,发自内心热爱电影,不计个人得失,甘于奉献,在经费很少,零片酬,甚至倒贴的情况下,也要坚持到底把片子拍出来。具有“蒸不熟,煮不烂,打不垮”的精神,才能成为真正合格制片人。


  1投入。心甘情愿投入一切精力时间智慧,牺牲个人利益与个人爱好,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豁得出去敢于冒险,什么都不怕。


  2勤奋。永不懈怠的学习制片人需要掌握的一切知识,不然容易被骗,即使不被骗,知识面狭窄,也很难成功。学习跟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内外新闻,博览群书。要做懂创作的制片人,不能只会融资管理。善于学习掌握一切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技术,装备,工具,软件。学习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电影是要贴近生活,制片人不能不懂生活。制片人就是老百姓,要适应网络生活,洞察网络信息,掌握网络语言。贴近当下主体观众,了解最新社会潮流。


  3严谨。决策立项的时候,要通盘考虑,投入产出能否成功,并计划周密,做好精细的拍片计划。待人要周到厚道,大明星要伺候好,小工人也不能怠慢。对任何人都要非常客气,一碗水端平。


  4作风细腻。制片人是大管家,要瞻前顾后,火眼金睛。每天在剧组几百上千体量的人吃马喂,得有清楚账本。因为后期补救成本高,所以不能让任何东西在某一天被耽误或被忽略。


  5正直。守底线有道德,不违规违法,不伤天害理,不坑蒙拐骗,不到处忽悠,不趾高气昂。为了电影事业,或者个人价值实现,得有情怀有责任。制片人是剧组里的第一责任人,对一切负责,尤其是对投资负责。遇到问题,制片人也是第一责任人,必须要带头承担,站出来解决问题,处理问题,化解矛盾,不回避不掩盖不拖延不甩锅。剧组里天天都有急难险重的活,制片人要带头冲上去,敢担当。制片人是剧组的旗帜,灵魂,主心骨,也是剧组的发动机,对剧组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对业务的精通


  选定项目,组织,融资,管理,经营


  1选定项目的能力。首先得有项目,其次得有定力,就认定这个来拍。找项目,确定项目是制片人工作的开始。没项目,制片人就没工作可干。找项目,找剧本,读剧本是制片人每天的日常工作。同时得有好眼光与准确判断力。评估项目,不能一意孤行,也要坚持自己的主见,两者要协调统一把握。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过于主观。


  2组织能力。确定导演和主演是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这得靠人脉,靠三寸不烂之舌,找到适合剧本的主创。把握预算与主创之间的平衡。


  3融资能力。精通各种电影融资渠道与融资方式。业绩良好的制片人,是比较容易获得投资人的信赖,建立起了行业信誉。融资是制片人的本职工作,也是重要能力体现。


  4管理能力。好制片人作风硬朗,干事麻利,心直口快,直截了当。办事不拖泥带水,不优柔寡断,不摸棱两可,发号指令清晰明确,不让人产生歧义,或琢磨这事办还是不办。


  a.对计划的执行能力,计划必须严格执行,确保拍摄计划不折不扣执行到位。不能临阵随意改变计划,改计划就一定会浪费时间,拖期,超期,增加预算,增加预算是兵家大忌。


  b.对进度的把控能力,对人财物的调度能力,在剧组要建立各种制度,一定要按制度办事,只要有了制度,并严格执行,进展顺利。


  c.调度能力。统一指挥,步调一致,剧组里军中无戏言,必须执法必严,违法。


  d.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e.要有与政府,媒体,社会打交道的能力,如何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做好危机公关,正面宣传。


  5经营能力。制片人不光要找到项目,主创,资金,还要找到市场,观众与买家,把投入的钱赚回来。善于经营电影与电影版权,不仅要回本,还要有利润。找到一家好发行公司,以比较好的条件来发行,争取票房最大化。找到发行公司后,制片人也不能当甩手掌柜。要不断跟发行公司沟通,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档期要与发行一起商量。制片人自己也得有相当好的社会资源,借助社会资源,为这部影片的宣发提供帮助。借助海外资源,以较好的价格来销售电影的后电影版权,电视权,网络视听版权,衍生品等。


  三,对选题的把握


  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了解市场,站位高,价值取向正确


  1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多请专家,各界人士来做市场调研,以便确定大部分观众喜欢这故事。了解观众的心理与审美需求。现在的观众判断电影是非常专业的,票房好的电影,电影质量确实好,票房惨败的电影,质量确实有所欠缺,说明现在的观众跟专业人士的鉴赏能力基本拉平。要特别尊重观众的爱好,提供他们喜闻乐见的故事与表达形式,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观众。


  2了解市场。了解市场的走势,具备前瞻性,考虑未来几年的市场变化。确定选题之前要反复论证,广泛征求意见。选定的故事必须要接地气,讲人话,动真情,拍实情实事,不能虚情假意。拍电影得顺势而为,顺应国家大事,市场大事,行业大事,不能逆势而动。按照国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去拍,每个历史时期,国家对影视创作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拍电影要符合国内外的形式。选定的主创是否被市场看好,是否符合市场大势与观众口味。电影是道菜,永远要吃新鲜热乎的。拍出来后,马上上桌,压箱底多年再翻出来,观众未必能接受。最后再评估下自己,能否驾驭这部影片,并不是所有制片人能驾驭所有类型的片子。


  3选题站位要高,中央领导讲话传达的精神,作为创要去贯彻落实执行,另外从创作角度来说,文艺作品必须要站位高,思想性强。影片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文艺作品传播负能量,老百姓也无法接受,要讴歌真善美与新时代。永垂史册的影片都具备思想性,无论是三性统一(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还是三精统一(思想精神,艺术精湛,制作精良),都是把思想性放在第一位。思想性是一部影片的价值取向,政治主张,道德主张与内容实质性的表达。比如《流浪地球》彰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讴歌了英雄主义,同时还歌颂了集体主义,表达了中国人的故土难离,对家庭家人的亲情与责任感,是近年来上乘优秀的影片。


  4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影片要有精神高度与文化内涵。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可反其道而行之。力求两效统一,既有社会效益,也要有经济效益。


  5内容要感人,形式要惊人,与观众形成共鸣互动,永远内容大于形式。形式要花钱,内容是创意,不容易但很重要。打动人心,引起共鸣。影片要关照现实,反映生活。比如《我不是药神》,比如《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战狼2》的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只要内容好,形式可以稍加忽略。要有新意,观众容易喜新厌旧,审美疲劳,必须要不断永恒地追求创新。


  四,对规则的尊重


  守法守纪守规,尊重艺术规律行业规律,注重生产安全


  1要守法守纪守规。遵守国家,政府针对电影方面的法律法规与政府主管部门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电影管理条例》是制片人的工作指南。


  2了解工作过程中涉及的各种规定,合拍片如何办手续,器材入境手续,海关规定,参加电影节如何送审,公司法,合同法,著作权法等。


  3尊重电影的艺术规律,比如片名要利于传播。朗朗上口,一听就能写出来,明白大致含义,判断出大致类型,内容,但又不剧透,能吸引人,产生想象力,言简意赅,容易传播。发行一部影片就好像点燃一根火柴,只能点一次,点着即公映。


  4尊重行业规律。有了剧本和故事,第一时间去版权注册,把版权保护起来。第二步去电影局立项。筹备时间要长,拍摄周期要短,磨刀不误砍柴工。按剧本,预算,拍摄计划来拍摄,没立项,剧本,资金不要开机。


  5注重生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一部影片在拍摄过程中,不能有负面消息,有不测发生。


  五,对投资的敬畏


  有良心,精打细算,颗粒归仓


  1有良心,精打细算,一分钱掰两半花,不能有融来的钱不花白不花的心态。


  2管好账户,周密计划。出错就意味着延长时间,拖延周期。


  3加强监督,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必须按制度办事,杜绝不按制度办事的现象,监督生产全过程,监督拍摄质量进度,监督花钱采购。监督每天工作完成情况,后期工作,保证导演在正确轨道上工作。


  4颗粒归仓,花钱是制片人整个工作的上半场,下半场是要把钱收回来并实现利润。要有给投资人挣钱的心态,给融资保值增值实现利润的坚定信念。


  制片人与导演的关系


  制片人跟导演的默契是制片工作顺利的基础。制片人要建立跟导演平等的合作关系,且互相尊重,开拍之前所有与影片有关的重大问题,必须与导演协商一致。不能在有分歧的时候仓促开机。有时导演实现了价值,但制片人的成本风险会加大。跟各位合得约法三章,掌握沟通方法。导演是影片艺术能力与制作能力的导演,而制片人是整个剧组的导演,是投资回经营管理全过程的导演。制片人既是导演的伙伴,又是导演的监督人,同时也是影片的第一责任人,投资的第一责任人。确保整个剧组不出现意外,确保整个影片按计划,预算,剧本拍摄完成。


  制片人是做什么的推荐文章5:制片人是干什么的?

  制片人,如果我们用一个特别通俗易懂的类比,可以将其看做是一部影视剧从立项到最终上市发行、乃至申参奖等全流程的项目经理。


  这从对制片人的释义中就可以看出来:


  制片人(Producer)一般指影视剧制片生产制作人。全权负责剧本统筹、前期筹备、组建摄制组(包括演职人员以及摄制器材的合同签订)、摄制资金成本核算、财务审核;执行拍摄生产、后期制作;协助投资方国内、外发行和国内、外申参奖等工作。


制片人的主要工作职责

  鉴于很多人对于制片人的工作并不熟悉,包括我个人,也是因为兴趣,在看了很多相关的书籍、资料后才大致了解制片人的工作。所以,接下来再具体说一说制片人的主要工作职责:


  首先,制片人需要解决剧本的问题。有一个好的剧本和故事,甚至是一个大致的故事梗概和想法,往往是一部影视剧从无到有的开始;


  其次,制片人要解决的是钱的问题。拍出一部影视剧,哪怕是小成本制作,也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况且,这一行的风险很大,投入后收不回成本的事也时有发生,因此,找到合适的投资方,也至关重要;


  再次,制片人需要解决“班子”的问题。有了剧本和编剧,需要有导演,非常多的演职人员,才能最终制作出影视剧作品,而如果一开始只是投资方或制作人有一个想法和点子,那就可能还需要找到合适的编剧,可以说,组建团队这件事,对于任何一个工作性质相当于管理者的职位,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


  最后,制片人还需要解决最后的票房和发行问题。一般来说,如果是电影作品,最终收回制作等一系列成本的最重要收入和途径,就是电影票房;对于电视剧作品来说,最终收回制作成本的最重要的收入,则是发行,也就是将电视剧卖给电视台和视频网站。


制片人的职业发展路径

  看了以上的主要工作职责,有一些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的人,应该都会马上意识到:


  制片人并不是通常意义上一份想做就可以开始做的职业,事实上它的门槛还相当高。


  那如果一名年轻人想要入门这个行业,应该如何着手?


  这就涉及到制片人的职业发展路径了。


  一般来说,制片人的职业发展路径大致是这样的:


  没有任何经验的年轻人,如果想做制片人,可以先从制片助理做起,之后晋升到执行制片,再到制片主任,到执行制片人,再到制片人。


  当然,按照这个职业发展路径成长起来,到“制片人”这个级别时,基本上头衔和名声的意义已经超过了自己实际需要亲自下场做的事,如果你只是想要做出一些自己想要的影视作品,那么到执行制片人,就是一个不错的职业发展目标了。


  而如果只是简单地喜欢,想要从事这个职业,那么,成为执行制片、制片主任这个级别,也就基本能够实际负责一部分的制片人工作了。


  制片人是做什么的推荐搜索词:

  

  1.电视剧中的制片人是做什么的

  

  2.现场制片人是做什么的

  

  3.一部电影的制片人是做什么的

  

本文标题:制片人是做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