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为什么叫小强推荐文章1:“小强”大翻身?这位民主党派成员带领团队让蟑螂成为治病好药

   

 

 

 

 

 

 

 

 

 

 

 

 

 

 

 

 

 

 

 

  您知道吗?有种昆虫在我国被称为“四害之一”,它们喜暗怕光,昼伏夜出,喜欢啃食腐败食物,还会传播病菌——这就是蟑螂。


  蟑螂让不少人都感到厌恶或恐惧。不过,近日,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的李胜教授团队通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先进技术,对蟑螂进行全方位研究,让它们成为治病救人的好药。


  据团队介绍,蟑螂有很大的药物开发前景。作为有上千年历史的重要传统中药,蟑螂对受到损伤的肌肤以及口腔溃疡、胃溃疡等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蟑螂的某些成分还具有抑制肿瘤、抗菌、抗氧化等作用。


  团结君发现,带领团队的李胜教授还是一名九三学社社员。


   

 

 

  
李胜

  公开资料显示,李胜,1971年生,湖南涟源人,现为华南师范大学昆虫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教授、我国近代昆虫科学学术带头人之一。李胜主要从事昆虫科学和技术研究,在动物发育、代谢和进化领域、尤其是“昆虫变态发育的调控机制与进化规律”方向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和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在害虫防治、资源昆虫和再生动物的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共发表SCI论文150篇,授权专利20余项,共5项已实现成果转化。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丁颖科技奖”“李汝祺动物遗传奖”等。


  李胜从小就对各种昆虫充满兴趣,一有机会就会观察它们的行为举动。1994年,李胜考入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不过,在初涉生物领域时,李胜阴差阳错开启昆虫的近亲——甲壳动物的研究,一做便是26年。


  
李胜在指导团队成员进行研究

  为了科研,李胜保持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常常日以继夜地进行实验。他一直研究昆虫变态发育,尤其是整合果蝇遗传学与昆虫生理生化优势研究变态发育,多次开创先河。


  2016年,李胜作为杰出人才引进到华南师范大学,并创建了华南师范大学昆虫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在此基础上,李胜还牵头成立了广东省昆虫发育生物学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华师昆虫广梅园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


  为了让科研团队能够有效运转,李胜将团队的研究分为四个大方向:果蝇研究、蟑螂研究、生物进化研究和生物应用技术与开发。尤其针对蟑螂研究方面,李胜带领团队主要以华南地区常见的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二者为蜚蠊目昆虫常见代表物种)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独特的“不挑食、不怕脏、长得壮、生得多、饿不坏”等生物学特点,开展一系列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蟑螂饲养房

  走进李胜所在的华南师范大学昆虫研究所里,数以万计的果蝇、蟑螂是他和同事们宝贵的研究对象。为何要研究蟑螂?李胜曾在采访中笑称:“一是因为这是南方出了名的让人厌恶的害虫;二是因为广州的蚊子、蟑螂这些害虫,侵犯到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于公于私,李胜都需要向“小强”宣战,用科学之力,有效精准地打击害虫。


  近年来,李胜率领团队对蟑螂进行了多方面、深入的研究,其所在团队还专门发表了论文,从多个角度系统阐述了蟑螂为什么叫“小强”。经过多年的研究,李胜却逐渐发现蟑螂一个又一个优点:不挑食,解毒能力强;不怕脏,天然免疫能力强,可以把体内有害的微生物杀死;生得多、长得快,拥有惊人的生长与生殖能力……


  李胜表示,蟑螂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它们与人类有超过90%的基因高度相似。正是这种看似令人不快的相似性,给医学界带来重大启示。大自然在漫长进化过程中,赋予蟑螂顽强的生命力,这背后的生物学机制值得深入探究。研究发现,蟑螂体内富含抗菌肽、SOD等活性物质,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抗氧化延缓衰老。


  据了解,接下来李胜所在研究团队还会重点围绕蟑螂断肢再生机理进行更加深入和系统的研究,鉴定新型的多肽类和蛋白类的促伤口修复因子,明确蟑螂促伤口修复和组织再生的有效成分,为开发疗效更好的临床药物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李胜在进行科研

  作为一名九三学社社员和广东省政协委员,李胜怀着以自身专业回馈社会的初心,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为推动解决华南地区生态保护、卫生害虫以及农业害虫防治,提高地区创新能力,李胜积极建言献策。


  在广东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中,李胜针对广东省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研团队总体较匮乏、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总结了当前迫切需要以团队力量促进科技创新的原因,提出“以团队和群众力量促科技创新”的提案。


  2022年,李胜还被九三学社中央授予“九三学社组织工作先进个人”。


  李胜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在于自己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很清楚自己的目标和定位,并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定前行。“社会给了我很多,我希望也能为社会做点事。”李胜表示。


  (图文根据“华南师范大学昆虫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官方网站、华南师范大学新闻网、人民网等整理道)


   _ 安昱


  本期编辑 _ 邱凌 刘雪松


  审核 _ 周福志 王恺强


  监制 _ 李雁津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蟑螂为什么叫小强推荐文章2:世界上生命力最顽强的昆虫,必属蟑螂小强

  生命力最顽强的昆虫,自然非蟑螂莫属,除此之外,它绝对也是人类最讨厌的昆虫之一,也正是因为它顽强的生命力,所以蟑螂在地球已经存活了几亿年的时间,现在留存下来的蟑螂种类有很多,大多数的身长都在1.5到5厘米之间,全身为黑色或者棕色,它们分布在世界的各个地方,真的是有人类的地方,就必然会有蟑螂,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会叫它们“小强”,根据实验观察,如果把蟑螂的头给切掉,蟑螂也不会立即死掉,而是会继续存活9天左右,到最后因为过度饥渴而死亡。


  这样的生命力是不是很牛?在它们生存的几亿年时间里,外貌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生命力却是越来越顽强。


  但这种顽强的生命力简直让人类烦恼无比,哪哪都是蟑螂,怎么都消灭不干净,身上带着各种病菌蹦来蹦去,每个国家的研究员想了各种办法去消灭它们,却都没有效果,甚至还尝试过用核辐射都不行,对于这种无奈的生物,很多科学家都推测,如果有一天地球发生核战,影响区内的一切生物都会被消灭,却唯独蟑螂会存活下来,还真是让人类羡慕。


  蟑螂为什么叫小强推荐文章3:蟑螂为什么又叫打不死的小强?

  你有没有被蟑螂“骚扰”的恐怖经历?传言说:当你在家里发现一只蟑螂时,暗处早已经有上百只蟑螂和你同吃同住了。


  它为什么这么强


  蟑螂是地球上极其古老的物种,存在时间最早可追溯至2.35亿年前,后随地壳板块运动广泛扩散到各大洲。


  有人做过实验,美洲大蠊在-15摄氏度的冰箱中,仍然可以活动7分钟。


  蟑螂不是一般的杂食动物,大多数的它们有着超乎想象的广泛食谱,几乎是什么都可以吃。除去多样的食谱,蟑螂还有很强的饥饿耐受性,在没有食物资源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存活数周。蟑螂还具有强大的解毒系统,可以耐受苦味或有毒物质,这也增强了它们的食物多样性。


  惊人的繁殖能力


  一只成年雌蟑螂可以从卵鞘中孵化出数百个后代,它们平均每周可以产出一枚卵鞘,一枚卵鞘能生产出几十只。合适条件下,一个月左右即可孵化。蟑螂卵鞘像有防御系统一样,可以防水、防毒,抵御各种外源性物质和外部伤害,因此它们若虫的存活率极高。


  家里的蟑螂是怎么来的


  蟑螂的产生分为两种,一种是蟑螂自己通过门窗缝 隙、管线孔洞等通道爬到居民家中,另一种是蟑螂随着纸箱、物品等被人为搬入室内。像新房子中出现蟑螂多半是随着物品、家具搬进来的。蟑螂一旦进入室内,它们就可以在家里安家落户、繁殖后代了。


  专业的事就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北京绿巨人从事13年虫害防制和消毒服务


  拥有综合虫害防制实战经验


  声明:本文图文内容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众号方。


  蟑螂为什么叫小强推荐文章4:小强是指什么动物?蟑螂小强怎么消灭?

  小强在中文中通常是指蟑螂,蟑螂被戏称为小强是因为它们具有强大的生存力和适应力,能够在各种环境中生存并繁殖。蟑螂是一类昆虫,属于蜚蠊科(Blattidae)。它们有扁平的身体、长触角和快速的移动能力。蟑螂通常喜欢在暗处和潮湿的环境中活动,可以在居住环境中找到食物和水源。蟑螂是常见的害虫,因为它们可以传播病菌、引起过敏反应,并对食物和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控制蟑螂的数量对于保持卫生和健康的家庭环境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方法和技巧来帮助你消灭蟑螂小强:


  卫生措施:保持家庭的清洁卫生是预防和控制蟑螂小强的第一步。定期清理食物残渣、垃圾、厨房油脂等容易吸引蟑螂的物质。清洁地面、台面、厨房电器和管道,确保没有食物和水源供蟑螂利用。


  寻找巢穴并消除:通过使用前面提到的方法,找到蟑螂小强的巢穴。使用蟑螂药剂或蟑螂胶饵,将其放置在巢穴附近或观察到的蟑螂活动区域。蟑螂会吃下这些药剂或胶饵,并将其带回巢穴,从而消灭更多的蟑螂。


  使用蟑螂喷雾剂:蟑螂喷雾剂是一种有效的杀虫工具。选择含有蟑螂灭效成分的喷雾剂,根据使用说明将其喷洒在蟑螂出没的区域和巢穴周围。喷雾剂能够迅速杀死蟑螂,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效果。


  使用蟑螂粉剂:蟑螂粉剂是一种常用的灭蟑方法。将蟑螂粉剂撒在蟑螂常出没的区域和巢穴周围,蟑螂会将其带回巢穴,从而感染和杀死更多的蟑螂。请确保使用时遵循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


  封堵潜在进入途径:检查家中的门窗、排水口、缝隙和裂缝,封堵任何蟑螂可能进入的潜在途径。修理破损的屏幕,加密门窗的密封,封堵管道和裂缝等,以阻止蟑螂小强的进入。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蟑螂小强的问题比较严重,或者上述方法无法有效控制,建议寻求专业的害虫控制服务。专业的害虫控制服务可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他们有经验和专业的工具,可以评估蟑螂小强的严重程度,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包括喷洒专业的杀虫剂、使用高效的灭蟑技术和提供长期的监控和预防措施。


  此外,还有一些预防措施可以帮助你长期控制蟑螂小强:


  食物存储和处理:将食物储存在密封的容器中,确保食物容器和表面干净无残留。及时清理食物碎屑和洒落的食物,避免吸引蟑螂。


  清洁卫生:定期清洁房屋,特别是厨房和卫生间。清理地板、台面、水槽和排水口,确保没有积水和食物残渣。保持房屋干燥,修理漏水问题。


  垃圾处理:垃圾容器要保持干燥和密封。定期清理垃圾桶,避免食物残渣在垃圾桶周围堆积。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潜在的蟑螂藏身之处,如厨房家电的背面、水管的接口、墙角、缝隙等。及时清理和封堵可能的进入途径。


  教育意识:教育家庭成员对于蟑螂小强的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性。确保大家都知道正确的卫生习惯和食物存储措施。


  总结起来,消灭蟑螂小强需要采取多种控制措施,包括卫生措施、使用杀虫剂和灭蟑技术、封堵进入途径等。保持清洁卫生、预防蟑螂进入是长期控制蟑螂小强的关键。如遇到严重的问题,建议寻求专业害虫控制服务的帮助,他们能够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和持续的监控。


  蟑螂为什么叫小强推荐文章5:抗药性增强,广东蟑螂“进化”了?看懂从远古走来的“小强”

  近日,佛山疾控发布了关于“德国小蠊抗药性实验结果”的文章,网友纷纷表示“蟑螂进化了”。蟑螂为何是“小强”?如何驱赶烦人的蟑螂?


  蟑螂“进化了”?回应:不科学


  9月底,佛山疾控依据国家蜚蠊抗药性检测方法德国小蠊生物测定法(GB/T26352-2010)中的诊断剂量法之药膜法,开展德国小蠊抗药性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杀虫剂均已有抗性,其中,对氯菊酯杀虫剂呈高度抗性。


  德国小蠊抗药性实验的实验方法及结果。图片:佛山疾控


  网友纷纷打趣,蟑螂是不是“进化了”?对此,佛山疾控一工作人员表示,“蟑螂已进化”猜测不科学,低度抗性是指蟑螂对杀虫剂有抵抗力,但不太强,使用时可以适当加大剂量。


  讨人厌的蟑螂


  蟑螂,学名“蜚蠊”,昵称“小强”“偷油婆”。据道全世界已定名的蜚蠊已超过5000种,有家栖和野栖两类,野栖种类占绝大多数,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生活于室内的种类不到1%,是我们重点研究防制的对象。我国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主要有德国小蠊、美洲大蠊、黑胸大蠊、日本大蠊等,其中德国小蠊在我国分布最为广泛,其次是美洲大蠊。


  经常让北方人叹为观止的“会飞的南方大蟑螂”,主要成员是美洲大蠊、澳洲大蠊和黑胸大蠊,而北方更常见的、体型偏小的“常住蠊口”,则是德国小蠊。


  蟑螂为何如此讨人厌?除了很多“虫恐”人士对昆虫类的恐惧,蟑螂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危害多多”。它们会在爬经的食品、物体表面留下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食物、物品和环境。更重要的是,蟑螂已被证明携带大约40至50种致病细菌,如痢疾杆菌、致病大肠杆菌、鼠疫杆菌、肝炎病毒、肺炎病毒等,它们可能在觅食过程中污染食物和餐具,人们再接触或食用被它们污染的物品可能会患病。


  对于一些敏感人群来说,蟑螂的排泄物、脱落的“零件”甚至是它们的尸体都可以成为过敏原,引起过敏性皮炎、鼻炎、哮喘或其他呼吸道疾病。另外,蟑螂喜藏匿在缝隙、孔洞中,人们在睡眠状态下被蟑螂侵入外耳道的情况时有发生。


  除了“霍霍”人类,蟑螂也会啃食衣物和书籍等仓储物品,还能轻而易举地钻进如电视机、通信器材和电脑等电子设备,使线路短路而发生故障。因此,蟑螂在中国被称为“四害之首”。


  昵称“小强”,当之无愧


  相较于存在了数百万年的人类,蟑螂可以说是“地球Online初始玩家”。最早的蜚蠊目成员出现在3.12亿年前的石炭纪晚期,比恐龙出现的时间还要早不少。现生的蟑螂,也就是蜚蠊目冠群,在侏罗纪至白垩纪期间才开始分化,后来一支蟑螂又演化成为白蚁。


  蟑螂化石。:央视科教频道


  为何蟑螂能一直顽强地存活下来?有科研人员曾总结:蟑螂不挑食、长得壮、不怕脏、饿不坏、生得多、打不死。


  ?不挑食、饿不坏


  蟑螂是典型的杂食性生物,它们身上具有大量的嗅觉味觉受体,万物皆可食,只要环境中存在一点残留有机物它们就能生存,各种食品,垃圾,粪便,死动物,衣服,书籍皮毛甚至同类,都能成为蟑螂的食物。另外,它可以在缺乏粮食资源的情况下存活数周。


  ?不怕脏、长得壮


  蟑螂主要生活在潮湿和肮脏的环境中,虽然身上携带着几十种病毒和细菌,但它们自己却完全不会被感染。它们天生有着多种抗菌肽,先天免疫力和解毒能力强,能保护它们不被病原体侵入。有学者认为,蟑螂频繁接触大量不同细菌的生活方式,导致它们形成了这种独特的先天免疫系统。


  ?生得多


  蟑螂的繁殖能力极强,一只成熟的雌蟑螂每隔7-10天即可产出一只含有14-40粒卵的卵鞘。卵鞘形如豆荚状,可以很好地保护卵,让后代的存活率大大提高。一般来说,蟑螂卵鞘在温度25℃、相对湿度60%至80%的条件下,卵期为28天至90天;若虫期历时约30天至450天;成虫寿命较长,德国小蠊最短,为100天左右,美洲大蠊最长,可存活1年之久。


  ?打不死


  蟑螂有一项“神技能”,那就是断肢再生。如果腿断了,只要需要10天左右,腿就会重新长出来。此外,它断头仍可“续命”。蟑螂构造独特,有分节神经系统,重要器官集中在腹部,而控制肢体的神经节在胸部,砍掉脑袋除了看不见路吃不了东西,对蟑螂跑来跑去影响并不大,即使没有头也可以存活约一个星期。


  图片:动画《蟑螂娘》


  这些生命力顽强的小生物,凭借其适应性强的特点,在地球上经历了数次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后依然繁衍至今,得昵称“小强”,当之无愧。然而,人类并不欢迎这位强大的“客人”。


  人类给蟑螂的“逐客令”


  人类给蟑螂下“逐客令”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古埃及。在古埃及,祭司们在祭祀之前,会先驱逐祭祀场所的昆虫,甚至在古埃及法老墓穴中,人们也发现了用于驱逐蟑螂的神秘咒语。人们曾在纸莎草写成的文书中发现了一段话:“可恶的蟑螂,离开我吧。”今人推测,这很可能是在祭祀之前驱逐祭祀场所的昆虫时念的咒语。


  18世纪的欧洲,人们尝试着用食物陷阱来诱杀蟑螂。有人用烟草浸出液浸泡土豆,再引诱蟑螂来吃土豆,想要毒死蟑螂;有人想要用啤酒淹死蟑螂;还有人用水果把蟑螂引诱到一个罐子中再用开水烫死它们。


  1935年,科学家终于找到了一种能够杀灭害虫的白色晶体——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它的另一个更为人们熟知的名字是滴滴涕。1942年,滴滴涕作为杀虫剂上市,它的灭虫功效令人们感到无比惊喜,各种害虫都败在它的手下,人类才在与蟑螂的交战中暂时处于上风。


  曾被广泛使用的滴滴涕杀虫剂。:央视科教频道


  可是很快,常见蟑螂“德国小蠊”就产生了对滴滴涕杀虫剂的抗药性,滴滴涕的灭蟑效果大打折扣。而且滴滴涕还被证实会造成环境污染,现在已经被限制使用。


  后来,人们又尝试用生物信息素来制作诱饵,引诱蟑螂跑到陷阱里来。灭蟑胶饵就是这样诞生的。1991年,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从黑胸大蠊中成功地分离出非包涵体细小病毒,这是国内外第一个正式分类鉴定的蟑螂病毒。灭蟑胶饵的工作原理是,将蟑螂体内的信息素蜚蠊酮与蟑螂病毒混合在一起,蟑螂在信息素的引诱下感染蟑螂病毒,蟑螂病毒不会让蟑螂立刻死亡,毒性会延缓发作,让蟑螂带着毒素回到洞穴后再死亡。如果雌性蟑螂染上这种病毒,还会把病毒传给下一代,达到一次施药、多次灭蟑的效果。为了引诱蟑螂吃下胶饵,研发人员还在胶饵中加入了蟑螂最喜欢的糖分。


  但是三十多年过去了,灭蟑胶饵的效力也在下降。科学家们发现,这次蟑螂并不是产生了抗药性,而是得了“厌糖症”。换言之,灭蟑胶饵对于蟑螂来说也不是那么美味了,研究人员只得重新调整灭蟑胶饵中的配方。


  2019年,重庆大学的科研团队发明了用真菌杀死蟑螂的方法。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能够使蟑螂染病致死的真菌——金龟子绿僵菌,当蟑螂接触到金龟子绿僵菌后,这种真菌就会通过蟑螂的体壁进入它的体内,只需要大约三四天的时间蟑螂就会死掉,成为僵虫。


  遇到蟑螂,拖鞋“伺候”?


  在家里看到“蠢蠢欲动”的两个触角,不少人第一时间就是拿起拖鞋,等遇面时来个暴击。但用鞋打蟑螂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却不值得鼓励。


  厦门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解释,若踩到蟑螂,雌性蟑螂携带的卵鞘受到挤压,虫卵会喷射出来,其携带的细菌和病毒也可能黏在鞋底。市民切记要清除蟑螂的卵鞘、粪便、尸体等蟑迹,防止其分泌的信息素将其他蟑螂吸引来,同时,也防止残留的虫卵继续发育。


  如果不小心踩死、拍死了蟑螂,应立刻用肥皂洗手或清洗鞋底,并对地板地面进行清洁与消毒。处理蟑螂尸体时要戴上手套或使用纸巾,避免直接接触。清除看不见的蟑螂如隐蔽处的蟑螂卵荚也很关键。发现卵荚后,可以使用开水烫杀、低温冻杀或火烧处理,阻止卵荚继续孵化。


  如何防制蟑螂?加强室内卫生是防止任何害虫的第一要义。蟑螂喜欢待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保持家里干净整洁且干燥通风也能有效避免“小强”的青睐。


  陕西省西安市城市害虫防治中心副主任宋西京表示,如果房子有缝隙,就得赶紧用水泥或玻璃胶抹死,不要给蟑螂留“路”。如果家里发现蟑螂,可以采用“一喷二熏三诱杀”的方法。


  杀虫喷雾剂。IC供图


  若采用“喷”的方法,最好勤换喷雾剂,尝试使用不同品牌的杀虫剂。“熏”则是指,先关闭门窗,在地板上洒上一层杀虫水,然后用烟熏,“逼迫”蟑螂全体出动,一旦触到杀虫水后,蟑螂就会很快死亡。最后是“诱杀”,一般可以在蟑螂出没较多的地点如厨房、厕所里破旧瓷砖的缝隙、沙发、电脑底部、床背后等放置杀蟑螂饵剂。如果发现家中蟑螂数量较多,难以将其消除,可以寻求专业团队的帮助。


  专家提醒道,灭杀蟑螂是一项长期工程,不需要等到最佳时机,最好随时发现随时灭杀。


  知多D 蟑螂也有“妙用”


  蟑螂可“治病”:近年来,科学家对蟑螂体内的活性成分进行了提取、鉴定和研究,发现了抗菌肽、免疫活性蛋白及其他活性物质。在中药中,蟑螂通常以成虫体干燥入药,蟑螂体内提取物研发的康复新液、消症益肝片等系列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动物界“活化石”:在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蟑螂进化出了很多特殊的能力。如今许多昆虫都具备的折叠翅和社会性特征,最早都是在蟑螂身上出现的。这种昆虫还具有模拟周围环境、断肢再生等能力。


  仿生科研“参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历时15年,自主研发了微尺寸仿生机器人——“昆虫”机器人,设计灵感来自蟑螂,只有硬币大小。“昆虫”机器人有望应用于助力灾后搜救、大型机械设备和基础设施损伤检测等。


  出品:南都官微运营部


  统筹:李湘莹


  整合/编辑:许乐


  美编:蔡沐晗


  资料:中国有害生物防制网、中国科学院、中国疾控中心、《细胞》杂志、新华网、央视新闻、科普中国、广东科普、北京日、南方+等


  蟑螂为什么叫小强推荐搜索词:

  

  1.小强蟑螂为什么叫小强

  

  2.蟑螂为什么叫小强,狗叫旺财由来

  

  3.蟑螂为什么叫小强 周星驰

  

本文标题:蟑螂为什么叫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