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集字圣教序推荐文章1:历代名家临《集王圣教序》,值得收藏

  《集王圣教序》,全称《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自唐代以来,一直是研习书法尤其是行书公认的最佳范本之一。主要是该碑保留了王羲之传世的大多数字形,且字字独立,临摹、欣赏都是无可挑剔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历代名家中临《集王圣教序》的精品,感受书法的魅力!


  赵孟頫 临 圣教序


  此系一代书法宗师,赵孟頫六十岁时临写的《集王圣教序》。据考证,此临本亦经清代书法家翁方纲鉴定,为赵氏真迹且誉为“神品”。


  清 查升 临《集王圣教序》


  查升,1650-1707,字仲韦,汉中,号声山,浙江海宁人。累官少詹事,能诗词,工书法,精小楷,曾入直南书房,得董其昌神髓,康熙帝屡次称赏他。


  陆维钊 临《集王圣教序》


  陆维钊,1899-1980年,原名子平,字微昭,晚署草劭翁,书斋名庄徽室,亦称圆赏楼,平湖新仓镇人。我国现代教育家,著名的书画、篆刻家,同时也是著名的学者和诗人。他独创“蜾扁”书法,非篆非隶、在书坛独树一帜,首创书法篆刻科,填补我国艺术教育的一个空白。


  王铎 临《集王圣教序》


  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号嵩樵、十樵、雪山道人等 。河南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对后世书法影响极大,波及日韩及东南亚,有“后王胜先王”之美誉。


  梁巘 临《集王圣教序》


  梁巘,1710年--1788年,字闻山、文山,号松斋,又号断研斋主人;安徽省亳州市十九里镇人,他与乾隆年间的张照、王澍、刘墉、王文治、梁同书五位重要书家齐名,为清代著名书法家之一。


  沈尹默 临《集王圣教序》


  沈尹默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之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书坛有“南沈北吴”之说。他的书法用笔挥洒自如,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笔墨跌宕起伏,浓淡相间,有欧阳询之神韵,带赵孟頫之骨肌,深受众多文人墨客的赏识。


  王羲之集字圣教序推荐文章2:经典集字|书圣王羲之行书《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高清临帖必备

  王羲之集字圣教序推荐文章3:王羲之《圣教序》高清拓版,行书风格妍美流便,学习绝佳范本!

  《圣教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由唐太宗李世民撰写,最初由褚遂良书写,称为《雁塔圣教序》。后来,由沙门怀仁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集字,刻制成碑文,称为《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或《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因碑首横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圣教序》。作品背景:《圣教序》碑立于唐咸亨三年(672年),碑高350厘米,宽108厘米,厚28厘米,碑文共30行,每行83至88字不等。碑文内容包括唐太宗的序文、高宗李治的记文以及玄奘法师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怀仁及40多个弟子耗时25年才完成集字工作。书法艺术:《圣教序》虽是集字作品,但其书法艺术价值极高。它几乎囊括了日常常用字,且不重复的字超过1500个。怀仁在集字过程中,巧妙地将王羲之的书法风格融入其中,使得整篇碑文风格统一、自然流畅。其行书风格妍美流便,是学习王羲之书法的绝佳范本。历史地位:《圣教序》被历代书法家奉为圭臬,米芾等名家都曾通过学习《圣教序》打下坚实基础。它的真实性也高于《兰亭序》,因为其编纂历史记载明晰,内容没有篡改之嫌。


  如今,《圣教序》碑存放在西安碑林博物馆,虽然已经断裂且碑面斑驳,但其艺术价值依然不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