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当代十大建筑
北京当代十大建筑推荐文章1:Deepseek给出的中国十大最美现代建筑排行榜
1. 抚顺生命之环
辽宁抚顺的环形地标,外径170米,高153米,以“天圆地方”为灵感,钢结构覆盖金属幕墙,科幻感极强,被称为“时空之门”。
2. 苏州博物馆新馆
贝聿铭设计的园林式博物馆,融合传统白墙黛瓦与现代玻璃钢结构,被誉为“时空穿越之作”。
3. 哈尔滨大剧院
异型双曲面设计,白色钢结构与松花江景观呼应,2016年被评为“世界最美建筑”。
4. 天津之眼摩天轮
全球唯一桥轮合一摩天轮,直径110米,可俯瞰40公里景致,被称为“天津之眼”。
5. 湖州喜来登酒店(月亮酒店)
倒U形马蹄设计,夜间LED灯光倒映太湖水面,形似“水中指环”。
6. 常州武进莲花馆
三朵莲花造型综合体,蓝色玻璃穹顶模拟含苞花蕊,象征城市繁荣。
7. 三亚美丽之冠七星酒店
大树造型建筑群,夜间霓虹灯光为海南最大景观工程,总投资超100亿元。
8. 都江堰芙蓉花
8000块彩釉玻璃拼接成全球最大芙蓉花,耗资1.5亿,工艺达世界顶级。
9. 安徽钢琴屋
钢琴与提琴造型组合,玻璃钢结构营造浪漫场景,吸引情侣打卡。
10. 北京银河SOHO
流线型建筑群借鉴中国院落思想,白色曲面设计充满未来感。
北京当代十大建筑推荐文章2:2024年北京市十大著名景点:故宫博物院、天安门广场、八达岭长城第一名: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旧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藏品丰富,一砖一瓦都诉说着皇家的辉煌与沧桑。
第二名: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的心脏地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之一,也是国家举行重大庆典和仪式的场所。广场上有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等重要建筑,每天的升旗仪式尤为壮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看。
第三名:八达岭长城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八达岭长城建于明代弘治十八年,气势雄伟,蜿蜒盘旋在群山之巅,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 “不到长城非好汉” 的壮志豪情,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
第四名:颐和园颐和园是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础,巧妙地将山水之美与园林艺术融为一体,园内有长廊、佛香阁、十七孔桥等著名景点,建筑精美,景色宜人,被誉为 “皇家园林博物馆”。
第五名:天坛公园天坛公园作为明清两代皇家祭天、祈五谷丰登的场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天坛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祈年殿、回音壁、圜丘等景点展现了古代建筑学的精妙和古人对天地的敬畏之情。
第六名:什刹海什刹海位于北京市中心西城区,是城区内唯一具有水面的开放型景区,也是最具有北京本土风味的地方。这里既有湖泊的宁静,又有胡同的喧嚣,周边有众多名人故居、王府等古迹,夜晚灯光璀璨,湖面波光粼粼,可体验到老北京的独特魅力。
第七名:雍和宫清朝康熙三十三年,康熙帝建造府邸,赐予四子雍亲王,雍正三年,将王府改为行宫,称雍和宫。乾隆皇帝也在此处降生,因此雍和宫被认为是一块风水宝地。这里是北京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精美,香火旺盛,秋天的银杏叶将寺院装点得如诗如画。
第八名:北京环球度假区北京环球度假区作为现代娱乐的代名词,以其丰富的娱乐设施和独特的主题体验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打卡。这里有七大主题景区,拥有众多知名的游乐项目和精彩的演出,游客可以与电影中的角色亲密接触,体验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
第九名:南锣鼓巷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保存着规模最大、品级最高的棋盘式传统元代胡同民居区,是老北京胡同与小资情调结合的地方,文艺青年的必逛之地。这里汇集了很多文艺的特色小店和种类众多的小吃,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北京小吃、购买到独特的纪念品,感受浓浓的京味文化。
第十名: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汇集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精华,收藏文物多达 140 余万件,从古至今,远古时期到现代文明,汇集了全国各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在这里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北京当代十大建筑推荐文章3:中关村“特楼” 西二环大烟囱……这些北京“活态”历史建筑你了解多少?
针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北京近日发布重磅规划——《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规划(2023年-2035年)》,将1056栋历史建筑纳入保护规划,其中就包含了432栋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极具时代特色的建筑,它们是不可磨灭的物质印记与精神象征,也是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肌理。
耸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长安街上的民族文化宫、军事博物馆……这些建筑都凝聚着当时人们对国家建设的热情和期望。
北京第二热电厂、龙徽葡萄酒厂,还有百万庄小区……你能想到它们也是历史建筑吗?
没错,它们都是。
作为工业遗存,它们记录着我国的工业发展进程。而作为居住区,则更多体现了我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记忆。
从2019年至2021年,北京市分三批次公布了1056栋历史建筑,包括了优秀近现代建筑、工业遗产、挂牌保护院落、名人故居等。
时光深处的“特楼” 科学家们的家园
在432栋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历史建筑中,有两处独具特色,它们属于居住区,一个是中关村的“特楼”,一个是百万庄小区。能入选历史建筑,它们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顺着北四环进入科源小区,记者一路问过来终于找到了“特楼”,科源社区13号楼、14号楼、15号楼 ,它们看着非常普通,但是这些“特楼”非常有故事。
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选址中关村,科源社区就是当时的配套住房,其中13、14、15号楼被中科院的老住户们称为“特楼”。因为这里,曾集中居住了包括钱学森、钱三强、郭永怀、王淦昌等60余位归国学者和知名科学家,有8位是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
2011年,中关村地区启动改造拆迁,“特楼”的去留引发关注。
次年的北京两会上,北京市科协提交了一份团体提案,建议对“特楼”加以保护。2019年,北京市将“特楼”列为首批历史建筑,“特楼”的保护和传承迎来了新起点。
怎样保护好这些“活态”的历史建筑?北京正在探索实用与保护并进的路子。
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处处长 申玉彪:现在在北京市历史建筑保护修缮的过程中,特别是涉及合院式或者是居住类小区,它们的保护修缮过程,怎样在做好历史建筑保护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改善人居环境,这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共同破解难题。
每一栋历史建筑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走进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街道的百万庄小区,一桩桩红色的三层小楼古朴典雅。
小区按照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来命名每个居住单元,以中国传统纹样回纹的形式来布局,并在每一个建筑单体的设计当中,不断强化这一元素。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所所长 叶楠:可以看到小区的单元入口处,雨棚下面的回纹样式。如果我们去到小区的住宅楼内部,楼梯的扶手上,也有这样的回纹。
百万庄小区建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中央政府要在北京西郊三里河一带规划建设新的国家行政办公区,百万庄就是当时的配套住宅区。
近些年,拆除违建、打通微循环,解决停车难、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对百万庄的整体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一直没有停止。2019年,百万庄小区又被列为北京市首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力争最大限度地留住城市记忆。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所所长 叶楠:将现在的影像图与以前的设计图对比,我们会发现整体格局并没有发生变化,所有回纹的格局都还保留着,这种记忆和历史信息是非常有价值且宝贵的。
历史建筑守望岁月 “链”接未来
历史建筑守望着岁月,如今,人们也在努力让它们能够“链”接未来。
北京西二环的这个大烟囱有180米高,是20世纪70年代建设北京第二热电厂时矗立起来的,今年10月,在这里举办的2024北京动画周,让这个大烟囱着实火了一把。
中国华电天宁1号文化科技创新园副总经理 苏晓:利用投影技术,在这根烟囱上投出了一根金箍棒,当时一度到了热搜的榜首,引来了一众市民朋友来园区打卡。
这个北京核心区里唯一保留下来的大烟囱,在2009年北京二热关闭搬迁后,它的去留曾引发过公众的讨论。
2019年,二热的主厂房和大烟囱被列为北京市首批历史建筑加以保护,关于大烟囱的利用也有了新的方向。
中国华电天宁1号文化科技创新园副总经理 苏晓:我们想利用一楼的空间,把它打通做一个多功能舞台区,中间是舞台,沿着两边去布置座位。二楼准备利用烟囱的空间,打造一个2米宽的盘旋廊道,在廊道的侧边可以布置一些书法、美术和艺术品进行展览展示,也是一个文化艺术的体验空间。
而烟囱的外部,未来计划将作为一个视觉载体,成为北京夜空的一抹亮色。新的历史遗迹与古老的文化遗产,共同守护着北京的历史文脉。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所所长 叶楠:北京是一个层层积淀的城市,历史城市的特点就是它在不同时间段留下来的遗存,能反映城市价值的一部分,所以要留下不同历史时期、能够反映当时价值的建筑载体,去呈现价值的多元性和丰富性。
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处处长 申玉彪:在各级政府和管理使用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历史建筑的保护状况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这些改善工作距离我们擦亮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这个要求,以及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诉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希望接下来通过更多的工作来推动全社会共同努力,把北京的历史建筑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活态”历史建筑 在使用中悉心保护
目前,北京市把1056栋座建筑列入历史建筑保护名录,这些历史建筑大部分都还发挥着原有的功能,那么在这些历史建筑中生活、办公的人们应该怎么保护它们呢?
根据2021年新修订的《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为保护责任人,所有权人下落不明或者权属不明的,使用人为保护责任人。
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使用人应当对历史建筑承担日常维护、修缮和保持原有历史格局和传统风貌的责任。转让、出租、出借历史建筑的,与受让人、承租人、使用人书面约定双方的保护责任。
保护责任人应该对历史建筑空间、结构、外部风貌进行保护。应当避免在院落内贴建、私自加层、沿街扩建遮挡沿街立面,加建配套用房、加建二层等违法建设行为。在对建筑物改造时,应避免破坏原有建筑物的构件,不得加建雨篷和增设突兀的建筑构件。此外,要避免堆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的物品,降低对历史建筑破坏的风险。
目前,北京市正不断健全“政策工具包”,帮助保护责任人判断哪些行为可以自行开展、哪些行为需要批,不断提升公众的保护意识。
(总台记者 王丰 付海亮)
北京当代十大建筑推荐文章4:
北京当代十大建筑推荐文章5:北京这八个造型很酷的建筑你拍过吗?
北京作为首都,自然会有很多知名的和设计感艺术感很有名气的建筑,如果讨论当代中国十大建筑,估计有近一半在北京。
在2012年评选的十大建筑有:中央公园广场、中国尊、国家体育场(鸟巢)、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上海金茂大厦、上海证大喜马拉雅中心、上海中心大厦、台北101大厦、广州电视塔、北京国贸三期这些知名建筑。在这十大建筑中,上海和北京居多。
下面这八个建筑,个人觉得造型比较独特,于是对他们进行了拍摄和后期黑白处理:
图一,人民日大楼: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建筑高度为180米。2010年11月开工,2014年5月装饰全部结束。其外形和装修也不断引起社会的热议。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周琦教授主持设计,该方案解释为:以圆形造型表达“天圆地方”的寓意。
拍摄这个照片用的是70-200。拍摄地点位于“中国尊”区域一个路口,用长焦拍摄。
图一,人民日大楼
图二,北京现代金融大厦。一座并不是很知名的大楼。但是其设计的玻璃幕墙的每一格子,让这个大厦颇具现代感和科技感。
图二,北京现代金融大厦
图三,在北京街头,有这么一座奇特的、形似中国山水画一般的建筑:骏豪·朝阳公园广场。
说它奇特,首先是外形。外墙的顶部和边缘错落有致,形似山峰。玻璃幕墙的墙体通黑,又仿佛中国水墨、山水画一样美丽。
这幢建筑10年前落成,当时网络也有很多吐槽的声音,说它外观丑陋不堪,造型怪异,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缺乏和谐统一的美感,晚上还有些渗人。
设计这栋大楼的设计师,就是马岩松和他带领的MAD建筑事务所。这座建筑获得了中国当代十大建筑殊荣,与它一起获得该荣誉的还有国贸三期、鸟巢、中国尊、广州电视塔、上海中心大厦、台北101等知名建筑。
图三,骏豪·朝阳公园广场
图四,北京CBD天际线,北京芳草地购物中心,与国贸建筑群合照同框的机位,就在朝外men写字楼男厕所里。这个机位将“中国尊”和其他一众高楼以及芳草地购物中心同框,构成了北京地标建筑的天际线。
图四,北京CBD天际线。
图五,中国尊。大厦总高528米,一共115层,观光电梯可从1层直达108层仅需1分钟。这就是北京CBD中国尊的数据,也叫中国中信集团总部大楼。这个大厦2011年开建,2019年完工,按抗8度地震烈度建筑。大楼里共有139部电梯,其中直达电梯就有100部,还包括3部观光电梯,39部扶梯。说是预约可以上去,但是没有公众号和网站可以预约,估计没有游客上去过。
图五,中国尊
图六,望京SOHO。位于北京朝阳区望京街与阜安西路交叉路口的望京B29项目,是2009年9月SOHO中国斥资40亿元拿到的,这也是潘石屹5年来首次在京拿地。非常有代表性的设计,自此之后,国内出现一些类似的大楼设计。
图六,望京SOHO
图七,国贸CBD北京国贸大厦北区6楼有一处露台,在此处可以直接拍摄到CBD和中央电视台同框的照片。这样的照片有多种后期处理方法,其中一种就是黑白摄影后期。
这个拍摄地方离建筑群很近,用15-35拍摄即可。当然更广的镜头更好,这个地方,如果你的镜头焦距太大建议接片。
图七,国贸CBD
图八,中央电视台,2004年开始建设,至2012年完成。大楼为现代主义风格建筑,主楼高230米。
大楼的两个部分分别为播放空间和服务空间,通过空中“L”型拐角在顶楼的行政办公区相连,构成了华盖型三维立体环形样态。
因为其独特的造型,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也有着“大裤衩”的外号。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是规模仅次于美国五角大楼的世界第二大办公楼,并在2013年获得了“全球最佳高层建筑奖”。
图八,中央电视台
北京当代十大建筑推荐搜索词:
1.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结果揭晓
2.北京当代十大建筑是哪十大建筑
3.北京当代十大建筑排名
本文标题:北京当代十大建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