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推荐文章1:高中地理差怎么办?附好记忆的顺口溜

  高中地理差怎么办?地理这门学科,既需要理解抽象的概念,又要记住大量的地理事实。


  那么高中地理差怎么办?以下分享一些地理学习方法及学习中常用的顺口溜,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仅供参考哦!


  一、回归课本,打牢基础


  课本是学习地理的根本,一定要认真研读。对于地理中的基本概念,比如气候类型、地形地貌、洋流分布等,要理解透彻。不能只是死记硬背,要结合实际案例去理解。比如在学习温带海洋性气候时,可以想想欧洲西部为什么是这种气候,它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是什么。


  “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自西向东转,时间始变迁。南北为纬线,相对成等圈。东西为经线,独成平行圈;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这个口诀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状和经纬线的特点。


  基础知识说起来简单,但单靠孩子自己掌握起来却并不轻松。我家孩子通过高途高中课程做了规划,分阶段制定了辅导计划,真心有用!比自己盲目摸索强很多!而且在这个高中的关键期,是争分夺秒的,弱势科目一定要优先突破,孩子学习轻松但有效果,高途课程还是我比较认可的。


  二、做好笔记,整理归纳


  上课时要认真做笔记,把老师强调的重点和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课后对笔记进行整理归纳,把相似的地理知识放在一起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比如把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特点、成因进行对比,这样能加深记忆。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北逆南顺东加西减。” 这是判断地图方向和经度变化的小口诀。


  三、多看图,培养空间思维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要养成经常看图的习惯。无论是世界地图、中国地图,还是各种专题地图,都要仔细观察。通过看图,能够直观地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和相互关系,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在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时候,可以记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方便快速记住它们的名称。


  四、多做练习题,巩固知识


  做题是检验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方法。通过做练习题,可以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强化。做完题后要认真分析答案,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


  “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凸高是山脊凸低是山谷。” 这个口诀对于判断等高线地形图很有帮助。


  可以通过《高途高考基础2000题》、《高途优卷》、《高中学习清单》不断练习,帮你熟悉各种题型,掌握解题技巧,提高速度和准确度。


  五、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善于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比如为什么夏天热冬天冷,为什么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释这些现象,能够提高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六、组建学习小组,共同进步


  可以和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一起讨论地理问题,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方法。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让自己对一些问题有新的认识。


  “一近快,七远慢。1 月初地球公转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 月初公转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这个口诀有助于理解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


  以下为您提供一些地理学习中常用的顺口溜:


  地球板块


  六大板块分两边,六块名称各不同;


  亚欧非洲印度洋,太平洋与美洲板。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南北十,高温多雨皆夏日。


  热带草原十归线,干湿季节交替变。


  热带季风十归东,旱雨来自冬夏风。


  热带沙漠回归三,终年高温雨不见。


  地中海、三四西,夏炎燥、冬温雨。


  温带海洋四六西,夏凉冬温水均匀。


  亚季回归三五东,夏雨冬暖季显著。


  温季风、东部找,夏热雨、冬寒燥。


  温带大陆内部跨,终年少雨温差大。


  等温线


  等温线,稀和密,判断温差好依据。


  疏小小,密大大,温暖寒冷要明察。


  等高线


  等高线,海拔出,山峰之处有标注;


  陡坡密,缓坡疏,两山之间是鞍部;


  悬崖就在相交处,低凸山谷高凸脊。


  东西半球的划分


  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地球自转


  自西向东转,时间始变迁。


  昼夜交替变,四季轮回现。


  地图方向辨别


  地图方向辨,摆正放眼前;


  上北下为南,左西右东边。


  月相变化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我国省级行政区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


  四西二宁青甘陕,海内台北上重天;


  香港澳门和台湾,爱我祖国好河山。


  希望这些顺口溜能对您的地理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差怎么办?只要有决心和耐心,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地理成绩一定能够逐步提高。相信自己,加油!


  私我获取学习规划指导,帮助梳理更多知识重点!


  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推荐文章2:地理冷知识——地理知识点盘点

  真正的夏天来了最近一周多时间受干热天气的影响华北平原地区很多地方高温盛行此外个别地区受地形效应的影响还出现了极端高温今天地理君带大家盘点一些我们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地理效应


  18日气温实况高温线几乎沿着山西省省界分布太行山:有我一份功劳图自:中央气象台


  焚风效应在冬季的时候,每当冷空气来临前,大家有没有感觉到气温会上升一些?其实这就是焚风效应,也可以叫锋前增温。


  在夏季,这种焚风效应虽说不是形成高温的主要因素,但会助长高温势头,让温度进一步升高,除了华北平原,更为典型的地区便是四川南部、云南的干热河谷地区。


  云南元江河谷元江哈尼族人喜欢把村寨建在山腰处村寨背后多是葱郁的古树丛林和灌木山坡一方面是因为这被当地成为“风水林”“水源林”并加以保护,村前遍布着层层梯田另一方面因为谷底实在是太热了


  怒江河谷焚风是山区特有的天气现象,当一团空气从高空下沉到地面时,每下降1000米温度平均升高6.5℃。就是说,当空气从高空翻山下沉后,气温会显著上升,使凉爽的气候顿时热起来,这就是“焚风”产生的原因,同时这也是为什么背风坡降水少的原因。


  石家庄受焚风效应影响最严重的大城市因为其西面就是太行山脉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5年02期制图/蔡博峰当然了,焚风可不是什么“好家伙”,它常常使果木和农作物干枯,降低产量;使森林和村镇的火灾蔓延并造成损失。在中国,焚风地区也到处可见。如东西走向的天山南北、秦岭;南北走向的横断山区金沙江河谷、大小兴安岭,以及太行山等都是焚风的多发地。


  干热河谷独特的热量条件,是横断山的馈赠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10期


  金沙江干热河谷如此诠释“干热”:山体上植被稀少,呈现黄褐色,侵蚀强烈,时有轰然作响的滑坡、塌方、泥石流发生;整个河谷炎热干旱,降雨量极少。像是四川南部的攀枝花,尽管位于亚热带,但这里却盛产热带水果。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岛状式立体气候,充足的光热条件加上广阔的土地资源,为水果的生长提供了优良条件。这里俨然成为横断山区一个颇具盛名的水果王国。


  金沙江河谷畔的攀枝花得益于干热河谷,攀枝花独特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热带水果例如芒果的生长。冬季干燥少雨有利于花芽分化;开花期无低温阴雨、干旱晴朗,有利于授粉坐果;果实生长期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果实生长发育中营养物质的积累、糖分的转化。


  攀枝花芒果园以攀枝花市为中心的金沙江干热河谷是四川省唯一能种植芒果的地区也是我国少数几个芒果龙眼等南亚热带水果的重要产区如今莲雾、火龙果、凤梨释迦等热带水果在河谷地区均可出产


  狭管效应


  所谓“狭管效应”,是指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的现象,当流出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减缓,也被称为“穿堂风”。


  三十里风区和百里风区新疆两大狂风区冷空气翻越天山并在天山山口狭管效应作用下加速山口及上空经常出现8级以上大风图自@Jason新视界位于我国新疆天山山脉东侧山脚下的达坂城就是一个存在天然“狭管效应”的地区,达坂城的西部是高大的天山山脉,往东是博格达山,从西两侧的山脉都呈西北东南走向,并呈平行状分布,达坂城所在的地区形成了一个西北东南走向的峡谷。


  狭管效应示意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22年04期绘图/阿羌峡管效应对自然面貌有很深的影响,其中最明显的要数新疆的“魔鬼城”了。这里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的西北边缘,西北傍加依尔山,南依天山北麓。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区域,每当大风经过这里,都会从四面八方传来不同的呼啸声音,似“魔鬼的怒吼”。


  穿越老风口的峡管大风在下游方向雕刻出了著名的“魔鬼城”在新疆噶顺戈壁附近,受狭管效应的影响,这里一年四季大风不断,气候极端干旱,自然条件恶劣,是风蚀地貌极为发育的地区,形成了壮观的风蚀地貌景观。该区域也是新疆东部戈壁分布面积最大、最集中的地区,噶顺戈壁以及周边的其它几个戈壁,组成了中国罕见的大片连续分布的戈壁地貌区。历史上,噶顺戈壁被称为“莫贺延碛”,在很多古人的行旅日记以及诗歌中都有记载。


  噶顺戈壁


  从高空俯瞰这种常年受大风影响的地貌叫风蚀残丘


  峡管效应不仅会出现在山区,城市里也会出现。这是因为城市中高楼林立,一幢幢高楼就好比是一座座山,当原本温柔的风进入到高楼间的狭窄地带时也会变得十分暴躁。根据气象资料监测显示:当城市刮起六七级风的时候,峡管效应能够使高楼间的瞬间风力升至12级,这样级别的大风都可以和台风媲美。


  保温效应


  地球上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太阳,包括我们看不见的温湿度,它们的变化也和太阳所释放的辐射息息相关。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直接辐射至地面,使地面增温,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白天升温现象。


  晴天多,太阳照射强拉萨也被称作“日光城”到了夜晚,地面在白天吸收的热量需要释放,如果此时天空很晴朗并且无云,那么热量将很快被释放,因此温度会快速下降,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夜间降温现象。但如果夜晚是阴雨天气,地面释放的热量将会被云彩挡住,不能进一步被释放。被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将会截留在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人们把大气的这种作用,称之为“大气的保温效应”。


  与拉萨同纬度的雅安则多阴雨一年四季阴雨霏霏,被称作“雨城”


  这种保温作用也解释了为什么阴雨天的夜晚温度比晴朗天的夜晚温度高的原因。


  大湖效应


  当风经过面积较大的水域时,由于水域中的水汽蒸发进入大气中,使得空气变得湿润,从而在盛行风经过大面积水域后,变得湿润,从而产生更多降水的过程,这种现象被称为大湖效应。


  冬季湖泊时常会注意到湖面“冒烟”现象这是温度较高的湖水蒸发后冷凝形成“烟雾”


  在北美洲,山脉多呈南北走向,中部是广阔平坦的平原,东部则是低缓的山地,寒潮能够长驱直入影响北美大部分地区。冬季,从北冰洋南下的极地冷空气经过北美五大湖沿岸时,便会造成大范围的强降雪天气,这便是大湖效应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冷空气经过北美五大湖后形成饱含水气的带状云在我国比较符合大湖效应的区域是渤海。渤海被华北平原、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包围,冬季自东北平原的冷空气经过渤海海域后,含水量显著增加,在胶东半岛的丘陵地区形成偏多的降雪量。


  冰封烟台海滨烟台、威海被称为我国的“雪窝”


  然而仅仅200余公里外的山东青岛,由于位于山东丘陵的背风侧,在一点焚风效应下空气不易被抬升,所以雪量远不如烟台威海。并且和烟台青岛北侧面向海洋不同的是,青岛南侧是海,气候受海洋调节更明显,这里冬季的平均气温仅为0℃左右,比隔壁两个“雪窝”高出近3℃。


  青岛胶州湾


  藤原效应


  每年夏秋两季是藤原效应多发的季节,因为夏秋两季正式台风活跃的季节,而藤原效应也正和台风相关。每年夏秋两季,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都会给我国的四大海域带来无穷无尽的降水和风力。这其中就包括台风,而当季风旺盛的时候,也就可能会形成两个甚至多个台风,这时候藤原效应就可能出现了。


  当两个台风距离较近,互相牵制对方、互相吸引的这个效应就是藤原效应,也称“双台效应”。藤原效应的常见结果是互旋、大吞小、小跟大、互斥以及拉伸。因此,每当两股热带气旋互相靠近时,预测热带气旋的路径往往会变得十分困难。


  根据我国的气象资料,存在双台风的年数很多,甚至三个台风共存的现象也不算罕见。平均每年(1949年至2014年)会有1.5次出现三个台风的几率,作为一个大型天气系统,台风的能量是巨大的,在台风来临时做好应对准备,将其可能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温室效应


  近代由于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大量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温室气体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地面热量截留在气体内,同时大气自身气温也在升高,又以大气辐射射向地面,因而对地面有类似于温室玻璃所起的保温作用,所以叫“温室效应”。


  1950-2019年世界各地的气温变化趋势有学者认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1倍时地表气温将相应升高2.3℃左右图自:NASA和全球其它地区一样,南极半岛也受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而这里更是全球气候变化最显著地区之一。在过去50多年的时间里,南极半岛地区气温上升了约0.5°C,其沿岸的陆缘冰架也成为了南极冰架崩解最严重的区域。


  2017年7月位于南极半岛东侧的南极洲的拉森冰架C断裂图自:NASA在长期升温的大背景趋势下,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会增加。气候变化背景下,“刷新高温”、“西极端强降水”事件,才会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无论是哪种地理效应地球都有它行使法则的方式人类在就在自然的脉搏节奏中寻求生存而我们也仅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推荐文章3:世界有哪些不可思议的地理现象?

  在浩瀚宇宙中,地球母亲孕育出了无数奇特的地理现象,这些现象构成了令人震撼的自然奇观。那么,今天一起看看答主们分享的奇特景象。


  世界奇观


  答主 @大地 分享了全球各地的地理奇观:


  (多图预警)


  1.太平洋之盾——柏尔金字塔岛(Ball's Pyramid)


  这是 640 万年前盾状火山被侵蚀后的残余物,高 562 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海蚀柱。


  皇家海军中尉 Henry·Ball 在 1788 年发现此处并以他的名字命名,这块火山岩距离澳大利亚本土约 600 公里。


  如此壮观的自然造物,不攀登一下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啊~~


  直到 1965 年才首次登顶成功,但在 1982 年政府开始禁止攀登、并在 1986 年禁止所有人进入该岛,不过在 1990 年之后放宽了管制,需要在条件严格的申请被批准后才可以攀登。


  2.天使瀑布(Salto ángel)又称安赫尔瀑布,落差 979 米(第一级 807 米),是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有 19 个尼亚加拉瀑布那么高。


  天使瀑布掩映在委内瑞拉的高山密林深处,究竟谁是第一个发现的人争论较多,但美国飞行员 Jimmie·Angel 在 1933 年寻找黄金矿藏时第一次飞跃了瀑布,从那以后天使瀑布才广为人知。


  1937 年,Jimmie·Angel 试图驾驶他的火烈鸟单引擎飞机降落到裂缝交错、沼泽密布的 Auyan-tepui 山顶时,轮子陷入泥泞的地面损坏了飞机,Angel 与他妻子和两位同伴历尽艰险在 11 天后回到了文明世界。


  他们的冒险故事为人们所称道,并且因为 Angel 正式确认了瀑布的存在和准确位置,委内瑞拉政府以他的名字命名了瀑布。


  冒险家、黄金猎人 Angel 的飞机在 33 年后被运回地面、修复,展示在玻利瓦尔机场。


  云雾缭绕之中的天使瀑布气势宏伟、景色壮观,动画片《飞屋环游记》中「天堂瀑布」的创作灵感于此。


  3.桌山


  天使瀑布落差巨大的原因得益于此处令人叹为观止的独特地形——南美洲圭亚那高原上帕卡赖马山脉众多边缘陡峭、顶部平坦的山地,俗称「桌山」,在当地的语言中意为「神的居所」。天使瀑布所在的 Auyan-tepui 山是面积最大的一个,而最著名最高的是 2810 米的罗赖马山。


  换个更酷的角度~~


  不过动画片里面画出来的似乎更加清爽完美……


  4.永恒的火焰瀑布


  纽约栗岭公园页岩溪保护区内一个瀑布下的小石窟中,自然散发出来的天然气形成的火焰究竟是何时被点燃或自燃的已经无从得知。


  印第安纳大学 2013 年的一项研究表明,燃烧的气体于地下 400 米深处的页岩,曾经的构造活动可能会在断层中产生到达地表的通道。在周围地区还分布着其它一些微量渗漏,研究人员估计瀑布火焰的渗漏量大约为每天 1 公斤。


  虽然地球上这种因天然气渗漏而产生的燃烧现象并不算少,甚至还有一些地下的煤层已经自燃了几千年,但与瀑布结合在一起形成水与火的自然景观非常罕见。不过,这处火焰还是太微弱了,偶尔会因为水量大或大风而熄灭,需要人工来重新点燃。


  5.火瀑布


  加州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的马尾瀑布,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闪耀着橘红色的光芒,如同喷涌的火山熔岩顺山崖倾泻而下,蔚为壮观。


  不过这种奇异的景象并非能轻易的出现,首先瀑布依靠山顶在十二月到一月的融雪形成、水量并不稳定,然后要在晴朗的天气中太阳照射的角度刚刚好,每年仅有二月中下旬几天内的一小会是拍摄的好时机。


  但条件如此苛刻,成功拍摄到的火瀑布照片没有那么多,攻略里的建议一般都是带把椅子、一本书和一瓶葡萄酒坐在那里耐心等待。


  6.巴塔拉峡谷瀑布


  这个奇妙的三重洞穴、三层岩桥、位于黎巴嫩的三桥峡谷瀑布落差 255 米,直到 1952 年才被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科菲特发现,因为如果仅从附近路过的话还真看不出有太多不凡之处。


  得需要进入下面的山谷中才能一窥真容,并且只有在三、四月份冰雪融化时才有水。


  7.绿色沙滩


  类似于夏威夷的这种绿色沙滩,在地球上可能不超过 4 处,绿色的「沙子」实际上是 49000 年前冷却的熔岩中所含的橄榄石。


  这里的条件得天独厚,不但熔岩中橄榄石的含量更丰富、并且形成了一个狭小的海湾;在海浪几万年的冲刷下,熔岩中比较轻和细碎的成分都被扫进了大海,而相当沉重的橄榄石则在海滩上积聚下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