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勇将推荐文章1:铁血与韬略的千年较量:中国古代十大名将多维战力终极排行

  剑锋所指,千军辟易;旌旗所向,万里云从——华夏五千年烽烟中,真正的战神从不止步于万夫莫敌之勇,更需运筹帷幄之智。有人单枪匹马裂石穿云,却困于庙堂权谋;有人谈笑间樯橹灰飞,却难挡阵前冷箭。究竟何为名将的终极尺度?是力拔山兮的霸王扛鼎,还是算无遗策的兵仙点兵?本文以寒刃热血丈量个人勇武,以沙盘烽火推演战略高低,在冷兵器时代的巅峰对决中,揭开十位战神从肌肉到头脑的全面战争。


第十名 徐达(明)

  武力值:★★★☆统兵能力:10万级


鄱阳湖水战火攻破陈友谅北伐元朝收复大都(北京)首创火器与骑兵协同战术上榜理由:终结游牧王朝统治第一人,但依赖朱元璋后勤体系。第九名 李存孝(唐末)

  武力值:★★★★★统兵能力:5千级


十八骑破长安500轻骑破黄巢10万大军史载"王不过霸,将不过李"硬伤:缺乏大规模战役指挥记录,战略意识薄弱。第八名 霍去病(汉)

  武力值:★★★★统兵能力:5万级


首创"闪电战"概念(河西走廊奔袭)漠北决战封狼居胥战损比1:25(古代最高效)局限:早逝未经历持久战考验。第七名 李靖(唐)

  武力值:★★★统兵能力:15万级


灭三国(东突厥/吐谷浑/梁)山地战专家(秦岭破萧铣)著《李卫公兵法》影响后世短板:个人冲锋陷阵能力不足。第六名 白起(秦)

  武力值:★★☆统兵能力:50万级


中国古代歼灭战巅峰(长平坑卒45万)首创"围点打援"体系伊阙之战1:3兵力差破韩魏联军争议:过度杀戮影响评价。第五名 项羽(西楚)

  武力值:★★★★★★(破格)统兵能力:10万级


巨鹿之战3万破40万(破釜沉舟)彭城之战3万破56万冷兵器时代最强个人战力致命伤:战略短视,缺乏后勤概念。第四名 卫青(汉)

  武力值:★★★★统兵能力:20万级


龙城大捷终结匈奴不可胜神话首次建立骑兵集团作战体系发明"武刚车"步骑协同战术核心价值:改变农耕民族对抗游牧民族战略态势。第三名 韩信(汉)

  武力值:★★★统兵能力:30万级


背水阵破赵(心理战鼻祖)垓下十面埋伏(首次立体包围)"韩信点兵"管理系统沿用至今特殊性:从无败绩的完美统帅。第二名 吴起(战国)

  武力值:★★★★统兵能力:20万级


创建中国第一支职业化军队(魏武卒)阴晋之战5万破50万军政全才(著《吴子兵法》)创举:首提"战争经济学"概念。第一名 孙武(春秋)

  武力值:★★☆统兵能力:理论无限


柏举之战3万破20万(运动战雏形)《孙子兵法》被译29种语言现代战争理论奠基人特殊贡献:开创系统性战争哲学,他的战争哲学影响至今。

  历史本无定论,英雄各有千秋:或许你叹服李存孝‘十八骑破长安’的孤勇,或许你更推崇白起‘歼敌百万’的冷厉。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锋芒见解。毕竟,跨越千年的金戈铁马声,正需要当代的回响才能被重新听见。


  中国古代十大勇将推荐文章2:中国历史上,武力值爆表的十位猛将,个个拥有万夫不当之勇

  #头条创作挑战赛#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能征善战的名将,以及猛将们。就比如世人比较熟知的孙武,白起,吴起,韩信,李靖,卫青等将领,都是属于大咖级别的统帅,他们能够指挥千军万马,决胜千里。除此之外,在中国历史上,还出现了不少勇猛之将,论武力值,个个能够做到以一敌百,拥有万夫不当之勇。


  那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在中国历史上,武力值爆表的十位猛将都是谁?他们个个拥有万夫不当之勇。(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位项羽


  西楚霸王项羽,被誉为是猛将的代言词,他是楚国贵族后裔。据史记记载,项羽身高八尺,力能扛鼎,拥有万夫不当之勇。而项羽帐下第一猛将英布,据说就是被项羽的勇猛所征服的。巨鹿之战项羽以五万楚军,击败秦军40万,此战绝对算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彭城之战,项羽亲自率领3万精锐大军,击败以刘邦为首的联盟军56万,斩杀汉军十万余人,让刘邦落荒而逃。


  第二位吕布


  吕布是三国时期的名将,以勇猛著称,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被誉为是三国第一猛将。相信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猛将如云,吕布能够排在第一,可见他的武力值有多强。


  第三位常遇春


  常遇春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军事集团的第一猛将,拥有万夫不当之勇。如大破陈友谅军事集团,攻克元大都,等一系列战役,都有这位猛将的参与,并且每一次都是充当先锋主力战将。时间一长,常遇春也被同僚们:称之为军中常十万。意思就是说:他一人可抵十万雄兵。


  第四位韩擒虎


  韩擒虎是隋朝名将,父亲韩雄就是北周骠骑大将军,绝对算是名门之后。据说,韩擒虎原来的名字不叫“擒虎”。因在他13岁那年,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故改名韩擒虎。作为一名13岁的少年,能够做到力擒老虎,可见勇猛。而在隋朝一统大业的道路上,韩擒虎也是隋军中主力先锋战将,为剿灭陈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第五位史万岁


  史万岁也是隋朝名将,擅长骑射,作战勇猛。在平定尉迟迥,大破北方强敌突厥,南平江南等作战中,都立下了赫赫战功,被誉为是隋军中的第一猛将。与贺若弼,韩擒虎,杨素并称隋初四大名将。


  第六位李存孝


  李存孝是唐末第一猛将,武艺非凡,勇猛过人,是李克用军事集团最牛掰的一位人物。率领18铁骑夺取长安,并多次取胜唐未第二猛将,第一枪王王彦章。为李克用开创后唐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由于,李存孝力大无比,英勇善战,与西楚霸王项羽并肩,被誉为:将不过李,王不过项。


  第七位张定边


  张定边被誉为是元末枭雄陈友谅军事集团的第一猛将,与朱元璋军事集团的第一猛将常遇春不分上下。据说在鄱阳湖大战中,张定边带领少数精骑直奔朱元璋的军中大营,当时,没有人能够抵挡得住张定边的进攻。最后,还是被大将常遇春击退,要不然朱元璋就危险了。


  第八位薛仁贵


  薛仁贵是唐朝名将,手持方天画戟,能够做到百万大军中取上将首级,论武力值在唐军中排名第一。三箭定天山,以神勇收复辽东,征服高丽,擒拿契丹王,大破突厥,为唐朝开疆辟土,以及边境稳定,立下赫赫战功。


  第九位冉闵


  冉闵是冉魏的开国皇帝,少年以刚猛著称,深得石虎的欣赏。由于,冉闵屠杀了不少北方的胡人,并下令驱逐北方游牧民族,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北方的汉人。因此,他也被誉为是民族英雄,其实,冉闵在那个年代杀害的人也不少。


  第十位慕容恪


  慕容恪是十六国时期,前燕的宗室名将,父亲是前燕开国君主慕容皝。虽然,慕容恪是皇亲国戚,但他全凭真本事,成为前燕第一功臣,十六国时期第一名将。军旅生涯,征服辽东,击败高句丽,擒杀冉闵,夺取洛阳,剿灭宇文,消灭段齐等地方势力。为前燕开疆辟土,立下赫赫战功的慕容恪,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前燕第一名将。


  中国古代十大勇将推荐文章3:开国少将中打仗最猛的十大战将都有谁?个个是少将军衔,中将战功!

  1、丁盛


  丁盛,江西省于都县人,他是解放军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勇将、战将、闯将、悍将。17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经历过无数次的战斗洗礼,战功累累。还是54军首任军长。在衡宝战役中围歼桂系四个主力师,被刘帅称为“腰斩七军”。


  2、尤太忠


  尤太忠,河南信阳光山砖桥镇陈岗村尤岗人。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六纵队十七旅副旅长、十六旅副旅长、旅长,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十六旅旅长,第二野战军三兵团十二军三十四师师长。


  率部参加了上党、平汉、兰封、定陶等重大战役。1947年8月,率部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参加了创大别山解放区的斗争。随后又率部参加了襄樊、淮海、渡江和挺进大西南等战役。


  3、江拥辉


  江拥辉,江西瑞金人,万岁军第二任军长。在解放战争期参加临江、辽沈、平津、渡江、广西等战役。1950年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全过程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八军。


  被誉为全军的“万岁军”,江拥辉就在“万岁军”中担任指挥员,他以副军长职务入朝(梁兴初时任军长),在朝鲜战场晋升军长职务,始终和全军指战员战斗。


  4、李德生


  李德生,新县陈店乡人。历经上党、邯郸战役。1946年12月后,任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17旅旅长,率部参加了陇海、定陶、滑县、豫北、鲁西南等战役,以及千里跃进大别山重建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


  在襄樊战役中,他靠前指挥,巧用奇兵,“刀劈三关”,夺取了琵琶山、真武山、铁佛寺三道关口,一举破城。


  1978年,李德生(左四)、许世友(左三)、曾绍山(左二)、江拥辉(左五)等合影


  1951年3月,李德生同志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担任志愿军第12军35师师长、副军长、第一副军长兼参谋长,先后率部参加了第五次战役、金城以南地区防御作战和上甘岭战役。


  在金城以南地区防御作战中,他认真贯彻毛“积极防御”、“零敲牛皮糖”的作战指导思想,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改良坑道、巩固防御阵地的同时主动出击,率第35师先后与敌人进行大小战斗421次,歼敌1.9万余人,改善了我军的防御态势。


  在上甘岭战役第二阶段,他奉命统一指挥在前线作战的第12军、15军所属部队,机智灵活,浴血奋战,反复争夺,击退敌人数百次猛烈进攻,赢得了上甘岭战役的最后胜利。


  5、肖永银


  肖永银,河南省新县人。抗战时期,他灵活指挥,率部从日军手中缴获了八路军的第一门山炮,让刘帅、徐帅爱不释手。成为王疯子的主要干将,三剑客之首剑。


  解放战争时期,他率部在大杨湖战役中,担任主攻,消灭蒋王牌主力整编第3师,使年轻的六纵晋升主力纵队,让刘邓刮目相看!也是他,在挺进大别山,强渡汝河战役中,亲率17旅以狭路相逢勇者胜大英雄气概,为中野杀开一条血路,从而挽救了二野,使六纵锤炼成为中野的一把铁拳——号称铁六纵!


  抗美援朝时期,代理12军军长,以高风亮节的气度,配合15军血战上甘岭,几乎成了无名英雄!但却成就了第15空降军的威名!


  6、肖全夫


  肖全夫打仗勇敢人称“飞虎”。他指挥作战注重讲求战争谋略和技巧,多谋善断,是一名智勇双全的战将。他的部下曾赞叹他“快赶上半仙了!”1948年11月攻打天津时,肖全夫指挥成为突击师的137师率先突破了天津城防。


  1950年,肖全夫升任46军副军长。1951年赴朝鲜在39军观摩学习。1952年,36岁的肖全夫被任命为46军军长。率部入朝,接替42军在西海岸的防务。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肖全夫指挥6个步兵师、3个炮兵团作战,共歼敌1.44万人。


  7、钟伟


  钟伟是位极有个性的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著名战将,战功赫赫,也是位有着传奇色彩的将领,被人们尊为中国的“巴顿将军”,他不仅作战勇敢,对民族的解放事业功勋卓著,而且敢于坚持真理,敢做敢为,且终其一生廉洁奉公,得到了后人的景仰。


  8、贺东生


  贺东生,湖南省攸县人。贺东生作战特别勇猛,绰号“贺猛子”。1932年攻打黄陂时,他单枪杀敌30人。抗日战争时期,贺东生历任115师教导大队队长、团参谋长、团长、抗大1分校团长、师参谋长。


  贺东生担任过著名的“老6团”团长。他打仗勇敢灵活,从不蹲指挥所,一会儿跑到突击连,一会儿跑到机枪连,抓起机枪掩护部队冲锋。大家给他起了个雅号叫“毛猴子”。


  9、徐国夫


  徐国夫,安徽六安人,土地革命时期参加四方面军,为许世友骑兵师的团长,抗战时为129师骑兵团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为东野韩先楚旋风部队的师长。


  抗美援朝时经历了五次战役,砥平里战斗他就是前线指挥,战后升为副军长。原沈阳军区装甲兵司令员,原武汉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0、彭德清


  彭德清,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开始在闽南打游击,以后又转战苏中,挥戈鲁豫,纵马江淮。


  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担任闽南抗日义勇军独立大队长、新四军教导总队二大队教导员、三纵五团政治委员、一师三旅七团团长兼政治委员、苏浙军区第三纵队副司令兼参谋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苏中军区一师三旅旅长、华东野战军四纵十二师师长、渡江先遣纵队第四支队支队长、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二军和第二十三军副军长。参加过苏中战役、枣庄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和淮海战役等著名战役。


  :南方历史网


  中国古代十大勇将推荐文章4:史料中的三国十大勇将:吕布马超榜上无名,关羽张辽张飞排第几?

  #历史开讲#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个排名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以不同史料和小说、评书为依据,“三国二十四将”的排名顺序肯定会发生很大变化。


  “三国二十四将”的排名依据,可能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也可能近现代的长篇评书,但绝不是《三国志》或《后汉书》等史料——史料中的张绣并没有显示武功,连《三国演义》也没写他在长坂坡大战赵云赵子龙。


  如果以史料为依据评选“三国十大悍勇之将”,张绣肯定不能入选,甚至连吕布和马超也会榜上无名,至于关羽张飞赵云能排第几,那就有劳读者诸君慧眼明鉴了。


  将吕布列为三国第一名将,显然也是有问题的:吕布并非曹操、刘备、孙权任何一人的下属,如果他有墓碑的话,上面写的也应该是“汉左将军平陶侯吕公讳奉先”。


  吕布常被称为“吕温侯”,显然是不准确的,他原为丁原主簿,中平六年(189年)投靠董卓后受封骑都尉、中郎将、封都亭侯,当年的温侯是王允(初平二年,也就是191年董卓所封,食邑五千户)。


  初平三年(192年)吕布诛杀董卓后晋升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温侯,王允和吕布并没有穿一条裤子,六十天后就被李傕郭汜击败,王允殒命吕布出逃,后来辗转各地朝曹午袁暮刘,朝廷最后承认的吕布官爵就是是左将军、平陶侯(先都亭侯再温侯后平陶侯)。


  吕布是“汉将军”而非“三国名将”,所以咱们今天要聊的三国十大悍将,肯定不包括他——参评的“史料中的三国十大悍将”不是“三国史料中的十大悍将”,这两者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


  吕布因为不算“三国人物”,所以他不能入选“三国十大悍勇之将”,马超虽然是蜀汉骠骑将军领凉州牧、斄乡侯,但是他的勇悍,显然不如其部下庞德——在跟随汉司隶校尉钟繇征讨郭援、高幹的时候,吕布脚面中了一箭,庞德却在混战中取得了郭援的首级。


  要评选三国悍勇之将,庞德绝对比马超有资格入选:庞德不但在平阳之战中“亲斩援首”,后来在襄樊之战中又“射羽中额(一箭射中关羽脑门)”,虽然后来被关羽擒斩,但是他的忠勇,是得到曹操认可的,关羽耐心劝降,也可以说是英雄惜英雄。


  史料中的马超继承了父亲马腾的家底,但却从没打过一场胜仗,潼关战许褚、葭萌关战张飞,那两场巅峰对决,实际都是罗贯中替他打的。


  吕布因为时间不对,马超因为表现不佳而榜上无名,“亲斩援首、射羽中额”的庞德活到了赤壁之战天下三分,所以他有资格入选三国悍勇之将,而后起之秀文鸯,在魏高贵乡公曹髦正元二年(255年)以十八岁一战成名,于西晋永平元年(291年)被东安王司马繇诛灭三族,似乎也应该算晋人而非三国人物——蜀国、魏国、吴国分别于263年、266年、280年灭亡,他是西晋平虏护军、平西将军、都督凉秦雍州三州军事、护东夷校尉,是晋代大将而非三国名将。


  排除掉死得太早的吕布、死得太晚的文鸯、战功太少的马超(归顺刘备后只打了一仗,和张飞在下辨之战输给了曹洪曹休),包括庞德在内的三国十大悍勇之将就好选了:在蜀汉有万马军中斩颜良的关羽关云长、长坂坡据水断桥喝退曹军的张飞张益德(不是翼德)、单骑救主的赵云赵子龙、定军山阵斩夏侯渊的黄忠黄汉升;在曹魏有白狼山阵斩蹋顿单于的张辽张文远、能手格猛兽威震乌丸鲜卑的曹彰曹子文、身高八尺腰大十围勇力绝人的“虎痴”许褚许仲康;东吴十二虎臣在《三国演义》中只配打酱油,但是在史料中却有力战孙策十三骑的东莱太史慈、百骑劫曹营的甘宁甘兴霸。


  当然,除了前面排名不分先后的前将军、假节钺、董督荆州事、汉寿亭侯关羽,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西乡侯张飞,中护军、镇东将军、永昌亭侯赵云,后将军、关内侯黄忠,前将军、晋阳侯张辽,任城王曹彰,武卫将军、牟乡侯许褚,立义将军、关门亭侯庞德、折冲中郎将、建昌都尉太史慈,折冲将军、前部督甘宁,三国时期还有几十甚至上百位名将十分悍勇,但是这里面我们还要排除一人,那就从未斩杀过一位名将的典韦——他既没活到天下三分,也没当过将军,在曹营只是个没有爵位的“校尉”。


  这十人名单肯定不全,读者诸君心目中或许还有更合适的人选,咱们今天委屈其他漏选的名将,只给这十人排座次,谁能位列三甲,那也将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要是论斩将质量,张辽杀的是“小国王”,似乎可以位列第一,但是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诸君都知道“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曹操刘备孙权打成一锅粥,但是谁都能轻松收拾周边部族,刘备打孙权,蛮王也只能听命当炮灰——在汉军丞相曹操、左将军刘备、讨虏将军孙权眼里,单于和蛮王还真不够看,甚至可能还不如颜良和夏侯渊的分量重。


  不管刘备和曹操怎么看,曹彰和张辽的历史功绩都是不可抹杀的。


  曹彰“身自搏战,射胡骑,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显示了高超的箭术和过人的勇气,彰显了汉军的威武霸气:“战过半日,彰铠中数箭,意气益厉,乘胜逐北,至于桑乾,去代二百余里。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斩首获生以千数。时鲜卑大人轲比能将数万骑观望强弱,见彰力战,所向皆破,乃请服。”


  曹彰威震北疆,张辽也不差,他阵斩蹋顿单于后,还曾两次差点生擒孙权——张辽八百破十万的战绩有目共睹,孙权当时逃得很狼狈:“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差一点再一次抓住孙权)。”


  孙权和颜良是在拥有绝对优势兵力的情况下被张辽和关羽击败或斩杀的,所以“三国十大悍勇之将”冠军,似乎应该在张辽和关羽之间产生。


  张辽斩单于,关羽斩大将,曹彰吓趴“鲜卑大人轲比能”,这三位三国悍勇之将谁更厉害,读者诸君心中都有一杆秤,笔者一向崇敬武圣人关羽,但却不能不承认,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的关二爷,好像比阵斩蹋顿、止啼江东的张辽还差点意思。


  给关羽张飞张辽等人按悍勇程度排座次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笔者所列的张辽、关羽、曹彰、张飞、赵云、甘宁、许褚、黄忠、太史慈、庞德,肯定有的地方不公平,最后就只能呈请读者诸君发表高见了:以史料为依据,评选三国时期的十大悍勇之将,还有哪些名将能入选?按照武功战绩排座次,谁能位列三甲?拔得头筹的,是关羽还是张辽?


  中国古代十大勇将推荐文章5:历史上十大猛将,吕布真实战绩一般,项羽排名千古,武悼天王上榜

  文丨王图往迹


  编辑丨王图往迹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当中,诞生了一大批的谋臣猛将。


  而这其中又以武力过人的猛将最为吸引人,甚至有许多“百人斩”,以一人之力在战场上斩杀数百人,战斗力之强可谓耸人听闻。


  今天咱们就来给大家说一下,历史上那些强的一塌糊涂的猛将。


  你都认识谁?


  丨第十位 张须陀


  张须陀


  张须陀的名字可能大家都没怎么听过,但是他的手下大家一定听过,一个是唐朝开国功臣之一 秦琼。


  秦琼作为进入凌烟阁功臣榜的人,就是他过人的勇力。


  秦琼


  而张须陀的另外一名手下,就是《隋唐演义》李元霸的原型——罗士信。


  这位可是14岁就敢单人疯狂踹阵,在万军当中开启乱杀模式的角色。


  罗士信的扮演者


  有这样的猛将作为自己的手下,张须陀本人的本事自然也不差。


  历史上记载了张须陀本人的战绩,一次张须陀只带了五人,却不小心碰到了2万起义军的包围,在5个人被2万人突然围困的情况下,正常人哪怕是一般猛将,第一想法是什么,当然是赶紧一个劲儿冲出去。


  但是这位张须陀却在2万人当中杀得越来越得劲儿,史书上是这么记载他的反应的,“须陀未暇集兵、亲率五骑与战、贼竞赴之、围百余重、身中数创、勇气弥厉”。


  张须陀带着5个人在2万大军当中冲杀,虽然身上受了不少伤,但是却越战越勇,并且最终凭借着勇猛杀出重围,可见张须陀本人有多么的勇猛了。


  张须陀扮演者


  可惜他跟了隋朝这个短命王朝的隋炀帝,所以年仅52岁就战死沙场,不是因为他不能打,而是因为隋炀帝太能够作了,再厉害的人也顶不住起义军一波一波的来。


  丨第九位 史万岁


  史万岁


  史万岁是个比较倒霉的猛将,还没怎么出名就因为上司犯了错,自己也被贬去边关当兵,当时的隋朝和突厥经常互相劫掠,边关的守将非常看不起他,并且羞辱他。


  突厥发起战争


  史万岁自己带着人直接冲入突厥人当中,然后掠夺了无数的牛羊马匹回来,因此而得到了上司的赏识。


  邺城之战当中,大军正处于非常不利的状态,眼看着就要打败仗的情况,史万岁自己骑着马,勇猛地冲进敌军当中斩杀数十人,部下因此都受到了巨大的鼓舞,跟着他一起冲锋,因此扭转战场打败了敌人。


  邺城之战


  突厥人和隋朝打仗的时候,倒霉的史万岁有一次把饭碗弄丢了,所以找到军队来投奔,军队的守将早就知道史万岁勇猛的名声,因此对突厥那边的人说:“咱们现在这么打仗,无非是让老百姓和士兵遭受杀戮,不如各自派出军队当中最勇猛的人,互相决定各自的胜负”。


  邺城之战


  突厥那边自然也是有自己的勇士的,所以对于隋军这样的挑衅一点儿都不害怕,于是史万岁代表隋军出击,直接一个冲锋过去,突厥猛将还没有明白什么情况,就被史万岁把脑袋砍下了。


  史万岁扮演者


  一时间突厥大为震恐,向隋朝请求归顺,史万岁虽然勇猛无敌,但是最后却被杨素诬陷致死,似乎历史上大多数猛将都很难善终。


  史万岁死因


  丨第八位 薛仁贵


  薛仁贵


  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这句诗是当年唐军歌颂薛仁贵的勇猛。


  薛仁贵是世代武将,不过早年的时候却已经沦落为农民了,刚好当时李世民远征高丽,当时的高丽在半岛和东北盘踞数百年,远不是现在的半岛战斗力可比。


  李世民远征高丽


  一名唐朝的大将被高丽围住,而薛仁贵就是在这个时候出场的,他一人一马一枪突入敌军包围之中,直接斩杀了敌军的一员大将,高丽整个大军都被这个突然杀出来的人吓懵了,那名被围困的唐朝大将也得以逃出来。


  薛仁贵扮演者


  薛仁贵不仅仅枪法出众,而且箭法如神,每次在阵前放箭没有不中的,拿着弓箭就能在万军当中收割人头。


  薛仁贵征西前一箭射穿五重铠甲,最远打到杭爱山


  一次高丽那边也出现了一名神射手,一连射杀唐军十多人,薛仁贵大怒,纵马过去直接将高丽名将给生擒了。


  薛仁贵扮演者


  一次唐高宗李治请薛仁贵喝酒,说:“古代的名将可以射穿7层盔甲,你可以试试射穿5层铠甲吗”?


  薛仁贵于是一箭穿透了5层铠甲,九姓铁勒聚集十万大军抵抗薛仁贵的征伐,薛仁贵在阵前连射三箭,敌人那边三人应弦而倒,因此他们都直接下马跪地请求投降。


  薛仁贵扮演者


  这也是之前那两句诗的来历,薛仁贵之猛可谓厉害了,不过他个人斩杀敌军的记录倒是不怎么明显。


  丨第七位 李嗣业


  李嗣业


  说起唐朝就不得不提大名鼎鼎的陌刀,而说起陌刀就不得不说独具一格的陌刀名将李嗣业,陌刀这种兵器长一丈,结合唐朝的度量衡制度。


  陌刀


  陌刀的总长度大约为现在的3米多点儿,重量则达到了15斤之重,是专门给步兵对战骑兵的利器,不过3米长15斤重的大刀有多难驾驭,我们就可想而知了。


  而李嗣业就是这方面的专家,经常拿着陌刀以步兵杀得骑兵溃败,史书上记载这位猛将步战对抗骑兵的景象是,“当嗣业刀者 人马俱碎”。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