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推荐文章1:悟王国维之人生三境界
湖南法院网讯 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虽然我不是一个成大事业者,更不是一个大学问者,但是作为一名平凡的人,我的人生也是这三种境界的一个小的缩影。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作为一名学习了六年法律专业的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法官是我一生的追逐。自毕业以后,我目标就瞄准了法院系统的公务员招录,立志成为一名法官。只有志存高远,高瞻远瞩,锁定了目标,才会为这目标努力奋斗。恰巧安化县人民法院招录公务员,我的条件又十分符合,内心充满激动,毫不犹豫的就考了。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犹记得复习公务员考试的时候,一手抱着三个月大的阳宝,一手捧着厚厚的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在进行面试培训的时候,还带着只有五个月的阳宝去益阳参加了八天培训,班里的同学还笑话我带了亲友团;接着又通过了体检和政审,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历经半年之久,终于顺利的考上了安化县人民法院。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记得第一次来到安化法院,看着法院大楼上面庄严高悬的国徽,内心激动无比,一股神圣感与自豪感油然而生,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好法官。虽然之后的工作中遇到很多艰辛,虽然会被别人笑话“没钱没权跑断腿,不吃不喝磨破嘴”,虽然会被别人讽刺为“司法民工”,但是只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坚信能用手中的法槌敲出公平与正义的时代最强音。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告诉我们:第一要立志,要确定人生目标;第二要为实现目标进行锲而不舍的奋斗;第三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一定会成功。其实很多时候人生就是这样,有困惑和迷惘,也有豁然和开朗。也许你在为生活而忙碌奔波,也许你在为工作焦头烂额,抑或是为情感所困,但是无论如何,只要敢独上高楼,只要肯衣带渐宽,愿意回首,你的奋斗目标总会有实现的一天。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推荐文章2: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你参透了吗?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你参透了吗?】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1877年的今天,大师王国维出生。 ????
:人民网
【免责说明: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公众号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公众号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众号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推荐文章3:看懂王国维人生的三境界,你会发现和抑郁康复的3阶段一模一样!
一个心理咨询匠带你进入自己内心的世界,喜欢的关注吧!
文/老K
万事万物本质都是相通的,记得在刚上高中那会,语文老师就给我们介绍了王国维的作品《人间词话》。
这是一部诗词评论专业著述,在书里,他以诗词比拟人生,其中人生境界的观点更是吸引了我: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当时不理解,但二十年过去了,回首再看,其实这不只是人生境界的阶段分析,更是任何一件事情达到彼岸的规律。
今天我不讲人生阶段,我们来从抑郁的康复角度理解这段经典话: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一境界中,介绍的是中国北方每当玉露凋伤,西风来临之时,草木黄落衰败急促且明显。人们爬上高处不仅寒风刺骨,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番沧桑之感。
形容人的一生,会经历这样类似的阶段,这时候人们会觉得过去熟悉的依赖的事物,渐渐离去,迷茫感油然而生。
在刚刚抑郁时,每个人都是彷徨失措的。
情绪容易失控,而且忍不住想哭,所有的一切都从这个失控感开始。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突然就这样了,这个阶段是最迷茫也是最痛苦的。
「上高楼」可以说是所有抑郁症患者共同的期待——康复。
「望尽天涯路」代表着一种无奈,那种遥遥无期的痛苦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这首词原本是写恋爱关系中的相思之苦,只不过这种关系中带有一种偏执、殉身无悔的味道。
王国维认为这是一种“择一固执殉身无悔的精神”,却是仁人志士共有的情操。
就像孔子为了他的仁政周游列国,哪怕如丧家之犬也不曾动摇;
佛陀为了让所有人觉醒,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去寻求解决之道,这个很像最近那部热播剧《边水往事》中猜叔对沈星说的一段话: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
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句是一句禅语,代表人认定一个目标,就一定要做到,无论期间有多大的痛苦都会勇往直前,这就是愿行合一。
很多抑郁的人经历了上一个阶段的迷茫后,可能在网上也能找到各类解决抑郁的方法。
有些人可能吃了一段时间药物,或者心理咨询了一段时间,还是不见效果。甚至有人看相关抑郁的内容不顾一切了。
这个阶段也是人们最崩溃的时候,越是执着,越是痛苦。可我想说,康复的过程是一定要有这个阶段的。
没有这份坚持,也就没有那种量变到质变的蜕变。
这个时候哪怕“为抑郁消得人憔悴”,也要在对的路上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才有康复的可能。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如果说第一层是对康复的遥不可及,第二层是对康复的坚守,那这一层就是经历了痛苦和磨练后的释怀和顿悟了。
你一定经历过做一件事情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效果,最后快放弃那一瞬间,自己竟然做到了。
在康复之路上,熟悉森田疗法的人一定都知道森田正马博士的故事,自己患上神经症十几年,怎么治疗都无效,最终在父母忘记给他寄钱,自己以为最后没人管他,抱着必死决心没日没夜学习,结果不知道哪一天竟然康复了。
是不是很像“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呢?
这份康复背后,是他多年的努力积累,那突然的康复并非单纯是意外之喜,也是努力最后的那一哆嗦。
很多抑郁的人发现自己无论怎样也无法改变原生家庭,改变自己的人格缺陷,最后接受自己的过往,接受自己的经历,接受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人,接受自己就是有这样的原生家庭,
当接纳这些后,突然发现内心冲突少了,痛苦也自然而然没了。
真应了心理学经典悖论:当你不想改变的时候,改变才真正开始发生。
康复并非自己一飞冲天,你过去什么样子现在还是什么样子,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不过过去的时候你陷入了执念,可回头来看,也正是这份执念助你走上了康复之路。
所以不要怪罪任何阶段,该走的路,每个人都少不了,九九八十一难少一难都不能取得真经(康复)。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推荐文章4: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推荐文章5:如何看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禅宗的人生三境界和冯友兰的四境界?
人生境界是个很玄乎的东西,很难说清楚。但是好在在历史上,已经有著名哲学家、评论家等,都对人生境界进行过阐述,非常经典,对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很有教益。
一、儒家学说的人生境界。
著名哲学史家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学说有很深的研究。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提升人生境界的学问。儒家哲学的终极目标就是成为圣人,而圣人就是中国文化中的最高境界和理想人格。既然说中国文化的终极目标是提升人生境界,那么什么是中国人的人生境界呢?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把人生分成四种境界。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第一个境界是自然境界。这个比较容易懂。就是说,在这个境界的人,基本上和动物差不多,只是满足于吃饱饭活着而已,他追求的是身体本能的幸福。
第二个境界是功利境界。在这个境界的人,他有想法,会算计,甚至还会耍点小聪明。他追求的是个人的幸福。就像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所说的那样,“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我们中国也有很多这样的人,比如歌剧《白毛女》中,那个坏人地主黄世仁,他曾经得意洋洋地唱到:“我家自有梁满仓,哪管那穷人饿肚肠”。处于功利境界的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诉求。
第三个境界是道德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并不多。这种境界的人,都是具有极高的道德修养,全身心奉献自己的人。用毛泽东给雷锋的题字,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第四种境界是天地境界。在这种境界,那基本上已经成为圣人了。在这个境界中的人,不在乎什么个人得失,什么社会发展还是落后,他的思想已经与天地同在,他的道德与日月同辉,用庄子的理想,就是“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在精神上达到了绝对自由了,他还追求什么呢,他追求的是全人类、全社会、全宇宙的价值和意义。
关于这四种人生境界,冯友兰先生有一段经典的话,非常值得我们好好地学习和思考,可以这样说,理解了这几句话,也就初步理解了中国哲学。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哲学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这是哲学的崇高任务。
也就是说,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圣人那样的天地境界。事实上,中国哲学中的三大主干,儒家、道家和佛教,他们都有最高理想最高追求。儒家追求天地境界,成为圣人,道家追求长生不老坐地飞升,成为神仙,而佛教追求涅槃是成佛。
二、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他说的是治学境界,但是我们同样可以理解为人生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对未来人生理想的“望尽天涯路”的苦苦求索和执著的追求;第二种境界是对人生的取舍,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坚定目标孜孜以求而“衣带渐宽终不悔”;第三种境界是一种禅宗式的顿悟,铅华落尽,心情不必载沉载浮,此时人生已豁然贯通,如晋人之入桃花源。
三、禅宗的人生三境界。
第一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第一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大概是说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是纯真的,他不大有什么功利性,就像是一张白纸,是什么就是什么,没有什么虚头巴脑的事情和想法。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是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第二个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世界有多复杂,人性就有多复杂。在经历过人生的种种磨难挫折欺骗之后,我们会发现,好多事情并非你看起来的那个样子,真的少假的多,于是我们往往会陷入真与假的旋涡之中。我们开始怀疑这个世界的真实性,开始怀疑这个世界是否是美丽的。所谓的山和水,无非是虚妄的存在而已,一切还是要靠自己的心来在这个并不真实的世界上生活!
第三个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人生到了最后的阶段,我们会发现,什么都是假的,只有自己的感悟才是真的。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何必斤斤计较那些东西。所谓灿烂之际归于平淡,一切又像是回到了生命的原点。而生命的原点,必然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纯真阶段!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推荐搜索词:
1.王国维人生三境界原文
2.王国维人生三境界是哪三种
3.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的理解
本文标题: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