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书法家协会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推荐文章1:几十年功力凝于笔端,这书法绝了
许建军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深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心经、金刚经等佛经书法作品已被法门寺、五台山、观音山等佛教圣地、中国佛教书法馆永久收藏。
8次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60多次获奖和入展全国性书法展览。限于版面不能一一列举!
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展览如下:
1、庆祝建党90周年“信德杯”全国个体私营(民营)企业书法展
2、中国贵州“百里杜鹃”书法作品展
3、首届张芝奖全国书法大展
4、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作品展
5、全国首届“沈延毅奖”书法篆刻作品展
6、生态大连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
7、“丝绸之路”全国书法作品展
8、首届“刘禹锡杯”全国书法作品展
获得全国性书法展览作品:
“新世界杯” 深圳首届书法艺术展 一等奖
第三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赛(一等奖)
首届“仓颉杯”全国书法大奖赛(优秀奖)
“国粹杯”全国书法篆刻大奖赛(优秀奖)
新民晚夜光杯全国书画大赛(铜 奖)
深圳廉政扇面书法艺术比赛 (三等奖)
濮阳市”公路杯“全国书法展(优秀奖)
首届“仓颉杯”全国书法大奖赛(优秀奖)
中国大运河杯第二届书画大展(三等奖)
“洛北春”杯第二届电视书法大赛(名作收藏奖)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推荐文章2: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志平:“礼乐”失范致书法乱象
为何近年“乱书”“丑书”屡有出现?书法中的“法”应该如何理解?历代书法与传统礼乐教义是否有着某些密不可分的关联?
1月18日下午,在广州人民艺术中心,华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书协副主席陈志平开讲“向美而行”美育浸润行动之“礼乐文化与中国书法”专题,从“礼乐”的角度,剖析书法演变,并分析书法演变与礼、乐关系。
■东汉张芝《八月九日帖》章草
“名教中自有乐地”
为何近年“乱书”“丑书”屡有出现,在陈志平看来,这是当代书法创作中“礼乐”失范所导致。那么,何为礼?何为乐?“礼”的基本含义是“有序”,“乐”的基本含义是“和谐”,二者之间又相辅相成,礼偏于外,乐偏于内。“礼自外作,乐由中出”“立于礼,成于乐”“礼之用,和为贵”,礼和乐虽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在最终目的方面保持深刻的内在一致,内中贯穿了“天人合一”和“尚和贵中”的中国文化精神。古人云“名教中自有乐地”深刻地反映了礼乐之间的矛盾和张力,这比现代人所说的“戴着镣铐起舞”更能揭示规矩与自由的内在联系。
■隋董美人墓志
在历代遗留的各种书迹,也能看出历代的“礼制”文化。在古代,哪些场合适合题写怎样的字体,都有严格的规矩。陈志平介绍,在古代题写匾额,多用隶书、篆书。如果具体到某位名家,那多采用颜真卿的书体,圆大肥厚有庙堂气,如用瘦金体题写匾额,显然是不合适的,这背后隐藏的就是一种“礼制”。此外,各种书迹,诸如金文里记载“井田制”所用的书体,“单于和亲”瓦当上表达天地人文的祈愿,书体都各有不同,这些蛛丝马迹,都能反映出书法本身承载的丰富意义。
在陈志平看来,书法中的“法”不能简单理解为法度、方法,如果仅仅把书法理解为“自由与规矩”就过于简单化,它背后隐藏着天地万物和人伦秩序,如果从“礼乐”的角度解读书法,则更贴切本意,也更有深度、内涵和历史感。从礼乐文化的角度分析中国书法就是为了给书法还原出一个历史纵深的内涵。
■唐颜真卿《颜氏家庙碑》
王献之书如河朔少年,皆悉充悦
米元章书如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
古代书法评论与今天的也截然不同,古人在评价别人书法的时候,通常是怎么形容的呢?陈志平介绍,梁武帝在“评书”中说:“张伯英书如武帝爱道,凭虚欲仙。”“曹喜书如经纶道士,言不可绝。”“王献之书如河朔少年,皆悉充悦。”还有黄山谷(黄庭坚)在“评书”中说:“王著如小僧缚律,李建中如讲僧参禅,杨凝式如散僧入定”“米(芾)元章书如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
在陈志平看来,这些用于比拟的人物存在社会身份的不同,内含尊卑等级优劣之分,寄托着儒家礼制文化的不言之教,其中最高的标准就是“动容中礼”。如《皇宋书录》中篇《温国文正公司马光字君实》:“上谓宰执曰:‘司马光隶字真似汉人,近时米芾辈所不可髣髴。朕有光隶字五卷,日夕展玩其字不已。’宰臣奏曰:‘如光所谓动容中礼,无毫髪遗憾者也。’上曰:‘然。’”孟子曾曰,“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
陈志平坦言,回观今天的很多书评,都只剩下了抽象形容词的堆砌,几乎毫无美感。
书教代替了传统乐教的功能
如果从书法史中看“秩序”与“自由”,首先可以从秦朝统一文字的小篆开始,小篆是最讲究秩序规矩的,后来发展出隶书,变得相对自由,接着就是“章草”,这个阶段也特别有意思,因为“章”代表的是秩序,而“草”则是自由,由“章”发展起来到极致,就是唐楷,“草”的发展则演变成后面的狂草,唐代书法,楷书和狂草同时发展到了顶峰,但因为互相牵引,并没有“失范”,而今天的“乱书”则是失范的体现。
到了宋代,书法发展从外在的“礼法”回归到内心,“尚意”得到强调,但“尚意”并不是胡来,而是“礼意”,即“礼乐”在内心深处的统一。虽然宋代书家并没有像唐代那样礼法森严,但他们对自身修养的要求很高,所谓“动容中礼”其实也是“乐”的要求。
■宋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
■宋苏轼《渡海帖》
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乐教”的传统,音乐“直指人心”的功能引导和规约了中国文化和各门类艺术发展的基本方向。《史记》所言,“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唐代以后,书法的人文化本质上就是书法审美的音乐化。“观韩子之序,知书之不可伪”(朱长文寓)直接导源于《史记·乐记》“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如此看来,早期的乐教传统到宋代之后,被体现到了书法之中。这也是书法发展中的从‘外礼’到‘内乐’的过程。”陈志平表示,唐代以前的书法,大多强调外在规范,而宋代之后则更多强调内心的修为。在古典礼乐传统的浸润下,书法始终不脱离“中”和“正”的基本规范。
当代提倡毛笔书写的意义
不在于仅仅把字写好
“书教代替了传统乐教的功能,这是书法的进步。书法是无声之音,是可见的音乐,可以记录古人的心迹,复现古典的传统。当代提倡毛笔书写的意义,不在于仅仅把字写好,这只是美术浅层功能,应该要认识到,它是人体生命气息的直观体现。
我一直认为,表现人心最深刻的方式就是‘乐’,其次是韵文学,然后是书法,最后才是绘画。‘乐’本身是一种‘礼’的体现,它需要求声律和谐,否则就成了噪音,书法也一样,外在的规范可以失去,但是内心的和谐必需坚守”。
人物介绍
陈志平
现为华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国历代书法资料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首席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类教指委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出版《黄庭坚书学研究》《北宋书家丛考》《书学史料学》《陈献章书迹研究》《唐宋书法史拾遗》《〈墨池编〉汇校》《中国古代书学文献研究——以〈墨池编〉为中心》等,著作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一等奖等各种国家和省部级奖项。书法创作以行草为主,曾入选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承续——新中国新发现书法主题大展”等全国各级各类展览。
“向美而行”美育浸润行动系列讲座
指导单位
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
广州市美术家协会
广东新快社
广州人民艺术中心
承办单位
新快收藏周刊
广州市美协理论与传播艺委会
支持单位
广州青年美术家协会
艺术顾问(排名不分先后)
陈金章 梁世雄 刘斯奋 许钦松 梁 江 陈永锵 方楚雄 林淑然
张绍城 卢延光 周国城 李鹏程 许鸿飞 汪晓曙 卢德平 叶其嘉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推荐文章3:广东省书协换届,主席空缺,以后此现象会越来越多
10月10日,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会议选举产生了广东省书法家协会新一届领导机构。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第七届
领导机构人员名单
主 席
(暂空缺)
专职副主席
颜奕端
兼职副主席
(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
王忠勇 方创然 田 炜 丘仕坤
刘洪镇 李远东 李鹏程 李 静
陈志平 姜在忠(香港) 倪蔚睦
容浩然(香港) 萧彼德(澳门)
梁炳伦
主席团成员
(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
朱起明 刘剑波 李吾铭 杨忠亚
吴柱擎 陈斯鹏 陈景锋 谭文选
秘书长
李菲鸿
这让人想起西泠印社,社长一职也是空缺。还有些地方书协换届换了4、5年也没有换成,原因就是没有领军人物。建议这些书协不妨也学习一下西泠印社和广东省书协。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载图文等稿件均出于公益传播目的,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我们尊重原创,所使用的非本平台原创的图、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者联系,如版权人认为本次转载行为不当,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自:深圳市书法院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推荐文章4:广州市书法家协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梁晓庄当选主席
6月27日下午,广州市书法家协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广州市越秀区三寓宾馆举行,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主席团和理事会,圆满完成协会换届工作。
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广州市书协第七届主席李鹏程,广东省书协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颜奕端,广东省书协副主席、广州市书协第五、六届主席许鸿基,广州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吴碧,广州市文联一级调研员(市管干部)陈启银等领导嘉宾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
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了广州市书法家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工作告及财务工作告,审议通过了《广州市书法家协会章程(修正案)》《广州市书法家协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办法》等事项。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八届理事会、监事会及主席团。梁晓庄当选主席,王祥、方创熙、麦录、肖宇勇、陈凯、陈泽雄、林振武、林敏玲、洪权、秦建中当选副主席。
李鹏程为新当选主席、副主席颁发证书
大会聘任连登、许鸿基、李鹏程为荣誉主席,聘任任斌强、江泽桂、陈立华、陈启成、罗可尧为顾问,聘任张汉青、李哲夫、伍第政、董百振、吴光光、陈昌、卢有光、姚永全、李昶海、李敬良、陈秋明、蔡瑞云、陈春盛、华同旭、李卓祺、何穗鸿、周国城、黄金生、李家培、方延年为艺术委员。
会议总结回顾了广州市书协过去五年的辉煌历程。据介绍,广州市书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组织策划重大主题系列活动,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的“党风正·国家强”书画大赛、 “壮丽七十年·翰墨新时代”书法篆刻精品展等,展现家国情怀;策划“红棉杯”系列展赛、“屈大均诗词”全国书法作品展等品牌项目,倡导书风正道;编撰《广州书法志》《书法史中的广州》等,加强书法学术研究;搭建会员交流平台,推陈出新,协会建设不断规范、人才梯队不断完善。广州市书协荣获省级多项集体和个人奖项,多名会员入选全国第十二、十三届书法展。
梁晓庄致辞
新当选的广州市书协主席梁晓庄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上,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将聚焦时代,谱写时代,以重大主题牵引为创作方向,引导书法家创作出更多具有深刻内涵和广泛影响力的精品力作;将以重要的国展、省展为契机,汇聚优秀书法艺术人才,通过传、帮、带强化书法精品创作意识,激发书家创作激情,推动广州书法群体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加强梯队人才培养,带领书法家深入基层,加强市、区联动和开辟书法特色学校;将致力于人文湾区建设,加强地区融合与交流,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书法艺术发展大融合,不断推动广州书法事业迈上新台阶。
颜奕端代表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广州书法是广东书法最重要的传承与创新阵地,不仅承载着最深厚的岭南人文底蕴,更应该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希望广州市书法家协会能把握机遇,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积极融入大湾区的文化建设,通过书法艺术展示大湾区的文化魅力和精神风貌。
李鹏程讲话
李鹏程在会上表示,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始终锚定守正创新,全面提升广州书法“引领力、凝聚力、竞争力、影响力”,努力推动广州书法事业高质量发展。他希望广州市书法家协会积极引导广大书法家和书法工坚定文化自信,围绕重要时间节点、重大工作主题精心策划一批示范性强、影响力大的书法展览赛事活动,为广州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其次,弘扬岭南书风,坚持守正创新。要着力建设一支具有较大影响的书法家队伍,要有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精品。团结引导广大书家肩负起传承岭南书风的使命任务,在尊重经典、立足传统、深入生活中推动创新转化,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营养,以笔墨形象展现中华气度,以精品力作阐释中华美学,彰显岭南风骨。
采写:南都记者 许晓蕾 实习生 罗彦清 通讯员杨磊 麦录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推荐文章5:广东省书法家协会新一届领导机构名单出炉
10月10日,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会议选举产生了广东省书法家协会新一届领导机构。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第七届领导机构人员名单
主 席
(暂空缺)
专职副主席
颜奕端
兼职副主席(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
王忠勇 方创然 田 炜 丘仕坤
刘洪镇 李远东 李鹏程 李 静
陈志平 姜在忠(香港) 倪蔚睦
容浩然(香港) 萧彼德(澳门)
梁炳伦
主席团成员(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
朱起明 刘剑波 李吾铭 杨忠亚
吴柱擎 陈斯鹏 陈景锋 谭文选
秘书长
李菲鸿
采写:南都记者 陈泽然 朱俊毅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推荐搜索词:
1.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全名单
2.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入会条件
3.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官网
本文标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