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省会是哪里推荐文章1:为什么乌鲁木齐叫首府而不叫省城

  中国一共有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台湾省、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34个省级行政区。


  这34个省级行政区具体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省的行政中心城市一般称省会,自治地区的行政中心城市一般称首府,直辖市的行政中心城市一般称市区或主城,特别行政区的行政中心城市一般就叫行政中心。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行政中心往往是与行政区同名的。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不妨先看看近年来的网红城市重庆。


  “重庆”一词其实是有大小之分的:所谓“大重庆”是指重庆直辖市,而“小重庆”则是指不含周边区县在内的重庆主城。作为重庆市行政中心的重庆主城和直辖市名称是重合的。事实上北京、上海、天津另外三个直辖市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这四个词既可以指四个直辖市,也可以指这四个直辖市的行政中心。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行政中心也叫香港、澳门。


  相比之下省和省会的名称、自治区和首府的名称一般是不会重合的。自治区的首府和省的省会都是行政区内的行政中心。只是由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赋予了自治区在立法权、财政权一定的自主性,所以自治区行政中心的称呼与省略有不同:新疆乌鲁木齐、西藏拉萨、内蒙古呼和浩特、宁夏银川、广西南宁这五个自治区行政中心城市在习惯上都称为首府。


  这体现了中央对自治区民族自治人权和民族特殊性的尊重。自治区首府和省会在行政上是平级的,只是为了照顾当地少数民族的特殊性才使用不同的称呼。这种对不同地区根据自身特点采用不同行政管理模式的做法其实古已有之。公元前60年汉宣帝下旨在乌垒城(今轮台县境内)建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开始行使国家主权。此举标志着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汉代在治理西域时就并没在当地设置和中原内地一样的州、郡、县这样的行政管辖机构,而是设置了西域都护府这一独具特色的行政管辖机构。曹魏代汉以后在西域设置有西域长史府进行管辖。到了唐代又在西域地区设置了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进行管理。历代中原王朝在治理西域时出于尊重当地民族习惯的原因都对西域采取了不同于中原内地的治理模式。


  唐朝在安史之乱以后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与此同时吐蕃开始与唐朝争夺西域。到了晚唐五代时期中原大地已陷入分裂状态,而同一时期的西域也形成了于阗、喀喇汗国、高昌回鹘等割据政权。结束五代十国纷乱的宋朝是一个内敛的王朝:连传统意义上以农耕为主、汉族聚居的燕云十六州尚无力收复,所以也就更不可能像汉唐时期一样开拓漠北、西域了。


  中原王朝自汉代以来与西域形成的政治联系就这样暂时中断了。这一时期中原与西域在政治上的隶属关系中断了,然而彼此之间在经济文化上的联系依然客观存在。当时西域喀喇汗王朝的可汗自称为“桃花石汗”或“东方与秦之主”。在喀喇汗王朝人马赫穆德·喀什噶里在《突厥语大词典》中解释为秦是由桃花石(宋国,即宋朝)、契丹(辽朝)和喀喇汗国组成。


  这也就是说在当时的喀喇汗王朝认为他们就是中国人,中国是由当时的宋、辽和喀喇汗王朝三者共同组成的。元、明两朝控制着新疆东部地区并在此设有哈密卫;同一时期新疆中西部地区则处于察合台汗国以及由其分化演变而来的叶尔羌汗国统治之下。1680年统治着如今新疆中西部地区的叶尔羌汗国被噶尔丹的准噶尔汗国所灭。清王朝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才最终平定准噶尔部。


  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军攻克伊犁并成功俘获准噶尔大汗绰罗斯·达瓦齐。此后策妄阿拉布坦的外孙阿睦尔撒纳一度举兵叛乱,但于1757年被清军平定,至此准噶尔汗国彻底灭亡。准噶尔部在消灭南疆的叶尔羌汗国后曾将南疆的伊斯兰宗教领袖大、小和卓扣押,清军平定准噶尔后将其释放并派波罗尼都招抚天山南路各城。阿睦尔撒纳率准噶尔残部叛乱时大小和卓乘机控制了喀什噶尔、叶尔羌(今新疆莎车)等地。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大和卓霍集占杀死清军副都统阿敏道后举兵自立。次年(1758年)乾隆皇帝发兵征讨大小和卓,在库车、叶尔羌、和阗等地与大小和卓交战。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大小和卓兵败西逃,经葱岭进入巴达克山(在今阿富汗东北部),被巴达克山首领素勒坦沙擒杀。至此天山南北的西域地区再次被中原正统王朝纳入版图,乾隆因此地为清朝新得疆土故命名为新疆。


  清代在中原汉地设有直隶、江苏、安徽、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十八个行省(合称”内地十八省“)。除此之外清王朝在东北设有盛京、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辖区;在外蒙古设有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区;在新疆设有伊犁将军辖区;在西藏和青海分别设有办事大臣辖区。清代对新疆的统治比起汉唐时期的羁縻制度已更为稳固。


  清代伊犁将军的驻地位于如今新疆伊犁霍城县的惠远古城。那时新疆的首府就在伊犁,而不是如今的乌鲁木齐。早在新石器时期乌鲁木齐就已出现人类活动的痕迹。秦汉时期如今的乌鲁木齐一带是车师国的地盘。丝绸之路开通后乌鲁木齐处于北道要冲之地。唐代在天山北麓设置庭州(下辖4个县):如今的今乌鲁木齐即为四县之一的轮台县。1755年出征准噶尔的清军在如今乌鲁木齐九家湾一带筑垒屯兵。


  驻守当地的军官在给朝廷的上书中根据古准噶尔蒙古语"优美的牧场"之意将此地称为“乌鲁木齐”。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随着人口增长以及屯垦、商贸需求的日益增长促使驻守乌鲁木齐的清军在如今的南门外修筑了一座土城。这座周一里五分、高一丈二尺的土城就是如今乌鲁木齐城市的雏形。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在将旧土城向北扩展后达到周长五里四分。


  这一工程竣工之后乾隆皇帝将扩展后的城池命名为“迪化”。所谓“迪化”就是“启迪教化”的意思。乾隆皇帝取这个名字的本意是:启迪教化当地少数民族,使他们从此有尊王服从之心,那么自然也就不会再反叛了。乾隆皇帝给这座城市命名为“迪化”之后当地官员给朝廷的上书中仍混用“乌鲁木齐”和“迪化”这两个名字。直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乌鲁木齐同知正式改为迪化州知州。


  在此之后的近200年时间里迪化一直都是这座城市的正式名称。1878年左宗棠率军从阿古柏侵略军手中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将原伊犁将军辖区改为新疆行省。新疆设省后原伊犁将军的职能被设于迪化的甘肃新疆巡抚替代。迪化从此取代伊犁成为新疆的政治中心。1885年迪化州升级成为迪化府。民国时期迪化府改为迪化市。这一时期的迪化其实应当称为新疆省会,因为从1884年以后新疆已改为和内地一样的行省建制。


  1949年9月25日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在王震将军率领下进入迪化城。秉承民族平等政策的新中国人民政府下决心与封建王朝时代的民族压迫、民族剥削遗毒做彻底的告别。历史上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为彰显权威在少数民族地区取了一系列含有“绥”、“化”、“平”、“镇”、“宣”这类字眼的地名:如今的呼和浩特在历史上叫归绥,如今的丹东在历史上叫安东,新疆巴里坤在历史上叫镇西......


  新中国为彰显民族平等的新气象就对这些地名进行了修改。在这一过程中迪化于1954年2月1日恢复原名乌鲁木齐。修改名字是尊重当地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在文化上的表现,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则是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在政治上的表现。1952年9月新疆省一届二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决定成立新疆省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筹委会。这一组织在全疆范围内开展了三年的民族区域自治筹备工作。


  1955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审议批准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新疆省的建制被正式撤销,以原新疆省的行政区域为基础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也就在这一过程中由省会变成了首府。截至2021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4个地级市、5个地区、5个自治州、11个自治区直辖县级市。此外新疆还有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重领导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疆的省会是哪里推荐文章2:占地全国六分之一面积的新疆,为何只有四个地级市?

  新疆是全国土地面积最大的省区,约占全国六分之一,相当于贵州省、河南省、江西省、山西省、山东省、辽宁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苏省、浙江省、重庆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台湾省、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18个省级行政区加起来一样大。


  要知道这18个行政区都是省级,下辖的地级市有数百个,当然还有一些是副省级市,比如辽宁沈阳、大连,福建福州,厦门等。普通地级市就太多了,比如江苏苏州,无锡,南通,山西太原,大同,朔州,忻州,运城等,就不一一列举。


  然而在面积如此庞大的新疆,却只有四个地级市?分别是首府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哈密市,吐鲁番市。当然了,这四座城市都发展不错。乌鲁木齐作为首府,毋庸置疑,是新疆第一大城市。克拉玛依市是石油之城,被称为东方迪拜,自然是地级市。而吐鲁番和哈密也是吐哈油田所在地,人口不算多,但经济也不错。


  有人诧异,不是还有著名的石河子市,库尔勒市,伊宁市吗?库尔勒更是全疆第二大城市,还不是地级市?


  没错,你们所熟悉的伊宁市,喀什市,塔城市,库尔勒市,阿克苏市,和田市,昌吉市,阿勒泰市,石河子市都是县级市。也可以说,新疆应该算全国县级市最多的省区了。近期还新成立了新星市,沙湾市等。


  石河子虽然经济发达,人口也很多,但依然是自治区直辖县级市。而昌吉市则是地级昌吉回族自治州州府城市,伊宁市是伊犁州州府城市,库尔勒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州府,博乐市是博州州府,喀什市是喀什地区区政府所在地。


  这与当时内蒙古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后来都撤盟设市一样,但各类州似乎还没有被划为地级市。哈密地区,吐鲁番地区撤地设市,分别下辖伊州区,高昌区等。


  未来和田地区,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阿克苏地区,哈密地区是否有望撤地设市,我们拭目以待。


  目前还没有自治州变为地级市的先例,所以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里,新疆依然只有四个地级市,因为新疆是多民族,多自治州的省区。但可以肯定,县级市会越来越多,可参考沙湾县,奇台县升格为自治区直辖县级市。


  新疆的省会是哪里推荐文章3:为何新疆首府从伊犁迁往乌鲁木齐?

  说到伊犁,先来看伊犁河。伊犁河古称伊列水、伊丽水,平均水量约480 立方米/秒,是中国水量最大的内陆河,也是巴尔喀什湖最大的水源。


  伊犁河上游有3条源流,即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和喀什河。伊犁河主源特克斯河发源于汗腾格里峰北侧,长约430千米,流经昭苏盆地和特克斯谷地,和巩乃斯河和喀什河汇合后称为伊犁河。东源巩乃斯河在安迪尔乌拉与那拉提山之间流过,长约258千米。北源喀什河在依连哈比尔尕山与安迪尔乌拉之间流过,长约304千米。


  伊犁河全长约1439千米,约1/3强在中国境内,流经哈萨克斯坦,最终注入巴尔喀什湖。


  伊犁河盆地纬度约为北纬42.5°至45°,盆地东西最长约520千米,南北最宽约200千米,总面积约3.4万平方千米。


  伊犁河盆地也就是伊犁河上中游,介于天山山脉北支博罗科努山与南支哈尔克山之间,穿越一系列山地和谷地。伊犁河盆地像个三角形,是个半封闭的地方,北可抵御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气流,东可抗拒来自哈密、吐鲁番等盆地的干热,南可阻止塔里木沙漠风沙的入侵。


  伊犁盆地年降水量达到700毫米,春季还有高山积雪和冰川融水流入,水量丰富,一年中干流封冻期只有两个月左右,有“塞外江南”之称。上游主要是高山岩石,含沙量也少,河水清澈如蓝天。


  伊犁河谷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实为聚宝之盆。


  早在两千多年前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就来到伊犁河谷的乌孙国。乌孙是西域诸国中的一个,汉朝与漠北匈奴打得难解难分,乌孙人就曾与汉朝联手夹击匈奴。


  乌孙国定都赤谷城,有12万户,63万人,控弦188800骑。汉朝与乌孙和亲,当时解忧公主的长子元贵靡是乌孙太子(后来成为昆弥,即乌孙王),次子万年是莎车王,三子大乐是乌孙的左大将,长女弟史嫁给龟兹王,小女素光嫁给乌孙若呼翕侯。


  清朝时期,设置“伊犁将军”为新疆最高军政长官,其治所在伊犁惠远城。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伊宁市与霍城县之间,有一处靠近边境的古迹,名为“惠远古城”。后来为什么新疆的首府会从伊犁转移至乌鲁木齐呢?难道水草丰美的伊犁河谷承担不起充任首府的职能?当然不是这样。


  清朝鼎盛时期,西北版图抵达巴尔喀什湖,该湖以东、以南的土地尽数归伊犁将军管辖。


  不过盛极而衰,清朝早期的辉煌掩盖不了后期的窝囊,面对沙俄,满清已经无力抵挡。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朝惨败,刺激了沙俄人蚕食清朝领土的欲望。


  沙俄在东北割走大片领土,将注意力投向西北。1864年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导致清朝丧失44万平方千米国土,其中就包括伊犁河的中下游。


  尽管清朝强烈抵触,沙俄没有能够将势力上溯至伊犁河源头,但沙俄显然不会善罢甘休。条约签署之后,俄人很快就支持浩罕国军事头子阿古柏入侵新疆,同时俄军也趁火打劫,将大清帝国的势力逐出伊犁河上游,全面控制伊犁河谷。


  这一次清朝上下决心不再让步,63岁的陕甘总督左宗棠抬着棺材从京城出发。马革裹尸,抬棺出征。书生励剑挽狂涛,楚地儿郎尽挥旄。一年之后阿古柏兵败自杀,除伊犁河上游外新疆全境光复。


  1881年清使再赴俄,双方签署《中俄改订条约》,伊犁重回祖国版图。


  在清朝痛失领土的同时,伊犁河谷由原来的中心位置沦落为靠近边境的前哨站。


  图-航拍乌鲁木齐


  此时不论出于军事上御敌的需要,还是对新疆剩余地区的联络沟通,伊犁都不再适合作为行政中心而存在。那么退而求其次,新疆的首府应该转向何处呢?显然要么乌鲁木齐,要么喀什(喀什噶尔)。


  图-乌鲁木齐


  然而喀什距边境也不远,乌鲁木齐处于新疆的中心地带,无论在军事、商业还是交通上都比喀什适合。


  新疆的省会是哪里推荐文章4:生态、气候、地形都超过乌鲁木齐,为何伊犁不能成为新疆首府?

  大家都知道,在清朝时期,新疆的最高军事政治机关在伊犁将军府,也就是现在的伊犁河谷,伊犁九城的历史文化,经济和农业也是相当发达。民国时期,国父孙中山甚至夸赞定都伊犁可以谋天下,可见伊犁地区的潜力之巨大,位置之优良。


  但是让很多人都匪夷所思的是,作为新疆气候最佳、地形地势最好、水源也非常丰富的伊犁,为何却不能作为新疆的首府城市呢?要知道,伊犁被誉为塞外江南,气候温和湿润,还被誉为中亚湿岛,即便放眼整个中亚地区,气候及生态资源也是屈指可数的。


  此外,伊犁州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物产丰富,自然风光十分秀丽。拥有全疆最丰富的旅游资源,随手一拍都能作为壁纸的存在。著名的那拉提草原、喀拉峻草原、特克斯八卦城等,都非常出名。也被人们称颂,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许多伊犁人也因为自己如此美丽富饶的家乡而自豪。


  其实从这方面来说,伊犁州伊宁市如果建造首府城市,完全是可以承载的了的,甚至这座城市会比乌鲁木齐更美丽,更有特色。但是,这却是一个不能实现的设想。


  一个省份的省会或者自治区的首府,不仅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生态环境,还需要考虑地理位置,承载能力,辐射能力等。而伊犁州伊宁市处在新疆的西部边境,距离哈萨克斯坦太近,几乎是接壤的,开车数十公里就能够抵达边境线。在这个角度考虑,似乎也真的不适合作为首府城市。


  此外,作为首府城市,尤其是占地六分之一国土面积的新疆首府,必须是一个距离各地州都比较适中的地方。乌鲁木齐处在东天山和西天山的交汇地带,有一个天然峡谷连通南北疆,是天山北坡位置最好的区域,距离新疆南北东西边界距离相差不大。


  所以,放眼整个新疆,几乎没有比乌鲁木齐更适合作为首府城市的地方,更别说伊犁了。除此之外,乌鲁木齐在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气候虽然寒冷,但相较于伊犁河谷以外的地区来说,沙尘暴侵袭少,夏季并不算炎热,冬季也没有阿勒泰、克拉玛依那么冷。


  追溯历史,乌鲁木齐也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世界著名的商贸交易城市,各类文化汇集于此,包容性很强。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自古就有重兵把守。即便现在,它作为亚洲几何中心,属于军事要地。


  乌鲁木齐也是新疆的聚宝盆,煤海上的城市。不仅能源富集,还汇集连霍高速、京新高速,铁路兰新线,兰新高铁等,东南西北人流都汇集于此。即便是气候更佳的伊犁人,也愿意舍弃美丽的家乡,到这里打拼。


  新疆的省会是哪里推荐文章5:乾隆时期新疆的治所在伊犁,为什么设立新疆省时省会设在乌鲁木齐

  众所周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省会是乌鲁木齐,新疆建省的历史不长,在1884年正式建省,当时的省会就设置在了迪化城,也就是乌鲁木齐,但实际上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伊犁是新疆的政治经济中心。


  新疆在历史上有很多其他称呼,例如西域,安西等,这些都是中原王朝对新疆地区的称呼,新疆最早纳入中国统治是在汉朝,张骞出使西域,一是为了断绝西域各国与匈奴的联系,二是为了跟西域各国建立联系并进行通商,这才有了后来的丝绸之路。


  在张骞出使西域的基础上,汉朝建立了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诸国,据《汉书·西域传》载,西域都护统辖西域诸国有48国,“自译长、城长、君、监、吏、大禄、百工、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共376人。治所在轮台。


  西汉末年,中原出现战乱,汉朝与西域短暂失去联系,东汉建立以后,又恢复了对西域的统治,第一任都护是班超,治所在现在新疆库车附近。


  后续的王朝晋和南北朝都没能对西域实行有效统治,但与西域的商贸往来一直在持续,到了唐朝,唐太宗设立了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雅尔郭勒),后来又迁移到了库车县,所管辖区域要比汉朝时多,包含了新疆全部以及中亚各国如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富汗等国的部分或全部。


  唐朝灭亡以后,其后的中原王朝,除了元朝外,都没有对新疆地区形成特别有效的统治,比如明朝时期,曾经在新疆地区设置哈密卫,但到了后期,防线就全线收缩,到了长城一代。


  清朝建立以后,新疆蒙古等地区都纳入到清朝的治下,17世纪,准噶尔(蒙古的一支)叛乱,并攻打外蒙古。康熙发兵平叛,1697年,清军击败了准噶尔,控制了新疆东部。准噶尔也臣服于清朝,雍正皇帝时,贵州东南部新辟疆土亦称新疆。当时,西域新疆和云南、四川、贵州等地新纳入清王朝统治之下的地域,统称“新疆六厅”。


  到了乾隆时期,对于新疆地区一直采取攻势,1757年,清朝彻底平定了准噶尔叛乱。乾隆皇帝把这片土地命名为“新疆”,取因“故土新归”之意。1759年,清朝又平定天山以南因准噶尔部消失而趁机坐大的回部,即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大小和卓反叛,从此完全确立了清朝对新疆的稳固统治。


  清朝建立稳固的统治之后,大、中、小三个玉兹,先后表示归顺清朝,部分牧民迁回阿勒泰、塔城、伊犁地区放牧;另外葱岭以西的各部落,如浩罕、今天新疆西部的巴达克山、帕米尔、布哈尔、山克、塔什干、爱乌罕(阿富汗)等纷纷表示归附。1771年,土尔扈特人在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打败沙皇俄罗斯的阻拦从几千里外的哈萨克草原回归祖国。


  此时清朝治下的新疆疆域包括葱岭和巴尔喀什湖,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设伊犁办事大臣。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政府在伊犁设立“总管伊犁等处将军”(史称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治惠远城,统辖新疆。


  乾隆把新疆治所放在伊犁,是因为当时伊犁处于新疆的中心, 而且伊犁自从汉朝就开始建设,交通也非常便利,但是到了1840年以后,俄国趁西方列强对清朝的侵略,强迫中国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1860年到1851年前,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订》《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64年的《塔城条约》将新疆西北部巴尔喀什湖以南大约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割让给俄国,后归塔吉克斯坦。


  俄国对新疆一直觊觎,在俄国的支持下,中亚浩罕国的阿古柏从喀什进入新疆,统治新疆绝大部分地区达6年,对于新疆,清朝上下也多有争议,很多大臣建议放弃新疆,但是左宗棠上书说明新疆对清朝的重要性和俄国的野心,力主收复新疆,最后慈禧太后支持左宗棠,左宗棠就带着棺材去了新疆,经过一系列的苦战,终于战胜了俄国,收复了新疆。


  1881年(光绪七年),清政府使臣曾纪泽经过与沙俄艰苦的外交斗争,达成《中俄伊犁条约》,领土方面,俄国将伊犁地区归还中国,中国将霍尔果斯河以西、伊犁河南北一带地方划归俄有,从此伊犁从新疆的中心变成了边陲地区,也就不适合做治所了。


  1884年(光绪十年),清政府发布新疆建省上谕,设立新疆省,由巡抚统管全疆各项军政事务,在新疆实行与中国内地一样的行政制度。刘锦棠被任命为首任新疆巡抚,新疆政治中心由伊犁移至迪化(今乌鲁木齐)。


  新疆的省会是哪里推荐搜索词:

  

  1.新疆的省会是哪里是哪个城市

  

  2.现在新疆的省会是哪里

  

  3.新疆的省会是哪里简称什么

  

本文标题:新疆的省会是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