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p是什么意思推荐文章1:

  nep是什么意思推荐文章2:光谱仪的重要参数及其代表的含义

  光谱仪的主要参数包括波长范围、波长分辨率、动态范围、灵敏度、信噪比、干扰和稳定性、采样速度和时序精度等。


  波长光谱范围


  比较常见的波长范围是300-700nm可见光光谱仪,200-1100nm、900-1700nm近红外光谱仪,也就是可以探测紫外光、可见光和短波近红外光,部分光谱仪也可以根据需要将波长范围扩展至200-2500nm,覆盖整个紫外可见-近红外波段。


  光栅及探测器的类型会影响波长范围,宽的波长范围意味着低的光谱分辨率,所以用户需要在波长范围和光谱分辨率两个参数间做权衡。如果同时需要宽的波长范围和高的波长分辨率,则需要组合使用多个光谱仪通道(多通道光谱仪)。


  波长分辨率


  指衡量光谱仪能够分辨波长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波长分辨率与光谱采样间隔不同,光谱采样区间是数据在x横坐标上的间隔。但是高光谱分辨率意味着波长范围窄,所以在要求高分辨率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波长范围。


  光谱仪动态范围


  光谱仪动态范围是指最大可检信号(接近饱和时)值除以最小可检信号 ,这可以认为是被光谱仪分解成的不同强度单元,最小可检信号定义为平均值等同于基线噪声的信号,这代表了信噪比为1。


  光谱仪灵敏度


  光谱仪灵敏度是一个衡量可见光输入与光谱输出关系的参数,检测器灵敏度不是指光谱仪灵敏度,通常是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表示的:


  1、单位入射辐射功率(单位:瓦)的输出电流(单位:安)


  灵敏度可以由在给定辐射功率的发光光源条件下,检测器输出的电流值来确定。这种方法测得的单位通常是A/W(这经常作为检测器的响应率,见NEP)。当灵敏度被表达成A/W时,检测器的量子效率和灵敏度由以下公式得出:


  QE = Sx1240/λ x 100 (%),这里λ是波长,单位是nm。


  2、单位入射曝光量(单位:lux.s)的输出电压(单位:V)


  灵敏度也可以由在一定大小的曝光量下,检测器的输出电压值来确定。通常这种方法测得的灵敏度单位是V/lux.s。


  3、灵敏度可以表示成生成每隔count时需要的入射光的光子数量。


  干扰与稳定性


  实际光谱仪与理想光谱仪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其内部存在杂散光等干扰。杂散光会影响信号的准确性并对测量弱信号带来干扰。超低杂散光平台能够降低光路中的杂散光3-5倍。光谱仪的光路和探测器都不可避免地随着环境而变化,例如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导致光谱仪波长(轴)的漂移,对光路和探测器做特殊处理能够增强光谱仪的长期稳定性。然而,这些特殊处理会增加光谱仪的硬件成本。


  nep是什么意思推荐文章3:买不起,很伤心?消费者如何被制造

  记者 | 林子人


  编辑 | 黄月


  “这些雪糕就像藏在冰柜里的刺客,付钱的时候就刺你一刀。”这段时间,天价雪糕频频登上热搜,出现了一个新的网络词“雪糕刺客”,指的是那些看着普普通通却价格奇高的雪糕。夏日炎炎,走进街边食品店或便利店想买一支雪糕解暑的我们赫然发现,10元以上的雪糕已占据了雪糕市场的半壁江山,几十元一支的“网红”雪糕也并不罕见。


  同类别的产品因品牌不同有价格高低之分,这早已是常识,高价雪糕更不是新鲜事。1996年,美国冰淇淋品牌哈根达斯在中国大陆开出了第一家专卖店,最便宜的冰淇淋单球要价25元,而当时全国职工平均月工资为539元。以“奢侈品”定位进军中国市场的哈根达斯,曾在一段时间里构成了我们对中产生活想象的一部分。安妮宝贝曾在首次出版于2000年的《八月未央》中,借小说女主角之口道出凝结在哈根达斯之上的对余裕生活的憧憬:


  “出来的时候,看到哈根达斯的小店铺。我进去停留了很久,但里面的冰激凌太贵了,所以最后依然什么也没买。出来的时候拿了一份广告页,做得很精美,让人愉快。香草来自马达加斯加,咖啡来自巴西,草莓来自俄勒冈,巧克力来自比利时,坚果来自夏威夷……我一直在车上看着这份广告,我觉得它就像我的理想。”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和“新消费”潮流的兴起,不少中国本土冰淇淋品牌开始进入长期被外资品牌垄断的高端市场,带动了冰淇淋/雪糕单价的整体上升。但今年夏天,平价雪糕在线下零售渠道大规模消失,让我们开始质疑“雪糕刺客”现象背后某种心照不宣的消费逻辑:同一属性的产品,为何价格会有天壤之别?消费社会又是如何裹挟我们为不必要的高价买单的?


品牌的力量:以商品想象幸福

  和雪糕相比,水或许是一个更极端地显露品牌力量的例子。水无色无味,虽然可能有味道和矿物质含量的差异,但喝着没有太大区别。在瓶装水被赋予品牌标识售卖后,不同的水开始出现差异,依云和娃哈哈的瓶装水价格相差甚多。在《制造消费者》一书中,法国学者安东尼·加卢佐(Anthony Galluzzo)也用瓶装水的例子解释了品牌的力量。


  加卢佐指出,在我们从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进入相互依赖、用金钱换取商品和服务的工业社会后,“我们和他人劳动成果之间的关系被掩盖在物品之下。”消费者越来越疏远市场中绝大多数商品的生产过程,越来越难以衡量商品的成本、构造、所需劳动力和生产背后的困难,就只能以一种虚幻的方式去理解它们。而品牌,就是消费者理解商品本质、价值和意义的最重要途径。


  具体而言,品牌通过激发联想对人们产生影响。这指的是,它将一系列想法和价值注入产品中,让消费者无需通过亲自接触和验证产品本身的质量,就能感到满足并欣然购买。品牌其实是一种符号工程,通过符号的打造和运用,产品具有了除使用价值之外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而后者才是品牌着力打造的。于是当我们购物时,不同产品的品牌形象和价格会造成种种先入为主的观感,影响我们的消费选择和对产品的实际体验。


  为宣传品牌而发明的广告,就是一门“联想的艺术”:


  “广告让商品得以象征个性、价值、属性、品质、社会地位等,广告可以告诉观众一件商品象征着什么,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商家希望这件商品能象征着什么。这种为商品增值的过程就是一种转移行为的过程,即把一些已经与特定人物、刻板印象和情境相关联的含义转移到商品上。”


  加卢佐认为,在高度商业化的世界里,“我们是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拥有什么样的商品,通过拥有商品,附着于商品之上的种种符号也为我们象征性所有,这些符号往往与人类的普遍追求密切相关——比如快乐、自尊、友谊、爱情和家庭——我们通过追求它们获得幸福与满足,而品牌的力量正在于告诉我们,你可以“用钱换一件产品,再用这件产品换幸福”。因此,一件看上去平平无奇的产品也可以卖出高价。


  在“雪糕刺客”热议中陷入舆论漩涡的钟薛高之所以有底气卖那么贵,很大程度上就是把握住了品牌营销的力量。钟薛高创始人林盛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像冰品这样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产品本身竞争壁垒并不高,“你不是高科技产品,你不是人造卫星,你不是火箭发射,你能做到的事情其他品牌都做得到。这种都做得到的情况下,大家比拼的是传播能力的问题。”


  在加卢佐看来,在物流链进步和生产流程复杂化的21世纪,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对商品的陌生与崇拜进一步加深,这也让我们更容易相信煞有介事的品牌营销所带来的符号联想。品牌“利用人们对安全、自尊、权力和抱团的渴望,也利用人们的认同和偏见,最重要的是,它利用了人们对事物的操纵欲和为事物赋予意义的欲望。商品一直是满足人们实际需求和心理需求的工具,也是一种表达人们思想和权力关系的语言,”《制造消费者:消费主义全球史》一书这样告诉我们。


被定义的消费者:消费明确“位置”也彰显“缺陷”

  在商品极为丰富的当下,消费者不是应该享有更多元、更自由的选择权吗?如若真是如此,也就不会出现“雪糕刺客”这样的争议了。这个现象中引起我们同情与愤慨的标志性形象,是那些囊中羞涩的普通人,他们因缺乏“消费常识”而在冰柜中选中了高价雪糕,直到在结账台得知雪糕的真实价格后才恍然大悟并感到尴尬羞耻——这种因自身财力有限的事实被暴露而引发的耻感,反映的是一种已被我们深深内化的、与消费相关的评价体系。


  加卢佐指出,随着传统等级制社会崩塌,被奉行平等价值观的现代社会取而代之,人们的消费行为也被重塑了。“这种新的社会模式下,阶级地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的地位依附于市场,随时可能升级或降级。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全都取决于别人的眼光。”于是在当下,所谓的成功指的是“在别人的眼中显得成功”,而“成功”的表象往往由购买某些商品来打造。


  因此,消费不能简单地看作购买一件功能物品的行为,它还有重要的社会文化功能——展示人在社会阶梯上的位置。这正是让·鲍德里亚提出的商品的符号功能,消费文化是一种由优势阶级控制的、高度符号化的文化,人们的消费选择看似自由,实际上是被符号所支配的,其目的是通过购买来证明自身地位的优越性。加卢佐指出,由于现代社会中没有谁天生比其他人更高贵,所以人们要相互竞争、比拼财力:


  “这种通过竞争来实现平等的意识形态也在不断刺激着符号之战的爆发,而符号物就是正在孕育中的消费社会的引擎……虽然没有了旧的等级制度,但消费并没有因此变得平等,反而加强了人们围绕着符号物的竞争,成了一种‘总想高人一等,总想与众不同的执念’。”


  消费相关行为及其意识形态的重塑,背后存在着一个更为深远的时代转向,即从生产者社会转向消费者社会。以无限扩张作为原动力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从开拓外部市场转向开拓以人的欲望为核心的内部市场,齐格蒙特·鲍曼指出,如今衡量人们声望和社会地位的不再是韦伯式的工作伦理,而是工资的差别,社会中的权力斗争变成了获得更多金钱的斗争,经济收益成为自治自主的唯一体现。以经济水平评判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倾向“也把人的动机和对自由的渴望牢牢地、不可逆转地转向消费领域”。


  鲍曼指出,消费社会在国家和个人层面都将消费置于空前重要的位置。“经济增长”是衡量现代社会是否正常有序运行的首要标准,在消费社会中,经济增长与其说取决于“国家生产力”不如说取决于消费者的活力。自行构建社会身份是现代社会赋予每个社会个体的要求,职业曾是最重要也最有力的社会身份标签,但随着长期的、有保障的、确定性的工作越来越少见,社会身份也必须像当下的劳动力市场那样具有灵活性。消费文化与当代社会身份问题特有的矛盾性完美契合——人们可以通过消费在短时间内占有一种身份,但随着消费潮流的起伏变幻,人们需要不断地追逐更新、更好的消费品,以不断迭代身份、重新定义自我。


  在这种情况下,“贫穷”也不再仅仅由失业定义,而在很大程度上源自“有缺陷的消费者”的困境。鲍曼提醒我们注意,贫穷并不仅限于物质匮乏和身体上的痛苦,也是一种因无法满足社会对“体面生活”的衡量标准而造成的负面心理状况。在消费社会中,“正常生活”是作为消费者在丰富的消费选择中自由驰骋的生活,如果一个人无法正常地生活,就意味着TA是一个失败或有缺陷的消费者,这种“达不到标准”会打击一个人的自尊心,带来羞愧感和负罪感。“今天的穷人是‘不消费的人’,而非‘失业者’,”鲍曼说。


  了解消费者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为我们解读“雪糕刺客”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文化背景。在疫情反复、经济大环境空前复杂的当下,“新消费”和“消费升级”的光环正在失色。当随手在街边店的冰柜里拿起的国产品牌雪糕动辄几十元,雪糕这样的夏日甜蜜安慰似乎也成为一记打击,提醒着我们作为消费者的“缺陷”。而在“雪糕刺客”遭到热议之后,“荔枝刺客”“演出刺客”等网络新词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或许也在提醒我们注意,退出消费竞争机制对很多人来说已不再是一种文化姿态,而是一种事关基本生存需求的无奈。至于消费主义背后的结构性问题和人们面对的广泛困境,也绝不是声讨“XX刺客”就能解决的。


  参考资料:


  【法】安东尼·加卢佐.《制造消费者:消费主义全球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22.


  【英】齐格蒙特·鲍曼.《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1.


  安妮宝贝.《八月未央》.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5.


  《风波之后,钟薛高有无可能卖平价雪糕?》,界面新闻


  

  《中国人更有钱,但哈根达斯过气了》,ELLEMEN睿士


  

  nep是什么意思推荐文章4:

  nep是什么意思推荐文章5:碳中和|CCUS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文/邢力仁 武正弯 张若玉,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国际石油经济


  1CCUS技术概述和应用意义


  1.1CCUS技术概述


  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一项针对温室气体的减排技术,能够大幅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的温室气体排放,涵盖二氧化碳(CO2)捕集、运输、利用与封存4个环节。


  在捕集阶段,目前主要涵盖3种技术:1)燃烧后捕集,主要应用于燃煤锅炉及燃气轮机发电设施;2)燃烧前捕集,需要搭配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IGCC),投资成本较高,只能用于新建发电厂;3)富氧燃烧,通过制氧技术获取高浓度氧气,实现烟气再循环。


  在运输阶段,世界上CO2运输存在管道、船舶、铁路/公路等灵活多样的运输方式,其中CO2的管道输送正作为一项成熟技术在商业化应用。目前国内CO2输送主要采用罐车运输。


  在利用阶段,CO2地质利用尤其是驱油技术,因其封存规模大并具有提高采收率的良好效应,在各类CCUS技术中脱颖而出,使得CO2驱油成为CCUS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同时,越来越多的技术被纳入CCUS体系中,包括化工利用、生物利用、物理利用等。


  在埋存阶段,地质封存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咸水层(盐水层)封存、深部不可开采煤层封存、废弃油气藏封存3种主要类型。目前,国际上也已开展海上盐水层及废弃油气田埋存CO2的示范项目。从埋存类型来看,在运行及执行项目中有60%以上是CO2驱油项目。


  1.2CCUS的应用意义


  从低碳发展和碳减排的角度,CCUS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CCUS技术是唯一能够大量减少工业流程温室气体排放的手段。对于炼化、气电、水泥和钢铁行业来说,要想实现在生产过程中的深度减排,CCUS技术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可再生能源电力和节能技术不可替代的,对于我国践行低碳发展战略和实现绿色发展至关重要。IEA在《世界能源技术展望2020——CCUS特别告》中指出,到2070年全球要实现净零,除能源结构调整之外,工业和运输行业仍有29亿吨CO2无法去除,需要利用CCUS进行储存和消纳。


  2)CCUS技术是未来具有一定经济性的减排手段。对于水泥、钢铁和化工等减排难度较大的行业来说,CCS是最成熟、成本效益最好的选择。若不采用CCS,这些行业几乎不可能实现净零排放。同时,煤或天然气结合CCS技术制氢是成本最低廉的低碳制氢方式。对于难以减排的行业,低碳制氢将发挥重要作用。


  3)CCUS是生产低碳氢的重要途径之一。IEA指出,除使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外,经过CCUS技术改造的化石能源制氢设施也是低碳氢的重要。目前,全球经过CCUS技术改造的7个制氢厂每年可生产40万吨的氢气,是电解槽制氢量的3倍。未来,与制备低碳氢有关的CCUS项目将快速增加,带动碳捕集量不断增长(见图1)。预计到2070年,全球40%的低碳氢将来自“化石燃料+CCUS技术”。


  2CCUS产业发展现状


  2.1CCUS产业仍处于商业化的早期阶段


  全球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发展已40余年,尤其在CO2驱油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与实践经验。就整个CCUS产业而言,受限于经济成本的制约,目前仍处于商业化的早期阶段。但从技术角度看,其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均有较为成熟的技术可以借鉴。按照CCUS产业链各环节的组合关系,可将国内外CCUS产业模式分为3类:1)捕集-利用型(CU型),将捕集的CO2进行直接应用,主要为化工利用和生物利用;2)捕集-运输-埋存型(CTS型),将捕集的CO2通过罐车或管道等方式输送至目的地,并进行地质封存,例如神华在内蒙古开展的咸水层封存示范工程;3)捕集-运输-利用-埋存型(CTUS型),利用方式主要为CO2驱油。目前,在全球大规模综合性项目中,美国、加拿大及中东地区以CTUS型为主,欧洲、澳大利亚则以CTS型居多。


  我国运行及在建项目多为CU型,完整产业链的CTUS型相对较少。


  2.2全球CO2捕集量主要集中于北美和欧洲


  根据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研究院(GCCSI)的统计,目前世界上的CCUS项目超过400个,有65个商业CCS设施。在2020年启动的17个商业设施中,12个都位于美国。正在运行中的CCS设施每年可捕集和永久封存约4000万吨CO2。在运行、在建和规划的项目中,年捕集量在40万吨以上的大规模综合性项目有43个,62%的捕集量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地区,其次是澳大利亚和中国。美国在利用CO2驱油的同时,已经封存CO2约10亿吨,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驱油技术和配套设施。


  从CO2排放源类型及规模来看,主要集中于电厂、天然气处理、合成气、炼油及化工等行业。其中电厂捕集量最大,占52%。从单个项目CO2捕集量来看,天然气处理、合成气、煤液化及电力行业的CO2捕集量平均为200万~370万吨/年,化肥、制氢、钢铁、炼油及化工行业捕集量平均为90万~120万吨/年。


  2.3中国碳捕集技术主要应用于煤电行业,地质封存则集中于石油行业


  中国各类CCUS技术覆盖面较广,相关项目涵盖了深部咸水层封存、CO2驱油、CO2驱替煤层气等多种关键技术(见表1)。截至2019年底,中国共开展了9个捕集示范项目、12个地质利用与封存项目,其中包含10个全流程示范项目。所有CCUS项目的累计CO2封存量约为200万吨。


  从CO2排放源类型来看,以电厂、水泥、钢铁和煤化工为主,其排放量占总量的92%;从CCUS示范项目的碳捕集源来看,主要集中在煤电和煤化工领域,CO2运输方式以罐车为主,管道运输项目较少。


  从碳利用和封存方式来看,目前我国化工和生物利用的CO2数量较少。化工利用是以化学转化为主要手段,将CO2和共反应物转化成目标产物,产品包括材料、燃料、化学品等;生物利用是以生物转化为主要手段,将CO2用于生物质合成,产品包括食品、饲料、肥料等。燃煤电厂碳捕集后一般为食品加工业或工业所用,而煤化工领域碳捕集后较多用于驱油,两类碳捕集均有咸水层封存案例,且封存潜力较大。


  目前,CCUS示范工程投资主体基本是国内大型能源企业,全流程初始投资及维护成本之和超千元/吨,典型CCUS项目各环节成本构成如图2所示。其中,捕集阶段是能耗和成本最高的环节。低浓度CO2捕集成本为300~900元/吨,罐车运输成本约为0.9~1.4元/吨·千米。驱油封存技术成本差异较大,但因其具有提高采收率的有利效应,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偿CCUS成本。当原油价格为70美元/桶时,可基本平衡CCUS驱油封存成本。


  2.4CO2驱油已成为石油行业提高采收率的关键技术


  世界范围内,注气驱油技术已成为产量规模居首位的强化采油技术。在气驱技术体系中,CO2驱油兼具经济和环境效益。石油行业探索应用CO2驱油技术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中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CO2驱油已成为提高采收率的关键技术,并且已成熟应用于美国和欧洲主要石油公司。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逐渐增大,石油行业在发展CCUS产业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共识,世界五大石油公司均在产业链不同环节开展布局与实践。bp、埃尼、艾奎诺(Equinor)、壳牌、道达尔和英国国家电网公司建立了北部耐力合作伙伴关系(NEP),以建设海上基础设施,在英国北海安全运输和储存数百万吨CO2,建立脱碳的工业集群;埃克森美孚将成立新的碳减排部门,提供低碳减排技术商业化解决方案,初期将专注于碳捕获和储存;雪佛龙宣布将持续投资开发CCUS技术的BluePlanetSystems公司,逐步降低工业生产中的碳排放强度;ADNOC(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与道达尔签署战略框架协议,以探索在CO2减排以及CCUS领域的联合研究。


  值得关注的是,EPC(工程总承包)公司在CCUS领域项目建设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并积极参与石油公司在CCUS领域的项目设计与实施,开展技术应用与实践,且多数EPC公司同时参与油气领域和CCUS领域的项目建设(见表2)。


  从国内来看,石油行业CO2利用以提高采收率为主,在驱油的同时将CO2封存于地下,实现碳减排和增产的双重利益。已开展驱油项目的油田包括中国石油大庆、吉林、新疆、长庆油田和中国石化胜利、中原油田等,并在吉林、胜利等油田成功建成了CO2驱油与埋存的示范基地,取得了理论、技术和矿场试验方面的重大进展。CO2驱替煤层气项目仍处于先导试验阶段,由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在沁水-临汾盆地的柳林和柿庄区块开展。


  中国石化塔河炼化公司在综合利用CCUS技术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公司对两套制氢装置加热炉尾气进行回收处理,产出高纯度的CO2供应塔河油田,用于驱油并埋存在废弃和低效的油井里。该项目具备年产11.6万吨液态CO2的能力,一期已于2020年5月投入使用。


  3 CCUS产业发展瓶颈及技术发展趋势


  3.1 国内CCUS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仍需突破


  相对于中国在CO2排放量和减排的需求,当前CCUS在中国的减排贡献仍然很低,年封存量约为年排放量的万分之一,CCUS产业发展面临多个因素制约。


  一是CCUS项目成本普遍较高,尚未形成产业集群。在实际应用中,高昂的投资成本及运行成本阻碍了CCUS项目的顺利推进。但油价上涨可以大幅度提高CO2承受成本,对于有一定承受力的油田,油价每增加10美元/桶,其承受成本将增加12~92元/吨,但只有不到1/4的油田可承受200元/吨以上的成本 (捕集+压缩+运输成本)。从煤电行业来看,情况似乎更加不容乐观。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煤电示范项目安装碳捕集装置后,捕集每吨CO2将额外增加140~600元/吨的运行成本,直接导致发电成本大幅增加,无法实现减排收益,严重影响着企业开展CCUS示范项目的积极性。


  二是CCUS产业关键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资金支持力度仍需加大。若要推动第二代燃煤电厂碳捕集技术在2030年示范完成并投入商业化运营,则应进一步增加政策扶持和融资力度。同时,燃烧前处理技术仍属新兴技术,发电机成本较高,需要加快技术研发步伐。另一方面,受现有的CCUS技术水平的制约,在项目部署时将使一次能耗增加10%~20%甚至更多,效率损失很大,严重阻碍着CCUS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要迅速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


  三是商业模式尚未成熟,产业发展面临多重阻碍。全流程CCUS示范项目涉及电力、煤化工、钢铁、油气等多个行业的不同企业,项目的实施普遍面临收益分享、责任分担和风险分担等难题,需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或行业规范,以及长期公平的合作模式,有效解决气源供给、管网输送、地企关系等难题,从而实现CCUS项目各环节的良好对接。


  3.2 国家扶持政策将逐步引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近期发布的绿色低碳产业扶持政策将推动中国CCUS产业迈出坚实步伐。2020年7月8日,人民银行会同国家发改委、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印发〈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 (2020年版)〉 的通知(征求意见稿)》,CCS被首次纳入其中,进一步拓展了项目融资渠道。2021年政府工作告中提出,今年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十四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CO2排放分别降低13.5%和18%,这两项指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进行管理。陕西省和海南省在2021年地方政府工作告中也提出,要发展CCUS产业,开展相关研究。同时,2021年“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表示,要“多措并举”加快碳中和进程,一手抓传统能源的技术改造,另一手推新能源的深度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提出,要“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重大项目示范”。从长期来看,CCUS对于碳中和是不可或缺的技术,而且发展规模将快速增长。可以预见,未来5年开展重大项目示范,将推动CCUS在本世纪30年代初步实现产业化,对于2060年前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


  3.3 CCUS技术发展仍具有广阔前景


  2020年12月,能源基金会发布的《中国碳中和综合告2020》指出,电力行业达峰之后碳排放必须立即下降,到2050年实现零碳或负排放。与2015年相比,2050年我国建筑和工业行业必须实现90%减排,交通实现80%减排,所有行业都需要尽快达峰;停止新建未使用CCUS技术的常规燃煤电厂;识别并关停一小部分老旧、高污染且效率低下的现有燃煤电厂。以上约束指标体现了对CCUS技术的刚性需求,必将加速CCUS产业关键技术的迭代发展。


  IEA研究表明,基于207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到2050年,需要应用各种碳减排技术将空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限制在450 ppm以内,其中CCUS的贡献为9%左右,即利用CCS技术捕集的CO2总量将增至约56.35亿吨,其中利用量为3.69亿吨,封存量为52.66亿吨。到2070年,化石燃料能效提升与终端用能电气化、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等能源替代和CCUS是主要碳减排路径,累计减排贡献的占比分别可达40%、38%和15%。对于中国而言,到2050年,电力、工业领域通过CCUS技术实现CO2减排量将分别达8亿吨/年和6亿吨/年。如果要将净零目标从2070年提前到2050年,全球CCUS设施数量必须再增加50%。


  尽管CCUS技术目前能耗和成本仍较高,但长期来看,必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而趋于下降。IEA预计,碳捕集成本在未来10~20年间将下降30%~50%。其中,通过推广电化学分离技术预计可使电厂平准化度电成本 (LCOE) 下降30%;使用膜分离、先进化学吸收法、变压吸附(PSA)和变温吸附(TSA)、钙循环法等工艺可使LCOE下降10%~30%;使用加压富氧燃烧、化学链燃烧和吸附强化水煤气变换技术可使LCOE下降10%。随着智能化钻井技术和勘探技术的发展,预计碳封存成本到2040年将下降20%~25%。并且随着CO2交易价格的不断上涨,CCUS将越来越具有经济性。


  加入社群会员,系统分享材料、聚焦减碳技术、及时发现商机


  4 对我国发展CCUS产业的建议


  4.1 开展以商业化为目标的大规模CCUS全流程示范项目


  目前,我国已经开展的CCUS示范工程规模较小,技术水平与设备规模仍需进一步突破,同时缺少全流程一体化、更大规模的可复制的经济效益明显的集成示范项目。未来,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还需要探索和布局百万吨甚至千万吨级的CCUS项目。鉴于此,建议开展以商业化为目标的全流程、大规模的示范项目,尽快促进商业模式形成,为行业制定技术标准、项目监测和风险评估方法提供实践支持。


  4.2 开展CCUS产业集群建设


  在源汇匹配条件较好的区域建设CCUS工业集群,通过对管网和封存基础设施的共享使用,可降低成本、形成规模效应,提高CCUS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建议在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吐哈盆地、四川盆地、渤海湾盆地、珠江口盆地等具有集群建设有利条件的区域,积极探索建设以CCUS技术为基础的“净零/近零示范区”,推动CCUS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4.3 加大对 CCUS 产业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力度


  CCUS技术对工业行业深度脱碳具有重要意义,但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仍然面临着成本高昂、投资不足、全社会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相继出台扶持政策,加大CCUS技术研发力度。从国内来看,与新能源产业相比,CCUS相关政策扶持力度仍需加强。建议在技术研发、项目税收、土地使用、市场机制建设、运输管网建设等方面给予CCUS项目更大的支持力度,为产业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能源情,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社


  nep是什么意思推荐搜索词:

  

  1.nephew是什么意思

  

  2.nepal是什么意思

  

  3.niece是什么意思

  

本文标题:nep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