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革命烈士陵园推荐文章1:福建新任一位80后县委书记

  4月3日上午,南平市光泽县在中山台革命烈士陵园举办“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活动。道中提及,县委书记王贵参加活动。


  王贵,男,汉族,1981年6月出生,在职研究生学历,农业推广硕士,中共党员。


  他曾任松溪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松溪县委副书记等职。


  2021年6月,任光泽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后去代转正,当选光泽县县长。


  2025年3月,福建省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其中,王贵拟任县(市、区)党委正职。


  原《福建新任一位80后县委书记》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宋慧 题图:上观题图


  ::观八闽


  中山革命烈士陵园推荐文章2:福建新任一位80后县委书记(附简历)

  4月3日上午,南平市光泽县在中山台革命烈士陵园举办“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活动。道中提及,县委书记王贵参加活动。


  王贵,男,汉族,1981年6月出生,在职研究生学历,农业推广硕士,中共党员。


  他曾任松溪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松溪县委副书记等职。


  2021年6月,任光泽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后去代转正,当选光泽县县长。


  2025年3月,福建省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其中,王贵拟任县(市、区)党委正职。


  |观八闽 综合光泽关注


  中山革命烈士陵园推荐文章3:中山十大红色旅游线路公布

  7月4日,“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中山红色旅游十大线路起步暨红色故事宣讲启动仪式在杨殷故居举行,活动公布了10条红色旅游线路。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中山红色旅游十大线路起步暨红色故事宣讲启动仪式现场。


  为引导广大青少年、市民和游客在休闲娱乐中感受革命历史文化,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让红色旅游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在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指导下,对全市主要红色旅游点进行串联整合,设计出10条红色旅游线路:伟人故里线、美丽乡村线、桂峰茂林线、水乡风情线、改革印记线、繁华城央线、侨乡拾遗线、战场遗址线、红色隆都线、秀美沙田线。


  杨殷故居


  其中,“伟人故里线”包括孙中山故居、杨殷故居、杨日韶杨日暲烈士故居、石门村(中共中山特派室油印室旧址、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部旧址、石门乡农会旧址、贺带烈士故居)、中山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旅游点。


  杨殷纪念展览


  “美丽乡村线”包括白企村(中山抗日游击大队暨抗日民主政权中山县行政督导处机关旧址、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及逸仙大队部旧址)、左步村(左步孙氏大宗祠、左步欧氏大宗祠、中共左步支部活动旧址)、岐山村(李华炤纪念亭)等红色旅游点。


  “桂峰茂林线”包括石莹桥十六烈士纪念碑、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等红色旅游点。


  “水乡风情线”中有里溪党员教育基地(里溪革命烈士纪念亭)、金钟山公园(炮楼遗址)、月环金花山村(珠江纵队第一支队队部活动遗址)等红色旅游点。


  “改革印记线”上的红色旅游点有大布村(中共中山第五区区委活动旧址、抗战时期中共中山本部县委交通联络站旧址、孙一之故居)、中山温泉宾馆、罗三妹山“不走回头路”主题公园等。


  “繁华城央线”包括张溪村(张溪革命纪念亭、张溪革命英烈纪念碑)、岐江桥等红色旅游点。


  “侨乡拾遗线”包括树涌村(刘广生故居)、西区长洲(中共长洲乡支部活动旧址、长洲战时服务团团部旧址、中共中山一区区委游击训练班旧址、黄健故居)等红色旅游点。


  “战场遗址线”上的红色旅游点有大环村(大环抗战英雄纪念亭)、永春滨江公园(横门保卫战战场遗址)、孙康故居(中国青年同盟中山支部旧址)、马鞍岛(横门保卫战主题公园)等。


  “红色隆都线”包括申明亭村(中山抗日游击队二区中队队部旧址、申明亭革命史迹馆)、港园村(黄石生中队队部旧址、黄石生故居)、龙头环村、圣狮村、青岗村(中山县第一区、第二区武工队成立旧址,《醒钟》编印室旧址)等红色旅游点。


  “秀美沙田线”上有石军村(石军革命建设史迹展览馆、中共石军乡支部活动旧址)、黄圃革命烈士陵园、阜沙镇牛角村(中山抗日游击队活动遗址、牛角村群众反“三征”斗争集结地旧址)、民众镇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红色旅游点。


  活动由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中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主办,活动还邀请了市民大舞台——“学光辉党史 传红色基因” 2021年中山市红色故事宣讲大赛选手现场宣讲红色故事,讲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故事。


  中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林锐熙出席活动。


  【采写】南方日见习记者 苑世敏


  【摄影】南方日记者 叶志文


  【】 苑世敏;叶志文


  【】 南方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中山革命烈士陵园推荐文章4:追寻红色印记!深中红色旅游定制专线正式开通

  南都讯 记者刘贤沛 通讯员高绮琳 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44岁生日这天,中山公交集团正式开通“深中红色旅游定制专线”。当天由90人组成的首发团,乘坐专线车从中山出发,分别前往深圳前海石公园、前海展示厅等景点,寻访“红色印记”,共同体验了深中红色之旅。


  据了解,本次开通的专线共设有“感受改革开放再出发”和“寻迹春天的故事”两条线路,可从中山市定制地点出发。其中,“感受改革开放再出发”主题专线途经站点为深中通道、深圳前海展示厅、深圳前海石公园;“寻迹春天的故事”主题专线途经站点为深中通道、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深圳莲花山公园,所有线路及站点可根据需求进行个性化调整。


  参观完前海展示厅后,市民钟先生表示,作为80后,见证了改革开放发展成果。“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2020年来过前海,再次来感觉变化很大,让人真切体会到‘深圳速度’”。


  南都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提高市民的出行体验,深中红色旅游定制专线提供协助规划参观路线、预约景点、购买意外保险、随车导游、推荐用餐餐厅等一站式服务。目前,该线路主要接受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等名预约。预约方式为“中山公交集团”微信小程序或中山公交集团定制公交服务热线。


  除了开通深中红色旅游定制专线,中山公交集团已开通了伟人故里号(主要站点:孙中山故居、杨殷故居、中山革命烈士陵园、左步村、欧初故居)和改革印记号(主要站点:中山温泉宾馆改革开放党史馆、罗三妹山、郑观应故居、雍陌村)两条中山红色旅游定制专线,深圳游客也可按需定制,打卡中山市红色景点。


  深中红色旅游定制专线的开通,是深中两地用好红色旅游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的创新举措。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表示,今后还将进一步挖掘各自的资源,进行研学、美食等线路的联动开发与拓展。


  中山革命烈士陵园推荐文章5:深圳首个!深圳革命烈士陵园获批成为国家级

  近日,深圳革命烈士陵园正式获批成为第七批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也是深圳首个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


  清明将至,这座承载着深圳红色记忆的圣地内,玉兰吐蕊,木棉似火,烈士纪念碑旁,一簇簇英雄花在暖风中摇曳,仿佛在向长眠于此的英烈们致以最炽热的敬意,前来祭扫的市民、学生、退役军人络绎不绝,他们用鲜花、誓言与行动,诠释着对红色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守护。


  ▲3月31日,师生代表到深圳革命烈士陵园敬献鲜花。深圳晚记者 陈玉 摄


  一方碑


  寄托市民浓浓哀思


  走进深圳革命烈士陵园,高耸的纪念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座高27米的纪念碑,形似含苞玉兰,又似利剑指天,底座四面浮雕记录着深圳从三洲田起义到解放战争的峥嵘岁月。


  随着清明的临近,烈士陵园进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段。从清晨到日暮,一波又一波人前来祭扫,一束又一束鲜花承载哀思被送至碑前。讲解员站在碑前,向一群小学生讲述着“小鬼班”班长黄友的故事:“他牺牲时只有17岁,却用生命掩护战友撤退……”孩子们屏息凝神,一名女生悄悄抹了抹眼角。


  市民陈先生每年清明都会带着女儿来献花。他说:“女儿总问我,英雄是什么?今天她听完黄友的故事,说‘英雄就是像大哥哥一样勇敢的人’。”


  陵园西南角,东江纵队老兵的后人钟艺琳用深情的目光一一抚过烈士芳名亭的铭文,那里镌刻着1050位烈士的姓名。“父亲在世时,我也陪他来过这里缅怀战友,如今他去世了,我要带着他的那份心意一起来看望。”钟艺琳的父亲曾参与过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行动,戎马半生之后,在晚年也发挥余热,积极参与深圳革命烈士陵园的宣教活动。“当年他们用命换来了和平,如今我们不仅要守护好眼前的幸福生活,也要把这些英雄的故事挖掘出来,把这些精神财富继承好、传扬好。”钟艺琳说。


  一方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一座跨越时空的精神桥梁。烈士陵园管理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前来祭扫,“他们带着问题来,带着答案走——关于信仰,关于责任。”


  ▲深圳革命烈士陵园近日升级为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深圳晚记者 陈玉 摄


  一棵树


  开出社会关爱之花


  烈士陵园东侧,松树、木棉、梅花、玉兰郁郁葱葱,这是“我为烈士种棵树”活动结出的“生命之林”,参与者有企业、公益机构,也有普通市民,每一棵树都凝聚着社会各界的深情厚谊。该活动自2021年植树节启动至今,已累计种植各类树苗300余棵,成为深圳传承红色基因的标志性实践。


  烈士陵园管理所所长高欣欣介绍,每一类树木皆承载特殊寓意:桂花源于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玉兰象征高洁,松柏寓意长青,梅树体现坚韧。四年来,这些树木不仅美化了陵园环境,更成为市民情感的寄托。


  从事互联网行业的王女士说:“种树时,孩子问我‘烈士叔叔能看见吗’,我告诉他,每片新绿都是对他们的回答。”


  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占恒在2024年的植树活动中留下的发言,让高欣欣至今记忆尤深——“种树是对先烈的致敬,更是精神的播种——让英烈之志如树木般扎根、生长、代代相传。”


  一封信


  续写红色传承故事


  “亲爱的崔洛尧同学:感谢你用童声传递英烈精神……”清明节前夕,8岁的小小讲解员崔洛尧收到深圳革命烈士陵园颁发的感谢信。半年前,他通过层层选拔,加入“小小讲解员”队伍。第一次讲解时,因紧张而忘词,如今他已能熟练带领观众参观整个纪念馆。


  像崔洛尧这样的“小小讲解员”已有500余名。他们经过史料学习、演讲培训、实战考核后上岗,稚嫩却坚定的声音打动了许多观众。一位家长感慨:“孩子回家后主动整理书包、珍惜粮食,说‘不能辜负小鬼班的哥哥’。”


  陵园还为每名小讲解员建立成长档案,记录他们的讲解次数和观众反馈。“这些信和档案,是他们人生第一枚‘荣誉勋章’。”高欣欣说。


  一道印


  晒出志愿服务温度


  在陵园的特色志愿服务U站里,志愿者俞大姐胳膊上,一道黑白分明的晒痕格外显眼。这位“闲不下来”的志愿者已在此服务5年,她既是英烈故事讲解员,也是祭扫秩序引导员、群众需求服务员、突发事件处置员。红色文化在她身上有了别样的表达。


  每年清明节前后,俞大姐从早上8点半上岗,要忙到下午5点。无论烈日当空还是刮风下雨,她都坚守岗位。长年累月下来,她戴手表的手腕处便留下了一道黑白分明的印记。“做志愿者是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这道印记也是我作为志愿者的‘勋章’呀。”俞大姐笑着举起手臂在胸前晃了晃。


  对于俞大姐而言,祭扫人对她服务的认可是最好的奖励。曾有一个团队来祭扫后,集体向她致谢:“有了专业的祭扫引导,仪式感更强了,革命烈士无畏牺牲的精神在那一刻仿佛穿越时空直抵人心。”还有参观者被俞大姐感染,当即要加入志愿者队伍,“以前觉得英雄遥不可及,现在明白了,做一名志愿者为社会做贡献,也是在精神上向他们靠近。”


  像俞大姐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千千万万。据悉,自2020年9月烈士陵园特色志愿服务U站设立开始,志愿者们累计在此服务超4.63万小时,接待团队3387批次,接待总人数超16.72万人次。这一抹志愿红,已经成为英烈精神传承、纪念设施保护管理的重要力量。


  2025年,深圳革命烈士陵园跻身“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这块沉甸甸的招牌背后,是38年的坚守与创新。“革命设施的保护,不仅是修缮建筑、陈列史料,更是让跨越时空的精神找到当代的落脚点。”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说。未来,深圳革命烈士陵园将以此为起点,继续发挥其红色教育阵地的作用,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贡献更大的力量。


  新闻链接


  广东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


  截至2025年3月,广东省共有11处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涵盖不同时期的革命历史纪念,具体如下:


  ●叶挺纪念馆(惠州市惠阳区)


  ●深圳革命烈士陵园(深圳市福田区)


  ●珠海烈士陵园(珠海市香洲区)


  ●中山革命烈士陵园(中山市翠亨村)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广州市越秀区)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广州市越秀区)


  ●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广州市水荫路)


  ●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江门开平市)


  ●河源烈士陵园(河源市源城区)


  ●“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梅州大埔县)


  ●海丰县烈士陵园(汕尾海丰县)


  深圳晚记者 秦瑶


  实习编辑 唐昕妤


  中山革命烈士陵园推荐搜索词:

  

  1.中山革命烈士陵园烈士名单

  

  2.中山革命烈士陵园介绍

  

  3.中山革命烈士陵园图片

  

本文标题:中山革命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