馄饨是哪里的特产推荐文章1:传承了五代!永嘉这座古镇里的馄饨你吃过吗?

  :温州新闻网


  一碗地道的馄饨,永远是枫林人记忆中难舍难分的思念,曾经问枫林来的伙伴,什么东西最美味?他说:当我在外打拼,肚子饿的时候,想念家乡馄饨,假如能够马上吃到,这个时候的东西最美味。


  大概,每个枫林人都有一碗属于记忆里的馄饨,总在身处异乡饥肠辘辘的清晨,回想起这热腾腾的美味,难以忘怀。虽然大家都知道,怀念的哪里只是那一碗吃食呢。怀念的是不过是那些年里结伴而行的旧友,是那些年科技没那么发达时,跟人见面的寒暄。日前,枫林镇学前巷8-6号,百年老店合顺号定月公馄饨店重新开张!


  说起这家合顺号定月公馄饨店,老一辈的枫林人没有不知道的,徐贤策作为第五代传人,他带着回忆与情怀,重新回归人们的视线,在枫林古街上开业!朝朝夕夕,年年岁岁,传承了百年的手艺在木砖瓦石间为我们延续老味道。


  雪白的面团在擀面杖反复揉压下,变成一张又薄又大的面皮。不一会儿,它被切成一张张吹弹可破的小馄饨皮。馄饨店里的第四代传人徐雪娟正热情地招呼着生意,时间虽然还早,但是在这间面积不大的小店里却早已坐满了客人。见有熟客进门,徐雪娟心中便已有数,寒暄几句后就转身准备了。等到顾客坐定,她早已揭锅盖下馄饨,等水煮沸时,又往锅内舀一瓢冷水,等水再次沸腾,馄饨就可以出锅了。


  食客说,这么多年过去了,店的地址基本未变,馄饨的口味没变过,对“定月公馄饨店”,他们一家几代人和很多老顾客都很有感情。只是当年吃馄饨的少年,如今都已经成了家有儿女的爸妈。


  边吃边和徐贤策闲话家常,问起这个店的年龄,徐贤策就滔滔不绝的开始讲述了起来。早在1979年,作为馄饨店里的第四代传人徐雪娟因为生计不得不放弃了老手艺跟着爱人前往新疆经商,时隔多年提起老一辈留下的手艺她还满是遗憾,在侄儿徐贤策的召唤下姑姑徐雪娟毅然回乡帮助他老店新开。


  “有些人来到店里说,我是吃你奶奶的馄饨长大的,现在还是吃那碗馄饨,还是那个味道”。徐贤策说,火烧柴爿噼里啪啦、餐具碰撞叮叮当当、亲朋好友间的嬉笑声,人与人的感情就这样吃一碗馄饨的时间里升温了,而合顺号定月公馄饨店又回到了枫林人的生活里。


  如今,他带着大儿子向老一辈学习已经失传50多年的敲馄饨手艺。这样一份馄饨,虽然看起来平平无奇,却处处充满了童年记忆。他希望客人进店里来感受这份故乡的味道。


  年轻的第六代传入为这个百年老店注入了新的活力。馄饨味道没变,变的是枫林古镇沉睡千年等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让乡愁有所安放,这正是古城复兴的初衷。今年2月,全省首批11个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建设名单出炉,枫林镇入选其中,成为温州市唯一试点。


  如何抓住家乡这一机遇,让合顺号定月公馄饨店实现复兴,作为枫林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徐贤策忙碌奔走。就这样,老街上关闭的馄饨店又复活了,紧跟着枫林老街上古老的手艺和业态也将纷纷复活,不久的将来这里将会打造出一条属于枫林古镇特有的美食街。豆腐丸、手擀馄饨、麻糍、沙岗粉干等都是枫林特色美食,它们都将能够为古镇复兴注入烟火气。尝新米,做明清饼、捣麻糍等,未来都会慢慢植入旅游业态开发。让我们尽情期待枫林的蜕变!


  “古城变了,比起以前,变得更加宽敞,干净,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古城没变,还是一样的韵味,还是一样的古风格局,外出的人依然会想念这个家的味道。”见证了枫林古镇变化发展的徐贤策谈起古城,脸上写满了期待。


  本文来自【温州新闻网】,仅代表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馄饨是哪里的特产推荐文章2:馄饨?抄手?云吞?据说90%的人都傻傻分不清楚

  当一碗热气腾腾的 馄饨 端上桌,有人说:“这不是 抄手 吗?”另一个说:“明明就是 云吞 !”,“哪有?这是 肉燕 好不好!”有声音反驳道,“都不是,这就是 扁食 ”一个声音下了定论……


  可是身为一个北方人,这可不就是馄饨吗?


  种皮里包住馅儿的食物,总是打着各种各样的名号,在全国各地的餐桌江湖上乱窜,抄手?馄饨?云吞?肉燕?甚至还有更多的名字。它们是不是同一物种?究竟有什么区别?今天就和你好好聊聊它没的前世今生!


  关于它的称呼有很多,北方等地大多称馄饨,广东则称云吞,重庆称抄手,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新疆称曲曲,山东人又称馉饳等等。其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各地的叫法不同,但又因出身地不同,在味道上、形状上,也就产生了各自的风格,定睛一看、仔细一品,确实不太一样呢!


  虽然这小东西打着不同名号,但是却同时抓住了南北方不同口味的胃。


  ● 馄饨 ●


  关于馄饨的传说可追溯到汉朝,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馄饨皮薄,四边形,皮包着馅儿,手一捏就包成。肉馅,带汤吃,汤一般调味咸鲜。


  旧时北京有很多馄饨挑儿,一句“馄饨开锅哟……”在大街小巷里飘荡,后来改成了街头巷尾的馄饨摊儿,馄饨们在热水锅里咕噜噜地欢快的扑腾,排队的人已经吞了好几次口水了。


  ● 云吞 ●


  云吞这个名字听起来显然温柔许多。


  云吞是广东人的叫法。云吞外皮以鸡蛋和面粉制成,皮极薄,吹弹可破,煮好后呈半透明状,馅儿有猪肉、海鲜(鲜虾为主)、冬菇等。


  云吞常与竹升面一起食用,加清汤或干拌,就成了广东人最熟悉的云吞面。


  ● 抄手 ●


  第一次看到抄手这个名字很是疑惑,端上桌才知道是馄饨,但是和我印象中馄饨有着很大差别。


  抄手皮薄而滑,吃起来流畅顺滑,馅儿多是肉混鸡蛋,但是汤底和浇头的讲究就多了,一眼望去,辣估计是抄手最显眼的特征了,端出来的抄手红红火火,看起来就够味。


  关于“抄手”这个奇特的叫法,传说是因为它皮薄易熟,抄手之间,就已煮熟上桌。


  ● 肉燕 ●


  肉燕是福建特色,它的最大特色在于它的皮。


  肉燕乍一看是皮包肉,实际它的皮大有讲究,是精选猪瘦肉 ,用木棒一锤锤"揍"成肉茸后,放入上等甘薯粉搅拌均匀精制而成,形似纸状,洁白光滑细润,散发出肉香,食时颇有燕窝风味,非常爽口。


  肉燕皮煮熟后皮会显得晶莹剔透,口感爽滑筋斗有嚼劲。


  同一种食物,有如此多的名字,不只是因为它分布广泛,在哪里都可以吃到,更是说明人们都喜欢,所以各地吃货们才花心思另取芳名


  (鹿听)


  馄饨是哪里的特产推荐文章3:北方的馄饨VS南方的云吞和抄手,差别原来在这里,没对比就没伤害

  馄饨、云吞、抄手,很多人对这三个名字的美食傻傻分不清楚,其实原本他们就是一个树枝上上结出来的3个果子,原本就是同一种食物,没有必要分清楚。只不过是传承到了不同的地域后,根据本地的不同的饮食习惯做出了相应的改变,以至于馅料、吃法甚至名字都发生了变化,但追根到底它们原本还是一样东西。


  馄饨是最原始的名字,北方大部分地区至今还在沿用,江浙沪附近也这样称呼,这是一种古老的食物,古代人认为这是一种密封的包子,没有七窍,称为“浑沌”,写入书籍后依据中国造字的规则,正式书写为“馄饨”,刚开始馄饨=饺子,唐朝以后才慢慢把馄饨和饺子区分开。


  北方馄饨和饺子最大的区别是:馄饨皮薄,饺子皮厚,馄饨馅少,饺子馅多,馄饨只能用猪肉馅,饺子馅料多样。


  北方人常吃的“泡泡馄饨”,馄饨皮是几乎透明的,极薄,煮熟以后如同小气球一样浮在汤面上,汤是骨汤熬制的高汤,会辅以虾皮、紫菜等提鲜,馅料极少,少到能吃到味但看不到型,吃的是主要是一种气韵,一斤肉馅包几百个馄饨不成问题,没有说谁吃馄饨能吃饱的,吃馄饨不是来吃馅的,基本都是喝汤吃面皮,在北方人眼里,吃馅的是饺子。


  抄手是西南地区的叫法,为什么叫抄手?一个说法是形容熟得快,大冬天煮抄手,双手往袖子里一抄,稍等片刻就熟了。还有一种说法是包的时候最后一步两边往中间合拢,有包抄合拢的意思。


  四川的红油抄手比较出名,汤汁和北方的清汤不同,会辅以大量的辣椒油,甚至还有干捞的吃法,馅料除了猪肉,还会有牛肉等其他馅料,抄手皮比较厚,和饺子皮一般无二,可以更好的吸收香浓的红油。


  云吞其实就是“馄饨“的粤语发音,馄饨到了广东制作突然精细了起来,传统的云吞馅是三分肥七分痩的猪肉,而最流行消费最多的还是“高配版”:虾仁+猪肉馅。广东的云吞虽然也是讲究皮薄汤鲜,但和馄饨不同的是,云吞是真的吃馅的,皮薄馅还得饱满,吃到嘴里满满的幸福感。


  云吞的汤底更讲究,会用大地鱼、虾子和猪骨来熬制,大地鱼是一种比目鱼,价格不贵,但味道鲜美,用来煮汤底极佳,烤香的大地鱼煮出来的汤才有广东云吞的风味。


  吃云吞还要搭配面,这也是广东的一个特色,它就是大名鼎鼎的云吞面,这个面的做法更加讲究,和面不用水,只用鸭蛋和面粉,用竹竿反复的压制而成,也叫“竹升面”,做出来的细面金黄诱人,四颗云吞,一两面,这种分量叫“细蓉”,两口下肚,解馋的很。


  如果让我从馄饨、云吞、抄手这三种食物里选,我会选云吞,实在无法抵抗鲜虾云吞的诱惑,尤其是鲜虾广式云吞。里面的虾仁特别的大,馅料的调味能品尝到自然的鲜香,猪肉馅的肥瘦比例也是刚好,两种鲜味地融合在一起,吃起来真的是舒坦得很。


  晚上下班回家,想吃云吞面,云吞用的是“正经”鲜虾广式云吞,面就不行了,只能用普通挂面。


  汤底还是能挣扎一下的,用煮牛肉的汤底,加上牛肉块,鸡粉、胡椒粉、小葱,味道还不错。


  云吞和面都煮熟了,先煮面后煮云吞,捞入碗中,浇上汤头。


  晚上吃上这样一碗云吞面也是满满的幸福滋味!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馄饨是哪里的特产推荐文章4:

  馄饨是哪里的特产推荐文章5:中国哪里的馄饨最好吃?

  对于中国人来说,每天早晨起来,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就等于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


  薄薄的面皮,香香的肉馅,配上一碗鲜汤,吃完以后浑身舒服,这就是馄饨。


  馄饨,是起源于中国民间的一道经典美食。早在西汉时期,就有馄饨的记载:“饼谓之炖“”。


  其实再早馄饨属于饼的一种,区别为夹了肉馅,需经过蒸煮后食用,被称为“汤饼之饨”,后来才被称为馄饨。


  到了南宋时期,馄饨才开始全国盛行,传遍全国。


  馄饨发展到现在,早已经成为名称繁多,做法各异,鲜香美味,遍布全国各地大街小巷的著名小吃了。


  虽然都是馄饨,但是每个地方的名字,做法,味道,都出现了不一样,都有了各自的特色。


  那么中国哪里的馄饨最好吃呢?


  下面我就带你领略一下全国各地的馄饨,看看哪里的最好吃。


  【北京】


  在北京 山东 东北这些北方地区,馄饨没有别的称呼,就叫馄饨。


  北方的馄饨个头大,面皮比较薄,馅多,很符合北方人饮食豪爽的习惯。


  特别是北京独有的胡同饮食文化,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随处都能见到馄饨的身影。


  北方馄饨,放的配料比较多,例如鸡丝,鸡蛋皮,紫菜,冬菜等不仅增加了味道,也保证了营养全面。


  北方馄饨的汤也是一大特色,都是用熬好的鸡汤,鲜美无比,所以,也叫做鸡汁馄饨。


  【四川】


  四川的馄饨,俗称抄手。抄手,是流行于中国四川等西南地区的一种面食。


  是以面皮包肉馅,用清水煮熟后加清汤、红油和其它调料制作而成。


  由于四川人都喜欢吃辣,喜欢往里面放很多红油,所以也叫做红油抄手。


  抄手的馅有很多种,猪肉,虾肉,蔬菜等都有用的,但大部分还是以猪肉馅为主。


  味道上,讲究柔嫩鲜美,微辣浓香。抄手的汤比较浓厚,调料放的比较多。红红的辣椒油漂浮在汤上面,和白色的馄饨形成了鲜明对比。


  抄手一般还会加一些像油菜香菜之类的青菜来搭配一下,更有味道。


  【湖北】


  湖北人把馄饨都称之为包面,也有人称为水饺。


  包面个头大,用料实在,一口一个,能把最撑得满满的。


  包面无论在用料 味道还是特色上,都比较中规中矩,讲究清汤清水,原汁原味。


  【上海】


  上海人口轻,对于饮食追求清淡为主。所以上海馄饨,一般都是用白开水煮熟,然后放入鸡汤或者骨头汤熬制好汤中,然后加入一些香油而成。


  有的还会加入芹菜 香菜,别具一格。


  上海的馄饨个头比较小,符合上海人吃饭比较细腻的饮食习惯。


  【江西】


  清汤,是一种江西特色的馄饨,是源于江西省樟树市(原清江县)的传统风味小吃,在江西省内十分流。


  江西馄饨,面皮薄透,馅如丁香,汤清澈见底,鲜美之极。吃起来鲜润滑嫩,口感好,不用怎么嚼就能下咽。


  【广东】


  广东人一般把馄饨叫做云吞,云吞的制作方法很精细。


  馅料要用肥,瘦猪肉,加上鲜虾仁,蛋黄或者鱼肉调制,然后用薄薄的馄饨皮包制而成。


  广东馄饨的制作方法讲究快速 量产,大小以能一口一个味标准!


  广州还有一个特色小吃,叫做云吞面。就是把馄饨和面条放在一起煮制而成,是馄饨界的一大创新风格!


  【福建】


  馄饨在福建俗称扁食、扁肉,所用的肉馅一般都是用槌敲打而成,这样吃起来口感很筋道,有嚼头!


  福建最有名头的馄饨就是千里香馄饨,也是全国到处开花,几乎哪里都能见到。


  千里香馄饨的汤非常的好,都是经过精锻而成,味道鲜美。另外需要加上特质的猪油和香油,最后撒上香葱,千里飘香。


  福建的馄饨皮很薄,馅大,晶莹剔透,口感吃起来也滑嫩!


  以上可以说是中国最有名的馄饨了,你吃过几种?你觉得哪里的馄饨最好吃呢?


  您好,我是小朋,每天为你分享最好的美食!


  如果你觉得不错,请帮我点赞,分享,评论,记得关注我,谢谢你的阅读!


  馄饨是哪里的特产推荐搜索词:

  

  1.刀鱼馄饨是哪里的特产

  

  2.荠菜馄饨是哪里的特产

  

  3.馄饨是哪里的特产小吃

  

本文标题:馄饨是哪里的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