鼩鼱和老鼠的区别
鼩鼱和老鼠的区别推荐文章1:“骚鼠”是有益动物长得像老鼠,却跟老鼠没有任何关系
导读:“骚鼠”是有益动物,长得像老鼠,但是它跟老鼠没有任何关系,过去在农村是经常可以见到的。
“骚鼠”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骚鼠”即鼩鼱, 因为体腺分泌恶臭浑身骚气,所以在我的家乡称它为“骚鼠”或者“尖嘴老鼠”。 属于食虫目鼩鼱科,主要是靠吃蚯蚓、昆虫等为生,虽然长得极像老鼠,但其实两者没有任何关系,它是一种有益动物来的。
小时候我生活在农村 “骚鼠”是经常可以见到的。记得 有一次家里拆旧房子,躲在墙脚下的“骚鼠”受到惊吓,跑出来四处乱窜,我吓得跳起来。仔细看看它的样子,它长得和老鼠差不多,但是身型却比老鼠细小点;而且它的嘴巴特别尖、长着一双小小的眼睛,视觉比较差;但是它的听觉和嗅觉异常的发达。 “骚鼠”小小的耳朵是藏在毛发里的,然而老鼠的耳朵是竖起来的。
我捉住一只“骚鼠”它发出吱吱的叫声,然后我用绳子绑住它的尾尾, 像遛狗那样牵着玩。爸爸看到后叫我把“骚鼠”放了,我觉得很疑惑,该死的老鼠不是害虫吗?放走它不是又要祸害家里的粮食吗?爸爸却笑着说:“它不是老鼠,虽然和老鼠长得像,但是一点关系也没有。老鼠是有害动物,而“骚鼠”是有益动物,它们主要以蚯蚓和昆虫为食。既然是有益动物,我连忙把“骚鼠”放生了。
不过后来也很奇怪,几年过后“骚鼠”数量越来越少了,慢慢地发现不见了骚鼠的踪影。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骚鼠? 它们可是有益的动物。倘若遇上了要好好保护起来喔!
鼩鼱和老鼠的区别推荐文章2:新人畜共患病毒!鼩鼱身为二级保护动物,如何变“琅琊”宿主的?
自从新冠病毒发生以后,人们对野生动物越来越重视,因为这些病毒都是于动物的身上。近日,一种新型病毒被称为琅琊病毒在我国山东与河南等地爆发,这种琅琊病毒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它的宿主又是谁呢?
琅琊病毒在山东、河南爆发
前不久,在全球最具权威的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中发表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中国与新加坡科学家一起合作发表的,在文章里提到中国山东与河南发现的一种感染人类的新动物源性亨尼帕病毒,两国科学家将其直接命名为琅琊病毒。
大概有35人出现了急性感染症状,浑身无力、咳嗽、肝肾功能受损等症状,与新冠病毒相比,这种病毒并不是致命或者非常严重的。在对家畜血清学研究中发现,琅琊病毒的天然宿主是鼩鼱,那么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
琅琊病毒天然宿主是鼩鼱
在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动物恐怕莫过于鼩鼱,它还被称为“尖嘴鼠”“食虫鼠”,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鼩鼱主要分布在北美地区,以及非洲和欧亚大陆。鼩鼱活动范围很广,大多数都是喜欢在洞穴里生活或者是半水栖。在白天的时候也会偶尔的出来活动,不过大部分都是在夜间活动。
在很多人眼中,鼩鼱就是鼹鼠,二者都是一种动物。事实上并非如此,鼩鼱与鼹鼠的最大区别是鼩鼱是有尾巴的,而鼹鼠是没有尾巴的,而且鼩鼱的体积还比鼹鼠的体积要小一圈。把尾巴排除在外,平均一只鼩鼱的体长是在四到六厘米左右,大约超不过我们两个手指关节的长度,体重也是非常轻的,只有三到五克左右,这样的重量相当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炒菜的时候放入一小的汤匙鸡精的重量,娇小可爱,属于掌中萌鼠。
至于鼩鼱是什么时候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恐怕在恐龙时代中就有了它们的身影。与其他的哺乳动物相比鼩鼱的视觉能力属于先天不佳,头部很小,智力较啮齿动物十分低下,嗅觉高度发达,仅凭借嗅觉它们就可以分别出自己周围是否存在危险。
其实在鼩鼱身上主要存在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那就是鼩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胃王,在日常生活中它们基本无时无刻都在吃,只要出来活动肯定是在寻找食物吃,别看鼩鼱体积小,但它们的胃口却很大,每天鼩鼱都要吃和它们自身体重差不多的食物。
另外,鼩鼱还有一个很特别的神奇能力,在冬季的时候它们会把自己的颅脑缩小到和它们身体脏器差不多大小。而且鼩鼱还携带一种特殊的唾液腺,这种唾液腺可以分泌出毒液,杀伤力极其高。
在科学家们的研究中发现鼩鼱身上的尼帕病毒有百分之二十七与琅琊病毒相似,这也就是说鼩鼱就是天然宿主,那么鼩鼱身上携带的这种病毒会大范围的传播或者是爆发吗?会不会像新冠病毒这样传播速度很快呢?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这次在山东与河南感染琅琊病毒的患者中,他们身上并没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交集。这也就是说鼩鼱身上携带的琅琊病毒就目前而言,是没有大范围的传播,部分研究者也承认,由于病例样本还太少,对于这方面的问题还暂时不能确定,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为什么在鼩鼱身上会寄存这样可怕的病毒?
在数百种动物身上都存在着不同种类型的病毒,可以说动物是"病毒"的孵化器,没有动物这样的宿主,或者各式各样的病毒也不会间接传播到人类身上。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数据库中,科研人员提炼了411种病毒,在用电脑进行筛选重新排列的时候,科研人员发现平均每个病毒有超过十二个哺乳动物宿主,每次被筛选的动物身上至少含有五种以上的病毒。
从这样的数据可以看出,或许鼩鼱不是真正的宿主,它或许也是受害者之一,被其他动物传染了琅琊病毒,不过对于这样的说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科学验证。不管怎样,目前我们能确认的是琅琊病毒是一种新型人畜共患的病毒。
目前已知的琅琊传播途径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很多,那么琅琊病毒的传播途径又是什么呢?从宿主来看,这种病毒可能一直在不断地进化,虽然现在还没有证实这种病毒会不会人与人之间传播,但从鼩鼱身上来看,如果被鼩鼱咬伤,或者是吃了鼩鼱触碰过的食物,也许真的会感染上琅琊病毒。尽管这种病毒不是致命的,但想要真正杜绝琅琊病毒的传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从根源上切除传播链,不要再把憨态可掬的鼩鼱当成自己的萌宠来饲养。
不得不说这些年野生动物带来的灾难不止一起,比如2003年爆发的非典病毒,最终证明了病毒于菊头蝠,然后由果子狸接触它们,感染后传染给了人类。还有在非洲爆发的埃博拉病毒,它们身上的主要宿主就是果蝠。在各种高档的饭局中,曾经的野味也都变成了明码标价的高奢美食,即便是没有穿山甲,也会有蛇羹,驼峰等野味撑场面。
在人类每猎杀一种野生动物的时候,就会有新的病毒进入人类社会,在野味大战中,真实的代价就是人类的生命,所以我们要善待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如果鼩鼱是琅琊病毒的真正宿主,那么那些冒着处罚国家法律把这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鼩鼱当萌宠来养的人就要提高警惕,将它们归还自然,才是放过自己一条生路的最好的方式!
鼩鼱和老鼠的区别推荐文章3:鼩鼱,最小哺乳动物之一,一个常被误解为老鼠的小家伙。
鼩鼱,最小哺乳动物之一,一个常被误解为老鼠的小家伙。
原创 养宠那些事 2020-04-13 17:06:02
前言
鼩鼱是善于逃跑并且善于隐藏的小动物,一般人都不怎么待见它们。
尽管它们是那样的文雅、活泼、灵敏且可爱。因为它们的外形长得很像老鼠,很多人都把它们误认为是老鼠,虽然外形长得非常相似,但是它们和老鼠之间的关系很远,甚至连亲戚都算不上。
一些无知的人不仅对这种小动物有误解,他们还有一种丑恶的迷信,以为它们是会损害牛羊或其他家畜的。
人类的偏见
欧洲农民有一种可怕的习俗,在树干上用一把钻钻出一个孔,将一头活的鼩鼱放入孔内,然后紧闭洞口。倘若有牛羊得病、就用这种树上的枝条在患处蔽击,据说就可以治病了。
我们想这种奇特的迷信已经过去了,可是人们对这种小动物的偏见依然存在。绝大多数农民看到这种小动物以后都深恶痛绝,然后杀死它们。
鼩鼱实际上是农人的朋友,因为它们能够消灭许多的害虫,如蛞輸及蜻等,这些农业害虫会伤害农作物,如果一片农田里有大量鼩鼱的话,作物长势往往会很好。
在一条长堤上或一块干草地上,很多人常常看到有东西从牧草及干叶中突然动起来,紧跟着便见一个红褐的小动物飞跃到空地上,急促地奔驰,随后便跃入洞中不见了。
我们承认除了这样短暂的一瞬间外,没有亲眼见过鼩鼱,但有些人见过它们嬉戏地跳跃,两只雄之间发生可怕的争斗,母鼩鼱则栖息在折叠草叶为巢顶,由于鼩鼱的巢是隐藏在枯叶中的,因此它们经常在枯草附近活动。
鼩鼱的动作很是优美,这与它们的身体结构相同,一身躯美丽而娇小披着柔滑悦目的毛皮,嘴部尖锐。鼩鼱有32颗牙齿,与人类相同。它们眼睛不怎么好,但却有极其锐敏的听觉与精细的触觉。
它们似乎是神经过敏的动物,往往会在雷雨时被震死。这种动物分布非常广泛,旧世界与新世界的北部,到处都有,只有得兰群岛、斯凯岛、艾奥那岛及爱尔兰等岛没有。
它们似乎是一种脆弱的动物,既不藏贮食物也不冬眠。即使被它们咬了也没有什么伤害,它们的口腔内并没有像老鼠那样的各种有害病毒。
在危机四伏的大自然生存
它们有许多的天敌,如肉食性鸟类、黄鼠狼以及老鼠等等。鼩鼱是怎样击败猎食者,生存下去的呢?它们的胁腹两旁各有一腺,有两行粗毛是其记号,分泌出来的液体具有恶臭,可以赶走许多敌人、从而保全自己的生命。
但这种抵御敌人的分泌物似乎只能使它们不被吃掉,而不能确保它们不被杀死,所以也没有太大的作用,毫无疑问,这是一种非常弱小的动物。另外,它们还有种诈死的习惯,当它们被提时,会突然不动,有时也能因此而逃脱。
我们也认为它们敏锐的听觉与触觉,鼩鼱是天生敏捷的一以及它们非常活泼、难以预料的跳跃动作,在极大程度上可以保证它生命的安全。 鼩鼱的生育非常频繁而且量大,每窝多达5-7只,而且每年也许不止一窝,这和老鼠的繁殖速度差不多。
不过绝大多数个体不会幸存下来,即使我们把这些足以使鼩鼱生存的要因全部加起来的话,似乎仍会感觉不够,我们认为大部分的答案只是因为鼩鼱体型渺小,从而可以求得生存。它们真的是极小的动物,几乎所有的食肉动物都是它们的天敌。秋季大量死亡之谜
鼩鼱一生相当坎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们的食量非常大,小动物很难填饱自己的肚子。它们同鼹鼠一样,消化速度非常快,越时即饿,它们似乎每隔几小时就需要吃食物。
因此,它们大部分在微光中和晚间猎取食物,吃东西,争斗,无论做任何事情,它们总是很投入。正如另一种食虫动物鼹鼠一般,鼩鼱被饥饿逼迫得非常强烈,也许这与它们好闯的天性有莫大的关系。一只饥饿的鼹鼠就是一只愤怒的鼹鼠,可是它们却是很好嬉戏的。
母鼩鼱是一位很好的母亲。 鼩鼱的生活史中有一个难解的迷,那就是秋天的死亡率比较高,许多死尸横卧在路旁或草场上。关于这件事情的解释有许多种,按照有些博物学家的意见,食肉动物在秋天所杀的鼩鼱非常多,而且每次都抛弃尸体不吃。
其他的看法是,当地食物少的时候,同类自相残杀,在直接观察中发现争斗及受伤的鼩鼱,以及饥饿到极点时,鼩鼱常常成群结队地逃往他处的事实,都足以证明这个观点。大概主要的原因是鼩鼱的生命是很短的,有的竟然活不过一周年就已经死亡。冬季还没有来临,老的鼩鼱便都已经死去了。
不同种类的鼩鼱
鼩鼱是最小的哺乳动物之一,它们的总长从嘴巴起到尾巴的末端一共只有7-8厘米,和一只小昆虫差不多。它们的骸骨也是极小的。
它们的32颗牙齿非常的小,不用放大镜的话难以看清楚,正如其他的食虫动物一样,后齿的齿冠上有尖头,这是和山尖样的突起物、最适于咬碎小昆虫。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水鼩鼱,它们的身长约15厘米,比普通的个体要大一些。它们分布极其广泛,在欧洲全境都能找到它们的踪迹。为了能够避免陆上生活的艰险,它们在自然进化中选择了栖息地的改变,从陆地而改为水上生活。
它们是美丽的动物,毛皮上面柔黑,而下面是白色的。它们的泳姿很好看,身体一半在水里,一半在水面上,不会掀起一些涟波。它们能如此是因足趾上长有硬毛、尾巴的两旁也有,而且尾巴可以作为舵使用。它们的食物是昆虫的幼虫、小的甲壳动物及清水蜗牛等。它们是机敏的潜水者,常在河底转动卧着的小石来寻找食物。
以后再见到灰色的小动物一定要仔细分辨,看看到底是田鼠还是鼩鼱,不要冤枉它们,毕竟这些小家伙并不是"害虫"。
鼩鼱和老鼠的区别推荐文章4:
鼩鼱和老鼠的区别推荐文章5:长相似老鼠的鼩鼱,为何拥有“英雄”和雷神“托尔”的名号?
在刚果的森林里生活着一种奇异的生物,嘴巴长长的,全身灰蒙蒙,个头和老鼠差不多,看起来就像长着尖嘴的老鼠,但它并不是啮齿动物,而是一种原始的哺乳动物,叫鼩鼱(qú jīng)。
这种动物非常原始,在中生代的白垩纪就已经出现,最大的爱好就是吃,不停的吃,可以吃下自己体重3倍的食物。
在刚果发现的这种鼩鼱,是2013年首次被发现的新物种,它有一个令人折服的名字:托尔鼩鼱,在北欧神话中,雷神托尔代表的是力量之神。
托尔鼩鼱和1910年发现的英雄鼩鼱,是盔鼩鼱属仅有的两个物种,有时也统称为“英雄鼩鼱”。
为什么它们的名字如此霸气?
刚果当地的芒贝图人向科学家们描述过它们的超能力。
在1910年,一名当地成年人不小心踩在了英雄鼩鼱背上,本以为会发生悲剧,结果英雄鼩鼱并没有因此受伤,于是有了“英雄”的称号。
据说芒贝图人非常喜欢这些小动物,他们会火化鼩鼱的尸体,带它们去战斗,认为这会让他们战无不胜。
尽管科学家们对于这样的描述保持怀疑的态度,但是他们仍然对英雄鼩鼱进行了研究。科学家们进行了精密的x光扫描,扫描结果显示,这些小动物的脊椎与地球上任何其他动物都不一样。
神秘的脊椎
一般的哺乳动物脊椎只占身体的0.5%-1.6%,而英雄鼩鼱的脊椎占了4%,脊椎骨不仅比其他哺乳动物粗壮,比其他种类的鼩鼱也强壮不少。
它们的椎骨由成千上万个微小的、手指状的突出物组成,突出物相互锁定,能承受更多的重量的同时,也提供了超出常人的灵活性。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这些动物会进化出超强的脊椎力量和柔韧性。
科学家们推测,这种动物的脊椎是为了帮助它们在非洲森林中撬开棕榈叶,获取里面多汁的昆虫幼虫。骨骼在反复的高强度压力下会产生更多的骨骼,就像人类在长时间卧床休息时骨量会减少一样。
其他极端异化的动物
科学家认为,英雄鼩鼱为了适应生活,进化出极端异化的脊椎,然而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人类就是一种。当一个人成年时,脊柱底部的五块椎骨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脊柱的基底,称为骶骨。这样可以帮助我们长时间保持直立姿势,被认为比英雄鼩鼱交错的椎骨更极端。
还有一些行动缓慢的哺乳动物,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的脖子上都有7块椎骨,然而行动缓慢的树懒和海牛,并不遵循这个规则,也许是它们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让它们进化出更少或更多的椎骨来扭转这一趋势。
鼩鼱和老鼠的区别推荐搜索词:
1.鼩鼱和老鼠的区别图片
2.鼩鼱和老鼠的区别是什么
3.鼩鼱怎么读
本文标题:鼩鼱和老鼠的区别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