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奥运会推荐文章1:奥运会新增项目的背后:社会发展与自我改革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方庆乔


  7月30日,朱雪莹、刘灵玲包揽女子蹦床运动的金银牌,亮闪闪的中国姑娘“美上天”!其实,这个活泼又充满童年回忆的运动加入奥运会时间并不长。2000年悉尼奥运会,蹦床项目才首次现身。在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正式比赛项目仅有田径、游泳、举重等9个大项。随着社会和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兴项目或产生广泛社会影响力的项目不断被吸纳进入奥运会,例如,我国国球乒乓球于1988年汉城奥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本届东京奥运会共设33个大项,其中有滑板、冲浪、竞技攀岩、空手道、棒垒球5个新项目,吸引了更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目光。2024年的巴黎奥运会,时下流行的街舞种类之一霹雳舞(Breaking)也将成为正式的奥运项目。


  运动项目进入奥运会,对该项运动的推广和奥运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北京体育大学中国奥林匹克高等研究院副教授王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某项运动一旦成为奥运会项目,民众对其的关注度将大大提高。同时,这项运动可以获得来自国际奥委会、各国政府及企业的资源支持,对于这项运动的长远发展无疑具有巨大促进作用。”


  影响运动项目进入奥运会的因素有很多。据中国奥委会原秘书长魏纪中介绍,传统上,新加入奥运会的项目要具备四点,即世界性、国际性、观赏性、可操作性。具体来说,世界性是指在世界各国有广泛的开展,男子项目必须在4大洲75个国家有广泛开展,女子项目必须在3大洲40个国家广泛开展。国际性是指奥运会所设项目必须代表该项目的世界最高水平的比赛。观赏性是指该项目必须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在世界各地有广泛的观众群,并利于电视转播。可操作性是指该项目的成绩判定的操作客观,受人为因素影响小,能够进行公平、公正的比赛。


  “以上只是进入奥运会的准入门槛,一项运动成为奥运正式项目还有许多要考虑的因素。”王芳表示。首先,社会的发展变化是奥运会项目更新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随着性别平等意识的普及和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奥运会项目从仅有男子到如今的男女项目平分秋色。再如,东京奥运会上吸纳的滑板、竞技攀岩、冲浪等,就是国际奥委会充分考虑当下社会城市化不断推进的现状,让时下潮流的城市运动进入奥运会。


  吸纳新的运动项目,也是国际奥委会自我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2014年,国际奥委会全会通过《奥林匹克2020》,围绕可持续发展、提高公信力和吸引年轻人提出改革建议,其中包括相对灵活地设置奥运会比赛项目、东道主可提议增项。今年,《奥林匹克2020+5》议题通过,又加入了与受众进行数字化互动、鼓励虚拟运动发展等相关议题。“吸纳新项目的原因也和奥运会自身危机有关。”王芳说,近些年,奥运会面临着最大的危机就是收视率下降,受众老龄化严重。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奥运会需要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除了吸纳新项目,国际奥委会也会对项目及时调整,进行“瘦身”。例如今年新增的棒垒球,曾于2012年伦敦奥运会被剔除。


  此外,作为小小的“特权”,东道主可以有限增加本国民众喜闻乐见的项目。今年的棒垒球和空手道就是典型的例子。“给东道主增项的特权有利于鼓励各国承办奥运会,提高当地民众对奥运会的参与度,也为东道主国家提供一个展示本国特色运动机会。”王芳表示,但增项也不是永久增项,空手道在下一届奥运会中将被取消。


  项目调整不仅仅出现在夏季奥运会中,冬季奥运会也有相同的情况。据悉,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增加女子单人雪车、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等7个小项。


  “到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还会有新项目加入。这就是奥运会的魅力所在,它将不断成长,并反映体育运动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国际奥委会奥运会部执行主任克里斯托弗·杜比日前在东京表示。


  1896年奥运会推荐文章2:邮票故事|1960年罗马奥运会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5月23日电(记者陈威华)1960年第17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办。


  罗马奥运会于1960年8月25日至9月11日举行。奥运会开幕前,罗马举行了大规模的火炬接力。


  在开幕式上,东道主田径名将吉安卡洛·佩里斯点燃了主火炬。


  虽然从1896年雅典奥运会至今,奥运邮票已经成为很多集邮者的心头之爱,之前几届奥运会也都提供了邮政服务,但是罗马奥运会则首次设立了专门的“集邮者服务办公室”,研究集邮者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从1957年开始,意大利邮政部门就确定了发行系列纪念邮票的计划。1959年6月,意大利发行了首套5枚纪念邮票,面值分别是15、25、35、60和110里拉(意大利旧货币单位),邮票设计者是曼乔利。


  图为意大利为罗马奥运会发行的第一套纪念邮票


  1960年6月25日,意大利邮政部门又发行了一套邮票,5枚竖图、4枚横图,其中5里拉面值邮票图案是罗马奥运会会徽;10里拉面值邮票图案是罗马奥运会体育场;15里拉面值邮票图案是发令员;25里拉面值邮票图案为自行车赛场;35里拉面值邮票图案为“掷铁饼者”雕塑;60里拉面值邮票图案为体育宫;110里拉面值邮票图案为“休息中的角斗士”;150里拉面值邮票图案为小体育宫;200里拉面值邮票图案为《刮汗污者》。


  图为意大利为罗马奥运会发行的第二套邮票


  除此之外,专门成立的“集邮者服务办公室”配合邮政部门,发行了系列明信片,由于发行量少,每款仅有数万枚,收集难度远大于纪念邮票和实寄封。


  图为罗马奥运会开幕首日封


  : 新华社


  1896年奥运会推荐文章3:【追溯奥运历史】“聆听”1896年雅典奥运会的海故事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与图像一直有着密切的关系。海作为一种视觉媒介,它具有一定的奥运会宣传属性,但因其同时关联着时代与东道主的文化特征,它同样投射出所处时代的艺术、政治和社会背景。除了宣传奥运,它探索的各种风格与技巧有着艺术与审美价值,甚至是当下视觉发展趋势的先兆。广播在1928年的阿姆斯特丹的奥运会前还从未被使用,电视转播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首次出现。因此,从奥运诞生之初,海对于奥运知识的传播与宣传都至关重要。


  1912年的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奥运官方海的概念首次诞生。20世纪中期,海开始有了不同的系列,如体育、艺术、文化事件等等。数量有所增加,涉猎的范围逐渐变广,也适合更多场合的使用与表达。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奥运会在墨尔本、墨西哥等非欧洲、非北美洲的地方举办后,海的设计与功能在其他大洲文化的融合下发生转折。


  

  进入数字时代后,新技术的来临为艺术家们几乎提供了无限的创作可能。而网络的便捷使得海不再需要承载奥运会的所有文字信息,于是逐渐变得符号化、图像化,但依然传达着每一届的风格与氛围,理想与价值观。如国际奥委会前任主席萨马兰奇说:“即便是在电子通讯主导,视觉图像即时播放的当下,平面艺术所包含的信息依然无法被取代。”


  

  因此,回看1896雅典奥运会到2020东京奥运会的海,如同一场时空旅行,穿越在各个大洲与各个时代的图像中,追溯奥运会的历史。


  今天的就跟着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的志愿者郑桂芳走进1896年雅典奥运会的海故事。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用心聆听吧!1896年雅典奥运会的海

  
该海包含许多对雅典古代风俗的引用。雄浑的雅典卫城,手执橄榄枝的雅典娜女神,深嵌的马蹄印。展现在世界面前的奥运海古铜色 的浮雕散发着浓厚的古希腊气息。左上方公元前 776-1896 的字样表示现代奥运会与古代奥运会一脉相承的关系。 图中代表雅典娜女神的年轻女子手持橄榄枝和一个树枝制成的皇冠站在雅典卫城和泛雅典体育场前。古代奥运会的运动员获胜时,会获得一顶橄榄枝编织的橄榄冠。古希腊人认为,橄榄树由雅典保护神雅典娜带到人间,是神赐予人类和平与幸福的象征,获得橄榄冠是最高的荣誉。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雅典举行,此时的获胜者除了获得一顶月桂制成的花冠和一支橄榄枝,还会获得一枚银质的奖牌;亚军则会获得一枚铜质奖牌和一顶月桂冠;而季军仅会得到一枚铜制的奖牌。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海——“奥运会徽”(雅典娜女神),是雅典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提交告时的封面,它是孤品,珍藏于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里。据说,这张会徽海,是当时的一位工作人员在装订呈送国际奥委会告时,顺手取了一张海宣传画做了封皮,才得以存留下来。若干年后,国际奥委会寻找第一届奥运会相关会徽图片时,居然一个也找不到了,最后翻档案资料时才惊喜地发现——这届奥运会资料封皮,就是第一届奥运会的标志宣传画.因此,成为唯一存留的奥运招贴孤品.

  丨关于博物馆丨


  
★中国首家奥林匹克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国家AAA级景区★国际奥委会委员吴经国先生亲自设计创建,并亲任馆长★全国优秀非国有博物馆★28家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联盟成员之一★全国优秀科普信息化教育基地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厦门市十佳科普教育基地★厦门市关心下一代奥林匹克教育基地

  

  

  1896年奥运会推荐文章4:看!4000年前的“奥运会”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21日电 题:看!4000年前的“奥运会”


  新华社记者丁铭、王春燕、魏婧宇、张晟


  奔跑、投掷、射箭、骑马……在已有数千年历史的岩画上。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东京奥运会推迟一年举行。也是因为疫情影响,大多数奥运场馆将在无观众状态下办赛。


  尽管有疫情,但人类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决心和意志未曾改变。这种镌刻在人类精神上的“基因”,使我们进化,使我们超越自我。


  所以,东京奥运会虽晚必至。而4000多年前阴山岩画上的“奥运会”,也许能让我们追溯到运动“基因”的源头。


  定格力与美的岩画


  这是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一名球员带球冲刺,三名球员赶来包夹防守,进攻球员带球高高跃起,惊险地完成了突围。


  我们听不到赛场上的欢呼,但比赛的场景却被定格了数千年。


  这场“足球”比赛在阴山深处“进行”,赛场是一块黑色的岩石,远古先民在岩石上雕刻出的线条活灵活现地展现出踢球者的神韵,观众除了刻在岩石上的两位骑者,还有来自千年后的我们。


  “这幅‘蹴鞠’岩画的作画时代大约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距今至少4000年。”内蒙古河套文化博物院研究员赵占魁说,他们踢的球是什么做的、比赛是否有球门、怎么才能算胜负,目前还无从考证,但从岩画中能感受到这项运动在当时很受欢迎,还吸引了观众观看。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阴山山脉中,散落着150多个岩画分布群,现存岩画5万余幅,是世界上最大的岩画宝库之一。在这条“千里画廊”中,有许多展现运动场景的岩画,令人对体育运动的起源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与想象。


  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狼山西段的一块屋檐形巨石上,一支浩浩荡荡的骑队穿越时空向我们走来。队伍中有人骑马,有人骑骆驼,多数向画面左侧前进,只有两个人骑马向画面右侧行进,似乎正在进行一场马术表演赛。画面右上角还有一名骑者,不是骑在马上,而是用四肢撑在马背上,仿佛在进行高难度体操表演。


  中国岩画学会会长王建平说:“岩画是人类最古老的‘语言’,记录着远古先民对自身和世界的思考。而运动是岩画中常见的主题,一些运动的起源之谜,也许就被封存在岩画中。”


  阿尔泰山之南的新疆阿勒泰市的一处岩画上,几个小人弯腰屈膝、脚蹬滑雪板,这是目前所见人类最早的滑雪姿态,距今已有1.2万年。岩画揭开了阿尔泰山区滑雪的“前世”,阿勒泰也被称为“人类滑雪起源地”。


  岩画与体育、与奥运会的缘分不止于此。位于广西崇左市的花山岩画,不仅是我国第一个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还作为一幅精美画卷,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中展示在世人面前。赭红颜料绘制的花山岩画上,能看到栩栩如生的武术、舞蹈、划船等运动场景。


  如今又到一个奥运年,岩画上的运动会穿越千年,再一次传递出对力与美的致敬。


  运动的力量跨越时空


  我们为什么运动?


  绘制岩画的那些悠悠岁月里,先民们为了生存而运动。当他们有了充足食物、有了更多工具、有了闲暇时间,他们要跑得更快,追上更多的大角鹿;他们要跳得更高,越过障碍去向远方;他们要变得更强,不输给山那边的家伙!


  我们为什么运动?


  千年斗转星移,如今我们运动,为了挑战自我,为了挑战极限,为了探寻人类的更多可能。


  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男子百米跑最快11.8秒。


  1968年,人类百米跑首次突破10秒大关。


  此后的50多年里,9秒92、9秒86、9秒79……一代又一代“飞人”不断挑战极限,并将这一成绩暂时定格在9秒58。


  谁还能更进一步?我们能否跑得更快?没人知道答案,但挑战仍在继续。


  “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不仅激励着运动员们不断进取、超越自我,也鼓舞着许多普通人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奥运圣火是黑暗隧道尽头的光亮——过去一年多,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这句话令无数体育人备受鼓舞。


  在谈及因疫情而推迟一年举办的东京奥运会时,巴赫希望这届注定载入史册的奥运会“可以成为希望、乐观、团结和将我们所有多样性融汇在一起的伟大象征”。


  正如《奥林匹克宪章》开篇所说,“体育是一种生活的哲学”,东京奥运会的“暂停键”和“重启键”改写了许多人的人生轨迹,也书写了许多新的故事。


  不论民族,不论国度,不分年龄,不分性别,运动所展现出来的人类最原始的力量与强大、技巧与灵思、舒展与优雅,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而是在人类的进化中,变得更加强大。


  抚摸着岩石上略显幼稚的刻痕,注视着博物馆中沉默无声的图案,思绪随岩画一起回到远古……


  掷出一支标枪,也许是为了射中奔跑远去的野兽,换一顿果腹的餐食;也许是为了阻挡扑来的猛兽,换取片刻的喘息……


  跨上一匹野马,驯服它,骑着它奔向更远的远方,追逐曾经难以企及的猎物,触摸难以捕捉的风的影子,心也跟着一起飞翔……


  沧海桑田,岩画终会消失,但运动在继续,奥林匹克精神依然延续……


  隧道尽头,终见光亮。


  : 新华社


  1896年奥运会推荐文章5:1993年我国首次申奥,仅两票之差败给悉尼,原因是什么?

  1993年9月23日,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奥委会第一百零一次全体会议在此举行。


  在这届会议的最后,国际奥委会将宣布2000年奥运会的举办城市。


  经过几轮评选,中国北京和澳大利亚悉尼进入最后的角逐。


  前三轮投票,北京一路领先,舆论因此认为,北京将取得2000年奥运会的举办权。


  北京时间凌晨两点,评选结果将宣布,在国内的中国人民彻夜守候在电视机前,等待申办结果。


  北京时间凌晨两点半,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上台,宣布获得第二十七界夏季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是悉尼。


  画面传回中国后,转播室内弥漫出一股悲伤的情绪。


  根据新闻道,北京当时获得43票,与获胜的悉尼仅仅只差了两票。


  人们不明白,为什么北京会输给悉尼?


93年申奥“黑幕”

  关于这次奥运会失败的原因总结有很多。


  近年来,在中国互联网上有这样的消息传出:说当年澳大利亚用贿选的方式赢得了最终胜利。


  这样的说法未见于权威媒体道,其真实性还有待考证。


  不过,当年申奥失败有很多复杂的原因。


  首先是申奥策略问题。


  有分析人士认为,当年提出的口号“开放的中国盼奥运”只强调了中国,忽略了申办城市北京。而国际奥运会往往更强调城市的概念。


  口号的失误可能是导致丢分的一大原因。


  其次便是外国媒体对中国不遗余力地抹黑,抹黑中国,抹黑北京。


  从1991年北京准备申办奥运会开始到1993年最终结果确定,外国媒体就一直以所谓的“人权”问题来攻讦中国。


  国际媒体一直到今天还是被西方牢牢把握,九十年代的时候互联网也不发达,被抹黑的中国几乎鲜有自证的渠道。


  国际奥委会一般会综合考虑申办奥运会的城市实力,在西方媒体的抹黑下,国际奥委会的判断被影响也是有可能的,


  但这两个都是外部因素,主要的原因应该还是与当时的中国的综合实力有关。


  九十年代的中国的确还有许多不足。


  当时的城市建设等基础条件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最终败给澳大利亚的悉尼也是有原因的。


  具体参与到北京申奥的工作人员怀着无比愧疚的情绪回到祖国。


  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亲历北京93年申奥。


  他在多年后回忆起这次失败还是难掩激动的情绪。


  “我们不是凯旋之师,辜负了人民的期望。”


  他们一度不知道如何面对中国人民热切的期望,不敢面对国人期盼的眼神。


  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人民并没有苛责他们。


  何振梁一行人落地后,远远地就看到了在机场上热情等候的群众。


  他们拉了一个巨大的欢迎横幅,上面写着:“永远的北京,不远的奥运。”


  这句话令所有人动容,也激励着国人自强不息。


  中国人之所以在申办奥运失败后,有这么大的情绪波动,主要与我们的奥运梦有关,这个梦已经有百年历史了。


中国人的“奥运之梦”

  中国人的奥运梦,从一百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这场起源于古希腊的国际体育竞技盛会在公元前776年举行。


  古希腊先民们为了祭祀传说中的众神之首宙斯,于是在奥林匹斯山上举行体育竞技活动。


  这种竞技活动最开始是古希腊城邦公民们的权力,广大奴隶与妇女并无参赛资格。


  随着时代的发展,奥林匹克运动会不再对参赛者的阶层和性别做出限制,它代表的竞技体育精神逐渐被国际社会所接受,成为一场全人类的盛会。


  这场盛会的举办给国家之间提供了一个友好交流的平台,为促进国家友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召开,国际奥委会邀请清政府参加此次奥运会。


  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处在内忧外患中,清政府统治者尚未认识到奥运会的重要意义,拒绝了此次邀请。


  清政府故步自封,但民众还是迫切地希望能看到外面的世界。


  一些有识之士在游历西方后,看到了奥运会的盛况,也意识到了奥运会对一个国家能带来的正向作用。


  竞技体育所提倡的公平竞争能让当时正处在内忧外患的中国人久违地看到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的尊重。


  很多人因此希望中国人也能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上,与各国公平竞争。


  他们将这样的梦想写成了文字。


  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社发表了关于奥运会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三个问题。


  “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


  “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块奥运金牌?”


  “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


  这三个问题后来被称为“奥运三问”。


  从这三个并列排布的问题中,不难看出当时人们对奥运会的渴望。


  在这三个问题提出的年代,中国人正被西方列强嘲笑为“东亚病夫”。


  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我们的国门,侵占我们的国土,逼迫我们签下各种不平等条约。


  所以很多人希望中国人能在奥运赛场上证明自己并非“病夫”。


  而这份尊重的获得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而回答完这“奥运三问”用了中国整整一百年的时间。


  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刘长春代表中国参加了奥运会,成为我国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


  刘长春的参赛回答了《天津青年》的第一个问题。


  52年后,许海峰给出了第二个问题的答案。


  他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获得男子手枪60慢射冠军,为中国赢得了第一块奥运金牌。


  此后,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赛场上屡获佳绩,奖牌数量不断提升,直至位列世界前列。


  在运动员屡获佳绩的时候,中国人就在思考,我们能不能举办一次奥运会。


  这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对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国际地位的提升,国家形象的塑造,甚至是国内城市的建设都会起到正向引导的作用。


  1991年12月,中国在洛桑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关于承办2000年奥运会的申请书。


  随后,中国开始了积极的筹备工作。


  此时,距离“奥运三问”诞生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八十多年,中国已经推翻了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成了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新中国希望能举办一场奥运会来向世界展现新中国的风貌。


  在申办奥运会这件事上,中国人万众一心,党、政府、人民一起努力,希望能赢得这次申奥的胜利。


  1993年,申奥城市在蒙特卡洛展开最后的角逐。


  经过几轮激烈投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德国柏林、英国曼彻斯特率先被淘汰。


  最后的激烈角逐在中国北京和澳大利亚悉尼之间展开。


  北京在前几轮的投票中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有媒体据此推测,北京获胜的可能性非常大。


  中央电视台转播了申奥结果公布的全过程,很多人彻夜守候在电视机前,等待着结果。


  很快,当交响乐团演奏的奥林匹克颂歌结束后,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走上台,当众宣布,悉尼获胜。


  消息传回中国的时间是北京时间凌晨两点半。


  中央电视台演播室的工作人员在听到此消息都难掩失落的情绪。


  仅仅只有两票,我们就能完成百年前的先辈关于奥运会的全部心愿。


百年奥运梦终圆

  失败是成功之母。


  有了93年的经验,中国人痛定思痛,继续接下来的申奥之旅。


  2001年,中国北京再次申请举办奥运会。


  有了上一次的失败经验,这一次的中国为申奥做的准备更加充分。


  该年7月19日,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在莫斯科举行。


  同上一次一样,北京从一开始就优势明显。


  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第二轮投票中,北京获得了56票,遥遥领先,排在第二名的多伦多只有22票。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次的中国没有因前期的优势而自满。


  我们以平和的心态继续面对接下来的竞争。


  这一次的过程非常顺利。


  北京顺利获得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


  至此《天津青年》提出的三个问题全部都有了明确的答案。而距离北京举办奥运会的2008年刚好一百年。这一百年来无数献身民族国家的中国人,再用不同的努力去实现这一目标。


  如今目标已经实现,举国欢腾。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中国以最大的诚意,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文化。


  几个小时的开幕式精美绝伦,对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一个新中国。


  从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到第一次获得奥运会金牌再到第一次举办奥运会,中国筚路蓝缕,趟过坎坷才完成了百年前的这三个愿望。


  这三个愿望的实现,每一步都非常艰难,需要一代代中国人共同的努力。


  现在的中国人再回忆起93年的那次申奥失败,心态非常平和。


  因为今天的中国实力大幅度提升。人们已经能正视2000年中国综合实力的不足,并且能豁达地表示:中国当时的失败未必全是坏事。


 

本文标题:1896年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