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和白鹤的区别
白鹭和白鹤的区别推荐文章1:野性贵州 有问必答丨诗人笔下的优雅舞者,承载着中国文人精神追求的白鹭
:【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
这里负责解释贵州的野生动物、野生植物、野生石头、野生空气——解释贵州野生的一切!1053种脊椎动物、8400多种野生维管束植物,每一样都是传奇。
小时候在老家,天快黑尽时,朦胧中经常可以见到三两只被称作白鹤的鸟从天空飞过,时不时发出短促的“呱”的叫声。因为那叫声与“哇”相似,所以也叫它们“哇子”,还有“一哇晴,二哇雨”的说法。在水库和大片的水田里,时常可以见到一群身披素纱的精灵掠过水面,它们修长的脖颈在空中划出优雅弧线,纤长的双腿点破如镜的水面。这令人屏息的自然画卷主角,正是被历代文人墨客钟爱的白鹭。尽管它们的身影遍布我国江河湖海,却常被误认为白鹤,更不用说将白鹭与近亲大白鹭、中白鹭混淆了。
尽管白鹭与白鹤都是水鸟,身披素衣,它们却是完全不同的类群。白鹭属于鹈形目鹭科水禽,体长一般55-65厘米,飞行时颈部呈“S”形弯曲,捕食时会单腿制造阴影诱鱼,受惊时发出低沉而音调的“呱,呱”声,常以小鱼小虾为食。白鹤则是鹤形目鹤科水鸟,体长一般130-140厘米,飞行时颈部笔直前伸,捕食时用喙部翻掘淤泥觅食,受惊时发出清亮而带节奏的“克噜-克哩”的叫声。最为关键的一点,白鹭是在树上筑巢,在树上过夜。而白鹤是肯定不会上树的,它们一般在沼泽里筑巢,在沼泽里过夜。当然,没有鹤在贵州繁殖,到经常可以看到村寨旁古树林上很多白鹭聚在一起筑巢繁殖。那么问题来了,白鹭一般分布在哪些地方呢?先留个悬念,文章最后作答。
同样是白鹭,白鹭家族的“三姐妹”(我国常见的三种白色鹭科鸟类)也常被混为一谈。其实稍微注意一下就不难区分,大白鹭体型最大(90-100厘米),相当于小学生身高,虹膜金黄色,喙裂延伸至眼后,繁殖期背披精美蓑羽,如新娘拖尾婚纱。中白鹭的体型中等(65-72厘米),非繁殖期喙部黄底黑尖,如同蘸墨毛笔,颈部伸缩频率最快(每秒3次)。小白鹭的体型最娇小(55-65厘米),黑喙黄趾形成鲜明撞色,繁殖期头后长出两根饰羽,形似京剧雉翎。因此还有人专门编出了三种白鹭的“动态识别口诀”:大白踱步显威仪,中白抖翅最频密,小白点水如飞梭,饰羽两根是标记。
白鹭的捕食很有意思,它们可以通过调整站立角度,使阳光在水面形成特定阴影带,制造“光学陷阱”吸引趋光性鱼类聚集,从而快速捕食。也可以通过脚趾高频抖动(20-30次/秒)模拟昆虫落水,触发鱼类来觅食,从而快速捕食。还可以由群体形成“团队作战”,在沼泽中站成半月形向前推进,将鱼群驱赶至浅水区后集中围猎。在一些小鱼小虾较丰富的地方,白鹭的捕食成功率高达78%,平均每分钟可捕获2-3条小鱼。所以它们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在捕食上,而更多的时间是在玩耍休息。
专家们研究发现,白鹭对气压变化异常敏感,气压下降3hPa时,提前1小时转为捕食上层鱼类;湿度超过80%时,转向捕捉跃出水面的昆虫;能感知0.05m/s的微风变化,调整捕食站位。这种能力使其在暴雨来临前的捕食效率提升40%。白鹭对水体环境的要求堪称严苛:溶解氧≥5mg/L,pH值6.8-7.5,重金属含量:铅≤0.05mg/L,镉≤0.005mg/L 。它们的这一特性已经成为环保部门的重要生物指标。可悲的是,最新研究发现,每克白鹭粪便含32-78个微塑料颗粒,消化道内塑料纤维长度0.5-2mm,主要来自渔网(42%)和化纤衣物(35%),受污染个体繁殖成功率下降28%,白色污染造成的严重后果已经非常明显。
白鹭在繁殖期的巢穴建造策略也展现出惊人的智慧,外层用粗枝抗风,中层细枝减震,内层绒羽保温。在选择巢材时也主要选择含单宁酸的柳枝,天然防虫防腐。巢呈5度倾斜,避免雨水积聚;周边涂抹粪便以致驱蛇。有了这些“把戏”,能使雏鸟存活率提升65%。
科学家们为了弄清白鹭的迁飞路线,给白鹭带上仅5克重的微型卫星定位追踪器,发现东部种群存在跨越2000公里无着陆点的海上迁徙路线,而中亚群体采用“之字形”路径规避帕米尔高原。越冬地选择精确匹配潮汐周期,确保最佳觅食时段。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白鹭的内容。从杜甫“一行白鹭上青天”的逍遥,到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的隐逸,白鹭承载着中国文人的精神追求。朱熹更将其“择洁而居”的习性引申为“慎独”的君子品格。宋代院体画确立有单足独立平衡的“临风式”之美、脖颈曲线韵律的“掠波式”之美、绒羽层次质感的“梳羽式”之美的“白鹭三式”美学范式。
关于白鹭,这些冷知识你也许感兴趣:
对气压变化异常敏感
专家们研究发现,白鹭对气压变化异常敏感,气压下降3hPa时,提前1小时转为捕食上层鱼类;湿度超过80%时,转向捕捉跃出水面的昆虫;能感知0.05m/s的微风变化,调整捕食站位。
捕食有意思
白鹭的捕食很有意思,它们可以通过调整站立角度,使阳光在水面形成特定阴影带,制造“光学陷阱”吸引趋光性鱼类聚集,从而快速捕食。
最后回答文中问题:白鹭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等地,非洲、欧洲中南部、西亚、中亚、东亚、东南亚、大洋洲等地均有分布。
本文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仅代表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白鹭和白鹤的区别推荐文章2:你不知道江西“最美水上公路”的背后
进入6月,迎来主汛期,江西有一个地方又成了网友们热刷的网红打卡地,这就是被称为“最美水上公路”的永吴公路大湖池段。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这条“水上公路”被比喻为仿若宫崎骏漫画里《千与千寻》中那个与海水连接在一起的经典童话画面。而当全国网友及一些自媒体平台自发宣传这条“水上公路”时,另一边来自江西的专家们却对此颇有微词,就“水上公路”的“美”发表了不同意见。为此,记者来到了因为鄱阳湖涨水目前已被封路的永吴公路,以及看到候鸟小镇吴城因为这条唯一的道路被封正成为一座孤岛。通过采访当地工作人员、生态专家,我们为读者揭开永吴公路“最美”背后的故事。
“水上公路”再现 专家发文有话说
“水上公路”是指连接永修县吴城镇的永吴公路大湖池段,全长5.05公里。每年6月至8月间的汛期,当鄱阳湖吴城水位达到18.67米,这条公路就会被水淹没,形成独特的“水上公路”。今年“水上公路”景观出现在6月6日,很多期待已久的网友当天一大早在听到大湖池段被水淹没之后,纷纷闻讯赶来。据当地人透露,那天有近万辆车聚集在快速通道上。只是在当天下午,永修县交通运输局和永修县公安局交管大队就发布了《关于永修县吴城水上公路禁止通行的紧急通告》。
也是每年的这个时候,随手打开抖音或是其他网络社交平台,就会看到各种关于吴城这条“水上公路”的视频,汽车冲浪、人们成群结队地在水中嬉戏的各种打卡照片,配上“最美”两个字,不停地鼓动着大家快来打卡。6月11日,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胡斌华以“越过山”的网名发表了一篇文章《“最美水上公路”到底美不美?》。文章中,认为美在于这条公路处在中国最大淡水湖的自然保护区附近,鄱湖之水与鄱湖天空变幻莫测的色彩组合。人们赶来体验“水上公路”,水中有路,路天一色,行驶其中,溅起层叠的水花,好似飞驰在茫茫湖水中。
“水上公路”的“不美”则是它背后隐藏的危险。水中行驶本就有熄火的危险,想要享受水中飞驰的效果,则有着更大的交通隐患。这也是为什么今年永吴公路大湖池段被水淹没的当天,相关部门就发布了封路通告。道路被封之后,只允许少量被批准的工程车、运送物资的大货车行驶在“水上公路”上,它们都是极小心地龟速行驶,以保证安全。
虽然“水上公路”被封了,但仍有不少从南昌及周边赶来的游客,其中有年轻夫妻带着还在襁褓中的幼儿,有年轻情侣以及白头发的老人。他们有的漫步在“水上公路”旁边的人行栈道上感受湖水风光,但更多人是打着赤脚信步于“水上公路”,体验与湖水亲近的感受。但在“越过山”的文章中提醒道,“如果光脚行走在水路之上,会有感染血吸虫病的风险。”记者去永吴公路的那天,手机也接到了电信发来的关于“江西血防温馨提醒”的短信,被告知“请勿接触湖水,以免感染血吸虫”。
公路被淹形成奇特景观 居民生活受困
对于“水上公路”,有不少网友以为这是当地专门修建的一条利用鄱阳湖水制造出来的景观路。人们在感叹视频里汽车冲浪的刺激时,也会发出各种疑问,比如“这条路长期泡着会不会有问题”“路坏了怎么修”“对湖水有没有污染”等等。
永吴公路大湖池段因涨水被封,路的尽头就是江西历史上的四大名镇之一,如今被称为候鸟小镇的吴城。每年的这个时候,吴城因为这条唯一的公路变成“水上公路”而不能正常通行,便成了一座孤岛。此时要进吴城的人,只能坐定时接送的渡船。6月15日,记者专程驱车来到“水上公路”,被湖水淹没的路段前设有禁止通行的公告,工作人员现场维持着秩序。所有要进吴城的人必须要将车辆停在旁边旅游服务站的停车场内,然后来到“水上公路”旁坐渡船,一天约有7趟船往返。
上月底,中央文明办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江西鄱阳湖保护区基层巡护员王小龙榜上有名。他是土生土长的吴城人,喝着鄱阳湖的水长大,在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吴城保护站工作了36年,徒步巡湖4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0圈。正是平时工作中爱带着相机拍鸟和鄱阳湖美景的他,曾第一个拍下和“发现”了这条“水上公路”的风光。
他告诉记者,吴城以前就是一个孤岛,早年从南昌到吴城坐船需花上6个小时。20世纪90年代,当地政府请人在大湖池段筑起了一条土坝路,路下建有4个涵管,慢慢地吴城人冬天出行就靠这条土坝路。因为路是土做的,王小龙说一旦下雨极其难走,“路面泥泞,整条路被车轧得好似铁轨一样,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
2013年11月下旬,永吴公路大湖池段全路段双向开通,这段公路正是在土坝路的基础上加高修建而成。2014年7月23日,鄱阳湖汛期来临,湖水淹过公路,首次为人们呈现出“水上公路”的景观。慢慢地,网友就把这条路称为“中国最美水上公路”,人们纷纷驾着汽车前来体验水中冲浪。2020年,紧邻着“水上公路”又修建了人行栈道,方便更多游人可以徒步在“水上公路”旁,感受鄱阳湖美景。
只是,永吴公路大湖池段每年约有两个月被淹成为“水上公路”,在摄影师和普通观众眼里,被淹的“水上公路”画面很奇特很美丽,但对居住在吴城镇的居民来说,是影响生产生活、交通阻断的时期,用当地人的话说,“这个时期连病都不敢生”。所以,这种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美”让专家表示实在不敢恭维。每年汛期过后,政府部门都要对被水浸泡的公路进行安全维修;每年洪水冲来的垃圾堆满在旁边的行人栈道上,也要专门请环卫工人清理。
丹顶鹤被当成白鹤 关于鄱阳湖的“美丽错误”
鄱阳湖里的一条公路因为涨水被淹而称为“水上公路”,算是一个美丽的“误解”。对于我国极其重要的淡水湖泊,对江西更为重要的鄱阳湖,专家认为,其实很多人都不太了解,这些年在认识上存在着种种误区。
例如,鄱阳湖是指湖体4070~5100平方公里的范围,鄱阳湖保护区仅为224平方公里或557平方公里,即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4平方公里,或者也包括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33平方公里。这两个保护区范围的557平方公里鄱阳湖被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约占鄱阳湖面积的14%。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准确地讲应该是“有时候”。专家将鄱阳湖比喻为一个大脸盆,里面有好多小碗(秋子湖),当夏天丰水期来临,鄱阳湖碧波万顷,就像汪洋大海,这时里面的“小碗”是看不见的。而在冬天枯水期,鄱阳湖的水面缩小至500平方公里左右,有一年甚至只有146平方公里,此时“大脸盆”里的“小碗”就露出来了,它们是开满野花的滩涂、停满水鸟的堑秋湖、摇曳芦荻的草洲。这个时期的鄱阳湖也就成了候鸟的天堂。
在每年众多来到鄱阳湖的候鸟中,白鹭一部分是夏候鸟,一部分是留鸟,其中最典型的东方白鹳大部分为冬候鸟,有一部分是停留在江西繁殖,但是数量不多。因为它们筑巢的条件较为苛刻,必须选择在大树上,巢的直径有1.5米到2米多。包括白鹤也并不是全部在冬天过后都飞往西伯利亚繁殖。“今年极少数的白鹤也没有北迁,有的是受伤的个体,可能有一些是不参与繁殖的亚成体。”获得2019年中国生态学学会首届突出贡献奖、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戴年华表示,发现这些现象,是现在的研究手段多了,参与调查研究的人员也多了,对于鸟类研究的发现就越来越丰富,“但这些现象有时却被错误地宣传为候鸟变‘留鸟’”。
白鹤是江西的省鸟,当它站立时,其全身的羽毛看上去皆为白色,只有展翅高飞时,两翅尖端的黑色初级飞羽才显露出来,就好像我们衣服的袖口位置,因此白鹤也称为“黑袖鹤”。但在鄱阳湖区一些宣传鸟的户外牌上甚至有的官方宣传片上,居然都有把丹顶鹤误当作了白鹤的情况,这很让专家啼笑皆非。丹顶鹤站立时,颈部和尾部均为黑色,飞翔时翅膀的黑色位置也与白鹤有着明显区别。
近年来,因为生态问题备受重视,所以当发现大群白鹭集群繁殖时,通常会以此判断我们的生态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戴年华表示,这是不科学的判断。白鹭确实是我们身边重要的湿地环境标杆,通过了解它们,可以了解一系列与它们相关生物甚至是污染物质的变动情况,但绝不该因为发现大群的白鹭活动行为就断定生态恢复。专家认为,评价鄱阳湖生态,不是简单的鸟多与鸟少,鸟的数量增加可以表示是大家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了。
关于评估鄱阳湖生态,戴年华认为是需要全方位地系统看待。他很早就提出鄱阳湖的生态包括水、草(代表植物)、鱼(代表水生动物,包括江豚)、鸟(焦点物种、有显示度物种、博眼球物种),以及人与湖(生态系统)之间关系,需要系统统筹和科学关注,其中每个因素都不能少。生态的好坏需要多因素综合评价。
候鸟小镇建设高大上 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是真美丽
2019年12月,吴城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首个“中国候鸟小镇”称号。王小龙告诉记者,那是2016年他去东北拍鸟,看见当地有两个“白鹤之乡”,这让他多少有些“不服”。“白鹤在那里只停留一个月,在鄱阳湖的时间长达5个月,我们却不是白鹤之乡。”回来之后,他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了情况,之后吴城就开始积极进行相关申工作。
如今因为“候鸟小镇”的名号,吴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巍峨壮观的鄱阳湖生态文明展示中心被设计得美轮美奂,空中俯瞰好似一只展翅飞翔的白鹤,夜晚的灯光更让这只“白鹤”绚丽而栩栩如生。据说灯光的颜色、亮度是由专家专门设计,保证了对鸟类不具“刺眼”性。旁边是五星级国际酒店,还有正在建设中的仿古古镇镇区。吴城的环城公路也做得极其漂亮,有两旁被竹林掩盖只见蔚蓝天空的蜿蜒道路,透出浓浓的神秘感,让人浮想联翩,环湖路上一眼望不尽的鄱阳湖水让你心旷神怡。环镇公路四通八达,可以到达被做成鸟巢、鸟蛋等各种形状设计得高大上的观鸟台。
但与这些快马加鞭的建设形成反差的是,越变越美越趋向国际化风格的这座“候鸟小镇”却没有因此兴旺起来。曾经是赣商文化发源地之一的吴城仍因“水上公路”交通不便,人口还在日益减少。王小龙告诉记者,他热爱吴城,希望家乡能打好候鸟这张牌,做大做强旅游业。
戴年华表示,对于鄱阳湖,生态专家现在也已经改变思维,学会换位思考,不要简单地说“不”,而要多说“怎么办”,才能真正做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例如在经常出外考察的过程中,他们发现观鸟经济原来是很大的产业,属于高端消费,“观鸟不仅要购买望远镜等观鸟设备和户外用品,还包括吃住行的消费”。
真正热爱观鸟的人,是通过鸟类了解大自然来陶冶情操。大都市里的人也常会通过观鸟缓解平日快节奏的工作生活,达到减压的效果。因此观鸟延展出一个巨大的产业。比如在观鸟前,人们要先认识鸟,需要阅读各种相关的工具书。中国最早的一本观鸟手册名为《中国鸟类野外手册》。观鸟前,人们通常还要接受相应的培训,学会如何观鸟,培训的入门方法是从城市观鸟开始,有专家指导观鸟的正确方法,教你在看鸟的时候应该怎样仔细观察,鸟在什么样的环境、在干什么、吃什么东西。“掌握了方法后再到野外观鸟就很容易上瘾,通过观鸟人们也会爱上大自然。”
比如当人们来到候鸟小镇吴城,这里还可以有关于观鸟的各种周边产品。如印着白鹤的服装、胸针、胸贴,各种候鸟的样子可以制作成项链、耳环,“当人们随时随地穿着、戴着印有白鹤的各种东西时,至少大家从此就认识了白鹤,再也不会分不清白鹤和丹顶鹤了。”
观鸟也不是像现在我们很多人那样,来到鄱阳湖区只是简单地看一下,惊叹声“哇,好多的鸟呀”,然后吃个中饭就回去了。“观鸟在一些地方也叫赏鸟,是要看到并记录到鸟的种类,他们来了基本上是要住的,有时要住上一个星期,这样客人就留下来了。”
戴年华透露,2016年开始,有个来自上海的教育机构每年春节前都会组织全国各地的孩子来鄱阳湖进行观鸟和观江豚研学。他们会邀请江西的专家陪同观鸟观江豚考察鄱阳湖,给孩子们讲解鄱阳湖的生态知识,孩子们白天观鸟,晚上还有本地高校的在校研究生给孩子们上课。通过观鸟观江豚研学,让孩子们开拓思想,学会科学思维。这些小朋友一年四季的假期都会到全国各地去研学旅游,接触过他们的专家感叹,“这些小朋友的素质很高,能力也很强”。
在来到吴城的观鸟台时,记者刚一走近,四处草丛里就纷纷飞出野鸭和小鸟,扑腾着远去。如果吴城的观鸟经济发展起来了,当游客越来越多时,会不会鸟又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对此,戴年华解释,鸟具有不良行为记忆,当鸟被人惊吓后再看到人时就会因为害怕而远离我们,如果我们观鸟时不去惊扰它,慢慢地鸟也就不会怕人了,人也可以慢慢地不断跟鸟拉近距离。“什么地方人与鸟之间的距离最近,就说明这个地方的生态保护意识最强。”
鄱阳湖是多变的湖,不同的水位有不同的景观,鄱阳湖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也因为湖泊的千姿百态,而有着区域和时间(季节)之分。因此,鄱阳湖的观鸟经济可以做得更细化和活跃。戴年华强调,生态保护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极端环保主义,让生态保护区的居民因为生态的发展而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样才能增强人们自觉保护生态的意识,才会共同努力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好。因此,践行生态文明思想,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将鄱阳湖的生态优势可持续地转化为经济优势,让湖区人民享受保护生态带来的福祉,是生态人共同努力的目标。
文/江南都市全媒体记者段萍 图/王小龙
白鹭和白鹤的区别推荐文章3:东江揽胜:天天相见不相识,和我一起认识鹭科鸟的分类与识别方法
鹭科是一个大范围的名称,全世界共有17属62种,中国就有9属20种。为大、中型涉禽,主要活动于湿地及林地附近,它们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指示物种。这是一群很古老的鸟类,大约在5500万年前就已在地球上活动。
我试着做了一张鹭科的分类脑图来帮助自己记忆:鹭科家族族谱(绿色为国内可见种)
这张图应该可以让自己对鹭科鸟类有一个基本的坐标定位。
然后,我对上图的9属20种国内品种,一个一个来对比,争取让自己以后一见就知道这只鹭叫什么名字,属于哪个战斗序列,什么阵营!哈哈~
可以看到,鹭科有“鹭”和“鳽”两种类型的属别,鳽属普遍比鹭属的要小,总在芦苇或者水生植物边活动,有保护色,而且,独自活动的比较多。而鹭基本都是群居,共同觅食,长嘴、长颈、长脚,有夏羽、冬羽的变化,部分在繁殖期会有丝状的繁殖羽。
白鹭属(13种,国内常见5种)白鹭(小白鹭)、中白鹭、大白鹭
区分方法:
大白鹭体型大,既无羽冠,也无胸饰羽;大白鹭嘴裂过眼,繁殖期嘴全黑,非繁殖期嘴全黄;中白鹭体型中等,无羽冠但有胸饰羽;中白鹭嘴裂不过眼,繁殖期上嘴及嘴尖黑,非繁殖期黄嘴端黑。小白鹭体型小,羽冠及胸饰羽全有。嘴全黑,典型区分要点:脚是黑色,但爪子呈黄色。大/中/小白鹭区分一览
把这些特点整理成表格后,我轻易分出了自己拍的几只鹭的名称。
黑嘴黑脚,嘴巴裂在眼睛下面,胸部有饰羽——中白鹭
黄嘴 嘴巴裂到眼睛后面——大白鹭
有辫子和黄脚,体型还不大——小白鹭
黄嘴白鹭
黄嘴白鹭也是白色,长嘴长脚,夏季嘴橙黄色,眼先蓝色,脚黑色,头顶至枕部有多枚细长白羽组成的羽冠;背部有蓑状长羽,向后延伸超出尾端,前颈基部的蓑羽垂至下胸。与小白鹭一样,脚趾是黄色;冬季嘴暗褐色,下嘴基部黄色,眼先黄绿色,脚亦黄绿色,背、肩和前颈无蓑状长羽。虹膜黄色,爪黑色。
我更愿意先把它错认作小白鹭,然后,依据黄嘴的特征来定义——哦,不是小白鹭,是黄嘴白鹭!不过,这个品种,已经不多见了!
白的,有头羽,小白鹭?不对,黄嘴巴——黄嘴白鹭
岩鹭
岩鹭是典型的海岸鸟类,而且是一种留鸟,主要生活在多岩礁的海岛和海岸岩石上,是一种有高度领地意识的物种,占领一小片礁或海岸,通常只在岩岸出现,常停立于海边岩石上或飞跃于浪花间,贴近海面飞行。
汕头的乌屿上有不少岩鹭常年栖息,在头条里,也常看到珠海、中山的摄友拍到岩鹭。听说岩鹭还有纯白色种,我没见过,不知道!
矮身,慢慢靠近偷袭,是它的战略特点——傻萌的岩鹭
这家伙可以一站就是一天,看,这是朕亲手打下的江山——岩鹭
鹭属(10种,国内常见2种)苍鹭
苍鹭顾名思义,主要是灰色,头顶中央和颈是白色,头顶两侧和枕部是黑色。羽冠为4根细长的羽毛形成,分为两条位于头顶和枕部两侧,状若辫子,颜色为黑色,前颈中部有2-3列纵行黑斑。
灰色的,留着洋气的小辫子——苍鹭
苍鹭
草鹭
我在广东拍到一只像丐帮八袋长老的草鹭,据专家告诉我说,全广东就这一只,也不知道是不是安慰我的
草鹭
草鹭
草鹭
池鹭属(6种,国内常见1种)池鹭
不好意思,拍的这只池鹭,正处于战斗炸毛状态,有些过于威猛,差点把我整不会了
池鹭
池鹭夏羽头、头侧、羽冠、颈和前胸与胸侧粟红色,羽端呈分枝状;冠羽甚长,一直延伸到背部,背、扁部羽毛也甚长,呈披针形,颜色蓝黑色,一直延伸到尾;尾短,圆形,颜色为白色。颏、喉白色,前颈有一条白线,从下嘴下面一直沿前颈向下延伸。冬羽头顶白色而具密集的褐色条纹,颈淡皮黄白色而具厚密的褐色条纹,背和肩羽较夏羽为短,颜色为暗黄褐色,胸为淡皮黄白色而具密集粗状的褐色条纹
池鹭的夏羽
池鹭
冬天到了,换新衣服啦——池鹭
夜鹭属(4种,国内常见1种)夜鹭
夜鹭体型粗胖,颈较短;嘴尖细,微向下曲,黑色;胫裸出部分较少,脚和趾黄色;头顶至背黑绿色而具金属光泽;上体余部灰色;下体白色;枕部披有2-3枚长带状白色饰羽,下垂至背上,极为醒目。另外,红眼睛也是它的特点。
夜鹭别名是水洼子、星鸦、苍鳽、星鳽、夜鹤、夜游鹤等,血红色的眼睛黑色的嘴,白天常隐蔽在沼泽、灌丛或林间,晨昏和夜间活动。
注意脑袋后的小辫子——夜鹭
夜鹭
夜鹭亚成鸟全身棕色,具有纵纹和点斑,和成鸟羽色差异非常大。夜鹭亚成鸟与池鹭、绿鹭的亚成鸟非常近似,仅有如下区别:
池鹭亚成鸟和夜鹭亚成鸟胸部都有褐色纵纹,区别在于池鹭亚成鸟双翼和背部无点斑,翼缘白色;而夜鹭双翼具白色点斑,绿鹭亚成鸟也有白的色斑点,但绿鹭为羽缘白色,不如夜鹭的粗大白斑,绿鹭亚成鸟快长为成鸟时,顶冠为黑色。
这眼睛,视力不得5.2——夜鹭亚成鸟
小夜鹭亚成鸟
苇鳽属(8种,国内常见5种)黑苇鳽
黑鳽雄鸟从头到尾包括两翅在内的整个上体呈辉亮的石板黑色,雌鸟上体羽色暗褐色无光泽,头两边、眼下栗色,颏、喉和前颈白色且具棕色或黑褐色羽端斑腹面余部淡褐色而具黄白色羽缘,虹膜红色或橙黄色,嘴黑褐色,下嘴角黄色,嘴基和脸部裸露皮肤绿色。
黑苇鳽
黑苇鳽
黑苇鳽
黑苇鳽
小苇鳽
小苇鳽眼先黄色或绿色,嘴细长、黄色,基部黑色,嘴锋两侧有沟。体形较为粗胖,翅膀短,下喉部的羽毛较长,呈披针形,与典型的鹭类不同。
小苇鳽号称最会伪装的拟态专家,它胸部褐色白色交替的纵纹,与芦苇非常相似,所以,它几乎终身都在芦苇丛中度过,一旦遇到危险,小家伙会伸长脖子翘起嘴,伪装成一根芦苇一样一动不动。
拟态大师小苇鳽
小苇鳽腿虽不长,但是脚趾很长,便于它抓住芦苇杆子 --- 小苇鳽
黄苇鳽
黄苇鳽雄鸟额、头顶、枕部和冠羽铅黑色,微杂以灰白色纵纹,头侧、后颈和颈侧棕黄白色;雌鸟似雄鸟,但头顶为栗褐色,具黑色纵纹,上体淡棕褐色,具暗褐色纵纹,下体颏、喉部中央具黄白色纵纹,颈至胸有淡褐色纵斑,幼鸟上体缀有黑褐色纵纹,下体黄白色,具黑褐色或黄褐色纵纹。
每次见到黄苇鳽捕食,都是一幅心无旁骛的样子。轻手轻脚靠近目标,步态稳健又轻盈;或者站在一个地方,两眼紧盯水面,全神贯注,目不转睛。
黄苇鳽
黄苇鳽
黄苇鳽
黄苇鳽
紫背苇鳽
紫背苇鳽雄鸟上体紫栗褐色,头顶较暗,呈暗栗褐色,背紫栗色。腿和尾上覆羽暗栗褐色。雌鸟上体深栗色,背和两翅具显著的白色斑。下体缀有褐色纵纹。虹膜黄色,嘴、眼先和嘴基也为黄色。
紫背苇鳽
紫背苇鳽
栗苇鳽
栗苇鳽雄鸟上体从头到尾全为栗红色,其中头顶和背、肩部较暗,并缀有紫栗色光彩。翅上覆羽和尾羽栗红色较淡,飞羽较暗。下体、两颊、颏、喉、前颈和颈侧皮黄白色,颏、喉和前颈中央有一道由棕黄与黑色斑点相杂构成的纵纹。胸和腹棕黄色,微杂以黑褐色纵纹。
栗苇鹣
栗苇鹣
麻鳽属(4种,国内常见1种)大麻鳽
大麻鳽身较粗胖,嘴粗而尖;颈、脚较粗短;头黑褐色;背黄褐色,具粗著的黑褐色斑点;下体淡黄褐色,具黑褐色显著纵纹;嘴黄褐色;脚黄绿色。
昼伏夜出神出鬼没的大麻鳽,在自然环境中,有一流的保护色:浑身土黄,麻麻点点。稍有风吹草动,大麻鳽就立刻“石化”的往芦苇丛中一站,融入环境一动不动,很难分辨。
大麻鳽
大麻鳽
牛背鹭属(1种,国内1种)牛背鹭
牛背鹭(黄头鹭)嘴和颈亦明显较其他鹭短粗。夏前颈基部和背中央具羽枝分散成发状的橙黄色长形饰羽,前颈饰羽长达胸部,背部饰羽向后长达尾部,尾和其余体羽白色。冬羽通体全白色,个别头顶缀有黄色,无发丝状饰羽。虹膜金黄色,嘴、眼先、眼周裸露皮肤黄色,跗蹠和趾黑色。体较肥胖,喙和颈较短粗。夏羽大都白色;头和颈橙黄色,前颈基部和背中央具羽枝分散成发状的橙黄色长形饰羽;前颈饰羽长达胸部,背部饰羽向后长达尾部,尾和其余体羽白色。冬羽通体全白色,个别头顶缀有黄色,无发丝状饰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