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和党建的区别推荐文章1:【组工讲堂】澄清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几个误区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基层党组织在推动事业发展、组织服务群众、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一些地区和部门的基层党组织在履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不少模糊认识甚至思想误区,对此,亟待认真辨析、统一认识,保证基层党组织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准确把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定位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处于首要位置。那么,党领导一切是否意味着基层党组织也是领导一切的呢?党的基层组织是分层级和领域的,不同层级和领域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点和具体定位存在差异,是否起领导作用也具有差别,并非“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


  厘清这一问题需要回到党章关于基层党组织的定位中来。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首次区分了发挥领导作用的基层党组织和不发挥领导作用的基层党组织,前者主要包括企业、农村、学校和部队中的基层党组织,后者则主要包括机关中的基层党组织。此后,历次党章对此不断予以修改完善。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明确规定,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本地区的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其领导作用体现在可以讨论和决定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对于国有企业,党章明确规定: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发挥领导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依照规定讨论和决定企业重大事项。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可见,国有企业中的基层党组织和国有企业党委(党组)不同,并非发挥领导作用,国企中各个部门所设的基层党组织,例如车间的党支部,可以按照规定参与重大问题决策而非作出决定。对于党和国家机关中的基层党组织,党章明确规定:不领导本单位的业务工作。至于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而言,基层党组织主要工作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管理党员、凝聚团结群众、推动事业发展。当然,基层党组织必须领导自身建设,但就是否能够讨论和决定重大问题特别是能否领导业务工作,必须具体区分。


  基层党建工作不等同于党务工作


  党建工作与党务工作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范畴,需要从认识上准确把握两者的辩证关系,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作为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不少基层党组织往往在日常工作中陷入了将党建工作等同于党务工作的误区,影响了基层党建工作实效。


  党建工作与党务工作的内涵外延不同。党建工作的内容相对丰富,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反腐败斗争、制度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党务工作的内容则相对具体,是围绕着党的建设展开的一系列具体的管理活动,诸如发展党员、收缴党费、“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工作。但是,以包含与被包含来认识党建工作与党务工作的关系是简单化的,可能会将两者割裂开来。将党建工作等同于党务工作,容易导致党建工作的部门化,甚至将党建工作完全异化为党务工的工作。党建工作的参与主体是多元化的,工作范畴是全方位的。具体来说,是由党务干部组织党员共同参与到党的各项建设中来。但是,基层党组织的活动中,有时出现“反主为客”的现象,即党务干部自己搭台自己唱戏,很多党员参与度不够甚至成为旁观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


  将党建工作等同于党务工作,是没有形成对“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的深刻认识。基层党组织书记要切实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明晰“第一身份是党的书记、第一职责是管党治党、第一政绩是抓好党建”的观念,树立大党建工作格局,建立起党建工作与党务工作的衔接机制。既保证党务干部抓好基础性工作,又深入探索党员作用的发挥途径,形成合力。


  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不是形式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并取得重大进展。2018年,《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正式施行,使基层党建工作建有标尺、抓有方向、评有依据,标志着基层党组织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迈入了新阶段。但是,在落实过程中,一些地方的基层党组织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存在理解偏差,使党建标准化规范化沦为了形式化,造成了工作重心的偏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地方和部门党建工作还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效果却不佳,甚至与中心工作‘两张皮’、没有什么效果。”


  党建工作形式化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从“痕迹管理”走向“痕迹主义”。“痕迹管理”要求将党建工作情况以文字和图片等材料的形式呈现出来,弥补了过去党建考核相对虚化的不足。然而,实践中,痕迹管理的要求常常演化为“痕迹化”甚至形式主义。基层党务工陷入了“文山会海”,少了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难题的时间和精力。一些基层党组织为了评比成绩,花重金建设党组织生活馆,阵地建得轰轰烈烈、材料上墙满满当当,却往往并没有发挥实际效用。基层党组织要构建起开展党建工作的内生动力,在认识和行动上将党建作为一项关系全局的工作来做。通过调动起党员参与的积极性,正确理解、认真落实党建标准化规范化,摒弃形式主义,增强党建实效。


  党建引领绝不能泛化


  从本质上讲,党建引领就是要用高质量党的自身建设引导正确方向、带领党员群众推动事业发展。但在实践中,有的党员干部对于党建引领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主要误区有二:一是将党建引领泛化,随意将党建嫁接到某项具体工作中去,言必称“党建引领”,一切工作冠以党建引领,将党建引领随意化、形式化、庸俗化。二是将党建引领异化为党建包办代替,将党领导一切误认为是党管理一切、包办一切。在实践中,不少基层党组织认为党建引领就是由党组织来解决任何具体问题,靠党组织的包办代替,但实际效果往往并不如意。


  基层党组织实现党建引领,不是靠人数多、嗓门大、拳头硬,不是对任何工作事无巨细的包办代替,更不是决策随意、用权任性。党建引领要靠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政策,靠领导干部模范带头的工作,靠全体党员的积极主动参与,靠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有参与度才有满意度,有付出感才有获得感”,基层党组织要不断提升组织力,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将广大党员群众组织动员起来,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中真正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领导和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人事工


  党务和党建的区别推荐文章2:【犇腾先锋爱学习】第58期 | “党务即党建”?这个误区要避免!

  ? | 《学习时》2023年10月27日A3版、成都基层党务学院


  党务和党建的区别推荐文章3:党建与党务,必须知道的几点!

  最近单位新任了一个党务工,在最新写的一篇文章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句子:"存在问题——部分下属单位党务工作不够扎实,引领事业发展能力不足"。乍看一下没什么问题,但是“党务”对应“引领事业发展”,这是存在矛盾的,原因就是党建和党务实际虽然在口语上经常混用,但在正式公文中,马虎不得!


  一、党建和党务的概念不同。


  (一)党建,也称为党的建设。在新时代关于党的要求中,有明确的表述,包括了“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纪律建设”(二)党务,则是指党内事务。一般指具体的为完成党建工作所必须实施的具体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干部工作等。


  从概念上可以看出来,党务工作,是党建工作的一部分以及具体化,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在讲话或者正式告中很少使用党务,因为层次太低了。


  二、二者的地位不同。


  这是尤其关键的一条。在党的二十大告中,提出了“我们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涉及党的建设关键字共11处,涉及党建关键字共7处。而党务,一处都没有。


  三、二者的范围不同。


  从以上两点,对照单位的现实,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从事与党建工作有关的,是单位的大部分人,特别是现在都要求一岗双责,要求党领导一切,无论是行政领导还是非行政领导,无论是党内干部还是非党内干部,实际上都是党的建设的参与者。


  而党务,一般每个单位由1~2个人承担,或者由支部的支委去负责。


  以我们单位为例,党务,由1个专职的党务工承担,同时支部的组织委员配合,这基本就是全部的人了。


  但是党建,则是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还下设了办公室,各个机构的负责人以及相关行业的专家等,都是纳进来共同参与的。


  因此,作为单位中负责该项工作的,一定要区分好这两者间的关系,避免闹笑话~


  党务和党建的区别推荐文章4:正确处理好党建与党务关系

  处理好“党建”与“党务”关系对做好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一些基层党组织以党务工作代替党建工作,党建工作处于低水平运作,导致党组织被虚化、弱化、边缘化。当前,亟待正确处理好“党建”与“党务”关系,以此为突破口,下大力气改变党建工作层次水平不高的问题,切实提高组织力,强化机关党组织的整体功能,使基层党组织成为统揽全局的坚强中枢、推动发展的战斗堡垒。


  正确处理好党建与党务的关系,是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实现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提质的必要条件。建议提高党建工作的层次和水平,以问题为导向,把提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作为重中之重。


  (一)高标准落实党建责任制。《党章》明确了党组对所辖基层党组织由指导关系变成领导关系。要推动党委(党组)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各级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组成员也负责分管领域党的建设,其他人员、所有党员落实相应职责,建立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层层压实责任,形成大抓党建合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机关落实落地。各级基层党组织要担负起党建工作的具体责任。


  (二)建立融合式党建工作机制。从目标融合、规划融合、力量融合和机制融合等方面推动党建与日常业务在工作目标、工作力量和工作机制上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创新融合式机关党建机制,丰富融合载体和实践方式,以党建责任制落实、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党员先锋示范引领等形式载体,推进机关党建与中心工作、业务工作有机融合。探索建立党组织和党员先进行评价体系,量化标准,对党组织和党员评价定级,针对不同评价定级制定相应处理应对机制,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同步推进、相融相生。


  (三)组织化推进党建工作。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对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执行有重要意义。要推动市直机关(事业)单位选优配强党务干部队伍,把党务工作岗位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岗位、重要阵地和平台,把年纪轻有活力、素质好、能力强、热爱党建工作的同志选配到党务工作岗位。建立科学考评和任用机制,机关党委把党建工作考核与业务工作考核结合起来,协同干部人事部门进行党员干部考核考察工作。


  党务和党建的区别推荐文章5:【党建专栏】党的工作、党建工作、党务工作的区别

  

  

  党的工作、党建工作、党务工作的区别:


  联系:三者都是党所从事的事业,都是以无产阶级政党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区别:三者并不是平行的等同关系,而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01按照形式逻辑的概念种属关系 01党的工作 党的工作是三者中外延最大的种概念,它是指党所从事的全部活动,除包括党的建设和党务工作以外,还包括党的领导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军事工作、经济工作、文化工作以及处理与外国政党关系的外事工作等。02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是党的工作的属概念,又是党务工作的种概念,它是指党为保持自己的性质而从事的一系列自我完善的活动,不仅包括党务工作,还包括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03党务工作 党务工作是被包含于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之中的一个属概念,其外延要小于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确切的讲,党务工作是围绕党的建设而进行的一系列具体的党内管理活动。

  
党建和党务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党建,党务就成了无本之木;没有党务,党建就没有了外在呈现,容易沦为口说无凭的主观主义。

  01 在目标定位上


  党建是一种系统思考和哲学思维,属于“战略”层级,它偏重于谋划、统筹和全局,抓的是主要矛盾,本质在于凝心聚力,核心是塑造信念、建构信仰,重点是做人心的工作。


  党务是围绕党建展开的具体业务,涉及的是党组织的日常业务和具体事务,属于“战术”层级,它偏重实务、规范和方法,抓的是具体问题,本质在于过程管理,核心是统一标准、规范流程,重点是做有形的事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