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顶鹤自然保护区
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推荐文章1:
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推荐文章2: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散养丹顶鹤迎来“出生季”
:【昆明日-掌上春城】
时下,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散养丹顶鹤正值“出生季”。保护区在丹顶鹤繁殖期制定了详细的保护计划跟踪观察产卵的丹顶鹤,确保散养丹顶鹤繁殖对的健康状态,减少人为干扰,让雏鹤在相对优质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野生丹顶鹤繁殖栖息地、最大的丹顶鹤人工繁育种群再野化基地。经过40多年的经验积累,已累计人工繁育丹顶鹤1000多只,累计野化丹顶鹤380多只。
↑5月7日,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在看护雏鹤和鹤蛋。
↑5月7日,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一家在巢上活动。
↑5月7日,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在看护雏鹤和鹤蛋。
↑5月7日,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父母在巢边鸣叫。
↑5月7日,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雏鹤在妈妈脖子上玩耍。
↑5月7日,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雄鹤(左)在巢边守护孵蛋的雌鹤。
↑5月7日,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在看护雏鹤和鹤蛋。
↑5月7日,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在看护雏鹤和鹤蛋。
:新华社
责编:杨芮
编审:符亚丽
终审:周健军
本文来自【昆明日-掌上春城】,仅代表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推荐文章3:一家三代人保护丹顶鹤,两人献出生命,最年轻的徐卓仅有23岁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这片芦苇坡……”
这首歌曾经红遍了大江南北,优美的旋律也引得无数人互相传唱。
可偏偏有这么一家人,将这首歌当成了禁忌。在经历了无数个岁月更替后,这首感动中国的歌曲依旧是他们内心难以言说的痛。
因为这家人正是“这位女孩”的至亲之人。
1987年,年仅23岁的徐秀娟在盐城自然保护区献出生命,多年后,她的弟弟和侄女又先后踏上了这条路。
徐秀娟和丹顶鹤
为守护丹顶鹤,这家已经接连失去两个孩子,但新的守护仍在继续……
夏日,广袤无垠的沼泽地上,突然走出几十只大鸟,随着养鹤师傅的一声长鸣,它们翩翩起舞,从空中掠过。一瞬间,仿佛大雪纷飞。
丹顶鹤
这是黑龙江扎龙湿地曾经随时可见的景象,但到了1975年,这里却不复当年模样,丹顶鹤总数仅剩140只,成为了濒临灭绝珍稀动物。
保护丹顶鹤,成为了国家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随后,扎龙自然保护区成立,可工作人员却无法接近丹顶鹤。
因为它太敏感了,且拥有一身傲骨,只有熟悉的人才能走进它的内心。
这时,工作人员发现,当地有位渔民徐铁林不但身怀绝技,还经常救助丹顶鹤,与它们有着深厚的感情。
徐铁林
听闻当年,日本人想要收购珍贵的丹顶鹤壳,给出的价格足以买到一辆国产小轿车,能够让他们一家人彻底脱贫致富。但徐铁林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并说:“干事就是你记住你干的事,不要被别人戳脊梁骨。”
于是,他们连忙邀请徐铁林参与养鹤工作,徐铁林也答应了。
那时候,条件相当艰苦,没有地方办公,徐铁林就挪出自家一间土坯房当工作室,而后终日跋涉在2100平方公里的沼泽中。
渐渐地,他摸清了每一处鹤巢,也琢磨出了成活率最高的养殖方式——“人工孵化+野外散养”。
工作室就设在家里,徐铁林的妻儿便也整日与丹顶鹤相伴。特别是女儿徐秀娟,把丹顶鹤当成了自己的玩伴,父亲忙碌时,她便学着自己孵喂幼鹤。
17岁那年,徐秀娟所在的高中停办了,她便打算跟随着父亲的脚步。可爱女心切的父亲并不同意,因为养鹤实在太苦了,需要不断地喂食、跳水、驯鹤、护理,双脚还要整日泡在潮湿的沼泽地里,父亲根本舍不得让女儿再受一遍自己曾经受过的苦。
养鹤
但徐秀娟却一点也不退缩,依旧执着于养鹤。见此,父亲便同意了,可令他没想到的是,年幼的女儿在养鹤方面竟如此有灵性!
她很快就掌握了丹顶鹤的驯养、放牧、繁殖技术,甚至可以独自圈养丹顶鹤。并且,经她饲养的幼鹤无一死亡,成活率高达100%,这是一项旁人都无法企及的成就。
徐秀娟是如此喜欢丹顶鹤,她给每个丹顶鹤命名,教它们跳舞。后来,每只鹤都能在她的指挥下翩翩起舞。
与鹤起舞
这件事不仅登上了杂志,还惊动了众多领导人、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等外国人。
此时,徐秀娟虽风光无限,可曾经历的那个悲痛画面却始终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那天,一只丹顶鹤挣扎着双腿,两眼无助地望着徐秀娟,祈求得到救助。可徐秀娟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鹤死去。
她很伤心,也知道自己目前拥有的养鹤知识仅仅来自于实践经验。如何医治好丹顶鹤的疾病,还需要更系统地学习。可她又能怎么办呢?
恰好此时,徐秀娟的事迹引起了东北林业大学几位教授的好奇,他们迅速来到扎龙自然保护区考察,借此机会,也邀请徐秀娟去东北林业大学进修。
徐秀娟和父亲都很兴奋,可保护区工作人员并不支持,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支持。
但一想到曾经惨死在自己面前的丹顶鹤,徐秀娟还是排除了万难,带上父母借来的一千元,踏上了前往东北林业大学的道路。
徐秀娟
后来会怎样,她不知道。她只相信,学成归来后,自己一定能救助那些仙鹤。
来到大学后,徐秀娟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
但当时的课程,对于只有高一文化知识水平的她,无疑特别吃力。一上课,她就精神紧绷,要迅速把老师讲解的知识快速记录在本子上,以便日后查看,并且不能出现半点遗漏。
生活上,她极尽节俭:学校了解到她的贫穷后,立即为她减免了一半学费,可徐秀娟还是很穷,每天只能吃馒头就咸菜。第二学期开学时,为了不让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添霜,她先后四次去献血,勉强交齐了所有费用。
后来,为节省费用,她决定将两年课程压缩至一年半完成。这也就意味着她每天的学习任务更重了。
于是,她规定自己,每天早上四点就起床,晚上十一点后再休息。要想更优秀,就一定要比其他同学付出多百倍的努力。
皇天不负有心人,最后,她终于提前完成学业,并在结业考试中每门成绩都得了“优”。
拿到毕业证书的那一刻,徐秀娟喜极而泣,她终于不再是从前那个只能靠经验驯鹤的小姑娘了。
这时候,她接到了一封来自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的信件,邀请她去盐城做出一番事业。
徐秀娟知道盐城是丹顶鹤十分重要的越冬地,之前从未有一只鹤在此繁殖。若自己能够在这里成功让丹顶鹤繁殖,那么将会是丹顶鹤保护工作的重大进展,能够极大提升丹顶鹤的数量。
可是家里人全都不同意。毕竟一位女孩,独自远走他乡,总是令人担忧的,更何况她去的还是条件艰苦的自然保护区。
但话说回来,丹顶鹤却是这家人永远都放不下的一份牵挂。他们最终还是答应了徐秀娟南下,做盐城保护区的一份子。
出发那天,徐秀娟只带了三枚鹤蛋,打算将此作为见面礼送给盐城。
她怕长途跋涉会影响鹤蛋的孵化,还随身携带了暖气袋、体温计、人造革包、脱脂棉等保证温度。一旦火车上开水停了,她就将鹤蛋贴在自己的身上。
就这样,历时3天3夜,徐秀娟终于到达目的地。
当时的盐城保护区特别萧条,自然条件也特别艰苦,她一到达,就成为了盐城鹤场首任场长,开始建厂工作:清理杂草、搭火炕、准备育雏室。
看着眼前的一片荒芜,不少同事心里直打退堂鼓,也有人劝徐秀娟离开,但她却说:“我可以不要金钱,不要家庭,不要地位,不要我应得的一切,甚至连命也不要了,但我不信女子不能干一番事业。”
芦苇荡中的鹤
说着,她依旧坚定地留了下来,并在之后的32天里,成功孵化出了三只小鹤,解决了鹤群首次在越冬地繁衍的世界难题。
那三只小鹤出生后非常强壮,飞行时间也比正常周期早很多,甚至打败了美国最先进孵化器的成果。
徐秀娟给三只小鹤分别起名为龙龙、丹丹和莎莎。它们也成了点燃盐城保护区生命的火种。
喂养动物
1987年,徐秀娟回乡探亲,为丰富盐城保护区的珍稀动物品种,她又前往内蒙古领回了两只天鹅:黎明和牧仁。
可当她兴冲冲回到盐城时,丹丹却因不幸触网去世,徐秀娟还没来得及伤心,又赶忙去照顾其他重病动物,可最终,龙龙也因伤势过重,在她怀里咽了气。
徐秀娟崩溃不已,但也要强打起精神继续工作,可意外仿佛约好了似的,再次来临——黎明和牧仁在水塘嬉戏时玩性大发,挣脱绳子飞走了。
得此消息,徐秀娟赶忙淌着河水寻找,直到晚上,她才找回了牧仁。第二天早上,徐秀娟顾不上吃饭,又骑着自行车去找黎明。
连日劳累和伤心,徐秀娟体力已严重不支,同事们纷纷催她回去休息,可她又偷偷推着自行车到了河边。
那天深夜,同事们依旧没有等到徐秀娟回来,急忙出去寻找。终于在一处沼泽地,他们找到了黎明,也找到了徐秀娟,可黎明还在,她却早已没有了呼吸。
这个年轻女孩的生命,就这样定格在了23岁。
盐城,千万名群众自发为徐秀娟送行,泪撒千行。
黑龙江齐齐哈尔,徐秀娟家人闻此噩耗,撕心裂肺。
徐铁林怎么也想不到,十几年前,自己立志守候的丹顶鹤,最后却带走了女儿的生命。
他更想不到,与丹顶鹤打了半辈子交道的自己还活于世上,处于如花年龄的女儿却先走了。
徐铁林双鬓白得飞快,每每想起女儿,他的心就针扎似地疼,可他同样也放心不下那群鹤。
如今的他,早已年近花甲,没有力气再去守护鹤群,但又没有合适的接班人,只好将此希望嘱托给刚从部队转业回家的儿子——徐建锋。
徐建峰
于是,徐建锋也踏上了父亲和姐姐曾工作的那片土地,精心呵护每一只丹顶鹤。
他虽然没有如姐姐一般接受系统教育,但同样爱鹤、踏实肯干,连续多年工作成绩突出,被任命为保护区鹤类繁殖中心副主任。
每年夏天,他脖子后裸露的皮肤就会被晒得黝黑,年幼的女儿经常笑话他变成了烤乳猪。
徐建峰的女儿
困难和艰苦并没有让徐建锋停下脚步,他一干就是18年。若是没有2014年的那场意外,他还能继续工作几十年。
那个春天,气候格外干燥。在一次湿地中例行检查时,徐建峰发现核心区一个鹤巢正在繁育鹤雏和鹤卵,他又想到,万一芦苇荡因天气干燥而失火,鹤巢内的幼雏和鹤卵岂不是会全部覆灭?
越想越担心,他便在深夜潜入巢区守护鹤巢,一守就是一夜。直到次日清晨,他才骑上摩托车,打算返回工作室。
在路上,连日劳累导致摩托车失控,徐建峰掉入沼泽,意外身亡,年仅47岁。
徐建峰
徐家的天塌了,短短的27年间,一对儿女皆因守护丹顶鹤去世。
徐铁林不太明白,这究竟是意外还是宿命。
从此,扎龙这两个字再也不能在徐家人面前提起,丹顶鹤也成为了徐家人既牵挂又动容的一种动物。
但就在此时,徐家的第三代人——徐卓(徐建峰的女儿)却做出了一个让全家都惊愕的决定。
父亲意外去世那天,她正在东北农业大学园艺专业读书,因成绩优秀即将被保研。
她无法接受那个噩耗,一度悲痛欲绝;但她又想去父亲曾经奋斗过的地方,追寻他的足迹。
于是,她瞒着家人,向学校申请转学到姑姑徐秀娟曾就读的东北林大野生动物系学习。待学业完成后,徐卓也回到了扎龙。
爷爷奶奶有一万个不愿意,他们无法再次承受命运的捉弄;妈妈更是担心,她宁愿女儿平凡一生,不需要有什么大成就,只要健康平安就好。
但徐卓却说:只有在扎龙,我才能找回内心的安宁。每天走爷爷、姑姑、爸爸走过的路,还能感受到他们的温度,就像他们从未离开一样。
守鹤人和丹顶鹤
最终,他们同意了。徐卓便日复一日重复着守鹤人的日常,接力完成着徐家人对丹顶鹤的承诺。
如今,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丹顶鹤数量已有八百余只。
每年春天,它们都会从盐城返回,徐卓奶奶总会觉得女儿徐秀娟幻化成了其中的一只,飞了回来。夏天,成群结队的丹顶鹤翩翩起舞,叫声在辽阔的天地间回荡,扎龙湿地就变成了鸟的天堂……
美丽的丹顶鹤
有人问:动物真的比人重要吗?
有人质疑:为了动物,放弃自己的生命真的值得吗?
可世界上总有一种英雄主义,在认清了生活真相后,还会继续坚持走下去。
正如徐家三代人一般,即使他们知道前方充满了很多的不确定和危险,但仍会接力传承,肩负起那项使命……
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推荐文章4:绝美!黑龙江扎龙湿地迎来观赏丹顶鹤好时机
【绝美!黑龙江扎龙湿地迎来观赏丹顶鹤好时机】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黑龙江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里芦苇青翠、群鹤集聚,正是一年中观赏丹顶鹤的好时机。丹顶鹤在扎龙自然保护区为夏候鸟,每年4月到达,在经过成鸟三个多月的孵化哺育后,7月份的幼鸟已经羽翼渐丰,开始在外觅食。戳看高清美图~一起保护野生动物!(记者马俊玮)
: 央广网
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推荐文章5:盐城丹顶鹤保护区:黄海之滨的生态传奇
在盐城的黄海之畔,坐落着盐城丹顶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是“鸟类天堂”,也是全球最大的海岸湿地保护区之一,更是濒危物种丹顶鹤最重要的越冬家园。每年冬日,上千只丹顶鹤从北方长途跋涉到此,在滩涂湿地间起舞,谱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
生命挽歌,信念传承
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背后,是徐秀娟的感人故事。1987年,年仅23岁的她为救受伤丹顶鹤,陷入沼泽牺牲。她的奉献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保护区工。如今,这里已成为现代化生态基地,借助人工孵化和半散养技术,丹顶鹤种群不断壮大,来此越冬的野生丹顶鹤数量超千只,占全球总数60%以上,创历史新高。
湿地奇观,生态样本
天赐宝地
保护区横跨江苏中部沿海,总面积45.3万公顷,核心区1.74万公顷 ,拥有587公里海岸线。这片由古黄河与长江冲积形成的滩涂湿地,兼具南北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水网密布,为生物多样性创造了绝佳条件。
物种宝库
保护区记录的动植物超千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2种,如丹顶鹤、白头鹤;二级保护动物67种,如黑脸琵鹭。这里是丹顶鹤越冬地、全球黑嘴鸥最大繁殖地和獐种群重要栖息地,被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等。
候鸟驿站
每年春秋,近300万只候鸟途经盐城,50余万只水禽在此越冬。丰富的鱼虾、贝类为鸟类提供食物,芦苇荡则是天然庇护所。
生态旅游,诗意邂逅
保护区是科研重地,也是亲近自然的窗口。冬季是观鹤最佳时节,游客可在“水禽湖”等地漫步观鹤,也能登上观光平台远眺。在珍禽驯养场,游客能与丹顶鹤互动、投喂。此外,“海洋世界”、麋鹿放养区等景点,让人沉醉于原始生态。珍禽标本馆陈列260余种鸟类标本,结合多媒体科普,是青少年自然教育的“活课堂”。
创新守护,引领未来
保护区创新实践,为全球湿地保护提供范例:突破人工繁育技术,提升幼鹤存活率;开展生态修复,扩大湿地面积,抵御灾害;举办国际会议,培养人才,推动跨国候鸟研究。
盐城丹顶鹤保护区是中国生态名片,更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启示。每只鹤的飞翔都是对生命的礼赞,每份守护都是对未来的承诺。盐城诚邀世界,来见证生态奇迹,共筑绿色家园!
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推荐搜索词:
1.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在哪里
2.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有哪些
3.丹顶鹤自然保护区门票价格
本文标题:丹顶鹤自然保护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