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和建曲的区别
神曲和建曲的区别推荐文章1:被严重低估的制曲草,在农村名气不低,它有何用途?
在农村生活的人就知道,在农村喝酒,白酒少不了,我们广西的饭局避免不了要喝酒,喝酒时,白酒是首选,它常出现在各种场合。我们的白酒俗称“土茅台”,即米酒。土茅台虽比不上真茅台,但更适合一些好酒之人饮用,它度数一般,对肠胃又没有太大的刺激性,而且都是农村人自己酿的酒,大家的俗称中就带有“土”字,就是本地的意思,酿酒时有一种植物必不可少。
这种植物就是辣蓼,辣蓼是制酒曲的原料,而酒曲又会影响到酒的品质,包括口感、香味这些,其实辣蓼的价值不只是体现在酿酒这件事上,它有“制曲草”之称,在农村很有名气,你未必了解。
?蓼科植物中的一种农村的草木中,蓼科植物让人感到头痛,眼花缭乱,它包括的植物太多了,常见的药材何首乌、大黄、虎杖以及拳参等等,都属于蓼科植物,辣蓼还有很多与其相似的植物,如红蓼和蓼蓝这些。
想要在众多同科属的植物中找到存在感,辣蓼只能用价值来说话。作为草本植物,辣蓼很有特色,它的高度在60到90厘米之间,这种高度很难与别的植物争妍斗艳,但人们还是很容易就把目光聚集到它身上,它的总状花序为?穗状,花?的?颜色?宛如?鸡冠?的?那般?红?,有的也??颜色?较浅?,有点?偏于?白色?,这样的?形象?让人们?早早?就发现?了?它?,也找到?了?它的?价值?,而后?它?便为?人类?服务?。
?制作六神曲的材料辣蓼的“制曲草”之称真不是白叫的,它不只是能制酒曲,有一种叫“六神曲”的中药在制作时就少不了辣蓼。六神曲是?一种?具有陈腐气味?的方形块状?,是?在?多种?药材?中?加入面粉或者麸皮混合后,经过?发酵制成的曲剂,包括?青蒿?、苍耳草?以及?去皮?后的?杏仁?等等?,而?辣蓼?就是?其中的?一种了?。
同样的,在建曲的制法中,辣蓼也是作为原材料出现,若你以为辣蓼只是用在酿酒方面,那可还真是肤浅了,这种植物可以说是被低估得太严重了。
?辣蓼可作药材使用辣蓼和神曲、建曲这些药材有所联系,很多人不知道,它本身也可以作为药材来使用,在贵州、泉州等地就常被使用,《贵州中医验方秘方》和《贵州民间方药集》等书籍中均有介绍到辣蓼这味药材,日本所产的马蓼与犬蓼作用?甚至?还更广泛?,所以说?辣蓼草??还真?不只是?制?曲?那么简单?。
辣蓼有除湿、散瘀等?功效?,对?湿疹、脚癣以及?外伤这些?都有?很大的?帮助?。辣蓼?常出现?在?近水边阴湿处,全国?大部分?地区?皆可?寻?,现在?农村?酿酒?都是?买?现成的?酒曲?,人们?反而忘记了??酒曲?和?辣蓼之间?的?关系?,或许也是??辣蓼?太好生?长?的?原因?,到处?都是?,这样?就显得?不值钱?了?,认识?它?的?人?越来越少?,不知道在??你的?家乡?,是不是?也有?这种植物?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和老邪一起讨论吧?!
#中国地道风物##三农小分队#?#三农观察日记#?
神曲和建曲的区别推荐文章2:再谈中药六神曲
小王拿出一个小本子和一支笔,认真地翻开了几页,低声说道:“老师,最近我在学习消食药的内容,遇到了一些不太理解的地方。特别是关于‘神曲’的功效和用法,书上说得比较简略,我不太清楚它的具体作用和使用方法。”
谢老师听了,微微点头,微笑着说:“不错,神曲确实是一个重要的中药消食剂。要理解它的作用,首先得了解它的成分和制作过程。你知道神曲的原料有哪些吗?”
小王略带犹豫地说:“嗯,知道一些……大概有面粉、麦麸,还有几种药材,但是具体的数量和种类不是很清楚。”
谢老师笑了笑,继续说道:“对的。神曲主要是一个发酵制品,它的原料分别是面粉、麦麸、鲜辣蓼、鲜青蒿、杏仁、赤小豆、还有鲜苍耳的茎和叶。这六种原料先磨碎,再混合在一起,然后加上发酵菌,让它自然发酵,这样制成的就是神曲了。”
小王边听边认真记下,感到疑惑地问:“老师,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种药材?它们的作用各不相同,这样混在一起不会相互抵消吗?”
谢老师微微一笑,目光深邃地望着小王:“这个问题问得好。其实,这六种原料的选择是有讲究的。你知道,神曲还有一个别称叫‘六神曲’或‘六曲’。据说是因为古人认为这六种原料分别代表了六个方位的神,给它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也是一种古代的营销手段,但更重要的是,这几种原料经过发酵之后,结合了各自的特点,发挥出独特的消食功效。”
曲类中药,自“醴酒”(最早是当作药引使用)产生起,在我国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尚书·说命》中记载,公元前12世纪时,商王武丁和大臣傅说的对话中就有“若作酒醴,尔维曲”,其中“曲”是指含酵母的酒曲。它是我国古代的生物工程技术在药物生产中应用的典型范例,也是中药的一大特色。按照原料组成,曲类中药通常又分为大方曲和小方曲。一般来说,大方曲原料多,用途广泛;小方曲原料相对较少或单一,用途也更为独特,如六神曲。
小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续在笔记本上记录着每一个字。
谢老师见小王记录得仔细,继续说道:“神曲的主要功效就是消食,也可以称作消食化积、消食积、化食积、消食和胃、消食和中,都是可以的。它不管什么饮食积滞,都可以帮助消化。另外,神曲在改善腹胀、食欲不振、大便泄泻等症状上也有一定的效果,虽然这些并不是它最显著的特征。”
小王听到这里,轻轻点了点头,低声说:“原来如此。我记得有些患者吃得多了,感觉胃胀,您也曾开过神曲。”
谢老师满意地笑了笑,说:“比如青蒿、辣蓼、苍耳这些药材有解表退热的作用,所以对于那些因为饮食积滞而伴有外感发热的患者,神曲尤为适合。尤其是小儿,他们有时饮食不节制,特别是晚上吃得多了,胃里积滞,再加上夜里被子踢开,很容易外感风寒,这时候就可以用神曲。”
小王目不转睛地看着谢老师,若有所思,嘴唇微动,似乎在心里重复谢老师的话。他飞快地记下每一个细节,生怕错过什么。
“老师,那您是说,神曲在治疗小儿积滞兼外感发热时尤其有效?”小王确认道。
谢老师点点头:“是的不过,类似神曲的药还有一种叫建曲的,它最早在福建地区生产,现在很多地方也有生产。建曲的原料比较复杂,有四五十种,少的也有二三十种。里面的成分包括紫苏、葛根、荆芥、防风、羌活等等,这些药材偏于发散风寒,所以如果患者的外感风寒比较明显而又有饮食积滞,建曲会比神曲更好。”
“原来如此,”小王低声念叨着,飞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
谢老师见小王认真学习的模样,欣慰地笑了笑:“不过,六神曲也有一定的解表退热的效果,虽然不如建曲那么强,但在消食方面的作用是相似的。两者的共性就是都适用于饮食积滞兼外感的情况,其他的特征可以暂时忽略。”
小王点头,眼神里透出敬佩之情:“老师,您说得太清楚了!每次听您讲解,我都能学到新的东西。”
六神曲为辣蓼、青蒿、杏仁等药加入面粉混合后经发酵而成的曲剂。全国各地均有生产。其制法是:取较大量面粉或麸皮,与杏仁泥、赤小豆粉,以及鲜青蒿、鲜苍耳、鲜辣蓼自然汁,混合拌匀,使干湿适宜,放入筐内,复以麻叶或楮叶,保温发酵一周,长出黄菌丝时取出,切成小块,晒干即成。本品有发酵的特异香气,味微苦辛。以色黄棕,具香气者为佳。生用或炒用。中药六神曲性味甘、辛,温。归脾、胃经。具有消食和胃的功效
谢老师轻轻拍了拍小王的肩膀,继续说道:“你这股认真劲儿很好,不过神曲在现在的医方中,偶尔会看到它作为一种赋型剂出现。古代一些药方中用金石类药材制成的丸剂,因为金属粉末本身没有黏性,需要一些赋型物质,而神曲经过研磨后有很好的黏合效果,就常被用来做赋型剂,能帮助这些粉末成型。”
“赋型剂”通常指在制药过程中,用于赋予药物特定形态、性质或功能的辅料。这些剂型可以包括片剂、胶囊、液体制剂等。赋型剂的主要作用是改善药物的稳定性、溶解度、生物利用度,以及使药物更易于使用和吸收。在中医或中药制剂中,赋型剂也可能涉及到将草药与其他成分结合,以实现特定的疗效或便于患者服用。
小王边听边惊讶地说:“我还以为神曲只是单纯消食的药物,没想到还有这样的用途!”
谢老师微微点头,补充道:“不过,这种用法现在基本上已经被淘汰了。现代对于卫生学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神曲本身的发酵过程不易控制,做赋型剂的卫生指标也很难达到标准。所以现在很少再用神曲来制成赋型剂,实际意义已经不大了。”
小王听后,眼神中流露出些许敬佩,感慨道:“真没想到中药还有这么多历史背景和用法。谢老师,今天这次讲解真是太有意义了!”
谢老师微笑着看着小王,脸上流露出满足的神情,语重心长地说道:“中医的博大精深在于它的细节。每一个药材的搭配、每一个用法的细节都需要反复琢磨。只要你用心去学,总会有收获的。慢慢积累,你也会像我一样,能够把这些知识传授下去。”
神曲和建曲的区别推荐文章3:每天学习一味中药——神曲
凡以消化食积为主要作用,主治饮食积滞的药物,称为消食药。
被称为积食至宝“焦三仙”指的是山楂、神曲、麦芽,山楂长于消油腻肉积,神曲长于消谷面积食,又能健脾和胃,麦芽适用于米面薯芋类食滞不化。本期要介绍的中药是神曲。
神曲
:为辣蓼、青蒿、杏仁等药加入面粉或麸皮混和后,经发酵而成的曲剂。
制法:取较大量面粉或麸 皮、与杏仁泥、赤小豆粉、以及鲜青蒿、鲜苍耳、鲜辣蓼自然汁,混合拌匀,使干湿适宜,放入筐内,复以麻叶或楮叶,保温发酵一周,长出黄菌丝时取出,切成小块,晒干即成。生用或炒用。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
相关名字:六神曲、六曲。
性味归经:甘、辛,温。归脾、胃经。
功效:消食和胃。
性状鉴别:
神曲
神曲:呈方形或长方形的块状,宽约3厘米,厚约1厘米,外表土黄色,粗糙;质硬脆易断,断面不平,类白色,可见未被粉碎的褐色残渣及发酵后的空洞。有陈腐气,味苦。以陈久、无虫蛀者佳。
主治病证:
饮食积滞证。本品辛以行散消食,甘温健脾开胃,和中止泻。常配山楂、麦芽、木香等同用,治疗食滞脘腹胀满,食少纳呆,肠鸣腹泻者。又因本品略能解表退热,故尤宜外感表证兼食滞者。
此外,凡丸剂中有金石、贝壳类药物者,前人用本品糊丸以助消化,如磁朱丸。
用法用量:煎服,6~15g。消食宜炒焦用。
古籍摘要:
1.《药性论》:“化水谷宿食,癥结积滞,健脾暖胃。”
2.《本草纲目》:“消食下气,除痰逆霍乱泄痢胀满诸气。”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神曲为酵母制剂,含酵母菌、淀粉酶、维生素B复合体、麦角甾醇、蛋白质及脂肪、挥发油等。
2.药理作用:神曲因含有多量酵母菌和复合维生素B,故有增进食欲,维持正常消化机能等作用。
3.临床研究:据道,用神曲或经适当配伍还可治疗其他多种疾病,如:将神曲制成50%煎液口服,治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129例,止泻效果明显,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中华儿科杂志,1960,3∶231);用由多味中药组成的漳州神曲,成人每次15g,煎服(儿童酌减),日2次,治疗泄泻78例,有效率100%(中成药,1992,2∶23)。
其他:
测定7种中药及其复方的黄曲霉毒素,证明神曲及其制剂越鞠丸、保合丸、肥儿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黄曲霉毒素存在(中医药学刊,2001,5∶527)。神曲水煎时易于粘锅,难以过滤,且影响复方中其他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因而认为神曲不宜入煎剂用(中药材,1995,12∶617)。
神曲
神曲另有一个品种称建神曲,该品始载于《药性考》,又名泉州神曲、范志曲,简称建曲。为面粉、麸 皮和紫苏、荆芥、防风、厚朴、白术、木香、枳实、青皮等四十多种药品,经混合发酵而成。主产于福建泉州。
性味苦温,功能消食化滞,理气化湿,发散风寒,兼能健脾。常用于食滞不化或兼感风寒者。用量6~15g。
注:内容来自教材和网络,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神曲和建曲的区别推荐文章4:饮食里的中药:消食和胃六神曲,补中益气、润肺止咳之饴糖
饮食里的中药,今天介绍两种经粮食发酵而成的中药:神曲和饴糖。
“酒非曲不生,故曰酒母。……昔人用曲,多是造酒之曲。后医乃造神曲,专以供药,力更胜之。盖取诸神聚会之日造之,故得神名。……叶氏《水云录》云:五月五日,或六月六日,或三伏日,用白面百斤,青蒿自然汁三升,赤小豆末、杏仁泥各三升,苍耳自然汁、野蓼自然汁各三升,以配白虎、青龙、朱雀、玄武、勾陈、螣蛇六神,用汁和面、豆、杏仁作饼,麻叶或楮叶包罯,如造酱黄法,待生黄衣,晒收之。”——《本草纲目》
炒神曲
1.六神曲中药六神曲,是一种经发酵而成的曲剂,其制法是:取较大量面粉或麸皮,与杏仁泥、赤小豆粉,以及鲜青蒿、鲜苍耳、鲜辣蓼自然汁,混合拌匀,使干湿适宜,放人筐内,复以麻叶或楮叶,保温发酵一周,长出黄菌丝时取出,切成小块,晒干即成。
六神曲味甘、辛,性温;归脾、胃经。有消食和胃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六神曲中含有多量酵母菌和复合维生素B,故有增进食欲,维持正常消化功能的作用。
六神曲甘温健胃和中,常与山楂、麦芽、菜菔子等同用治疗治食积停滞,脘腹胀满,食少纳呆,肠鸣腹泻者。又因其略能解表退热,故尤适宜食滞兼外感表证者。
此外,凡丸剂中有金石、贝壳类药物者,可用六神曲糊丸以助消化,如磁朱丸(《千金要方》。
2.建神曲建神曲始载于《药性考》,又名泉州神曲、范志曲,简称建曲。为面粉、麸皮和紫苏、荆芥、防风、厚朴、白术、木香、积实、青皮等四十多种药物,经混合发酵而成。
泉州神曲
建神曲主产于福建泉州。其性味苦、微温;归脾、胃经。消食化积功效与六神曲相似,并能理气化湿,健脾和中。适用于食滞不化,暑湿泄泻,呕吐不食。
3.饴糖“糖之清者曰饴,形怡怡然也。稠者曰饧,强硬如钖也。”……“饴,即软糖也。北人谓之饧,糯米、粳米、秫粟米、蜀秫米、大麻子、枳椇子、黄精、白术并堪熬造。惟以糯米入药,粟米者次之,余但可食耳。”——《本草纲目》
中药饴糖,由米、麦、粟或与蜀黍等粮食,经发酵糖化制成。饴糖的主要成分是麦芽糖,此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2、维生素C等多种物质。
饴糖味甘、温;归脾、胃、肺经;有补中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的功效。
饴糖既能补益中气,又能缓急止痛。适宜于脾胃虚寒,脘腹疼痛,喜温喜按,空腹时痛甚,食后稍安者。若脾胃虚寒,肝木乘土,里急腹痛者,常与桂枝、白芍、甘草等同用,如小建中汤(《伤寒论》)。若气虚甚者,宜配伍黄芪、大枣、甘草等补中益气之品,如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若中虚寒盛而脘腹痛甚者,则配伍干姜、花椒等温中散寒止痛之品,如大建中汤(《金匮要略》)。
同时,饴糖入肺经,能补虚润肺止咳。治咽喉干燥、喉痒咳嗽者,可单用饴糖噙咽,以润燥止咳。配伍人参、阿胶、杏仁等,还可治肺虚久咳、干咳痰少、少气乏力者。
饴糖有软、硬两种,软者称胶饴,硬者称白饴糖,二者均可入药,但以前者为主。饴糖助湿生热,令人中满,故湿热内郁、中满吐逆、痰热咳嗽、小儿疳积者不宜服用。#头条创作挑战赛#
神曲和建曲的区别推荐文章5:炮制发酵以及神曲、建曲、半夏曲、沉香曲、淡豆豉、百药煎之比较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炮制——发酵
中药发酵法是经净制或处理后的药物,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由于真菌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使药物发泡、生衣的方法。经发酵法炮制过的药材改变了原有的性能,产生了新的治疗作用…。发酵法炮制的中药材主要有生神曲、生建曲、生半夏曲和生淡豆豉。
六神曲的制备
神曲制作:用鲜青蒿、鲜苍耳、鲜辣蓼各12斤,切碎;赤小豆碾末、杏仁去皮研各6斤,混合拌匀,入麦麸100斤,白面60斤,加水适量,揉成团块,压平后用稻草或麻袋覆盖;使之发酵(置于30~37℃湿润处,),至外表长出黄色菌丝时取出,切成约3cm见方的小块,晒干即成。另法:用鲜蓼子4.5斤,鲜青蒿、鲜苍耳各1.5斤,洗净切碎,加水浸泡;杏仁去皮研碎,6斤;赤小豆研碎,6斤,加水煮成粥状,混合拌和,入白面150斤,略加清水,反复揉匀,然后压成方块,用麻叶包裹,置温室中经发酵后,切成小块,晒干即成。
建曲的制备
建曲:取藿香6kg,青蒿6.5kg,辣蓼草6.5kg,苍耳草6.5kg,苦杏仁4kg,赤小豆4kg,炒麦芽9kg,炒谷芽9kg,炒山楂9kg,陈皮6kg,紫苏6kg,香附6kg,苍术6kg,炒枳壳3kg,槟榔3kg,薄荷3kg,厚朴3kg,木香3kg,白芷3kg,官桂1.5kg,甘草1.5kg,面粉10.5kg,生麸皮21.0kg。各药共研细粉与生麸皮混匀,再将面粉制成稀糊,趁热与上述混合各药揉合制成软材,压成块状,发酵,取出,干燥。
半夏曲的制备
半夏曲:
《纲目》:"半夏研末,以姜汁、白矾汤和作饼,楮叶包置篮中,待生黄衣,晒干用,谓之半夏曲。
取漂过的半夏,研粉。每斤用面粉4两、生姜2两洗净打汁拌入面粉内,加些温开水调成糊浆,再与半夏粉充分拌和,压扁约三分厚,切为小块,晒至半干,放入锅内烘至黄色为度。均宜置干燥处,防霉。
沉香曲的制备
沉香曲:沉香200g 、木香 200g 、柴胡 100g 、厚朴(姜制) 100g 、豆蔻 100g、 砂仁 100g 、郁金 100g 、防风 400、 葛根 100g 、乌药 400g 、枳壳(麸炒) 400g 、陈皮 400g 、桔梗 400g、 槟榔 400g 、麦芽(炒) 400g、 谷芽(炒) 400g、 前胡 400g 、青皮(麸炒) 400g 、白芷 400g 、檀香 300g 、降香 300g 、羌活 300g、 藿香 300g 、甘草 150g
制法:以上二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粉末加面粉 25g(制成稀糊),搅匀,制 成块状,低温干燥,即得。
淡豆豉
处方:大豆每100kg,用桑叶、青蒿各7~10kg。
制法:1.先把黑豆洗干净,然后放入煎好的药液中,让豆子充分吸收药液;2、把喝足了药液的黑豆放入蒸锅内蒸透,取出,稍晾;3、稍晾后放入容器内,用药渣覆盖好,让豆子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闷至发酵;4、经过发酵,已经长满了黄衣;5、除去药渣,用水搅拌,洗净豆子;6、洗净好的豆子再次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15天左右,然后开始蒸晒;7、把发酵好的豆子取出来,进蒸锅蒸一下;8、蒸好的豆子取出,放在阳光下晒干,即可。
百药煎
百药煎:为五倍子同茶叶等经发酵制成的块状物。
制法:五倍子一斤,生糯米一两,滚水浸过,细茶一两同炒,共研末,入罐内封固六月,要一七取开,配合用。又:五倍子一斤研末,酒曲半斤,细茶一把研末,右用小蓼汁调匀,入钵中按紧,上以长稻草封固,另用箩一个,多着稻草,将药钵坐草中,上以稻草盖,置净处,过一七后,看药上长起长霜,则药已成矣。或捏作丸,或作饼。晒干,才可收用。
神曲和建曲的区别推荐搜索词:
1.中药神曲和建曲的区别
2.神曲和建曲的区别图片
3.神曲和建曲的区别在哪里
本文标题:神曲和建曲的区别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