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推荐文章1:散文:旧岁将末,敬颂冬绥,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深冬已深,岁月匆匆。


  年末回眸,那些往事在记忆里一一浮现,记录着,不曾忘记的过往和似水流年的短暂和美好。


  回忆让过往清晰如昨,岁末让往事随风,只待春归。


  岁月的手,翻过一页旧的时光,光阴的笔落下2021的帷幕,走入2022的新篇章。


01

  时间看着很长,似有漫长的一生。时间很短,短到一回眸,就春秋白头。可一眨眼就四季清瘦,风烟俱净。


  莎士比亚说:“凡是过去,皆为序章。爱所有人,信任少数人,不负任何人。我荒废了时间,时间便把我荒废了。在灰暗的日子中,不要让冷酷的命运窃喜;命运既然来凌辱我们;就应该用处之泰然的态度予以复。明智的人决不坐下来为失败而哀号,他们一定乐观地寻找办法来加以挽救。”


  韶华易逝,事过境迁,这一年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和故事,历经过生活的挫折和磨难,看见过美好与丑恶,好在都熬过来了,凡事都将过去,记住该记住的美好,忘记所有的伤痛。


  天地万物,瞬息万变,人生海海,我们能做的只有做好自己,接受不能改变的。事实无常,“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生命中除却生死,再无大事。其他一切皆是擦伤。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一段旅程。在这段旅程中,我们要途经很多的磨难,当历经所有的挫折和困难后,都自有一份礼物,来自岁月的打赏。


  凡事看开,淡然处之,对他人从容亦是对自己的善待。走到深冬岁暮,回望光阴,心怀希望,静守新岁,让过往清零,哪怕光阴老旧,也不言沧桑,只待春归。


02

  毕淑敏 在《提醒幸福》中说:“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


  冬日的暖阳照进心里,温暖流年,那一抹明媚中所斑斓的回忆,是人生四季的写意。即便光阴旧了,在回忆中依然闪闪发光。


  寒冷的冬日一场大雪,让这一年的岁末丰盈起来了,独自走在雪后的山林,空旷,寂静又清美,凡尘落素,让这一年的风景多了几许感怀。


  时光的美和岁月刻画下的痕迹,总让人眷恋不已,有遗憾,也有期许。


  年末的时光总有几许伤感,时光已走,季节清瘦,岁月向晚,没有光阴可回头。于时光的流逝中,快或慢,盛情或温柔都成过往云烟。


  林清玄说:“幸福,常常是隐藏在平常的事物中,只要加一点用心,平常的事物就会变得非凡、美好、庄严了。只要加一点用心,凡俗的日子就会变得可爱、可亲、可思念了。”


  守着光阴,在自己遇见的故事里慢慢变老,眼前掠过的画面,除了感动就是温暖,而那些刻骨铭心的痛处,只适合删减记忆。


  被时间好好记录下来的,都是生命成长的历程。在年末翻阅中的美好,都是平常的小欢喜,平淡的小幸运。回忆里最幸福的事情,依旧是平常的点滴。


03

  人生苦短,活在当下。回忆里的事物总是美好。马提亚说:“回忆过去生活,无异于再活一次。”


  鲜活的记忆,让心情随着心的节奏悦动。人活到最后,所拥有的无非就是记忆,每一次的回忆,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再去感悟生命。沿着曾经的轨道还原体验过的风景。万千滋味都包含在这回忆当中。


  年末的回忆,在一盏茶中,以一种特有的方式展现过往。曾经所有遇见和好运,在隔水遥望中,回眸浅笑,花开叶落间,都是充满了明媚和美好。


  昨天早已过去,今天只属于你,往事随风不可追。当下的每一天才是要学会珍惜和随缘,轻松生活,温柔念起,不负岁月,不负自己。


  活在当下,活在当下的每一个时刻。哪怕曾经都成回忆,也唯有活在当下的人才是最美丽和最安然自在的。


  汪曾祺先生说:人生苦短,因为这苦和短,我马不停蹄,一意孤行!


  不念过往,不遗憾曾经,我们都只是曾经的过客,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旧岁将末,保持热爱,继续奔赴下一场山海。


  愿今日过后,所有的晦暗风雨,都留给过往。寒冬散尽,山河无恙,岁岁皆安。


  愿往后日子,阳光明媚,春风轻柔入怀,一觉醒来,又日日是好日。


  2021再见,愿往后平安喜乐,星河长明,只生欢喜不生愁。


  转自:遇见子美


  版权归原所有,向原创致敬!


  免责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作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私信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推荐文章2:散文: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心有归途,便是安好

  :子墨


  清晨,天地之间秋意绵绵,草尖上悬着几枚清露,晶莹剔透,莹润出诗意。


  清寂的时光,朦胧出水墨轻染的秋天,光影交错,那些关于秋色渐浓的画面,若隐若现。


  当秋云去了远方,雾气也自然散开,金色的秋天,秋阳淡淡,懒散地洒下,人间静秋,驱赶着人们内心的浮躁。


  聆听秋日私语,是温暖与万物的呢喃,鸟儿几声鸣叫,更是让秋意深远,落下几枚幽静栖息在秋的角落,守一片宁静祥和,安然谱写最美的画卷。


  秋天就是这样的安静和美丽,只有到了秋天,才会有心情想一些花好月圆的事情,慢慢感受平凡日子里的朴素,烟火人间里的深情与淡然。


  也许,秋天的风告诉我们,活在世上最好的生活方式,随遇而安、随缘自适,才是自由。


  也许,秋天的落叶告诉我们,不因枯荣而烦恼,不以凋落而忧伤,生命终究会老,淡然从容,走到哪儿都能安之若素,活得平静,就是快乐。


  自由与快乐,不就是我们想要的幸福吗?所以,在这个秋天,从从容容、坦坦荡荡地走过,时光不老,我们也乐得其所。


  秋一样的人生,平平淡淡,从从容容;秋一样心态,安安稳稳,简简单单,难道不是活着最好的姿态吗?


  罗兰说:“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清澈。”


  清澈的时光里,可以看见岁月的温柔,时光明亮透彻,适合一个人消磨,独处时,跟着流云,看着落叶,想着自己的人生,感觉现在的自己才是最真实的自己。


  让自己安静下来,心底干净,心情平静,如此的心境里,??的灵魂才完完全全属于自己。


  静下心来,看秋风扫着小径上的落叶,生命不需伪装,不需附和,舒舒服服做回原来的样子,就已经很美,归于沉寂,还自己一份久违的轻松,这就是圆满。


  安然、静美的秋天,百花荼蘼尽,秋风生华实。人间万般风景,唯有静看,才不辜负;世事纷纷扰扰,但愿且行且珍惜,且淡且从容。


  春夏秋冬,寒暑易节,季节更替,以随和淡然的态度过好自己的生活,有一朵花的姿态,安安静静地盛放。拥有岁月的恩赐,时光的抚慰,生活的善待,寻得一份素美,香染心情,清喜一种朴素生活,不浓不淡,不吵不闹,清欢在手,就已足够。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当秋色渐深,转瞬即逝的时间里,时光印刻,岁月勾勒,秋的迹痕,越来越清晰。


  秋上心头,思绪辗转,在纷落的季节,总有一些如清露的事物,明澈了心境。让那些寻梦而来的秋之装扮,一一显露出来,有月下的虫鸣,有残荷,还有,恰逢花落时的心情。


  一路走来,我们一直跟着季节向前走。没有谁能阻当季节的脚步,没有谁能阻碍季节的枯荣,一路艰辛,一路风景,到如今,回眸感悟,原来,只有安静的心,才能够路看懂人生风景中隐藏的美好。


  风雨过后就是阳光,夏天过去,秋天如期而至,这种规律谁也改变不了,平常的日子,跟随时光流逝,即使沾满一身风尘,也是无怨无悔。


  我们抬头凝望,远方依旧是深远的秋意,指引着人生的方向,低眉时,又看见身边的美好,又因为不曾辜负而欣慰。


  秋风过处,滋长出烟火。秋天的生命,依旧诉说着自己人生的故事,生生不息的生长依旧继续,那些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那些岁月枝头的花,依旧为了心中梦而绽放。


  季节周而复始,生命来来往往,而每个生命依旧不论寒暑,乐此不疲地奔赴一次次春暖花开。


  在最好的年华与秋天相逢,隐喻着成熟与美好的存在,温暖的时光,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诗,就是救赎自己的一种启示。


  让那些曾经的不快乐,彼此之间,互相遗忘,那些人生中的是是非非,都在光阴里得到融化了,在秋风中飘散。


  岁月沧桑,在变化中勾勒出秋天的静美,是一幅唯美的画卷,而人生总是不够完美,无常之中,我们心怀希望,让自己安静下来,等待雨过天晴,等待夜空中的一轮明月,圆缺转换间,迎来花好月圆的风景。


  《礼记》有言:“欲不可纵。”


  秋天的美丽是回收的,是内敛的人,如果不能做到删繁就简,就不能安然生活,若不能做到素心以对,就不可能发现人生中的美好,若是不能保有一颗平常心,就会被纷繁的物欲遮蔽了双眼。


  岁月静好,时光匆匆,人生风景旖旎,经过秋天,有太多的感悟,有太多的无奈,感慨人世间有太多的来不及,已经跟着韶华逝去。


  忙忙碌碌半生,也来不及停下脚步,欣赏沿途的风景,甚至来不及扪心自问,自已否喜欢现在拥有的一切。


  当一切的曾经,变成了云烟旧梦,那些曾经的苦难也就变得不值一提。


  若不是秋水沉静,让我们看见了生命潜在的力量,怎么能难以抵挡一路的风霜薄露,若不是看见秋叶红绿搭配成季节最美的风景,那么不知不觉间白了头,内心便也不会觉得至老少年心的存在。


  当繁花变得苍老,当步履走向深秋,未来的路上,时光流转,季节更替告诉我们,前行的路上,还有更多的希望。


  又是一年秋,真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岁月流逝不等人。九月,愿我们珍惜时光,日日觉醒,感恩岁月,岁岁安详。


  若是懂得,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心有归途,便是安好,那么,未来可期,美好一直在路上。


  美文共赏,子墨期待与您共勉,感谢阅读!


  谢绝未经允许采用。原创文字,。图片来自网络,联系必删。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推荐文章3:领袖用典丨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莎士比亚说:“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英国议会在增进两国社会各界交流、促进双边关系发展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希望各位议员登高望远,继续做中英关系的积极推动者、中英友好的贡献者、中英合作的支持者,为中英关系更广阔、更光明的未来铺设理解之路、架起合作之桥。


  ——习近平在英国议会发表讲话,2015年10月20日


  2015年10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英国议会发表讲话。新华社记者 张铎摄


  原文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英国 莎士比亚《暴风雨》第二幕第一场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英文原文为:Where of what's past is prologue.


  这两句出自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剧作《暴风雨》。《暴风雨》是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完整的杰作。这部剧歌颂了纯真的爱情、友谊和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暴风雨》描写了米兰公爵普洛斯彼罗被弟弟安东尼奥夺去爵位,带着女儿米兰达和魔术书流亡到一座荒岛,在那里调遣精灵,呼风唤雨。这部作品被人们称为莎士比亚的“诗的遗嘱”。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这两句的大意是:以往的一切都只是个开场的引子,以后的正文该由我们来干一番。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过去的一切只是为我们今后大展宏图翻开了一个序言,更美好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中英两国关系的发展,也是历经曲折,柳暗花明。近代以来,由于两次鸦片战争、冷战、香港地位问题等,中英关系历经风雨。近年随着中国经济崛起,英日益深化对华合作,双方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磋商与对话加强,两国高层亦保持互访。1998年朱镕基总理与布莱尔首相实现互访,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建立中英全面伙伴关系。1999年江泽民主席成功访英,这是中国国家元首对英国的首次国事访问。2004年5月,温家宝总理对英进行正式访问,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建立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意建立两国总理年度会晤机制,并确定两国重点合作领域。此后,中英两国关系开始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2014年,中英货物贸易额达809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3倍多。截止到2014年底,英国对华直接投资项目超过7000个,总投资金额达到200亿美元。截止到2015年6月,大约7000多名英国学生到中国学习,英国文化委员会制定了“英国未来计划”,鼓励英国学生去中国参与学术研究或工作、实习,期望在华的英国学生人数在2020年达到8万。截至2014年,中国赴英国旅游人数近5年约为23万人次,据英国估计,到2020年中国游客人数有望达到65万人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境游市场,为英国旅游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中国游客在英国旅行停留的时间和消费额已经高于其它欧洲国家。


  2015年2月,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发表中国春节贺辞时,将2015年称为中英关系史上的“黄金年”。此后,他提出打造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之后,两国领导人和商界领袖在很多场合也屡次谈及中英“黄金时代”。


  从10月19日开始,习近平主席将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主席10年来首次访问英国。舆论普遍认为,这标志着中英关系“黄金时代”正式开启。这也就意味着今后,中两国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两国的合作必将更加深入。


  习近平在英国的演讲中也提到,中英交往的“过去”,两国关系创下了多项“第一”。他指出,英国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也是率先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欧盟国家;是除香港外最大人民币境外交易中心,也是吸引中国留学生、开办孔子学院最多的欧盟国家。英国还是首个发行人民币国债的西方国家、最早申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西方大国。


  但是,这些美好的开始还不是中英关系的最好。随着习近平出访,中英关系必然更上一层楼。在这些过去成就的基础上,中英能更加深入合作,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所以,习近平引用莎士比亚的名言说“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这既是对当前中英关系的总结,也是对未来中英关系的美好期待。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推荐文章4:过往皆序章

  长亭


  这个夏天海燕决定离开北京。北漂五年,用她自己的说法,这里已经没什么值得留恋,感觉时间到了,该走了。但具体是到了什么时间,她自己也说不清。


  五年搬家四次,换工作三次,最后一次还是团队集体跳槽,没想到刚半年,新公司就裁员,一起过去的人,辞退的辞退,离职的离职,她觉得自己也该离开了,离开这个公司,离开这座城市。


  熟悉海燕的人大多都不明白她当初为什么来北京。大学时,她是同学眼中公认的“懒人”,上午8点的课上少有她的身影,多数时候她宿舍楼都懒得下。


  可就是这个看上去对生活“没任何企图”的人,毕业后却决定到大城市闯荡。几年之后,昔日的同学再相见时,都说她有脱胎换骨的变化,不仅从以前的“糙汉子”蜕变成了温婉的都市女郎,更主要的还是性情上的改变。为什么和大学时判若两人?变得勤快、独立,对人也这么客气。 “有吗,可能是经历过一些事情后,更懂得尊重和珍惜了。” 她总是笑着回答这个故人之问。


  临行前,几个在北京的同学为海燕送行,一群人从后海走到鼓楼,夏夜晚风的吹拂,让人身心放松,她也第一次讲起这几年的经历。


  刚来北京时,为省钱她与陌生人合租了一间10平米的小卧室,欺生不意外,没想到对方在一次拌嘴后,把她的所有行李扔到了马路上,她气不过跟人扭打了一回,然后进了派出所。另一次,租住在自建楼房顶层阁楼里的她,在洗澡、上厕所都要下楼走很远的日子里,寒冬腊月的季节,她洗完澡回来才发现钥匙没带,只得通过墙上的小广告召唤开锁师傅打开反锁的门。那天穿着单薄睡衣的她,在屋外等了半小时,进屋发现未干的头发上都是白色的冰碴。


  海燕家境不错,但她不愿意依靠家里,在最困难、最委屈的时候,她也这样坚持着。北京这几年虽然挫折困顿不断,但她依然觉得收获多于付出。


  带着影视梦想,海燕在北京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剧组里担任宣传。那一年,给团队订餐,到处寻找资源,家常便饭般的通宵拍摄剪片,加上微薄的工资,梦想与现实她总算分清楚了。


  接下来是一家广告公司,虽然同样披星戴月,但有好收入慰藉,更重要的是这期间,竞标、创意、写告……用她的话说,三年里收获了“受用一生的成长”。海燕还记得,她第一次独立负责广告投放,从前期策划、方案,到对接互联网视频平台和收集反馈数据,各环节都需要独立完成,那段时间,她像一个被按压到底的弹簧,每天在紧张的压力和高强度工作中度过。在项目收尾阶段,持续的熬夜和不规律饮食,她得了急性肠胃炎,半夜被同事送到医院输液。


  汗水与泪水浇灌的成长最让人难忘,项目的成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也让海燕下决心在以后工作中更加努力。然而好景不长,团队在一个长期服务的大客户竞标中败北,一夜之间他们就被边缘化了。之后,她跟着团队一起跳槽了,但不到一年,新公司就以经营不善为由,辞退了一些一起跳槽过来的人,此外公司还有许多做法海燕也看不惯,她决定离职,也离开这个城市,带着五年的成长,回家乡去开辟另一片天地。


  “漂了这几年,也该回去了,不是铩羽而归,而是在不同时间段,做出了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海燕坦言。


  资本市场的残酷,退居到物化利益后面的城市人际关系,或者还有触礁后依旧不屈,继续激荡奔涌的青春脉动,海燕似乎都经历过了。不管怎么说,在还能吃苦的年纪,去见识新世界,去经历更多的未知,不要求结局有多完美。当某天发现自己“漂”不动了,转身离场,带着曾经觉得是苦,也许以后回想起来是甘的记忆,去过另一种生活。


  离开那天,有关系要好的去送别,同为“北漂”,有人落泪,海燕却很淡然——或许她的体会更多,她说:北京这几年让她收获了很多成长,现在她要带着这份成长回到属于自己的地方,没有留恋,只有更加清晰的方向。


  正所谓,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来得从容,去亦能潇洒,莫谈遗憾,选择而已。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推荐文章5:大大用典丨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莎士比亚说:“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英国议会在增进两国社会各界交流、促进双边关系发展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希望各位议员登高望远,继续做中英关系的积极推动者、中英友好的贡献者、中英合作的支持者,为中英关系更广阔、更光明的未来铺设理解之路、架起合作之桥。


  ——习近平在英国议会发表讲话,2015年10月20日


  【原文】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英国 莎士比亚《暴风雨》第二幕第一场


  【解释】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英文原文为:Where of what's past is prologue.


  这两句出自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剧作《暴风雨》。《暴风雨》是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完整的杰作。这部剧歌颂了纯真的爱情、友谊和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暴风雨》描写了米兰公爵普洛斯彼罗被弟弟安东尼奥夺去爵位,带着女儿米兰达和魔术书流亡到一座荒岛,在那里调遣精灵,呼风唤雨。这部作品被人们称为莎士比亚的“诗的遗嘱”。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这两句的大意是:以往的一切都只是个开场的引子,以后的正文该由我们来干一番。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过去的一切只是为我们今后大展宏图翻开了一个序言,更美好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中英两国关系的发展,也是历经曲折,柳暗花明。近代以来,由于两次鸦片战争、冷战、香港地位问题等,中英关系历经风雨。近年随着中国经济崛起,英日益深化对华合作,双方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磋商与对话加强,两国高层亦保持互访。1998年朱镕基总理与布莱尔首相实现互访,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建立中英全面伙伴关系。1999年江泽民主席成功访英,这是中国国家元首对英国的首次国事访问。2004年5月,温家宝总理对英进行正式访问,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建立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意建立两国总理年度会晤机制,并确定两国重点合作领域。此后,中英两国关系开始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2014年,中英货物贸易额达809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3倍多。截止到2014年底,英国对华直接投资项目超过7000个,总投资金额达到200亿美元。截止到2015年6月,大约7000多名英国学生到中国学习,英国文化委员会制定了“英国未来计划”,鼓励英国学生去中国参与学术研究或工作、实习,期望在华的英国学生人数在2020年达到8万。截至2014年,中国赴英国旅游人数近5年约为23万人次,据英国估计,到2020年中国游客人数有望达到65万人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境游市场,为英国旅游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中国游客在英国旅行停留的时间和消费额已经高于其它欧洲国家。


  2015年2月,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发表中国春节贺辞时,将2015年称为中英关系史上的“黄金年”。此后,他提出打造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之后,两国领导人和商界领袖在很多场合也屡次谈及中英“黄金时代”。


  从10月19日开始,习近平主席将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主席10年来首次访问英国。舆论普遍认为,这标志着中英关系“黄金时代”正式开启。这也就意味着今后,中两国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两国的合作必将更加深入。


  习近平在英国的演讲中也提到,中英交往的“过去”,两国关系创下了多项“第一”。他指出,英国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也是率先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欧盟国家;是除香港外最大人民币境外交易中心,也是吸引中国留学生、开办孔子学院最多的欧盟国家。英国还是首个发行人民币国债的西方国家、最早申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西方大国。


  但是,这些美好的开始还不是中英关系的最好。随着习近平出访,中英关系必然更上一层楼。在这些过去成就的基础上,中英能更加深入合作,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所以,习近平引用莎士比亚的名言说“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这既是对当前中英关系的总结,也是对未来中英关系的美好期待。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推荐搜索词:

  

  1.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的意思

  

  2.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凡是未来皆可期待是什么意思

  

  3.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出处

  

本文标题:凡是过往皆为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