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罪犯被捕后,竟嚣张的向警察问起“我在中国能排第几?”得知自己并未排在前三之时,竟露出一种失望的表情。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起案件,就是当年震惊全国的特大持枪抢劫杀人案。


  案件的主人公名叫王军,一度被称之为“最帅悍匪”。


  王军,一个1964年出生的河南汉子,本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中原油田的中层干部,母亲是医院化验员。然而,他却与妹妹的人生轨迹截然不同。妹妹一路顺风,毕业后在北京的大单位工作,而他却从小不学无术,初中辍学后便开始了他“不归路”的第一步。


  1986年,王军因盗窃入狱,服刑期间又因越狱未遂被加刑三年。出狱后,他给父母留下一张字条:“人各有志,我出去找我的归宿了。”从此,他踏上了犯罪的道路。


  1992年,王军在广西东兴和越南芒街的生意往来中,偶然接触到非法枪支交易的渠道。他便买了一把手枪,带回广州转手就卖了高价。这次意外的“成功”让他尝到了甜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开始频繁倒卖枪支,甚至萌生了一个疯狂的念头:与其倒卖,不如直接持枪抢劫!


  1993年4月18日,王军来到浙江临平镇游荡,寻找“发财”的机会。当他来到电影院附近闲逛时,发现一辆自行车停在路边,心生贪念,便趁无人注意时,开始摆弄自行车的锁具,试图将其盗走。然而,他的行为很快引起了两名巡逻联防队员的注意。


  两名联防队员立刻上前盘问。他们怀疑王军是小偷,准备将其带回联防队部进行审查。然而,王军深知一旦被抓,自己不仅会再次入狱,还可能因为携带非法物品而面临更严重的指控。


  于是他果断从后腰拔出手枪,对准两名联防队员连开数枪。两名联防队员被击中倒地,其中一人头部中弹,导致双目失明。另一名联防队员虽然受伤较轻,但也在混乱中被王军抢回了身份证和随身物品。


  此时,一名热心市民听到枪声后,立刻冲出来试图阻止他。王军毫不犹豫地又开了一枪,将这名市民击倒。随后,他趁着混乱逃离了现场。却不知,自己的身份证不慎遗留在现场。


  警方迅速介入调查,通过现场勘查和目击者提供的线索,很快锁定了嫌疑人就是王军。


  但由于当时信息尚未联网,王军在作案后迅速逃离了临平镇,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尽管警方在中原油田找到了他的父母,但他们早已与王军断绝了联系,对他的行踪一无所知。


  而王军这边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已经暴露,于是更加小心谨慎地隐藏行踪。他辗转多地,继续从事盗窃和倒卖枪支的勾当。1994年7月,他在温州永嘉与三轮车夫发生冲突时,再次掏出枪支,但因枪支卡壳而被捕。


  由于当时信息未联网,永嘉县警方并不知道他在临平镇犯下的枪击案,仅以他在现场携带的手枪为依据进行审讯。


  最终,王军因“非法持枪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投入金华蒋堂监狱服刑。在监狱中,他不仅没有改过自新,反而从狱友那里学会了更多犯罪技巧,如偷盗摩托车和撬锁等。


  出狱后,王军利用在监狱中学到的偷盗技术,多次盗窃摩托车,用于作案和出行。


  还在余杭市第一人民医院盗窃医院收费室,盗取现金约三万元,之后又销声匿迹。


  然而王军并不满足于此,为了实现他的“天才计划”,他筹备了5年时间,期间多次前往越南购买枪支,练习枪法,甚至对着20米高空的小气球练习射击。很快,他便锁定了一个目标,浙江余杭市的乔司信用社。


  王军在踩点过程中发现,余杭乔司镇信用社的收款员每天下午都会从卷烟市场收取大量营业款,并徒步返回信用社。这种固定的收款模式和相对薄弱的安保措施,让他看到了可乘之机。


  1999年1月25日,王军骑着一辆偷来的红色铃木王摩托车,戴着头盔,来到乔司信用社附近。他像一只潜伏的猎豹,等待着最佳时机。下午6点左右,两名女职员徐永根和沈金娟像往常一样,提着装满营业款的旅行袋从卷烟市场返回信用社。


  当徐永根和沈金娟走到建设银行乔司支行门口时,王军突然从摩托车上跳下,撩开外套,露出腰间的手枪。他毫不犹豫地对准徐永根的后脑勺扣动扳机,一声巨响,徐永根当场倒地。沈金娟本能地回头查看,却只看到王军冰冷的枪口。紧接着,又是一声巨响,沈金娟也倒在了血泊中。


  枪声惊动了信用社的门卫陈金水。他冲出门外,看到王军正在捡起地上的旅行袋。陈金水本能地呵斥了一声,王军却再次扣动扳机,陈金水胸口中弹,倒在地上。


  短短几分钟内,三人倒下,王军抢走了装有71万元现金的旅行袋,骑上摩托车扬长而去。


  案发后,浙江省公安厅、杭州市公安局和余杭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专案组。俞国行厅长、盛继芳局长亲自坐镇指挥,一场针对王军的“天罗地网”悄然铺开。


  技术人员在案发现场提取到了三枚9毫米手枪弹壳,判断为东欧产制式手枪所发射。目击者提供的线索显示,凶手是一名骑红色铃木王摩托车的瘦长男子,身高约1.8米左右,外地口音。专案组迅速封锁了通往杭州、临平、海宁等方向的交通要道,设卡堵截。


  1月26日晚,余杭市电视台播发了《紧急协查通》,承诺对提供重要线索者奖励10万元。然而,王军似乎对自己的“完美计划”过于自信,他并没有意识到警方的行动,而是大摇大摆地住进了杭州的一家四星级饭店。


  就在警方全力追捕王军的同时,一条意外的线索浮出水面。余杭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护士长陈秀英反映,有一个可疑男子每天都会来医院,声称自己患有肺结核,是这里的病人。可奇怪的是,他还在医院的寄存箱里存放了一些物品。


  专案组立即对医院的寄存箱进行排查,发现其中三只箱子的锁并不是医院配发的。打开这些箱子后,警方发现了治疗肺结核的药物、一套摩托车钥匙、撬棍、螺丝刀、老虎钳等工具,甚至还有一部被抢的手机。


  这时的信息网络已经很完善了,经过指纹比对,警方发现寄存箱内的指纹与1993年临平镇一起枪击案现场提取到的指纹高度相似。那个案件的嫌疑人正是王军!专案组意识到,这个寄存箱的主人很可能就是他们要找的凶手。随即便对医院进行布控。


  1999年2月12日,王军从广西柳州返回杭州。他原本计划提取银行存款后去广州避风头,但银行规定提取大额现金需要提前预约。无奈之下,他决定回到余杭市第一人民医院处理寄存箱里的物品。


  当他走进医院时,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进入了警方的包围圈。联防队员孙炳寿一眼就认出了他,迅速通知了埋伏在医院内的特警和武警。在医院的走廊里,王军与警方狭路相逢。面对警方的喝问,王军试图反抗,但最终被制服。警方从他身上搜出了两支装满子弹的手枪和91发子弹。


  王军被捕后,依然嚣张跋扈。他反问警察:“我在中国能排第几?”甚至吹嘘自己原本可以成为“国际大盗”。然而,他的嚣张并没有持续太久。


  1999年6月9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抢劫罪、故意杀人罪判处王军死刑。7月30日,王军被执行枪决。


  犯罪的根源在于个人的选择与价值观,同时也与家庭、社会环境密切相关。这起案件提醒我们,必须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层面共同努力,加强法律意识、心理矫治、犯罪预防和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无论犯罪者多么嚣张,无论他们的计划多么“完美”,最终都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以上所述,仅系个人之观点。倘若诸君持有不同之看法,诚望能积极展开探讨。


  在此,感谢诸位的支持!


  (文中所采用之图文源自网络,若有,烦请联系删除,多谢!)


本文标题:被捕后反问警察“我排第几”,王军的犯罪生涯为何如此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