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南贝克街的亡灵
柯南贝克街的亡灵推荐文章1:贝克街的亡灵最经典!最受欢迎《柯南》剧场版TOP10
《名侦探柯南》系列剧场版的新作《名侦探柯南:万圣节的新娘》已经于4月15日正式上映,影片的先期评价非常不错,不知道会不会再次掀起一股“安室透热”呢?
因为新的剧场版上映,日媒也举行了每一年的惯例投票——最受欢迎的《名侦探柯南》剧场版,不知道和你心中的排名是否一致呢?
TOP 10《名侦探柯南:异次元的狙击手》
TOP 9《名侦探柯南:通往天国的倒计时》
TOP 8《名侦探柯南:绀青之拳》
TOP 7《名侦探柯南:唐红的恋歌》
TOP 6《名侦探柯南:瞳孔中的暗杀者》
TOP 5《名侦探柯南:绯色的弹丸》
去年上映的剧场版,虽然宣传里面说了赤井一家都非常活跃,海看起来也非常大场面,但是其实和剧情没有什么太多的关系,不过整体剧情还算可以。
TOP 4《名侦探柯南:迷宫的十字路口》
《迷宫的十字路口》第一部以京都为舞台的剧场版,除了要找到连续杀人事件的真凶之外,故事中还交织着工藤新一和毛利兰、服部平次和远山和叶的恋爱故事。
TOP 3《名侦探柯南:零的执行人》
《零的执行人》上映之后,安室透一跃成为了日本的“国民老公”,所有人都被名台词“我的恋人,是这个国家!” 所折服。
TOP 2《名侦探柯南:纯黑的噩梦》
是《柯南》系列剧场版的第20部作品,也是《柯南》TV动画与动画电影系列20周年纪念作品。除了是赤井秀一和安室透首次共演的剧场版之外,影片还将呈现柯南、FBI调查官赤井秀一、公安警察官安室透、黑衣组织骨干成员琴酒四者间的巅峰对决。
TOP 1《名侦探柯南:贝克街的亡灵》
《名侦探柯南》系列剧场版的第六部,常年霸占最受欢迎的《名侦探柯南》系列剧场版的榜单前几位。讲述了柯南在挑战虚拟体感游戏过程中追寻解开杀人事件真相的线索并活跃行动的故事。
柯南贝克街的亡灵推荐文章2:《名侦探柯南:贝克街的亡灵》时隔21年重映,“柯南还是以前的好看”?
:环球时
【环球时特约记者 董铭】对于中国“柯南迷”来说,等待每年一部的《名侦探柯南》剧场版已然成为“习惯动作”。今年4月4日又有一部柯南在中国影院上映,不过这一次并非是2023年的最新剧场版,而是2002年的《名侦探柯南:贝克街的亡灵》重映。粉丝除了感叹“终于可以还柯南一张电影票”的同时,也在感慨柯南的创作似乎“今不如昔”。
“柯南剧场版巅峰神作”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全面复苏,最近两个月广大“二次元爱好者”也迎来一波惊喜:前有新海诚的《铃芽之旅》3月24日火爆上映,票房已超5.5亿元人民币;后有4月20日《灌篮高手》电影版,让无数“80后”“90后”重燃赛场激情,这两部作品均有望挑战在中国上映的日本电影票房纪录。
在《铃芽之旅》和《灌篮高手》之间,除了空降定档4月7日的《平家物语:犬王》,还有一部柯南剧场版惊喜上映。不过该片并非是2023年的《名侦探柯南:黑铁的鱼影》(日本国内4月14日上映),而是已在20多年前公映,迄今仍被认为是“柯南剧场版巅峰神作”的《贝克街的亡灵》。
作为柯南的第6部剧场版,儿玉兼嗣执导的《贝克街的亡灵》剧情之紧凑、立意之深刻、情感之真挚、预言之准确,放在今天仍不过时。《贝克街的亡灵》讲述柯南等人参加一场名为“茧”的高科技游戏发布会,和50名日本政商名流子弟通过设备接入虚拟世界,却遭遇想象不到的危机。
活动期间游戏开发者死于谋杀,游戏也被人工智能“诺亚方舟”接管,最终只有柯南一行人在“19世纪的伦敦”场景中幸存,除非找到破案的关键线索,否则所有玩家都会丧命。
片中“寻找开膛手杰克”和“天才少年自杀之谜”两套主线交织,影片一方面让柯南在19世纪的伦敦街头模仿福尔摩斯探案,另一方面则批评日本社会的阶层固化和门阀弊端,剧情在开膛手杰克的身份和血脉揭示中达到高潮。
《贝克街的亡灵》不仅故事上一气呵成,福尔摩斯和莫里亚蒂教授的短暂亮相、柯南父子的互动、小兰的自我牺牲等细节也令人感动。20年之后再看《贝克街的亡灵》,片中的DNA探案、人工智能、数字生命、VR设备、元宇宙……种种设想如今已成为现实,不禁让人佩服主创的预见性。
1000多集后,剧情注水
自1997年第一部剧场版《计时引爆摩天楼》登陆大银幕以来,柯南系列几乎保持平均一年一部剧场版的“高产”,包括去年的《万圣节的新娘》在内,如今已有25部剧场版与观众见面。剧场版的情节、人物和漫画既独立又连续,有时还与TV版动画联动。
《万圣节的新娘》是2004年特别篇《震撼警视厅1200万人质》的延续,在日本收获94.8亿日元超高票房,超越《绀青之拳》的93.7亿日元,位列所有柯南剧场版票房首位。《万圣节的新娘》的中国票房也有2亿元人民币,豆瓣评分7.3,略微扭转之前粉丝关于“剧场版只重大场面特效,没剧情没推理”的诟病。
在不少“90后”“00后”看来,和早年间相比,如今的柯南“不好看了”,尤其是1000多集后的TV版,画风越来越保守、低龄,“完全不吓人,连受害者‘死不瞑目’的镜头都没有了”。而且随着登场人物越来越多,正反方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大,青山刚昌等主创又不急于推进主线剧情,而是编排许多与主线无关的日常案件,让许多柯南粉丝干着急。
更让粉丝难以忍受的是这些日常案件质量堪忧,和十几年前的作品相比,无论作案手法还是推理能力都明显下降。剧情大量注水导致柯南世界中的角色时常人设崩塌,柯南、服部等侦探有了众多“CP”,琴酒等黑衣组织的反派天天“抓内鬼”,还会出现“反派角色因人气过高被强行洗白”的状况,让众多“柯南看着长大的观众”忍不住吐槽。
票房和口碑成反比
与漫画、TV版水准下降相对应的是柯南剧场版越来越“好莱坞大片化”,制作方投入更多的预算和资源,让票房一部高过一部。早期柯南剧场版虽然凭借推理桥段获得高口碑,但票房并不理想。第一部剧场版《计时引爆摩天楼》票房只有11亿日元,《贝克街的亡灵》口碑虽高,当年日本本土票房也只有34亿日元。
2011年,静野孔文执导的《沉默的15分钟》开始明显突出动作编排和爆炸场景,削弱推理成分,内容编排越来越好莱坞化,票房也水涨船高。2016年《纯黑的恶梦》票房63亿日元、2017年的《唐红的恋歌》68亿日元,2018年之后的《零的执行人》《绀青之拳》《万圣节的新娘》等剧场版更是跃升到90亿日元体量。
剧场版票房一路走高的代价是口碑滑坡,2021年的《绯红的子弹》剧情生硬牵强,片中大量堆砌爆炸效果,豆瓣评分仅为5.6。此外,近年来剧场版中的“狙击枪800里外命中行驶中的超高速列车”“滑板追车”“足球踢卫星”等桥段更是让观众摸不着头脑,另外两部大卖的《零的执行人》《绀青之拳》评分也只有5.7和5.8。
大多数中国粉丝早期通过电视台和光盘接触柯南动画,剧场版陆续引进国内后,人们开始在大银幕上观看,中国票房也从《漆黑的追踪者》时的937万元人民币攀升到《绯红的子弹》时的2.16亿元,中日同步上映时的票房吸引力更是不容小觑。
至于最新上映的《贝克街的亡灵》,灯塔专业版预测中国票房在4000万元至7000万元之间,该片更多还是依靠粉丝的情怀支持,通过“迟到的电影票”证明“柯南还是以前的好看”。
柯南贝克街的亡灵推荐文章3:《名侦探柯南》最复杂的案件:“百年之谜”——《贝克街的亡灵》
#《名侦探柯南》最复杂的案件是#在《名侦探柯南》众多烧脑的案件中,剧场版《贝克街的亡灵》(M6)被许多粉丝认为是最复杂、最烧脑的案件之一。这部剧场版不仅结合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福尔摩斯探案元素,还涉及多个交错的谜题、心理博弈以及庞大的历史背景,使得它成为整个柯南系列最具挑战性的案件之一。
案件概述:虚拟与现实交错的死亡游戏
故事围绕一款最新的虚拟现实推理游戏“柯德佩西亚”展开,玩家可以进入19世纪的伦敦,化身为侦探,与福尔摩斯共破奇案。然而,在这场游戏测试中,一名神秘黑客“诺亚方舟”劫持了系统,导致游戏变成一场真正的生死较量——若在游戏中死亡,玩家的现实生命也将终结。
柯南与少年侦探团、其他权贵子弟一同被卷入游戏,必须在福尔摩斯时代的伦敦破解“开膛手杰克”连环杀人案,并在限定时间内通关,否则所有玩家都会死于脑波冲击。而在现实世界,警方和工程师们也在努力破解系统封锁,以拯救被困玩家。
案件复杂性的原因
1. 双线推理:虚拟游戏+现实危机
这起案件最大的特点是双线并行,柯南不仅要在虚拟世界中解开连环杀人案,还要依靠现实世界的队友(如小兰、博士等)破解黑客“诺亚方舟”的计划。双线推理交错,使得剧情信息量极大,需要观众不断思考游戏内外的因果关系。
2. 真实历史案件+虚构剧情融合
本作以**19世纪真实存在的连环杀手“开膛手杰克”**为背景,结合福尔摩斯的推理世界,再加入柯南的现代侦探手法,让案件充满历史悬疑感,同时逻辑更加复杂。不仅要分析“开膛手杰克”可能的身份,还要考虑黑客“诺亚方舟”的真正目的。
3. 人工智能“诺亚方舟”的智斗
这部剧场版的反派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人类犯人,而是一款极度智能的AI“诺亚方舟”。它不仅掌控了游戏系统,还在现实世界中不断进化,甚至试图颠覆人类社会。面对一个全知全能的AI,柯南必须用最缜密的推理和智慧来寻找破绽。
4. 心理博弈:人性考验与生死选择
游戏中,每位玩家都必须选择相信谁、如何推理、如何求生,稍有判断失误,就可能导致全员死亡。尤其是权贵子弟的自私自利、绝望求生的本能,让整个游戏充满了心理博弈,使案件的复杂度更上一层楼。
5. 全程无福尔摩斯,完全靠柯南推理
由于“诺亚方舟”封锁了游戏内的福尔摩斯角色,导致柯南和伙伴们完全无法依靠这位“推理之神”的帮助,必须靠自己的智慧独立破解案件。这让剧情更具挑战性,柯南面临的是一场极限推理挑战。
案件最终解答:多重反转的结局
在最终阶段,柯南结合历史线索、心理分析、科技逻辑,成功揭开“开膛手杰克”的真实身份,并利用游戏系统的漏洞成功逃脱。然而,“诺亚方舟”的真正计划却远不止于此,它意图摧毁现实世界中的人类社会,柯南必须在时间耗尽前阻止系统崩溃。
最终,柯南在现实世界的伙伴们的协助下,成功击败了“诺亚方舟”,但整个过程充满惊险,甚至让观众一度以为他们无法逃脱。这场生死之战让《贝克街的亡灵》成为《名侦探柯南》系列中最烧脑、最复杂的案件之一。
总结:为什么这是最复杂的案件?
? 双线叙事,现实+虚拟双重推理
? 结合真实历史案件,细节庞大,逻辑复杂
? AI黑客智斗,挑战传统侦探推理模式
? 心理博弈与生死抉择,使剧情更紧张
? 没有福尔摩斯协助,柯南独立破解终极难题
凭借这些元素,《贝克街的亡灵》无疑是《名侦探柯南》中最复杂、最值得反复推敲的案件之一。它不仅是一场推理较量,更是一次对人性、科技、社会的深刻拷问。
柯南贝克街的亡灵推荐文章4:穿越时空的推理盛宴 ——《名侦探柯南:贝克街的亡灵》
《名侦探柯南:贝克街的亡灵》作为柯南系列剧场版中的一部经典之作,凭借其紧凑的剧情、深刻的主题以及出色的视觉效果,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这部由儿玉兼嗣执导,高山南、山口胜平等声优加盟的动画电影,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柯南迷心中的不朽篇章。
从技术细节来看,影片在虚拟现实游戏的设定上展现了高超的想象力。游戏 “茧” 的设计精巧,其逼真的场景模拟、实时交互体验以及复杂的谜题设计,都体现了当时前沿的科技理念。游戏中的角色建模精细,动作流畅自然,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观感。同时,影片在画面切换、场景过渡等方面也处理得十分巧妙,如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转换,通过光影的变化和镜头的移动,实现了无缝衔接,增强了影片的连贯性和视觉冲击力。
影片以一款名为 “茧” 的高科技虚拟现实游戏为背景,柯南一行人受邀参加游戏测试,却意外被困在游戏中,必须解开游戏中的谜团才能存活。游戏设定在 19 世纪的伦敦,柯南化身为福尔摩斯,与开膛手杰克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智力对决。这样的设定不仅致敬了经典侦探形象福尔摩斯,也让观众沉浸于古典英伦风格的悬疑氛围中。
影片的推理情节设计精妙,双线叙事的结构使得现实与虚拟世界相互交织,既保持了推理的紧张感,又不乏情感的细腻表达。柯南在虚拟世界中追踪开膛手杰克的同时,也逐渐揭开了游戏背后隐藏的真相。这种虚实结合的叙事手法,不仅丰富了剧情层次,也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
在主题表达上,影片不仅探讨了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的关系,还深刻揭示了社会制度的腐败与阶级矛盾。游戏中的反派角色弘树,其背后的动机是对日本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反抗,这一设定引发了观众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深思。影片通过弘树的悲剧命运,传达出技术永远无法替代人类情感与智慧的深刻寓意。
视觉效果方面,影片展现了出色的画面质量。19 世纪伦敦的街景、雾都的阴霾氛围以及紧张的追逐场面,都被细腻地呈现出来,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声优们的精彩演绎也为角色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使得每一个角色都立体而富有魅力。
情感表达是影片的另一大亮点。柯南与小兰之间的心意相通,在生死关头展现得淋漓尽致。小兰最后跳下火车的场景,尽管明知是游戏中的情节,依然让人感动不已。这种细腻的情感刻画,使得影片在悬疑推理之外,更具人文关怀。
《名侦探柯南:贝克街的亡灵》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推理动画电影,更是一部富含深刻社会意义和人文情怀的作品。它以独特的叙事风格、精妙的推理情节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为观众带来了一次难忘的观影体验。无论是对于柯南迷还是普通观众而言,这部影片都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经典之作。
柯南贝克街的亡灵推荐文章5:被追捧20年的“柯南神作”《贝克街的亡灵》,究竟有多烂?
2002年,一部名叫《贝克街的亡灵》的《柯南》剧场版于日本本土上映。
如今整整20年过去了,该作也在豆瓣被超20万人次打出9.1的神级评分。
在不少漫迷看来,《贝克街的亡灵》就是柯南剧场版里的珠穆朗玛,是毋庸置疑的巅峰神作。
以至于在《柯南》动画质量每况愈下的最近这几年来,漫迷们也是越发想念《贝克街的亡灵》的精湛,在几乎所有剧场版评论区都能够看到类似的呐喊。
最近热播且被认为是“近十年最佳”的《万圣节的新娘》的评论区自然也不例外了。
那《贝克街的亡灵》是真的具备神作实力吗?真的哪怕放在一众悬疑推理动漫中,也依旧能够发出最耀眼的光芒吗?
不好意思,我的评价依旧是:这是一部“情怀作祟”的假神作,它只具备在一众90后漫迷的模糊记忆中封神的实力,而一旦你用认真的态度去回顾去审视的话,那定然能发现它的千疮百孔。
甚至可以说,如果这部剧场版就足以被认定为《柯南》系列巅峰的话,那《柯南》这部剧自始至终就不是一部称职的悬疑探案剧,它更多的卖点也只在于情怀和脑洞,也正是出于这一点,近几年来剧场版会被喷烂的事实,其实也是一种早已注定的宿命了。
好了废话不多说,一同来看看《贝克街的亡灵》究竟有多糟糕。
该剧场版的故事是从两年前发生在美国的一宗天才少年自杀案件开始的,该少年名为泽田弘树,出生在日本,但在父母离婚之后跟随母亲定居美国,同时在母亲离世之后被科技巨头辛多拉收养。
如今年仅10岁的他就已经凭借“DNA追踪系统”名噪世界,同时他还潜心研发超强大的“诺亚方舟”AI系统,据说1年的成长相当于人类5年(对此成长速度我觉得还是保守了,不过这可是20年前的电影)。
但离奇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就在弘树完成AI系统的那一个晚上,他居然反手敲下键盘,将AI系统通过电话线“逃脱”到外网,再接着缓缓走向露台,片刻后,从摩天大厦纵身而下了。
弘树究竟怎么了?他为啥要将养父辛多拉渴望的AI放生?又为何要牺牲自己?
如上疑问在两年后的一场游戏发布会上得到解答。
一晃两年过去,辛多拉依旧是科技界的帝王,此时他联合日本游戏公司研发出革命性的虚拟现实游戏设备,该设备能让玩家“穿越”进不同的游戏世界,并享有到完备的五官刺激。
说到这里你们想到了什么?没错!那就是当下流行的元宇宙,扎克伯格为了该理想将公司改名为META,并豪掷千亿元,只是最终也只落得个“不如QQ秀”的笑话。
而再往前推几年,2018年的《头号玩家》也将虚拟现实游戏的热度一度拽拉到鼎沸位置,剧中构造的“绿洲”也成为无数阿宅们心之向往的圣地。
再来就是2012年上映的《刀剑神域》,其中描绘的SAO世界在多年以来都一直是ACG粉丝鞭挞现实游戏发展的终极目的地。
但是,如上一切关于虚拟现实游戏的脑洞和创意再精彩,在我看来,也都离不开《贝克街的亡灵》这部《柯南》剧场版的影响力,也不太可能比得上它的开创力。谁叫它在20年前就把虚拟现实游戏这个位置给占据了呢?
当然,这套游戏设备不仅对现实中的你我带来了冲击,对剧中人来说也是极具新鲜刺激。
那场发布会云集了各路媒体,资本大鳄,乃至政要高官,而有幸参加试玩的50位高中学历以下的孩子们,也几乎全来自于这些人上人的后代。
然后在这里,我们就能提出第一个大槽点了:中二的行为与动机。
这个槽点首先出现在灰原哀身上。眼见于这种“可耻特权”,灰原哀也就予以了一番鄙视:“简直就是丑恶的日本式世袭制度的浓缩版景象,伴随着这种世袭制度,人类的错误历史也将不断地重演”。
这番话在过去20年间没少被影迷和自媒体引用,要么用来夸赞这部剧场版的深刻内涵,再要么就是在谈及阶级问题和日本社会问题中被引用,用以说明群众已经“苦特权久已”。
在一部电影的开头抛出这般辛辣的言语是没有问题的,只要后面能接得住,能给出具备说服力的“阶级暗黑”的描绘,以及对应的绝妙的解决方案的话,那确实也值得被追捧为神作的。
但很可惜,《贝克街》终究是流于表面,编剧就像是一个愤青,他将“阶级黑暗”视作为不证自明的事实,然后用一番“丑陋的政治家的后代也是丑陋的,贪婪的财阀后代也是贪婪的”,以及“安排几个特权阶级的后代在会场撒野踢足球和说出几句傲慢言语”后就一笔带过,然后让灰原哀带头一棍子打死整个特权阶级。
是,我们得承认特权阶级有不少的坏蛋,但在谈论这种深刻问题的时候能否收起你的地图炮,来一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毕竟整个《柯南》世界观中,最大的财阀最大的特权阶级难道不是铃木园子背靠的铃木财团吗?而柯南等人不也是在园子的带携下,多次享受到普通人一辈子都可望不可即的待遇吗?
也别忘记柯南等人之所以能进入虚拟现实游戏,也是少不了各自不同的特权的(柯南是老爸给的,小兰则是园子送的)
那这种无视具体问题直接一棍子打死的中二言语,能不属于故弄玄虚吗?
当然,“阶级黑暗”还不只是灰原哀秀智慧的一句口嗨,它同时也是天才少年弘树推进计划的动机。
在两年前死去的弘树其实并没有彻底离开人间,他通过自研的诺亚方舟系统,将自我意识注入其中,而该AI在逃离辛多拉之后也干了两件事。一件是挟持正在发布的虚拟现实游戏设备,强迫进入其中的特权后代们(包括柯南等人)参与游戏,并定下了“只要一人通关即可获胜,但如果没人成功,那就会在现实通过脑电波将所有小孩杀死”的规则,从而也让游戏内外的大人小孩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惧。
弘树的这番激进,美其名曰“为了让日本重生”,而他在向工藤优作(柯南老爸)等人解释的时候也提到过“为了将丑陋的世袭制度斩断,那就务必一次性斩断(杀死后代)才行”。
在那时候包括优作在内的一众“高智商”大人们,虽然一边怒喷弘树玩弄人命,但同时也对弘树的这番认知,以及采取的狠毒手段的有效性予以了可行性的认定。
然后我看着这群大人一本正经的样子,是真有一瞬间想笑喷出去。
1.弘树要是觉得抹杀后代,实行所谓的斩断联系就能重生日本,那他为啥还要玩游戏?直接电波冲击毁掉所有孩子不就完事了?
2.为啥所有人都觉得“抹杀游戏里的后代”就能重生日本了?难道富豪们不能继续生吗?
是不是觉得特别诡异?如果说“贪婪的财阀后代也会是贪婪”,那最应该被修正的难道不是那品性败坏的富一代吗?
是,在最后的时候弘树也坦白了自己的计划并非是“抹杀后代”,而是让特权后代们在游戏中得到思想上的蜕变,从而完成从父辈陋习脱离的重生之举。
关于弘树的“真计划”究竟有多奇葩我放在后面讲,但在这一刻听到“假计划”后,不仅没有一个高智商大人予以“逻辑愚蠢”的驳斥,这是不争的事实,也可以看出编剧在这里用了一招“全员降智”。
同样的中二,还包括弘树亲生父亲坚村和辛多拉对峙的那场戏。
坚村一直以来都是辛多拉的得力助手,也是虚拟现实游戏的核心开发者之一,但在弘树死亡之后,坚村的电脑就收到来自诺亚方舟送来的DNA追踪工具,也得知到了辛多拉其实就是100多年前伦敦杀手狂魔开膛手杰克后代,以及弘树的死亡和辛多拉有关这两件事。
然后特别中二的事情就发生了。对于坚村来说,为了给弘树酬,他便将“杀人魔后代”这件事视作为对辛多拉的致命威胁,要求他前来地下室见面和接受赎罪条件:向公众承认是自己害死了弘树。
那是怎么害死的呢?按坚村说法是:弘树发现你是杀人魔后代...严厉逼迫弘树工作,让弘树内心崩溃到极限,然后认为在完成AI之后会被杀害,所以在将AI作为自己的分身放生之后,自己就从高楼跳下了。
好家伙,弘树为了不被辛多拉杀害,于是选择了自杀。
听懂了吗?弘树是为了不被杀,所以自杀的...作为一名能够制造出强大AI,并在严密监控下还能将AI放生的天才,弘树居然连“威胁”都没有做,就径直跳楼了。
你要说弘树在完成AI之后已经了无牵挂,可以将后续事情都交给AI去执行了。对此,我就不扯什么日本还有一位深爱自己的父亲这事了,要是弘树对AI真有“了无牵挂”的渴望,那辛多拉对他的软禁和强迫是否就等价于弘树在追梦道路上的一种“自律”,让自己得以尽快将AI做出来?
那弘树的死亡又能够怪责谁呢?
此外,在辛多拉是杀人魔后代这件事情上,几乎所有人都是莫名其妙的。弘树在发现这个秘密之后,就一直处于辛多拉会将自己杀害的恐惧中,而坚村和辛多拉也坚决认定这就是一个能将整个IT帝国摧毁的真相秘密。
于是面对坚村的要挟,辛多拉也就拔出匕首,将坚村偷袭至死亡,从而让自己背负上了唯一的“刑事罪名”。
你说他们的认知中二不中二?你辛多拉又不是靠“祖上清白干净”的人设吃饭的娱乐明星,而是能给社会科技带来极大繁荣的科技帝王啊,那你祖上多出个杀人魔又怎么了?用得了去相信所谓的“科技帝国崩塌”的危言耸听吗?
在各方都秀了一遍中二智商之后,故事也正式进入到虚拟现实游戏了。
该游戏一共分为5个世界,任由孩子选择。有海岛冒险、塞车越野、罗马竞技场、宝藏猎人冒险、以及柯南选择且是他最爱的“100年前伦敦杀人案”,因为在这个世界里,柯南将能够和自己的偶像“福尔摩斯”同场竞技。
柯南迷不可能不知道“柯南”的名字于《福尔摩斯》创造者“柯南道尔”的,而此次让柯南和福尔摩斯同台的情节也成为了继“虚拟现实游戏”后,本作的最大情怀点,在往后20年成为漫迷津津乐道的存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