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骨位置示意图
肩胛骨位置示意图推荐文章1:想要快速掌握肩胛骨的知识,这篇请收藏好!
#我的宝藏#
关于肩胛胸壁关节
肩胛骨的运动实际上就是指肩胛胸壁关节的运动形式,它描述的是肩胛骨相对胸廓后壁的运动。肩胛胸壁关节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关节,但它的运动和姿势对于肩部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了解肩胛胸壁关节的运动学,对于肩部的评估和训练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肩胛胸壁关节的运动学
1.上提和下降
图A:肩胛骨上提
作用肌肉:斜方肌上束、肩胛提肌、菱形肌
图B:肩胛骨下降
作用肌肉:斜方肌下束、背阔肌、胸小肌
2.前伸和后缩
图A:肩胛骨前伸
作用肌肉:前锯肌、胸小肌
图B:肩胛骨后缩
作用肌肉:菱形肌、斜方肌中束
3.上旋和下旋
下图展示的是肩胛骨上旋
主要上旋肌:前锯肌、斜方肌上束、 斜方肌下束
主要下旋肌:菱形肌、肩胛提肌、胸小肌
4.两种常见的翼状肩
图A:肩胛骨下角突出
常见原因:胸小肌短缩、前锯肌麻痹或无力
图B:肩胛骨内侧缘突出
常见原因:斜方肌、菱形肌麻痹或无力
相关阅读:了解肩胛骨的骨性标志
— END —
记得“点赞”哦!
肩胛骨位置示意图推荐文章2:肩胛不通,有什么危害?
肩胛骨也叫胛骨,位于胸廓的后面,是倒置的三角形扁骨。肩胛骨介于第2~7肋之间,和锁骨和肱骨一起构成肩关节。肩胛骨位于背部的外上方,在体表可触及。
肩胛缝是乳腺的反射区。当肩胛骨出现结节时。我们的乳腺也会出现结节。中医上说:肩胛一颗结,乳腺一条梗。好多乳腺增生都是因为肩胛不通而加重。所以亲人们,了解肩胛骨、肩颈疏通很重要!
肩胛骨疼痛的鉴别方法
★ 测测你属于哪种?
▌肩背痛
肩背痛患者很多,其常见原因为肩背局部骨或软组织疾病所致。肩胛骨附近肌肉拉伤可导致肩胛骨酸痛,有的甚至会感觉疼痛一直延伸至前胸口,这种情况下要咨询医生用药治疗。
▌续性剧烈的肩痛
常由于肩关节脱位引起,有明显的外伤史。
▌肩部牵涉痛
因内脏疾病,引起肩部疼痛,或痛觉过敏,称为牵涉痛。症状出现比较缓慢,钝痛,或不适感,并不完全符合神经走向,区域模糊,痛感模糊。
▌肩周区弥散的钝痛及放射痛
肩周区弥散的钝痛及放射痛是肩胛上神经卡压症的临床表现。肩胛上神经卡压是肩部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肩胛肋骨综合征也是背痛向颈部及手臂放射痛,与颈椎病引起的臀痛背部痛很相似,所以易误诊为颈椎病。两者所不同的是:触痛点放射痛是本病的特征,肩胛骨内上角或稍内下方按压有局部酸痛,呈放射痛或放射痛加剧。而颈椎病引起的背、臂痛常无压痛点。
▌肩周酸痛不适
肩周炎易导致肩周酸痛不适,肩周炎又名漏肩风、肩关节周围炎、五十肩,其肩关节功能障碍突出者又有冻结肩之称。
肩背肌筋膜炎是发生于肩背部肌肉、筋膜等组织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疾病,主要表现为颈、肩和背部疼痛僵硬,沉重如山,颈部活动不灵和肩臂酸困及麻木等,与天气变化有关,阴雨、潮湿、风寒、劳累、扭伤等可使症状加重。患处肌肉发僵、压之酸痛或触及索状物,揉压病人感到舒适和症状减轻。
▌肩部肌肉痉挛
造成肌肉痉挛的原因为——局部受凉、长期低头伏案工作、或长期从事电脑操作、坐姿不正确等,因长期保持某一种姿势,使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所以很容易引起肩膀疼痛。
此外,颈椎病、心脏问题、风湿病等,都可能导致肩胛骨酸痛。
肩胛骨酸痛的护理方法
1、普通的肩部劳损可在患处贴敷膏药,也可配合专业按摩,几日便会好转,同时要注意多运动颈肩部位。
2、长期病变,骨伤和风湿等。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坚持使用膏药,配合药物和牵引、红外线、针灸等进行恢复治疗。
3、如是风湿洗完澡后在患处拔上火罐,或者找专业人员按穴位拔出寒气,再贴膏药,效果也很好。
缓解肩胛骨酸痛的运动
肩胛骨是对人体而言非常重要的部位,附着了上半身几乎所有大小不一的肌肉。因此,若是肩胛骨僵硬、移位,这些肌肉便全部处于被拉扯的状态,许多疼痛也会随之产生。
以下是2个简单的肩胛骨灵活度检查,3个动作有效增加肩胛骨柔软招式,让你找回健康的背部肌肉,酸痛不再来。
01
马上能做的肩胛骨检查
★ 仰式:举手万岁法
仰躺时把手举成高呼万岁的姿态,手掌如果可以完全碰到地板就算及格。
★ 坐式:背手合掌法
请将手掌绕到背后,在背后合掌。如果肩胛骨四周肌肉柔软,便可以把手举到脖子根部附近。
02
可以简单办到的肩胛骨运动
★ 肩胛骨上下运动
端正坐好后,尝试把肩胛骨内缩3公分,让肩胛骨往脊梁骨靠近,接着上下移动肩胛骨。放松原本不灵活的肩胛骨,让四周僵硬的肌肉可以自由活动,进而改善血液循环,氧气与营养就能送到肌肉,累积在体内的废物也会被排泄出来,使肩膀变得轻松。
★ 肩胛骨归位运动
身体面向正面,手往后抓住椅背,手肘弯曲呈直角。在此状态下把肩胛骨往脊梁骨靠近,并深呼吸3次。这个动作可有效的让外移、前移的肩胛骨回到原来位置。
★ 进阶肩胛骨旋转运动
归位运动做起来很从容轻松的人,可以试着以归位运动的姿势,顺时针慢慢旋转手肘。由于第二肋骨相邻肩胛骨的上缘,所以特别容易不灵活,这个动作可以有效改善此部位。
我们常常说,肩颈是人体第一命门,可见肩颈之重要!朋友们赶紧动起来,千万别麻痹大意了,记得把这些知识也分享给你身边的人哦~
肩胛骨位置示意图推荐文章3:肩胛骨酸胀、疼痛、紧张、针刺感,感觉肩膀发硬,医生告诉您咋整这几天谢医生也经历了比较严重的肩胛骨的疼痛,亲身体验了一次什么叫做扳机点(大家留心下图当中红叉儿的位置就是扳机点)。大家可以看下面这张图,我的痛感就是和这个图一模一样的,简直是教科书一样的扳机点诱发的疼痛。
之所以我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这一段时间,使用手机和看书的时候经常用左侧的肘部支撑我的肩关节,这样无形当中就会给肩胛骨周边的肌肉造成了比较大的刺激,在大概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迅速的在左侧肩胛骨扳机点这个位置形成了一个索条样的结构,导致了我的肩胛骨疼痛,而且这种问题现在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以及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的人群当中,是非常非常常见的,接下来就给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扳机点。
所谓扳机点,其实应该称之为肌筋膜炎。发生这种问题的基础是由于我们对于某一块肌肉的长时间使用不当,导致肌肉当中出现了细小的撕裂,这些撕裂慢慢会形成明显的退变,产生无菌性的炎症,而且会有结构上的改变,之后在某一个动作诱发或者是有人触碰到这个扳机点的时候,会导致整个扳机点影响范围内的剧烈疼痛,这种情况就像扣动扳机击中物体一样,所以被称为扳机点!大家看下面这个动图,可能会更好的理解这种问题。
大家如果仔细看上图就会发现,图中红色范围内和颈椎病发生的症状范围是特别相似的,所以很多位于肩胛骨部位的扳机点,被错误的诊断为了颈椎病。
至于如何和颈椎病鉴别,就是需要在查体的时候按压肩胛骨周围的扳机点可能存在的部位,如果会诱发出患者和平时疼痛一样的症状,而刺激颈椎并不会诱发症状的时候,就可以诊断为扳机点了。这些扳机点并不是只有一个点,而是在某一块肌肉的周边或者是某一块骨骼的周边会有一些常见的好发位置,而且每一个扳机点会有自己影响的固定范围,大家看下面几张图,可能会更好的理解扳机点。
大家明白了这个问题以后,应该如何治疗呢?第一,休息,减少对于局部肌肉筋膜的刺激。其实说这句话简单,但是做起来真的很难,毕竟我们还有生活,而且包括我自己也很难做到彻底的休息。所以建议大家尽力而为吧,也就是说诱发疼痛的动作咱别做。
第二,针灸。对于这种扳机点的治疗针灸真的是很有效,谢医生也是采取了针灸治疗有了明显的缓解,下面这张照片就是本人针灸的照片,哈哈哈!
第三,外用药物。对于控制疼痛的药物,谢先生比较主张的是采取外用药,因为通常扳机点的位置并不是特别的深在,所以通过外用药物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可以避免由于长时间口服镇痛药物导致的粘膜损害。本人用的是扶他林,我绝对按照自己的原则,每天六次涂抹,效果很好。
第四、冲击波治疗。冲击波治疗对于缓解这种肌筋膜炎导致的疼痛是有效的。它主要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冲击波这种技术,将有炎症或者是退变的病理性的组织击碎,当然这种击退是在微观层面上并不是真正的把组织打碎掉,之后通过身体自己愈合的能力,慢慢长出新生组织,这样自然也就消除了疼痛,由于本人针灸后有了很好的缓解,暂时还没有采用这种措施。想要尝试这种治疗方式的朋友们,可以去当地医院的理疗科、康复科或者是疼痛科咨询,是否有这种治疗措施。
另外一种对于缓解肌筋膜炎症、也就是扳机点症状特别好的措施是肌筋膜枪,但是这种治疗措施目前虽然比较火热,但是对于使用者有比较高的要求,比如颈部的扳机点使用筋膜枪治疗就有可能诱发风险,所以还是要慎重使用。
第五,手法治疗以及热敷理疗都可以尝试。
康复锻炼照例谢医生还是将治疗肩胛骨部位扳机点问题的康复锻炼放在了最后,为什么呢?还是那句话,药物不能用很久,各种治疗措施不能用很久,但是康复锻炼和休息是可以自己坚持的,而且一分钱不花,自从谢医生有了肌筋膜炎以后,也开始积极的康复锻炼了,效果良好!
当然各位不要脑补一个胖子做这些动作,好好看这位美女做康复锻炼,跟着她学习就好了。
总结以前谢医生写过关于如何治疗扳机点的科普文章,这回自己也得了这毛病,正好顺路给大家科普一下扳机点,也就是肌筋膜炎膜炎的相关知识,以上的一些措施都是临床治疗当中比较有效的干货,而且谢医生本人作为一个扳机点的患者,大部分都是亲测有效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讨。
这是以前谢医生写的关于扳机点的科普文章,有兴趣的大家可以看看!
“健身教练说我后背肌肉内有很多结节,真的吗?”医生:很有可能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朋友也有这方面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需要的他们吧,谢谢了!#真相来了##清风计划##健康真相馆#@头条辟谣@头条健身@中医汇@头条健康@清风计划@青云计划@头条养生@头条健康
肩胛骨位置示意图推荐文章4:后背、肩胛骨内侧缘疼痛,是怎么回事?该如何处理?给您讲清楚
经常会有人描述自己肩胛骨内侧缘区域的疼痛,不知是怎么回事?特别是女性朋友比较多见,今日,我们一起聊一聊,哪些因素会导致肩胛骨内侧缘疼痛?该如何应对呢?
很多人在不经意间就会存在如上图所示的区域的疼痛,多见于青中年女性,一般多于您日常生活异常姿势所致。常表现为颈肩背部酸胀不适,酸痛为主;甚至会出现酸痛而没办法入睡,无论您的手怎么摆放都不舒服,却又指不出明确的位置所在。
为什么会疼痛?主要是由于平日的习惯姿势不好,经常低头办公或是使用手机等,导致您的颈肩背部的软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不在正常的位置。最常见的就是圆肩、驼背、头前探,如下图所示:
我们可以看一张动图,当您长期低头时,身体上的骨性结构就会发生往前移(颈椎前移、肩膀前移)的变化,从而会影响长在骨头上的肌肉、神经等。
在颈椎的第4-5节发出一条肩胛背神经,穿过脖子前下方的前、中斜角肌,最后向后长在肩胛骨内侧缘,支配着颈肩后背上的肩胛提肌和菱形肌。如下图所示:
当体态姿势异常,长在骨头上的肌肉等软组织张力就会发生变化,特别容易卡压肩胛背神经;从而表现出肩胛骨内侧缘区域的疼痛。
哪些位置容易卡压肩胛背神经?主要是3个位置容易卡压神经,也是您肩胛骨疼痛时,在治疗前必须检查的点,这将会影响到您后期的治疗效果。
1.第4-5颈椎的椎间孔处
若是颈椎不好,在拍片时提示颈4-5间盘突出退变或是此处的小关节错位,均会影响椎间孔,卡压到此处发出来的神经根。
若是在颈椎上出现问题,不会仅仅是肩胛骨区域有疼痛,同时还会伴随手臂和手指的麻木,甚至出现手臂往后伸、往外侧抬高时困难无力、颈部有明显的牵拉感觉。
2.在脖子前下方的前、中斜角肌间隙处
一般经常低头的人,可能会存在落枕的习惯,头在往某一个方向活动时,总觉得困难,有受限的情况;若是这样的话,您得关注斜角肌间隙的位置。
上图所示的肌肉,就是斜角肌,从颈椎上长到肋骨上,起着对颈椎稳定和低头的作用,而在前中斜角肌之间穿行有颈5发出的神经;若是经常低头的人,斜角肌是特别紧张的,容易卡压神经。
当出现卡压时,您也很少会单一出现肩胛骨区域疼痛,很可能会表现出手指的麻木或是手的冰凉、钝痛等。
3.在颈肩背上肩胛提肌附着处
肩胛提肌,从颈椎1-4节的横突上长到肩胛骨内上角,主要是让头部往同侧旋转和做耸肩的动作。当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低头,就会被动地拉长这块肌肉,从而卡压支配它的肩胛背神经,导致肩胛内上角区域(第二胸椎棘突旁3公分处)的疼痛。如下图所示
如何判断您的疼痛问题于哪?最简单的做法,推荐给大家,一般自己在家就能识别。
若是怀疑自己的疼痛是于颈椎,您只需要做以下检测:让自己的头向疼痛侧偏,找家人双手放在您头顶,用手向下轻压头顶部。
若出现肩峰及肩胛区的弥散性牵涉痛,那您的疼痛很可能于颈椎。
若是怀疑您的疼痛,并不是颈椎上的问题,可能是下面经常低头引起的,您需要活动颈椎来看,究竟是来自哪?
举个例子来测试哈。假如您在转动颈椎时,会感觉肩胛骨区域有一根筋的牵拉感,如果向疼痛侧旋转头,肩胛骨出现牵拉感,那您的问题是于斜角肌间隙;如果是向健侧旋转头,肩胛骨出现牵拉感,那您的问题于肩胛提肌。
如何应对?一旦找出问题后,不要随便自己治疗,贴膏药、拔火罐、吃止痛药等。建议您最好的正规医院就诊,毕竟专业之事交给专业人来处理,最为恰当;到康复医学科,找到专业的康复治疗师,他们会根据您的情况,从人体力学以及肌动学详细分析评估,并根据每一个人不同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方法治疗。无论哪一个位置出现神经卡压,都需要手法去调整处理,不可自行盲目锻炼。
在手法调整后,为了防止反弹或再复发,首先您得重视自己的异常姿势,尽量减少长期低头的习惯,培养每天有自我锻炼的习惯。
推荐以下锻炼方法,仅供参考:
外旋肌锻炼,看拇指的方向很关键哦
外旋肌锻炼的同时拉伸胸肌,注意肩外展90°,肘屈90°哈
下斜方肌锻炼,注意下拉到底,速度宜慢哦
前锯肌锻炼,看双侧拇指的指向和双手是斜向前上方啊
外旋肌锻炼,肘和身体间的枕头不能掉哈,速度宜慢
颈深屈肌锻炼,下颌平缓前向后移动,眼睛看着前上方,并不是平视前方哦
我是带您学习健康科普知识的孔医生,码字不容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说法,请帮忙点个赞或是点个关注;分享是一种美德,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谢谢转发分享给需要的人!
#健康科普大赛##孝心宣传月##乐享智慧老年生活#@头条健康情局@头条健康@头条号
肩胛骨位置示意图推荐文章5:肩胛骨周围区域的3大痛点,究竟是怎么回事?该如何应对?告知您
在我们的生活中,肩胛骨、后背、肩膀上方疼痛的人不少,大家都喜欢去做按摩放松,总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其实您错了!
在临床工作中,也经常遇到一些严重的患者,他们诉说,刚开始的时候,也不太在意,只要不舒服到养生按摩馆放松下来即可;没想到的是,疼痛逐渐越来越重了,疼到没法入睡,根本不知道是哪里的问题?
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样的经历,也有同样的困惑,最终导致有病乱投医,钱是花了不少,还是没法查出引发疼痛的根源所在。
为了让大家少走弯路,有一个精准的检查方向,孔医生把这类常见的疼痛问题总结分析给各位,但愿对您们有所帮助。##健康明星计划#
您有以下位置的疼痛吗?1.肩胛骨内侧缘疼痛
如下图所示区域的疼痛,是目前日常生活中最多见的,也是大家最困惑的,不知为什么会疼?特别是夜间较为明显,又没磕到碰到。
2.肩膀上方及肩胛骨表面疼痛
如下图所示区域的疼痛,也是相对比较多见的,当有问题时,肩膀上方紧张、僵硬、酸胀,大多数人会认为是肩关节的问题,其实不然。
3.腋窝后下缘疼痛
如下图所示区域的疼痛,在临床中并不是太多见,是因为大家很少感觉得到症状,只有在按压过程中,才会表现出难以接受的酸胀痛。
若是当自己能感觉到疼痛的症状时,就说明问题不轻了;一般大多数人会有一种前胸贴后背的不适感,第一时间想到是不是自己心脏出现问题了?到医院检查后,心脏都很正常,就是不能发现问题之所在。
这些位置的疼痛,究竟根源在哪呢?答案就是:跟您的颈椎有关!一旦颈椎不好,非常容易导致以上几个位置的疼痛。或许没有医学常识的您会产生疑惑,这些位置离颈椎太远了,感觉不可能.......
接着,我们进一步具体了解究竟是为什么?
1.在肩胛骨内侧缘区域的疼痛位置有两块肌肉附着,分别是肩胛提肌和菱形肌,而这两块肌肉都是肩胛背神经支配。如下图所示:
而肩胛背神经是由C3、C4、C5神经组成的,而三条神经是从颈椎2-3、3-4或4-5之间发出,一旦您的颈椎不好,就容易引发神经的卡压,特别是颈2、颈3或颈4椎体有移位最多见。
2.在肩膀上方及肩胛骨表面疼痛位置处,有两块肌肉长在这,分别是冈上肌和冈下肌,这两块肌肉虽没和颈椎直接相连,但有一条共同的肩胛上神经支配。
由于肩胛上神经是由C4、C5、C6神经组成,而三条神经是从颈椎3-4、4-5或5-6之间发出,一旦您的颈椎不好,比如错位、增生、间盘退变等,就容易引发神经的卡压,特别是颈3、颈4或颈5椎体有移位最多见。
此位置的疼痛,很容易误诊为肩关节的问题,常表现出肩膀酸胀、沉重、有背着包的感觉。
3.在腋窝后下缘疼痛位置处,有一块类似于孔明芭蕉扇样的结构-前锯肌,这块肌肉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得比较频繁,特别是女性每天早晨梳头的动作,就是它在启动;而这块肌肉是靠胸长神经支配的。
而胸长神经是从颈椎发出来的,分别由颈5、颈6、颈7神经根组成。若是您的颈椎不好,有颈4-5、颈5-6、颈6-7的关节错位、增生或间盘突出,就会卡压胸长神经。
最典型的症状是前胸贴后背疼痛,不仅会造成肩前和腋下、乳房区域的胸痛、胸闷、呼吸困难。
所以,大多数人疼痛的根源是在颈椎,但也得排出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肿瘤、骨折等。
如何应对呢?首先要做的就是检查,是不是颈椎出现问题?
检查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徒手评估检查,必须是内行才可做出判断;另一种是拍片,并不是各位拿着的颈部核磁,需要颈部的X片才能分析是哪节段错位。
2-7节颈椎的片子
第一、二颈椎的片子
分析片子的过程非常重要,并不是像影像科大夫给您的告那样,颈椎生理曲度退变、角弓反张、骨质增生等,这些都是对治疗毫无意义的。只有专业的分析、画片之后找出问题所在,治疗才有针对性。#健康2022#
最后给予手法治疗!同时配合颈肩部的锻炼,调整自己在日常生活的异常行为姿势,比如高枕、长时间低头等。
我是带您学习健康科普知识的孔医生,如果您赞同我的说法,请帮忙点个赞或是点个关注,这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励;若觉得有用,请分享给身边的家人、朋友,分享是一种美德,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谢谢转发!
@头条健康情局@头条健康@头条号
肩胛骨位置示意图推荐搜索词:
1.人体肩胛骨位置示意图
2.拔罐肩胛骨位置示意图
3.肩胛骨位置示意图真人版
本文标题:肩胛骨位置示意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