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有多少个房间
故宫有多少个房间推荐文章1:你知道故宫一共有多少房间吗
你知道故宫一共有多少房间吗
当初刘伯温修建北京城皇宫的时候,明成祖朱棣打算把宫殿修盖得尽量多点、大点,总觉得皇上住的地方应当特别华贵,不然就显不出天子的威严。修建紫禁城的时候,明朝的朱棣,也就是世人皆知的永乐皇帝打算把宫殿的总间数定为一万间,可是就在他传下圣旨后的第五天晚上,突然就做了一个梦。
他梦见自己被玉皇大帝召到了天宫的凌霄殿,只见那玉皇大帝满脸怒气,永乐皇帝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一问才知道是因为自己要建的这紫禁城的宫殿数一万间压过了他天宫一万间的数。于是他说道:“请玉帝息怒,小臣多有冒犯,我这凡间的宫殿数哪能超过您这天宫的呀!”
玉皇大帝听他这么一说,脸上就有了笑意,并且说道:“这就对了,我赐你一块‘天石’,以镇宫院,你再请七十二地煞、一百个禽兽去保护你这凡间的皇城,这样才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你可要记住了。”朱棣连忙谢恩,当他抬起头来再看那玉帝时,已不见了踪影,醒来才发觉是个梦。于是,永乐皇帝连忙传旨,把刘伯温召进宫来,把自己昨晚所做的梦到从头至尾地说了一遍。
刘伯温听了也是一愣:“那玉皇大帝可是惹不得的,就听他的吧。既然他的天宫是一万间,那么咱就建造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吧。这样,既保住了玉帝的面子,又不失皇家的气派。”永乐皇帝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同意了。不到四年的时间,紫禁城就建成了,刘伯温便请永乐皇帝前来察看。这紫禁城建得别提有多气派了,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那午门高大雄伟,尤其是那奉天殿宽敞气派,和玉帝的凌霄殿相比,还真差不了多少。
朱棣在宫里转了大半天以后,心里感到十分高兴。就在这时,他忽然想起了玉帝赐的那块镇宫院“天石”和要请的七十二地煞、一百个禽兽,便问刘伯温都放在了什么地方。“万岁您别忙,臣带您一一看过。”刘伯温说着便把他带到华盖殿后面的御路上,指着一块长方形的巨大石雕说:“这就是玉帝赐的那块镇宫院的‘天石’,名为‘云龙阶石’,上有九条巨龙,腾跃于流云之间,它是这宫中最大的石雕,有上万斤重!”
“好!好!”接着永乐皇帝问,“那七十二地煞哪?”“这您就看不见了,臣把它们派到这宫中下面的七十二条地沟里去了,以防地下的小鬼儿闹事,坏了这宫里的风水!”“派得好!”“您再看那宫殿垂脊上的琉璃饰物,它们是蛟龙、凤凰、狮子、天马、狎鱼、斗牛、獬豸、狻猊。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既有祈雨的,又有避邪的。”
“不用说,这就是请的百兽了?刘爱卿所办之事,件件应了玉帝心意,朕要重赏你呀!”朱棣最后问道:“这宫里的殿堂是不是9999间半?”“正是!”“那半间在何处?”“在后廷西边儿的一间配房里。”“好!好!朕看那玉帝老儿还有什么话说。”那刘伯温说出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时候,心里是一哆嗦,其实这宫里的殿堂数并非真的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
原来,他到各地采购木料、石料时,看到老百姓的日 子越过越苦,可皇上却大兴土木,要花多少银子呀?于是就有意把设计好的图纸改了,这样一来就少建了几百间,实际建成的是8000多间。他想,这紫禁城大了 去了,这殿堂到底有多少,谁数得过来呀,我说是多少就是多少。
于是就向朱棣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永乐皇帝信以为真,还重赏了他许多金银。从此以后,“紫禁城有房屋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说法就传开了,当然那数字并不确切,只是个传说而已。实际上,目前故宫里殿、宫、堂、楼、斋、轩、阁总的间数是8707间,而那传说中的半间房就在清代存放《四库全书》的文渊阁阁楼的西边。
故宫有多少个房间推荐文章2:紫禁城真的有9999.5间房吗?
典型榫卯节点构造示意图 周乾供图
博览荟
位于北京市中心的紫禁城(故宫博物院的前身)是我国明清皇宫,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每一个来紫禁城参观的人,都会眼花缭乱于其数量巨大的建筑,而自古以来我国民间也传有紫禁城有9999.5间房的说法。
有很多人认为,9999.5间房寓意帝王九五至尊的地位。我国古人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9为阳数的极数,即单数最大的数,所以古代皇帝为了表示自己的尊贵,便把自己和9联系在一起;5为居中的阳数,寓意包含东、西、南、北、中的全部空间。数字9、5的组合,形成具有特定含义的标记,即“九五至尊”。那么,除去文化因素,紫禁城有9999.5间房的说法正确吗?回答是否定的。
在古建筑领域中,4根立柱围成的空间称为“一间房”。紫禁城自明代初建以来,其古建筑历经明代扩充、明末战火破坏、清代复建、新中国成立后修整等阶段。因此,在不同历史时期,紫禁城古建筑的数量并非一成不变的。如明永乐时期紫禁城房屋总数约8300间,明末时房屋总数大约在20000间,清代时期的房屋总数约为10000间。
紫禁城建筑群自1417年正式开工,仅用了3年便完工,且历经近600年完好。如此快速、优质的营建工程可反映我国古代大型宫殿建设在规划、组织上和营建技术的科学性,理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材料储备的科学性。紫禁城营建的材料主要包括木材、石材、砖、瓦。这些营建材料的备料,实际上从1406年就开始。紫禁城营建所需的楠木源于四川、云南、广西、贵州的深山老林,石材源于京郊房山大石窝村,砖源于山东临清和江苏陆慕,琉璃瓦源于京西的琉璃渠村。这些材料光备料就用了11年。为了保障施工进度与庞大的施工现场的整洁,在明代始建宫殿时,采取场外加工的办法,这是现代建筑施工工厂化的雏形。
据北京史志文献《日下旧闻考》记载,明初工部曾在紫禁城周边设有神木厂、大木厂、台基厂、黑窑厂、琉璃厂和采石场。其中,神木厂和大木厂为储存木材的地方,台基厂为木构件加工的场地,黑窑厂为烧制青瓦的地方,琉璃厂为烧制琉璃构件的地方,采石场则为对采运的石头进行初步加工的场地。材料准备齐全,且围绕紫禁城码放,有利于工程快速、有序地开展。
人员组织的科学性。明永乐时期,参与紫禁城营建的人员众多。《明史·食货志》对整个明代北京紫禁城营建活动这样描述:“明初,工役之繁,自营建两京宗庙、宫殿、阙门、王邸,采木、陶壁,工匠造作,以万万计。”这些工匠分为土作、石作、木作、瓦作、油饰作、彩画作、裱糊作、搭材作等工种,不同工种之间的有序衔接、巧妙搭配,是工程顺利进展的重要保障。
除了10万名工匠,还有近百万名劳工参与营建紫禁城。如此数量众多的营建人员灵活分布在紫禁城的空间内,施工人员之间、不同工种之间互不干扰,有序开展施工,且各个宫殿的营建同步进行,使得工程进展快速而又顺利,这无疑得益于人员组织、管理的科学性。
营建技术的科学性。紫禁城古建筑以木构件作为建筑的核心受力骨架。从安装技术上讲,各个木构件之间通过榫卯连接,即两个相互连接的木构架,其中一个端部做成榫头形式,另一个构件端部做成相应的卯口形式,榫头插入卯口中,便形成连接整体。榫卯连接的安装方式不仅是我国古建筑区别于西方建筑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而且还意味着工匠只需在现场对木梁进行拼装即可,不仅安装速度快,而且施工质量好、抗震能力强,体现了科学性。
紫禁城的古建筑历经600年的200多次地震,从未出现过宫殿建筑倒塌的情况。紫禁城古建筑营建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科学表现,就是程式化的建筑安装方式。紫禁城的古建筑虽然有上万间,但是这些建筑的样式是固定的,其屋顶形式无外乎硬山、悬山、歇山、屋顶、攒尖屋顶形式的一种。紫禁城的古建筑群就是这五种屋顶形式按大 大小小的组合方式安装而成,犹如几个专用的模子制作,有大规模程式化生产的科技之感。
虽然紫禁城有9999.5间房的说法并不正确,但是可反映紫禁城古建筑数量众多。不仅如此,这些古建筑能够在3年内完成营建,从建筑施工的科学性角度而言,能够体现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高超技艺。(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责编:李文瑶
故宫有多少个房间推荐文章3:故宫中有数千个房间,鼎盛时期住着上万人,可为何没有一个厕所?
这几年清宫剧很热门,观众在欣赏剧中故事情节的时候,也会看一下清朝帝妃们所居住的皇宫中究竟是一个怎样的面貌。也许在很多人眼中,这偌大的紫禁城中红墙绿瓦,豪华无比,看上去非常令人向往。
据相关史料记载,在皇宫中有数千个房间,鼎盛时期住着一万多人。比如在康乾盛世时期,清朝皇宫中光宫女就有三千多人。到了光绪帝的时候,人数就比较少了,但也有近两千人之多。如果再加上侍卫和宦官等人的话,也有近万人之多。
当然了,作为皇帝行政和生活的场所,皇宫中的物品自然是应有尽有,无所不有。上到金银珠宝,下到树木花草,都一应俱全。但你知道吗,在这偌大的皇宫中却看不见两样东西——烟囱和厕所。
这究竟是为何呢?难道皇宫里面的人不取暖吗?难道他们平时都不上厕所吗?这不禁让人觉得奇怪!
我们都知道,在冬天的时候,一般都会烧煤或木柴来取暖,而烟囱便是必备之物。如果没有烟囱排气的话,那么很容易造成室内的人中毒。但在紫禁城中确实没有一根烟囱的出现,这究竟是为何呢?
原来,凡是暖阁宫宇的金砖底下,都建造得有地道和烧炭的大炉子。每年霜降以后,立冬前后,炉子里便燃起了熊熊的炭火,而热气则均匀而柔和地扩及地面的每个角落。所以即便是在三九严寒集结,整个屋子里面也都是暖烘烘的,毫无寒意。
此外,故宫的地炉道口一般都会建造在房屋的北边,而进口处平日里都会用厚厚的木板盖着。另外设有一个出气口,但它并不是烟囱,而是用于平日通风供氧使用。
这种地炉其实跟北方地区烧炕取暖的原理是一样的,然而采暖技术又更为先进了。
那皇宫内没有厕所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很简单,因为当时皇宫内上上下下的人使用的都是“便盆”,所以自然没有厕所。而那些燃烬的炭灰,此刻又成为了除污纳便的最佳物。
所以没有烟囱和厕所,也成为了故宫中的两大怪事。不过在以当时的技术来看,没有中央空调和暖气的情况下,也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取暖。至于说没有厕所,他们也修建不了现在的冲水马桶,使用“大众坑”的话则不利于管理,毕竟人员太多了!你们觉得呢?
参考文献:《清宫秘闻》
故宫有多少个房间推荐文章4:为什么故宫房间是9999间半?那半间房是怎么回事?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它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来北京旅游,这里也是必去之地。
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而且它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很长时间以来,京城里就流传着紫禁城有房屋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说法,也有不少人禁不住好奇,这故宫房间为何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呢,到底有什么讲究?原来,这里面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相传,当初修建紫禁城的时候,明朝的朱棣(也就是世人皆知的永乐皇帝)打算把宫殿的总间数定为一万间,可是就在他传下圣旨后的第五天晚上,突然就做了一个梦。
他梦见自己被玉皇大帝召到了天宫的凌霄殿,只见那玉皇大帝满脸怒气,永乐皇帝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一问才知道是因为自己要建的这紫禁城的宫殿数一万间压过了他天宫一万间的数。
于是他说道:“请玉帝息怒,小臣多有冒犯,我这凡间的宫殿数哪能超过您这天宫的呀!”
玉皇大帝听他这么一说,脸上就有了笑意,并且说道:“这就对了,我赐你一块‘天石’,以镇宫院,你再请七十二地煞、一百个禽兽去保护你这凡间的皇城,这样才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你可要记住了。”
朱棣连忙谢恩,当他抬起头来再看那玉帝时,已不见了踪影,醒来才发觉是个梦。
于是,永乐皇帝连忙传旨,把刘伯温召进宫来,把自己昨晚所做的梦到从头至尾地说了一遍。刘伯温听了也是一愣:“那玉皇大帝可是惹不得的,就听他的吧!既然他的天宫是一万间,那么咱就建造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吧。这样,既保住了玉帝的面子,又不失皇家的气派。” 永乐皇帝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同意了。
不到四年的时间,紫禁城就建成了,刘伯温便请永乐皇帝前来察看。
朱棣在宫里转了大半天以后,心里感到十分高兴。就在这时,他忽然想起了玉帝赐的那块镇宫院“天石”和要请的七十二地煞、一百个禽兽, 便问刘伯温都放在了什么地方。
刘伯温便把他带到华盖殿后面的御路上,指着一块长方形的巨大石雕说:“这就是玉帝赐的那块镇宫院的‘天石’,名为‘云龙阶石’ ,上有九条巨龙,腾跃于流云之间,它是这宫中最大的石雕,有上万斤重!”
“好!好!”接着永乐皇帝问,“那七十二地煞在哪?”
“这您就看不见了,臣把它们派到这宫中下面的七十二条地沟里去了,以防地下的小鬼儿闹事,坏了这宫里的风水!”
“您再看那宫殿垂脊上的琉璃饰物,它们是蛟龙、凤凰、狮子、天马、狎鱼、斗牛、獬豸、狻猊。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既有祈雨的,又有避邪的。”
朱棣最后问道:“这宫里的殿堂是不是9999间半?”
“正是!”
“那半间在何处?”
“在后廷西边儿的一间配房里。”
那刘伯温说出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时候,心里是一哆嗦,其实这宫里的殿堂数并非真的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
原来,他到各地采购木料、石料时,看到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苦,可皇上却大兴土木,要花多少银子呀?
于是就有意把设计好的图纸改了,这样一来就少建了几百间,实际建成的是8000多间。
他想,这紫禁城大了去了,这殿堂到底有多少,谁数得过来呀,我说是多少就是多少。
于是就向朱棣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永乐皇帝信以为真,还重赏了他许多金银。
从此以后,“紫禁城有房屋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说法就传开了,当然那数字并不确切,只是个传说而已。
实际上,目前故宫里殿、宫、堂、楼、斋、轩、阁总的间数是8707 间,而那传说中的半间房就在清代存放《四库全书》的文渊阁阁楼的西边。
| 中国传统文化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
亲人,你来了,我的心就满了...
故宫有多少个房间推荐文章5:故宫里九千多间房间,是如何布局的?看完只觉得古人真聪明
很多去北京故宫玩过的朋友都知道,你游玩一趟后,故宫给你留下的印象,既不会是奢华,也不会是工整,而是“数不尽的房子”。这座占地72万平方米的宏伟建筑,内部修建了70多座宫殿、9000多间房间,是现在世界上规模最大,同样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之一,那么问题来了,你知道故宫是如何设计的吗?
在明成祖朱棣上位之前,其实北京的地位并不高,南京才是国家的政治权利中心,这一局面直到永乐元年,也就是1403年才得到了改变。燕王朱棣上位之后,北京作为皇帝的“龙兴之地”,地位自然也就水涨船高,而在诸位大臣的建议下,明成祖朱棣还效仿南京皇宫建立了北京皇宫,而这也就是后来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北京故宫了。
北京故宫虽然是以昔日的南京皇宫为蓝本所修建的,但是规模更为宏大、不仅暗合“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还严谨地遵循了《周礼·考工记》中所记载的“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造原则,也正因如此,你在故宫里既能看到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布置,同样还能察觉到左右均衡、井然有序的整体效果,其气魄之宏伟,让人不得不啧啧惊叹。
聊完了北京故宫的建造历史和建造原则,我们再来聊聊北京故宫里的“9999.5间屋子”,究竟是如何分布的。而针对这些房子的分布问,我们又可以从“中轴线上”、“中轴线左侧”以及“中轴线右侧”三个部分来探究。
首先,我们先来聊聊北京故宫里由南至北那条中轴线上的建筑。
位列中轴线上的建筑并不算多,但是它们却是整座皇宫的绝对核心,比如说三大殿,再比如说后三宫,乃至于经常在各种影视剧中出现的御花园也是如此。
正所谓“前朝后市”,三大殿、后三宫以及后花园,也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三大殿指的是太和殿,中和殿以及保和殿,这三殿都属于办公场所,其中太和殿主要是用来举行盛大典礼、接受百官朝贺的地方,中和殿则主要是用来祭祀天地太、庙进行演绎礼仪的地方,至于保和殿,除了可以作为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外,还可以作为科举考试中殿试的场所。总的来说,三殿都属于外庭。
与三大殿不同的是,后三宫已经属于内廷了,而“三宫”一般都指乾清宫、交泰殿以及坤宁宫。乾清宫作为内廷中最大的宫殿,一度被列为天子住所,像明代就有14位皇帝居住在那里,而清朝的顺治与康熙两帝也曾居于乾清宫中。与乾清宫不同的是,踏入交泰殿,你就等于是踏入半个后宫了,因为从这里开始,皇后等后宫嫔妃出现的频率就较高,彼时“后宫不得干政”的牌匾也立在这里,至于最后的坤宁宫则为皇后寝宫,也是康熙等人的大婚之所。
在坤宁宫的后方,紧接着就是御花园,只不过在明朝时期这个地方还有个别称,叫做“宫后苑”,主要是用来作为后宫的一个延伸场所来使用的。御花园的南北纵深80米,东西纵宽更是高达140米,累积占地面积超过12,000平方米,简直就是一个室内公园,而事实上,倘若你看到了御花园中种植的各种奇花异蕊,那么你会更加坚信不疑。
聊完了“中轴线上”,咱们接下来再来聊聊“左右两侧”。
秉持着“左祖右社”的原则,进入故宫后,你最先看到的就是左边的奉先殿和右边的养心殿,左边的奉先殿不必多说,是专门给明清两代皇室祭祀祖先的地方,占地1225平方米,宏大壮观;右边的养心殿则是专门留给皇帝小憩的地方,一般是留给皇帝工作之余休息时使用的,只不过由于其设施全面且位置便利,所以后来也成为了皇帝们的主要办公场所,而这里边的典型代表就是雍正、乾隆。
在奉先殿和养心殿的后面,就是非常著名的东西六宫了,由于古代以左为尊,所以东六宫在大多数的时候,地位都要比西六宫高一些,我们接下来就先来看一看东六宫。
东六宫主要包括承乾宫、景仁宫、延禧宫、景阳宫、永和宫、钟粹宫。其中承乾宫又叫做永宁宫,在六宫中地位较高,明代住的是贵妃,清代住的是后妃,向道光帝孝,全成皇后等就在此居住过,对于其他几座宫殿,大多都是皇帝妃嫔的住所,唯有毓庆宫和斋宫比较特殊,前者是皇子读书之处,后者是用来斋戒的地方。
至于相对东六宫来说,地位相对较低的西六宫,则主要是长春宫、翊坤宫、储秀宫、太极殿、永寿宫以及咸福宫。这六座宫殿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大多都是妃嫔的住所,唯一要注意的就是慈禧太后曾经居住在西六宫,而在这之后西六宫的地位,实际上就比东六宫要高了。
故宫中的主要建筑,到这里就基本介绍完毕了,我们要注意的是,在故宫不同位置的建筑,往往也都有其不同的特色,比如说故宫前列的建筑相对来说都更为明朗开阔、宏伟壮丽,这是为了昭示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故宫中部的建筑排列紧凑,庭院深邃,这是为了适宜皇帝与妃嫔们豪华的生活。至于皇宫最后面的御花园地带,则又修建的更为幽静恬美,这主要是为了能够让居住者放松心情、不觉压抑。
除了建筑之外,故宫的东南西北4个大门也同样颇有讲究。故宫的正门叫做午门,虽然提到这个门,大家想到的都是午门问斩,但实际上这个门地位相当高,平时只有皇帝才可以自由出入,就连皇后也只能在大婚的时候进一次,寻常文武大臣若不逢科举,那都得从侧门走。
与之相对的是后门神武门,而这个地方最初的名字其实叫做玄武门,只不过后来为了避康熙的讳才改了名,这个门一般是宫内日常出入所用的,所以在级别上要比午门低。至于东华门和西华门就没什么可说的了,聊以装饰。
故宫大抵如此,看到这里想必大家也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倘若大家有兴趣深入感受一番的话,可以去北京故宫游览一番,想必更能感受到故宫的宏伟与壮观。
故宫有多少个房间推荐搜索词:
1.故宫有多少个房间9371个
2.北京故宫有多少个房间
3.故宫有多少个房间故宫有多少院子
本文标题:故宫有多少个房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