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天游是什么意思推荐文章1:甘肃:漫话环县民歌信天游

  环县民歌信天游具有浓郁的环江地域色彩,它淳朴、粗犷、自然、高亢、活泼、明快,它的唱词明快多于婉转,比兴多于直言;它汲取了宁夏花儿和陕北民歌的精华,在丰厚的当地民歌营养基础上信手拈来,妙趣天成,衔接自然,娓娓动听。


  受当地民间韵律的影响,信天游在创作中充分运用了比兴手法。它的歌词生动流畅、言简音明、感情真挚、想象丰富、回味无穷、妙趣横生,充满了深厚的感情色彩和生活情趣及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比”与“兴”衔接自然,贴切得体,通常上句起兴,渲染气氛;下句点题,直抒胸臆。唱词首尾完整,虚实结合,真情直露。曲调婉转悠扬,深深打上了环县山歌和道情的烙印。它可塑性极强,能入乡随俗、因陋就简,因地点、心境不同,吟唱曲调便风格迥异、各有千秋,或低沉忧伤,或激扬高亢,或刚健明快,或清丽婉转。演唱的形式洒脱活泼,独唱、对唱、群唱、连唱不拘一格,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


  在旧社会里,悲苦的劳动人民吼出了血泪斑斑的信天游,对万恶的旧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控诉。如:“黄连树上吊苦胆,穷人的苦处说不完/天下乌鸦一般黑,天生受苦人活受罪”“旧社会将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声声悲愤的呐喊,生动地记录了劳动人民深受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并对万恶的旧社会进行了深刻揭露和无情的鞭挞。流行于环县山区的《莲花落》《长工诉苦》等信天游揭露警告土豪劣绅财东地主,“吃他娘那个喝他娘,老子养儿那个儿还账”等歌词对老财主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和挖苦。


  那些浸透着妇女血泪的信天游,吟出了强烈反抗旧制度的心声,如“七八岁上身不闲,女娃娃嫁了个死老汉”“蔷藏花结上葫芦蔓,痴情女遇到负心的汉”。有的妇女毫无婚姻自由,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推下火坑,如“爹娘卖我不商量,没寻下个好女婿真凄惶”“荞麦皮沾上了豆腐渣,提起我男人像守寡”。有的被封建礼教断送了青春,“十三上定亲十四上迎,十五上守寡到如今”。有的妇女受尽了公婆、丈夫的虐待,走投无路,“一阵阵盘算死了吧,奶头上娃娃撂不下/一阵阵盘算不死吧,挨打受气没活法”。至于那“一根麻绳房梁上悬,抱屈含冤赴黄泉”,则是被封建礼教断送了的生命和青春的绝唱。


  信天游中还有再现青年男女情爱绵绵,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情歌,即所谓的“酸曲儿”,歌颂坚贞、美好的爱情,在环江大地上也广泛流传。如:“半碗碗豆豆半碗碗米,端起饭碗想起你”“想你想你实想你,想你想得我没瞌睡”“天上个乌云搅黑云,什么人留下个人想人”“白脖子燕儿朝南飞,哥哥是妹妹的勾命鬼”……这些歌词把恋人间的朝思暮想,表现得极为深切、真挚,婉婉情动。又如:“丛草湾湾长流水,死不了我来忘不了你”“刀山上走过下油锅,来世还是你和我”“前沟里糜子后沟里谷,哪哒想你我哪哒哭”“想你想你真想你,三天没吃下半碗米”“抱定妹妹来亲个嘴,肚子里疙瘩就化成了水”,这些歌词表现了男女相爱的山盟海誓和至死不渝的忠贞感情。再如:“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酒盅盅淘米不嫌哥哥穷”“风尘不动树梢摆,梦里也不见你回来”“拉住胳膊拖住手,说不下日子不叫哥哥走”“隔沟听见哥哥的声,手软地打了绣花针”“说下日子你没来,硷畔上跑烂了几双鞋”“满天的星星亮晶晶,哥哥是妹妹的心上人”,这些歌词更是表现了男女青年爱情的纯洁。


  “送郎送到五里坡,手拉手儿叫哥哥/妹妹常爱红军汉,等你十年也不多……”这首《送郎当红军》的信天游就生动地表现了老区妇女个人情感服从革命利益的高尚情操。“长枪短枪马拐枪,跟不上哥哥上南梁/你骑骡子我骑马,毛驴剩下驮娃娃……”这首信天游则用淳朴感人的语言形象生动描绘了老区人民向往和投身革命的情景,谱写了含蓄、深刻耐人寻味的诗篇,如金石之声,铿锵和鸣。


  回顾信天游这一民间艺术,它取材广泛、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活泼自由,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对诗歌的影响巨大而深远,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它根深叶茂,鲜花常开,以其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为繁荣新世纪社会主义文学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王立洲)


  信天游是什么意思推荐文章2:经典再现!那些年我们听过的“(信天游)”唤起美好的回忆!

  《信天游》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怀旧色彩的歌曲,它的歌词如下:


  我低头向山沟,追逐流逝的岁月,


  风沙茫茫满山谷,不见我的童年。


  我抬头向青天,搜寻远去的从前,


  白云悠悠尽情地游,什么都没改变。


  大雁听过我的歌,小河亲过我的脸,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一遍又一遍。


  大地留下我的梦,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思念到永远。


  至于《信天游》的谱曲者,是解承强。而关于这首歌的故事,它源自中国古代的影子戏表演形式,特别是宋朝和元朝时期。这种戏剧形式源于道教信仰和民间传统,通过影子的形象来表达故事情节。它常常以神话和传说为题材,如《封神演义》和《西游记》,展现了古代英雄和神仙的故事,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元素和道德观念。


  在现代,《信天游》这首歌曲由刘志文、侯德健作词,并由程琳演唱,收录于她1987年发行的专辑《新歌·1987》。这首歌不仅旋律优美,歌词深情,还因为其独特的民歌特点而广受喜爱。2008年10月24日,该曲还荣获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流行金曲勋章,这足以证明其在音乐界的地位和影响。


  总的来说,《信天游》这首歌不仅是对古代影子戏形式的现代诠释,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情感的深情表达。无论是歌词还是旋律,都充满了深深的怀旧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信天游是什么意思推荐文章3:会考地理 专题19 北方地区

  一、自然特征与农业


  1.黑土地、黄土地


  (1)位置


  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


  (3)气候


  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3)黄土地农业发展


  (4)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①春季少雨;②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③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二、东北三省


  1.自然环境


  (1)位置和范围


  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部。东南有鸭绿江和图们江流过,这两条河是我国与朝鲜的界河。北是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大、小兴安岭的北部有黑龙江流过,这是中俄界河。山地之间是辽阔坦荡的东北平原。


  (2)地形


  以山地和平原为主。积雪期长,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气候


  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农业发展——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发展条件


  有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的气候


  不利: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


  (2)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长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3)东北三省气温只能一年一熟,且在春秋经常受寒潮影响,易发生低温冻害。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气温是限制东北平原发展的主要因素,东北平原的优势人文条件在于:人均耕地面积大。


  (4)问题与措施:垦荒扩大耕地,造成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为此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


  3.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三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鸡嘴处)。东北平原湿地面积锐减(这是发展农业带来的问题),影响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国家建立了一批自然保护区。


  4.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作


  ①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这里有大庆油田、吉林油田、江河油田,鞍山、本溪铁矿,抚顺、阜新、鸡西、鹤岗等煤矿,为重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海陆交通便利。京哈线和哈大线在沈阳交会,大连是北方重要的海港。


  ③东北三省重工业发展较早,工业基础雄厚。


  (2)工业部门


  目前,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4.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问题


  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


  (2)解决措施


  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三省也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具体措施有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更新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三、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1.文明的摇篮


  (1)位置与范围


  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主要包括山西省和陕西省的大部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甘肃省的东南部。


  (2)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如窑洞是传统民居;信天游是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白羊肚头巾是黄土高原上陕北、晋西北等地区农民的头巾;吃小米;秦始皇陵兵马俑。


  (3)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被尊为华夏始祖的炎、黄二帝在这一带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先河,如陕西省黄陵具的黄帝陵。


  (4)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1000—2000米,除一些石质山体外,地表覆盖着深厚的黄土。


  2.风吹来的黄土


  (1)黄土的


  多种假说中得到广泛认同的是“风成说”。“风成说”认为黄土来自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其证据是黄土像冬季的雪一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各种地形上;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下面的基岩成分不一样。


  (2)黄土地貌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川(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3)黄土土质疏松、极易遭流水侵蚀。


  3.严重的水土流失


  (1)原因


  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泥沙俱下;沟谷斜坡多。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开垦农田、修路、采矿。


  (2)危害(后果)


  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破坏了农田和村庄,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困难。


  (3)黄土高原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相当于千万吨化肥;黄河之害在于控制黄河泥沙,治黄的关键的控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4.水土保持


  (1)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坡陡处)。


  (2)工程措施:建梯田(坡腰处)、修挡土坝(坡脚处)。


  (3)合理安排生产活动。例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如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四、祖国的首都——北京


  1.基本概况


  (1)地理位置


  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40N,116E。1.68万平方千米。


  (2)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3)城市职能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成为新中国的首都,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所在地)、文化中心(文化教育事业发达,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有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各类研究机构;有全国藏书最多的国家图书馆)、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的代表机构等)。


  2.历史悠久的古城


  (1)北京旧城


  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方方正正,布局均衡对称。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


  (2)旅游名胜


  长城、明清故宫(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现为故宫博物院,是我国文物收藏最丰富的博物馆)、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天坛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另外还有四合院(体现北京旧城风貌)、胡同、紫禁城(居于旧城中心,体现了“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帝王思想)、牌楼、南锣鼓巷(是我国唯一完整地保存元大都里坊风貌的传统民居区,是最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等。在城市建设中,应对以上内容进行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


  (3)北京位于几条交通干线的交叉点,又是京杭大运河的起点,交通方便。向东出山海关进入东北地区;从西北出居庸关可进入内蒙古高原;向西联系黄土高原,向南进入华北平原。天津是其最近的出海口。


  3.现代化的大都市


  北京在建设过程中,注重传统与现代相结全。


  (1)重点功能区:中央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融街、王府井商业街。


  (2)现代化交通网:北京已经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北京既具有现代风貌,又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特色。


  (3)建设目标:“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4)北京发展面临的问题:沙尘暴、水资源缺乏、交通拥挤、住房紧张、雾霾


  信天游是什么意思推荐文章4:漫谈陕北民歌(信天游)基调:苍凉 哀怨 动情

  黄土高坡 来自网络


  陕北,是相对于陕西的陕南和关中而言的,因为它地处陕西北部,故称为陕北。


  陕北,自古就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文化交融的“绳结区域”。


  陕北话,属汉语的晋语方言,至今保留入声。很多信天游歌曲的演唱都保留了方言发音,使得信天游听起来更加顺畅、浑厚、亲切,地方特色显著。


  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陕北山脉 来自网络


  在近代,陕北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人们忧愁唱曲子。”这就是创作的最初情感表达,把心中的苦闷、哀愁、想念、失眠、伤心等心情、心境,通过简单朴素的语言配上特有的小调,一下演唱出来,形成了信天游特有的特质。尤其歌词方面,句句凝结了苍凉基调,听起来不由得动情。


  《走西口》:


  走路走那大路的口


  人马多来解忧愁


  紧紧拉着哥哥的袖


  汪汪的泪水肚里流


  只恨妹妹我不能跟你一起走


  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我苦在心头


  这一走要去多少时候


  盼你也要白了头


  紧紧拉住哥哥的袖


  汪汪的泪水肚里流


  走西口


  歌词写出了居家的“妹妹”对要走西口“哥哥”的:不舍、担心、伤心、期盼等多种情绪,站在路口,唱着歌,望着背影,回不来头……


  《兰花花》


  撇下我的情哥哥,抬进了周家。


  兰花花我下轿来,东望西照,照见周家的猴老子,好像一座坟。


  你要死来你早早的死,前晌你死来后晌我兰花花走。


  歌词写出了兰花花对无法选择的婚姻:难过、决绝、泪流、绝望……


  《东山上点灯西山上明》


  东山上的那个点灯呀西山上的那个明


  一马马的那个平川呀瞭不见个人


  妹妹站在那个圪梁梁上哥哥他站在那个沟


  想起我的那个亲亲呀泪满流


  《一对对鸳鸯水上漂》


  我抽签那个算卦


  我还问了神神


  山了在 水了在 人情在


  咱二人甚时候把天地那个拜


  山了在 水了在 人情在


  咱二人甚时候把天地那个拜


  鸳鸯


  《人要想人不由人》


  天要下雨又刮风


  人要想人不由那人


  前半夜想你呀吹不熄个灯


  后半夜想你等不上个明


  《谈不成恋爱交朋友》


  一座座山来一道道沟


  我照不见那妹子我不想走


  远远的看见你不敢吼


  我扬了一把黄土风刮走


  山挡不住云彩树挡不住风


  连神仙也挡不住人想人


  《祈雨调》


  天旱了着火了


  地下的青苗晒干了


  天旱了着火了


  地下的青苗晒干了


  《为甚不回家》


  正月里盼到冬


  腊月里盼到春


  灰不沓沓月儿下照影影


  黑夜里盼天明


  盼成个树人人


  盼的脚地扎下了根


  盼的我泪花花结成冰


  《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一个在那(哎)山上(呦)一个在(那)沟


  (咱们)拉不上(那)话儿(哎呀) 招一招手


  山花


  这些歌曲都透着苍凉、哀怨之情,又体现了狂放、热烈的韵味,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令听歌之人、唱歌之人,在动情之处,心底为之一震。


  信天游是什么意思推荐文章5:走近信天游

  走近信天游


  :杨笑柳


  走进绥德,目之所及,是延绵不绝的黄土高坡,放眼望去,是日夜奔流的无定河水。身处信天游的故乡,走近信天游,感受那抒发着陕北人的生性特质和苦乐情怀,感知那无与伦比的英雄气质和文化气场,感慨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信天游从远古走来,它是与陕北人文最为贴合、流传范围最广、传世数量最多、最具典型性、代表性、地域性的民歌。信天游以绥德、米脂为核心流行区,扎根于陕北,辐射于陕甘晋的黄土高坡,立足于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化,唱红了天,唱恸的地,唱出了一个欢天喜地;唱红了全中国,唱响了全世界,映射的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底色,折射着中华文明的天然底蕴,流淌着信天游的原生底气。


  《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陕北人把时光酿成酒,把悲喜唱成歌,把生活打理成诗,把情绪外化为舞(秧歌),就连悲悯的祈雨都具有浓烈的仪式感、高贵的神圣感、浪漫的诗意感。


  信天游应用比兴赋手法,顺天而生,信天而游。大胆而泼辣,豪爽又野性,率性甚至任性,个性张扬,活力勃发,气贯长虹,是语言的精华,是思维的精髓,是想象的资源库,是情感的发泄地,是精神的栖息场,是生命的流变曲。


  “阳坡的糜子背洼的谷,黄土地里笑来黄土地里哭”,“土疙瘩里刨光景,黑水流到脚后跟”,“芝麻黄芥能出油,泪蛋蛋泡出信天游”,“山丹丹花开背洼洼红,受苦人盼过好光景”,“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无法解忧愁”,“三十三颗荞麦九十九道棱,信天游唱了大半生”。这就是信天游,陕北人对生活的解阅,对生命的拷问,对情感的抒发,对自然的礼赞,对真善美的追求。


  爱情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是文学作品的生命主线,也是民歌中永远不朽的题材。爱情歌曲永远是民歌中最有灵性、最具激情、最显生命的章节。


  “山丹丹花开六瓣瓣红,难活不过人想人”,“三辛庄外沤麻坑,沤烂生铁沤不烂咱妹子的心”,“想你想得手腕腕软,拿起筷子端不起碗。想你想得心烦乱,心火直把嘴燎烂”, “芫荽开花碎纷纷,想死想活不见人。三叶子白菜两叶子黄,想你想得泪汪汪”。思念张力四射,触及灵魂,甚至危及生命,不禁使人想起“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生命之约。


  “娘家好盛日子短,搓一根麻绳把太阳拴”,这是何等的心念,得多大的心力,恨不得用麻绳拴住太阳,让时光止步,让岁月停滞,把日子变长,把思念变短!


  “哭下的泪水过斗量,三斗三升还剩两筐。哭下的泪水用秤称,三十三斤还挂零。”这泪水,可能是思念的泪、惊喜的泪,也可能是悲愤的泪、悲悯的泪。非凡的想象,形象的夸张,已然超越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因为“飞流直下”的乃为自然之源,而“三斗三升”仅靠生命之躯。


  寄情山水,山水有了情分;寄情日月,日月有了别绪。这山水,这日月,化为一首首信天游一曲曲陕北民歌,在黄土高原上激荡人心三千年。“信天游好像没梁的斗,甚时想唱甚时有”,“老羊皮袄没里子,有甚心思唱甚曲子”,“扬一把黄土风吹散,信天游永世唱不完”。黄土高坡上有了陕北人,或者说陕北人遇上黄土高坡,便有了信天游,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人一物,一情一景,目之所及,耳之所闻,都可成为信天游,信手拈来,唾手可得,天衣无缝,浑然一体。不同的陕北人,不同的生活,不同的命运,不同的环境,唱不同的信天游;同一个陕北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心绪,唱不同的信天游。据载,信天游有两万多首,有词有曲的八千多首。对生性善歌的陕北人来说,像壶口瀑布一样,信天游是情感宣泄的“壶口”,是陕北人之间交流的另一种语言。


  信天游不仅仅是民歌,它是陕北人的情感倾诉方式,是黄土高原的集体记忆。环境苦,信天游来缓解;生活苦,信天游来抒发;相思苦,信天游来对答。一道道山,一条条墚,一坎坎沟,一湾湾水;一个个人,一腔腔爱,一件件事,一世世情。为已唱,为亲人唱,为情人唱;为天唱,为地唱,为神唱,为万物生灵唱。劳动时唱,喝酒时唱,祭奠时唱,思念时唱。唱所见,唱所思,唱所爱,唱所恨。是生命个体对生活环境、生存处境和谐或不和谐境况的宣泄,是精神与灵魂的撞击与拷问,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动情动心、摄魂摄魄、感天动地。


  信天游是黄土高坡的天然神韵,像满目无穷无尽的疙瘩(陕北人对山头称呼)一样,高地起伏,音韵天成,悠然、怡然、超然,超凡脱俗,神奇浪漫,风情万种,魅力无限,成就了红遍中国、走向世界的陕北民歌。(下一篇:《回味陕北民歌》)


  信天游是什么意思推荐搜索词:

  

  1.信天游是什么意思以及特点

  

  2.信天游是什么意思解释

  

  3.信天游是什么意思简短

  

本文标题:信天游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