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糕为什么这么贵
切糕为什么这么贵推荐文章1:新疆天价切糕的背后:是物有所值?还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新疆切糕真的有那么贵吗?网上曾传出这样的顺口溜:一刀马云流泪,两刀建林心碎,三刀盖茨街边睡。
老百姓们好像谈到切糕,就唯恐避之不及,不知什么时候,切糕和“强买强卖”、“天价”、“坑”等字眼画上了等号。还有网友调侃道:珍爱生命,远离切糕。
那么,切糕真的如此可怕吗?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吧!
01 什么是切糕?
切糕是一种新疆维吾尔族民众采用传统特色工艺,选用核桃仁、巴旦木、葡萄干、瓜子仁、芝麻、圣女果干、枣等原料熬制而成的民族特色食品。
02 切糕是如何制作的?
切糕作为小吃界的扛把子,其制作工艺还上过《舌尖上的中国》,其实也不复杂,就是把各种坚果和干果用葡萄糖浆和蜂蜜搅合到一起,然后再压缩一下,因为是用糖无缝衔接的,所以保质期可达六个月。
具体步骤为:
1.把核桃,巴旦木等坚果小火炒香;
2.新鲜葡萄榨汁,把葡萄放碗里捣碎,汁就出来了;
3.葡萄汁放锅里大火煮开后继续熬煮,等起泡后火调小慢慢熬煮,直到粘稠;
4.待粘稠后放入核桃,葡萄干等干果均匀搅拌;
5.趁热放入模具压实,压平;
6.等自然凉透后,就可以食用了。
03 切糕的历史是什么?
切糕的历史悠久,早在丝绸之路时期,新疆是国内外商队往来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很重要的食物补给站。由于商人们都是做的长途旅行,所携带的食物必须要能长久保存且便于携带,而且要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切糕由此诞生。
04 切糕的价值
认识了切糕,了解了它的制作工艺和由来,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切糕是物有所值吗?
前几年,市场上售卖切糕是4元一两,这两年涨到了7元一两,要知道切糕的主要原材料是坚果和果干,尤其像巴旦木,腰果等坚果价格相对较高,再加上丰富的营养价值,保存期长,所以制作完成以后,切糕的价格自然不菲。
05 切糕的售卖伎俩
一些新疆人为了创业,便制作了切糕这一传统小吃到全国各地售卖。
通常他们会写块牌子:划多少切多少,有多少算多少,切下来不能退。
人们看见有售卖切糕的,花花绿绿的颜色很容易被吸引,便会上前问道:多少钱?这时卖家就会说:7元。你以为是7元一斤,殊不知是7元一两。
大多数人可能会说:来20元吧!这时商贩就会拿出一把刀给你,然后诱导你自己去切糕上划一刀,并且强调划多少切多少,切下来不能退。真等切下来,你傻眼了!
因为切糕在制作时,有一道工序是压实,就像压缩饼干一样,很瓷实就会相对较重,再加上整体较厚,所以就算你横向上划的区域不大,但是纵向一刀下来也很多了,一般切下来都会在200元左右。为了避免入坑,最好直接说要多少钱的,而不是跟着售卖者的思路去切一刀。
06 大家害怕买切糕的原因
说起老百姓谈切糕就色变的原因,我们还要追溯到2012年的天价切糕事件。
2012年,一个姓凌的小伙驾驶拖拉机从工地返回家中,归家途中,遇到一个卖切糕的大叔,小伙说要20元的,可大叔一刀下去就要收100元,小伙生气说不要了就要走,大叔不依不饶说切下来必须要,要不然没法卖了,就这样两人从争吵到大打出手,小伙把切糕全部推倒在地,最后通过法院审判,判定小伙赔偿大叔16万元,包括切糕的费用,摩托车损坏维修,误工费,医疗费等。
天价切糕事件后,人们唏嘘不已,切糕这一小吃也受到了不好的影响,后来更有个别不良商贩仍旧靠此伎俩来谋求利润,所以现在人们避之唯恐不及。
总结: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小吃都是好小吃,就看当地人怎么把传统小吃发扬光大了。
新疆切糕吃起来又酸又香又甜,甜而不腻的甜,所以尝过的人都说好吃,再加上营养价值还高,颇受人们喜欢。
个别商贩因为唯利是图,经营方法不当,给切糕这一小吃蒙上了污点,承受了它不该承受的眼光和评价,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希望这些个人能本分经营,还切糕之清白,筑之以荣誉,也希望世人不带偏见,以正视听!
切糕为什么这么贵推荐文章2:“切糕”、“克价”的闹剧,新疆“切克闹”,干果为啥这样贵?
“切克闹” 一词是 “Check it out” 的音译,在嘻哈文化中经常出现,本意是引起注意:用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力,类似于 “嘿,看过来”“注意啦”。最近新疆发生的游客在大巴扎市场购买干果等新疆特产,被商家以克论价,产生9800元天价,虽然这一事件最后得到了退款退货解决,但是因为一些执法人员的倾向性处理,还是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个“切克闹”,不就是“切糕”、“克价”的闹剧吗?
从商家角度看,存在价格欺诈嫌疑:如果商家在销售时未明确告知游客计价单位是克,利用游客默认的 “斤” 的计价习惯进行模糊价,这属于误导性交易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价格法》中关于明码标价的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这种行为虽然可能在短期内获得高额利润,但会严重损害商家自身的信誉以及当地旅游市场的整体形象,不利于长期经营。
游客在购买商品时,没有仔细确认价格的计价单位,对价格信息了解不充分,导致出现误解。但这不能成为商家可以进行误导性销售的理由。警方和市场监管部门以 “明码标价” 为由未介入或未有效处理,没有充分考虑到商家存在的模糊标价、误导消费者的问题,反映出市场监管存在一定的缺位,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和监督力度不够,未能及时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事件经网络曝光发酵后,商家才退款,相关部门才推动调解,但是已经对当地旅游形象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那么咱们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新疆的干果为啥价格这样高?
一个是生长环境优越:新疆地处亚欧大陆中心,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高山冰雪融水丰富,利于农业灌溉。这些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瓜果作物的生长和糖分的积累,使得新疆干果品质优良、口感独特,生产成本也相对较高。以葡萄干为例,新疆的无核白葡萄晾晒成的葡萄干,含糖量高达百分之八十,被视为葡萄中的珍品。
产量有限:虽然新疆干果产量在全国占一定比重,但部分品种因种植面积、生长周期或自然条件限制等原因,产量相对有限。如巴旦木主要产在天山以南喀什绿洲的疏附、英吉沙、莎车、叶城等县,产量受到地域和种植规模的限制。还有开心果,在中国仅新疆喀什地区和甘肃部分地区能够种植,且种植面积有限,产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大:新疆干果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口感,在国内外市场都备受欢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对新疆干果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供需关系紧张,推动了价格上涨。像核桃、红枣、葡萄干等常见品种,不仅在国内畅销,还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
运输成本高: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距离内地主要消费市场较远,运输距离长。无论是将干果运往内地销售,还是出口到其他国家,运输费用都较高,这增加了干果的成本,从而导致价格上升。
加工和包装成本:为了保证干果的品质和口感,以及便于储存和销售,新疆干果在采摘后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如筛选、清洗、烘干、包装等。这些加工环节都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包括设备、人工、包装材料等,都会使干果的价格升高。一些高端的干果礼盒,其包装成本相对更高,也会使整体价格上升。
品牌和品质保障:如今,新疆干果越来越注重品牌建设和品质保障,通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认证,确保消费者购买到的干果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质量要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反映在价格上就会相对较高。例如,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的新疆核桃、红枣等,在市场上的价格通常会比普通干果要高一些。
切糕为什么这么贵推荐文章3:切糕已经明码标价,为何还是没人愿意买?网友:买一次你就知道了
切糕已经明码标价,为何还是没人愿意买?网友:买一次你就知道了
十几年前,有一种特色食物,让人“闻之色变”,不是因为它的味道,而是它的价格太贵,很多人都上过当,我不说大家应该已经猜到了,它就是切糕。
切糕只是俗称,其实就是新疆特色食品“玛仁糖”,也叫核桃仁糖果,历史悠久。它是用多种坚果制成,都是真材实料的,营养丰富,能给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曾经是丝绸之路之上的商队主要的食物,能保存很长时间。
很多人之前买切糕时都上过当,卖切糕的新疆人也不说清价格,只用手比划一下,告诉你五块还是七块,很多人都以为说的是一斤,其实是一两。
说买切糕上当,主要有2个原因:一个是没弄清价格,另一个是不清楚切糕的重量。
之前我觉得,一块切糕能有多重,结果称了一小块,竟然两斤多,花了一百多元,切了不能退,还不让走,只能把钱掏了。当时我认为,肯定是秤有问题,就找了个秤重新称了一次,结果还是两斤多。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和切糕的制作方法有关,切糕是先蒸熟,再用放进木槽里,然后放上木板,压上重物,把水分压出来,切糕也压得很紧实,所以切糕的密度很大。
三轮车上那一整块切糕看着不大,但就有400斤重,比一头猪还重呢!
其实,切糕的价格和重量并没有问题,最让人不爽的就是买卖方式上,曾经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词,叫“切糕党”,指的是卖切糕的一般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一旦买切糕在价格上出现了争议,你不想买了,结果一群人就围上来了,变成强买强卖了。
曾经有一个“天价切糕事件”,发生在岳阳,就是因为价格沟通不明,导致结账时发生口角,最后大打出手,结果被16个人围住。
如今,随着市场的整顿,卖切糕的也规矩了很多,并且进行了明码标价,白纸黑字把价格写得明明白白的,再也不会误会,但大家发现没有,还是没有人愿意买,这是为啥呢?
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1、口碑太差
之前的切糕事件,让人们对切糕的印象十分不好,担心又上当受骗,或是强买强卖。
2、切多少不算数
买切糕时,说了比划多少切多少,结果故意切偏一点,一下就能多出几十块钱,甚至好几百。即使明码标价也没人愿意买。
3、卫生条件差
切糕虽然保质期很长,可以储存很长时间,但含有大量的糖,很容易滋生细菌,做一块可能要卖几个月,细菌严重超标,大肠菌群超标了360多倍。
切糕这种具有新疆特色的民族美食,本来是应该向全国推广的,但由于之前的“切糕党”乱象,让人不愿再买切糕了。自古以来,做生意要讲究诚信,如果只想着坑一个是一个,注定是走不长远的。
如果大家想要品尝切糕,可以从网上购买那种小包装的,一袋一小块,干净又卫生。觉得我的文章不错,请给我点赞、评论、转发、收藏、关注,下次见。
切糕为什么这么贵推荐文章4:曾火遍大街的切糕,现已明码标价,怎么还没人买?大家心知肚明
?新疆一个少数民族,它的本土美食还真不少,像烤肉串、葡萄干、大馕饼、羊肉汤等等,都十分美味好吃,受到不少人的喜爱,记得第一次吃大馕饼的时候,两块钱一个,价格十分便宜,买的时候,老板还会将大馕饼烤一烤,一边烤一边刷酱,烤好后,吃起来真香,至今还记得那个味道,当时吃了不少,几乎每天一个,吃一个大馕饼就吃饱了,不用吃饭,总体来说,对新疆的美食还是充满好感的。
但一提到切糕,想必很多人表示很嫌弃。切糕它的原名并不是这个,而是叫玛仁糖,只是它的售卖方式是现卖现切的,慢慢地人们就给它起了这个切糕的名字,想想还挺生动,这只是新疆以外的人们对它的称呼。曾经切糕遍布大城市的大街小巷,我对它也有一些印象,在繁华人多的街道上,每一个卖切糕的新疆人间隔只有几十米,一段路上就有五六家,远远望去切糕还挺惹眼的,五颜六色的,从切面看很有层次感,引得不少人对它产生了兴趣。
不过后来人们对切糕产生了反感,看到有切糕的摊位都会绕道走,这个原因想必很多人都知道。
对于天价切糕,当时可闹的沸沸扬扬,很多人表示,只要买了切糕都被坑过,实在气人。多年前有人想买切糕,明明只要一小块,卖家却要收很多钱,这让买家很不理解,买家听到价格后顿时不想要了,而且沟通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双方就开始动手,结果整车切糕都毁了,这一车切糕可不便宜,用天价来形容一点不假,高达10万元,一般人听到了谁能接受?
就这样天价切糕事件就被火速传开了,买了的人也开始诉苦,说自己也上过当,有网友说,自己买的时候,已经和卖家说好少买一点尝一下,如果好吃了再买,但是等卖家切的时候,故意将刀子打偏一点,这一偏比原来多出来了好多,遇到这种情况买的人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已经切下来了,多了就多了吧,但是等要掏钱的时候,听到价格买家就蒙了,网友表示,不买又不行,旁边那么多新疆人,挺吓人的。
遇到类似情况的人,只要在街上看到切糕就会绕着走,生怕沾到事儿,那么没有吃过切糕的人,也对切糕产生了一定的畏惧,这样一来切糕做的再好吃仍都没有人买了,大街上的切糕小摊也越来越少见。
曾火遍大街的切糕,现已明码标价了,怎么还没人买?大家都心知肚明!
现如今有时街上仍能见到切糕小摊,仔细观察,还能看到切糕摊上贴上了价格标签,这是卖切糕的一大变化,以前根本看不到,只有问了才知道价格,现在标明价格了,大家看到价格后,就能估摸一下自己能不能接受。
话说如此,但还是很少有人去购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我们大家都明白。切糕在制作上用了很多坚果,还有大量糖分,做好的切糕其实是很重的,别看价格标的低,但要看看切好后的实际重量,还有价格上是用“两”来计价的,可想而知,一刀下去,掏的钱可不少。
并且买过切糕的朋友表示,看着切糕漂亮,其实吃了之后,显得非常甜腻,根本就不好吃,一般人接受不了这个甜腻的感觉,所以说不管是从价格上,还是口感上,都限制了人们想去买切糕的想法。不知道你对此怎么看呢?还有你真正的品尝过切糕的味道吗?欢迎评论分享。
切糕为什么这么贵推荐文章5:为什么都说新疆切糕贵?2元就能吃一块,60块钱能买3斤,贵吗?
切糕为什么这么贵推荐搜索词:
1.切糕为什么这么贵多少一斤呢
2.西藏切糕为什么这么贵
3.切糕为什么这么贵没人管
本文标题:切糕为什么这么贵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