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起止时间
辛亥革命起止时间推荐文章1:每天了解一个历史事件: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民主共和制度奠定了基础。本文将从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1. 国内政治环境
清朝末年,国内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民众对清政府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同时,清政府对外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使国家民族尊严受到严重损害。
2. 社会经济状况
清朝末年,中国经济陷入困境,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农民和手工业者生活困苦。民族危机加深,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3. 思想文化变革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思想的束缚,使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兴起,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
4. 军事变革
清末民初,新军兴起,革命党人积极争取军队支持,为辛亥革命提供了军事保障。
二、辛亥革命的过程
1. 革命爆发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开始。起义军迅速占领武昌、汉口、汉阳等地,成立湖北军政府。
2. 全国响应
武昌起义后,全国各省纷纷响应,纷纷宣布独立,成立军政府。清政府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3. 清帝退位
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清朝灭亡。孙中山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4. 制宪会议
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召开制宪会议,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民主共和制度。
5. 孙中山辞职
1912年4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袁世凯继任。
三、辛亥革命的影响
1. 政治影响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民主共和制度奠定了基础。此后,中国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 经济影响
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同时,辛亥革命后,国家主权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为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了条件。
3. 文化影响
辛亥革命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使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思想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同时,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繁荣,为后来的文化复兴奠定了基础。
4. 社会影响
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打破了封建等级制度,使民众地位得到提高。此外,辛亥革命还促进了妇女解放、教育普及等社会变革。
总之,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为中国的民主共和制度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辛亥革命并未彻底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继续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辛亥革命起止时间推荐文章2:中国历史最重要的历史时间节点之1911年辛亥革命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爆发起义,目的是推翻满清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的政体,史称“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图片于360图片)
其实在武昌起义后的一段时间里,“辛亥革命”这个词并没有出现,革命党人也好,民间也好,大多使用“武昌首义”、“辛亥之役”、“民国肇生”、“民国缔造”等词来表述这次起义。
武昌起义只是辛亥革命的标志性事件,辛亥革命应该是一个历经数年的一个革命过程。在狭义上,辛亥革命指1911年10月10日至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段时间。在广义上,辛亥革命的开始时间有一些争议,一说是以孙中山先生1894年创立兴中会,另一种说法是以1890年杨衢云和同伴在香港创立“辅仁文社”算起,因为后来孙中山特意去香港与杨衢云商讨(1895年),最后两个革命团体合二为一,名字依然用“兴中会”,毕竟这个名字有“振兴中华”的含义,便于宣传。同年,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举行了第一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
革命党人(图片于360图片)
在随后的十六年里,革命党人举行了大小十余次起义,都以失败告终。但是他们没有气馁,屡败屡战,终于通过武昌起义,革命成功。
革命真的成功了吗?没有。
武昌起义后,身在美国的孙中山先是求见美国国务卿,但是被以没有时间拒绝,接着孙中山前往英国,希望得到英国的援助,但是一分钱也没有筹来。法国亦是如此。失望至极的孙中山不得不空手回国。国外势力不愿承认革命党,更倾向于袁世凯。
在武昌起义后的一个月内,13省全部独立。袁世凯在开始对革命党人采取的是镇压的办法,当这么多省宣布独立后,特别是在孙中山宣布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感觉大势已去,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先是买通各方劝说清帝退位,二是让手下的冯国璋、张作霖等等北洋军大佬出来反对共和,赞成君主立宪。南北势力相持。面对南北即将分裂的局面,为了大局,孙中山宣布,只要袁世凯赞成共和,他愿意让出临时大总统的位子给袁世凯。南北双方议和。
孙中山先生(图片于360图片)
在经过一系列的运作后,清帝退位,袁世凯就任民国大总统,但是并没有去南京就任而是刷了个手腕留在了北京。当时就有人说“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革命真的成功了吗?没有。
在随后的十五年里,军阀混战,袁世凯称帝、二次革命等等等等,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政局混乱,百姓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驱除鞑虏容易,创立民国坚难。
国民党人(图片于360图片)
直到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拥护南京国民政府,国民党“形式上统一”中国。但这一天孙中山先生没有看到,他于1925年3月病逝。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重要的是我们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完整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解放作用,结束了几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实行民主共和,是一次巨大的社会变革。沿着辛亥革命的脚步,中国人继续探索民主、自由、独立的道路,直到1949年10月1日。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辛亥革命起止时间推荐文章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在1911年,以一个突发事件的形式取得成功
按常理,1911年10月10日的辛亥革命,不过是一个擦枪走火的偶发事件,不至于竟酿成一场翻天覆地的改朝换代大事件。一个偶然事件就取得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所孜孜以求的成功,看上去有些无厘头,但事实就是这样,它取得成功了。究其因,其实是深层次的:
一
1911年的清政府,出现巨大的财政亏空,虽然这个财政亏空并非“一日之功”,但在1911年表现得尤为严重——据当时的审计告称,几乎每个省份都不同程度且长期地存在巨大的财政亏空。尤其是中央政府财政的困难,令它无法再搞钱来偿还巨额债务。
二
由洪洪涝灾害而导致了粮食短缺,这个问题也在1910年和1911年表现突出,甚至发生了粮食暴动和抗税等地方群体事件。而对此,清政府并没有能够及时作出积极反应。民众的基本生存问题成为当时一个潜在的重大社会危机。但这些并没有引起清政府的足够重视。
三
由于自然灾害而导致民众的生存危机,他们自然就会对税收或苛捐,有着本能地抗拒,所以才有类似于山东莱阳暴力抗税事件及湖南长沙的粮食暴动,甚至为保护地方利益的成都保路运动。虽然这些社会群体事件,与那些有组织的、自觉领导的革命暴动无关,但它们所暴露出的社会危机,已经显示出当时的清政府有可能会对这些危机的爆发失去本应有的实际控制力。
所以,在如此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之下,一个也许是很小偶然事件,都可能会引发藏在求生的民众心中的怒火。也就是说:晚清的社会矛盾,到1911年已经到了一个一触即发的矛盾饱和状态,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辛亥革命会在1911年就轻易成功的原因。而且,辛亥革命后,无论哪个社会层面,都对此表现出几乎是漠视的平静与淡定,或许这正是他们已经失望到绝望,才生出的一种态度。
辛亥革命起止时间推荐文章4:历史上的今天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红军开始长征,双十协定
辛亥革命起止时间推荐文章5:「印记初心」一日一印一故事①辛亥革命
《印记初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众篆刻作品展》由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文汇社联合复旦大学等高校、企业和单位共同举办,按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四大部分,共展出作品340余件。文汇App每日推送“一日一印一故事",讲述我们伟大的党百年非凡历程的故事。
第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辛亥革命
篆刻:中华世纪坛管理中心 李姣 设计师
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领导同盟会进行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史称“辛亥革命”。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2月12日,清帝退位。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政权最后被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代表袁世凯窃取,革命失败。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共和政体,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
辛亥革命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民主共和意识的积聚,大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扫除了最初的政治障碍 。
编辑:赵征南
辛亥革命起止时间推荐搜索词:
1.辛亥革命起止时间和标志
2.辛亥革命起止时间和地点
3.辛亥革命起止时间广义
本文标题:辛亥革命起止时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