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合唱钢琴曲
黄河大合唱钢琴曲推荐文章1:贺兰山下,上音师生激情奏响《红旗颂》《黄河》《梁祝》
奔腾激扬的《红旗颂》、大气磅礴的《黄河》、婉转迤逦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场管弦乐、钢琴曲、小提琴交织,充满西北豪迈风格又融入了些许南方清丽的大型交响音乐会,9月6日晚在贺兰山下、宁夏大剧院拉开帷幕。
9月6日-9月12日,第二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在银川举办。期间,上海音乐学院组团赴宁夏,特地为当地带来“贺兰山葡萄酒之夜”系列演出,其中就包括在宁夏大剧院举办的这场开幕音乐会。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表示,打造顶级文化标识是一个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路径。宁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从祭祀用的乐器、到著名胡旋舞,再到琵琶、胡笳、芦管、羌笛等乐器盛行……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厚重的历史积淀,都令宁夏音乐文化魅力无限,可以作为代表中国的音乐文化标识之一。
“去年,上音与宁夏就已经成功牵手,在上音歌剧院为参会的海内外嘉宾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的云上音乐会。为响应国家文化润边的建设号召,进一步增进上音与宁夏人民的情义,在上音党委的领导下,今年8月,我们赴宁夏银川学习考察,传承闽宁红色文化、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签订了五年的战略协议,开启了上音践行人才培养宗旨、承担社会服务责任、拓展对外合作范围的新一轮发展举措。”廖昌永表示。
以音乐“礼赠”宁夏,演出结束掌声持续近七分钟
当晚,本场音乐会由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周珂副教授指挥,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倾情演出。
选曲上精心策划。其中,包括了“上音人红色三部曲”——由上音杰出校友、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交响乐作曲家、“七一勋章”的获得者吕其明先生创作的《红旗颂》,由上音知名校友、钢琴家殷承宗、储望华等根据曾就读国立音乐院(今上海音乐学院)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改编创作的《黄河》钢琴协奏曲(钢琴独奏:解静娴),由何占豪、陈钢主创,上音人“联合大作业”推出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独奏:王之炅)等经典音乐作品,充分体现出上音持续深耕红色音乐文化传承事业的服务担当。
本场亦有展现宁夏本土风情文化的《美酒飘香贺兰山》(演唱:陈阳),以音乐“礼赠”宁夏,表达出对双方未来密切合作、友谊长存的祝愿。同时,还有管弦乐《炎黄风情》选段,特别挑选了既有北方地区风格曲调的对花,又有江南缠绵吴语的紫竹调,脍炙人口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民歌旋律用西洋管弦器乐表现,令听众在张弛有度委婉动听的音乐中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
参与本行演出的许多上音师生不久前才演完歌剧《康定情歌》,又挑担迎战,继续投入到准备本次系列音乐会中。大家以热情饱满的状态圆满完成了多场高质量演出,给观众们带来视听盛宴的享受。
精心策划的节目、诚意满满的准备、精彩纷呈的演出获得了来自现场的热烈反馈。最后一首曲目结束后,700多名中外嘉宾纷纷起立鼓掌,掌声持续近七分钟。台上台下互相应和,爆发了长时间的欢呼声,乐团又带来了特地为这场音乐会安排的返场曲目《火车头托卡塔》,更是把音乐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希望上海宁夏合着火车的滚滚车轮声,奔向明天美好的生活。
多学科联动、将课堂教学延展至舞台实践,来自钢琴系、声歌系、管弦系、现打系的多名上音骨干教师,在乐队中纷纷承担独奏、乐队长,共同参与到本场演出中,带来一台高水平的艺术演出。师生同台,在多场排练、演出过程中不断深化上音的“教创演研”实践。作为一名来自宁夏固原的“上音人”,声乐歌剧系的赵勇副教授表示此行回到家乡,能以自己的艺术服务于当地的事业发展,感到激动与喜悦。
据悉,本次上音与宁夏的合作包括建立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创作采风基地,根据相关政策为宁夏少数民族音乐人才提供培训和学习深造机会,结合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风土,加强贺兰山葡萄酒酒文化艺术作品创作,构建经典曲目等。
开展“行走的音乐思政”,传承闽宁“山海情”
圆满完成6日的演出任务后,7日下午,上音学子一行前往“闽宁镇脱贫攻坚教育基地”——闽宁镇镇史馆(又称为闽宁镇扶贫协作展示馆)进行参观学习,开展“行走的音乐思政”课程。
上音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老师徐宇宏在此地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主题为《山海情 民族情 领袖情——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场思政课,带领师生学习闽宁红色文化和区域合作、结对帮扶发展的“闽宁模式”,了解我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奋斗史,同学们深刻感受到自己作为新时代上音青年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9月7日晚,上音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的教师代表们,又带领上音爵士乐团给宁夏人民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爵士乐音乐会。精彩内容包括现打系教师、小号演奏家李晓川的原创作品《重聚》,现打系教师、贝斯演奏家祝海鸣根据陕北民歌改编的爵士乐版《信天游》与现打系教师张雄关原创作品《快乐歌》等多部爵士作品。作为教育部第二批全国高校“双创”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教育部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自2015年至今,上音现打系主动对接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坚持用“音乐”帮扶贵州省的贫困县摘帽脱贫。
思政课与校外实践活动深度融合。本次演出中,有许多上音骨干教师担任各声部首席,克服了许多困难,把教学演研落实到实处,在舞台上、在行进的大巴里,把浸润式教学开展的鲜活生动,年轻的学生不仅在学业上在纪律性在乐团演奏的职业精神等等方面普遍感受到巨大的收获和进步,在闽宁镇的参观学习更是把思政课堂放到了全国思政教育基地,让师生在教与学的氛围里,共同提高、一起进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近年来,上海对口支援新疆喀什、西藏日喀则、青海果洛、贵州遵义等地,上音在其中承担着“双一流”高校的使命担当,以文化助力产业转型,开展各类校地合作,助力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承和保护传统音乐文化,开展人才培养工程,助力各地产业转型。
上音党委书记徐旭指出,上音作为“双一流”高校,充分认识到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既是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能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鲜活的历史文化资源。从东海之滨到西北陇原,跨越崇山峻岭,上音与宁夏的校地合作用文化牵动民族融合,见证山海情深,实现资源共享,奔赴共富之路。
本次宁夏之行,不仅是上音师生用音乐艺术助力宁夏产业转型事业、奋进乡村振兴、承担文化强国国家战略的生动体现,是上音打造“产学研演”一体化的学科与学术团队、深耕音乐产学研一体化土壤的探索成果,亦是上音以实际行动喜迎党的二十大的具体实践。
图片:上海音乐学院
:姜方
编辑:郭超豪
黄河大合唱钢琴曲推荐文章2:百台钢琴同奏《黄河》喜迎新年
12月30日上午,第二届九龙滨江钢琴音乐节百台钢琴音乐会在九龙坡区九龙滨江外滩广场举行,喜迎新年。百台钢琴同奏改编自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场面恢弘,旋律大气。
来自意大利、俄罗斯、美国与我国的著名钢琴家联袂参与了钢琴演奏。
两位俄罗斯钢琴家用罕见的德国戈特里安-史坦威超级双子星连体钢琴四手联弹《爵士组曲:雪花》等名曲。
天之歌少儿交响乐团首次在百台钢琴音乐会上演奏名曲《卡门序曲》和《梁祝》。
在音乐会上,市民还欣赏到了琵琶、提琴、手风琴器乐三重奏,以及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张礼慧的女声独唱《起航》,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姜明独唱《故乡有话告诉你》。
上游新闻-重庆晨记者 刘波 摄影 胡杰
黄河大合唱钢琴曲推荐文章3:八旬钢琴泰斗再弹《黄河》,殷承宗:只要我还活着,就要把它打造得更完美
作为在海内外具有极高影响力的钢琴大师,以及钢琴协奏曲《黄河》的主要创和首演者,53年来,殷承宗带着这部作品走遍世界,演奏上千场,堪称传奇。
2月29日晚,国家大剧院2023国际钢琴系列音乐会再度迎来钢琴泰斗殷承宗。此次到访,他将携厦门爱乐乐团及青年指挥家尹炯杰,为北京观众带来一场重量级钢琴协奏音乐会。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黄河》等作品都将再度奏响,展现这位艺术常青树永远年轻的艺术生命力。这也是时隔九年,殷承宗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再度奏响钢琴协奏曲《黄河》。
在殷承宗看来,《黄河》这部作品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虽然年逾八旬,但殷承宗仍旧不断寻求突破,对《黄河》这首老作品保持着无限的新激情。演出前晚,殷承宗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现在仍然会对《黄河》不断进行调整,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人生不可能是完美的,我尽量少带遗憾走,这些东西都是在很多苦难当中总结出来的,很宝贵,希望能把它留下来给大家。”
“《黄河》就像是我人生的写照”
创作于上世纪的钢琴协奏曲《黄河》根据《黄河大合唱》改编而来。钢琴家殷承宗作为该作品的主创之一、首演者以及演出次数最多者,早已成为《黄河》的“代言人”。在殷承宗看来,这部他演奏了大半辈子的作品就像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我第一次听到《黄河》是1950年抗美援朝的时候,总政歌舞团带着《黄河大合唱》到鼓浪屿的体育场去演出,当时我还是小学生,第一次听到这首作品,非常震撼。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中,《黄河》给了大家很多的力量。”回忆起当年事,这位耄耋老人的眼中闪烁着光芒。
1941年出生在厦门鼓浪屿的殷承宗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钢琴家。他7岁开始弹钢琴,自学成才,9岁时即举行了个人独奏会,17岁便在维也纳世界青年节钢琴比赛获第一名,20岁在第二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获第二名,六十年代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和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后任北京中央乐团首席钢琴演奏家。1980年,殷承宗并同聂耳、冼星海、马思聪成为了列入《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词典》中仅有的四位中国音乐家之一,被《纽约时》誉为“中国最优秀的钢琴家”。
在殷承宗的人生道路上,有两句话对他的影响至深,这两句话也都成为了钢琴协奏曲《黄河》创作道路上的“指路明灯”。1963年,殷承宗回到北京,为毛主席演奏了自己创作的钢琴曲《秧歌舞》,毛主席鼓励殷承宗,“你用钢琴来弹中国民族的东西很好,应该多搞一点这样的创作。要多创作民族的音乐,多创作人民大众喜爱的作品。”
“这句话决定了我后来的艺术方向。”这么多年来,毛主席的教诲始终令殷承宗铭记于心。在创作钢琴协奏曲《黄河》的时候,殷承宗等人先去黄河体验生活。“我们第一站从太原开车到黄河壶口瀑布,然后驴驮着我们一路走到延安。我们当过船夫、拉过纤,这一路听了很多黄河的故事。我们把这些体验都融入到了作品中。”
而另一句对殷承宗影响极大的话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他看来,“要不是能够弹很多钢琴协奏曲,并且在国际上获奖,我当时也写不出钢琴协奏曲《黄河》来。”殷承宗认为,“钢琴虽然是西洋乐器,但还是要用钢琴创作出中国本土作品,而不光是去演奏西方经典。”
“只要我还活着,就希望把这部作品打造得更完美”
随着岁月的沉淀,钢琴协奏曲《黄河》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生命力极强的优秀中国作品,它蕴含着跨越年代的民族情感,化为爱国与民族精神的代表符号。几十年来,殷承宗对《黄河》的理解与演绎也随之发生变化。“虽然那个时候真是很穷,但我们心里一直有这个信念,中国总有一天要站起来。现在看来,以前不断追索的梦想,都已经成为令人自豪的现实。”在殷承宗看来,钢琴协奏曲《黄河》虽然是几十年前创作的作品,但它仍焕发出新时代的意义。“这部作品写的是过去、现在和未来,所以在每个时期都给人一种鼓舞和力量。不光是在国内,在国外演出,也都是这样的反响,大家听了都非常兴奋。”
如今,殷承宗每天坚持练琴四五个小时,还坚持锻炼身体。谈及年过八旬还保有如此不凡的体力、脑力和精力,殷承宗说,“越是到我这个年纪,就越要多练,才能保持好状态。我们生长在那个时代有很多遗憾,到现在我才活明白了。人生总不会完美,尽量少带遗憾走,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把这些宝贵的东西留下来给大家。”
钢琴协奏曲《黄河》虽然已经上演了半个多世纪,但殷承宗依然不断改进,对这部作品保持新鲜感和创作激情。钢琴协奏曲《黄河》用了竹笛、琵琶等很多民族乐器,其中还加入了京剧和陕北民歌的部分,其中第四乐章《保卫黄河》还揉入了《东方红》的旋律。据殷承宗介绍,后来,这部作品还在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和《东方红》旋律中加入唢呐。“我们拉纤的时候感受到过,船工号子是很粗犷的,非常有民族的氛围,你拿外国的小号、圆号来吹的话,就不是那种味道了。”此外,此次演出还加入了琵琶和竹笛,“琵琶和竹笛在当时就有,但是后来因为外国乐团演奏,后来把这些东西都拿掉了。我们这次又加了进去。第三乐章竹笛的声音一出来,你就觉得是到了延安,到了宝塔山,那是信天游,非常民族风味的东西。小提琴怎么也出不来这种效果的。在演奏上面,我们也采取了很多民族风格的做法。”殷承宗一直不断琢磨、总结,不断改进这部经典作品,他说,“只要我还活着,能进一步就进一步,希望把这部作品打造得更完美。”
“弹琴很苦,你要喜欢就不觉得苦”
除了钢琴协奏曲《黄河》,本场音乐会中,殷承宗还将奏响他最钟爱的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以及拉赫玛尼诺夫浪漫动人的《练声曲》和挪威音乐大师格里格的《培尔·金特》选曲。上世纪初,年仅二十多岁的拉氏,在大病初愈后写成了《第二钢琴协奏曲》这部讴歌生命之歌。同样是二十岁,来自中国的殷承宗凭借此曲成为柴赛获奖者,他承袭俄罗斯学派的精髓,用这部治愈之作感动世界万千听众。自此,《拉二》在他70余年的职业生涯中占据着不可比拟的地位,每场极具意义的演出都能听到此曲的旋律。此次,“80后”钢琴家将携“00后”指挥尹炯杰,再次展现他经过岁月洗礼却从未改变的赤子之心。
“我这次回来的想法,就是想把我的这些东西传授下去,所以在指挥上,我也选择了年轻人。”谈及与“00后”指挥尹炯杰合作,殷承宗说,“疫情期间小尹去厦门演出回不去,就在我家里住了一个礼拜。我不管他听不听,我天天就给他灌输我的这些理念。”
与对年轻指挥家的提携不同,殷承宗对现在的孩子学钢琴却持有保留态度。虽然在钢琴被冷落的年代,殷承宗为普及钢琴做了很多努力。然而到了今天,钢琴变得越来越普及,学琴的人越来越多,殷承宗反而开始“劝退”那些找他学琴的人。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一直在提倡要普及钢琴,因为那个时候群众都不知道什么是钢琴。而现在全世界80%的人都弹钢琴,弹钢琴的都在中国。现在我反而很提倡老人学钢琴,因为弹钢琴你要动脑动手。”而对于琴童学琴,殷承宗却持谨慎态度。“现在来找我的小孩很多,是太多了。大多数孩子都是被逼出来、打出来的。而我其实很反对这种方法。我从小一直在反对声中弹钢琴,没有人支持我,也没有人给我钱,但是我坚持到了现在,因为我喜欢。所以我觉得一定要自己特别喜欢才能坚持下去,因为弹琴很苦,你要喜欢就不觉得苦。”
在殷承宗看来,现在的孩子学琴有很多功力的想法,“我一直说,搞艺术要跟钱挂钩就很难成了。我一辈子就只做这一件事情,为什么我能够坚持到现在,跟功利没有任何关系。我们需要的是热爱音乐的人。”
文/北京青年记者 田婉婷
编辑/弓立芳
黄河大合唱钢琴曲推荐文章4:
黄河大合唱钢琴曲推荐文章5:著名青年钢琴艺术家郎朗领衔独奏《黄河大合唱》
长江日-长江网10月18日讯 军运会开幕式现场,中国著名青年钢琴艺术家郎朗领衔独奏《黄河大合唱》。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华儿女团结一致,奏响与法西斯战斗到底的正义乐章,向着“母亲河”昭告世人,中华民族珍惜和平,中国军人坚决维护和平。
【编辑:彭向东】
黄河大合唱钢琴曲推荐搜索词:
1.黄河大合唱钢琴曲谱完整版
2.黄河大合唱钢琴曲谱之保卫黄河
3.黄河大合唱钢琴曲谱
本文标题:黄河大合唱钢琴曲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