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利贞什么意思
元亨利贞什么意思推荐文章1:《乾》卦里“元亨利贞”四个字说的是什么意思
#头条创作挑战赛#
《乾》卦卦辞为“元亨利贞”四个字。这四个字该如何理解呢?
最为通行的是《子夏传》所提出的“四德”说。
孔颖达《正义》说:“‘元、亨、利、贞’者,是乾之四德也。《子夏传》云:‘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言此卦之德,有纯阳之性,自然能以阳气始生万物而得元始亨通,能使物性和谐,各有其利,又能使物坚固贞正得终。”也就是把这四个字解释为元始、亨通、和谐有利、坚固贞正,认为这是《乾》卦所体现的四种德性,也就是卦德。
与此类似,李鼎祚《集解》说:“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北宋程颐的《周易程氏传》说:“元亨利贞谓之四德。元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惟乾坤有此四德,在他卦则随事而变焉。故元专为善大,利主于正固,亨贞之体,各称其事。四德之义,广矣大矣。”朱熹《本义》说:“元,大也。亨,通也。利,宜也。贞,正而固也。”来知德《集注》说:“元,大;亨,通;利,宜;贞,正而固也。‘元亨’者,天道之本然数也。‘利贞’者,人事之当然理也。”
现代《易》家里,也有许多人采用这种说法,比如黄寿祺、张善文《译注》等。
这种说法,除了《子夏传》,《彖传》、《文言》也有充分发挥。黄寿祺、张善文《译注》说:“《彖传》及《文言》发挥‘四德’之义最为详尽。”
《彖》曰:“大哉乾天,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程颐《周易程氏传》解释说:“万物资始乃统天,言元也。”“云行雨施,品物流形,言亨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程颐《周易程氏传》解释说:“元亨利贞,乾之四德,在人则元者众善之首也,亨者嘉美之会也,利者和合于义也,贞者干事之用也。”
武汉大学教授唐明邦解释《文言传》说:“元、亨、利、贞指万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元是万物化生之始。天地化生万物,以此为始,故为众善之首。若无始生,成长、收藏均无从谈起。亨指万物壮大亨通,如众物相聚会,异常丰盛、和美。利指万物成熟,利于收获。犹如阴阳调和得宜,万物各得其利。贞、干,正也,指阴阳调和无偏颇。万事万物各得其正,如保合太和之意。”(臧海亭《周易卦爻辞要义汇释》所引)
也有据此引申发挥的。
西汉扬雄的《太玄·文》:“罔直蒙酋冥。罔,北方也,冬也,未有形也。直,东方也,春也,直而未有文也。蒙,南方也,夏也,物之修长也。酋,西方也,秋也,物皆成象而就也。有形则复于无形,故曰冥。故万物罔乎北,直乎东,蒙乎南,酋乎西,冥乎北。”
晋代范望注解说:“此五者为《太玄》之德,犹《易》‘元,亨,利,贞’也。”
黄寿祺、张善文《译注》说,“直”之言殖也,直为繁殖,故以为春;“蒙”为蒙覆,草木修长,故以为夏;“酋”为蓄聚,万物成就,故以为秋;“罔”、“冥”为闭藏、无形,故以为冬也。
这样,就是以“元亨利贞”对应春夏秋冬。
清代学者端木国瑚进一步加上了东西南北:“《易》遇东南方春夏之卦,则曰元亨。遇西北方秋冬之卦,则曰利贞。”
尚秉和《周易尚氏学》赞成这种说法:“其所谓直、蒙、酋,即震春、离夏、兑秋,即元、亨、利也;其所谓罔、冥,即坎冬,即贞也。”又说:“盖天之体,以健为用;而天之德,莫大于四时。元亨利贞,即春夏秋冬,即东南西北。震元、离亨、兑利、坎贞,往来循环,不忒不穷,《周易》之名。即以此也。后儒释此者,莫过于《太玄》。”又说:“总之,元亨利贞,春夏秋冬,东南西北,仁义礼智,一二三四,兹数者,合之一之,混之同之,融会贯通,遗貌御神,天人不分。陶冶既久,然后知此四字,已括尽易理,非言诠所能尽。而能申其义者,前惟《彖传》,后惟扬子云。”
黄寿祺、张善文《译注》说:“尚先生此说,既使《乾》卦‘四德’寓意了然,又使《彖传》大旨益增明确,实甚可取。”
采取这种“四德”说的,认为“元亨利贞”是并列关系,一般断句为“元、亨、利、贞”或“元,亨,利,贞”。
廖名春《经传十五讲》则断句为“乾,元,亨;利贞”,认为:“是说刚健,做到善,就能亨通;利于贞定而不争。”他把“元”解为善,把“利贞”合起来理解,解为利于贞定而不争。和“四德”说略有不同。
但在现代《易》家里,许多人都不认可“四德”说。
“元”在甲骨文和金文里,是一个头部突出的侧立的人形,本义是指人头。头位居人体最高处,而且功能非常重要,因此引申表示首要的、第一的,也用来表示天地万物的本源,含有根本的意思。
因此,“元”字在古代最常见的两个义项是“始”和“大”。《说文》:“元,始也。”《广韵》:“元,大也。始也。”上文的“四德”说把“元”解释为“始”,但部分《易》家把“元亨”连读,解释为“大”(见下文所引)。
“亨”字的金文字形象盛祭品之器,和“享”字其实是同一个字,本义是进献,引申义为通达、亨通。
人们大多认为这里用的是引申义,指亨通、通顺。但高亨在《周易九讲》里认为“亨”在这里就是“享祀之享”。
“贞”是会意字,从卜,从贝(甲骨文作“鼎”,后省改为“贝”)。鼎本是食器,这里表火具,即用火具占卜。所以“贞”的本义是占卜。《说文》:“ 贞,卜问也。”假借为“正”、为“定”。
“四德”说是用它的假借义,一些《易》家认为这里用的是本义,应该“利贞”连读,是利于贞问,利于占卜的意思。
比如周振甫《译注》断句作“元亨,利贞”,说:“元亨是大通顺。利贞是占问的事有利,贞是占问。”
李炳海《周易古经注解考辩》认为,“元”是人的头部,引申为“最”;“亨”是通达的意思;“利贞”是指利于占问。“卦辞‘元亨利贞’,意为极其通达,利于占问”。
陈鼓应、赵建伟《今注今译》说:“经文中‘元亨’、‘元吉’之‘元’皆当从《彖传》训为‘大’,谓大顺(‘亨’,通顺)、大吉。经中之‘贞’皆训为‘占’,而《易传》中之‘贞’皆释为‘正’。‘利贞’,占问有利。”
李镜池《周易通义》认为,“元亨”、“利贞”,是两个贞兆词。《周易》蓍筮,和殷人龟卜的卜辞一样,有一套标志吉凶休咎的专门术语。卜辞有吉、大吉、弘吉、亡戾、弗每(悔)等,《易》有吉、大吉、亨、元亨、光亨、小亨、利贞、无咎、无悔、悔、吝、厉、悔亡、凶等。
他说:“元亨约同于大吉。元,大也;亨,通也。利贞,利于贞问,即吉。《说文》:‘贞,卜问也。’卜辞、《周易》的贞都应训贞卜、卜问。前人解贞为正,完全错误。……《易》学家糊里糊涂,混说。其根源由于鲁穆姜把‘元亨利贞’分为一字一义(《左传》襄公九年解随卦),而《易传》袭用以解乾卦,说是乾的‘四德’。不过五个字,《易传》一开口就错。除一字一读外,又有读作‘乾元,亨,利贞’的,也自相矛盾。我们比较《易》文,‘元亨’、‘利贞’是两个贞兆词,毫无疑义,不容有别的解释。这是两个吉占。”
高亨《周易九讲》认为:“元,大也;亨,即享祀之享;利即利益之利;贞,即贞卜之贞也。”他还说,在《周易》一书的卦辞、爻辞中,有元、亨、利、贞者凡188条:“元皆大义,亨皆享祀享,利皆利益之利,贞皆贞卜之贞,殆无疑义。而《文言》《左传》妄以四德释之,千载学者为其所蔽,致《周易》古经之初旨晦翳不明,甚可慨也。”
他还在《周易古经今注》里说:“用龟以卜而问事,既谓之贞,则用蓍以筮而问事,自可谓之贞,故《周易》贞可训为筮问,以常用之词释之,即占问也。其曰‘贞吉’者,谓其占吉也;其曰‘贞凶’者,谓其占凶也;其曰‘贞吝’者,谓其占难也;其曰‘贞厉’者,谓其占危也;其曰‘可贞’或‘不可贞’者,谓其所占问之事可行或不可行也;其曰‘贞某事或某事贞’者,谓占问某事也;其曰‘利贞’者,谓其占乃利占也;其曰‘利某贞’者,谓其占利某占也。此乃《周易》贞字之初义也。”
确实,《周易》里“贞”字出现过许多次,若依照传统解释,都解作“正”,确实不通畅,牵强之处甚多,若解作占问、卜问,都可以说通。
也有人意识到了这一点,比如尚秉和在《周易尚氏学》里把“贞”字的解释分为两种情况:“至于贞吝、贞凶、不利君子贞,其义与乾元亨利贞之贞,绝不相同。案《周礼·春官·天府》,季冬陈玉,贞来岁之媺恶。注:贞谓问于龟卜。郑司农曰:贞,问也。《易》曰,师贞丈人吉。又《左传》哀十七年,卫侯贞卜。《国语》,贞于阳卜。皆以贞为卜问。而师贞丈人吉,前郑引以解《周礼》。是以贞为卜问,已有先例。愚以为大贞、小贞、贞吝、贞凶、不利君子贞,皆宜诂作卜问,与乾元亨利贞之贞,判然为二义,不得混同。”
他还说:“近儒王陶庐先生,又以全《易》贞字皆释作卜问,于文理可通矣。然若乾之利贞,亦释作卜问,则乾德不全矣,似不尽协也。”
传统解释,说到底,还是在强调“乾德”,而《周易》从根本上说是一本占筮书,它的卦辞、爻辞都是为占筮服务的,《左传》、《国语》中诸多用《易》占筮的例子都能说明这一点。虽然它的卦爻辞里蕴含了一定的哲学内涵(因为在古代,占筮与所有重大事件都密切相关,必然会蕴含古人的哲学思想),但我们也不能无限扩大它在“义理”上的意义,而忽略它的本身。
所以,我认为,这四个字应断为:“元亨,利贞。”是两个贞兆词,意思是《乾》卦最为亨通,利于占问。
高亨把“亨”解为享祀之享,现代学者屈万里在《读易三种·周易集解初稿》里也说“恐仍是祭享之义”,但和“乾”的含义相比照,我觉得还是“亨通”的理解更契合,此卦爻辞里也没有涉及到享祀之事。而且,丁四新《校注》说:“今本凡读作‘享’字者,帛本皆作‘芳’,与‘享(亨)’字实相区别。‘亨’,楚简本作‘卿’,‘享’作‘亯’,亦相区别。据此,高、屈说非。”可见,高亨的说法在楚简本以及帛本《周易》里都找不到依据,故不采用这种说法。
“四德”之说,正如李镜池所说,最早是《左传》里解卦把“元亨利贞”分了开来,一字一义,此后《易传》、《子夏传》等也作这样解释,其实都是后人对《易》的理解,并不一定就能代表《易》的原意。
我们学习《周易》,要明白一点,经是经,传是传,若每一处都以传解经,后人的研究也就没有意义了。
“《周易》释辞”系列文章之四。
元亨利贞什么意思推荐文章2:"元亨利贞"这个非常吉利的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在《清平乐》这个电视剧中,有一幕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是小时候的梁怀吉,他进宫的时候才八岁,当他被问到自己的姓名时,他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元亨,是来自"元亨利贞"中的前两字元亨。本来我们说元亨利贞其实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成语,但是为什么梁怀吉就因为说出了这两个字就差点被打死,原来他忘记了最后一个"贞"字与宋仁宗的名字读音一样,是需要避讳的。那么这个元亨利贞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这四个字的含义非常美好,它出自《易经》之中。提及《易经》,可能很多朋友又会认为它艰涩难懂,是一本算卦的书。其实,对于《易经》的理解,每一个人的观点不尽相同,这说明它确实很有深度。然而,将《易经》视为单纯占卜之书,未免太肤浅了。它博大精深,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担得起第一经的称号,也是是群经之首、群经之始。很多学者甚至认为,中华文化就是以它为源头产生的。
"元亨利贞"这个成语出自易经的第一卦,也就是乾卦,在书中,被称为上上卦,所以是大吉大利的象征,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特别喜欢这个成语。古人非常讲究礼仪和道德,主家也非常注重通过礼制来治理天下,古人之所以喜爱这个成语,是因为在古人心目中,是因为在古人心目中,以元为仁,亨为礼,利为义,贞为正,称为"四德"。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古代尤其是读书人中,都特别喜欢这个成语,并把这个成语作为他们为人处事的标准。
《周易·乾·文言》说:"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人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宋神宗年间,辽国派遣使者来中原。翰林学士苏东坡奉命招待。辽使者出一联:"三光日月星",要苏东坡来对。苏轼其中一个是:"四德元亨利。"先皇宋仁宗名叫赵祯,祯、贞同音,属于"圣讳",故删去一"贞",亦成妙对。
好多人认为元亨利贞应该代表的是君子的"四德",也有荣恩认为,应该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但不管代表什么,我们都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成语。
元亨利贞什么意思推荐文章3:“元亨利贞”是个什么意思?
“元、亨、利、贞”四个字恐怕大家都听过,日常生活中各种人名,店名频繁出现,我记得A股有家上市企业就叫“利元亨”,应该还是科创板的。其实这四个字就是周易乾卦的卦辞“乾,元亨利贞”。
那这四个字都代表什么呢?其实元就是开始的意思,但是乾卦这个“元”指的是创始,这与乾卦的性质有关,今天先不做展开;亨就是通,亨通,通顺畅达之意;利就是宜,适宜,有利;贞就是正,正固,也就是守正坚持。
做一点小的拓展,便于大家理解。
元亨利贞也是指的春夏秋冬的交替,草木春天萌芽(元),夏天葱郁(亨),秋天收获果实(利),冬天贮藏(贞)。也是一天的昼夜更替,早中午晚,日升日落。人事上也可为幼年青年中年老年。
元亨利贞也分别代表仁、礼、义、智。《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判断事物的价值,首要条件是这个事物得存在,那么创生,开始,让其生存下去便是最大的善,最大的仁。人处世以礼相待,礼让为贵,自然关系融洽,嘉之会也。和而生利,我们古人的价值观里,适宜做的或者追求的利,都应该是正当的利益,正当的利益曰“义”。有分别是非之心,又有坚持到底的情操,持正固守,是为“贞”,才是最大的智慧。
今天就写到这吧,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周易#?#国学#?#读书#?
元亨利贞什么意思推荐文章4:《易经》中的“元”“亨”“利”“贞”究竟是什么涵义?
元、亨、利、贞这四个字经常出现在卦爻辞中,经粗约统计,“元”字出现30多次;“亨”字出现40多次;“利”字出现90多次;“贞”字出现100多次。它们究竟是什么涵义,这既是各易学研究派别长期争论的焦点之一,也成了各流派解读易经走向的分水岭。因此,正确理解这四个字的涵义也是正确解读《易经》经文的关键。
元 亨 利 贞
对于元亨利贞的理解,比较常见的解释为:“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这种解释显然代表了儒家倡导的善、通、和、正思想,和《易经》乃卜筮用书这一前提根本联系不到一起,也不符合《易经》是揭示万物发展变化客观规律的基本属性。
根据学者的研究,并结合它们在各个卦中使用状况,可以推断,它们代表着事物发展的四个阶段,也是提示占卜者在特定形势下应秉持的四种态度。如用⊙、┅、┃、━这四种符号来描述,能更加形象地展现这四个字的状态:
⊙ 元: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头部突出的侧立的人形,古字本义为头部,后引申为开始、开端、初衷、出发点等,在这里应理解为美好的初衷。
正如《文言》中的感悟性描述:元者,善之长也。
就是美好事物的开端、初心。
┅ 亨:本音是xiǎng,字形像盛食物的器皿,原本是进献的意思。篆文分为了两个字:其中表示享受之意的,写作“享”,仍读作xiǎng;表示通达、顺利之意的,仍写作“亨”,读作hēng;其所包含的烧、煮等意,写作“烹”,读作pēng。
可见,这里的“亨”本来就具有“享”和“亨”双层意思,同时也含有烧、煮之意。概括起来,应该理解为包含了取得阶段性收获时的享受、茫然不知何为时的煎熬和积极地不断疏通在内的一段调整和坚持的过程。即:从有了美好的初衷到达到目之间的一段艰难等待的过程。
正如《文言》中的感悟性描述:亨者,嘉之会也。
就是指从开始实施至达到目的之前这一段经过不断取舍选择,最后将美好的、合适的因素全部聚集起来的坚持过程。
┃ 利:指经过“亨”之后必然会得到收获。
正如《文言》中的感悟性描述:利者,义之和也。
就是说,获利是将美好、合适的因素都有机地调和在一起的必然结果。
━ 贞:坚持,这里指坚守目前的状态。
正如《文言》中的感悟性描述:贞者,事之干也。
就是要坚守导致获利的主要因素。
所以,元亨利贞四个字是描述了事物发展的一个全过程,就是说,做任何事都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之后必然要经历一个包括享受阶段性成功、继续忍耐和不断调整的艰难过程,这样才会达到目的,之后贵在坚持,尤其要坚守维持成功的主要因素。
具体到实际的占卜时,如果在占卜时占到“元”,就是提示我们不改初心;占到“亨”,那就是提示我们,虽然对目前情形不满意,也只能忍耐,坚持待变;占到“利”,就是适合、利于之意;占到“贞”,就是提示我们不要谋求改变,坚守目前的状态为宜。
白丁
2022年8月
元亨利贞什么意思推荐文章5:易经精髓:元、亨、利、贞,成功路上的四要素
《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相传经过了周文王、孔子等人的研究,然后在继承伏羲八卦的基础上所延创的。乾卦是易经的首卦,学习易经,首先就要讨论乾卦,才能把易经的大门打开。周文王对乾卦的注:乾,元亨利贞。
传统文化中元、亨、利、贞,就是天地变化的规律,也是《易经》中最常见的四个字。读懂这四个字,便知《易经》如何经世致用、指导人生。
宋代大儒程颐在 《程氏易传》中说, “元亨利贞,谓之四德。元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
易经难懂,但并不神秘。易经里面有四个字最常见:元、亨、利、贞,比喻人生和事业历经的四个阶段:“元”是启始,“亨”是发展,“利”是收获,“贞”是守成。
那么我们如何把握这四个阶段呢?简而言之:以仁心开启事业、以诚信发展事业、以大义收获成果、以守成巩固成果。
元”是万物的开始,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生。”所以“元”,就是讲开始。那么什么样的开始才好?《易经》告诉我们“元者,善之长也。”我们的开始,要确保是善增长的方向,所以有句话叫做“君子慎始”,我们的开始一定要特别小心。《易经》告诉我们,只有向善增长的方向才是好的开始,才是我们要的开始,元和仁是分不开的,就是人一开始就要凭良心,才叫做元。
我们一般说的元气就是元的“善之长也”。自己吸空气,还要考虑到别人也需要空气,不能一个人把空气都吸光了,也不能说自己不要的地方就把它污染掉,这就叫元。所以,“元者,善之长也”,意思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使自己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这样才对得起老天给我们的这一口气。
“亨”又是讲什么呢?讲发展,什么样的发展,才是我们要的发展呢?《易经》讲“亨者,嘉之会也”。嘉是美的意思,会是聚集的意思。万物聚集在一起,植物有植物的生活,动物有动物的生活,人有人的生活,大家互相包容、互相照顾,不去侵害别人,保存各自原来的生存环境,才会亨通,才能长长久久地生活下去。
“亨者,嘉之会也”,就是告诉我们,每一个人要各尽所能,而又各取所需,不能因为自己有钱就什么事都不做,还专门去买人家的东西,甚至囤积居奇,那是不对的。钱是要流通的,货物是要交换的,任何东西都要考虑到别人也有需要,而不是只想自己一个人独吞,否则人一聚集就乱了,就不和谐了,就开始争夺了,那样人跟动物有什么不同?较之动物,人应该过一种更加合理的生活。
“利”是什么呢?我们做任何事,不能不考虑到利益的问题,利就是取用的原则。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什么样的“利”是我们可以要的,什么样的“利”是我们不能要的,《易经》给了我们这样的取用原则:“利者,义之和也”。义的意思是适合不适合,适宜不适宜,合理不合理。利能够很合理,大家就比较和谐,尤其是中国人,合理的就口服心服;不合理的,表面上也许不敢、不方便或者不愿意说什么,但是心里有数,到时候就找你麻烦。
利是老天对我们最大的考验。赚钱并不可耻,因为它对我们的生活有正面的贡献,孟子说:“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可见,孟子并不在乎利大利小,关键在于是否有义,有则利再大不为过,无则利再小也不能受。
赚钱凭什么?有人说凭能力,但是有能力不一定就能赚到钱,赚钱其实是靠机会。机会来了,有能力抓住机会,懂得以钱生钱,这才是真正的生财之道。用钱是靠智慧,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的,要有一定的胆气和魄力。所以一个人要赚钱之前,最好先学一学怎么样去花钱,怎么样去用钱。其实《易经》已经告诉我们了:当用不省,当省不用。该用的,就算没有钱,想办法也要用。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把生活弄得很豪华、奢侈,那样反而是罪过,是浪费资源。有钱人一定要想办法跟大家去分享,去照顾那些比较穷困的人,这样社会才会和谐稳定。
《易经》言“贞者,事之干也”。贞就是正的意思。我们说经得起利的考验的人就叫贞,贞就是一个人赚了钱,还能规规矩矩。一般人在穷的时候保持规规矩矩都很难,因为穷会使人不择手段;可是有了钱,要保持就更难了,因为财大气粗。见利忘义、见钱眼开的,都是经不起考验的人。钱财是工具,不是目的,目的要看正不正。
我们一直讲做人要正直,而且要持久。但是正直不是一丝不苟、样样都守规矩,而是合理。《中庸》中说“曲则全”,就是告诉我们要走出那条太极线,走出那个弯弯曲曲的路,否则就没有办法正直。所以,贞就是虽然自己很正直,但是也会替别人想,会外圆内方。事业有所成就后,就算不会骄傲自大,也要警惕故步自封、墨守成规的心态,应该保持求新求变的旺盛心态, 使事业有新的发展。
“元亨利贞”,元就是慎始,这样事情才会顺利、亨通,利益,要经得起考验,合理正当的才要,不能见利忘义,不贞不正只会自食恶果。元亨利贞是循环往复,不断向前发展的。刚开始是小规模的,元、亨、利,通过了贞的考验,下次贞下起元,元就会做大,亨、利、贞也就更大,然后一圈一圈不断壮大,整个事业就会宏图大展。
易道变化万千,《易经》中留下来的智慧,“元”、“亨”、“利”、“贞”,细细思量,对经营人生事业的裨益极大。深刻理解和把握这四个字,也就理解了人生和经世致用之道。
元亨利贞什么意思推荐搜索词:
1.福生无量天尊元亨利贞什么意思
2.道教元亨利贞什么意思
3.易经元亨利贞什么意思
本文标题:元亨利贞什么意思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