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在易经中的含义推荐文章1:

  象在易经中的含义推荐文章2:人有四象,家兴旺,何为“四象”?看看你有没有四象

  早几天看到一个很搞笑的事情,说有某个专家在研究历史以后得出一个结论,认为中国象棋根本就不是中国发明的,为什么呢?


  这个专家说了,因为中国古代是没有大象这种动物的,连大象都没有,怎么可能发明象棋呢?不知道你听完之后是什么样的表情,总之我觉得还挺幽默的。


  俗语


  那,说到这个“象”字,咱们先不管古代有没有大象这种动物,但“象”这个字肯定是很早很早就有的,在三千多年前我们就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易经开始流传,最早的“象”,指的就是易经中的“四象八卦”。


  所以“象”这个字除开指大象以外还有很丰富的内涵,比如天象气象现象等等,以前有句俗语:人有四象家兴旺。同样,这句话里的象也不是大象,而是指一个人身上具备的四种“气象”。


  俗语


  气象这个词,一般指天气变化,但人也有气象,它指的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气概格局等方面流露出来的气质和底蕴,古人说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修身作为第一件事情,其实就是把各种好的气象来修炼出来。


  人首先要具备的气象,是文化气象,说白了。就是要读书,要学习,要有文化。放到很多年以前,可能还有人说,我小时候就没读书没文化不照样活得好好的吗,那到了现在,绝对不会有人再这样说。


  俗语


  几百年前曾国藩就说过,一个人的气质,唯有通过读书可以改变,在他的家风家训里面也强调,子孙后代不一定要大富大贵,但一定要读书明理,所以这种文化气象,其实也是修身的第一步。


  “人有四象家兴旺”的第二个气象,是中正之气,中是中庸的中,正,是正直的正,讲的是为人处世方面,应该心存正义不偏不倚,这是一种高尚的独立人格。


  俗语


  首先要具有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其次要可以经受得住人性的考验,永远不会越过道德的底线,具有中正之气的人,遇到事情会在坚守底线的前提下做出最恰到好处的权衡,往往可以得到比较顺利的发展。


  然后第三个,就是要气象高远,体现在一个人的心胸和格局上面,人生有长度也有宽度,长度就是我们的寿命,而宽度,就是我们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气象高远,追求的不是长寿,而是人生的无限可能。最后呢,人应该经常要有“新气象”,怎样才能不定期地“气象一新”呢?


  俗语


  《大学》里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也就是说人应该要经常自省不断革新,你的思想才会成熟、你的人生才会进步,坚持这样日拱一卒,让自己每天都变得更加优秀一点。


  人有四象家兴旺,不妨对照看一下,看看在你的身上,有没有这样的好气象呢?


  象在易经中的含义推荐文章3:《易经》三个法则:象、数、理之间的关系,你知道吗?

  象在易经中的含义推荐文章4:

  象在易经中的含义推荐文章5:国学易经6|《易经》的研究流派

  国学易经6|《易经》的研究流派


   崔洪国


《易经》的研究自古以来被分为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两大类。 象数学派

  象和数在易学中经常被连起来用,其实象和数的含义是不一样的,象是形状,数是数目和计算。比如一个人,男、女、老、少、美、丑、胖、瘦……等表现出来的形状特点就是象。而与其相貌特征有关的数字,如身高、三围、年龄等数字及推算这些数字的方法就是数。世界有形状的万事万物都有象有数。《易经》这本书也不例外。传统观点认为《易经》的象有三个方面的含义:①是指易中的八卦、六十四卦及三百八十四爻的形状,如为卦象,为爻象;②是指八卦所象征的事物,如乾卦象征天,坤卦象征地,兑卦象征泽,震卦象征雷等;③是指卦辞、爻辞中所说的具体事物,如乾卦卦辞中提到的龙,坤卦卦辞中提到的牝马等。这三层含义统称为易象。


  易数也有三层含义:①是表示一卦中各爻属性的数,一共有六、七、八、九四个数,阳爻为奇数,阴爻为偶数,大数为老,小数为少,所以这四个数分别表示为少阳七、老阳九、少阴六、老阴八;②是表示爻位顺序的数。一卦由六爻组成,其排列数序为由下向上数,初爻称初,依次而上分别称为二、三、四、五、上,这种顺序标示了爻的变化规律;③是表示占筮求卦的方法,也即通过对揲蓍过程中蓍草数量的计算推导出所需要的卦象。


  而所谓象数学派就是注重于对《易经》的卦象、卦变的研究,以其所理解的道理而推导人事吉凶的学术派别。


  象数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汉代的孟喜、京房、焦延寿,宋代的陈抟、邵雍等人。


  孟喜、京房、焦延寿都是汉代易学的代表人物。其中焦延寿的著述已经失传,而孟喜和京房的易学观点被易学界称为孟京易学,属于汉代的官方易学。根据司马迁和班固在《史记》、《汉书》中记载:秦始皇焚书,《易》因为是卜筮之书而得以幸免,故先秦易学的传授并未中断。这条传承系统是:孔子传《易》于商瞿,瞿传楚人轩臂子弘,弘传江东人矫子庸疵,疵传燕人周子家竖,竖传淳于人光子乘羽,羽传齐人田何。田何就是汉初经学兴起时的易学大师,他传易于丁宽、服生、杨何等人。丁宽传易于田王孙,田传易于施仇、孟喜、梁丘贺。孟喜传焦延寿,焦传给京房。施仇、孟喜、梁丘贺、京房这四家易学被选为官方教材。但汉官方易学大师的著述大多失传,只有部分零星的保存在后人的记录中,仅有京房的《京氏易传》被完整地保留下来。


  我们已经说过,孟京易学属于官方易学,是汉易的主流学派。此外还有一个学派,就是以费直为代表的民间易学。官方易学和民间易学分属儒家经学系统中的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所谓“今文”就是两汉时通行的文字——隶书。所谓“古文”就是秦汉以前通行的文字——大篆。前者是两汉经先生抄写的本子,后者是古代遗留下来的本子。两种本子有一些出入,西汉经师各信从其所据本,因此产生了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个派别。


  孟京易学发展到东汉逐渐被费直的民间易学所取代。魏唐时代也均是以王弼的义理学派为易学主流派别。直到宋朝,象数学派才又得以显露头角,这就是以北宋初年的华山道士陈抟及继承人邵雍为代表的易学派别。这个派别的基本特征有两个:一是以各种图式解说《周易》原理。二是尽量回避和排除阴阳灾异说和天人感应说。但同时,邵雍又提出了一个与天人感应说相似的皇极经世图。这个图将六十四卦卦序图和其制定的古代历史年表相参照,以说明人类历史的演变过程。


  因为以陈抟和邵雍为代表的宋易图书学派,不论是以图形取代文字表述,还是以皇极世图取代天人感应、阴阳灾异说,都只是孟京易学的变异,所以一般也将他们归为象数学派。


  义理学派


  “义”是意义,“理”是道理。义和理无形无象,不能单独存在,需要通过文字或者图形的表述才能显现出来。所以,象数和义理可以看做是同一事物的两面。如对乾坤两卦的理解,取象说以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而取义说以乾为刚健,坤为柔顺。乾之所以有刚健之义,坤之所以有柔顺之意,就是因为日月等天体的运行规律周而复始,从不间断,且威力强大。就是因为他能顺承天体的运动而生化万物,这就是所谓的“理”。义理学派就是注重发掘《周易》的卦名、卦爻辞和卦爻象中所蕴含的意义和道理的学术派别。


  义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四库全书提要》将这个派别的创始人确定为魏时的王弼,将继承者确定为宋朝的胡援、程颐、李光、杨万里。


  王弼是魏山阳人,据《魏志?钟会传》记载,他是一个“神童”,聪明过人,能言善辩。才十岁的时候,就特别喜欢老子的著作,在他短短二十四年的人生历程中,既注释《老子》,又注释《周易》,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他的易学观点有三个:一是有意排斥取象说,与汉易中的象数学派相对立;二是以《易传》的基本观点解易,继承了费直的易说;三是他排斥象数之学和继承费直的易学都并不彻底。他认为世界万物可以分成许多不同的类别,但每一个类别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义理。所以,人们接触这些事物时,就能按其特征联想到它的相貌,知道了它的义理也就可以明了它的特征。但他在驳斥象数派的互体、卦气、卦变、纳甲和阴阳灾异等学说的同时,又提出了一套自己的新学说来替代汉易得方法。这就是“一爻为主说”、“爻变说”和“适时说”。他的这套学说并没有脱离象数学派的解易方法。


  王弼后的义理学派代表人物是胡援、程颐和李光、杨万里。胡援本人无著作传世,只有其门人根据他的讲述所作的记录编写的《周易口义》。程颐的著作有《程氏易传》。李光、杨万里为南宋人,他们的易学突出特点是“引史证经”。这个引史证经不是从《周易》形成时的历史环境中去探讨《周易》本义,而是在解释经文时引古今王朝兴替的历史事件,来证明义理学派的儒理是正确的。


  这是依《四库提要》的分类对易学各派的简述。《四库提要》以来,近现代易学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疑古;二是彻底否定《周易》原文的价值;三是肯定《周传》及易学中的义理学派对《周易》的自由发挥而形成的哲学思想。


  崔洪国,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散文集《寻找灵魂的牧场》《与海阳最美的邂逅—崔洪国散文精品集》长篇非虚构纪实作品《列车前方到站徐家店》《胶东散文十二家.崔洪国卷》,在刊、媒体、平台发表散文、书评400余篇。散文《济南的桥》获“第二届齐鲁晚青未了散文奖”三等奖。


  壹点号 风过林梢


  新闻线索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料!


  象在易经中的含义推荐搜索词:

  

  1.象的寓意和象征

  

  2.彖辞和象辞区别

  

  3.象在易经含义是什么意思

  

本文标题:象在易经中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