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剧情推荐文章1:深度解析:《肖申克的救赎》讲的是什么

  作为影史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自1994年上映以来,凭借其对人性、自由与希望的深刻探讨,成为一代又一代观众心中的精神图腾。这部由弗兰克·德拉邦特执导、改编自斯蒂芬·金小说的电影,不仅是一部监狱题材的剧情片,更是一部关于信念、救赎与重生的寓言。以下从剧情、主题、角色象征及现实意义等多个维度,解析这部经典之作的永恒魅力。


一、剧情概述:从绝望到重生的漫长旅程

  故事始于1947年(一说1946年),银行家安迪·杜佛兰(蒂姆·罗宾斯 饰)因被诬陷谋杀妻子及其情人,被判终身监禁于肖申克监狱。这座以暴力与腐败闻名的牢笼,成为安迪人生的至暗起点。


  1. 初入炼狱:沉默中的觉醒


  安迪的入狱首日便展现了与众不同的特质。当其他囚犯以“新囚哭泣”为赌注时,他始终保持沉默,让“权威人物”瑞德(摩根·弗里曼 饰)输掉两包香烟,也令后者对其刮目相看。安迪以一把鹤嘴锄和一幅丽塔·海华丝的海为掩护,开启了长达20年的越狱计划,而这一举动最初被瑞德视为“用600年才能挖通墙壁”的天真尝试。


  2. 智慧突围:以知识为武器


  安迪凭借银行家的专业能力,逐步在监狱中站稳脚跟。他帮助狱警避税、为囚犯争取啤酒,甚至在屋顶上制造“自由时刻”;他建立图书馆、教授知识,用音乐唤醒囚犯麻木的灵魂。这些行动不仅让他摆脱了体力劳动,更成为他暗中搜集证据、揭露监狱长诺顿洗钱罪行的铺垫。


  3. 真相与背叛:希望的破灭与重生


  年轻囚犯汤米的出现带来了翻案的希望——他证明安迪的无辜。然而,监狱长为维护利益杀害汤米,彻底击碎了安迪通过法律途径重获自由的幻想。这一事件成为安迪决心越狱的导火索。风雨交加之夜,他爬过恶臭的下水道,在雷电中张开双臂,完成了对肉体和精神的双重逃离。


  4. 救赎的终点:太平洋畔的重逢


  安迪逃狱后,利用假身份领走监狱长的黑钱,并揭发其罪行。与此同时,假释出狱的瑞德循着安迪的指引,在橡树下找到现金与信件,最终两人在墨西哥的海滨重逢。这一结局不仅是个体的胜利,更是对“制度化”社会的彻底反抗。


二、主题解析:希望、自由与体制化的博弈

  《肖申克的救赎》的核心主题是“希望”,但这一主题通过多重对立关系展开,赋予影片深刻的哲学内涵。


  1. 希望 vs 绝望:安迪与瑞德的镜像人生


  安迪是“希望”的化身。即便身处绝境,他仍坚持扩建图书馆、播放《费加罗的婚礼》,并告诉瑞德:“希望是好事,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瑞德最初代表被体制化的绝望,他断言“希望是危险的”,却在安迪的影响下重燃信念。两人的转变形成强烈对比,揭示希望如何穿透高墙的禁锢。


  2. 制度化:灵魂的隐形监狱


  老囚布鲁克斯的悲剧是体制化的缩影。在监狱度过50年后,他出狱后因无法适应社会而自杀。瑞德一度重蹈覆辙,直到安迪的救赎计划让他找回生存的意义。影片借此批判制度对人性的异化——真正的监狱并非砖墙,而是被驯服的灵魂。


  3. 自由的多重定义


  安迪在屋顶为囚犯争取啤酒时,瑞德感叹:“我们像自由人一样喝酒,阳光洒在肩头,仿佛在修缮自家屋顶。”这一刻的“自由”与安迪爬出下水道后的狂喜形成呼应,表明自由既是物理状态,更是精神觉醒。


三、角色象征:人性困境的多元映射

  影片中的每个角色都是特定价值观的载体,共同构建了一个微观社会模型。


  1. 安迪·杜佛兰:理想主义者的胜利


  安迪的形象融合了智慧、隐忍与韧性。他用鹤嘴锄挖通墙壁,用圣经隐藏工具(“得救之道,就在其中”),以基督山伯爵式的复仇揭露腐败。他的成功证明,真正的自由源于内心的不可征服。


  2. 瑞德:旁观者的觉醒


  作为叙事者,瑞德的视角让观众直观感受肖申克的窒息感。他从“适应规则”到“追寻希望”的转变,象征普通人在困境中寻找光明的可能。


  3. 监狱长诺顿:权力与虚伪的化身


  这位表面虔诚、实则贪婪的统治者,最终在“主的审判迅速降临”的讽刺中自杀。他的崩塌隐喻权力体系的脆弱性。


四、现实意义:超越时代的普世价值

  《肖申克的救赎》在1994年上映时票房惨淡,但随时间推移,其口碑逆袭至IMDb Top 250榜首。这一现象本身便是对影片主题的呼应——希望需要时间的沉淀。


  1. 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在竞争与压力并存的今天,许多人如同“制度化”的囚徒,困于工作、房贷或社交焦虑中。安迪的故事提醒我们:真正的牢笼往往是自己设定的边界。


  2. 艺术与救赎的力量


  安迪用音乐、书籍和知识对抗黑暗,这与现实中艺术疗愈、教育改变命运的理念不谋而合。影片强调,精神世界的丰盈是抵御现实荒诞的终极武器。


救赎之路,始于心墙的瓦解

  《肖申克的救赎》之所以经典,在于它用克制的叙事传递磅礴的力量。安迪爬出下水道的瞬间、瑞德在太平洋畔的微笑,不仅是角色的重生,更是对每个观众的叩问:我们是否在某个“肖申克”中自我囚禁?又能否找到属于自己的“鹤嘴锄”?


  正如网友所言:“有些鸟注定不会被关在笼子里,因为它们的羽毛太过光亮。”这部电影,正是那束穿透铁窗的光。


  肖申克的救赎剧情推荐文章2: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内容概括&观后感

  电影海


  Hello朋友们,欢迎来到心蔚电影,我是大白。本期为大家介绍一部雄霸各大电影排行榜单的经典影片《肖申克的救赎》。


  《肖申克的救赎》是根据美国作家斯蒂芬·金的小说《丽塔·海华丝与肖申克的救赎》改编而成,首映于1994年9月的多伦多电影节,曾获当年的美国电影学院奖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七项提名,但美国本土票房却少得可怜,在奥斯卡颁奖礼中也被《阿甘正传》的风头盖过。然而在1995年,随着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有线电视网的首播,它在当年击败轰动一时的影片《真实的谎言》,摘走了家用录象带租售排行榜第一的桂冠。


  影片一开始来到了一个法庭场景,年轻有为的银行家Andy因为怀疑谋杀妻子和妻子的情人被控诉。合理的杀人动机,巧言善辩的控方律师,以及一些表面的证据,最终Andy罪名成立,被判无期徒刑。


  监狱是凶险而残酷的,但是看似弱不禁风的Andy却始终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情绪,默不作声地过着牢狱生活。同时,监狱里的恶霸见到来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囚犯,自然就打起了坏主意,一次又一次地找Andy的麻烦,但是Andy并没有乖乖的受欺负,而是奋力地维护自己的尊严。Andy强大的内心和他孱弱的外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监狱里的食物也经常有肥美的虫子出没,这条生猛的虫子听说还大有来头。监狱生活更多是苦闷的,Andy想起了他捣鼓石头的嗜好,于是找到买手Red帮他买来一把小锤子,本片最重要的物品之一。


  在机缘巧合之下,Andy利用他的金融知识帮助狱警长省下了一笔税金,也为狱友们赢得了一次畅饮啤酒的好时光,之后狱警长更是帮Andy解决了恶霸。因为这次事件,Andy名声在外,典狱长也注意到他,本片的另外一件重要物品-美女海也随之出现。


  不久后,Andy就被派遣到监狱图书馆工作,随后成为众狱警的得力金融帮手,甚至成为了典狱长的私人财务助理。图书馆有人接替了,原来管图书馆的老布假释出狱,可是经过了50年的监狱生活,老布完全被体制化了,不适应外面的世界,最后一si了之。典狱长有了Andy这个财务助理,贪婪的他愈加猖獗。Andy的洗钱手法天衣无缝,顺便还为自己造了一个假身份。在外面刚正不阿的Andy,在监狱里却坏事干尽。但是Andy也做了不少好事,在接手图书馆期间,Andy通过写信说服了州政府为他提供资金援助,把原本破旧的图书馆改造成了全新英格兰地区最好的图书馆。还教育一个年轻的窃贼完成了高中课程。


  这时候,事情突然出现了转机,这个窃贼告诉安迪他曾在另一所监狱中遇到过杀害安迪妻子和情夫的真正凶手,安迪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他希望典狱长能够帮他沉冤昭雪,讨回公道。谁知,典狱长不但不帮他,还残酷杀害了那个年轻窃贼,并将Andy关入了黑牢。


  从黑牢出来后,Andy在和Red的一次闲聊中提到自己想到墨西哥海边的一个小镇过上休闲的生活,还告诉Red如果有一天能假释出去,一定要去找给他留的东西,说完就走了,留下一脸懵圈的Red。


  Red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百思不得其解,还担心Andy会出什么事。一天早上,Andy真的从他的囚室人间蒸发了。谜底这时候终于解开了,原来Andy以美女海作为掩护,用小锤子挖通墙身,趁着雷雨夜,爬了500码的臭水沟,成功越狱了。恢复自由的Andy第一时间就去把典狱长这么多年搜刮的黑金取出来作为自己的退休金,顺便把典狱长也举了,典狱长自知死路一条,只好吞枪自尽。而Andy就开着敞篷车到了他梦想的地方,墨西哥海边小镇。


  若干年后,Red果然假释了,找到了Andy为他留下的东西,一些现金和一封信,信里说了一个能找到Andy的提示,就是之前谈话中提到的墨西哥海边小镇。Red顺着提示找到了那个地方,而Andy果然就在那里。到这里影片就结束了。


  影评+有趣的英语词句:


  l 大家有没有发现该影片竟然没有女主角,仅有的美女镜头就只有出现几秒的Andy的妻子,甩头发的丽塔海华丝和几张美女海,这很可能是该片票房不好的原因之一。


  l Andy成功越狱的其中一个关键是能够获得狱警长的关照和接近典狱长,使得他的计划非但没有败露,还为自己铺平了后路,至于Andy是有心谋划,还是偶然的结果就不得而知了。


  l 还有就是为什么典狱长会找Andy做他的财务助理呢,大白认为可能是觉得Andy在自己的监狱里更可控,更安全吧,出了问题直接灭口就行了,加上又不用付工钱。典狱长贪得无厌,机关算尽,却没想到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


  l 影片里讲到一个主题是体制化institutionalized。影片中的老布就是被体制化的典型,而Red是反体制化的代表,Red经过三次假释面试才通过,分别是入狱20年,30年和40年。在这三次假释面试中,Red态度逐次变化,最后一次更是用一种毫不在乎的态度教育了面试官一番,既讽刺了当时社会制度的可笑,又流露出了悲伤和无奈。


  l 另一个主题就是Hope希望。在Andy留给Red的信里最后一句是这样写的: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这里大白想到了周星驰电影里的一句台词:人如果没有理想,跟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呢?粤语的原话是:人冇理想,同条咸鱼有咩分别呢?


  l 还有一个主题当然就是电影名里的那两个字-救赎redemption。救赎这个词在圣经里多次出现,而Andy的越狱工具小锤子就是藏在了圣经里而躲过了检查。救赎被囚禁的身体,还是救赎被体制化的灵魂。哪个--更重要呢?


  l 影片中还有很多情节和词句都非常巧妙和极具深意,就不一一赘述了,大家欣赏完整影片时慢慢体会啦。


  好了朋友们,这期的分享就到这里,喜欢大白的朋友,记得点赞和关注喔,我们下期再见!


  肖申克的救赎剧情推荐文章3:《肖申克的救赎》:到底救赎了什么?可能是全网最详细的解读

  大家好,今天带大家解读一部影史经典,肖申克的救赎。


  这部电影,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豆瓣评分9.7,长期霸榜各种电影排行榜单,还没看过的小伙伴,强烈建议大家看一看这部电影。


  电影大体讲的是无辜的主人公安迪,被指控枪杀了自己的妻子以及妻子的情夫,并且因此入狱。


  在狱中,安迪凭借自己不屈的灵魂,抵抗住监狱中权力关系的倾轧,用一把勺子大小的鹤嘴锄,花了近二十年光阴,终于挖通了监狱的墙壁,奔向自由。


  这篇文章我试着解读这部电影想要讨论的主题,以及在其中反映了创思想中有着什么样的矛盾。


  电影名为《肖申克的救赎》,那么主人公到底救赎了什么,又是从哪里救赎出来的呢?


  不卖关子,这部电影主要从三种意义上讲救赎:把自由从权力关系中救赎出来,把灵魂的清白从罪恶中救赎出来,把生命的实在从虚无中救赎出来。


  这三种救赎不是作为各自独立的主题在讨论的,它们就像拧成一股绳的三根线,彼此交织在一起,每一种救赎都需要在其他两种的基础上实现。


  接下来我会分别解读这三种救赎,然后说明为什么这三种救赎交织在一起不可分离,最后我会试着讨论创思想中有着什么样的矛盾。


  一、自由


  首先是自由这个主题。


  有人说,这部电影的主题是自由,也有人说,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希望,其实自由的能力和保持希望的能力是一回事。


  永远抱有希望也就是永远不把自己看作是被既定的处理禁锢住的可怜生物,而是要求突破既定的处境,去追求更理想的境界。


  而这就是自由,自由和希望是一回事。


  所谓自由,即永远有希望,永远追求自己希望的东西,而所谓希望,即永远把自己看作自由的,不肯让自己的生活退化为完全受外在环境限制的动物性生存。


  这两者中,自由是本质,希望是表现。


  人是自由的,正表现在他能面对确定的世界,却抱有希望,这种希望是一个宣告,宣告人能够不接受这个世界对他的安排,而有更新更好的理想。


  自由的对立面正是那种想要让人保持在非人状态下的权力关系,因此救赎的第一层意义正是从权力关系中把自由赎回来。


  电影中对权力关系的刻画是最露骨的。


  典狱长面对新入狱的犯人会有一番讲话,告诉犯人们,“把信仰寄托给上帝,其他的交给我。”


  这句话是从西方文明中很有名的一句话中化来的,“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上帝代表精神性信仰,而凯撒则代表人世间的权力。


  典狱长在这里把凯撒换成自己,一方面是表明自己是这座监狱的王,是权力关系的化身,同时也表明,这座小小的监狱是整个人世间的化身,这里发生的事在整个世间都在重复发生。


  整个人间都在一种权力关系中运转,只是外面的世界会在这种权力关系表面加上诸多修饰,而不像肖申克监狱里面这样,以如此赤裸裸的形式表现出来。


  权力关系就是支配和被支配关系,被支配者像牲畜一样被驱赶,活得是非人的生活,这里的非人并不是说他们的物质条件差,而是说这种生活是与人的本性不相应的生活。


  在这种生活中,人被权力驯化,就如同庄子所说的,剠汝以仁义,劓汝以是非,人是在灵魂上被肢解了的状态。


  电影也表现了权力驯化人的过程,首先是威逼,也就是通过武力恐吓的方式迫人屈服,安迪入狱第一晚就发生了警卫长打死犯人的事,这件事极大的震撼着安迪的灵魂,对他的影响非常深刻,这一点在后面我们再细讲。


  另一方面,这件事给整个监狱生活定了基调,这是一个人在其中时刻会受伤害,无法反抗的环境。


  这种武力恐吓是权力关系的根基,它使人不敢反抗,在此基础上,又有利诱的方式。


  肖申克里面的人,通过迎合权力关系,与权力关系同流合污,可以让自己获得优待,比如当你受到恶棍欺负的时候,他们可以保护你,可以改善你的生活条件,可以给你更轻松的岗位等等。


  通过威逼和利诱,权力关系成功地把自己组织成一个体制,每个犯人都是这个体制的一员,他们既受体制的压迫,同时又支撑着体制,离不开体制。


  最后,外在的支配关系,变成了内在的心灵秩序,灵魂终于不可挽救的被毁坏了。


  于是,所谓救赎就是从这种权力关系中挣脱出来,重新作为一个自由人生存。


  而且,不仅要挣脱外在的有形的权力关系,连同内在的权威也要挣脱。


  那么,怎样从这种关系中获得救赎呢?


  其实,主人公安迪做过很多努力,不仅仅越狱这一条。


  安迪尝试过凭借自己的才能,在权力关系中获得优越的位置,从而能有所作为。


  他也确实做到了,他为自己的狱友同事们赢得了啤酒,让他们在那一刻像是个自由人,或者说,像是个真正的人一样生活。


  他为监狱扩建了图书馆,他冒着被惩罚的危险为监狱的人播放音乐。


  所有这些做法都是反抗,权力关系想让人非人化,而他则想要挣一点人的尊严回来。


  可是他很快明白这些都是徒劳的,权力给你的,权力也可以收回去。


  他们能保护你不受恶棍侵犯,也能重新把你投到恶棍堆里,他们能允许你扩建图书馆,也能一把火把书烧掉。


  企图在权力关系内部耍花招,创造一些希望出来,这只是幻觉。


  于是,救赎之道只有一条,那就是从这种关系中脱离出来,真正做一个独立的自由人。


  而这正是安迪最后选择的路。


  二、清白


  电影的第二个主题讲的是从罪孽中赎回自己的清白灵魂。


  所有人都是有罪的,这是一个很基督教式的说法,也是这部电影暗含的一种观念。


  脱去宗教的外衣,我们可以说,这种原罪说表达着一种深刻的体验,那就是人的灵魂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


  每个人内心都有些丑恶的想法,这些想法不构成法律上的罪,却表明了人的灵魂的上的污秽。


  对这种灵魂污秽有痛切感受的人,就有这种罪感,可能这正是原罪说的。


  而中国古人则从人能痛感其灵魂不完满,并且努力追求完满这点看到人的灵魂有一种向善的潜能,从而主张性善说。


  当然,这都是题外话。


  电影中,犯人入狱的场景是有象征意义,赤身裸体被冲洗干净,撒上药粉,然后关进婴儿房,哦,不对,是关进牢房,这是对人降生人世的模仿。


  这种模仿也强化了这样一种观念,肖申克监狱是整个人世的缩影,正如犯人们是因为犯罪而入狱,人来到世间也是带着罪的,这是基督教的原罪说。


  因此,人在世间受苦的历程,也就具有了赎罪的意味,因此,最后真正离开了肖申克监狱的,只有三个洗清了灵魂上的罪孽的人:布鲁克斯,瑞德以及安迪。


  只可惜,前两人面对罪孽而赎回了自己的清白,却没从权力关系中赎回自己的自由,最后布鲁克斯自杀了,他已经完全丧失作为一个人去生活的能力,而瑞德则在安迪的感召下,开启了另一个救赎的旅程。


  需要说明的是,在电影语境中,安迪也是有罪的,他的罪在于没有尽好丈夫的责任以及动了杀心,这种罪当然与法律无关,这是一个人深刻反省自己灵魂的时候,所看到的自己灵魂的缺陷。


  那么,如何从罪孽中赎回自己的清白灵魂呢?


  电影通过瑞德的两次假释听证会作出回答,要想洗清自己的罪,需要承认自己的罪,并且作出痛切反省。


  两次听证会,第一次瑞德表示自己已经是全新的人,假释没通过,第二次他对于年少的自己表现出一种深切的痛感,于是假释通过了。


  因为只有这种痛感才是远离罪孽的标志。


  整个监狱中,包括安迪在内,只有瑞德认为自己是有罪的,到最后,安迪也认识到自己的罪,并且痛加忏悔,于是当天晚上他实现了自己的救赎。


  三、存在


  电影的第三个主题,是从虚无中把自己生命的实在赎回来。


  这个主题比较隐晦,但是电影里面有很多线索提示。


  安迪入狱第一晚,警卫长打死了一个犯人,我上面说过,这件事震撼着安迪的灵魂。


  第二天吃饭的时候,安迪问这个犯人的名字叫什么,可是没有人知道。


  这个人来到世间,连名字都该还没有,救赎之路还没有开始就死了,他的生命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这也基督教里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很多孩子出生后,连洗礼都没有进行就夭折了,按照基督教的原罪说,这个孩子的灵魂是要下地狱的,可是,这不是太不合理了吗,他还没开始自己的人生啊。


  这里是名字这个线索第一次提示。


  第二次是安迪本身,安迪最开始买鹤嘴锄并不是打算用来越狱的,他只是用来雕刻以及在墙壁上刻下自己的名字,只是在刻名字过程中,墙上点下一大块石头,这才提示他一条逃出监狱的路。


  其实这是一个设计很巧妙的情节,一个人企图留下自己存在的痕迹,追寻自己生命的实在的努力中,包含了一条救赎的路。


  这是名字这个线索第二次出现。


  第三次是布鲁克斯,他在自己上吊的梁上刻下了“布鲁克斯来过。”


  名字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这是一个人最低限度的存在。


  可是这种最低限度的存在终究不是那种能充实人的生命,让人生命有意义的实在,后者才是安迪要追寻的。


  可是这种存在是无法在权力关系中求到的,在权力关系中,只有权力本身是实在的,所有人都是权力的木偶,人过得是一种被支配的非人生活。


  生命的真正实在,只有在脱离权力关系,成为每片羽毛都闪着光彩的自由人时才能实现。


  所以,要么在权力关系中,任自己的生命在空虚中白白流散,要么真正作为一个人活着。


  要么忙着死,要么忙着活。


  安迪选择了后一条路。


  以上就是《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三个主题,这三个主题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追求自由和追求灵魂的清白不可分离。


  基督教是承认人的自由意志的,但另一方面,根据原罪说,人的自由意志总是会在原罪的影响下,去做罪恶的事,因此自由意志是受限的,因此只有洗清灵魂中的罪恶,意志才能真正自由的转向善。


  因此,在承认自己的罪,并痛加忏悔前,安迪是不能获得解脱。


  而清白的自由灵魂,正是生活有意义的条件。


  这样,三个主题就拧成了一股绳,共同被表达出来。


  最后,我试着分析一下思想中的矛盾态度。


  在表达第一个主题的时候,创是极具批判锋芒的,他刻画了肖申克这个权力系统对人性的毁灭性影响。


  可是另一方面,基督教思想的影响,阻碍了这种批判的锋芒,肖申克监狱被刻画成一种恶,可是犯人进入肖申克是他自己的罪导致的,肖申克是一个必要的恶。


  必要的恶也是政治学中的一个概念,国家组织也经常被形容为必要的恶。


  肖申克是必要的恶,可是人要实现其自由,实现其生存的意义,又必须从这种必要的恶中解脱出来,这就造成了一种矛盾关系。


  于是我们看到,创对安迪最后获得自由的描述是很暧昧的,安迪最后落脚的地方没有过多着墨,始终隐藏在一片神秘的雾中。


  它好像是海外的一座孤岛,一个没有人管理的地方,一个脱离人类社会的桃花源,一个梦想中的乌托邦。


  至此我们明白了,这部被视为热情讴歌自由与希望的电影,它的创对于在人世间获得真正的自由持一种多么悲观的看法。


  可能,也正是这种悲观,才激发人对自由与希望如此热切的赞美。


  肖申克的救赎剧情推荐文章4:《两只老虎》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提前给大家说一说

  《两只老虎》作为贺岁档的领跑者,看起来像是一部爆笑的年末喜剧,实际上,它有着令人动容的深层主题,饱含着对人性的剖析和理解。


  那么,《两只老虎》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先来看看《两只老虎》的片名


  主角是两只老虎,一只快乐虎,一只悲伤虎。


  快乐虎绑架了悲伤虎。


  《两只老虎》中,张成功57岁,余凯旋33岁,两人都是属虎的。一只是快乐虎,一只是悲伤虎。


  张成功成功不快乐,余凯旋只快乐从没凯旋。


  ?


  两只老虎的童谣,同时也在片尾出现点题,这是张成功从小就听着的八音盒里的音乐。《两只老虎》的旋律,是他童年的记忆,也是对父亲永远的怀念痕迹。


  片中,很多地方出现了闭合性的剧情设定,很有逻辑性,也很人性化,后面我会在一一介绍。


  余凯旋为了改变先有的生活状态,为了得到一百万,绑架了张成功。张成功讨价还价后,将绑票价格提升到200万后,要求余凯旋帮他做三件事。由此故事展开。


  绑匪和人质的二元对立设定,人物矛盾对垒却不是封闭的,而是人质反客为主的权力对调,让绑匪反而成为了“人质”,让整个剧情的质感都有了提升。


  下面就围绕着三个故事展开。


  葛优和赵薇之间的“一个情结”,葛优和范伟之间的“一句承诺”,葛优和闫妮之间的“一段岁月”。


  赵薇扮演了一个不太红的演员,曾经为了张成功放弃了演艺事业,但成功人士的多疑和在婚姻中被桎梏着的张成功,并没有给她足够的信任和爱情的归属,摆脱了婚姻后自由的张成功没有再选择婚姻。赵薇的离去,带着寻找自我的理想,也带着害怕成为心爱人绊脚石的不舍。


  所以,她挣脱了张成功的爱情绳索,去寻找理想,给了自己自由,也成全了张成功的选择。


  ?


  ?


  葛优扮演的张成功,是个商业精英,有钱有地位有名望,但他对谁都不信任(赵薇说),丧失了爱人的能力,也没有了被爱的机会。他从小看着父亲跳下悬崖,从此再也不归故里,这是他心头永远的阴影。曾经帮助他保护他的老战友,求医借钱时,他担心范伟还不上,而不肯借。如今,他经常失眠,对生活丧失了热情。就在他准备自杀时,遇到了绑匪余凯旋。


  他给自己的心灵绑上的绳索,随着剧情的推进和故事的发展,一扣扣解开。张成功的灵魂,是否已经得到救赎?


  剧情的设定,前后呼应,一起一落皆有道。


  两只老虎,从儿歌,到人物属相,到父亲的记忆。


  一开始葛优以歌剧的形式唱着这首幼稚儿歌开场,随着剧情推进,发现,绑匪和人质是两个属虎的,在后来,你才发现,这是张成功死去的父亲留下来的八音盒里的音乐,曾经带给他快乐,也带着死亡气息。


  爱写诗,从绑匪到父亲。


  绑匪余凯旋小时候的梦想是做一个诗人,因被人孽打后放弃梦想,巧的是,当年张成功的父亲也是一个爱写诗的人。


  ?


  时过境迁,张成功似乎看到了时光轮回,看到了对生活抱有理想的余凯旋的热血,也为后来他选择了原谅绑匪,也放下了那段苦楚的回忆,埋下了伏笔。


  赵薇,从你不信任我,到我永远爱你


  讨得了一个看法,归来后的余凯旋告诉张成功的,确是他自己编的“看法”。他善意的改动了赵薇的埋怨和不满,变成了“你是我今生最爱的人”。结尾,意外的是,赵薇对余凯旋说出的话竟然有很大的反转……


  这一伏笔,在最后呈现,也是这段情缘的“落绳”之处


  总体说来,《两只老虎》虽然是一部贺岁片,却带着实实在在的治愈和温情的标签。


  而且为了展示温情,背景音乐也不再是欢快的《两只老虎》了。


  故事里的他们互为镜子,都从对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他们的相遇,再见则是松绑的过程,给对方松绑的同时,也给自己松绑。


  葛优用他独特的风格和这种表面的一本正经,在演员外化表演的层面,即表情、肢体的极度控制,展现了人物更复杂、更深层次的思虑,穿透了表面,呈现出更强的戏剧感和喜剧效应。


  从《闯入者》到《邪不压正》再到《命运速递》,李非的故事都离不开黑色幽默、荒诞喜剧这些关键词。


  李非自己也在采访中说:“黑色幽默气质可能会伴随我以后所有的片子,这可能跟我个人态度有关。我觉得整个世界就挺黑色幽默的,你生下来就知道会死,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怎样,世界本身是荒诞无序的,可总有人试图去寻找秩序和真相。”


  最后的主题曲,升华了影片的内核,也更深层次的诠释了故事中人物命运。


  主题曲《假如生活欺骗了你》MV,由新裤子乐队创作并演唱,歌词和旋律直击内心深处,以此疗愈人们的困顿与迷茫。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俄国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诗歌,原文是这样的: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普希金


  这首诗歌影响和激励了无数在为生活努力奋斗的人,诗歌全文表述了一种积极乐观而坚强的人生态度。


  而同名主题曲引用该诗歌的词,也是提醒生活失意的人:一切都是顺心,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的,都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影片中葛优扮演的张成功用一句话道出:“生活就一个字,能过则过!”,


  它用喜剧的壳,温情的核,给我们演绎了一出人生悲喜剧。


  张成功和余凯旋的看似荒诞的故事,实际上却是想告诉我们:“真正成功的不是‘凯旋’,你要能回到最初的地方,才是真正的‘成功’。”


  走的久了,别忘了初心。


  肖申克的救赎剧情推荐文章5:深度解析影史永恒的经典-《肖申克的救赎》

  纵观世界影史百余年,各种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可谓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而上世纪九十年代,优质电影产量达到巅峰,特别是1994年,中国香港,“双周一成”霸占各种票房排行榜,优质而多产,星爷在赌圣大火之后,乘胜追击,一骑绝尘,周润发,成龙,李连杰等巨星也找到自己的定位,为影坛作出重要贡献。


  那一年,不仅国内电影精品频出,国外也不遑多让,这是有一说一,不崇洋媚外。特别是《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这两部,十分出彩,两位导演估计会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无奈,又会有英雄惺惺相惜的万丈豪情。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果不其然,这两部电影,都好评如潮,《阿甘正传》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金奖,而《肖申克的救赎》获得豆瓣影史高分评价,一直到如今。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我而言,我个人最喜欢的就是《肖申克的救赎》,因为他很贴合我们的现实,生动又残忍。下面我为大家解析一下这部电影的主要脉络,以及发表自己的观影感悟。。。


  故事发生在1947年,主人公安迪是一个银行家,年轻有为,自己深爱的妻子(电影后段安迪坦言他很爱妻子)出轨他人,安迪知道后异常愤怒,喝醉后打算去复,结果恰巧他的妻子和情夫被一个入室小偷杀害。因为安迪在法庭过于冷静外加动机明显,再加上警察找到把手枪当为证物。安迪百口莫辩,最终背叛终生监禁,关入肖申克监狱。


  这是一群残酷的监狱,无论多坚强粗犷的猛男,到了这里都有可能柔弱得像小绵羊。老狱民们会在新人的第一晚打赌谁会忍不住先哭出来。赌注是香烟,而男二号瑞德把赌注压在了安迪身上,因为安迪外形是瘦弱,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模样,结果瑞德却在这晚输了不少,至始至终安迪是一声不吭,这引起了瑞德对他的关注。(这也让观众开始认识安迪,外表柔弱,骨子里坚强)。


  故事继续推进,瑞德是监狱里的万能通,通过关系在监狱里做起了小买卖,有次在操场放风的时候,安迪与瑞德闲聊了起来,谈话中一句“肖申克里的人都是无罪的”令人影响深刻。最后安迪向瑞德购买了一把小铁锤,砸小石子那种,而瑞德渐渐觉得安迪谈吐不凡,与众不同,好心提醒他注意其他有变态取向的狱友。


  刚开始几年,安迪的生活和其他人一样,辛苦又麻木,安迪甚至更糟,不断遭受同性恋的骚扰,而且并不是每次都可以全身而退。安迪从没放弃抗争,并且从心里露出出这些人的不屑。(影片到这里安迪的形象已经渐渐明朗,换做普通人或许早已经崩溃绝望了)


  如果剧情一直这样下去,必定平平无奇,后面必有转机,转机的出现是肖申克监狱要修房顶,需要一些罪犯充当劳力,瑞德动用了点关系,加上贿赂,让安迪等一些好朋友都被选上了。对于他们来说这不是劳动,而是短暂的自由。施工间隙,安迪听到队长海利和他的下属谈到因如何避税而感到苦恼,安迪通过自己的专业素养敏锐地感到这是一个表现的机会,虽然他不知道会有多大的好处。最后,安迪通过自己的才能帮助队长合法避税,而收到的回就是在施工完毕后,他和他的朋友每人可以有三瓶啤酒的奖励,(这在我们眼里伸手可得,不值一提的东西就能让他们如此开心,这无形中告诉观众他们的生活有多没尊严)。


  最后在狱警的嘲笑中,安迪的队友惬意地喝着啤酒,眼中都是对安迪不可思议的赞赏,当镜头慢慢推到安迪这边时候,只见安迪坐靠在地上,嘴上泛着微笑,眼里深邃似海的望向远方,午后阳光洒在他的脸上。(这一幕必定对观影者有所触动,首先会想到有着才华是如此的重要,更深层次便是安迪对自由的渴望,经过多年的折磨,他心中仍然充满希望)。


  之后,安迪的日子明显好过了起来,海利尝到了避税的甜头,把他推荐给典狱长,安迪便开始为典狱长工作,做账,洗黑钱。。。因为成了典狱长身边的红人,其他人也不敢欺负安迪了。(这就是有知识的好处)


  安迪在合理的制度下,申请补助金,修图书馆,办娱乐室,帮狱警孩子办名校申请,教狱友识字,学知识,为了他们不被社会淘汰。(其实也是安迪希望他们不要放弃自己。)


  在安迪的努力改革下,肖申克焕发着生机,看似不再那么阴暗,不再那么冷冰冰,然后终归一切只是表面,安迪就这样过了十九年,人生过半,安迪也头发白了一半。


  正常情况下,大家都会认为安迪会一直这样下去,在肖申克了此余生,最后的转机出现了,肖申克新来了一个偷窃犯汤米,他成了安迪的学生,跟安迪学习知识,在一次闲聊之中他回忆起当面狱友对他说的命案,那个命案就是安迪的案子,而汤米的狱友就是真正的杀人凶手。


  听到这里安迪,兴奋到难以自控,十九年了,含冤受屈,忍辱负重十九年了,怎么能不开心,怎么能不兴奋?可安迪显然低估了世道的黑暗,他的能力那么优秀,又知道典狱长那么多黑幕,典狱长怎么可能帮他翻案,最终,安迪因为冲撞典狱长被关一个月禁闭,而在此期间,汤米被典狱长派人以莫须有的理由暗杀。


  安迪,听到后彻底崩溃,同时也让他做出了决定,希望,是一个好东西,人,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


  瑞德等人以为安迪会想不开,因为希望破灭的安迪却对他说出了莫名其妙充满希望的话,此时的安迪,却默默地收集了典狱长的罪证,转移了他的财产,并且在一个电闪雷鸣的晚上,钻入墙壁中的一个通道,没错,就是用当年跟瑞德买的那把小锤子挖的通道,整整挖了十九年。再钻入狭窄,充满粪便,足有几百米长的下水管道,一步,一步,一步地通向自由之路。。。


  安迪爬出去后,脱掉脏衣,振臂高呼,这是对自由的呐喊。典狱长发现后一切都已经晚了,安迪转走他的钱,提交他的罪证,他只能畏罪自杀。此时的安迪开着跑车开向大洋彼岸,他心中的自由之地。


  此时,在狱中的伙伴格外思念安迪,时常聊起他,但并无改变现状的想法,瑞德在心中萌发了希望,在下一次申请假释中获得了批准,他找到安迪告诉他的地方,里面有安迪给他的钱和信,告诉瑞德,自己在大洋彼岸等你。


  瑞德在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最终影片在安迪与瑞德的握手拥抱中结束。。。


  写在最后,这部电影之所以如此经典,是因为它太贴近我们的现实了,安迪性格的改变,他的才华横溢带来的好处会让我们陷入沉思,然后铺垫也做的很好,剧中有段话:在肖申克监狱的人,都是无罪的。然后,却没人想要去,反抗,去追求希望,安迪,却是一道希望之光,时间以及磨难冲不到他对自由的渴望,心中永远充满信念。


  希望没看过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用心看,一定会对你有帮助的,谢谢。


  #《肖申克的救赎》##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肖申克的救赎剧情推荐搜索词:

  

  1.

  

  2.

  

  3.

  

本文标题:肖申克的救赎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