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嫂如母什么意思
长嫂如母什么意思推荐文章1:为什么嫂子帮夫家称为“长嫂如母”,帮弟弟被叫“伏地魔”呢?
有网友提问:为什么嫂子帮夫家是“长嫂如母”,帮弟弟被叫做“伏地魔”?
有人说帮夫家用的是老公挣的钱,做哥哥嫂子的自己挣钱辛苦,所以一般能做到适可而止,弟弟长大后会自己去打拼生活。
而伏地魔用别人的钱,用再多都不心痛,帮扶变成无原则的溺爱。所以帮夫家多半结果不差,伏地魔多半扶出废物。
还有弟弟一般不会也不敢对嫂子提过分要求,但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废物弟弟压根不把姐姐当回事,连尊重都没有,更不要说感恩,自然越帮扶越废物。
就算姐姐赚的钱再多,只要她帮弟弟就会被大家认为是伏地魔,因为他老公会认为女的嫁他后赚的钱是自己家的,绝对不高兴拿去贴娘家。
现在兄弟相帮太过分,妻子会没意见?姐姐扶弟太过分 老公也有意见。首先被帮助的人要争气,游手好闲,行为不端等的那边的人都不能帮,理性帮助,不要无脑毫无原则而已。
不管是帮夫家还是娘家,都应该量力而行,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在配偶认可同意的范围之内,这样就不会引起家庭矛盾了。
长嫂如母什么意思推荐文章2:长嫂如母
长嫂如母
腊月的寒风呼啸着拍打窗棂,我跪在母亲灵前,望着那张布满皱纹却安详的面容,泪水模糊了双眼。
父母生了我们姊妹八个,五个儿子,三个女儿,我是儿子,排行老二。
去年腊月初三,八十五岁高龄的母亲寿终正寝,她走得如此安详,是在我五十五岁大嫂的怀里闭上眼睛的。
母亲瘫床快十年了。十年前,病魔缠身的父亲,经过三年的病痛折磨,时年七十七岁的父亲终于走了。
大嫂叫喜儿,身材瘦小,弱不禁风,不爱说话,很少的话语,讲出来也是慢声细语,她从小没了爹娘。大哥自幼患小儿麻痹症,腿脚不方便。二十五岁那年,大嫂嫁给因子女众多娶不上媳妇且又大她十岁的大哥。
那天早上,母亲好像有预感似的,把大嫂叫到跟前,说:“喜儿,把我扶起来,我想坐一会儿。”大嫂闻言,立即跑了过去,坐在床边,把母亲抱在怀。母亲颤颤巍巍从枕头里取出一沓钱,百元大钞,差不多有七八万。嗫嗫嚅嚅地说:“喜儿,这是这些年来,你弟妹给我的钱,没怎么花,全在这里,你拿去了吧。”说完,就断了气。
安排完母亲的后事。那天晚上,我们姊妹八个坐下来,商量一下后续事情,主要是家里的老屋。说是老屋,其实也不老,是父亲去世后,姊妹八个出资帮父母修建的。
大嫂拿出母亲留下的钱放在桌子上,准备离开。我说:“大嫂,你别走,这些事跟你有关。”
老三红着眼睛说:“大嫂,自从你嫁到我们家,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好不容易家里情况好转了,可父母病倒了,这一倒就是十三年,十三年,你没日没夜,端茶递水,洗洗涮涮,父亲生病,你不避是儿媳妇,常常给他擦洗身子;母亲一躺就是十年,十年来,房间竟然没有一点异味,但凡有一点不周全,她老人家是活过三年的,感谢你,正因为有了你,我们才得以安心在外生活和工作,你替我们扛下了一切。”
老四是女儿,哭得泣不成声,她的哭不是因为母亲,而是因为大嫂。她说:“大嫂,我上高二那年,因为早恋被男友抛弃,不懂事的我,周六在家,深更半夜跑到河边,跳进冰冷的河里自寻短见,你觉得情况不太对头,一直没睡,看到我房间里没人,发现我跳进河里,把我拉了回来,其实,你也不会游泳,要不是河水较浅,你也会没命的,你不仅救回了我的生活,几乎半年时间,陪着我,跟我聊天,关心我,照顾我,高中毕业那年,我考上了大学,后来又读了研究生,有了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长嫂如母,我给你跪下磕个头吧。”此时大嫂也是泪水涟涟。
老五是儿子,他说:“嫂子,记得那年,我初中毕业,跑到城里打工,在舞厅当保安,结果被黑帮的枪给打了,你知道后,立即放下家里的事务,跑到医院,伺候了一个多月,伤好了,后我成了无业游民。有一次回家,你问我,老五在外干什么,我说玩,你又问,吃什么,我说要饭,你还问住在哪里,我说住大桥下面,后来,你偷偷跟踪我到城里,看到我住在一个狭小的出租屋里,里面一片狼藉,怕我变坏,到处求人,帮我找一份工地上的活,从此,我走上正道,才有我的今天。”
老六也是儿子,低着头说:“大嫂,我读初一那年,家里很穷,我在学校里吃饭都是问题,加上跟同学闹了矛盾,一气之下就辍学了。回到家,第二天你就让我跟着你一起下田干活,虽然我才十二三岁,但干了跟大人一样的活,我心里非常恨你,实在熬不下去才又回来学校,一边恨你,一边发奋学习,考上大学后,我才明白你的良苦用心,不是你,就没有我的今天。”
老七是女儿,走到大嫂跟前,俯在大嫂肩上,紧紧拥抱着,说:“大嫂,我十岁那么,突发疾病,高烧四十度,你用你瘦弱的身躯,背着我,从早上天不亮出发,哭着走着,走了五十里山路,浑身衣服都湿透了,脚也磨破了,直到下午五点,才把我送到县医院,医生说,再晚一点,这个孩子就没救了,嫂子你比我妈还亲呀!”
老八也是女儿,从背后抱着大嫂的腰,说:“大嫂,我大学毕业那年,找工作不顺,被同学骗去了传销,当时需要一万元,否则就无法解脱,家里没有钱,你又不敢向他人借,包括哥哥姐姐,你怕他们知道后,伤了我的自尊,只有自己去卖血,半个多月,筹够了钱转给我,解救了,如果没有你,后果简直不堪想象。”
大嫂听了弟妹的话语,控制不住的泪水夺眶而出。
我说:“大嫂,爹妈生性老实,孩子又多,也没有太多能耐,如果没有你,我们几个不定同什么情况呢?小学毕业那年,我想休学,跟大哥一起帮父母支撑这个家。可你死活不同意,你说我,脑子灵,成绩好,如果耽误我的前程,那就是罪过。”
我接着说:“刚才你们都说了,我想说三点想法:一是母亲留的那点钱给大嫂;二是老房子马上要拆迁了,虽然是我们出资建的,房子也留给大嫂;三是大嫂两儿子,马上已要结婚了,两侄儿结婚买房,包括他们有什么困难,我们当叔叔姑姑责无旁贷,尽力一帮到底,以感谢大嫂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长嫂如母,她比父母做得还要好,我们姊妹几个,要把大嫂当母亲一样,为她养老送终。”
大嫂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号啕大哭起来,连连摆手:“不需要,不需要,你们有这份心,我就知足,我从小没爹没妈,来到你们王家,公婆公公对我很好,你们平日总是给我买这买那,花很多钱了,谢谢你们啊!”
弟妹们纷纷赞同我的想法,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大嫂,你就不要拒绝了,父母不在了,从今往后,我们把你当母亲,主要是想每天春节都回来,有个地方去,有你在,这个家就等于没有散。”
大嫂一个劲地点头,老屋又传出一阵阵欢声笑语,父母在九泉之下,看到此情此景,一定也是非常高兴的。长嫂如母,这个瘦小的女人,用她的一生,撑起了我们整个家。她虽然瘦弱,却像一棵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撑起了一片天。
长嫂如母什么意思推荐文章3:俗话说,长兄如父,长嫂如母!新郎在结婚当天向自己的长嫂下跪磕头,表达多年养育之恩!
在陕西的一场婚礼上,出现了感人至深的一幕:新郎在结婚当天向自己的长嫂下跪磕头,以表达对她多年来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这位长嫂,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却担起了比亲生母亲还要沉重的责任,含辛茹苦地将新郎从一个无助的孤儿抚养成人。
新郎三岁时便失去了父母,是长嫂将他一手带大,不仅供他读书,还为他购置了房子,甚至操办了婚礼。在新郎的心中,长嫂就如同母亲一般,她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在婚礼上,新郎脸上带着感激的笑容,而长嫂则是泪流满面,情感的真挚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
这一跪,是新郎对长嫂多年来无私奉献的最高敬意,也是对长嫂如母般伟大情怀的最好回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郎的这一行为,正是对孝道的现代诠释,是对长嫂多年来默默付出的最好回。
图源:新华社快看(新郎向自己的嫂子跪拜感恩)
据道,长嫂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今小叔子已经成家立业,她觉得自己对已故的公婆也算是有了一个圆满的交代。她的话语中透露出的是一种深沉的家族情感和责任感,是对中华好家风的最好传承。
俗话说,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父母去世后,大哥大嫂就如同父母哥嫂照顾弟妹,因为孝敬哥嫂,可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过这位新郎的嫂子却是真真切切的代替自己的婆婆扮演了母亲这个角色。
在他看来,如今小叔子成家,自己对公婆也算是有个交代了。咱们中国自古就十分注重孝道,嫂子把3岁的小叔子拉扯长大不容易,新郎懂得感恩,嫂子的付出也就有了回。但在这里,咱们就祝愿他们以后的日子和和美美,幸福美满。
当父母不在或者无法照顾家庭时,家中的长嫂会毫不犹豫地承担起母亲的角色,用她们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家。
:综合四川观察、长城新媒体等媒体道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长嫂如母什么意思推荐文章4:长嫂如母,农家真情在
胡波
“你嫂子对你好不好哟!”“嗯。。。嗯。。。”田自元涨红脸,盯着驻村工作队员支支吾吾就是不肯说一句话。这时,双龙村监委会主任代禄琴笑着接过话:“这田自元不说话,怕你们吵他嫂子哟,这是在保护他嫂子嘞!”这时,龚如兰轻轻的扯端正小叔子的帽子,说道:“各人家的兄弟,我照顾照顾都是应该的。”听了这话,小叔子田自元咧着嘴无声的憨笑起来,那模样像极了还未长大的孩童。
田自元眼里的嫂子龚如兰,现年58岁。1985年,22岁的龚如兰,嫁到了紫阳县高桥镇双龙村12组老田家。田家兄妹六人,大哥和三弟去世的早,丈夫田自忠排行为二。小叔子田自元老四,生下来就患有先天智障和小儿麻痹,还落下了跛子的残疾。五妹嫁给了本组的村民,老幺小时候被火烧毁了容,在龚如兰的张罗下,娶妻生子,靠着泥瓦匠的手艺,日子过的还算安生。干不了农活的小叔子虽然跟他们分了家,单户。进了田家的龚如兰一边照顾年事已高的双亲,一边照顾残疾的小叔子,用36年来的真心守护诠释了“长嫂如母”的农家真情。
过门后的龚如兰为老田家育一子两女,日子过的还算平淡。1990年公公检查出食道癌,龚如兰带着公公在医院治疗。不久,公公病逝,高昂的医药费,让这个平淡的家庭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好不容易还清了外债,2003年,公婆突患急性阑尾炎,不幸离世,龚如兰长跪在老人灵堂前懊悔不已。2014年,缺技术且家庭收入低的龚如兰一家被村民评为贫困户。村两委为她制定了教育、医疗、技术培训等一系列的帮扶政策。儿子2017年初中毕业后,通过包组干部联系,免费在远元修脚参加培训,结业后顺利的外出修脚店赚钱。丈夫在外打点零工,勤劳的龚如兰平日靠着卖点鸡、鸡蛋、蔬菜、采点茶叶贴补家用。小叔子跟着龚如兰一家生活,其乐融融。好景不长,丈夫2017年检查出肺癌,厄运突降。龚如兰一边在医院照顾丈夫、一边安顿小叔子的生活。家里的重担,都落在了龚如兰肩上。经过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仔细研究,重新制定了帮扶措施。平日,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经常去看望龚如兰,鼓励她树立生活信心。生活物资、困难救助、产业补贴等惠农政策都一一到位。2018年,丈夫病重不治,撒手人寰。下葬的那天,坚强的龚如兰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这一刻是伤心、是释放、也是解脱。
2018年9月,龚如兰享受移民搬迁政策,在镇集中安置点分得一套98.2平米三居室安全住房。搬了新家的龚如兰想把小叔子接到新家去住,刚没住两天,小叔子就偷偷的跑回分家的老宅改造房,死活不肯去新房住。没有办法,龚如兰早上把孙子送到学校,就往老宅赶路,去给小叔子做饭吃。
“又去给你小叔子做饭,那你还得走快点,瞅这天气,快下雨了。”路上的村民对龚如兰说到。“要得,我跑快点去。”话音未落,只见她撒腿就跑。
老宅还有些耕地,龚如兰种了些菜、养了鸡、鸭。怕小叔子着急乱跑,又买了几只羊让小叔子照看着。平日吃饭,龚如兰都会征求小叔子的意见。天气变化,也及时给他准备好衣服。在嫂子龚如兰的精心照料下,小叔子的身体一直不错。但随着年事渐高,还是大病了一场。于是,在长达20多天的时间里,龚如兰把一天三顿饭端到田自元床上,照顾他吃药、端洗脸水、泡脚倒水、端屎倒尿,直到他康复下床。一句话,龚如兰把小叔子当作自己的一个孩子来照顾。
身教胜过言传,36年来,龚如兰用母亲般的大爱照顾小叔子的事迹,也感动着自己的儿子儿媳们。孩子们对这个残疾叔叔都很孝顺,并且都争着帮助母亲照顾叔叔。他们既关心叔叔,也心疼自己的母亲,提出要把田自元接到镇集中安置点的新房子去生活,龚如兰却说,“你小叔在这里住不惯,空不了两天,他就着急回,我身体还好,还能扭得动,每天就是多跑点路的事情”
在龚如兰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普通的农村妇女形象。她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甚至没有苦和怨。只是默默的数十年如一日,把真情倾注到公婆、丈夫和残疾的小叔子身上。如龚如兰所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这句话听起来极其简单,简单到刻入骨子里的那份农村妇女的善良淳朴。
编辑:樊婧
责编:郑黎波
长嫂如母什么意思推荐文章5:长嫂如母(乡土散文)
因为我是家里的老小,尽管已年近五十岁,但每每到了过年过节,我还总是选择逃避,不愿去面对这种热闹的氛围,总是觉得在灵魂深处缺乏可以诉说的人,特别是自己这些年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好想说给妈妈听听。
可惜的是,她老人家再也听不到了。这始终是我心里的痛,也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尽管已经过了二十七八年了,儿子也二十多岁了,爱人也特别体贴,但我觉得心里的有些话,只能说给妈妈听,而且只有她老人家能懂。我不知道早年丧母的人是否也和我一样,是否也有这样的情结像心魔一样,纠缠在心里头。
有道是“老嫂如母”,然而如今和大哥他们一家相隔甚远,几年见不上一次面,有好多心里话,也没法在电话里一一说起了。
说起大嫂,我对她的初次印象,还是三十多年前,那时我刚刚上初中。大哥出差途中,顺道回家看望母亲,说他处对象了,对象是位医院里的护士,人很不错,也不嫌弃我们家里穷,彩礼更是一分都不要。那时,不要彩礼对于我们这样过得紧巴巴的人家,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同时从大哥口中得知,他的对象、也就是我后来的大嫂,从小也没有了妈妈,只有父亲和一个妹妹,念书都是依靠远在锦州的大伯供养的。这和我们的家庭有些相似,我们弟兄们是从小没有了亲生父亲。
(我的大嫂)
后来大哥和母亲商量,想回到老家里来举办婚礼,而家里只需要为他们两人做几套褥子被子,所需要的钱和其他的花销都是他们两人出的,不需要家里破费。
儿子要结婚,母亲当然喜不自胜了,何况根本不需要花家里的一分钱。于是母亲看着日子,就紧锣密鼓地开始张罗,买缎面,称棉花,开始缝制。我清楚地记得,母亲缝制那褥子被子时,眼里都是幸福的微笑,生怕把哪里压出了褶子。缝好一床,就赶紧叠放在柜子里,谁都不让用。母亲或许觉得,这是她能为长大的儿子做的唯一贡献了,所以特别精心。
可惜的是,大哥大嫂考虑到路途遥远,各种费用太高,最后只是选择了简单的旅行结婚,和单位同事朋友们弄了一桌,算是把婚事办了。没有地方住,只好住在单位暂时匀给的招待所里的一间单身宿舍。而母亲做好的这些被子褥子,大哥大嫂也没有要,而是让给了二哥,等他结婚时用吧。可以说的是,他们结婚一场,没有和家里伸手要一分钱,都是自己省着细着操办的。包括这些被褥,也是他们花钱买的,但最后还是都奉献给二哥了。
那些年二哥出外打工没有好的去处,一直跟着大哥,在东北打工,但和大嫂相处起来,始终相敬如宾,就像是自己的亲姐姐一样,在一个锅里做饭吃饭,要是有啥好吃的,也从不忘给二哥留一些,并且从来没有闹过矛盾。
我第一次见到大嫂,还是我上初二时的寒假,他俩借着探亲假不远两千多公里,火车上颠簸了好几天才赶回到老家。那时听说大嫂也是中专毕业,一定有知识有文化,我就故意准备了些问题,想当面考考她。想来想去,我觉得还是英语最拿手,于是急匆匆赶回家的第一面,只见大嫂中等偏瘦的身材,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颧骨,说起话来总是一阵爽朗的笑声,十分有亲和力。我没有急着问候“嫂子好”,而是跩了一堆英语,想要难为一下她。结果大嫂一句也听不懂,而且表情很是紧张茫然,像是在问,“怎么我一到家,这小叔子就给我下马威呀?”
最后还是站在旁边的大哥站出来解围:“你嫂子都没学过英语,你说那些,她哪里听得懂呀?你这不是故意难为她嘛?”其实,我本来是想要在第一次谋面的嫂子面前嘚瑟一下呢,结果还闹了个没趣。
那次,大哥大嫂在家里待了不到十天,大部分时间都是陪着母亲了。遇上我们说听不懂的老家话,她就总是“咯咯”地笑个不停,然后让大哥帮着翻译解释,而她开始跟着学舌,觉得太好玩。至于吃什么饭,她从来都不挑,家里做啥她就跟着吃啥,而且总是说母亲做得好吃。
母亲常年多病,大嫂借着自己的专业知识,给母亲买回了好多药,治疗疼痛的,消炎的、舒筋活血的、助消化的等等,一样一样仔细地面对面把服用方法教给母亲。剩余时间,她绝大多数都待在家里,用她自己买回来的毛线,量着尺寸,给母亲织了件毛衣,还织了顶帽子,暖暖地穿戴在了母亲的身上,很是合身。这是第一次由儿媳妇给做的新衣服,母亲穿戴在身上,高兴得都合不拢嘴,逢人便夸大嫂的开明懂事和孝顺。
那时村里绝大多数的儿媳妇都和婆婆合不来,别说为婆婆做事了,迎面碰上了连个好头脸都不给,为了一颗鸡蛋都能把婆婆的头打破,总是想法设法往自己的兜里捞,而且总是嫌捞得不够多,明着暗着说婆婆的不好。
因为见多了村里这样那样的事情,大嫂的出现,给我们的家人也给村里人带来了一股清流,让我们知道,原来婆媳还可以这样相处。
那时他们俩工资也没多少钱,但自己平日里都掰成几瓣着花,尽一切可能给我们寄回来,供我上学,贴补家里的生活。然后,又帮二哥娶了媳妇。但所有这些,大嫂从来没有怨言,用她的话说:“你们家里虽然穷,但有希望!我所做的这一些,都是心甘情愿的!”
两年后,我如愿考上了省属中专,要到省城里去上学。出发前的学费,也都是大嫂找人借的,及时寄到了家里来,让我能如期登上去省城的火车。这时我穿的衣服,也都是大哥将自己刚买的还没舍得送给了我。而他自己,为了多挣些补贴,常年出差在路上,饿了也就是买袋方便面,凑合着对付一下,连饭店都舍不得去一次。
这时,母亲的身体也是每况愈下,浑身麻木得很。但长期勤俭节约养成的习惯,让她在家里根本连斤醋都舍不得买,把大哥大嫂寄回来的钱以及买鸡蛋的几毛钱也都攒下来,留着让我上学用。
(美颜了的嫂子)
大嫂也是如此。为了供我,自己怀着身孕,也舍不得买些肉和新鲜蔬菜回来吃,经常是到市场上捡人家不要的那些烂菜叶回来,然后煮一煮吃了。有一次,她看人家炒肉吃,实在是馋得慌,就买了半斤豆角和二两肉回来炒了炒,权当是犒劳自己了。“二两肉啊!”现在想想,这得是多么少的一点营养呀?连牙缝都不够沾的,哪里能解得了馋呀?
那时的我,在省城里也懂得了爱慕虚荣,学会了抽烟喝酒,还常常借钱买新衣服穿,摆谱请同学吃饭,觉得只有这样自己才有面子。每隔了没多久,一般都是半个月左右,便会写信给大哥。尽管信里没有明着提要钱,但大嫂看了,总会叮嘱大哥,“老三那边一定是没钱了,赶紧给他寄些过去吧!”
我自己虽然在一年级结束时开始留校学着勤工俭学了,但那时的目的并不纯粹,也只是想着能靠自己挣些钱来满足一下虚荣心而已。但大哥知道了,几次三番劝我回去,“咱妈在这个世上的日子不会太多了,能回去陪陪就陪陪吧!你往后的学费,有我和你嫂子了!”而我还是有些执拗,自己认定的事总是要坚持做下去的。
九三年的暑假,我一个人打两份工,末了也挣了八百多元。然后给家里寄回去一百元,其余的都让我在一学期之内挥霍完了。唯一好的一点是这学期我没怎么和大哥张嘴要钱,但寒假的车票还是用大哥大嫂寄来的钱买的。
这年夏天,大哥回到老家,看着母亲越来越严重的病体,实在是有些不忍心,几经辗转,把母亲弄到张家口市医院里,想着能尽自己的力,不管花多少钱,要将母亲的病彻底治好。但经医生反复诊断,最后做出一个结论,“还是回家维持吧,能保守治疗就保守治疗吧!要是上了手术台,恐怕都不一定能下来!”大哥很无奈,自己背着母亲偷着哭了好几次,只觉得自己实在太无力了。
年底侄子出生了,大哥大嫂的日子过得更紧了。但他们无论自己过得多苦,也总是会按时将生活费寄给我,为的是不让我在学校里难过。连着四年,学校收发室的小黑板上,隔不了多少日子总会写着我的名字,提示有我的汇款单,那都是大哥大嫂寄来的。连班里和身边的不少同学都羡慕我,“建科,你这哥哥嫂子真是够意思啊!他们得挣多少工资呀?比爹妈都要强!”
听了这些夸赞的话,我在感到得意和满足的同时,从没有想过大哥大嫂是怎么过得,只觉得花着他们寄来的钱,倒成了自己天经地义的独享。
九五年春天,母亲病危。在母亲去世的前几天,大哥大嫂带着侄子回到了老家。临终之前,母亲有幸见到了她的孙子,感觉很是欣慰。只是她放心不下我,觉得我还没有成家,断气之前,反复叮嘱大哥大嫂,“往后你们再辛苦辛苦,帮妈完成最后的心愿,将来能帮你三弟成个家!当妈的拜托你们了!”说完话,母亲就走了,她死在了大嫂的怀里,并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妈,您老就放心吧!我们一定会把老三供出学的,也一定会帮他娶上媳妇的!”大哥大嫂泣血向母亲发誓,都哭成了泪人,遗憾地觉得没能更好地延长母亲生命的长度。
母亲的身后事,都是大哥大嫂出钱操办的。他们心疼二哥二嫂的日子过得紧巴,只让二哥出了些粮食,其余的花销,他们又全部默默地承担了,而且毫无怨言。谁都可以想到,接下来的紧日子他们又得捱好久。
失去母亲的日子,对于正在上学的我,是难以忍受的。好长一段时间,我无法从那种痛苦中走出来,都是大哥大嫂写信在安慰我,鼓励我。在那年的寒假,他们担心我过年没地方去,就给我买了去他们那里的火车票,还把路上御寒的棉衣服和棉鞋专门寄过来,担心我路上冷。
结果就是在那个寒假,由于思念母亲,加上面临毕业分配,心里焦躁的我天天夜里做噩梦,动不动就冲着年幼无知的侄子发无名火,而且脾气也变得极度敏感。在一次嫂子训斥侄子时,我觉得她是在针对我,就冲她吼道:“我就是流浪街头,讨吃要饭,也不在你们家待了!去哪里都比在你家强!”
大哥大嫂哭着劝导我,劝我过了年再走。而我依然不依不饶,吵着闹着要坐车回来。最后大哥实在没法,只得由了我,要张罗着给我买票。还是嫂子劝大哥,“这临年无日了,你让他上哪里吃饭去?再对付几天,也就过完年了,再走也不迟呀!”
而我,真正要走时,才发现到哪里都是举目无亲,也才觉得之前自己实在是太不懂事了,言语太莽撞太偏激了,伤害了善良的哥哥嫂子。而大嫂,并没有和我计较半分,也根本没有挑过我的理。在年后我临走前,将家里存折上仅剩的2000元钱,全部取出来,让我带走了,却没有给他们自己留一分。用大嫂的话说,“老三,你面临毕业分配找工作,用钱的地方多,我和你哥在家里有办法对付。”
好多年以后,待我慢慢回过味来,也才真正意识到了那时是自己的莽撞无知,切切实实地伤害了我敬爱的嫂子,还有一奶同胞的大哥。但至今却从未在他们的嘴里,听到过半句怨言。
再后来,我毕业了,也挣上工资了,却没有回过大哥大嫂一分钱,总是觉得自己过得挺难的,以后有的是答的机会。九八年,我和相处了半年的女友结婚了,这中间,哥哥嫂子依然没有失约,忙前忙后,出钱帮我置办结婚的用品,然后顺顺利利地让我把媳妇娶到了手,让我彻底成了一个男人。那一刻,我相信在九泉之下的母亲也可以彻底安息了,她的小儿子也终于成家了,而大哥大嫂也全部兑现了他们的承诺,大嫂也完全实现了“长嫂如母”这句俗世诤言。
(侄子也完婚了)
在我婚礼结束后,大嫂又出钱带着我姐姐到省城里的大医院检查了身体,直到发现没有大碍,才放心地离开了。于是,姐姐回到老家后,逢人就说:“我那弟媳妇真是开明啊,对我这个姐姐也真是好……”
又过了几年,我买房子,又是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出钱帮助,而且从来没有催促着让还过。在别人看来,这样的哥哥嫂子,要无私地拉扯我到多久?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房子车子都有了,我的儿子也早已上了大学,但我却没有回馈过哥哥嫂子什么。有时候想想,嘴上说着感恩的话,却没有行动上的什么实质性表示,心里真的是很惭愧。而大嫂还是一如既往,从没想着我回什么,用她的话说,“老三,只要你过得好,嫂子就特别高兴!过去都已过去了,那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这就是我的嫂子,一位和我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家人,这些年为我们家里奉献了无数,也给了这个家看得见摸得着的前途,并且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和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啥叫“长嫂如母”!在这个世上,大嫂像我们的亲娘一样,尽仁尽孝,将我们都培育成人,也都有了自己小家的幸福生活!
大嫂,谢谢您!这些年,您真得辛苦了!
过了这个春节,您又长了一岁,多多保重一下自己的身体吧!我和我的儿子也都长大了,请您少为我们操点心吧!
长嫂如母什么意思推荐搜索词:
1.长嫂如母啥意思
2.长嫂如母下一句
3.长嫂如母前提是什么
本文标题:长嫂如母什么意思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