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和附子的区别
乌头和附子的区别推荐文章1:乌头,天雄,附子功效辨析解
2011-10-07 38893人阅读
邓宏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肿瘤内科
乌头,主产于四川省彰县,(云南,贵州亦产)又称川乌。乌头块根上所附生的子根,称附子。附子侧之小幼根,名侧子。附子未生幼根者名天雄。乌头长老者,多刺角,质疏,可留种。称草乌。
方书多载附子大辛大热,有毒,回阳救逆而入十二经。但以同一植物,中医是怎样区分出了它们不同部分之药用效能呢?
借邹氏论附子,天雄,乌头之性各不相同:“乌头为老阴之生长发育已尽者,天雄为孤壮之阳而不能生长者,附子兼二物之长,为阳药之含阴包阳者。
老阴者,质松中疏,以气为用,孤阳者,不能生长,质密而中实,以精为用,气主发散,精主敛藏。发散者能入筋骨搜风而外达腠理,敛藏者以其有生精壮阳之力而能摄敛于肾也,附子则兼备二气,内充实而外强健,其气相贯而生,故上下表里无所不到。以其兼二物之精气,故能擅二物之长,其用较二物为广。”
观邹氏之论本草,与仲圣之意合,故附子为温少阴专药,凡肾病之宜温补者,用之必取效快捷。故桂枝芍药知母汤,虽用以治历节筋骨之痹,以患者枯瘦而必用附子。
乌头治风,惟阳虚肾衰而挟寒挟湿者最宜。同能入肾内达筋骨,然兼开发腠理则胜过于附子,抉壅滞,通痹阻,疗骨止痛,亦过于附子。故同为少阴肾药,肾气丸有附子无乌头,仲师大乌头煎及乌头汤有乌头而无附子。
天雄,仲师惟天雄散一方。附于《金匮》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后,同治失精者。论治虽系后世医家增入,而两方于失精家原可通用,但脉为极虚芤迟,证见清谷亡血失精,则已肾损及脾,不补脾则生精之源绝。故白术用至八两,少腹虚急,阴头寒,目眩,发落,种种肾衰精损,自非其它补肾药能胜任,故选用精气充实未生长外泄之天雄,又以龙骨潜敛,壮骨生精,潜敛之中,复以桂枝入膀胱以化气,以精生于气之理兼续心阳入肾之交。以成大温大补镇纳之剂(然天雄较少,可以附子代之,取其性能相近)。此当用天雄而又不用附子,乌头。
乌头和附子的区别推荐文章2:今天才知道原来附子和乌头竟是同一种植物
今天才知道原来附子和乌头竟是同一种植物僧鞋菊,是附子的别称,因为形似僧人的鞋子而得名,书上是这么说的,不过话说僧人的鞋子和我们普通人的有什么区别?
僧鞋菊在开花的时候,茎靠下面的叶片会枯萎,更加凸显出花朵的妖艳,所以观赏性比较强。
虽然这种花看起来美丽无比,但是张无忌他妈说过,越是美丽的东西越会骗人。这种花全株都有毒性,可谓是表里不一,心肠歹毒的花了,毒蘑菇至少不吃没有什么事,这花连碰一下都会中毒。修剪僧鞋菊的花和叶子时需要戴手套。
而且,知道吗,它的根部就是我们所谓的乌头,含有剧毒,是古代的一种毒药。乌头毒性极强,只要一点点就可以要人命,不说见血封喉,至少也是一点就倒。古人将他涂在箭上制作成毒箭,见血封喉。
乌头是僧鞋菊的主根,附子是子根。因为附子是依附于主根周围生长的,就像孩子依附母亲,附子之名由此而来。
附子和乌头虽然都是僧鞋菊的根,但是他们的药用是不一样的,虽然都可以温里散寒,通络止痛,回阳救逆,但是药用方法完全不一样。
乌头和附子的区别推荐文章3:云南省疾控中心最新提示乌头是“药”不是“食”
10月11日
云南省疾控中心发布最新提示
提醒广大市民
切不可随意把草乌、附子(片)等有毒药材
当作食品、普通药膳食用
更不可听信中药偏方和民间谣传
详情如下
↓↓↓
“冬天食用草乌(乌头),可以强筋健骨,根本不会感冒”,“吃了草乌,冬天不怕冷,膝盖关节也不疼了,手脚都是热乎乎的”,云南部分地方群众一到秋冬季节就有用鸡、排骨、猪脚等来炖煮草乌、附子(片)的习惯,并且认为“草乌、附片只要妥善处理就不会中毒,是对人体有益的”。
秋冬季炖食乌头真是“进补”吗?
一起了解
↓↓↓
乌头是“药”不是“食”
乌头、附片作为中药材,确实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但它是有毒药材,且毒性极强,如有误食,会引起中毒危及生命。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将其列入管理,有严格的使用范围和剂量规定,必须经过炮制并在专业的医师指导下使用,普通群众切不可随意当作食品、普通药膳食用,更不可听信中药偏方和民间谣传。
家庭炖煮不能完全去毒
乌头、附子(片)所含的主要活性成分乌头碱及其衍生物等为剧毒,炖煮等普通加热方式无法完全破坏其毒性,有的毒素即使经过长时间高压炖煮也不会被破坏。
民间煮食乌头、附子(片)多凭经验和主观判断,无法检测毒素,且出于“进补”的心理,往往会多吃一点,饮用乌头泡酒也会多喝一杯,导致进食量远远超过药典规定剂量,极易出现严重的中毒反应,甚至死亡。
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作为自己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做到不邀约、不参与、不加工食用含有乌头、附子(片)等毒性中药材的食物和泡酒。
若不慎食用了含有草乌、附片等
毒性中药材为原料的食品或泡酒
出现口舌麻木、恶心呕吐、心悸胸闷等
中毒症状
应当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采取简易方式催吐
尽早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
或尽快前往附近医院就诊
综合:云南疾控、云南发布
: 掌上春城
乌头和附子的区别推荐文章4:川乌、草乌、附子的植物学解释
在我写有关乌头的图文后,一些网友提出川乌、草乌、附子等的植物学区别问题,今天我在这里在谈谈这些问题。
首先要说明,植物学名称与中药名称有时不一致,植物的正式中名和别名也不一样,川乌、草乌、附子与两种植物有关系。
一,关于川乌
川乌是一个别名和中药名,它就是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主根(母根)的加工品,
因为乌头主要产区仍在四川江油、平武一带,通常药用品是栽培品,经过加工后的主根叫“川乌”。川乌一般在夏至到立秋之间采挖,去除侧根、须根、泥土,用主根,晒干,即为生川乌。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功效。
二,关于草乌
草乌是多种植物的别名和中药名,植物的正式中名没有叫草乌的。人们通常把毛茛科植物黄草乌、北乌头、凉山乌头、瓜叶乌头、显柱乌头、展毛乌头、乌头、毛叶乌头、松潘乌头、紫玉盘等别称草乌。其实中药中的“草乌”就是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kusnezoffii Reichb.)的干燥块根,它没有侧根(附子)。
草乌在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去除残茎、须根和泥沙,用块根,晒干,即为生草乌。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作用。
三,关于附子
附子是一个植物别名和中药名,它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侧根(子根)的加工品,因为是附于主根的,所以叫“附子”。通常与川乌同时采挖,摘取子根,去除泥沙、须根,习惯称“泥附子”,再按大小分类加工,即为附子。它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功效。
至于黑附子和白附子:黑附子就是附子,也就是乌头的子根;白附子是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
以上植物都是有毒的,使用时一定要请遵医嘱。
乌头和附子的区别推荐文章5:冬季进补需谨慎,川乌、草乌、附子别乱用
本头条号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订阅“云南中医”头条号。
近期,一位云南本土知名企业家意外离世,听到他意外离世的消息,我十分震惊,心里五味杂陈。也有诸多疑惑,怎么就突然离世了?搜索了他离世的原因,又找了同行了解更为详细的情况,这才得知这可能是“乌头碱”惹的祸,随后我在微博和微信上搜索了一下关于此事的信息,看到的是有许多人又开始反中医了,作为一个中医医生,我想有必要对此说点什么。
中国人自古相信祸福相依,祸福相依在毒性中药中表现得更明显。秋冬季常有人用川乌、草乌、附子来进补,具有良好的补益效果,但同时也含剧毒。无论是药用还是用来进补,都要先认清其药性、用量等关系,避免利害失衡危害生命健康。
川乌、草乌
川乌,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草乌,是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干燥根。他们两个药性、作用基本一样,区别是草乌的毒性比川乌更大。《中药学》教材上是这样记载川乌的:“辛、苦、热,有大毒,祛风湿,温经止痛”。
同时,国家药典指出,川乌的用法用量为:煎服,1.5-3g,宜先煎、久煎。川乌、草乌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多种生物碱: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等。现代药理研究提示:川乌有抗炎、镇痛作用,有强心作用,但是剂量增大时则引起心律失常,可致心脏抑制。
附子
附子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生附子可经炮制加工为应盐附子、黑附片、白附片、淡附片和炮附片。大家到医院医生开给的附子一般来说有白附片、黑附片、炮附片。附子也有毒,它的作用是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附子的毒性较川乌、草乌小一些,一般用量在3-15g之间,煎煮时要先煎煮1小时以上。
乌头碱中毒症状
口舌、四肢及全身麻木,流涎,恶心,呕吐,腹泻,头昏,眼花,口干,脉搏减缓,呼吸困难,手足抽搦,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血压及体温下降,心律紊乱,室性期前收缩和窦房等,严重者可引起循环衰竭、呼吸衰竭及致命性心律紊乱。
中毒后怎么办?
如果中毒,应立即早期催吐,导泻,或者高位灌肠,并补液和注射阿托品。但是对于公众来说,如果误食或者食用炮制加工不当的川乌、草乌,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其实,一般来说,水煮法是炮制川乌、草乌的主要方法,煎煮川乌、草乌,必须要使用开水,一次性加足所需水,煎煮时间视量而定,为了安全起见,一般煎煮15小时以上,可完全去除毒性。这里有一个辨别毒性存在与否的简便方法:食用前可用筷子蘸少许汤液在舌尖,如果出现舌头发麻,说明煎煮时间还不够,毒性还在,应继续煎煮。
云南民间有吃草乌、附片的习惯,特别是在冬季,大家都觉得冬季进补,草乌、附片补肾助阳,是很好的冬季进补品。无论草乌、附片,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合吃,草乌主要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折疼痛等,附子补肾助阳,适用于体质阳虚的人群。但是提醒大家,吃草乌、附片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加工要求,专人负责煎煮,这样才能保证食用安全。又是一年冬季到了,希望大家安全进补,平稳过冬,身体健康!
简介
杨昆蓉:中医住院医师,就职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医学硕士,擅长治疗脾胃病、肝病、内科杂病及中医体质调理。先后师从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专家、关幼波学派继承人陈勇教授,清宫三代御医世家赵利华老师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叶永安教授。
更多精彩权威健康养生内容,敬请关注“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
乌头和附子的区别推荐搜索词:
1.乌头和附子的区别百度百科
2.乌头和附子的区别图片
3.乌头和附子的区别倪海厦
本文标题:乌头和附子的区别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