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是词牌名吗
卜算子是词牌名吗推荐文章1:除了清平乐yuè 还有这些容易读错的词牌名,你读对了吗?
最近,王凯的新剧《清平乐》开播了,这是一部讲述宋仁宗一生的古装剧。关于剧名中这个“乐”字的读音,让很多人犯了难!从表面上看,在“清平乐”里读lè还是yuè好像都很和谐,没有什么违和感。
最近,王凯的新剧《清平乐》开播了,这是一部讲述宋仁宗一生的古装剧。关于剧名中这个“乐”字的读音,让很多人犯了难!从表面上看,在“清平乐”里读lè还是yuè好像都很和谐,没有什么违和感。
但是,正确读音只有一个…那么,这里的“乐”到底该怎么读?依据是什么呢?其实《清平乐》这个名字是来自于一个古老的“词牌名”。
词牌名多达一千多种,它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常见的词牌名主要有忆江南、长相思、渔歌子、苏幕遮、永遇乐、虞美人、清平乐、采桑子、卜算子、雨霖铃、菩萨蛮、醉花阴、浣溪沙、临江仙、生查子、定风波、渔家傲、水调歌头等。
清平乐就是其中之一,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同时又是曲牌名,属南曲羽调。可以说,宋词的发展与曲谱格律,是分不开的。中国的诗词(尤其是词),本来就是能够配乐歌唱的文学。既然“清平乐”属于乐曲曲名,相信很多聪明的小伙伴应该知道这个“乐”字怎么读了吧?没错!就是读yuè!
该剧主演王凯和江疏影,也在微博上科普过《清平乐》的正确读音,还配上了表情包。
有网友称,自己竟然念错了十多年,甚至二十年。
不止清平乐,还有这几个最容易读错的词牌名,你是否在不知不觉中将它们认错?
踏莎行:莎,容易错读成 shā,正确读音:suō
读shā 时,多用于人名、地名。
读suō 时,表示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的块根称“香附子”,可入药。
踏草是唐束时期广为流行的活动,又叫踏青,北方一般在清明时节前后。“踏莎行”调名本意即咏古代民间盛行的春天踏青活动。
名篇: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生查子:查,容易错读成 chá,正确读音:zhā
读zhā时,是中文姓氏之一。
“查”可能为“揸的误写”,“楂”通“槎”。“生”本可读“星”,“生查”即“星槎”,意思是天河上的木筏。说的是张骞出使西域,寻找黄河源头,偶然下张骞乘槎遇仙的故事。
名篇: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
永遇乐:乐,容易错读成 yuè,正确读音:lè
永遇乐的词牌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唐代有一个姓杜的书生擅长做词,领家有一个名叫酥香的女孩儿,凡是有才之人的诗词都能吟诵,尤其喜欢杜书生的词。日复一日,对他心生爱恋。终于有一天,二人相见,私定终生,不料,书生被告了官,被发配到遥远的河朔。二人此生再无相见的可能。临行前,他为她写下《永遇乐》,女孩儿手拿词谱连唱三遍而亡。《永遇乐》逐渐流传开来。
名篇: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卜算子:卜,易错读成 bo,正确读音:bǔ
卜,bǔ 占卜之意。
相传唐朝骆宾王诗喜欢用数字取名,人们给他取了绰号“卜算子”,词因此取它为名。
名篇:陆游《卜算子·咏梅》、李之仪《卜算子·君住长江头》
饮马歌:饮,容易错读成 yǐn,正确读音:yìn
读 yìn时,指给畜生喝水,如饮牛、饮马等。
饮马歌,意思是给让马喝水时所唱的歌。此词牌并不常用,可见宋代曹勋所作《饮马歌》。
文 郝梦
编辑 皮亚丹
编审 罗玮 周密
贵阳延安东路延伸段道路建设:师大人行天桥将择期拆除!
直播给猕猴验孕,网络主播的底线在哪里?
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不信谣不传谣
卜算子是词牌名吗推荐文章2:念奴娇、如梦令、卜算子,雨霖铃,千奇百怪的词牌名是怎么来的?
文/蓝梦岛主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
上学的时候,当我们学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老师会告诉我们,《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才是词的标题。那么,词牌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千奇百怪的词牌名都是怎么来的?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在词作标题前面加上意思毫不相干的词牌名呢?关于词牌你不知道的那些知识点,本文将一一为你解答。
(词牌名)
词,即歌词,最初是用来伴曲而唱的。古人写词,分为“按词制调”与“依调填词”两种,其中的曲调,又称为词牌。词牌就是词的格式,限定了词的字数、句式、平仄、韵律。
宋朝之后,随着词的发展完善,词调逐渐固定下来,通常不再创作新曲调,“依调填词”便成为了主流。如此一来,了解词牌相关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宋词)
第一,词牌的数量。
不同于律诗只有四种格式(仄起首句不入韵、仄起首句入韵、平起首句入不韵、平起首句入韵),据统计,仅流传至今的词牌就有一千多种,比如我们常见的:《蝶恋花》、《定风波》、《卜算子》、《一剪梅》、《临江仙》、《清平乐》、《点绛唇》、《浣溪沙》、《渔家傲》、《虞美人》、《鹊桥仙》、《永遇乐》、《采桑子》、《生查子》、《菩萨蛮》、《醉花阴》、《相见欢》、《水调歌头》……
第二,词牌的。
词牌的一般分为两种——民间曲调和文人创作。比如,我们熟悉的《西江月》、《卜算子》、《蝶恋花》、《菩萨蛮》都是来自于民间的曲调,而《渔家傲》(晏殊)、《鹧鸪天》(宋祁)、《江城子》(欧阳炯)、《如梦令》(李存勖)等则是由文人独立创作的词牌。
(电视剧《清平乐》中,范仲淹塞外高唱《渔家傲》)
第三,命名方式。
词牌通常以摘取文中字的方式进行命名。
比如,《忆秦娥》这个词牌是由唐朝大诗人李白首创的,他的原词第一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遂得词牌名《忆秦娥》,又称《秦楼月》。
又如,《如梦令》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自制曲目,因曲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一句而得名。
(《如梦令》)
通常情况下,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反推出该词牌的首创者——词牌与词意相关,通常为首创,词牌与词意无关,通常为按调填词。
比如,《雨霖铃》又称《雨淋铃》,是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逃到蜀地,赶上霖雨连下十数天,又在栈道中闻见铃声,由此思念起杨贵妃,便制曲一阙,名为《雨霖铃》。而我们熟悉的柳永的那首《雨霖铃·寒蝉凄切》,虽然是《雨霖铃》的正体,却并非该词牌的首创,而是按调填词所得。
但也不是所有词牌名都摘取于首创词作,比如我们熟悉的《忆江南》,词牌名源自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其中有:“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但是,这首曲子的原创却并非白居易,而是唐朝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所作,原调本名为《谢秋娘》,只因白居易的填词过于出名,遂改为《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也有的词牌名不是取字于原词中,而是取字于相关诗文中。比如,《青玉案》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锈段,何以之青玉案。”又如,《点绛唇》取于梁江淹《咏美人春游》诗:“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再如,《满庭芳》取于柳宗元《赠江华长老》诗:“偶此即安居,满庭芳草积。”
还有的词牌名原本就是词的题目,后来创沿用人家的调子填词,遂把原标题作为新词的词牌名,比如《浪淘沙》原作咏的就是浪淘沙,《踏歌词》原作咏的是舞蹈,《抛球乐》原作咏的是抛绣球,等等。
(刘禹锡《浪淘沙》是依小调《浪淘沙》创作的七言绝句)
但是,摘取文中字只是词牌的主流命名方式,而非唯一方式,另有多样化命名方式。
比如,《苏幕遮》的意思是“西戎胡语”,因为这首曲子源自西域龟兹国。
比如,《念奴娇》中的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所以后人用其名为词调。
比如,《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中的“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
《卜算子》就更有趣了,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卜算子·咏梅》)
综上,词牌只是词谱的代号,同一个词牌名的词,只是字数格式、平仄韵律完全相同,即唱出来是一个调,但具体内容与词牌却可以完全没有关系,《忆江南》可以不写江南、《虞美人》可以没有虞姬,《雨霖铃》也可以不下雨。
(本文完~)
卜算子是词牌名吗推荐文章3:10首绝美《卜算子》,写尽悲欢离合,苏轼的最孤独,陆游的最经典!
卜算子,是一个常见的词牌。
相传,唐代诗人骆宾王写诗喜爱用数字,于是得了一“卜算子”的外号。
子:“曲子”的省称。即小曲的意思。因此,调名本意即为歌咏占卜测算的小曲。
在宋词中,词人们喜爱填《卜算子》,留下许多名作。诗词君推荐10首经典的《卜算子》,一起来体会宋词中的欢喜与哀愁吧!
最深情的《卜算子》: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首《卜算子》是一阕歌颂坚贞爱情的恋歌。
上片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用江水写出双方的空间阻隔和情思联系,朴实中见深刻。下片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用江水之悠悠不断,喻相思之绵绵不已,最后以己之钟情期望对方,真挚恋情,倾口而出。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如一曲深情的告白,直到今天,依然打动着读者。
最不舍的《卜算子》:别也应难见也难,后会难凭据。《卜算子·见也如何暮》
宋·石孝友
见也如何暮。别也如何遽。
别也应难见也难,后会难凭据。
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
住也应难去也难,此际难分付。
历来以来,写离别的名作数不胜数,但读这首《卜算子》,仍觉清新俊逸,百看不厌。
相见为何太晚,而离别又为何如此匆匆。是离别难相见也难,再见无确期。离去该怎样离去,留下又该怎样留下。是留下难离去也难,此时怎么办。
上片是总写相见、相别、后会无凭,把过去现在将来概括一尽,下片全力以赴写临别,突出最使离人难以为怀的一瞬,使全曲终于高潮。
最悲愤的《卜算子》: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宋·严蕊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
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严蕊是宋代名妓,她被人诬告,严刑逼供下,却宁死不屈。后来,她冤屈被伸,终被释放,人问她的归宿,她写下此词作答。
上片书写自己沦落风尘、俯仰随人的苦闷。下片则承上不能自主命运之意,抒发词人对幸福自由的无限渴望。全词笔墨轻灵,一气浑成,表现出词人的才气和个性。
这是一位身处卑贱但尊重自己人格的风尘女子的一番婉而有骨的自白。
最感慨的《卜算子》:人是岭头云,聚散天谁管。《卜算子·席上送王彦猷》
宋·周紫芝
江北上归舟,再见江南岸。
江北江南几度秋,梦里朱颜换。
人是岭头云,聚散天谁管。
君似孤云何处归,我似离群雁。
这是词人送别友人王彦猷的酒席上,写下的一首送别词。
此词上片言情,从江北到江南,几度春秋,人世沧桑,从而感叹人生易老;下片借用比喻,以孤云比人,以孤雁自比,感叹人生飘零,聚散无常。
全词没有像常见的送别词作那样借场景烘托情感意绪,而离别深情寓在其中,也折射出当时人们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时代生活。
最凄楚的《卜算子》: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卜算子·片片蝶衣轻》
宋·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
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
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这首小词写惜花而又不止于惜花,含蓄的表达了词人怀才不遇,不受重用,屡遭压抑的凄楚情怀。
上片先写花的可爱。下片写花被“雨洗风吹了”的惋惜之情。
全词以寻常语入词,自然有致含蓄深婉。巧妙的语词重复,反词作常规,也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味,耐人寻味。
最寂寞的《卜算子》: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被贬黄州后,虽然旷达面对生活。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
此词上阕写鸿见人,下阕写人见鸿,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这首词的境界高妙,前人谓“似非吃烟火食人语”。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最伤感的《卜算子》: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明·夏完淳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
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这是一首表达思念的词作。
词上片写独守空房的孤独,下片写凭栏泪眼望夫,表达了在转战奔走中对爱妻的一往情深。全诗借情抒情,意境悲怆,感情真挚。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二句用“不成”和“翻就”把“同心结”和“相思结”联系起来,造成强烈的对照,更觉事与愿违,分外令人伤感。
最妙趣横生的《卜算子》: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这是一首送别词,写的是春末时节送别友人鲍浩然,表达了词人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
这首词以眼喻水,以眉喻山,设喻巧妙、情趣盎然,又语带双关,写得妙趣横生,在送别词中独树一帜。
词人构思别致,以眼波和眉峰来比喻浙东的山山水水,仿佛这位美人正期待着他的到来,贴切、自然,富有真情实感。
最遗憾的《卜算子》: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卜算子·答施》
宋·乐婉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
要见无因见,拚了终难拚。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这是杭妓乐婉写给情人施酒监的一首诀别词。
乐婉与施酒监相恋,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后来,施酒监要调到别处,可他无法为乐婉赎身,诀别之际,施酒监写了一首《卜算子》表达不舍之情。
乐婉回了这首《卜算子》,“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一句将无奈、悲伤、遗憾表达得淋漓尽致,读到的人,无不感动落泪。
最高洁的《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陆游的咏梅绝唱,他以梅花自喻,表达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词的上片着力渲染梅的落寞凄清、饱受风雨之苦的情形。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
这首咏梅词,通篇未见“梅”字,却处处传出“梅”的神韵,且以梅自喻,物我融一。对梅的赞咏中,显示词人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
在《卜算子》中,我们看到了人生的悲欢离合。
我认为一个人可以默默无闻地活在世界上,完全不被人知道,没有名气、野心和残酷。如果一个人不认为自己有多么重要,他可以活得相当快乐。
愿你的人生,能活得快乐。
:微信公众号“古典文学与诗词”
编辑:以凡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卜算子是词牌名吗推荐文章4:卜算子·咏梅
[原创诗词欣赏](词林正韵)
卜算子,词牌名。元·高拭词注“仙吕调。”又名“卜算子令”“缺月挂疏”“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以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为正体,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另有,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双调四十五字,前段四句两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等变体。北宋时盛行此曲。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相传《卜算子》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万树撰《词律》引毛氏云:“骆义乌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又云:“按山谷词‘似扶着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又因秦观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之句,故《图谱》删‘卜算子’而名‘百尺楼’;然‘卜算子’之名,得知较早也。”
代表作品有陆游《卜算子·咏梅》、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等。
雪笼压枝香,冬去春无恙。
不羡嫦娥洒月光,不羡霜铃响。
三弄玉骨弦,天巧无工匠。
冷暖相宜上新妆,莫比诸花相。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附言:咏梅的诗句千古流传,咏梅的诗人又层出不穷,但要写好它却不是易事,所以最难的就是咏梅。今日斗胆赋词一首,只作闲来拾趣,不敢与前人论高低,还望各位诗友临瞻。另愿下方留言,以诗会友,不胜其烦,荣幸之至。一言不足谢,一语不足愿。且来是缘,且去也是缘!庆喜觅见有缘人!
卜算子是词牌名吗推荐文章5:比诗还美的词牌名,读一遍就醉了
1/20
本名《谢秋娘》。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作。因白居易词中有“能不忆江南”,而改名《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
《望江南·梳洗罢》
〔唐〕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2/20
卜算子,词牌名,又名“卜算子令”“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以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为正体。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3/20
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宋〕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4/20
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钗头凤”。
《钗头凤·红酥手》
〔宋〕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5/20
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长相思”。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6/20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7/20
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减字浣溪沙。词牌名。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这些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8/20
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宋〕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9/20
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而得。又名《满庭霜》/《江南好》/《满庭花》。
《满庭芳·山抹微云》
〔宋〕秦观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
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
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
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
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10/20
原为唐教坊曲。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菩萨蛮·其二》
〔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
本文标题:卜算子是词牌名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