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让你想起什么
爱国让你想起什么推荐文章2:有一种爱国之情,只有走出国门才懂得
:解放军客户端 :杨晶
中国海军174编队骆马湖舰靠泊芬兰赫尔辛基港。杨晶 摄
近日,我随中国海军174编队前往芬兰、拉脱维亚进行了友好访问,一路上真切地感受到华人华侨那份炽热的爱国情怀。
中国海军174编队合肥舰靠泊赫尔辛基港。杨晶 摄
在芬兰靠港访问的4天时间里,当地华人华侨对中国海军的到访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运城舰”举行舰艇开放日当天,近4000名当地群众赶来登舰参观,许多人正午时分头顶烈日在码头排起长队,旅居海外多年,依然无法割舍浓浓的思乡之情。许多华人华侨目睹中国军舰的风采后,自豪地表示:“能在这里看到祖国的军舰和官兵,就像看到了家人一样激动。有这么坚强的后盾,我们对生活充满了信心。祝愿祖国越来越强大!”离港时,大雨如注,但挥舞着五星红旗送行的华人华侨在雨中久久伫立不愿离去。更有一位华人推着婴儿车一路小跑,就为了多送我们一程。
到访濒临波罗的海的拉脱维亚,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该国90%的华人华侨都早早来到码头等待,并在码头舞起了南狮。中国驻拉脱维亚大使馆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现在正值暑假时期,许多华人华侨已外出旅游,但听到祖国军舰来访的消息,纷纷从他国专程赶回。
驶离港口时码头上欢送的人群。殷振洲 摄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离开拉脱维亚时,许多在拉华人华侨都赶来送行,齐声高唱《歌唱祖国》。尽管舰艇编队已驶离码头,但那发自肺腑的歌声响彻天际,直直唱进各舰官兵的心里。许多官兵感言:“看到他们这样热情,不禁热泪盈眶,更加坚定了献身海防、建功海疆的信心与决心!”战舰缓缓驶离港口,码头上的人员不停地挥舞着国旗,中国驻拉武官敬着标准的军礼,笔挺地站着,目送着军舰缓缓驶离,犹如送别远行的亲人……回首望去,人影已远,唯见鲜艳的那一抹国旗的红色。
看到此情此景,我不禁心潮澎湃。什么是大国海军?什么是祖国的温度?什么是爱国的情怀?如果不随舰出海来到异国他乡,我恐怕很难感受到。从俄罗斯、芬兰、拉脱维亚一路走来,最忘不掉的是那抹国旗的颜色,最令人感动的是华人华侨炽热的爱国之情,就像那首歌里所唱:“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这几天,《战狼Ⅱ》在全国热映,引来掌声一片,收获无数点赞,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最高票房纪录。许多人在看完电影后流下感动的泪水,甚至在影院唱起国歌。这样走心的电影,因出海在外,我无法观看,但我看到的是比这剧情更真实的场景,更动人的生活。经历过,感动过,努力过,就值得!祖国的温度,爱国的情怀,只有走出国门才懂得,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电影最后出现的那一行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爱国让你想起什么推荐文章3:当我迷茫困惑或意志消沉时,就会想起井冈山
去年我参加了井冈山红色革命教育培训,培训以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为核心内容,我们在课堂上聆听老师讲述红色革命历史,先后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革命博物馆进行现场教学,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重温入党誓词,访谈红军后代,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感悟艰难而不屈的革命岁月。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跟随着红色讲解员的讲解,大家的眼泪流了又流,眼泪是对革命先辈的缅怀,是对个人内心的洗礼、思想上的升华。
走近井冈山
小时候,说起爱国,我会想起北京天安门;说起革命,脑海中首先浮现是——井冈山。井冈山,是我心中一直深深敬仰的地方。这次在井冈山,我有“三个走近”:一是地理上走近井冈山。来到了这座革命的山、战斗的山、英雄的山、光荣的山,来到了这片满是红色土壤、焕发着红色革命精神的土地,我与这片土地紧紧相依。二是心灵上走近井冈山。在小井烈士墓、北山烈士陵园现场教学时,想到革命先烈他们就长眠在这绿水青山之中,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我与他们是如此之近,他们就是那样有血有肉的与我们在一起;那一刻,滚烫的泪水、满腔的热血、坚定的心跳、无尽的缅怀,均凝化为革命的力量绵绵传至。三是情感上走近井冈山。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观看黄洋界保卫战,以“冰山一角”式的感受,体验革命先辈们当年几何级增量的生活之艰辛、战斗之残酷、环境之恶劣;革命先辈们为理想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深深地撼动着我的内心,让我沉浸于无尽的、厚重的敬仰之情,更加感受到他们用一刀一枪为我们拼搏下的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珍惜,没有理由不去奋力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活。
思考中坚定的信仰
在经济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人在追求着更多选择的同时,却又往往迷茫着丢掉了自己。到底什么才是自己应该追求的,什么样的追求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不断的自问,不断的纠扯。井冈山给了我们一份答案。
什么是富有?炮火硝烟中,曾志与不足满月的孩子忍疼分离毅然投身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她对找寻到的儿子孙子给付亲情,却绝不滥权;她离开世界留下的87个信封,一笔一笔交代工资开支,余款全部捐给国家。曾志,她的高风亮节、伟岸胸襟,给了我们答案。精神世界的丰满,共产党员品格的坚守,是最大的富有!
什么是信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不是既有规划,更不是一路坦途,毛主席后来回忆说那是“被逼梁山”。在那段围追堵截、不断减员的艰苦革命岁月里,也发生“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声音。现在想想,真的是一眼望不到边。当年的毛委员雄才伟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给出了答案!坚定的红军战士给出了答案!信仰,是革命的信仰!信仰是力量的源泉,涓涓细流汇集、星星之火燎原,发展成为最磅礴的力量!
在将革命岁月与现实生活联接的思考中,我想,如果有迷茫,就请想一想井冈山,就请到井冈山走一走,它会荡涤你的心灵,它会澄净你的思想,它会让你找到更加阳光灿烂的追求,并将一生坚定!
感悟共产党员的力量
工作二十五年来,我一直认真努力的工作,用己之心、发挥己智、尽己之力,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和支持,但并没意识到是党性在发挥着作用。在井冈山学习中,我不断地感受到共产党员的力量,并深深为之震撼!卢德铭、王尔德、伍若兰等年轻共产党员、红军将领,将他们年仅二十多岁的青春、热血洒在这片土地上,将短暂的一生全部献给革命事业;毛委员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等等,让我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和作用发挥,那就是一股沉淀淀的力量!闪烁着醒目的光芒!现在,我再回想过去的二十五年工作历程,深刻的感知到原来是党性一直在激励着、鞭策着我前行,共产党员的基因已刻入我的骨内、融入我的血脉。我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而自豪,我的方向更加明确,精神更加振奋,我愿更加发挥好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新时代的建设伟业中奋楫扬帆!
红色革命精神的传承
在井冈山,我学习革命历史,体验革命生活,踏寻先辈足迹,缅怀革命先烈,内心获得洗礼,精神更加丰满,信仰更加坚定!学习一阵子,受益一辈子。我暗下决心,要永葆这份感动和力量。一是带到工作中。立足本职岗位,有情怀、有力量的认真开展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内心信仰,带动和影响同事,共同创造富有激情的工作氛围。二是带到家庭中。习总书记提出要建设良好家风,临行井冈山前儿子让我给他带点什么,现在我找到了最好的礼物,那就是红色革命精神。对于一个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塑造期的高中生来说,这就是最好的礼物,将让他一生保持信仰、不畏艰难、坚强前行!三是带给不断前行的自己。人的一生是成长的一生,不断地前行,不断地自省,时时检查自己是否走得太久而丢掉了什么。在我迷茫困惑或意志消沉时,在我遇到挫折或自足不前时……我想我都会想起井冈山,想起革命先辈们,他们将是我人生中永不熄灭的明灯,指引着我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永远保持砥砺前行的青春!奋斗不息!(供稿:青岛西海岸新区区直机关工委 臧运芬)
找记者、求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料! 我要料
爱国让你想起什么推荐文章4:假期网评①|爱国,一件朴素幸福的事
齐鲁晚·齐鲁壹点评论员 孔雨童
又是一年一度的国庆日,大街小巷遍布“中国红”。为祖国母亲庆生,表达喜悦、自豪与感动,这是中华儿女“天涯共此时”的一种共情。
很多人其实不懂“爱国”太多深入的内涵,说不出太高深的理论,但这种情感的产生和表达,如此真诚自然。就像“家”,于我们是一生的依恋和归宿,“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每个人的命运,都与家国紧紧相连;对家国的热爱,就像流淌在国人血脉中的热血,奔涌不息。
祖国其实并不只是一个地理范畴,它是锦绣山川,亦是灿烂文明,它的怀抱里,还有千千万万骨肉同胞。它是疫情期间“不放弃每一个生命,不惜成本全力救治”的决心和底气;是一次次撤侨行动中,飘扬的五星红旗,“接你们回家”的安全感;是从汶川地震到河南水灾,第一时间出动的钢铁长城和各地驰援的身影;是身在异国他乡亦可随时随地挺直的腰杆……它也是:我们每天出门,都不必担心炮火流弹,可以坐在干净明亮的办公室里上班,每天送孩子上学,周末自在地逛逛公园。
国人爱国,以各种方式。一百多年前,无数仁人志士“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是爱国,当代戍边战士为国牺牲“清澈的爱”是爱国,奥运健儿赛场上拼搏是爱国。而对于更多普通人来说,我们做好本职工作,遵纪守法,遵守公德,用行动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向上,让祖国更加强大,人民更加自信,这都是有力而细水长流的“爱国”。
值得注意的是,爱国不是表象,应当真诚。互联网时代,有的人把爱国当成一门生意,通过“表演”消费大众的爱国情怀以吸引流量变现;有的人以爱国之名,无端发泄、暴力他人,扰乱社会秩序,这都不是“真爱”,我们亦当明辨,让情感去往应去的归处。
爱国这件朴素又幸福的事,我们也一直在其中汲取力量。从情感到行动,它可以不华丽,不激烈,但一定真挚而深沉。就像今日此刻,无论你是否在歌唱,无论手中有没有正拿着红旗,想到那两个字,都能感受到温热和骄傲。
找记者、求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料!
爱国让你想起什么推荐文章5:余光中的家国情怀
●林宝卿
2017年12月14日,余光中溘然辞世,享年90岁。他驰骋文坛70载,留下1000多首诗和小品,七八本翻译作品,成就斐然,名震中外文坛。余老先生,您虽然去了那头,但您的诗永远留在这头。
余老先生的诗中,《乡愁》是他的名片,它不仅反映了余老先生的家国情怀,也表达了整整一代人情归家乡、梦回故土的愿望。
记得在2008年4月6日厦门大学87周年校庆晚会上,我和郭启宗教授在建南大礼堂朗诵余老先生的《乡愁》,郭老师用普通话朗诵,我用闽南话朗诵。短短的一首《乡愁》,赢得四次热烈的掌声,晚会结束,校领导还来祝贺我们演出成功。这是意想不到的效果,我非常激动。
《乡愁》托物寄情,具有诗情画意,一咏三叹,简单、温情、朴实、伤感,他抒发了对桑梓故里的怀念之情和爱国情怀。用一枚小小的邮票表示对老母亲的想念、用一方矮矮的坟墓表达对老母亲的怀念,这是无限的亲情;用一张小小的船票表达对新婚妻子的思念,这是真挚的恋情;用一湾浅浅的海峡表达对祖国大陆的留恋,这是深沉的爱国之情。2011年4月21日他携妻回到家乡永春,在泉州时续了《乡愁》第五段:“未来啊,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你去那头,我来这头。”这是海峡两岸血脉相连的感情寄托,他相信,海峡不是一把无情刀,总会变成一座交流桥。
余老先生说,1948年他随父母取道香港,乘船到台湾,当时他22岁,本想三年五载重返故里,没想到一湾浅浅的海峡使他与魂牵梦萦的故乡隔开,幸好他离开大陆时,随手带去一张残缺的地图,浓烈的乡愁常在地图上铺展。当时由于思乡心切,文思泉涌,短短二十分钟,他把二十多年来对故土的深情眷念,化为一首感人至深的《乡愁》,这时他已43岁。这说明一首感情真挚的好诗,并非一蹴而就,因还乡的愿望由来已久,浓烈的乡愁深藏已久,随着时间的推移巧妙地触及他的心灵,就自然流露出来。
余光中先生的恋母情自生来就有,特别是九岁时,为避战乱,母亲带着他死里逃生,辗转巴山蜀水,住过危房,在寺庙里薄粥度日,历尽磨难,母亲安慰他:“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让余光中过早地尝尽人间疾苦,也促使他对慈母的感情更加深厚。他说,记得上中学时,他到学校寄宿上课,母亲依依不舍,一直站在那里送他,他走到远处回头眺望时,仍看到母亲的身影,母亲就像一块“望子石”,刻在他的脑海里。后来,母亲猝然辞世,他悲痛万分,写下数篇悼母诗文,其中最动情的当属《今生今世》:“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第一次,我不会记得;第二次,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用。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有无穷无尽的笑声,一遍又一遍,回荡了整整三十年,你都晓得,我都记得。”文字非常朴实,感情特别真挚,震撼读者的心灵,引发共鸣。
耄耋之年的余老先生,鹤发童颜,谈吐清雅,雍容平和,他活得精彩,“老得漂亮”。余老先生,您去了那头,好好安息吧!您留在这头的诗,我们一定好好拜读。
: 厦门日
爱国让你想起什么推荐搜索词:
1.爱国让你想起什么人
2.爱国让你想起什么央视
3.爱国让你想起什么地方
本文标题:爱国让你想起什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