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图片大全大图推荐文章1:

  榆树图片大全大图推荐文章2:“榆木疙瘩”的榆树开花居然长这样丨花花万物

  


  编者按:从深海到高山、从沙漠到雨林,地球的每一处都有植物的印记。岁月流变、气候变迁、地质运动、生境更迭,植物历久弥新、在不断演化中保持着多样化的世界。中科院之声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联合开设“花花万物”,在这里,我们关注植物的生存、竞争、繁衍、死亡,展示自然界的奇特多姿,解读生物的万千气象,探索神奇的生命秘境,致敬这无声无息又蓬勃多姿的世界。


  见过榆树花的同学请举手,反正曾吃过榆钱儿的笔者表示第一次看到花。花长这样:


  

  

  

  

  榆树的花


  长得小就算了(上图是放大了拍的),还不起眼,紫褐色的花几乎和树的枝干融为一体,生怕被别人瞧见了!开花的时候还没开始长叶子,一簇簇生长在叶腋,不仔细看还以为榆树还在冬眠没有睡醒呢!又加上花期不长,所以尽管榆树遍布黄河流域至华北平原,人们却很少注意到它的花。


  

  榆树的花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榆钱一定不会陌生。榆钱是榆树的翅果,因其形状圆薄像以前的钱币而得名。在生活困难的年代,榆钱可是穷苦人的救命粮。每年春天,榆钱一露面,大人小孩就去撸榆钱来吃,可生吃也可做面汤蒸蒸菜。将米粥煮至九分熟时,撒入洗净的榆钱和香葱,煮熟便是榆钱粥了,榆钱粥嫩滑清爽,北宋诗人欧阳修吃完不禁感叹:“杯盘粉粥春光冷,池馆榆钱夜雨新。”榆钱做的美食,味道清甜可口,就连乾隆也经常吃榆钱饽饽和榆钱饼。


  

  贫苦的人们在榆钱过季后,就开始采食榆树叶,榆树叶的味道要比榆钱差多了,但却是他们救命的粮食。除了榆钱榆树叶,榆树皮富含淀粉,其嫩的部分晒干碾碎后,掺少许的高粱面,也是餐桌上的饭食。榆树的树皮除了可以食用外,剥掉老皮,用水浸泡,不久水就会变得粘粘滑滑的,就可以当做女孩子梳头时的头油了。此外,榆树皮纤维坚韧,是造纸和人造纤维的原料。


  

  

  榆钱(图片:中国植物志)


  

  榆树除了全身可食,树皮有多种用处外,其木材纹理清晰、强度适中、抗腐性好、经久耐用,可用于造船、建筑、家具等。榆木作为北方家具的优势木材和中国南方的榉木有“北榆南榉”之说。


  榆树有如此多的优点,为何人们常用“榆木疙瘩不开窍”来形容一个人愚笨顽固,听不进别人的话语呢?这大概是以榆木的树根来比喻人的脑袋,榆树根异常坚硬,不易锯开,以此指代一个人思想顽固、听不进去别人的建议。还有一个说法是榆树的“榆”是谐音“愚”,是“愚木疙瘩”,解释就变成了愚蠢之木做成的脑袋,再加上没有开窍,自然就不可理喻了。


  

  榆树虽有“榆木疙瘩”之说,但也有知识之树的含义。


  国际学术期刊的四大巨头之一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公司(科研汪几乎每天都在跟它打交道,就问你今天读文献了吗),其标志是一位老人站在一棵藤蔓缠绕的榆树下。


  

  

  爱思唯尔徽标(图片:维基百科)


  大多数学者都同意这里的榆树代表的是知识之树。图片中的Non Solus(拉丁词,不是单独的),即出版商需要像榆树一样为学者提供坚固的支持,就像需要学者、葡萄藤蔓才能结出果实一样。


  正如Erasmus在提到树和藤的经典比喻时所说:“就像藤蔓,虽然是所有树木中最杰出的,但仍需藤条或木桩或其他不结果实的树木来支撑,强大和博学者也同样需要小人物的帮助。”As Erasmus said, referring to the classic metaphor of tree and vine: “Like the vine which, though the most distinguished of all trees, yet needs the support of canes or stake or other trees which bear no fruit, the powerful and the learned need the help of lesser men.”


  

  不管是愚蠢之树,还是知识之树,都是人们强加于它的。如今正值榆树花期,别再错过榆树别致的小花~


  

  参考文献:


  1. Solla, A., Martín, J. A., Corral, P., & Gil, L. (2005). Seasonal changes in wood formation of Ulmus pumila and U. minor and its relation with Dutch elm disease. New Phytologist, 166(3), 1025-1034.


  2. Kim, K. B., Jo, B. S., Park, H. J., Park, K. T., An, B. J., Ahn, D. H., ... & Cho, Y. J. (2012). Healthy functional food properties of phenolic compounds isolated from Ulmus pumila. Korean Journal of Food Preservation, 19(6), 909-918.


  3. 林婷婷. (2019). 干旱胁迫对榆树幼苗生长及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 (Master's thesis,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4.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3: 18.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榆树图片大全大图推荐文章3:榆树,有山榆家榆之分

  榆木疙瘩,说的就是榆树,像极了受苦人,老成守旧,老脑筋不拐弯;它是树里的伟男子,像极了老农民,撑起一方天地,成就一世家业。


  一


  老家里,把长在山里的叫山榆,把栽在硷坢坡洼的叫家榆。


  山榆树皮粗糙黢黑,叶片硕大,颜色深绿,无人打理,随意生长,多为灌木,极少乔木,崖头格愣上的老桩多半腐朽半成活,或许是百年不死,年年绽放新枝,老根洇出新苗,老籽落地生根,生生不息,成为一个种群。


  家榆树皮粗糙灰白,叶片细小,仅是山榆之半甚或三分之一,颜色浅绿,经人修剪,杆正冠圆,能与家槐媲美,高大挺拔,既美化院落,也能成材,可堪大用。


  二


  大树树皮深灰,不规则深深纵裂,粗糙;幼树树皮平滑,浅灰黄绿;小枝灰绿,冬芽如球。


  叶如圆卵,叶梢渐尖,叶尾偏斜,一侧如楔,另一侧好像半个心脏。叶面平滑,叶背着生柔毛,叶缘如锯齿,叶柄亦着生柔毛。先花后叶,簇生在上年生枝的叶腋间。


  翅果圆润,果核居翅果中部同色,初为淡绿,后为白黄,宿存花被分成四个浅裂,裂片边缘有毛,果梗比花被短促。


  三


  那些年,割麦时候,大人们用山榆的嫩枝扭成榆腰来扎麦捆,搭木架扎篱笆时,用山榆的嫩枝编织榆腰来绑架,既凑手又实用。


  那些年,山榆的叶子果实大而厚实,喂猪的人家,就捋来喂猪。家榆的嫩果叫“榆钱”,细腻可食,心灵手巧的家庭主妇变着花样做各种美食,炒肉菜,蒸榆钱,甚至做馅包包子。


  困难年代,人们将家榆根的厚皮碾成面,做黑面(玉米或套黍跟洋芋片一起磨的面)的调和剂,就像吃杂面要放沙蒿一样,来改善生活。


  榆树除了能吃,主要是能用,是老百姓打家具的好材料。


  素有“北榆南榉”之说,榆木材幅宽大,木性坚韧,“鸡翅木”纹,天然浑成,不漆不饰。天长日久,触摸氧化,便会油光锃亮。


  现在,时新用其老茎残根制作盆景,因其萌芽力强,枝条柔韧,便于造型,受人追捧。


  因此,我们说榆树善解风情,不管是登堂入室,还是院落硷坢,甚或山顶崾崄,都能见到它的潇潇伫立的身影,豪放爽朗的笑声,点缀装饰的才情。


  那坚韧的品性,那厚重的性格,那通达的胸怀,不正是庄户人家的真实写照么。


  网图,侵删。


  榆树图片大全大图推荐文章4:

  榆树图片大全大图推荐文章5:如何从叶片和树干分辨榔榆、花皮榆、榆树、榉树?

  小叶榔榆、花皮榆、榆树、榉树的区别辨识之我见


  花木君


  在盆景吧或者一些盆景论坛,经常有花友咨询关于小叶榔榆、花皮榆、榆树、榉树的区别辨识,不少花友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对这几种树种进行区分,然而有的也会出现混淆情况,我们在查找一些权威百科的时候,发现部分资料缺失或者含糊不清,因此感觉到需要将这几种树种列举出来,进行一一辨识,以解除诸位疑惑。


  首先我们要区分榆树和榉树,这两种分别属于不同的属,在有的文章里出现荨麻目和蔷薇目两种大的分类区别,事实上这是由于分类系统不同造成的,由于目前分类系统比较混乱(个人意见),没有统一的系统分类,所以这容易把人搞昏。笔者不是专业人员,只是从经验判断,榆树和榉树都属于榆科,只是属不同,一个是榆属,一个是榉属,往上就不需要了解了。


  榆属植物的共同特征: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幼时光滑,老干不规则纵裂,粗糙,稀裂成块片或薄片脱落;冬芽先端不紧贴小枝。叶互生,二列,边缘具重锯齿或单锯齿,叶面光滑而有光泽,椭圆形、卵形或倒卵形,托叶膜质,早落;花两性,春季先叶开放,稀秋季或冬季开放,常自花芽抽出,翅果长椭圆形或卵形。


  榆属约40余种,分布于北半球, 主产北温带。我国产2 1种4变种及5个栽培变种 , 其中16种2变种为特有种,分布遍及全国,以长江流域以北较多。榆属常见园林树种为白榆、春榆、脱皮榆、黄榆、小叶榔榆等。


  白榆:即常见榆树,也称家榆,多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及新疆等地区。落叶乔木,高可达25米,树皮灰褐色,叶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8厘米,两面均无毛,间或脉腋有簇生毛,侧脉9-16对,边缘多具单锯齿;叶柄长2-10毫米。花先叶开放,多数成簇状聚伞花序,生去年枝的叶腋;翅果近圆形或宽倒卵形,无毛;种子位于翅果的中部或近上部;柄长约2毫米。3至4月开花,6月果熟。常说的榆钱就是白榆和春榆的翅果,因其外形圆薄如钱币,故而得名。


  春榆:主产东北、华北、华中、西北等地。落叶乔木,高可达30米,树皮暗灰色,粗糙,不规则纵裂。幼树枝条直立,且被白色毛;老树枝条先端下垂,有时木栓质发达成为瘤状;叶片倒卵状椭圆形或广倒卵形,上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叶脉羽状,侧脉15对~20对;叶柄密生或疏生白色短绒毛。花早春先叶开放,老枝上为束状聚伞花序,深紫色;花两性;花萼钟形,翅果扁平,倒卵形,花期4~5月;果熟期5~6月。


  脱皮榆:主产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落叶小乔木,高8-12米,胸径15-20厘米;树皮灰色或灰白色,不断的裂成不规则薄片脱落,内(新)皮初为淡黄绿色,后变为灰白色或灰色,不久又挠裂脱落,干皮上有明显的棕黄色皮孔,常数个皮孔排成不规则的纵行。


  黄榆:主产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落叶乔木或呈灌木状,高可达20米,树皮灰黑色,纵裂。树条常具木栓质翅,小枝淡黄褐色,初被毛,后渐脱落无毛;叶阔倒卵形或椭圆形,花5—9枚簇生于叶腋或苞腋,翅果倒卵状椭圆形,早春开花,花期4、5月; 果期5、6月。


  榔榆:又名小叶榆、小叶榔榆,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西南、华中等省份。落叶乔木,或冬季叶变为黄色或红色宿存至第二年新叶开放后脱落,高达25米,树干黄褐色,裂成不规则鳞状薄片剥落,露出红褐色内皮,近平滑,微凹凸不平;当年生枝密被短柔毛,深褐色;冬芽卵圆形,红褐色,无毛。叶质地厚,披针状卵形或窄椭圆形,稀卵形或倒卵形,单叶互生,叶片小而质硬,叶缘有细齿,暗绿色,有光泽。夏秋之间,叶腋间簇生黄绿色小花,花果期8-10月。


  榉树


  榉属植物共同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互生,具短柄,单叶,有锯齿;花单性或杂性,雌雄同株,具短柄,生于幼小的枝上;雌花或两性花单生或数朵生于上部叶腋内;雄花成束生于下部叶腋内,无花瓣;萼片4-5;雄蕊4-5;子房无柄,1室,有下垂的胚珠1颗,花柱2,偏生,果为一小核果。


  榉属约10种,分布于地中海东部至亚洲东部。我国榉树属有4个品种:大叶榉、光叶榉、小叶榉、台湾榉,分布在我国辽东半岛至西南以东的广大地区。


  大叶榉:分布于中国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东南部、贵州、云南和西藏东南部。落叶乔木,高达35米,胸径达80厘米;树皮灰褐色至深灰色,呈不规则的片状剥落;当年生枝灰绿色或褐灰色,密生伸展的灰色柔毛;冬芽常2个并生,球形或卵状球形。叶厚纸质,大小形状变异很大,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3-10厘米,宽1.5-4厘米,圆形、宽楔形、稀浅心形,叶面绿,干后深绿至暗褐色,被糙毛,叶背浅绿,干后变淡绿至紫红色,核果与榉树相似。花期4月,果期9-11月。


  光叶榉:即榉树,又叫光光榆(秦岭),分布于甘肃、陕西、湖北西南部、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山东、安徽、台湾等地区。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00厘米;树皮灰白色或褐灰色,呈不规则的片状剥落;当年生枝紫褐色或棕褐色,疏被短柔毛,后渐脱落;叶薄纸质至厚纸质,大小形状变异很大,卵形、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9厘米,宽1-4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有的稍偏斜,稀圆形或浅心形,花期4月,果期10月。


  小叶榉:又叫大果榉,分布于甘肃、陕西、山西南部、四川北部、湖北西北部、河南等省份。落叶乔木,高达20米;树皮灰白色,呈块状剥落;一年生枝褐色或灰褐色,被灰白色柔毛,以后渐脱落,二年生枝灰色或褐灰色,光滑;冬芽椭圆形或球形。叶纸质或厚纸质,卵形或椭圆形,长2-6.5厘米,宽1.5-2.6厘米,叶面绿,幼时疏生粗毛,后脱落变光滑,叶背浅绿,叶柄密被柔毛;核果偏斜,近球形;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台湾榉:主产台湾省,树皮为灰褐色,幼木树皮光滑,老木树皮则具不规则云片状剥落。叶互生,长卵形,呈锯齿缘,质地为纸质,表面粗糙。落叶变成红、黄色。花小,淡黄色,腋生。开花期2~3月,核果呈褐色。


  榉树叶


  榆树叶


  从以上榆属和榉属的主要树种形态特征来看,我们可以对榆树和榉树进行大致区别:


  1、 叶片不同,榆树和榉树比较难以辨别,然而从园林和盆景常用树种来看,榆树叶比榉树叶要小得多,榆树的叶子两侧的锯齿是不规则的,而榉树一般都是对称的;而且榆树叶子通常小而厚实,而榉树叶子通常大而且较为薄;榉树的叶子的边缘锯齿是特有的桃形锯齿,而榆树就不是桃形锯齿。


  2、 花性不同,榆树的花是两性的,榉树的花是单性的。而且榉树的雄花一般都长在新枝的下部,而雌花一般都在新枝上部。


  3、 树皮不同,榆树皮灰色或暗灰色,幼龄树皮较平滑,老龄的树皮粗糙,皮是纵向裂开的,所以比较粗糙,长条状纵裂;榉树树皮灰色或红棕色;幼枝有白柔毛。榉树树皮通常不会开裂,即使是很老的榉树的树皮脱落也是鳞片状的,但树皮还是比较光滑的。榉树的树皮呈红棕色,而榆树的树皮呈暗灰色;榉树脱的皮厚,榆树脱的皮很薄。


  4、 叶色不同,榆树(小叶榔榆)叶片深绿,革质;榉树叶片淡绿,纸质,秋季叶色变红。


  小叶榔榆叶片


  区分了榆树和榉树,那么小叶榔榆就容易区分了,小叶榔榆和榆树的区别很明显,那就是叶片小,小叶榔榆的叶片一般在2厘米以内,榆树则超过2厘米,榉树叶片更大,一般超过3厘米;另外榆树花期为春季,小叶榔榆花期多为夏季。


  上为花皮榆叶,下为小叶榔榆叶片


  花皮榆


  上面没有列出花皮榆,是因为花皮榆并非学名,查找资料也缺失,所有百科都未收录,然而从经验来看,花皮榆应该是榉属植物,并非榆属,原因如下:


  花皮榆属于落叶乔木,树干灰色或者灰褐色,裂成不规则鳞状薄片剥落,露出红褐色内皮,近平滑,微凹凸不平;当年生枝密被短柔毛,深褐色;冬芽卵圆形,红褐色,无毛。新出叶片为紫红色,叶片纸质,无光泽,叶长大于3厘米,互生。(花果期未观察到),因此,笔者认为花皮榆应该是榉属的小叶榉之类的品种,而不是榆属的树种。


  脱皮榆


  有的网友提出一些“花皮榆”的特征,其实应该是“脱皮榆”的特征:那就是新叶芽为绿色,叶片革质,无明显毛,脱皮后内皮呈灰白色或灰色,并非红褐色,因此,这属于名称相混,应该是脱皮榆,并非盆景常见素材“花皮榆”。


  花皮榆


  综上所述,小叶榔榆、榆树都属于榆属植物,花皮榆、榉树属于榉属植物,从盆景素材角度来看,小叶榔榆和花皮榆是非常优质的素材,小叶榔榆叶片小而青翠,造型多变,树干苍健,适合所有的盆景造型模式,作为盆景“七贤”之一,蜚声中外;花皮榆是近些年声名鹊起的一种盆景素材,以树干斑驳精美著称,造型舍利、枯干、奇形怪状,以奇著称,而且叶芽紫红,非常美观,然而缺失的地方是叶片略微比小叶榔榆大,没有小叶榔榆致密青翠。然不失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盆景素材。


  以上就是笔者的一点看法,由于并非专业人士,经验欠缺,学识浅薄,难免失误颇多,将之刊出是为了探讨,并非言之凿凿,成为定式。敬请有关专业的学者专家批评指正,尽快把花皮榆的资料补全,避免广大花友盆友们无所适从,无从查找,也算功德一件。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联系删除)


  2018-6-12易花得木


  榆树图片大全大图推荐搜索词:

  

  1.小区榆树图片大全大图

  

  2.榆树图片大全大图高清

  

  3.榆树图片大全大图唯美

  

本文标题:榆树图片大全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