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推荐文章1:老照片|张经武与十世班禅

  张经武是毛泽东主席钦点的“中央驻藏代表”,是最早跨越喜马拉雅山脉到达拉萨的中共高级将领。自1951年起,张经武开始了在西藏的15年岁月。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是中国藏传佛教的杰出领袖,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国务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朋友。2019年,适逢十世班禅大师圆寂30周年之际,特以十世班禅大师与“中央驻藏代表”张经武将军的历史合影瞬间,缅怀其为西藏的和平解放和建设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1952年4月28日,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及其堪布会议厅委员会全体人员从青海返回西藏,到达拉萨。张经武和人民解放军驻拉萨机关、部队、西藏地方政府各级官员、西藏地方部队,三大寺喇嘛、拉萨市僧俗群众等两万多人迎接。图为张经武和十世班禅的合影。


  图为1954年7月,班禅进京前为张经武佩戴纪念章。


  图为1959年4月29日,中央驻藏代表张经武在北京饭店举行宴会,庆祝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三周年。右起:贺龙、阿沛?阿旺晋美、张经武、十世班禅、陈毅、乌兰夫。


  图为1959年4月17日,张经武(一排左五)在北京陪同十世班禅(一排左二)、阿沛?阿旺晋美(一排左一)等观看体育表演。


  1960年2月16日,西藏自治区筹委会代理主任十世班禅(左二)、西藏自治区筹委会副主任帕巴拉?格列朗杰(右一)在北京参加建国十周年庆祝活动并在内地参观后回到拉萨。图为张经武(右二)与十世班禅等亲切交谈。


  图为1961年1月23日,毛泽东主席和中央领导接见十世班禅时的合影。图中左起:李维汉、邓小平、刘少奇、十世班禅、毛泽东、周恩来、陈云、张经武。(中国西藏网 记者/孔夏 图片翻拍自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张经武与西藏解放事业》)


  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推荐文章2:十世班禅“文革”中受到周恩来特殊保护,感念恩情班禅每年祭拜

  文/陈立旭


  周恩来生前与很多民族宗教人士结下了深厚友谊。他这样做,不是为了发展私交,而是为了巩固我国的民族团结,认真执行党的宗教政策,更广泛团结全国人民为社会主义祖国富强而奋斗。他在这方面留下的不少故事,感人至深,给人以启迪。


  “要成为随便、自由、不客气的朋友”


  十世班禅(即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是西藏上层人士的代表人物。建国之初,班禅刚刚十几岁,但周恩来对他十分尊重。1951年,中央特邀13岁的班禅进京,共商国是。这是班禅第一次进北京。周恩来和朱德,以及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到火车站迎接他,向他转达了毛泽东对他的问候。周恩来对班禅在北京的生活,悉心照顾,无论是吃、住、行,都亲自过问,还安排专人负责对班禅的招待和保卫工作。这些都使班禅和他身边的宗教人士十分感动。


  ◆周恩来与十世班禅。


  周恩来特别注意在文化学习和政治思想方面关心年轻的班禅。他亲自过问班禅的学习情况,和班禅身边人员一起商量安排班禅的学习问题。周恩来还在与班禅会面时,多次了解他的学习情况。在周恩来关心下,班禅的学习内容很丰富,既包括宗教仪规、宗教知识、讲经等,也包括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还使他能了解国内外重大情况。班禅十分聪明,他的学习进步也比同龄人要快得多。


  1959年西藏发生叛乱。广大藏族群众和解放军一起平叛后,西藏开始民主改革。周恩来多次安排班禅到藏区视察工作,让他多了解实际情况,以便中央全面掌握情况。班禅到藏区视察时,听到一些人反映改革中出现的一些“左”的做法,由此对平叛以来的成绩产生了一些怀疑,对地方干部也产生了不信任的情绪。周恩来了解这一情况后,专门约班禅谈了一次话,听取班禅的意见,坦诚地和他交心。之后,周恩来找李维汉,让他抽出时间,认真了解情况,听取班禅的意见。李维汉集中时间,与班禅谈了13次话,主要是听他了解到的情况及他对西藏改革的意见。班禅的谈话内容被整理成纪要稿后,交给毛泽东、周恩来看了。毛泽东和周恩来分别约班禅谈了话。周恩来在与班禅的谈话中,讲了一句著名的话:“希望你今后要继续多同西藏工委以及中央领导人谈心,要成为随便、自由、不客气的朋友。”


  ◆周恩来总理宴请十世班禅和帕巴拉·格列朗杰。


  听了周恩来的话后,班禅决定把自己的意见写成文字,全面系统地向中央告。之后,他写出了七万字的书面意见,送给中央。周恩来看了班禅的告后,十分重视。他委托李维汉主持,会同西藏工委、筹委会、统战部、民委等部门用两个多月的时间,与班禅共同研究他告中提出的问题,统一思想,最终形成了关于改进西藏工作的四个文件。这四个文件对解决西藏出现的问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之后,周恩来又和班禅进行了一次坦诚的谈话。谈话中,周恩来一方面肯定班禅关心西藏的情况,出发点是好的,肯定班禅的许多意见是好的,有重要价值,对于我们改进工作有重要帮助,同时也指出,他对某些事情的一些看法是片面的。经过这次谈话,班禅的思想水平有很大提高,学会了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情。他自己也加紧了理论学习。


  ◆1955年3月12日,班禅离京返藏,周恩来为班禅送行。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重提阶级斗争后,一些做民族宗教工作的人用“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斗争”“宗教是迷信”等错误观点看待民族宗教工作,给许多人扣上了大帽子。此前班禅上交的七万字告被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反动纲领批判,班禅本人也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周恩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指示有关部门,一定要保护班禅,细心关照班禅。之后,他指示有关部门把班禅接到北京居住,对他采取保护措施。


  “文化大革命”中,班禅受到冲击。一些红卫兵,把班禅五花大绑,关了起来。周恩来得知后,立即派解放军把班禅解救出来,并且安排对他保护居住。此举保证了班禅的安全。在保护居住中,班禅利用时间,借助《新华字典》学习毛泽东的著作,读纸,找身边的人学习汉语会话。在保护居住那段时间里,班禅的汉字水平,达到了中学程度,也能够流利地同汉族同志会话了。


  班禅始终感念周恩来的恩情。周恩来逝世后,他每年都要去毛主席纪念堂的周恩来纪念室去祭拜,一直坚持到去世。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推荐文章3:外公是开国上将,自己是校花,本想给活佛说媒,结果却被活佛看上前言:

  一提起活佛我们的第一印象一定是肃穆庄严的得道高僧。


  其实不然,很多活佛在现实中是非常有趣的,他们对于生活和爱情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让世人知道,原来活佛也是仰慕爱情的。


  他的经典诗句“世间难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很多人都挂在嘴边的爱情名言。


  当时的他对爱情是如此的向往,只可惜生不逢时,仅仅23岁就圆寂了。


  在他死去的200多年之后,另一个活佛和他一样不顾世人的非议,毅然决然的走上了追求爱情的道路。


  这位活佛到底是谁?他能打破森严的戒律,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爱情吗?


活佛思红尘

  1978年的时候,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来到了北京。


  他已经忘记这是自己第几次来北京了,似乎每一次来都有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过去的各种纷争和磨让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的心里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这一刻他好像是勘破了执念,脸上浮现出了一丝别样的情绪。


  剩下的日子他想换一种活法,哪怕这种活法可能会让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得知活佛来到了北京,老朋友董其武将军专门宴请了他。


  因为两个人的关系特别熟悉,所以这一次的宴席并不算正式,董其武将军顺便把自己的外孙女李洁也带了过来。


  得知要见活佛,20岁的李洁非常兴奋,出门的时候特意穿了一身比较庄重的衣服。


  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第一眼看到李洁就觉得这个姑娘非常的漂亮。


  他用藏传佛教独有的仪式给李洁赐福,这可把李洁激动坏了。


  宴席结束之后,董其武将军专门安排李洁,让她带着活佛在北京多转转。


  对此李洁非常愿意,活佛也没有多说什么。


  就这样李洁和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也慢慢的熟悉了起来,两人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感觉到李洁不是那种世俗的人,所以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把自己想要还俗结婚的想法跟李洁说了出来。


  一开始李洁也非常的惊讶,毕竟活佛想结婚这事情可实在是太神出人意料了,简直就如同唐长老要娶女儿国国王一样让人不可置信。


  但随着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慢慢的讲述,李洁也渐渐的理解了他。


  于是她半开玩笑的说道:“要不然我给你做媒吧?”


  没想到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听完这话非常开心的点了点头。


  此时的李洁完全想不到,当红娘还会把自己给搭进去。


受人追捧的校花

  李洁是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的在校学生,由于还没有毕业,所以接下了红娘的任务之后她就匆匆的赶回了学校。


  李洁从小就跟着外公董其武长大,所以她不但长得漂亮,身上还有一股独特的英气。


  这让她一入校就被大家评选为校花,是整个学校最招人喜欢的女生。


  因为快要毕业了,所以李洁的回归让一众追求者非常欣喜,他们借着各种机会给李洁献殷勤。


  跟着外公董其武李洁什么人物没有见过,所以她对这些小孩子把戏一点都不感兴趣。


  只不过她这个人心性比较善良,从来都不会盛气凌人,最后只能想办法一一婉言拒绝了。


  活佛动凡心的事情有点太过于传奇,所以李洁深思熟虑之后便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自己的外公。


  作为从生死战场上走过来的革命军人,董老什么事情没有见过,闻听此事之后也只是笑了笑,就听之任之了。


  外公的默认让李洁对这件事情更加的上心了,毕竟给活佛当红娘可是百年难遇的事情。


  于是李洁把自己身边所有熟悉的适龄女性都整理了出来,然后经过了各种筛选,挑了几个她自己觉得合适的对象。


  可当李洁把这些女性的情况告知了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之后,他却连见面都不愿意。


  拒绝见面的理由也很奇葩,觉得双方之间没有那种玄妙的感觉,是不可能走到一起的。


  虽然觉着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的话很扯,但人家是活佛,对于这种玄学的事情本身就拥有解释权,李洁也就只能继续努力了。


  因为心中藏着事情,所以李洁这一段时间一直都眉头紧皱,看上去心事重重的。


  身边的同学还以为她怎么了呢,纷纷开始关心她,问她是不是遇到什么事情了,要不要帮忙。


  对此李洁很是感动,同学之间的友情有的时候真的是非常质朴的,尤其是在当时的那个年代。


  只不过给活佛说媒这种事情实在是太惊世骇俗了,所以李洁不敢告诉别人,只能自己一个人闷头想办法。


  为了搞清楚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心中真实的想法,借着周末的时间李洁又一次回到了北京,把活佛约了出来。


  这一次的见面让李洁发现了活佛身上的一丝不对劲,她会反应过来吗?


突如其来的表白

  李洁和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的这一次见面是在一个公园里面。


  当她到了的时候,发现活佛和几个小孩子玩的非常开心了,显然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早就到了。


  看到李洁到来,活佛笑着在几个孩子的头上摸了摸,让后让他们自己去玩了。


  李洁还是第一次看到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笑的如此开心,他脸上的笑容就如同那些小孩的笑脸一样纯真和灿烂。


  由于两个人已经非常熟悉了,而且李洁的时间有限。


  所以她开门见山的问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对于另一半的要求是什么,能不能给一个比较靠谱的参考范围。


  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沉思了一下,然后笑着说了几个要求。


  听完这几个要求,李洁觉得有些莫名的熟悉。


  好像这些要求都能够套在一个人的身上,但这个人是谁李洁却一时间怎么也想不起来。


  晚上回到家中李洁洗了个澡,吹头发的时候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她忽然就反应过来了。


  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说的很多要求都能够完美的套在她的身上,难怪她会觉得熟悉呢。


  难道活佛看上了自己?


  李洁想了想觉得完全没有可能,两个人的年龄相差了整整20岁,而且才认识几天,怎么可能就会被活佛看上呢。


  感觉自己肯定是想多了,李洁自嘲的笑了笑然后就把这个念头抛在了脑后。


  李洁不知道的是,活佛还真的就看上她了,而且他还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董其武。


  一开始董其武也觉得有点意外,但想了想他也就释然了。


  在革命年代的时候,这样的事情多了去了。


  董其武没有觉得两个人相差20岁有多么的了不起。


  夫妻双方年龄差距更大的婚姻他都参加过好多次。


  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从小就修持佛法,所以他是一个很纯粹的人。


  思前想后,他决定把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完完整整的告诉李洁。


  不管结果会怎么样,这样做既让他自己不留遗憾,也显得尊重李洁。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就把李洁约到了昨天见面的地方。


  李洁去的时候还很好奇,昨天不是刚见过吗?


  到了地方之后,李洁发现活佛今天看上去有点严肃,他的神情非常的庄重。


  这让李洁不由得也跟着严肃了起来。


  她一开始还以为活佛是大彻大悟了,要彻底的断绝红尘牵绊。


  万万没有想到活佛开口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对她表白,而且还详细讲述了喜欢她的心路历程。


修成正果

  这个骚操作把李洁震惊的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缓过神来之后,李洁第一反应就是荒谬,第二反应就是自己变成佛祖了。


  她感觉自己这一刻就如同割肉喂鹰的如来佛一样,这一百来斤怎么就莫名其妙的搭进去了。


  当时李洁心里面太乱了,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最后干脆回家找外公好好的谈了谈。


  外公并没有给李洁什么指导性的意见,而是让她顺应自己心中的想法。


  晚上的时候李洁躺在床上详细的回忆了自己和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认识的过程。


  她发现自己竟然并不排斥这个足以做她父亲的男人。


  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的身上似乎有一股特别奇特的气质,让李洁觉得蛮有吸引力的。


  就这样李洁尝试着和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相处了起来,一段时间之后,她发现自己也爱上了这个浪漫而又纯真的男人。


  1979年的1月,李洁和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在北京举行了婚礼,当时中央很多的领导都送来了诚挚的祝福。


  婚后,李洁跟着丈夫来到了西藏工作,后来两个人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结语:

  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是幸运的,他不但弥补了仓央嘉措的遗憾,还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他们的爱情故事告诉我们,在真正的爱情面前世俗的眼光和年龄的差距都是不值一提的。


  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任何的东西可以阻止两个真心相爱的人走到一起的。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爱情本就应该如此。


  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推荐文章4:90后大活佛,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如今成这样了

  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是一位90后的年轻大活佛,26年前他被国务院正式认定和确立为十一世班禅大师。


  “班禅”这个称呼原先是一种尊称,它实际上是人们对佛法精深、持戒精严的高僧的称号,但到了公元1641年,这一称号成为了一种封号,而1713年,它才等同于我们现在认知中的“班禅大师”的语义。


  1641年,固始汗册封罗桑却吉坚赞为“班禅博克多”,康熙帝在1713年正式册封罗桑意希为“班禅额尔德尼”,于是“班禅”这封号才被正式地确立了下来。在数百年的光阴中,“班禅”的认定和册封都是一件大事,到今天已经流传了十一世。


  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被认定为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的转世,老班禅在1989年1月28日圆寂,地点在日喀则德庆格桑颇章宫的“夏珠培杰林”净室内。


  十世班禅圆寂的事情牵动着藏区人民的心,同时也使得“寻找十一世班禅大师”的工作迫在眉睫,为此,国务院特意拨发了500万元的专款,用于这项工作的费用。参与“寻找十一世班禅大师”工作的人员,不仅有国家派来的专员,还有藏地的诸多高僧,他们一同承担了这项具有艰巨而伟大的任务。


  从1989年到1995年,长达6年的辛苦跋涉和调研,严格依据藏地佛教的仪轨和历史制度,十一世班禅大活佛额尔德尼·确吉杰布,终于从28位候选人中被确认,1995年12月8日,在举行了“坐床仪式”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位大班禅被正式确立。


  十一世班禅被确立的过程


  在十世班禅确吉坚赞大师圆寂之后,藏地的有关方面便立刻向国务院告,这一消息牵动着汉地与藏地人民的心。国务院为此调拨了500万元的专款,并且派遣了相关的专员负责此事,而藏地的高僧们也按照传统惯例,紧锣密鼓地进行筹备工作。


  按照藏传佛教的仪轨和历史惯例,藏地的高僧们需要根据三件事情,才能确立十一世班禅所在的方向和生肖。


  佛前的祈祷与占卜、十世班禅大师圆寂的宝相、十世班禅的经师嘉雅活佛的指示。


  1989年6月份,琼布活佛带领一众高僧来到雍则绿措湖,他们在这里虔诚地诵经朝湖观影,在经历了数次观影之后,高僧们得出了一个大致的结论。


  十一世班禅大师将在马年出生,生肖为蛇、马或者羊,方位在扎什伦布的东北部或者北部。


  于是,嘉雅活佛便开始写速现祈请经,希望十一世班禅大师能够快速降生。在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完成之后,他们分成三支寻访小组,踏上了各自的寻找活佛之路。


  在寻访的过程中,小组的成员发现了数十名符合条件的“灵童”,他们都被纳入了候选人之中。而十一世班禅被发现得较晚,直到他四岁半的时候,一支寻访小组才来到他的家中。


  “我认识你们,你们终于来了。”


  当时正在家中玩耍的坚赞诺布(俗家名字),见到寻访小组之后表现得相当镇定,而他一开口便使得来人十分惊讶。


  于是,高僧们便向他展示十世班禅大师的肖像画,又惊又喜地询问他:“你可认得他?”


  “当然,我就是他。”


  坚赞诺布的回答令在场的高僧十分意外,但接下来的事情则坐实了他转世的身份,在用餐的时候,他指着桌上的木碗表示“我也有一个糌粑木碗”,还认出了边巴高僧手上的手表。


  于是,寻访的成员便认定他为候选人之一,但这次并未将他带走,坚赞诺布为此还哭了起来。


  寻访组的成员们最后汇集在一起,三次寻访一共指定了28位候选人,最终经过反复的探讨和辨认,确立了包括坚赞诺布在内的3名幼童。


  年仅四岁半的坚赞诺布,为什么会成为最终的3名候选人之一呢?其实他生下来,便与其他的藏地儿童不一般,这是寻访成员到他家的最初原因。


  1990年2月13日,西藏那曲嘉黎县一户普通藏族人家诞生了一名男婴,他在母胎的时间仅仅7个月,这是他与别的孩童不一样的第一点(速速降生)。


  在长相上,他眉目清秀且右脸上有一颗小痣,这被家人们认为是福相,于是他的外祖父便给他取名为坚赞诺布。5个月的时候,他的舌头上出现了藏文“嗡”的字母,颜色为白色,不久之后又变成了“阿”,颜色同样为白色,这是他与别的孩童不一样的第二点(天生异相)。


  长到2岁左右的坚赞诺布,不爱和同龄人玩耍,反而对宗教法器、经书十分感兴趣,同时有意识地模仿灌顶、讲经的模样,这使得他的家人十分诧异。3岁会说话之后,他便告诉身边的人,要为他们讲经,这是他与别的孩童不一样的第三点(宿世佛缘)。


  正是这样不符合一般孩童的事迹,使得当时前往嘉黎县的寻访小组颇为感兴趣,于是便来到了坚赞诺布的家中。见到坚赞诺布之后,高僧们经过交谈和观察,更加确定了他是十世班禅大师转世的身份,将他列为前往拉萨的3位候选人之一。


  在拉萨的大昭寺内,坚赞诺布以及其他的2位候选人,进入了“金瓶掣签”的最后环节。


  在释迦牟尼佛的等身像前,波米·强巴洛珠活佛进行了掣签仪式,在严格的佛教仪轨和规定之下,最终选中的是坚赞诺布。


  于是,一同见证的寻访小组专员便上国务院,得到认可和批准之后,“坐床仪式”马上就要开始了。


  1995年12月8日,在相关专员以及藏地高僧的一同见证之下,坚赞诺布的“坐床仪式”正式举行,他由此成为了第十一世班禅大师,即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


  在一片诵经声中,小班禅继承了十世班禅确吉坚赞大师的法统,即将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他将不像同龄人一样自由地玩耍,而是进入了紧张的学习和修行过程,那么,90后大活佛确吉杰布是如何学习的呢?


  十一世班禅是如何学习的


  在正式受戒成为比丘僧之前,十一世班禅要进行严苛的学习和训练,他的课程较之于世俗的子弟更为严格。班禅承载着藏区的期望与法统,他不仅要熟悉藏传佛教的历史、仪轨、义理,还要学习世俗社会的文化与知识。


  总体来说,十一世班禅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包括三个方面——修行以及仪轨的学习、佛教教义理论的学习以及文化课程的学习。当然,有不同的老师指导他,这些老师都是藏区有名的大德或学者。


  一般来讲,十一世班禅的学习课程包括“中英藏”三语、藏传的“五部大论”、各种仪轨以及修行方法、数学历史地理政治计算机等世俗知识,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且功课极为繁重。


  十一世班禅的日程安排也十分紧凑且充实,他日复一日地在早上7点左右起床,晚上10点半左右休息,除了特殊情况之外不得请假。从1995年完成“坐床仪式”开始,一直到今天小活佛成长为大活佛,他都是严格地按照这样的日程表修行学习的。


  每天早上7点30分左右,确吉杰布就要来到大殿礼佛诵经,开始一天的功课和学习。这一过程持续1个小时左右,他必须按照专门的仪轨去完成早课,然后才能吃简单的早餐。


  早餐的时间一般在8点30分,班禅会与他的老师以及父母一起进餐,食物是藏区简单的糌粑、酥油茶之类的,进餐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当然,这样的早餐倒没有太大的礼节性的仪式,通常都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的。


  早餐之后,他有一小段的休息时间,但9点30分的时候要跟随专门的经师学习经文。学习的顺序一般是这样的,经师诵读一遍经文的内容,小班禅随后跟着老师诵读,然后再由经师逐句地讲解内容。最后,老师会给他一段时间去理解和思考,以便于他能消化课程的内容。


  接下来,他还要根据课程表学习相应的文化课,分别由不同的老师指导他。课程涵盖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语文(中英藏三语)、数学、历史、地理、政治、自然科学等等,这一方面的课程基本上与普通学生无异。


  就这样,一直上课上到中午12点40分左右,上午的学业才算告一段落。小班禅下课后吃简单的午餐,然后有一段自由活动和休息的时间,以便于有更好的精力去学习下午的课程。


  下午2点40分左右,确吉杰布要去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知识,然后是阅读当天的纸。当然,他还要对上午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并且准备傍晚时分的辩经活动。


  藏区的辩经是由来已久的传统,对于班禅来说这更是必修的课程,每天傍晚4点钟过后,他便要与高僧们一起辩经。辩经的方式其实也非常简答,即圆满地回答对方的提问,或者提出难倒对方的问题,双方在你来我往之中提升智慧与领悟。


  经过了激烈的辩经之后,他便要在晚上7点钟准时收看《新闻联播》,然后复习一天的所学。


  但此时的班禅还不能休息,因为到了晚上9点15分,他要和僧众准时抵达大殿,开始一天的晚课。晚课的主要内容是诵经,整个过程持续一个多小时,要在晚上10点以后才结束。


  诵经结束之后,确吉杰布才能去休息,此时大约已经10点30分了。睡觉的时候就要睡觉,起床的时候就要起床,十一世班禅每天的生活和学习都非常有规律,这是他的修行生涯。


  在诸多的名师指导之下,天资聪慧的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深谙佛理,更懂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出世间与入世间的双重智慧,使得他能够承担这份重担,也使得他明白自己未来该如何去走。


  十一世班禅承载着希望


  2009年7月25日,在藏传格鲁派的扎布伦寺举行了一场受戒仪式,时年20岁的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正式受戒成为比丘僧。


  而早在同年3月份,他便在世界佛教论坛上崭露头角,班禅以流利的英文阐述了环境恶化、贫富悬殊、金融危机、冲突战乱、恐怖袭击等诸多问题,并且熟练地引用了宗喀巴等大师的原话,引导世界佛教徒要多行善事、自利利他。


  受戒之后的十一世班禅更是开启了自己新的旅程,他四处弘法且积极与信众交流,倡导正信正念的佛教信仰,强调自利利他的大乘情怀。


  这位90后的年轻人,不仅对佛教内部的许多事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还积极地为自己的家乡发声。呼吁人们要团结一致、和平发展、多为家乡做出贡献,爱国、爱教、正信、正念,一直以来都是确吉杰布的弘法理念。


  26年前承载着希望的小活佛长大了,如今他肩负着责任与义务,在世间积极地行走。


  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推荐文章5:26年前,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是如何被认定为活佛的呢?

  众所周知,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儒、释、道更是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它们不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且还得以传承和发展下去。


  虽然,原始佛教从东汉开始传入我国,可是历经时间的流逝,它逐渐衍化成我国本土的佛教文化,直到六祖慧能时期,更是让佛教成为了我国独具特色的本土化佛教,演化成我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后来,随着佛教文化的发展,曾出现了不同的分支,而藏传佛教就是其中一支,在其发展和传承的基础上,更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雪域高原文化。


  当然了,提起藏传佛教,就不得不提“班禅额尔德尼”这个称号,对于藏传佛教而言,这不仅是一种称呼,而且还是一种文化。


  纵观“班禅额尔德尼”称号的历史,在公元1713年,才正式有此称号,历经3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到现在已经传到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而且,每一世班禅的诞生,都充满着传奇的色彩。


  同时,第十一世也不例外,那么,在26年前,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又是如何被认定为活佛的呢?


“班禅额尔德尼”的历史

  “班禅”原先是对知识渊博的高僧的一种称呼,直到公元1641年,固始汗称罗桑却吉坚赞(第四世)为“班禅博克多”,才正式有了“班禅”的称呼。


  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公元1713年,康熙称罗桑意希(第五世)为“班禅额尔德尼”,这才真正的让“班禅额尔德尼”成为一种定制,得以流传和发展下去,时至今日,已经流传到了第十一世。


  当然了,“班禅”不仅是藏传佛教最高级别的大活佛,而且还在团结佛教和佛教文化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同时,在班禅大师圆寂后,他们会依据历史定制和仪轨去寻找下一世班禅,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虽然每一步走的都不容易,可是他们也会按照正常程序去寻找班禅大师。


寻找十一世班禅大师

  1989年1月28日,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在日喀则圆寂。


  随后,除了要安排好他的身后之事外,寻找十一世班禅大师的工作也被提上日程。


  同时,国家对寻找十一世班禅的工作全力支持,还下拨了500万作为寻找的经费,只为寻找工作的圆满完成。


  当然了,在茫茫人海中,如何才能找到十一世班禅大师呢?


  首先,他们会通过占卜、祈祷等方式,来大致确认十一世班禅的出生地和生肖,随后,由高僧领着一行人来到海拔为4800多米的雍则绿措湖,并在此念经和祷告。


  同时三次的朝湖观影,通过湖中的影子,高僧最终确定了十一世班禅大师的出生地在扎西伦布的东部和东北方向,而生肖则为蛇、马、羊。


  随后,三个寻访小组根据前面的结论,历经长达6年的时间,经过3次的反复验证、卜算等一系列程序,找到了28位符合条件的男孩,其中一位叫坚赞诺布的男孩,尤为传奇。


最终确定

  那么,在28名男孩中,为何只有坚赞诺布能够脱颖而出呢?


  其实,对于1990年2月13日出生的坚赞诺布来说,自他一出生,就注定了他不平凡的命运。


  小时候的他,也展现了他与众不同的一面,在他刚出生5个月的时候,亲人在他的舌头上发现了一个藏文“翁”字,随后又转变成为了“阿”字。


  对于亲人来说,这个孩子不仅脸上有痣,而且现在舌头上又出现了藏文,说明他有可能会有一番大造化。


  同时,随着他慢慢长大,亲人更是发现,他对宗教器皿非常感兴趣,而且还时常学着僧人念经、打坐的样子,此外,他还喜欢给人摸顶、讲经等等。


  正是他的这些与众不同,吸引了寻访高僧的到来。


  对于只有4岁的孩童来说,看到不认识的人来,难免会有些害羞,可是他看到高僧的到来,不仅不害羞,还来了一句“您们怎么才来,我等你们好几年了”。


  一句话,让高僧又惊又喜,随后,经过高僧的多次验证,他不仅认出了高僧用餐的木碗和手表,说自己以前就有,而且还对着十世班禅大师的相片说,这就是他。


  正是坚赞诺布的这些表现,他成为了28名候选人之一,随后,又经过多次验证和甄别,坚赞诺布从27名男孩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十一世班禅大师。


  到了,1995年12月8日,正式为坚赞诺布举行“坐床仪式”,让他正式成为了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


  随后,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开始在高僧的指导下,开始了十余载的修行和学习。


  同时,他也正一步一步地去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让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位年轻的90后大活佛,而且还见证了他一段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现如今,他已经真正的成长了起来,而且还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担当和责任。


  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推荐搜索词:

  

  1.班婵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2.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简介

  

  3.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照片

  

本文标题:额尔德尼确吉坚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