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芭蕉什么意思推荐文章1:21日10时15分“小满”:雨打芭蕉,梅黄杏肥

  新华社天津5月19日电(记者周润健)北京时间5月21日10时15分将迎来“小满”节气。逢此时节,夜莺轻啼,雨打芭蕉,梅黄杏肥。保健专家提示说,小满后,天气日渐炎热,公众要注意防暑养生。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小满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八个节气。正值小麦“灌浆”时期,麦粒看起来好像饱满了,其实还只灌了个“半饱”,并未成熟,故称“小满”。


  我国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意思是说小满节气中,苦菜花呈现出秀丽景色;喜阴的一些草类开始枯死;麦子快要到收获的季节。


  从气候特征来看,小满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相继进入夏季,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降水进一步增多,自然界的植物都比较丰满和茂盛。小满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均气温在22摄氏度以上,进入了气象意义上的夏季。由于气温升高很快,人体难以适应,要特别注意养生调节。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提醒说,多饮白开水,多吃含水及钾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少食海鱼、生姜、芥末等生湿燥热之物,同时注意加强对心脏的调养,避免伤心、伤身、伤神。


  雨打芭蕉什么意思推荐文章2:雨打芭蕉,饶有诗意

  园林之中,草木葱茏,婀娜灵动的蕉林,是整个夏秋季节里最撩人心绪的景象。


  苍翠欲滴的蕉叶,似巨掌般硕大,如绿扇般翠绿可爱,不停地伸向自然的空间,散发着清秀与雅意。


  而在文人墨客的眼中,芭蕉总会有那么一丝清凉的愁怨。于是,许多婉转动人的诗词,都借着“雨打芭蕉”的意境,将感伤之情倾诉了出来。


  李清照以芭蕉引出万千愁绪:“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窗前的芭蕉树,一片浓阴,遮盖了整个院落,叶片和叶心相互依恋,不断向外舒展着枝叶。


  虽白天的芭蕉婀娜多姿,但偏偏夜里三更时分下起了雨:“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本就满怀愁情,至此更是无法入睡,只听夜雨淅沥,敲打着芭蕉,也敲打着我的心扉...


  每当大雨前夕,蟋蟀鸣声总会断断续续,接着又会掠过一阵阵清风,吹得屋内灯火忽明忽暗。白居易便以芭蕉听雨入诗,听者皆是如临其境,他在《夜雨》中诗云:“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在这样安静的夜晚,只要隔着窗户就能知道下起了雨,因为芭蕉叶上会传来淅沥的雨声,那是夜雨的呢喃,更是雨打芭蕉时独有的节奏和韵律。


  深院独处,黄昏时刻,窗外下起一阵急雨,雨滴落在蕉叶的脉络之间,发出的声音脆亮凄迷,反复之间,啪嗒有声,一点一滴都触动着思念之人的愁绪。


  这样孤寂的时刻,细雨将绵绵情思化为诗意,欧阳修故有诗云:“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看来庭院深深,不仅锁住了寂寞和黄昏,还锁住了那阵阵凄雨敲打的芭蕉声啊。


  倚窗听雨,秋风送爽,


  连续高温的天气终于过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


  就在雨打芭蕉中,


  去迎接那久违的清凉吧!


  部分图片于网络,删除


  雨打芭蕉什么意思推荐文章3:《雨打芭蕉》每日一篇小故事

   2025年立夏那天,谷雨正在超市生鲜区挑牛油果。货架上最后三颗牛油果被她攥在掌心时,窗外的积雨云突然裂开了口子。豆大的雨点砸在玻璃顶棚上,像撒了把碎玉。


   "小姐,要这把伞吗?"


   循声望去,穿深灰西装的男人正举着超市仅剩的透明伞。他的白衬衫领口被雨水洇湿,发梢还在往下滴水,腕间的机械表泛着冷光。


   "我先来的。"谷雨晃了晃手机里的付款记录,屏幕倒映着男人眉骨处的淡色疤痕。


   男人忽然笑了,喉结在湿衬衫下滚动:"女士优先,但我有急事。"他递出伞柄时,无名指内侧的茧子擦过她手背,带着常年握笔的温度。


   收银台边的电子钟显示19:58。谷雨望着男人冲进雨幕的背影,忽然想起今天是设计院交标截止日。她攥紧牛油果,指甲在果皮上掐出月牙形的凹痕。


   三天后的建筑设计展上,谷雨的插画展位正对着主舞台。当大屏幕亮起"云栖别院"的三维动画时,她差点碰倒展架上的彩铅。


   那个站在聚光灯下的男人,正是雨中抢伞的陈彦。他的西装换成了深灰高领毛衣,眉骨的疤痕被阴影遮住,声音像浸了松烟墨的狼毫:"我们尝试将白族照壁元素融入现代建筑..."


   午休时,谷雨在VIP休息室门口堵住他。陈彦正在用钢笔修改图纸,见她进来,笔尖在纸上游走的轨迹突然拐了个弯。


   "陈设计师,"她晃了晃手机里的伞,"这是您落在超市的。"伞骨内侧用马克笔写着"云栖别院-陈彦",字迹瘦劲如竹。


   陈彦接过伞时,袖口滑落半截纹身——是段梵文经文,在腕骨处蜿蜒如蛇。"谢谢,"他的指尖拂过她手背,"那天赶去开标,结果..."他忽然轻笑,"方案被毙了。"


   窗外飘起细雨,展厅的玻璃幕墙映出两人重叠的影子。谷雨看见自己发梢沾着他的香水味,雪松混着雨水的气息。


   入梅后的第三个周末,谷雨在"雨打芭蕉"茶寮遇见陈彦。他正在跟茶老板争执,面前摆着一套断代的建盏。


   "这釉色分明是现代气窑烧的。"陈彦的钢笔在茶桌上敲出急促的鼓点。


   "陈先生若不信,"茶老板笑眯眯地递过放大镜,"请看这冰裂纹的走向..."


   谷雨鬼使神差地开口:"建盏的开片是釉面应力释放形成的,现代工艺确实能仿出形似,但..."她指向盏沿的金丝铁线,"真正的老盏经过茶汤滋养,纹路会有包浆。"


   陈彦转头看她,瞳孔里有细碎的光:"顾小姐对古陶瓷也有研究?"


   "我祖父是文物修复师。"她摸出手机,调出祖父修复的曜变天目盏照片。陈彦的手指在屏幕上轻轻划过,像是触碰历史的褶皱。


   雨幕中的茶寮突然响起昆曲水磨腔,《牡丹亭》的唱段从檐角滴落:"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七月末的暴雨夜,谷雨接到陈彦的电话。他的声音混着电流杂音:"能来趟设计院吗?我的项目...需要你。"


   18层的落地窗外,闪电将洱海照成银色鳞片。陈彦正在撕毁设计图,满地纸骸在空调风里翻飞。


   "甲方要改成装配式建筑。"他灌下半杯威士忌,喉结在琥珀色液体里浮沉,"他们说传统榫卯结构成本太高。"


   谷雨捡起一张被揉皱的图纸,铅笔勾勒的斗拱在灯光下泛着微光。她抽出包里的速写本,开始画现代与传统结合的节点图。陈彦突然按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宣纸传来:"别用铅笔,试试我的钢笔。"


   晨光染白窗棂时,他们完成了新的设计方案。陈彦的钢笔在谷雨手背留下墨痕,像朵未开的梅。


  霜降那日,"云栖别院"奠基仪式上,陈彦把刻着"谷雨"的银镯套进她腕间。镯身錾刻的芭蕉叶纹路,正是他们共同设计的建筑元素。


   "这是用老房子拆下来的房梁木做的。"他的手指抚过她腕骨处的纹身,与自己的梵文经文首尾相接。


   暮色中的洱海泛起金波,远处的白族村落传来三弦声。谷雨忽然想起初遇那天,他西装上的雨痕像幅未干的水墨画。


   "知道我为什么总带钢笔吗?"陈彦在她耳边低语,"因为它能记录所有重要时刻——包括第一次遇见你。"


   雨丝掠过新建的照壁,在"云栖别院"四个鎏金大字上晕开涟漪。檐角铜铃轻响,仿佛在说:有些相遇,从一开始就写进了命运的折痕里。


  雨打芭蕉什么意思推荐文章4:古诗词中的芭蕉——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芭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很大,长椭圆型,花白色,果实跟香蕉很相似。常绿大型多年生草木。茎高达3-4米,不分枝,丛生。叶大,长可达3米,宽约40厘米,呈长椭圆形,有粗大的主脉,两侧具有平行脉,叶表面浅绿色,叶背粉白色。入夏,叶丛中抽出淡黄色的大型花。"扶疏似树,质则非木,高舒垂荫。"是前人对芭蕉的形、质、姿的形象描绘。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红楼梦》中“海棠社”的发起人探春,为自己取的别号是“蕉下客”,理由是园中“芭蕉梧桐尽有”,自己“最喜芭蕉”。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对芭蕉为怨悱,其诗词也柔婉动人,古人把伤心、愁闷借着雨打芭蕉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夜雨


  唐-白居易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注:白居易的这首诗,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诗意含蓄、韵味悠长。它们是在诗人谪居江州时写的。


  此诗既透露了诗人孤寂的心情和零落之苦,也写出诗人的夜深难寐。其后两句,隔着窗户凭着听觉得知夜雨降临。由身闻其声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将夜雨描写得淋漓尽致。


  本诗对仗工整,用物对比;着眼点一致,皆是凭着主观直觉去发现描写,从屋内写外景,曲折有致;情调相同,夜深人静,万籁俱寂,诗人孤独寂寞,夜不成眠。


  

  芭蕉


  唐-杜牧


  

  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


  怜渠点滴声,留得归乡梦。


  梦远莫归乡,觉来一翻动。


  注: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未展芭蕉


  唐-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注:钱珝,字瑞文,吴兴人,吏部尚书徽之子, 钱徽之孙, 善文词。


  据《新唐书·钱徽传》记载,唐昭宗乾宁二年(895)是由宰相王溥荐知制诰,以尚书郎得掌诰命, 进中书舍人。


  光化三年(900)六月,王溥被贬,不久又赐死,这是昭宗时代的一个大狱,钱珝也被牵连,贬抚州司马。


  丰富而优美的联想,往往是诗歌创作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咏物诗,诗意的联想更显得重要。钱珝这首《未展芭蕉》就是运用联想的杰作。


  诗意的想象与联想,归根结蒂还是于对生活的细心体察和深切体验。如果钱珝对生活中受到环境束缚、心灵上受到禁锢的少女缺乏了解与同情,那么他是无论如何不会产生上面那一系列诗意的联想的,也绝不会从单调的未展芭蕉身上发现含情不展的少女的感情与气质的。


  

  题金州西园九首-芭蕉屏


  唐-姚合


  

  芭蕉丛丛生,月照参差影。


  数叶大如墙,作我门之屏。


  稍稍闻见稀,耳目得安静。


  注:姚合(卒于约855年)中国唐代杰出诗人,字大凝,祖籍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出自大名鼎鼎的吴兴姚氏,唐代名相姚崇曾侄孙。元和十一年(816)进士,授武功主簿。历任监察御史,金、杭二州刺史、刑部郎中、给事中等职,终秘书少监。世称姚武功,其诗派称武功体。姚合在当时诗名很盛,与贾岛友善,诗亦相近,然较贾略平浅,世称姚贾。擅长五律,以幽折清峭见长,善于摹写自然景物及萧条官况,时有佳句。但风格题材较单调,刻画景物较琐细。其诗曾为南宋永嘉四灵及江湖派诗人所师法。今传《姚少监诗集》10卷,另编有《极玄集》。


  

  芭蕉(数岁时作,传于都下)


  唐-路德延


  

  一种灵苗异,天然体性虚。


  叶如斜界纸,心似倒抽书。


  注:唐代冠氏人。光化初擢第,天佑中授拾遗。河中节度使朱友谦辟掌书记。诗三首。


  

  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宋-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


  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


  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注:这首词作于南渡以后,通过雨打芭蕉引起的愁思,表达思念故国、故乡的深情。上片咏物,借芭蕉展心,反衬自己愁怀永结、郁郁寡欢的心情和意绪。首句“窗前谁种芭蕉树”,似在询问,似在埋怨,无人回答,也无须回答。然而通过这一设问,自然而然地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南方特有的芭蕉庭院。接着,再抓住芭蕉叶心长卷、叶大多荫的特点加以咏写。蕉心长卷,一叶叶,一层层,不断地向外舒展。阔大的蕉叶,似巨掌,似绿扇,一张张,一面面,伸向空间,布满庭院,散发着清秀,点缀着南国的夏秋。第二句“阴满中庭”形象而逼真地描绘出这一景象。第三句重复上句,再用一个“阴满中庭”进行吟咏,使人如临庭前,如立窗下,身受绿叶的遮蔽,进而注视到蕉叶的舒卷。“叶叶心心,舒展有馀情”,歇拍二句寄情于物,寓情于景。“叶叶”与“心心”,两对叠字连用,一面从听觉方面形成应接不暇之感,—面从视觉印象方面,向人展示蕉叶不断舒展的动态。而蕉心常卷,犹如愁情无极,嫩黄浅绿的蕉心中,紧裹着绵绵不尽的情思。全词篇幅短小而情意深蕴。语言明白晓畅,能充分运用双声叠韵、重言叠句以及设问和口语的长处,形成参差错落、顿挫有致的韵律;又能抓住芭蕉的形象特征,采用即景抒情,寓情于物,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抒发国破家亡后难言的伤痛;用笔轻灵而感情凝重,体现出漱玉词语新意隽、顿挫有致的优点。


  

  菩萨蛮·芭蕉


  宋-张鎡


  

  风流不把花为主。多情管定烟和雨。


  潇洒绿衣长。满身无限凉。


  文笺舒卷处。似索题诗句。


  莫凭小阑干。月明生夜寒。


  注:张鎡,字功甫,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居临安,卜居南湖。循王张俊之曾孙。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张鎡出身华贵,能诗擅词,又善画竹石古木。尝学诗于陆游。尤袤、杨万里、辛弃疾、姜夔等皆与之交游。《齐东野语》载“其园池声妓服玩之丽甲天下”,又以其牡丹会闻名于世。


  在诗词中,芭蕉常常同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添字丑奴儿》)把伤心、愁闷情绪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甚至还颇为怨悱。张鎡这首词的感情抒发却相当空灵含蓄。他的哀愁和悲凉并没有直接倾吐,而是在雨丝烟雾里,在寒夜月色中,朦胧而自然地流露出来。一缕淡淡的哀愁回肠九曲,大有欲吐又吞、欲说还休的况味。


  张鎡的这首词与唐代钱珝的《未展芭蕉》诗(冷烛无烟绿惜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车风暗拆看。),虽然暗示性有所不及,但在总体意境上更富有象征意蕴,表达上也越显得曲折幽深。


  

  芭蕉雨


  宋-程垓


  

  雨过凉生藕叶。晚庭消尽暑,浑无热。


  枕簟不胜香滑。


  争奈宝帐情生,金尊意惬。


  玉人何处梦蝶。思一见冰雪。


  须写个帖儿、丁宁说。


  试问道、肯来么,


  今夜小院无人,重楼有月。


  注:「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咏芭蕉


  宋-杨万里


  

  骨相玲珑透八窗,花头倒插紫荷香。


  绕身无数青罗扇,风不来时也自凉。


  注: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卒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此诗不仅写出了芭蕉的花姿、香气,而且巧于摹形,启人想象,诙谐幽默而富于意趣。


  

  芭蕉


  金-姚孝锡


  

  凤翅摇寒碧,虚庭暑不侵。


  何因有恨事,常未舒心。


  注:姚孝锡(1097—1179) 字仲纯,号醉轩。江苏省丰县人。金代文学家。姚孝锡所作诗文另有意趣,着有《鸡肋集》,已佚。


  

  题芭蕉


  明-高启


  

  丛蕉倚孤石,绿映闲庭宇。


  客意不惊秋,潇潇任风雨。


  注: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雨蕉


  明-汤显祖


  

  东风吹展半廓青,数叶芭蕉未拟听。


  记得楚江残雨夜,背灯人语醉初醒。


  注: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


  清-纳兰性德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


  欲眠还展旧时书。


  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


  幽窗冷雨一灯孤。


  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注:此词写于雨夜,怀念逝去的妻子。纳兰容若相知相守了三年的妻子突然离开了人世,从此天人两隔。回想起当时灯下教妻习字的情景,他泪满衣襟,写下此词。夜雨淅沥,敲打着院中的芭蕉,也一声声敲在他的心上。


  

  咏芭蕉


  清-郑板桥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注:这是一首咏物诗。正如王国维所说“以我观物,则物皆著我之色彩”,诗人把自己主观的情感赋予本为无情的芭蕉,认为“一叶才舒一叶生”,将芭蕉写得缱绻多情。诗人又用外来的风雨比喻外界对于芭蕉的摧残,益发增加了芭蕉哀怨的情致。


  -----------------------------------------------------------------------------------------


  中国好诗词,风雅颂古今!中国好诗词打造最纯粹的诗词分享平台!品读、鉴赏经典诗词歌赋,分享、交流精美原创文学。不一样的文学阅读体验,不一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微信公众号:qq274158273 欢迎各位关注,欢迎各位投稿!


  雨打芭蕉什么意思推荐文章5:农历中国 | 五月初一 · 雨打芭蕉青蛙鸣

  田野与池塘里开始蛙鸣,


  预示了夏天的来临。


  而雨打芭蕉落闲庭,


  则意味着南国的雨季来了。


  青蛙喜好阴凉湿润的环境,


  初夏时节雨水多,


  所以雨前雨后,


  田野及池塘里的青蛙,


  就会此起彼伏地鸣叫。


  雨打芭蕉叶带愁,


  心同新月向人羞。


  则暗示着人在雨季时,


  内心的惆怅与思乡之情。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曰:


  “早蛩啼复歇,


  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


  芭蕉先有声。”


  雨打芭蕉什么意思推荐搜索词:

  

  1.高山流水雨打芭蕉什么意思

  

  2.雨打芭蕉什么意思怎样理解

  

  3.雨打芭蕉是什么

  

本文标题:雨打芭蕉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