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属于哪个省推荐文章1:「游记攻略」来到甘肃,怎能不打卡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一株垂柳一扁舟,


  一林黄叶一林秋。


  一湖碧水一明镜,


  一轮明月一乡愁。


  ps:手机横屏观看


  这是一座


  独具历史魅力的美丽小城,


  水在城中,远眺祁连,


  整幅画卷令人着迷!


  嘉峪关——天下第一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公里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之称。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公里。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嘉峪关初建时,是一座6米高的土城,占地2500平方米。现存的关城总面积33500余平方米。


  到嘉峪关,应该看什么?


  内城


  内城西宽东窄,略呈梯形,城高9米,东西开“光化门”和“柔远门”两门。门外各筑有瓮城,城楼对称,三层三檐五间式,周围有廊,单檐歇山顶,高17米。城四隅有角楼,南、北墙中段有敌楼。


  光化门


  光化门(上图),内城东门,门额上刻“光化门”三字,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由时任肃州兵备副宪李端澄主持修建,门洞由自黑山开采的石条铺设而成。光化门,面向东方,表示旭日东升,瑞气普照大地之意。光化楼,为三层三檐歇山顶式结构,楼高17米,精雕细刻,五彩装成,楼阁第一层为砖木结构,第二、三层为木结构榫卯咬合而成。


  我们眼前这历经沧桑却气势依旧的门楼,虽然经历了近五百年的风风雨雨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但仍能巍然屹立于关城之上,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这不禁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超和匠人技术的精妙……


  柔远门


  柔远门,内城西门,门额刻“柔远”二字,意思是明王朝对边陲(关外)各游牧民族实行“怀柔”政策,安抚边远地区,以实现长治久安的治国方略。


  朝宗门


  朝宗门,东瓮城门楼眉额刻有“朝宗”两字,故而得名。“朝宗”表示过往朝廷官员虽远行“极边”,但仍要效忠朝廷,忠于君王。东瓮城劈门南向,不与光化门直通,使关城道路迂回,成为内城的一道防线。


  会极门


  会极门,与东瓮城相对,门额刻有“会极”二字。“会极”,意为从西域而来的诸侯、仕官、商旅等,亲善、友好地在此处相会,从此处经过,共同向中原王朝朝贡。西瓮城也劈门南向,不与内城门直通,使关城更加肃穆幽深。


  角楼


  角楼,内城四角都有角楼,也叫“戍楼”,形如碉堡,是守城士兵值勤放哨的地方。南北城墙建有敌楼,是放置兵器的地方。站在这里回望,“光化楼”、“柔远楼”及“嘉峪关楼”三座高大建筑,同在一条中轴线上。这种“过洞式城门”及高台楼阁建筑形式,是中国几千年建筑历史及建筑形式的延续发展。


  瓮城


  瓮城,是古代城市主要防御设施之一,在城门外口加筑小城,高与大城相同,其形或圆或方,圆者似瓮,故称瓮城,方者亦称方城。嘉峪关东西两瓮城布局森严。


  嘉峪关戏台


  嘉峪关戏台是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嘉峪关游击将军袋什衣主持修建,系当时守城官兵、城内居民及过往商旅的娱乐场所。其形制为典型的中国传统古典戏台。由木制屏风把前后台分隔开,屏风正中央绘制八幅人物图,是人们熟知的“八仙”内容。


  戏台两侧书写有对联:“离合悲欢演往事,愚贤忠佞认当场”。对联高度概括了古往今来人间世事的演义变化及戏曲演出场所的功能作用。


  嘉峪关关城


  嘉峪关关城周长733米。关城正中有一官井,旧有亭,今已废。西门外套筑一道凸形城墙,构成一个罗城,这就是外城。外城比内城高2.7米。外城正中大门额刻“嘉峪关”。


  门顶原有城楼,与东西二楼形制相同,三楼东西成一线。1924年城楼被毁。西面罗城砖砌,东、南、北有土筑围墙,连接长城。城外有城,迭门重城,成并守之势。


  东瓮城外有文昌阁、关帝庙、戏楼,城内靠北有游击衙门府一座,都是清代建筑。新中国成立后,关城曾多次维修加固,至今保存完好。


  文昌阁


  by:中国图库


  文昌阁,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楼阁为两层两檐歇山顶式建筑, 底层两边为单间铺房,四周立红漆明柱18根,形成回廊。内为面宽三间、进深二间的官厅。四面装有花格门窗,上部绘制山水人物彩画80余幅。此阁在明清时为文人墨客会友、吟诗作画、读书的场所。到了清代末年成为文官办公的地方。


  天下雄关碑


  “天下雄关”碑,在嘉峪关城楼西面。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肃州总兵李廷臣视察防务至嘉峪关,见关势雄伟,便写下了“天下雄关”四字,后来镌刻成碑,立于嘉峪关东关坊一里道左。后又移至关西165.7米处。碑坐南向北,碑高3米、宽85厘米。“天下雄关”四字,每字高59厘米、宽45厘米。右上刻一行小字“嘉庆十四年肃州总兵李廷臣书四字”。


  如今的嘉峪关,已没了当年的刀光剑影、战马嘶鸣,而是多了一份宁静,在城墙上悠闲的漫步,感受着戈壁的阳光,听风、看花……


  嘉峪关,虽然已没有当年的喧嚣,或许还有一些寂寥,但它的典雅、大气、古朴和雄浑依旧存在,好像在向人们诉说着那段金戈铁马的旧事……


  整理于:蚂蜂窝、网络


  嘉峪关属于哪个省推荐文章2:甘肃省12个地级市,西部的嘉峪关市,为何总计才25万人?

  甘肃省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省份,总计下辖了12个地级市和2个自治州,合计为14个地级行政区划。在12个地级市中,嘉峪关市是甘肃省管辖面积最小的一个地级市。即使放在全国,嘉峪关市的管辖区面积,仍是最小的之一。因为嘉峪关市连一个县或者区都没有,地级市直接管理街道和乡镇。那么,嘉峪关市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今天,我们仔细聊聊这个复杂的问题。


  首先,我们聊聊甘肃省的历史发展和成型。甘肃省很多地名都很有趣,拥有很大的含义。例如张掖、酒泉、武威等等,都与汉匈战争有关,象征着汉朝的赫赫军威。在汉武帝在位时期,经历了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以后,汉朝对北方的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经历几轮大决战以后,汉朝从匈奴的手里,夺取了现在的甘肃等地。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甘肃地区成为了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原王朝必须守卫的地区。


  从汉朝到唐朝,中原王朝一直经营着丝绸之路。但是从宋朝开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中原王朝对甘肃、宁夏等地失去了控制。13世纪,北方的元朝崛起以后,先后消灭了大金国、西夏国、吐蕃国、西辽国、大理国、南宋等一系列政权,建立了不可一世的大帝国。但是,由于疆域面积空前辽阔,唐宋时期的州县两级行政区划,并不适合元朝的统治。在这样的情况下,元朝推出了行中书省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例如四川行省、湖广行省等等。在元朝统治时期,甘肃行省已经建立。


  不过,元朝甘肃省的行政区划面积比现在的甘肃省大得多。明朝驱逐了元朝统治以后,继续使用元朝遗留下来的行省制度,但进行了全面的完善。由于元朝行省制度问题很多,在元朝末期出现了地方官员武装割据的情况。明朝吸取了元朝的教训,把全国划分为13个省和2个直隶区。但是,由于元朝势力仍在北方不断反扑,为了拱卫西北地区,统一调整西北地区的防御力量,明朝撤销了甘肃省,把甘肃省并不是陕西省。


  其实,明朝仅仅控制了甘肃省的部分地区。当时,嘉峪关成为了明朝西北地区最重要的军事要塞。17世纪中期,已经统治了200多年的明朝灭亡,东北地区的清朝开始大举入关,并且在10多年时间里,确立了对中原各地的统治。随着外部环境的稳定,清朝开始处理各种内部威胁,陕西省的面积太大,而是民风彪悍,并不利于清朝的统治。在康熙皇帝在位的初期,清朝把陕西省拆分为甘肃省和陕西省,甘肃省重新建立。不过,由于西北准噶尔部的原因,甘肃省的行政区划并没有完全确立。


  到了乾隆皇帝在位时期,准噶尔部灭亡之后,甘肃省的行政区划彻底稳定下来。清朝的甘肃省面积很大,包括了现在的甘肃、宁夏、内蒙古的西部、新疆的东部和青海的东部等地。当时,在甘肃省各个地区能够看到不同的风土人情。在近现代历史上,甘肃省行政区划的一系列调整,基本上都是在清朝甘肃省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转眼到了建国的初期,随着战争基本结束,我国进入了战后恢复和经济发展的阶段。


  在50年代前期,嘉峪关地区先后隶属于甘肃省酒泉专区、张掖专区管理。到了50年代中期,嘉峪关周边地区发展了大量的铁矿和铜矿,而且储量非常巨大。在国家一系列重点项目展开的情况下,我国需要更多的铁矿石和铜矿石。1958年,我国成立了酒泉钢铁公司,并且在酒泉县、肃南县部分地区的基础上,成立了嘉峪关市筹备委员会。一转眼到了1965年,当时,酒泉钢铁公司已经初具规模,而且效益非常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嘉峪关市成立。不过,由于当时的行政区划以专区为主,嘉峪关市的地位不算很高。


  进入70年代以后,鉴于嘉峪关市的实际情况。1971年,嘉峪关市被提升为省辖市,直接隶属于甘肃省管理。经过勘探,嘉峪关市的铁矿石储量高达5.4亿吨,此外,每年还能提供100万吨的石灰石。对于经济建设来说,嘉峪关的铁矿石至关重要。一转眼进入了80年代,当时,我国已经开始了改革开放,经济开始持续发展。为了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沿海省份的很多地区,开始逐步改革为地级市。


  我国内陆地区的各个省份,也逐步开始了地区向地级市的转变。在80年代,嘉峪关市被调整为地级市。但是,嘉峪关市作为一个地级市,并不管理各个县、县级市或者各个区,而是直接管理街道和各个乡镇。嘉峪关市总计管理了8个街道和3个镇,全市总人口为25万多人。其中,大部分人都是钢铁工人或者家属。作为一个地级市仅仅拥有25万多人,管理不了县和区,直接管理街道。这样的情况在全国来说也是比较少见的,当然,这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纵观全国各地,凡是纯资源城市,管辖区面积一般都不会很大。


  其实,类似于嘉峪关市这样的情况,在全国并非是个例,例如甘肃省的玉门市、云南的东川市等等,地位曾经与嘉峪关市类似。但是,随着经济转型、资源枯竭,这些城市要么成为了县级市,要么则成为了区。除了钢铁资源之外,嘉峪关市还是一个以旅游为主的城市。虽然嘉峪关市没有直接管理县和区,但行政级别属于地级市,属于甘肃省行政面积最小的地级市。关于我国各地区行政区划调整的故事还有很多,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嘉峪关属于哪个省推荐文章3:雄关漫道,悠悠翠色添彩——记甘肃省嘉峪关市从戈壁到绿洲的变迁

  甘肃省嘉峪关市地处西北荒漠戈壁,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地表多被砾石覆盖,缺少种植用土。面对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嘉峪关市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和绿化建设工程,打造戈壁绿城,在城乡总体规划中突出绿化工作,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的建设管理城市,合理布局城市空间,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如今嘉峪关市上下走出了播绿、护绿、惜绿的常态化道路。


  据嘉峪关市林业和草原局园林绿化大队队长彭燕梅介绍,嘉峪关市从1995年开始,连续26年开展“义务植树年活动”,全市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将曾经遍地砂石的不毛之地建设成了绿树、蓝天、碧湖交相辉映的现代化工业旅游城市。每年春秋植树期间,全市各部门、各单位都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参加拉土、挖坑、植树等义务劳动,完成义务植树任务。园林绿化的艰辛和困难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在戈壁滩上种活一棵树,艰辛程度不亚于养活一个孩子。”彭燕梅饱含深情的说。


  据了解,截止目前,嘉峪关市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为2775.69公顷,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了39.4%和40.5%,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6.39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12.01%,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16.51%。并于2016年1月15日,经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嘉峪关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荣誉称号。


  34岁的王喜玲是土生土长的嘉峪关人,谈及创城为嘉峪关带来的变化时,她表示,城市绿化不仅仅使自己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更加可喜的是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现在基本上没人乱丢垃圾啦”,她笑着告诉记者。


  今年,嘉峪关市完成了“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网站建设,拓宽义务植树尽责渠道。相继建成了党员林、国防林、双拥林、青年林和巾帼林,种草种树、美化家园已成为嘉峪关人的一种品格特征和自觉行动。人民群众在改造环境的同时,提升了自身素质,建绿、爱绿、护绿的生态文明意识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近年来,嘉峪关市通过持续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品位和形象显著提升,百姓也了城市生态环境巨大变化所带的丰硕成果,56岁的市民李富梅自从退休后就爱上了太极拳,每天早上和“拳友”们一起健身是她的“必修课”,而绿树成荫的东湖生态旅游景区便成了她们首选之地。


  据悉,嘉峪关市下一步还将持续推进城市绿化品质提升行动, 不断加强精细化管理水平,把更多的科学技术运用到绿化养护工作中去,用绿色绘就市民幸福生活底色。


  (中国日甘肃记者站)


  嘉峪关属于哪个省推荐文章4:世界上利用天堑最经典的国防工程——嘉峪关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我国广袤的黄土高原上,在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交接处,有一处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古代军事城堡,它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现成为万里长城沿线最为壮观的关城。嘉峪关关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宽约15公里的峡谷地带,该峡谷南部的讨赖河谷,又构成关防的天然屏障。 嘉峪关附近烽燧、墩台纵横交错,关城东、西、南、北、 东北 各路共有墩台66座。嘉峪关地势天成,攻防兼备,与附近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设施构成了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严密军事防御体系,被誉为“天下雄关”名副其实。嘉峪关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这个狭小的区域有如此众多的国防设施和军事工程,世界罕见,充分证明这里曾经何其重要。嘉峪关防线是世界上利用天堑最经典的国防工程。在河西和中亚范围,再找不到这样一个地方,适合建立最低成本、最高效率(戍守成本最低)的国家防御工事。嘉峪关关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嘉峪关关城布局合理,建筑得法。关城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它由:内城、瓮城、 罗城 、城壕及三座三层三檐歇山顶式高台楼阁建筑和城壕、长城峰台等组成。内城是关城的主体和中心,其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内城四角有角楼,也叫“戍楼”,形如碉堡,是守城士兵值勤放哨的地方。南北城墙建有敌楼,是放置兵器的地方。站在这里回望,“光化楼”、“柔远楼”及“ 嘉峪关楼”三座高大建筑,同在一条中轴线上。这种“过洞式城门”及 高台楼阁建筑形式,是中国几千年建筑历史及建筑形式的延续发展。


  :新华号 难得精明


  嘉峪关属于哪个省推荐文章5: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千米。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


  嘉峪关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壹点号 钟福生摄影


  找记者、求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料!


  嘉峪关属于哪个省推荐搜索词:

  

  1.嘉峪关属于哪个省市

  

  2.嘉峪关属于哪个省市 甘肃

  

  3.嘉峪关是什么省份

  

本文标题:嘉峪关属于哪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