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方研修学院
北京东方研修学院推荐文章1:北京东方老年研修学院成立10周年表彰大会举行
本网北京21日电 北京东方老年研修学院(原北京东方妇女老年大学)成立10周年表彰大会日前在北京举行。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顾秀莲副委员长和与会领导为获奖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活动现场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创会会长、北京东方老年研修学院首任校长顾秀莲,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李宝库,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北京东方老年研修学院校长王萍,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朱萍,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老年学创始人邬沧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常务副会长刁海峰,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胡振华,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昭文,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副主任付琳,北京市朝阳社区学院院长马金东、白新睿,学校首任副校长回春茹、贾秀总等应邀出席。现任学校领导和河南焦作校区、天津校区的有关领导,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代表,以及来自北京、焦作、天津的老年学员代表参会。
据介绍,北京东方妇女老年大学成立于2008年初,2009年列为北京市属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2018年学校更名为北京东方老年研修学院。大会以10年工作总结告、画册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示了该校团结奋进创新发展的10年历程。北京东方老年研修学院现已成为一所创新型老年大学和“全国示范老年大学”。
10年办学,10年成长。学校在首任校长顾秀莲带领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配合,主动参与,以“小平台、高起点、大服务、新思路”为办学理念,以“三结合三为主”“三对接一融合”为办学原则,“以扎根社区、深入家庭、服务百姓、关注妇女、重点老幼”为办学特色,创立了“北京东方幸福养老大课堂”、“北京东方老年文化节”、“国际老年教育论坛”和“成语文化龙门”等品牌,在10年教育发展的里程中,留下了一串踏实的脚印。
在大会上,王萍校长表示,在庆祝建校10周年之际,举行表彰活动,旨在向典范致敬,继往开来,传承和发扬获奖单位与个人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与优良作风,砥砺前行。因此学校决定,设立老年教育特殊贡献奖、老年教育资深专家奖、老年教育优秀教师奖、老年教育科研成就奖、老年教育示范教学基地奖、老年教育优秀学员奖、老年教育爱心奉献奖和老年教育优秀团队奖等八个奖项,对所有关心、关注、支持和参与北京东方老年研修学院10年发展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给予奖励。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为北京东方老年研修学院颁发“老年教育特殊贡献奖”,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等17家单位发来贺信,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常务副会长刁海峰在大会致贺词。与会的老年学员们还进行了学习汇演出,展示了老年人接受老年教育后积极的心态、良好的精神面貌。(李凤鸣)
北京东方研修学院推荐文章2:想学知识却掉入推销现场!警惕没资质的“假老年大学”
北京日客户端
本想着个老年大学,结果感觉掉入了推销现场。体验课还没上完,销售人员就一直信息轰炸催促正式课,价格还不便宜。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有不少机构打着“老年大学”的旗号对外招生,有老人不明所以,误以为其是政府所办,但殊不知这只是私人所办的俱乐部,有些甚至连办学许可证都没有。
直播课变录播 群里全是课“托儿”
今年65岁的金大爷,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了一家“老年大学”推出免费唱歌体验课的广告。本就打算丰富退休生活的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了名。
接待他的班主任介绍,体验课在线上进行,共分为6天,每天晚上会有2小时左右的直播内容。前三天的课,老师确实讲了一些唱歌的技巧,到了第四天,老师变成了推销员,原价12000多元的课,特价只要2980元,而且只有200个名额。
乍一看,学费一下子免了1万元,好像捡了个大便宜,但金大爷转念一想,2980元的课,还是在线上,比不少老年大学的线下课还要贵很多了,实在有些不值。更何况,班主任此后一直在微信上“狂轰乱炸”催促名,金大爷实在不胜其烦,体验课也不上了,直接删除了对方的好友。
金大爷体验课的机构,有0元唱歌和0元弹琴两种体验课。记者同时名了两门课,实际体验与金大爷很相似,前三节课比较普通,第四节课则变成了直播带货现场。两门课的推销套路很雷同,都是12000多元的价格“优惠”到2980元,都是只有200个名额,老师在镜头前不断催促:“倒数五个数,链接已经弹出来了,同学们快抢快抢!”“手快有,手慢无!”“进去看到2980元这个价格,直接支付!”
记者名体验课之后,班主任还给学员们统一拉到了一个微信群。在老师推销课程之后,就有不少人在群内声称自己“已名”,还附上了支付截图。但奇怪的是,有些人前一天明明已经付过了学费,第二天又装模作样地咨询该如何缴费,随后又名并支付了一次,看起来很像“托儿”。
这个机构的体验课每周都会办,为了验证是否有猫腻,记者在一周之后以新身份再次名了体验课。一进新班级微信群,就看见了好多“熟脸”,全都是上一周班级里“名缴费”的人。果不其然,到了这周的第四节课,这些人又开始在微信群里当起了“托儿”,各种“已名”和付款截图层出不穷。
此外,记者还对比了前后两个星期的体验课,发现内容完全一样,可以断定课程并非直播而是录播。在第四节课,老师在课堂上不断强调优惠课名额已经越来越少,显然也并非真实情况,而是提前录好的话术。这些话术连同微信群里的各种“托儿”,都是为了营造出一种优惠名额很快会被抢光的紧张氛围,诱导老人缴费课。
自称“老年大学” 却无办学许可证
“海淀区中老年大学春季最新课表来了!”“XXX老年大学欢迎您!”在社交平台上,记者也看到了不少类似的广告,从评论区能看到,有些老人误以为他们是政府所办,还在问地址和价格。这些“老年大学”的真实名称,都是“XX中老年文娱俱乐部”“XX退休俱乐部”。金老师的“老年大学”也位列其中,在北京甚至还有线下校区,推出各种文艺类课程,一节课的价格就要200元。而像是北京老年开放大学这种更为知名的学校推出的绘画、英语、插花课程,一学期8节课,总价也只需要320元到480元。
记者看到,卖课程,只是这些俱乐部变现的其中一环,背后还有一条更为完整的链条。一家自称老年大学的俱乐部,还专门开设了一个“文娱联营”账号,负责对外加盟招商。里面写到,中老年俱乐部的秘诀就是“多做活动”,通过活动来引流,之后让老人充值“低价会员”,“兴趣课程”,再发展老人成为“正价会员”,最后开展“旅游研学”等后端增值服务。
退休俱乐部对外自称“老年大学”,是否有问题?办老年大学应该有怎样的资质?记者看到,这些“退休俱乐部”“中老年俱乐部”都是企业所办,如果他们确实开设了老年大学,则属于民办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提到,对批准设立的民办学校,审批机关应当颁发办学许可证,并向社会公告。
但想查询这些企业和机构有没有办学许可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北京市教委的官方网站上有一个民办教育专栏,其中有民办高校和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查询系统。在 “非全日制非学历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这一栏,记者只看到了一所名叫 “北京东方老年研修学院”的学校。
金大爷课的“老年大学”,并不在这个名录之上,记者拨打了市教委的咨询电话,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在市教委的平台上查询不到,可以看看这家“老年大学”位于哪个区,并咨询这个区的区教委。
“老年大学”的教学点位于东城,记者咨询了东城区教委。工作人员表示,如果要开办老年大学,必须要办学许可证。即使抛开“老年大学”这个字眼,把范围扩大到“面向成年人的教培机构”,同样需要办学许可证。记者又向市监部门确认,想要开办从事语言能力、艺术、体育、科技等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必须要拿到教育行政部门的前置许可,而前置许可就是办学许可证。
随后,东城区教委的工作人员用系统进行了查询,在成人培训机构一栏,找不到这家企业或其所办学校的名字。也就是说,这家自称的“老年大学”并没有办学许可证,但依然在开展各种收费培训项目。
缺乏查询平台 老年大学不好找
记者了解到,目前并没有一个系统能够方便地找到全市所有的公办和民办老年大学,之前北京市教委的查询系统,只能查询到部分信息。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则可以查询一些民办培训机构的办学许可证信息,但并没有老年大学的信息。而且查询时必须要知道具体公司名称,只知道对外的“品牌名称”是不行的。
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中,提到了“建设国家老年大学”的内容,目前国家老年大学已经建成,在其官方网站的最下方,有一个“全国老年教育机构”查询系统。但这个系统中,也并非囊括了全部的老年大学,比如选择北京市之后,只能看到国家老年大学在一些政府机关和大学设立了分校,此外还有一个独立校区位于海淀区魏公村。
而其他的老年大学,就有些“各自为战”了,老人必须要先知道有这样一所老年大学,找到对方的官网或微信公众号,才能找到招生和课程信息。以西城区来说,就有西城区老年开放大学和西城区老年大学两所学校,名字听起来很相似,但其实是两所不同的老年大学,前者是西城区教委主办,后者是西城区文化馆主办,他们发布招生信息都是通过各自的微信公众号。除了区级层面的老年大学,还有北京市教委主办的北京老年开放大学西直门校区,上课的地点也位于西城,这所老年大学同样有自己的招生平台,可以通过其微信公众号或官方网站“京学网”进行名。
想要找一家靠谱的老年大学或面向老年人的培训机构,目前最简单的办法,还是直接咨询区教委、街道和社区,询问辖区里是否有这样的机构。记者了解到,现在北京的各街道都有一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一般是以街道名称命名,这些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都开设了“老年学堂”。在“北京养老服务网”微信小程序里,点击首页中央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按钮,可以看到附近的中心信息,进入任何一家,找到“学堂”页,就能看到近期学堂举办的活动。除此之外,有些养老服务中心还会建立微信群或公众号,在上面不定期发布活动内容。除此之外,有些街道和社区还与民间协会、学会合作,开办社区老年大学,可以和社区咨询,是否有类似的机构。
除了线下课,网上也有一些面向老年人的学习资源。比如国家老年大学的官网上,就有“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链接,课程资源十分丰富,涵盖了健康、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还有“如何用手机拍出专业级照片”“智能手机应用”等实操课程,甚至还有广场舞带练课。
(记者 莫凡)
北京东方研修学院推荐文章3:想学知识却掉入推销现场!警惕没资质的“假老年大学”
北京日客户端
本想着个老年大学,结果感觉掉入了推销现场。体验课还没上完,销售人员就一直信息轰炸催促正式课,价格还不便宜。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有不少机构打着“老年大学”的旗号对外招生,有老人不明所以,误以为其是政府所办,但殊不知这只是私人所办的俱乐部,有些甚至连办学许可证都没有。
直播课变录播 群里全是课“托儿”
今年65岁的金大爷,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了一家“老年大学”推出免费唱歌体验课的广告。本就打算丰富退休生活的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了名。
接待他的班主任介绍,体验课在线上进行,共分为6天,每天晚上会有2小时左右的直播内容。前三天的课,老师确实讲了一些唱歌的技巧,到了第四天,老师变成了推销员,原价12000多元的课,特价只要2980元,而且只有200个名额。
乍一看,学费一下子免了1万元,好像捡了个大便宜,但金大爷转念一想,2980元的课,还是在线上,比不少老年大学的线下课还要贵很多了,实在有些不值。更何况,班主任此后一直在微信上“狂轰滥炸”催促名,金大爷实在不胜其烦,体验课也不上了,直接删除了对方的好友。
金大爷体验课的机构,有0元唱歌和0元弹琴两种体验课。记者同时名了两门课,实际体验与金大爷很相似,前三节课比较普通,第四节课则变成了直播带货现场。两门课的推销套路很雷同,都是12000多元的价格“优惠”到2980元,都是只有200个名额,老师在镜头前不断催促:“倒数五个数,链接已经弹出来了,同学们快抢快抢!”“手快有,手慢无!”“进去看到2980元这个价格,直接支付!”
记者名体验课之后,班主任还给学员们统一拉了一个微信群。在老师推销课程之后,就有不少人在群内声称自己“已名”,还附上了支付截图。但奇怪的是,有些人前一天明明已经付过了学费,第二天又装模作样地咨询该如何缴费,随后又名并支付了一次,看起来很像“托儿”。
这个机构的体验课每周都会办,为了验证是否有猫腻,记者在一周之后以新身份再次名了体验课。一进新班级微信群,就看见了好多“熟脸”,全都是上一周班级里“名缴费”的人。果不其然,到了这周的第四节课,这些人又开始在微信群里当起了“托儿”,各种“已名”和付款截图层出不穷。
此外,记者还对比了前后两个星期的体验课,发现内容完全一样,可以断定课程并非直播而是录播。在第四节课,老师在课堂上不断强调优惠课名额已经越来越少,显然也并非真实情况,而是提前录好的话术。这些话术连同微信群里的各种“托儿”,都是为了营造出一种优惠名额很快会被抢光的紧张氛围,诱导老人缴费课。
自称“老年大学” 却无办学许可证
“海淀区中老年大学春季最新课表来了!”“XXX老年大学欢迎您!”在社交平台上,记者也看到了不少类似的广告,从评论区能看到,有些老人误以为他们是政府所办,还在问地址和价格。这些“老年大学”的真实名称,都是“XX中老年文娱俱乐部”“XX退休俱乐部”。金老师的“老年大学”也位列其中,在北京甚至还有线下校区,推出各种文艺类课程,一节课的价格就要200元。而像是北京老年开放大学这种更为知名的学校推出的绘画、英语、插花等课程,一学期8节课,总价也只需要320元到480元。
记者看到,卖课程,只是这些俱乐部变现的其中一环,背后还有一条更为完整的链条。一家自称老年大学的俱乐部,还专门开设了一个“文娱联营”账号,负责对外加盟招商。里面写到,中老年俱乐部的秘诀就是“多做活动”,通过活动来引流,之后让老人充值“低价会员”,“兴趣课程”,再发展老人成为“正价会员”,最后开展“旅游研学”等后端增值服务。
退休俱乐部对外自称“老年大学”,是否有问题?办老年大学应该有怎样的资质?记者看到,这些“退休俱乐部”“中老年俱乐部”都是企业所办,如果他们确实开设了老年大学,则属于民办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提到,对批准设立的民办学校,审批机关应当颁发办学许可证,并向社会公告。
但想查询这些企业和机构有没有办学许可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北京市教委的官方网站上有一个民办教育专栏,其中有民办高校和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查询系统。在“非全日制非学历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这一栏,记者只看到了一所名叫“北京东方老年研修学院”的学校。
金大爷课的“老年大学”,并不在这个名录之上,记者拨打了市教委的咨询电话,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在市教委的平台上查询不到,可以看看这家“老年大学”位于哪个区,并咨询这个区的区教委。
“老年大学”的教学点位于东城,记者咨询了东城区教委。工作人员表示,如果要开办老年大学,必须要办学许可证。即使抛开“老年大学”这个字眼,把范围扩大到“面向成年人的教培机构”,同样需要办学许可证。记者又向市监部门确认,想要开办从事语言能力、艺术、体育、科技等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必须要拿到教育行政部门的前置许可,而前置许可就是办学许可证。
随后,东城区教委的工作人员用系统进行了查询,在成人培训机构一栏,找不到这家企业或其所办学校的名字。也就是说,这家自称的“老年大学”并没有办学许可证,但依然在开展各种收费培训项目。
缺乏查询平台 老年大学不好找
记者了解到,目前并没有一个系统能够方便地找到全市所有的公办和民办老年大学,之前北京市教委的查询系统,只能查询到部分信息。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则可以查询一些民办培训机构的办学许可证信息,但并没有老年大学的信息。而且查询时必须要知道具体公司名称,只知道对外的“品牌名称”是不行的。
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中,提到了“建设国家老年大学”的内容,目前国家老年大学已经建成,在其官方网站的最下方,有一个“全国老年教育机构”查询系统。但这个系统中,也并非囊括了全部的老年大学,比如选择北京市之后,只能看到国家老年大学在一些政府机关和大学设立了分校,此外还有一个独立校区位于海淀区魏公村。
而其他的老年大学,就有些“各自为战”了,老人必须要先知道有这样一所老年大学,找到对方的官网或微信公众号,才能找到招生和课程信息。以西城区来说,就有西城区老年开放大学和西城区老年大学两所学校,名字听起来很相似,但其实是两所不同的老年大学,前者是西城区教委主办,后者是西城区文化馆主办,他们发布招生信息都是通过各自的微信公众号。除了区级层面的老年大学,还有北京市教委主办的北京老年开放大学西直门校区,上课的地点也位于西城,这所老年大学同样有自己的招生平台,可以通过其微信公众号或官方网站“京学网”进行名。
想要找一家靠谱的老年大学或面向老年人的培训机构,目前最简单的办法,还是直接咨询区教委、街道和社区,询问辖区里是否有这样的机构。记者了解到,现在北京的各街道都有一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一般是以街道名称命名,这些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都开设了“老年学堂”。在“北京养老服务网”微信小程序里,点击首页中央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按钮,可以看到附近的中心信息,进入任何一家,找到“学堂”页,就能看到近期学堂举办的活动。除此之外,有些养老服务中心还会建立微信群或公众号,在上面不定期发布活动内容。除此之外,有些街道和社区还与民间协会、学会合作,开办社区老年大学,可以和社区咨询,是否有类似的机构。
除了线下课,网上也有一些面向老年人的学习资源。比如国家老年大学的官网上,就有“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链接,课程资源十分丰富,涵盖了健康、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还有“如何用手机拍出专业级照片”“智能手机应用”等实操课程,甚至还有广场舞带练课。
北京东方研修学院推荐文章4:引诱贷款交费、无办学许可……假“老年大学”群里全是托儿
本想着个老年大学,结果感觉掉入了推销现场。体验课还没上完,销售人员就开始信息轰炸催促正式课,价格还不便宜。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有不少机构打着“老年大学”的旗号对外招生,有老人不明所以,误以为其是政府所办,但殊不知这只是私人所办的俱乐部,有些甚至连办学许可证都没有。
平台上的“老年大学”广告
金大爷上的“老年大学”,正式课价格不菲
直播课变录播 引诱贷款交费
今年65岁的金大爷,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了一家“老年大学”推出免费唱歌体验课的广告,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了名。接待他的班主任介绍,体验课在线上进行,共分为6天,每天晚上会有2小时左右的直播内容。前三天的课,老师确实讲了一些唱歌的技巧,到了第四天,老师变成了推销员,原价12000多元的课,特价只要2980元,而且只有200个名额。
乍一看,学费一下子免了1万元,好像捡了个大便宜,但金大爷转念一想,2980元的课,还是在线上,比不少老年大学的线下课还要贵很多,实在有些不值。更何况,班主任此后一直在微信上“狂轰滥炸”催促名,金大爷实在不胜其烦,体验课也不上了,直接删除了对方的好友。
金大爷体验课的机构,有0元唱歌和0元弹琴两种体验课。记者同时名了两门课,实际体验与金大爷很相似,前三节课比较普通,第四节课则变成了直播带货现场。两门课的推销套路很雷同,都是12000多元的价格“优惠”到2980元,都是只有200个名额,老师在镜头前不断催促:“倒数五个数,链接已经弹出来了,同学们快抢快抢!”
记者名体验课之后,班主任还给学员们统一拉进了微信群。在老师推销课程后,就有不少人在群内声称自己“已名”,还附上了支付截图。但奇怪的是,有些人前一天明明已经付过了学费,第二天又咨询该如何交费,随后又名并支付了一次,看起来很像“托儿”。
这个机构的体验课每周都会办,为了验证是否有猫腻,记者在一周之后以新身份再次名了体验课。一进新班级微信群,就看见了好多“熟脸”,全都是上一周班级里“名交费”的人。果不其然,到了这周的第四节课,这些人又开始在微信群里当起了“托儿”,各种“已名”和付款截图层出不穷。
眼看记者迟迟不课,班主任甚至在催促班时特意嘱咐,“支持花呗、信用卡”。事实上,之前群里的托儿在晒截图时,有人也会很生硬地补上一句:“老师我刚刚是用花呗交费”,为的也是鼓动老人贷款课。
此外,记者还对比了前后两个星期的体验课,发现内容完全一样,可以断定课程并非直播而是录播。在第四节课,老师在课堂上不断强调优惠课名额已经越来越少,显然也是提前录好的话术。这些话术连同微信群里的各种“托儿”,都是为了营造出一种优惠名额很快会被抢光的紧张氛围,诱导老人交费课。
老师暗示学生贷款课
自称“老年大学” 却无办学许可
“海淀区中老年大学春季最新课表来了!”“×××老年大学欢迎您!”在社交平台上,记者也看到了不少类似的广告,从评论区能看到,有些老人误以为他们是政府所办,还在问地址和价格。这些“老年大学”的真实名称,都是“××中老年文娱俱乐部”“××退休俱乐部”。金大爷的“老年大学”也位列其中,在北京甚至还有线下校区,推出各种文艺类课程,一节课的价格就要200元。而像是北京老年开放大学这种更为知名的学校推出的绘画、英语、插花课程,一学期8节课,总价也只需要320元到480元。
记者看到,卖课程只是这些俱乐部变现的其中一环,背后还有一条更为完整的链条。一家自称老年大学的俱乐部,还专门开设了一个“文娱联营”账号,负责对外加盟招商。里面写到,中老年俱乐部的秘诀就是“多做活动”,通过活动来引流,之后让老人充值“低价会员”,“兴趣课程”,再发展老人成为“正价会员”,最后开展“旅游研学”等后端增值服务。
退休俱乐部对外自称“老年大学”,是否有问题?办老年大学应该有怎样的资质?记者看到,这些“退休俱乐部”“中老年俱乐部”都是企业所办,如果他们确实开设了老年大学,则属于民办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提到,对批准设立的民办学校,审批机关应当颁发办学许可证,并向社会公告。
但想查询这些企业和机构有没有办学许可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北京市教委的官方网站上有一个民办教育专栏,其中有民办高校和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查询系统。在 “非全日制非学历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这一栏,记者只看到了一所名叫 “北京东方老年研修学院”的学校。
金大爷课的“老年大学”,并不在这个名录之上,记者拨打了市教委的咨询电话,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在市教委的平台上查询不到,可以看看这家“老年大学”位于哪个区,并咨询这个区的区教委。
“老年大学”的教学点位于东城,记者咨询了东城区教委。工作人员表示,如果要开办老年大学,必须要办学许可证。即使抛开“老年大学”这个字眼,把范围扩大到“面向成年人的教培机构”,同样需要办学许可证。记者又向相关部门确认,想要开办从事语言能力、艺术、体育、科技等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必须要拿到教育行政部门的前置许可,而前置许可就是办学许可证。
随后,东城区教委的工作人员用系统进行了查询,在成人培训机构一栏,找不到这家企业或其所办学校的名字。也就是说,这家自称的“老年大学”并没有办学许可证,但依然在开展各种收费培训项目。
“学员”称已经交费课,实际上是托儿
缺乏查询平台 难寻正规机构
记者了解到,目前并没有一个系统能够方便地找到全市所有的公办和民办老年大学,之前北京市教委的查询系统,只能查询到部分信息。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则可以查询一些民办培训机构的办学许可证信息,但并没有老年大学的信息。而且查询时必须要知道具体公司名称,只知道对外的“品牌名称”是不行的。
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中,提到了“建设国家老年大学”的内容,目前国家老年大学已经建成,在其官方网站的最下方,有一个“全国老年教育机构”查询系统。但这个系统中,也并非囊括了全部的老年大学,比如选择北京市之后,只能看到国家老年大学在一些政府机关和大学设立了分校,此外还有一个独立校区位于海淀区魏公村。
而其他的老年大学,就有些“各自为战”了,老人必须要先知道有这样一所老年大学,找到对方的官网或微信公众号,才能找到招生和课程信息。以西城区来说,就有西城区老年开放大学和西城区老年大学两所学校,名字听起来很相似,但其实是两所不同的老年大学,前者是西城区教委主办,后者是西城区文化馆主办,他们发布招生信息都是通过各自的微信公众号。除了区级层面的老年大学,还有北京市教委主办的北京老年开放大学西直门校区,上课的地点也位于西城,这所老年大学同样有自己的招生平台,可以通过其微信公众号或官方网站“京学网”进行名。
想要找一家靠谱的老年大学或面向老年人的培训机构,目前最简单的办法,还是直接咨询区教委、街道和社区,询问辖区里是否有这样的机构。记者了解到,现在北京的各街道都有一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一般是以街道名称命名,这些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都开设了“老年学堂”。在“北京养老服务网”微信小程序里,点击首页中央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按钮,可以看到附近的中心信息,进入任何一家,找到“学堂”页,就能看到近期学堂举办的活动。除此之外,有些养老服务中心还会建立微信群或公众号,在上面不定期发布活动内容。除此之外,有些街道和社区还与民间协会、学会合作,开办社区老年大学,可以和社区咨询,是否有类似的机构。
除了线下课,网上也有一些面向老年人的学习资源。比如国家老年大学的官网上,就有“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链接,课程资源十分丰富,涵盖了健康、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还有“如何用手机拍出专业级照片”“智能手机应用”等实操课程,甚至还有广场舞带练课。
(:北京晚)
北京东方研修学院推荐文章5:引诱贷款交费、无办学许可……假“老年大学”群里全是托儿
:北京晚
本想着个老年大学,结果感觉掉入了推销现场。体验课还没上完,销售人员就开始信息轰炸催促正式课,价格还不便宜。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有不少机构打着“老年大学”的旗号对外招生,有老人不明所以,误以为其是政府所办,但殊不知这只是私人所办的俱乐部,有些甚至连办学许可证都没有。
▍直播课变录播 引诱贷款交费
今年65岁的金大爷,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了一家“老年大学”推出免费唱歌体验课的广告,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了名。接待他的班主任介绍,体验课在线上进行,共分为6天,每天晚上会有2小时左右的直播内容。前三天的课,老师确实讲了一些唱歌的技巧,到了第四天,老师变成了推销员,原价12000多元的课,特价只要2980元,而且只有200个名额。
乍一看,学费一下子免了1万元,好像捡了个大便宜,但金大爷转念一想,2980元的课,还是在线上,比不少老年大学的线下课还要贵很多,实在有些不值。更何况,班主任此后一直在微信上“狂轰滥炸”催促名,金大爷实在不胜其烦,体验课也不上了,直接删除了对方的好友。
金大爷体验课的机构,有0元唱歌和0元弹琴两种体验课。记者同时名了两门课,实际体验与金大爷很相似,前三节课比较普通,第四节课则变成了直播带货现场。两门课的推销套路很雷同,都是12000多元的价格“优惠”到2980元,都是只有200个名额,老师在镜头前不断催促:“倒数五个数,链接已经弹出来了,同学们快抢快抢!”
记者名体验课之后,班主任还给学员们统一拉进了微信群。在老师推销课程后,就有不少人在群内声称自己“已名”,还附上了支付截图。但奇怪的是,有些人前一天明明已经付过了学费,第二天又咨询该如何交费,随后又名并支付了一次,看起来很像“托儿”。
这个机构的体验课每周都会办,为了验证是否有猫腻,记者在一周之后以新身份再次名了体验课。一进新班级微信群,就看见了好多“熟脸”,全都是上一周班级里“名交费”的人。果不其然,到了这周的第四节课,这些人又开始在微信群里当起了“托儿”,各种“已名”和付款截图层出不穷。
眼看记者迟迟不课,班主任甚至在催促班时特意嘱咐,“支持花呗、信用卡”。事实上,之前群里的托儿在晒截图时,有人也会很生硬地补上一句:“老师我刚刚是用花呗交费”,为的也是鼓动老人贷款课。
此外,记者还对比了前后两个星期的体验课,发现内容完全一样,可以断定课程并非直播而是录播。在第四节课,老师在课堂上不断强调优惠课名额已经越来越少,显然也是提前录好的话术。这些话术连同微信群里的各种“托儿”,都是为了营造出一种优惠名额很快会被抢光的紧张氛围,诱导老人交费课。
▍自称“老年大学” 却无办学许可
“海淀区中老年大学春季最新课表来了!”“×××老年大学欢迎您!”在社交平台上,记者也看到了不少类似的广告,从评论区能看到,有些老人误以为他们是政府所办,还在问地址和价格。这些“老年大学”的真实名称,都是“××中老年文娱俱乐部”“××退休俱乐部”。金大爷的“老年大学”也位列其中,在北京甚至还有线下校区,推出各种文艺类课程,一节课的价格就要200元。而像是北京老年开放大学这种更为知名的学校推出的绘画、英语、插花课程,一学期8节课,总价也只需要320元到480元。
记者看到,卖课程只是这些俱乐部变现的其中一环,背后还有一条更为完整的链条。一家自称老年大学的俱乐部,还专门开设了一个“文娱联营”账号,负责对外加盟招商。里面写到,中老年俱乐部的秘诀就是“多做活动”,通过活动来引流,之后让老人充值“低价会员”,“兴趣课程”,再发展老人成为“正价会员”,最后开展“旅游研学”等后端增值服务。
退休俱乐部对外自称“老年大学”,是否有问题?办老年大学应该有怎样的资质?记者看到,这些“退休俱乐部”“中老年俱乐部”都是企业所办,如果他们确实开设了老年大学,则属于民办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提到,对批准设立的民办学校,审批机关应当颁发办学许可证,并向社会公告。
但想查询这些企业和机构有没有办学许可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北京市教委的官方网站上有一个民办教育专栏,其中有民办高校和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查询系统。在 “非全日制非学历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这一栏,记者只看到了一所名叫 “北京东方老年研修学院”的学校。
金大爷课的“老年大学”,并不在这个名录之上,记者拨打了市教委的咨询电话,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在市教委的平台上查询不到,可以看看这家“老年大学”位于哪个区,并咨询这个区的区教委。
“老年大学”的教学点位于东城,记者咨询了东城区教委。工作人员表示,如果要开办老年大学,必须要办学许可证。即使抛开“老年大学”这个字眼,把范围扩大到“面向成年人的教培机构”,同样需要办学许可证。记者又向相关部门确认,想要开办从事语言能力、艺术、体育、科技等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必须要拿到教育行政部门的前置许可,而前置许可就是办学许可证。
随后,东城区教委的工作人员用系统进行了查询,在成人培训机构一栏,找不到这家企业或其所办学校的名字。也就是说,这家自称的“老年大学”并没有办学许可证,但依然在开展各种收费培训项目。
▍缺乏查询平台 难寻正规机构
记者了解到,目前并没有一个系统能够方便地找到全市所有的公办和民办老年大学,之前北京市教委的查询系统,只能查询到部分信息。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则可以查询一些民办培训机构的办学许可证信息,但并没有老年大学的信息。而且查询时必须要知道具体公司名称,只知道对外的“品牌名称”是不行的。
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中,提到了“建设国家老年大学”的内容,目前国家老年大学已经建成,在其官方网站的最下方,有一个“全国老年教育机构”查询系统。但这个系统中,也并非囊括了全部的老年大学,比如选择北京市之后,只能看到国家老年大学在一些政府机关和大学设立了分校,此外还有一个独立校区位于海淀区魏公村。
而其他的老年大学,就有些“各自为战”了,老人必须要先知道有这样一所老年大学,找到对方的官网或微信公众号,才能找到招生和课程信息。以西城区来说,就有西城区老年开放大学和西城区老年大学两所学校,名字听起来很相似,但其实是两所不同的老年大学,前者是西城区教委主办,后者是西城区文化馆主办,他们发布招生信息都是通过各自的微信公众号。除了区级层面的老年大学,还有北京市教委主办的北京老年开放大学西直门校区,上课的地点也位于西城,这所老年大学同样有自己的招生平台,可以通过其微信公众号或官方网站“京学网”进行名。
想要找一家靠谱的老年大学或面向老年人的培训机构,目前最简单的办法,还是直接咨询区教委、街道和社区,询问辖区里是否有这样的机构。记者了解到,现在北京的各街道都有一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一般是以街道名称命名,这些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都开设了“老年学堂”。在“北京养老服务网”微信小程序里,点击首页中央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按钮,可以看到附近的中心信息,进入任何一家,找到“学堂”页,就能看到近期学堂举办的活动。除此之外,有些养老服务中心还会建立微信群或公众号,在上面不定期发布活动内容。除此之外,有些街道和社区还与民间协会、学会合作,开办社区老年大学,可以和社区咨询,是否有类似的机构。
除了线下课,网上也有一些面向老年人的学习资源。比如国家老年大学的官网上,就有“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链接,课程资源十分丰富,涵盖了健康、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还有“如何用手机拍出专业级照片”“智能手机应用”等实操课程,甚至还有广场舞带练课。 记者 莫凡
北京东方研修学院推荐搜索词:
1.北京东方研修学院的文凭被认可吗
2.北京东方研修学院官网
3.北京东方研修学院地址
本文标题:北京东方研修学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