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美是什么意思
陈世美是什么意思推荐文章1:
陈世美是什么意思推荐文章2:没给同学帮忙而惨遭“社死”,被编排成负心汉,陈世美原型被气死
在中国人印象中,陈世美就是一个负心汉、大渣男,为了荣华富贵,不惜欺君,杀妻灭子,好在天道轮回,他最终被包拯用龙头铡杀了。可是,历史上的陈世美原型是个大清官,与妻子也很恩爱,他生活在清朝,怎么就穿越到宋朝,变成了一个渣男,还被包拯给铡了呢?
一、史书中的“陈世美”
陈世美,原型叫陈年谷,字熟美,均州(今湖北丹江口)人。明天启五年(1625年)出生,崇祯十四年(1641年)考取秀才。
陈年谷先是娶妻张玉梅,成亲后不久就到武昌求学。崇祯十五年,李自成进犯均州。陈年谷之父陈一齐是明代秀才,自言“以忠孝传家,义不可辱”,遂举家自焚,其中也包括儿媳妇张玉梅。
陈年谷得知消息后,十分悲痛,从武昌返回家乡,在亲朋邻里的帮助下,安葬了一家老小。没有生活的陈年谷变卖了家产,在汉江边开垦了一点地,过着半耕半读的日子。
陈浩民版陈世美
时间来到顺治初年,落魄的陈年谷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续娶了秦馨莲。顺治八年(1651年),陈年谷赴直隶顺天府参加秋试,中举人第三十八名。四年后,陈年谷又参加会试,中进士三百一十二名,被吏部任命为饶阳(今河北衡水饶阳县)知县。
陈年谷为官清廉,体察民情,刚正不阿,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三年任期结束考核为优。之后他又被调到陕西出任主考,在回京面圣后深得圣心,又得以高升,出任广东清吏司郎中。第二年,陈年谷回乡,重新安葬父母前妻。
在办完丧事后,陈年谷带着秦馨莲和孩子回到广东,这年他又被调到贵州思仁道,任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参政。康熙十年(1671年),陈年谷调任江西驿盐道臬司。三年后,陈年谷调回京城,任户部郎中、侍郎。陈年谷一共干了十年,到康熙二十三年告老还乡。
袁姗姗版秦香莲
二、谁制造了渣男陈世美?
陈世美臭名昭著,贪慕富贵,不惜杀妻灭子。他的原型陈年谷之所以成了千夫所指的渣男,和他“得罪”了同学、被同学诬陷有关。
陈年谷上京参加会试时,家中实在没钱,是均州的几个同学出钱资助他考试,路上陈年谷生病,又是这几个同学给他请医生抓药看病,这让陈年谷非常感动,和他们义结金兰。
考试结果出来后,只有陈年谷一人中了进士,留在京城等着授官,其他几个同学就回家去了。后来均州大旱,同学们结伴到已经做官的陈年谷处,想要走个后门,求个一官半职。然而陈年谷没有同意,而是赠给他们盘缠,鼓励他们回乡继续读书,参加科举。
这几个同学对陈年谷非常失望,认为他忘恩负义,不念旧情,在回乡途中路经河南南阳时,他们到戏园看戏,上演的剧目正是讲男人负心薄幸的《琵琶记》。
东汉陈留郡书生蔡伯喈离家赴京赶考,高中状元后,贪恋富贵,隐瞒已经结婚的实情,入赘丞相府,全然忘记了在家乡苦等自己的父母妻子。家乡遭遇旱灾,庄稼颗粒无收,妻子赵五娘苦苦支撑家计,公婆还是相继饿死。赵五娘将他们草草安葬后,怀抱琵琶,沿路卖唱,进京寻夫。孰料已经飞黄腾达的蔡伯喈竟然不认结发之妻,把赵五娘赶出家门,赵五娘哀叹自己命运不济,不愿苟活于世,选择自尽,被马车撞死。蔡伯喈下场也不好,被雷给劈死了。
淮剧《赵五娘》
看完戏,这几个同学想到了发泄怨气的办法,那就是把陈年谷编排成负心汉,借机对他进行辱骂。他们把剧名改为《琵琶行》,把剧情改编成均州人陈仕美进京赶考,中了状元后,贪图富贵,隐瞒已经在家乡娶妻生子的事实,被招为驸马。妻子秦香莲在家乡苦等三年,丈夫杳无音讯。家乡大旱,庄稼无收,公婆年迈,不幸饿死。秦香莲剪掉头发,草葬了公婆,便带上一对儿女,怀抱琵琶,一路卖唱乞讨,进京寻夫。
他们把主角改成陈仕美,指的是陈年谷(字熟美)出仕为官后忘恩负义。到民国时期主角才变成陈世美。戏文改编好后,陈年谷的同学又找了个戏班子演唱。大概社会上负心薄幸、抛弃糟糠之妻的人太多,陈世美一下子成了喜新厌旧,嫌贫爱富的典型。演来演去,《琵琶行》成了爆款。从河南一直演到陕西,人物矛盾更加突出,剧情也越来越丰满。《琵琶行》随之改成了《赛琵琶》,又名《秦香莲抱琵琶》,意思是比《琵琶行》还要火。
有一次,《赛琵琶》在河南演出,临近散场时,观众都不动,反而七嘴八舌吵起来了,说这陈世美这样坏怎么没人管,要求杀了他。班主见势不好,就把下一场《下陈州》的演员推上去,让包拯领着一班人把陈世美铡了,观众这才罢休,大声叫好,《赛琵琶》就变成了《铡美案》,生活在清朝的陈世美就和数百年前的宋朝包拯扯上了关系。
包拯
戏文越演越火,传到了均州。陈年谷起初还不知道自己被人编排成了负心汉,在他回乡期间,族人吞吞吐吐告知此事,搞得他非常郁闷。原本他不想处理此事,无奈戏文太火爆了,陈年谷走到哪儿都有人指指点点。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为了自证清白,陈年谷只好回到家乡把他的几位同学给告了,案情并不复杂,陈年谷是被冤枉的,他的同学们也都被处罚了。
文史君说:
都说谣言止于智者,可实际上八卦是人的天性。陈年谷赢了官司,名声却没有回来,他也没有了从前的雄心壮志,而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熬到年限就退休回乡了。回家的陈年谷郁郁寡欢,整日闷在家中,没过几年就得病去世了。
真正的“陈世美”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并且夫妻和睦,所以均州的陈家后人极为讨厌《铡美案》一类抹黑“陈世美”的戏剧。民国时期,有个河南戏班不知深浅到均州演出《铡美案》,陈家后人知道后非常生气,邀请亲朋砸了戏班子,打伤了班主,把他们赶出了均州。从此均州再也没有演过这出戏。在均州还有两句顺口溜:均州城莫演《铡美案》,六里坪(丹江口乡镇名,秦香莲老家)不唱《秦香莲》;北门街不唱陈世美,秦家楼不唱秦香莲。
从事实来看,陈年谷很冤,臭名背了好几百年,而且还会继续背下去,对他及其后人来说真的是“伤不起”,可从现实角度来说,这样一个骂名也有积极意义,那就是能鞭策人不要贪图富贵,抛妻弃子,忘恩负义。可即便如此,这样的骂名给谁谁也不想要啊。
参考文献
袁汉学:《千古奇冤陈世美》,《档案工作》1993年第1期。
姜宗俊:《七旬老汉考证“铡美案”》,《湖北档案》2001年第6期。
吉米:《蒙冤的陈世美》,《大科技(百科新说)》2012年第3期。
陈华平:《千古奇冤陈世美——陈世美背后的故事》,《今日湖北》2004年第12期。
丁力先:《“渣男”陈世美原型在古均州,其实是清官》,《武当》2022年第7期》。
(:浩然文史·微雨燕)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烦请联系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
陈世美是什么意思推荐文章3:揭秘:震惊!陈世美并不是负心汉?被冤枉的陈世美
如今,一提到陈世美,人们心中想到的是“负心汉”“渣男”这样的字眼。因为戏剧《铡美案》,陈世美几乎成了负心汉的代表人物。
但历史上真实的陈世美真的是一个抛弃妻子的负心汉吗?大斌来为大家揭秘。
真实的陈世美为官清廉,刚正不阿
传统戏剧中的陈世美,自家门是“湖广均州人氏”。
据《均州志·进士篇》记载:“陈世美,原名陈年谷,又名熟美,清代官员。均州(即湖北均县,现丹江口市)人。出身于仕官之家。清初游学北京。顺治八年(1651年)辛卯科进士。初任河北某地知县,后因得康熙赏识,到贵州为官。同乡同学来投,谋取官职,他多次接待,并劝以刻苦攻读以求仕进。后因来投者日多,难于应付,乃嘱总管家一律谢绝。”
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的说就是陈世美当官后,老同学都投奔他,他实在接待不了了就拒绝了。
结果为了复陈世美,他的同乡搜集了民间的故事编造于他身上,塑造成了一个抛弃妻子、忘恩负义的形象。 后来直接被人编成戏剧《秦香莲抱琵琶》,在陕西、河南等地演出。
为了给老百姓出气扯上了包公
陈世美编就编了吧,扯上包公干嘛?况且还不是一个朝代的。这里有个故事。
清朝某年正月十六,有一个戏班子演《秦香莲抱琵琶》,看戏的人特别多,他们嫌太短,不肯散去。掌班的没办法,只好在戏前头另加了个不搭界的《陈州放粮》的短戏。
《秦香莲抱琵琶》戏唱到陈世美的家将受命追杀秦香莲,秦香莲拉着儿女倒在血泊中……戏又到此结束,看戏的还不肯走,齐声吼:“杀了陈世美!”砖头瓦块齐向戏台上打来。
掌班的急得团团转,不敢在台前露头,赶紧溜到后台。忽见唱完《陈州放粮》的“包公”还未下装,情急之下计上心来,推他说:“快到前台接着唱。”“包公”说:“我在宋朝,陈世美在清朝,相隔几百年,怎能同台唱戏?”掌班说,“管他同朝不同朝呢!陈世美那么大的驸马官,谁敢杀他?只有你‘包黑子’铁面无私把他铡了,给老百姓出出气,就算煞戏了。”“包公”只得重新弹衣整冠上场,唱到将陈世美一铡,台下欢呼起来。
从那以后,小戏《秦香莲抱琵琶》就变成大戏《铡美案》了。陈世美也因为这,从一个清官被硬生生地编成了一个遭人唾骂的负心汉。
如果要评选最冤的历史人物,陈世美绝对能排第一。
陈世美是什么意思推荐文章4:
陈世美是什么意思推荐文章5:唐诗与考试|61:大唐“陈世美”,风流酿血案
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成为负心汉代名词的“陈世美”,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在宋代,并没有这样一个状元驸马。但是在唐代,“陈世美”式的负心状元,却是真实的存在。尽管这位状元后来并没有被铡了脑袋,但却间接酿成了一桩著名历史血案。
大中十二年(858年)进士科放榜之后,人们发现位于状元位置的,是一个名叫李亿的考生。李亿籍贯何在,史籍无载。这位李状元,虽然没在历史上留下什么值得一提的从政业绩、诗词文章,但在他身上却发生了一段著名的风流艳史。而这段艳史的女主角,就是唐代著名才女鱼玄机。
李亿夺得状元桂冠之时,刚刚二十出头。风华正茂、气度不凡的“小鲜肉”状元,自然很受追捧,特有女人缘。被政府授予左补阙官职之后,李亿前往京城就职。到任后,李亿在工作之余,自然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出入一些宴饮聚会场合解闷。
唐朝是一个比较开放包容的朝代,男尊女卑现象相对没那么严重。当时京城的文人圈里,有个名叫鱼幼薇的才女,知名度、活跃度都比较高。鱼幼微就是鱼玄机,此时的她还未出家做女道士,也就还没改名为鱼玄机。为了方便叙述,省却变来变去的麻烦,姑且就以鱼玄机的名字称呼她。
鱼玄机当时年方二八妙龄,貌赛西施,才比文君。她与李冶、薛涛、刘采春,被并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或者说是四大才女。鱼玄机在诗歌创作方面,成就颇为不俗。在《全唐诗》中,收录了她的诗作五十首。对于一个古代女性来说,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实属难能可贵。
“云峰满目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这首题为《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的诗,是鱼玄机看到新科进士放榜后的有感之作。自己空有满腹才学,但不幸错生为女儿身,无缘博取科举功名。看到他人金榜题名,只有艳羡惆怅的份儿。“自恨罗衣掩诗句”,鱼玄机,真是个心比天高、不甘平庸的奇女子。
鱼玄机与著名诗人温庭筠,是一对诗坛忘年交。“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满庭木叶愁风起,透晃纱窗惜月沈。疏散未闲终遂愿,盛衰空见本来心。幽栖莫定梧桐处,暮雀啾啾空绕林。”这首情意真挚、委婉惆怅的《冬夜寄温飞卿》,就是鱼玄机写给温庭筠的。温飞卿,就是温庭筠。这说明鱼玄机与温庭筠,应该是比较纯洁的诗友关系。
在文人圈的聚会中,李亿、鱼玄机、温庭筠三人,自然会有交集的机会。温庭筠见李亿与鱼玄机二人,既郎才女貌,又女才郎貌,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便从中撮合,玉成了二人之间的好事。二人一经相处,便如胶似漆,难舍难分。这说明,温庭筠是个热心肠,为人很不错。
但遗憾的是,此时的李亿,已经是个拖家带口的人了。对于这一点,温庭筠或许也不知情。但是倾慕李亿才学名声的鱼玄机,也不管自己能有个什么名分了,就飞蛾扑火一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跟李亿双宿双飞。于是,不差钱的李亿,就在长安郊区购置了一座别墅,玩了一把金屋藏娇的包二奶游戏。
李亿娶二奶,属于未经原配夫人批准的先斩后奏之举。而李亿的原配夫人,不仅是个醋罐子,在家里还很强势,简直就是母老虎一个,把个李亿管得服服帖帖。醋坛子常见,而李夫人那样的母老虎不常见,尤其是在古代。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李亿私自买房子包二奶,纯属被爱情之火烧昏了头之举。
纸里包不住火。李亿包二奶的事情,很快就被李夫人知道了。见丈夫偷偷在外搞花活,李夫人没有使用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女人惯常套路,而是母虎之威大发,先是命下人用树枝条子将鱼玄机抽了个皮开肉绽,随后跟李亿一天一小打、三天一大打,把家里搞得鸡飞狗跳、人畜不宁。而鱼玄机,遭受皮肉之苦也成了家常便饭。不堪其扰的李亿,无奈之下只好将鱼玄机送进道观做了女道士。
李亿这么干,原本是想让鱼玄机躲开原配,自己可以找机会前去与她偷享鱼水之欢。李亿这点花花肠子,又怎么能瞒得过猴精的李夫人。在夫人“盯”、“关”、“跟”的严防死守下,李亿根本没机会与鱼玄机幽会,只能做了始乱终弃的负心汉。这说明,李亿是个有贼心没贼胆儿的妻管严。在大男子主义盛行的封建社会,李亿如果真是豁出去不管不顾,想必李夫人也没有什么办法。可这么一来,就苦了正值妙龄的鱼玄机。
多愁善感、豆蔻年华的鱼玄机,怎么能忍受得了晨钟暮鼓、青灯独守的道观生活。日夜思念情郎李亿的她,在无法与心爱之人相见的情况下,只好靠写诗寄托自己的情思。写了一首又一首,但首首只能丢进道观旁边的河中,随波漂流而去。其中一首题为《江陵愁望寄子安》的诗,是这样写的:“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这首诗,抒发了对李亿的无尽思念之情,情意绵绵如流水,展现出了鱼玄机的过人才华。
多才多艺、花容月貌的鱼玄机,自然名声远播。于是,一些各怀鬼胎的好色之徒,便纷纷前来鱼玄机栖身的道观,试图趁虚而入,填补李亿之空缺。久而久之,耐不住寂寞的鱼玄机,就跟一个姓陈的乐师好上了。这个陈乐师很不厚道,在占了鱼玄机的便宜之后,又跟她的一个婢女有了一腿。才女也是女,饱受醋坛子之苦的鱼玄机,在争风吃醋问题上也不含糊。一次醋意大发之后,鱼玄机将那婢女暴打一顿,没成想下手过重,把她给打死了。
闹出了人命可不是玩的,鱼玄机就被官府抓进了班房。时任京兆尹的温璋,对这个案子十分重视。在他的主导之下,鱼玄机被判处了死刑。一代才女,就此香消玉殒,年仅二十七岁。当时朝野都认为这样判决太重,毕竟鱼玄机不是故意杀人。但温璋坚持己见,不为所动。
鱼玄机死后,李亿也从此不知所终。这真叫是,李状元始乱终弃不负责,鱼才女一场游戏一场梦。说李亿是个负心状元,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他偷偷摸摸包二奶,辜负了自己的原配夫人。其二,在夫人的高压之下,他选择了逃避,又辜负了对自己一往情深的鱼玄机。
京兆尹温璋,是个史上比较有名的狠角色。巧的是,他跟温庭筠还是族亲。真是造化弄人,鱼玄机跟老温家的关系,算是掰扯不清了。担任京兆尹之后,温璋曾说过这样一段名言:“罪无轻重,恶无大小。除恶务尽,犯意方绝,此谓之能治者。”
唐懿宗的一个公主病亡后,悲痛不已的他,不仅杀了医官和其家属,还把三百多人抓进了大狱。温璋认为这样做太过分,就与一个姓刘的官员一起上书抗议。唐懿宗一怒之下,贬温璋为振州司马,并责令其三日内离京走人。温璋闻讯,长叹一声:“生不逢时,死何足惜?”当晚便服毒自尽了。十分吊诡的是,此时鱼玄机虽然已被判处了死刑,但还没有被执行。此案的主审大法官,就这样死在了自己判决对象的前边。
温璋自杀了,唐懿宗还不解气,他恶狠狠地说,“(温璋)恶贯满盈,死有余辜!”有这样不明事理的皇帝,大唐气数将尽,也就不足为怪了。
壹点号谷荻
陈世美是什么意思推荐搜索词:
1.说一个人陈世美是什么意思
2.现实版的陈世美是什么意思
3.陈世美是什么意思视频
本文标题:陈世美是什么意思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