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警务处架构图
香港警务处架构图推荐文章1:175岁的香港警队,你了解吗?
说起香港警察,大家是不是会想到《英雄本色》《无间道》《新警察故事》《寒战》等一系列影视作品中的“阿Sir”形象?他们是观众心中维护正义、捍卫社会治安的英雄。
今年,是香港警队成立175周年。这支隶属于特区政府保安局警务处的纪律部队,从1844年成立初期的百余人到现时的逾3.65万人,不仅警力规模大,专业执法程度高,更是凭借着维持香港较低的犯罪率和较高的破案率,令香港成为全球最安全城市之一。
庞大队伍守护香港治安
香港警队宣传片截图。(:香港警务处)
香港警队成立于1844年,初期由英籍、印度籍及华人以半军事化的形式组成,应对当时的治安。香港回归后,“皇家警察”成为特别行政区的警察,续饮东江之水,保香江平安。目前香港警队已发展成为一支包括正规警察、辅警及文职人员在内超过3.65万人的队伍。
在香港警队成立175周年大汇演暨警民同乐日开幕典礼上,警务处处长卢伟聪说,香港2018年全年整体罪案数字为54225宗,比前年的历史低位再下跌3.2%,为1975年来新低。
正是因为在维持治安和社会秩序方面专业的执法,香港警队多年来被国际机构评定为亚洲最佳警队,令香港成为全球罪案率最低的城市之一。
警队架构和警种
香港警务处隶属于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警务处处长(Commissioner of Police,简称为CP),属于特区政府主要官员,是香港警察职级中最高级人员,现任处长是卢伟聪。
一张图看懂警队构架
(图片:香港警务处)
“蓝帽子”“O记”“飞虎队”……香港警匪片中这些耳熟能详的名称,你了解多少呢?
“蓝帽子”
电影《机动部队》剧照。
“蓝帽子”是警察机动部队(Police Tactical Unit,简称为PTU),是准军事化的防暴警察,主要负责应付突发事件。
“飞虎队”
电视剧《飞虎II》剧照。
“飞虎队”是“蓝帽子”属下的特别任务连(Special Duties Unit,简称为SDU),主要处理严重罪案、拯救人质、反恐等。
“O记”
“O记”(Organized Crime and Triad Bureau,简称为OCTB)是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善于处理复杂案情,调查及打击洗黑钱、贩毒等活动。
“冲锋队”
“冲锋队”(Emergency Unit,简称为EU)主要负责在接到999警电话后立刻赶到现场扑灭犯罪,需要受过专业训练。
警队护送组
工作中的警队护送组。
警队护送组(Force Escort Group,简称为FEG)主要任务为护送,包括国家元首、重要人物、重要人物灵柩、国宝以及危险性物质等,为警务处最前线的接待角色之一。
“红粉部队”
“红粉部队”是香港女警内部保安连,成立于1992年,主要对付一些特殊案件。
在香港如何成为一名“阿sir”?
电影《风暴》剧照。
在香港当警察,管理严,要求高,压力大。警务规定明确而具体。港岛、九龙的警察,接到999警后要在9分钟内赶到现场,新界则是15分钟内。如未赶到,要向上级作出解释。
港警中,半数以上属于巡逻警察,执勤时很专注,即使没有事情要处理,也不能打私人电话、办私人事项。如果巡逻时显得很疲倦或不专业,随时可能被投诉。
持枪拔枪更有严格规定。危急情况下警察用枪,规定很具体。一旦拔枪,即使没有开枪,也必须用文字告拔枪原因。如果开枪了,更须详尽写清楚现场情况,例如开枪的前因、如何拔枪、开枪前向对方发出什么口头警告、开枪后采取了什么行动等等,还必须接受核查。
电视剧《学警狙击》剧照。
在香港如何成为一名“阿sir”?不夸张的说,选拔过程要“过五关斩六将”。首先,必须是香港永久性居民,男性最少身高1.63米、体重50公斤,女性身高最少1.52米、体重42公斤。另外,好的体格必不可少,同时还要满足一系列学历、语言、个性及能力等要求。警员最低学历要求为高中毕业,督察的入职要求还要更高些。
选拔程序(以警员为例)
1、体能测试
投考人须通过体能测试后才被安排参加小组面试。体能测试需时约半天,通常在警察学院举行。
2、小组面试
投考人通过体能测试后,会获安排参加另一日进行的半天小组面试。小组面试分为三个环节,即“实务事件处理测试”“自我介绍”和“小组讨论”。
3、心理评估
考生须要完成三份以纸笔形式作答的问卷,合共须时约3小时。
4、最后面试委员会
投考人于通过小组面试后,将会获邀另行出席最后面试委员会。面试是由两名警务人员主持。主持人会向投考人提问有关时事以及警务工作的事项。
5、基本法测试
投考人通过最后遴选后,会被安排在即日参与《基本法测试》。投考人在基本法知识测试的表现,会用作评核其整体表现的其中一个考虑因素。
6、品格审查及体格检验
于出席最后面试委员会后,投考人可能获安排进行品格审查及体格检验。
7、正式聘用
预计整个招募程序需时最少14星期左右,确实时间须视乎投考者数目而定。当所有招募及审查程序完成后,警务处会以书面通知你有关的申请结果。
可见,能够考取之人绝非等闲之辈。但正是严格的遴选和培训程序,让香港警察能够胜任维护城市安全的使命,也让香港市民对警察充满信任。
香港女警“巾帼不让须眉”
电视剧《陀枪师姐》剧照。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还是世界上各主要城市的警察队伍中,女警人数比率最高的地区之一。现时女警总数约5000人,占整体警队人数17.2%。
其中,女性督察级人数由1990年的13%增至2018年的29.8%,女性警司级人数更由1990年的2.8%大幅增至24.5%。警队由1949年聘用首位女性副督察开始,至2017年委任首位女副处长,女警的地位不断提升,印证“巾帼不让须眉”。
香港女警制服随时代变迁,也反映了男女平等和社会进步。(图片:明)
香港警务处架构图推荐文章2:香港警务处处长为什么叫做“一哥”?相当于内地的什么职务?
警务处处长既是香港警队的一把手,领导3万多名警察,也是香港政府的主要官员之一(政府高层之一),大致相当于直辖市的“副市长兼公安局长”。
首先,介绍一下香港的行政区划级别。我国实行“省、地、县、乡”四级行政区划,香港作为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由中央直接管辖,属于省级行政区划中的特殊存在,可以理解为一个另类的“直辖市”。
其次,介绍一下香港政府的构成。香港政府的架构设置和内地存在明显的不同,一把手叫做“行政长官”,简称“特首”,类似于直辖市的市委书记,而不是市长。
但是,香港政府没有“副特首”等职务,其往下分为三个层级:
1、第一个层级是三司,即“政务司、财政司、律政司”。
三位司长负责制订香港政府最主要的政策,直接向行政长官负责,定位类似于“市委副书记”。其中,政务司司长作为二号人员,有点类似于直辖市的市长,但职权没有后者那么大。
2、第二个层级是十三个决策局,分为“环境局、劳工及福利局、运输及房屋局、食物及卫生局、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发展局、教育局、公务员事务局、创新及科技局、政制及内地事务局、民政事务局、财经事务及库务局、保安局”。
十三局局长负责制订具体政策,向政务司司长、财政司司长汇工作。
特首、三司司长、十三局局长共同构成了“香港行政会议”的官守成员,而“香港行政会议”大致可以理解为直辖市的“市委常委会会议”,因此,十三局局长定位类似于“市委常委”。
根据《基本法》,三司司长、十三局局长都要特首提名、上中央,由中央进行最终任命。
3、第三个层级是部门,除了十三局下属的56个政策执行部门外,还有行政长官办公室、廉政公署、审计署等等。
这些部门一般以“处”、“署”、“所”为名,如警务处、卫生署、政府化验所等,可以理解为“直辖市的市直机关”,部门一把手类似于“市局局长”。
但是,在这么多的部门之中有5个比较特殊,分别是廉政公署、审计署、警务处、入境事务处、香港海关,它们的一把手(如廉政专员、警务处处长)也要特首提名、上中央进行任命。同时,香港政府官网将这5个部门的一把手与三司司长、十三局局长一起列入香港政府的主要官员之中。
除此之外,其它部门的一把手(如消防处处长)由香港自行任命,只列入部门首长之中。
然后,介绍一下香港警务处处长。香港警务处隶属于保安局,而保安局又隶属于政务司司长管辖。
从职能来看,保安局有点类似于直辖市的“政法委”,下辖八个纪律部门,保安局局长类似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而警务处类似于直辖市的“公安局”,属于纪律部门中的一个,警务处处长类似于“副市长兼公安局局长”,这从他到内地公干时享受的待遇也能大致看出。
之所以将警务处处长称为“一哥”,原因在于他的专车车牌号码是“1”。
最后,介绍一下香港警务处的其他人员。香港警务处除了处长之外,还设有三位副职,分别是副处长(行动)、副处长(管理)、副处长(国家安全)。
如果看过电影“寒战”的朋友应该记得,梁家辉饰演的李文斌是副处长(行动),是警队的二把手;郭富城饰演的刘杰辉是副处长(管理),是警队的三把手。
除了三位副处长之外,警务处下辖6个“二级处”,分别是“行动处、刑事及保安处、人事及训练处、监管处、国家安全处、财务政务及策划处”。前5个处的处长为警察,警衔为“高级助理处长”;财务政务及策划处的处长不是警察,而是同级的文职人员。
这十人就是香港警队的最高层。
“高级助理处长”往下则是“助理处长”、“总警司”、“高级警司”、“警司”、“总督察”、“高级督察”、“督察”、“见习督察”等等。
欢迎点赞并关注@瑛杰小猪,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
香港警务处架构图推荐文章3:中国香港警务处架构和警察级别是怎么样的呢?
香港,这座繁华的城市,似乎永远都在繁忙的表面之下隐藏着无数的未知和危机。然而,当这座城市面临着一场潜在的威胁时,背后的故事却是一群英勇的人们默默付出的协同努力。
这一切始于一天的平凡,当时香港依旧在灯红酒绿中欢歌笑语。然而,在这平静的表面之下,一场潜在的危机正悄然逼近。突如其来的紧急通打破了一切的宁静,让香港警务处处长萧泽颐意识到,他们正面临着一次需要整个警务系统共同应对的情况。
香港特区,庞大而复杂的治安体系分布在各个总区和部门。这次事件的发生地点可能涉及到不同的总区,需要全面覆盖。面对潜在的危机,香港所面临的不仅仅是一场安全威胁,还有国家安全、行动、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巨大挑战。
危机爆发,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合作默契不足成为摆在面前的难题。在这个关键时刻,萧泽颐迅速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包括副处长袁旭健、周一鸣、刘赐蕙,以及高级助理处长陈俊燊、叶云龙等。这个紧急的会议成为各部门共同商讨对策的平台。
在会议上,各个部门开始协同工作,分工合作,加强情共享。这不仅涉及到各个总区的指挥官和高级警司,还有不同级别的警员。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投入到解决问题的行动中。这是一场全方位的合作,每个人都在为香港的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随着事件的不断发展,危机不断升级,各部门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突破。这成为了一场全员参与、全面协同的紧急行动。萧泽颐的领导下,各部门紧密合作,展开了一场紧张刺激的行动。
各个总区指挥官发挥各自的优势,高级警司和警司带领着警员奋勇作战。他们穿越繁华的市区,追逐在喧嚣中隐藏的威胁。整个香港都沉浸在一片紧张而期待的氛围中,每一个行动都可能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安危。
最终,在全面协同的努力下,危机得以解决。各个部门的合作默契得到了加强,对未来类似事件具备了更高的应对能力。香港警务系统展现了强大的团队协作和执行力,为香港的安宁和秩序树立了榜样。
这个故事通过描述香港警务系统在一次重大危机中的协同作战,展现了各级别人员的责任担当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通过萧泽颐的领导和各部门的努力,最终化解了潜在的威胁,为读者呈现了一场紧张刺激的安全故事。在这个危机中,香港的英雄们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团结和勇气,为这座城市的安宁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香港警务处架构图推荐文章4:香港共9位警务处处长,历任警队“一哥”都是谁?
【点新闻道】据新华社道,依照基本法的有关规定,根据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的提名和建议,国务院2025年4月2日决定:任命周一鸣为警务处处长,免去萧泽颐的警务处处长职务。周一鸣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九位警队「一哥」。
香港警务处处长(Commissioner of Police,CP),为香港警务处首长,俗称「一哥」,源于其专车的1号车牌。根据基本法规定,警务处处长为香港特区政府主要官员,由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由行政长官提名并请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除非有特别原因令特区政府特别批准,否则香港警务处处长的退休年龄为57岁,其任期和其他香港特区政府主要官员不同。包括周一鸣在内,香港特区至今一共有九位警务处处长,一文睇清历任警队「一哥」都是谁!
首位香港特区警务处处长——许淇安
许淇安。(资料图片)
许淇安(任期:1994年7月3日—1997年6月30日,1997年7月1日—2001年1月1日),为香港特区成立后的警务处首任处长。他于1963年2月18日加入警队,以19岁之龄成为见习督察,被派遣驻守于当时被称为「东区」的湾仔警察区域,为期两年半;其后于1966年晋升为督察;之后许淇安调任警队政治部岗位达12年,成为警队政治部其中一位罕有华人人员。香港回归后,获任命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警务处首任处长。他在任期期间曾参与香港回归庆祝活动安排及应对因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所带来的特区政府公共财政紧绌等挑战,以及所衍生的治安问题。
曾荫培
曾荫培。(资料图片)
曾荫培(任期:2001年1月2日—2003年12月9日),其父为香港警务人员,为前任行政长官曾荫权的二弟。曾荫培1966年1月加入警队成为见习督察,先后驻守于军装部、反贪污部、非法入境情科及毒品调查科,被誉为「黄金战士」。1984年至1987年,曾荫培先后担任油麻地(今油尖警区)及深水埗警区指挥官。1987年至1989年,曾荫培担任毒品调查科主管。1992年至1994年,曾荫培担任刑事部主管。1994年,曾荫培担任港岛总区指挥官。1995年,曾荫培担任刑事及保安处处长。1996年至1999年,曾荫培获委任为警务处副处长(管理);2001年1月,曾荫培获委任为警务处处长。
李明逵
李明逵。(资料图片)
李明逵(任期:2003年12月10日—2007年1月15日),1972年7月加入警队成为见习督察。其后先后出任过多个不同岗位,包括沙田警署署长、警察公共关系科警司及投诉及内部调查科警司,晋升为高级警司后担任大埔分区指挥官,于1990年至1992年获借调至英国国家警察学院担任教官,于1992年回流香港后晋升为总警司,担任湾仔警区指挥官,至1994年调任新界北总区副指挥官。1995年,李明逵获委任为警务处助理处长,出任行动部指挥官;于1997年6月30日香港回归仪式举行当晚,李明逵担任保安任务的总指挥,负责维持场外秩序。
邓竟成
邓竟成。(资料图片)
邓竟成(任期:2007年1月16日—2011年1月10日),首位具有特别任务连资历的警务处处长。他于1976年7月加入警队成为见习督察。1980年代,邓竟成加入特别任务连行政组,其后成功投考加入行动组,他先担任其中一支攻击队的队长岗位,成为首位华人队长,于1983年晋升为总督察,成为特别任务连首任本地暨华人副主管兼任训练主管。1986年,邓竟成以32岁之龄晋升为警司,于1991年8月至1993年7月被借调至英国伦敦警察厅出任分区警司。回流香港后晋升为高级警司,于1996年晋升为总警司,于1997年先后担任机场警区指挥官、总警司(特别职务,负责1997年香港回归仪式之保安安排)及旺角警区指挥官至1998年,之后调任港岛总区副指挥官至1999年12月。
1999年12月,邓竟成获委任为警务处助理处长(人事);2002年3月,获委任为警务处高级助理处长(行动处);2003年12月,邓竟成获委任为警务处副处长(行动)。邓竟成自1976年加入警队起,平均每3年晋升一职级,由总警司至警务处副处长更是只用了8年时间。
曾伟雄
曾伟雄。(资料图片)
曾伟雄(任期:2011年1月11日—2015年5月4日),为香港特区历来任期第二长的警务处处长。1978年1月,曾伟雄加入警队成为见习督察,在职期间不断进修,后来获颁授工商管理硕士学位。30多年来,曾伟雄在警队担任过多个岗位,当中大部分与侦缉事务有关,包括于1980年代驻守毒品调查科等,期间以卧底身份混入贩毒集团后与毒贩交易,最终成功拘捕疑犯、协助侦破案件。曾伟雄担任警务处处长期间,香港治安连年改善,至2014年罪案数字创下1997年以来的新低,罪案率为1973年后首次跌至每十万人口计而少于1000宗。
卢伟聪
卢伟聪。(资料图片)
卢伟聪(任期:2015年5月4日—2019年11月18日),香港特区历来任期最长的警务处处长。他于1984年加入警队成为见习督察,先后驻守于多个单位,初期主要在总区及总部刑事单位驻守,期间负责引入重大事件调查及灾难支援工作系统等等;于10年间连续晋升4个职级。2014年9月16日,卢伟聪平调接任展开退休前休假的警务处副处长(管理)马维騄,在任期间曾经处理行动代号为「Solarpeak」(应对非法「占中」)的总指挥。2015年5月4日,卢伟聪出任警务处处长,直到2019年11月18日卸任。
邓炳强
邓炳强。(资料图片)
邓炳强(任期:2019年11月19日—2021年6月25日),1987年6月16日加入警队并出任见习督察,期间曾驻守多个单位。2012年,邓炳强晋升为总警司(首长级职级),调任元朗警区指挥官。2014年出任港岛总区副指挥官,2015年5月晋升为警务处助理处长,出任港岛总区指挥官。2016年1月出任人事部主管,2017年1月晋升为警务处高级助理处长,兼任行动处处长。2018年11月16日,邓炳强获香港特区政府委任为警务处副处长(行动),接替退休的刘业成。
邓炳强2014年出任港岛总区副指挥官时处理非法「占中」,2017年以行动处处长的职位负责国家领导人视察香港时的保安工作,以及处理修例风波等。邓炳强现任保安局局长,同时是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
萧泽颐
萧泽颐。(资料图片)
萧泽颐(任期:2021年6月25日—2025年4月1日),其父为退休警长,在1988年12月加入警队并出任见习督察,期间曾驻守多个单位。2007年晋升为高级警司,先后任职葵青警区副指挥官和机场警区指挥官。2013年晋升为总警司,担任九龙城警区指挥官,其后出任人事部人力资源科总警司。在2017年晋升助理处长(人事),2018年晋升为高级助理处长,接管行动处处长,2019年获委任为副处长(行动)。2021年6月25日,获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香港警务处处长,直到2025年4月1日卸任。
周一鸣
周一鸣任警务处处长。(点新闻资料图)
周一鸣(任期:2025年4月2日— ),在1995年加入警队出任见习督察,2019年修例风波期间获委任为九龙西总区副指挥官,担任处理理大暴乱事件的总指挥,多次现身讲解警方行动。其后3年,周一鸣连升3级,2020年2月升任助理处长,同年11月掌管人事部,接任警务处助理处长(人事);2021年1月升任高级助理处长,获委任为人事及训练处处长,同年8月,接任刑事及保安处处长一职。2022年4月,周一鸣升任警务处副处长(管理),并于2023年8月起接任警务处副处长(行动)。2025年4月2日,周一鸣获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香港警务处处长,亦是香港特区第九位「一哥」。
(点新闻记者陈风道)
香港警务处架构图推荐文章5:中国香港警务处架构中国香港警务处架构
香港警队是一支拥有(截至2023年5月31日)33,107 名纪律人员及 4,730 名文职人员的队伍。
自1841年设立以来,香港警务处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最现代化的警察机构之一。它在保护市民、维护法律与秩序,以及对抗犯罪行为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独特的机构背后有一个复杂的组织结构,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香港警务处的架构。
香港警务处的权力结构,它的领导人是萧泽颐,这位人物是非常重要的,被称为"一哥",因为他的车牌号码是“1”。不仅如此,这位'一哥'还得到了三位警务处副处长的支持,他们分别负责行动、管理和国家安全不同的职责。
萧泽颐
想象一下,就像电影《寒战》中郭富城和梁家辉扮演的角色那样,他们就是警务处副处长,分管管理和行动。这样的人物在真实生活中,分别是袁旭健(行动),周一鸣(管理)和简启恩(国家安全)。
袁旭健
周一鸣
简启恩
而在这个级别下,还有一位警务处高级助理处长,这个人需要领导着六个部门的主管。他们各有其职,负责的领域涵盖了行动、刑事与保安、人事及训练、监管、国家安全、以及财务、政务及策划。
对于每个部门的详细情况,我会逐一列出来。陈俊燊是行动处的主管,而叶云龙则负责刑事及保安处,蔡展鹏主管人事及训练处,林晓彤是监管处的负责人,江学礼负责国家安全处,而财务、政务及策划处则由曾爱莲(文职)领导。
陈俊燊
叶云龙
蔡展鹏
林晓彤
江学礼
曾爱莲
在这些主管下面,有着一群警务处助理处长,他们各自负责部门下的主要单位,比如行动部的吕锦豪,支援部的陈思达,公共关系部的陈东,刑事部的钟咏敏,人事部的陈民德,警察学院的陈绮丽,资讯系统部的关翠贞,以及国家安全1的赵咏兰和国家安全2的王忠巡。他们都有着重大的责任。
吕锦豪
陈思达
陈东
钟咏敏
陈民德
陈绮丽
关翠贞
赵咏兰
王忠巡
而在地方层面,六个总区的前线警务工作由六个总区指挥负责,他们分别是港岛总区的郭嘉铨,东九龙总区的罗越荣,西九龙总区的陶辉,新界北总区的曾正科,新界南总区的麦展豪,以及水警总区的庄定贤。
六个总区
郭嘉铨
罗越荣
陶
本文标题:香港警务处架构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