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东辰国际学校推荐文章1:东坡新商圈!岷东新区金悦汇→

  坐落于岷江东岸的岷东新区,近年来秉持“产城一体、景城一体、文城一体”的核心理念,紧紧围绕打造“度假旅游、医疗康养、文化创意、高端教育‘四个基地’和数字经济产业园”——“四基地一产业园”的发展定位,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大学资源优势,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驱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位于岷东新区中轴地段的金悦汇商业综合体再次迎来了人流高峰。作为区域内的标志性消费场所,金悦汇不仅是一个集购物、美食、艺术、科技、教育、文化、时尚于一体的开放式空间,更是消费者体验跨界融合商业新风尚的绝佳之地。


  流光溢彩的外立面和精彩纷呈的情景式灯光秀,更是吸引了无数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使金悦汇成为了眉山市的新地标。


  “金悦汇的业态非常丰富,吃喝玩乐一应俱全。”四川工商学院的学生李衡分享道,“这里不仅有各种美食和娱乐设施,还经常举办艺术展览和科技体验活动,让我们在享受购物乐趣的同时也能拓宽知识视野。”


  据悉,在高端教育领域,岷东新区已引进并建设了四川大学眉山校区、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商学院、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冠城七中、眉山东辰和北外东坡等七所知名学校,在校师生总数已突破5万人,形成了一个高品质的教育生态圈,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得益于岷东新区的大力支持和丰富的大学资源,金悦汇自2021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在消费升级与实体创新变革的双重驱动下,取得了显著成效。项目商业面积4.3万平方米,酒店面积1.2万平方米,已入驻大小商家共计118家,总营业面积超过3.5万平方米。涵盖餐饮、百货、娱乐、生活配套等丰富业态,充分满足了周边消费人群的多样化需求。


  “目前,金悦汇项目平均每日客流量超过5000人次,月客流量更是突破15万人次,人气旺盛,生意火爆。”金悦汇项目业主快乐购超市总经理潘齐洲表示,这里的消费群体多元化,不仅有学生,还有商务人士和游客。他们将继续丰富业态,提升服务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和休闲体验。


  除了助推金悦汇等商业综合体的蓬勃发展,岷东新区还积极打造教育与培训服务、生活服务产业和休闲娱乐产业。利用大学城内丰富的师资和教学设施,开展了广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兴趣爱好培训。通过发展多样化的餐饮服务和优化住宿条件,满足了学生和外来访客的消费需求,同时还打造了体育健身服务、主题休闲场所和户外休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场所。


  “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教育圈和生活圈,不仅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人才支撑,也显著提升了区域内的商业氛围和消费水平。金悦汇等商业综合体正是这一发展战略的生动体现。”岷东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他们将继续完善大学城经济圈,推动第三产业的持续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眉山东辰国际学校推荐文章2:求贤若渴!这所“双一流”高校附中,环境好,福利好,就等你来

  学校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东坡外国语学校是四川省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眉山市委市政府为提升基础教育品质,重点引进国内顶尖教育资源兴办的一所国际化、现代化、智能化、花园式,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寄宿制高品质学校。学校于2019年建校。占地397亩,投资10亿余元,高起点、高规格规划,可容纳5000余人。


  加盟北外东坡的八大优势


  No.1


  高远的办学目标


  确立“以世界眼光办现代学校,面向未来培养世界英才”的发展战略;确定“荟博雅智慧之人师,育家国传承之菁英,创基础教育之典范”的办学目标;培养自信阳光、富有朝气、开拓进取、畅于表达,具有国际视野、具备核心素养、根植中华文化的世界精英人才。


  No.2


  显著的区位优势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东坡外国语坐落于风景优美、经济繁荣、文化底蕴浓厚的三苏故里、成渝经济圈建设的重要门户城市──眉山市。毗邻天府新区,北距成都市区50公里,东距黑龙滩风景区10分钟车程。她借力被誉为“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是眉山历史上第一所“双一流”大学的附属学校。


  No.3


  前沿的办学条件


  学校完全按照最新高考要求修建并高规格配置设施设备。除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学术告厅、学生寝室、教师公寓、学生食堂、教职工餐厅、标准运动场等基本建筑设施外,还配备了击剑、书法、棋艺、舞蹈、陶艺、创客机器人等各种功能室,兴建了迪士尼剧场、900平米高科技展览馆。学校还将修建游泳馆、攀岩馆和大型综合艺术楼。


  No.4


  资深的专家领航


  学校组建了“教育专家领衔、名校名师执教、青年教师担纲”为特色的教师队伍。拥有数十位省、市级骨干教师。多名教师曾在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知名大学留学深造。


  No.5


  浓郁的学术氛围


  学校提倡雁阵文化,讲究团队精神、集体智慧共建共享。学术委员会为教师的每一次蜕变提供大数据的支撑,为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保驾护航。名家讲座、高端学术、外派研修、课题立项等及时提供团队教育最前沿的给养。


  No.6


  专业的培养体系


  学校着力以打造一支智慧博雅、朝气蓬勃的教师团队。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始终保持激励制度的先进性。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带头作用,组建“青蓝工程”,根据学校为应届毕业生设计的从普通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年薪教师——功勋教师的成长路线,学科顶尖导师一路相伴,持续关注年轻教师成长,满足其发展需求,建立其专业自信。为成熟型优秀教师建立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