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的最高境界
人活着的最高境界推荐文章2:其实,这些才是人活着的最高境界
#山哥情感观点系列#
(山哥聊情感,图片来自网络)
|文/庞凤山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人生虽只有几十春秋,但它决不是梦一般的幻灭,而是有着无穷可歌可颂的深长意义的,附和真理,生命便会得到永生。
人活着,很多时候不在于活得是否长久,而在于活出质量,活出人生的意义。
因为,人毕竟是高级生物,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感情,有自己的价值和追求,不能为活着而活着。
记得有人曾经问过白岩松这样一个问题,大致是说人活着有意义吗?
白岩松一脸严肃地回答:人活着,生命本身没有意义,生命的意义在于你赋予它意义,创造出属于它的意义。
所以,人活着到底怎么去活,这是一个很值得去思考的问题。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总感觉自己活得不舒服,不开心,不如意,不快乐?其实,更多时候是跟我们的心态和心境有关,或者说没有活明白自己,没有活出属于自己的那份人生境界。
事实上,一个人如果能调整好自己,让自己有境界地活着,才可能进入比较舒服的状态,才不会觉得每天都很不自在,很乏味很累。
具体来说,以下这几点,才是人活着的最高境界,你认同吗?
01难得糊涂
“难得糊涂”这句话,是清代文人郑板桥先生的一句至理名言。
正所谓聪明者烦,糊涂者安,然而,人活着都希望自己聪明绝顶,没人愿意做个“糊涂”之人。
当然,郑板桥所说的“糊涂”不是让人真糊涂,而是假糊涂,也就是做人和处事的一种艺术,更是活着的一种境界。
人活着是难得糊涂一回的,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装明白,而不是装糊涂,其实真正的大智慧是大智若愚,说白了,还是装糊涂,而不是耍小聪明。
“难得糊涂”是活着的一种很高的境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的,这是生命的一种修炼,也是人生智慧的体现。
或许,只有那些经历了生活的大起大落之人,才能对“难得糊涂”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
人活着,该明白的东西绝不装糊涂,该糊涂的东西也绝不装明白,糊涂和明白都是相对的。
只有这样,你活着才不至于让自己感觉很烦、很累。
在生活中,不要遇到一些看着不顺眼的事情,就总想去管,总想去过问。无论和朋友之间,还是亲人之间,以及夫妻之间,尽量做到大事上讲底线,小事上装糊涂。
这是做人的一个技巧,也是为人的一个境界。
这样的话,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和纷争,也能让自己闹个清净,何乐而不为呢?
生活中会做人的人,都是“聪明的糊涂人”,这不矛盾,不信你就细品。
“难得糊涂”是一种境界,也是人活着的一种艺术,你真正弄懂了这四个字,便会受益一辈子。
如果你做不到,就很容易让自己聪明一时、糊涂一世。
02半醉半醒
记得很多年前,香港歌星叶倩文,曾经唱过一首很流行的歌曲《潇洒走一回》,歌里有句歌词叫“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至少梦里有你追随”。
所以,“半醉半醒”也是一种人生的状态和活着的境界。
人活着,其实需要“半醉半醒”的状态来诠释自我,只有这样活着,才是最潇洒的。
这样的人生境界,就如同武术当中的醉拳一样,表面看上去一个人好像喝了很多酒喝醉了,走起路来东倒西歪,但是心里非常的清醒,每一拳打出来丝毫不缺少力量,这就叫似醉非醉,恰到好处。
人生也是如此,想让自己活出层次和境界来,就得让自己置身于半醉半醒的状态,在醉与醒之间,拿捏尺度把握分寸。
对于什么东西应该保持一份清醒,对于哪些东西又该醉眼朦胧,一定要心里有个数,这样才能让自己做到,在生活中拿得起、放得下、拎得清,活出一份与众不同的境界来。
说白了,“半醉半醒”的状态,其实就是让自己学会对生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该拿起的要拿起,该放下的也要放下。
做事不要太较真,别总跟生活过不去,别总跟某些不必要的人和事过不去。
03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这四个字看起来容易,说起来简单,但是往往做起来比较难。
事实上,人是很难知足的物种,在自身欲望的驱使下,总是有了这个,还想要那个,如果不是有意识地让自己去“知足常乐”,便会无止境的一直贪心下去,这是人性当中不可回避的弱点。
之所以说“知足常乐”是人活着的一种境界,是因为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实在是太少。
西方有句名言说得好:一个人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这句话可以说是对“知足常乐”最好的注解。
人活着想要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就一定要懂得“知足常乐”,这不光是一种人生境界,更是获取快乐的法宝。
“知足常乐”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心境,我们要学会让自己在繁忙的生活中,在物欲横流的现实里放平心态,拥有宁静的心境。
要做到“知足常乐”,就得淡化自己的欲念,就要在生活中克服不攀比、不虚荣、不爱面子的坏习惯。
台湾作家罗兰说: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免会有厌倦、烦闷和不满足的时候,此时,我们可以把自己设想得更没有希望,更辛苦,更困难的时候。
其实,“知足常乐”是一种幸福,而幸福是需要比较的,它没有止境,没有标准,也没有唯一不变的答案,而只是看你对它的认知是怎样的,以及你是对它怎样去理解。
-END-
人活着的最高境界推荐文章3:人生的最高境界: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幸福并不一定什么都是最好,只是因为他们懂得欣赏生活的美好。生活有时是令人沮丧的,但你可以努力让自己的过得开心。人生如路,要有耐心。走着走着,说不定就会在凄凉中走出繁华的风景。让自己忙一点,忙到没有时间去思考无关紧要的事,很多事就这样悄悄地淡忘了。
做人,要努力得到的不是呼风唤雨的能力,而是淡看风云的胸怀。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淡才能放得下。背负太多,就会活得很累,放下即是解脱。淡看人生荣辱得失,一切均如过眼烟云,去留无痕,这才是淡定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应该执着,但绝不可偏执。世上有许多事自己无法改变,但应努力做到改变一切能够改变的,千方百计适应一切无法改变的。改变世界是一件很难的事,改变自己相对比较容易。既然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自己。在人生的旅程中,要做生活的智者,执着而睿智地做人做事,总能得到自己的一份收获。
有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一碗鸡汤,而是一个巴掌。有些人出现在你的生命里,就是为了告诉你:你真好骗。只有在你最落魄时,才会知道谁是为你担心的笨蛋,谁是形同陌路的混蛋。看清了很多人,却不能随意拆穿;讨厌着很多人,却又不能轻易翻脸。有时候,生活就是要逼自己变得逆来顺受,宠辱不惊。当时间消磨掉了你的热情,你便会发现,那些曾令你歇斯底里的去执著的人,现已变得可有可无。
你活得不快乐的原因是:既无法忍受目前的状态,又没能力改变这一切。想像只猪一样懒,又无法像只猪一样懒得心安理得。任何一个人离开你,都并非突然作的决定。人心是慢慢变冷,树叶是渐渐变黄,故事是缓缓写到结局。而爱,是因为失望太多,才变成不爱。
怕黑就开灯,想念就联系。今天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今年再大的事,到了明年就是故事。这个世界并不在乎你的自尊,只在乎你做出来的成绩,然后再去强调你的感受。当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不要说。管好自己的嘴,有时候做哑巴,是一种境界。想要看清事实,就需要一些疼痛。你必须明白,要走的人你留不住,装睡的人你叫不醒,不爱你的人你感动不了。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和你白头到老。有的人,是拿来成长的;有的人,是拿来一起生活的;有的人,是拿来一辈子怀念的。当你知道了许多真实,虚假的东西,就没有那么多酸情了,你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想说。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太多的为什么,没有答案;太多的答案,没有为什么。一切皆有定数,求之不得,弃之不舍。人没钱不如鬼,汤没盐不如水,你会慢慢发现,一颗好心,永远比不上一张好嘴。和谁都别熟的太快,不要以为刚开始话题一致,共同点很多,你们就是相见恨晚的知音。语言很多时候都是假的,一起经历的才是真的。
有些事,挺一挺,就过去了;有些人,狠一狠,就忘记了;有些苦,笑一笑,就冰释了;有颗心,伤一伤,就坚强了。昨天越来越多,明天越来越少。走过的路长了,遇见的人多了,不经意间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头脑的睿智与清醒。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当你专注做一件事或投入与人交往时,你不觉得累,而当你什么事都没做什么人都没见,只是宅家里上网刷网页,却感觉很累。昨天和学心理学的朋友聊,认为原因是当你这样度日,脑子里充满了念头,内心没有一刻安静,情感上激烈挣扎,还伴着悔恨和自责,你内耗了许多能量。
你身后如果中了冷箭,说明你走在他们前面。你会被他们伤到,说明你走得不够远,还在他们的射程以内。所以不要停下来解释自己,要证明别人是偏见,唯一的办法就是证明自己是对的。为此你需要往前走,更努力,平静而从容。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有时候,你明明知道那不是你的,却想往强求,或可能出于盲目自信,或过于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结果不断地努力,却遭来不断的挫折。有的靠缘分,有的靠机遇,有的得需要人们能以看山看水的心情来欣赏,不是自己的不强求,无法得到的就放弃。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人活着的最高境界推荐文章4:活得有趣,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说:“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选择怎么爱怎么活。”
春季踏青,夏季纳凉,秋季摘果,冬季看雪。心情好的时候和朋友分享快乐,难过的时候调整心态,发现身边的小美好。
养花、喝茶、散步,明明再普通不过的小事,但在有趣之人那里却别有一番趣味。
在无趣的生活里,活得有趣,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有趣是人的一种心态,更是一个人永远的好天气。
01
有趣的人温暖善良,热爱生活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当你用心去感受生活时,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
九零后小伙大新辞掉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利用三年的时间,将全村大半的墙面涂鸦出30幅漫画作品。
哪吒、龙猫、千与千寻……这些动画形象跃然墙上,栩栩如生。
一时间小村镇变成了童话世界,吸引众多网友前来打卡,更是引来外交官华春莹为其点赞。
原本冷清到只剩留守儿童和年迈老人的街道,因为他一幅幅充满色彩和趣味的漫画重新焕发了生机。
有人问他:“为什么有这个想法?”
他腼腆一笑说:“想要家乡变得更有趣。”
的确如此,生活中有许多像他一样的年轻人,他们温暖善良,热爱生活,细心观察着周围的世界,用爱和行动书写着自己有趣的生活。
木心先生曾说:“人生在世,总需要一点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
生活的本真,除了琐碎的日常,还要有一分热爱,才会有趣。
人生在世,兴起而至。
一颗有趣的灵魂,与拥有多少财富无关,与是否饱读诗书无关,只与热爱生活的态度有关。
人活一世,不只是为了把日子一天天熬下去,那些在现有条件下,用心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的,才是真正有趣的人。
02
有趣的人乐观豁达,淡然从容
闺蜜晶晶,是一个有烟火气息的女子。
闲暇时翻看她的朋友圈,觉得她的生活过得如此的美好舒适,寻常的日子也能过得风生水起。即使偶尔生活苦闷,也能自得其乐。
儿子生日,她让儿子给自己弹了首生日快乐歌。
作为跟妆新娘,劳累一天,却开心地说今天认识了许多有趣的朋友。
老公做的一份简简单单的葱油饼,从制作过程到最后的摆盘,每一步都精心地布置,在她眼中也变成了无上的美味。
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的生活过得并没有那么如意,经历了招教失利,父母又相继生了大病。
为了生活她干过许多不同的职业,化妆师、鞋店导购、导游、房地产中介,可她却从未向生活低头。
你看呀,有趣的人就像太阳,用光芒吸引着周围的朋友,给他人带来温暖和快乐。
正如脑瘫诗人余秀华所说:“人间有许多悲伤,我承担的不是全部,这样就很好了。”
人生在世,十有八九是不如意的。既如此,何不坦然面对呢?
这短短的一生,我们最终都会度过,不妨开心一些,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生活是波澜起伏的,命运也是峰回路转的。有了曲折和故事,我们的生命才会精彩。
与其在艰难的人生中发烂发臭,不如做一个有趣的人发光发亮。
03
有趣的人精神丰盈,自得其乐
蔡澜也是一个有趣的人,在他眼里,生活是真的很好玩。
有段时间,蔡澜开通了微博评论区,他给网友的搞笑回复上了热搜。
微博网友问: “先生,如何能做到每天开心的像个傻子?”
蔡澜回复: “笑自己就是。”
网友问: “先生,如何能够对自己狠起来?”
蔡澜回: “刮自己两巴掌。”
网友说: “活着挺累的。”
蔡澜回: “有谁轻松过。”
正如作家刘庸对蔡澜的评价,称“他是真正活得潇洒的人”。
金庸曾评价他,“蔡澜见识广博,琴棋书画,酒色财气,文学电影,什么都懂。”
蔡澜也曾说,“人生就是苦多乐少,与其处处跟自己较劲,不如潇潇洒洒,任性过生活。”
的确如此,活得有趣是一种选择,跟生活本身并没有关系。
生活虽然乏善可陈、枯燥无味,但有趣的人总能抓住点滴的幸福和小确幸,让平凡的生活开出花。
在有趣的事情上多浪费一些时光,不要让忙碌淹没了生命中的美好,毕竟人活一辈子,不过是开心二字。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04
ShuBaoWenZhai
听过一句话:“境由心生,你认为快乐就快乐,痛苦就痛苦,神仙也帮不了你。”
有趣的人,即使生活一地鸡毛,也能把它做成一个鸡毛掸子,寻一些乐趣。
对于有趣的人来说,生活是不断破墙而出、乘风破浪的过程,而对于无趣的人来说,生活却是他自己筑起的一道道围墙。
只有活得有趣,你才会内心坚定,愿意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温暖这个精彩的世界;
只有活得有趣,你才会在面对困境时,淡然一笑,说一句“没什么大不了,生活只有够辣才够味儿”;
只有活得有趣,你才会在无聊的时光中,发现生活中的一些小美好,自得其乐。
这一生,要活得有声有色,活得有趣。
愿你在晴天的时候,能够懒懒得晒个太阳;愿你在阴天的时候,能够舒服得睡个懒觉。
愿你在开心的时候,有朋友可以分享;愿你在不开心的时候,也有人愿意听你倾诉。
愿你在平淡的日子里也能找到些许趣味,即使身在沙漠,也能开出花来。
简介:相宜,酷爱音乐和美食,不可自拔~
人活着的最高境界推荐文章5:做人的最高境界:苦而不言,喜而不语
文 | 关子陌
:有书(ID:youshucc)
越是优秀的人,越懂得藏起锋芒。
《论语·八佾》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后一句大意是说:往事不可追,发生过的事,不论好坏,都不必再提起、介怀。
人要活在当下,放眼未来,从容豁达地向前看,方可不被世事叨扰。
古人向来提倡喜怒不形于色,不论是难过还是开心,都能够做到忧而不惧、悦而不喜。
他们心绪稳定,不会因外界的一点刺激而或喜或悲、忽明忽暗,更不会在籍籍无名时怨声载道、人生顺遂时得意忘形,反而能在面对人生起落时闲庭信步、方圆有度。
这种苦而不言、喜而不语的姿态,恰恰昭示着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
苦而不言,是坚韧
苦难,可以说是范仲淹前半生的主旋律。
一岁丧父,母亲改嫁,为生活所迫,他跟随母亲早早地过起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落魄中,更是时常遭遇各种白眼和冷板凳,继父的孩子讥讽他,身边的孩子嘲笑他。
尝尽人情冷暖,年少的他,只得寄情书海,日日挑灯夜读,直到东方破晓,僧人都起床了,他才和衣而眠,困倦到了极致,就用凉水浇脸,驱除倦意。
那时候的他,生活极其艰苦。
为了填饱肚子,每天都只煮一锅浓稠的粥,待凉了以后分成两份,早晚各吃一份,拌上一点儿韭菜末,再加点盐,就算是“美餐一顿”了。
对常人来说难以忍受的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只是咬着牙挺过去,丝毫不与外人说。
连他的继父,都折服于他的坚韧能熬。
不由得想起了老上海“永安百货”郭氏家族的四小姐郭婉莹。
她是“大上海最后的金枝玉叶”,却经历了比普通人家的孩子更多的苦难。
家道中落,遭遇变故,丈夫不幸离世,她自己又被打成了反派,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嗷嗷待哺。
任何一个普通人都难以接受这些接踵而至的意外打击,可她却用柔弱的身躯撑起了一片天。
不论境遇如何变迁,她始终不叫苦、不抱怨、不畏艰难险阻,泰然自若地承受生活带来的一切重捶,在这凌厉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生活实苦,活着,其实就是一种忍受,那些苦难、无聊和平庸,都需要我们去一一战胜。
当我们独自越过山川和湖海,趟过湍急的水流,走过荒芜的荆棘,便会发现:世事维艰,熬过去,便是晴天。
可生活中总是不乏一些消极抱怨之人,他们像祥林嫂一般,热衷于将自己的苦难和伤痛暴露于人前。
这让我想起了猴子疗伤的故事:
一只小猴子被树枝划伤,血流不止。可是它没有第一时间处理伤口,而是企图从朋友身上寻求安慰。
每见到一只猴子,它就忍痛扒开自己的伤口向朋友诉苦:“你看看我的伤口,好痛啊。”
看过伤口的朋友都很同情,耐心地安慰小猴子,并告诉它不同的治疗方法。
小猴子觉得心灵受到了慰藉,于是继续给朋友们看伤口,听取不同的建议。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猴子竟因伤口感染而不治身亡。
老猴子痛心疾首地说道:“它是自己伤自己而死的呀。”
逢人就说,除了展现脆弱、引人同情外,并不会让痛苦减半,反而会让自己被苦难和意外所吞噬。
马丁曾说:
“每一个强大的人,都曾咬着牙度过一段没人帮忙、没人支持、没人嘘寒问暖的日子。
过去了,这就是你的成人礼,过不去,求饶了,这就是你的无底洞。”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人的悲欢从来都不相通,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感同身受。
生活的酸甜苦辣,各中滋味,只有自己明白,并不足为外人道也。
真正厉害的人,都不惧岁月艰辛与人事更替,而是自成一座孤岛。
不诉苦、不抱怨、不自暴自弃,保持一颗淡然的心,在泥沼中不动声色地积蓄力量,方能在苦难中实现暗夜突围。
所谓的万丈深渊,其实,下去,也许就是鹏程万里。
喜而不语,是低调
曾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父亲的儿子考上了大学,虽是一个普通大学,但他却对儿子说:
“儿子,你比老爸和老妈都更有出息了。我只上了小学三年级,你妈才小学毕业,你在我们家可就是状元了。”
儿子很开心,全家人也都为儿子感到骄傲,这种幸福感一直包围着他们。
直到开学前,一家子人带着行李到车站送儿子上学,偶遇一位熟人。
熟人拍着父亲的肩膀问:“你儿子考上什么大学?”
他刚说出校名,熟人脸上立刻露出不可思议的的模样,并反问:“你儿子考的这是什么个大学?那个大学上了也白上,毕业的学生根本找不到工作。”
不等父亲说话,那位熟人又说:“我儿子可比你儿子强多了,他考的是名牌大学,毕业后人家单位抢着要,月薪最少八千块。”
熟人连声啧啧叹气,轻蔑地瞟了几眼便转身走了。
留下一家子人,望着熟人离去的背影,神情忽然落寞起来。甜蜜温馨的气氛,瞬间沉默得诡异。
一家人的幸福全然已经被熟人的炫耀与讥讽所打扰,儿子原本放着光的双眼,也一下子变得视线朦胧。
喜欢到处宣扬自己成就和幸福的人,是没有同理心和共情能力的。
他们只顾自己嘴上一时爽,丝毫不顾及他人的心情与感受,久而久之,身边人便纷纷敬而远之。
张爱玲和好友炎樱就是因为炎樱喜而多语,导致两人分道扬镳直至彻底绝交的:
在张爱玲经济拮据、生活困窘时,炎樱却总是夸耀自己的赚钱能力了得;
张爱玲情路坎坷、孀居多年,而炎樱却大谈特谈自己婚姻的甜蜜幸福;
频繁地外秀之后,终于把张爱玲惹恼了,于是两人彻底绝交,失去往来。
真正高级的人,从来都是喜而不语的。
他们不会将自己的优越感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在对方不如自己甚至是生活不如意时,过度分享自己的喜悦,包装自己的幸福,去碾压他人的小确幸。
即便成绩斐然,他们依然低调内敛、虚怀若谷,从不在人前炫耀自己优于他人的学识、钱财、成就等。
一次作家聚会中,有个穿着华丽的青年男子,捧着自己写的几本小说,趾高气昂地走来走去,四处巡视,将自己当成了聚会的焦点。
这时,他看到角落处坐着一位衣着朴素的中年女子,便跑过去炫耀:
“我是弗兰韦尔,写过三十多本小说。”
女子礼貌地点点头,微微一笑。
男子却大声责问:“请问你有写过多少本小说呢?”
女子回答:“我只写过一部。”
男子十分不屑,鄙夷道:“哦?哪一部?不知有人听说过没。”
女子回答:“《飘》。”
男子瞬间脸上就挂不住了,自讨没趣似的溜走了。
原来,世界闻名的作家,却被男子当做了一位籍籍无名的炫耀对象。
《菜根谭》有言:“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越是优秀的人,越懂得藏起锋芒。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夸大炫耀自己的出众,不仅暴露底牌,也伤害他人,招致厌恶。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达克效应”,指的是那些能力较弱、认知水平较低的人,反而更喜欢自以为是。
这类人只要取得一点成就便开始身心膨胀,360度地给自己打光。
殊不知,炫耀带来的光,并不能照亮人心,反而会刺痛他人的身心。
喜而不语,是一种低调谦恭的处世哲学。
智者从不把成就挂在嘴边,却能时刻受到追捧和尊重,迎接人生的高光时刻。
有谚语说:
“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以万物为参照,可洞观一己之不足。”
天地虽没有吹嘘自己如何高如何厚,可无需言语,天地的宽广浩瀚,世人有目共睹。
真正有学识、有涵养的人,会像沙漠中的胡杨树一般,受苦则刚,遇强则强,喜乐不宣。
苦与乐都是生活的常态,智者不言,高手不语。恰恰是饱满的麦穗,才更加懂得低头。
真正厉害的人,从来都是不显山不露水,苦不形于色,喜也不形于色,看庭前花开花落,依然宠辱不惊。
他们不会因为一点成就而沾沾自喜,也不会因为一点困难就自暴自弃,反而能在苦难中坚韧顽强、破茧重生,在人生得意时沉着冷静、坚守初心。
做人,当学会沉默,不因苦难而抱怨诉苦,也不因成就而炫耀显摆。
苦而不言,喜而不语,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关子陌,有书原创。有书,让阅读不再孤单,2000万阅读爱好者都在关注的公众号,关注公众号:有书。本文原创首发于有书,转载请联系有书君微信号:youshu925。
责任编辑x张牧野 值班编辑x末日
人活着的最高境界推荐搜索词:
1.人活着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他的整个生命奉献给全社会
2.人活着的最高境界,四个字形容
3.人活着的最高境界八个字
本文标题:人活着的最高境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