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属于哪个省
南平市属于哪个省推荐文章1:福建南平延平区:千人郊野垂钓 共赏“水美延平”
6小时内钓获最大的一条8公斤、个人最多钓获量56.2公斤、团队最多钓获量91.85公斤——连日来,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举办的首届全国郊野钓鱼大赛,吸引了全国各地16个省份及地区近千名钓鱼爱好者参赛。
本次钓鱼大赛比赛地点设在延平区樟湖镇新岭村(闽湖)钓鱼基地。这里位于316国道旁,距集镇所在地3.5公里,交通便利;水域面积约1200亩,水域内主要有草鱼、鲢鱼、鲫鱼、白刀等淡水鱼,是举办郊野垂钓比赛和假日休闲娱乐的理想去处。比赛不限鱼种,设有标准钓位300个,采用7.2米及以下手竿、3.6米及以下抛竿同时垂钓的方式。
延平区委书记、区长赵明正表示,延平山青水秀,近年来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挥比较优势,走出山区特色的发展路子,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发展七大绿色产业,打造高度社会化、成熟的“赛事IP”品牌,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了中国龙舟公开赛总决赛和中国·延平乡村艺术季等活动,进一步拓展和提升了延平文旅产业服务品质,推动了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垂钓特别是郊野钓鱼是现代社会人们亲近自然、健康休闲、放飞心情、科学养生的一种形式,深受人们喜爱。”赵明正说,本次钓鱼大赛是“水美经济”向乡村延伸的舞台,是“武夷品牌”的推介会,是绿色发展的成果会,也是全域旅游迈出的坚实一步。
据了解,本次钓鱼大赛由南平市体育局和延平区人民政府主办,是一次展示延平“水美城市”的好机会,也是一次展示乡村振兴战略给延平乡村带来蜕变的好机会。比赛设专业赛、业余赛和休闲赛三种,其中前两种比赛又设团体赛和个人赛两种,分别录取前8名和前54名给予奖励,最高奖金分别为8000元和30000元。
(光明日全媒体记者刘成志)
南平市属于哪个省推荐文章2:福建南平:为做大“金山银山”探索实现路径
南平市是福建重要的生态屏障,被誉为地球同纬度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最好的地区之一,域内的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早在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到南平调研时,就要求南平发挥比较优势,走出山区特色的发展路子,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
近年来,南平深入学习感悟“两山”理论的深刻内涵和要义,持续在实践中探索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科学机制与有效路径,努力为绿色青山通往金山银山架起“立交桥”,闯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新路。特别是,南平推行“生态产品武夷品牌、生态银行、水美城市”三大创新实践,创造了一产、二产、三产联动发展,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南平样本”,为全国打造了一个绿色发展的新高地。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发表15周年,是福建“生态省”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福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评估验收之年。 8月1日,“两山”理论实践与创新高峰论坛活动在南平举行。刘旭、郝吉明、王金南、张守攻等四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及生态领域近百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齐聚论坛,总结南平绿色发展经验及其生态文明治理模式,并对外正式发布了《南平市生态文明治理现代化探索研究告》。
(光明日全媒体记者 高建进)
南平市属于哪个省推荐文章3:福建南平:创建“水美经济”建设中国样本,让绿水青山“流金溢彩”
中国日福州8月2日电(记者 胡美东)8月2日,南平市在建阳区举办“两山”理论实践与创新高峰论坛。此次论坛恰逢福建实施“生态省”战略20周年,现场发布由中国工程院咨询论证的《南平市生态文明治理现代化研究告》,总结梳理绿色发展的南平实践、南平经验、南平模式,为生态资源富集后发地区回答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时代命题提供地方样本。
近年来,南平在全国首创“水美城市”建设,从最宝贵的水资源入手,解决培育新经济激发新动能的问题,让南平独特丰富的水资源价值得以充分挖掘释放,从而打造出因水而美、因美而富、因富而文明的水美城市。
治理为先,打造水美生态
一是整治水环境。南平市坚持把水生态修复和水环境治理作为基础性工程,积极推动水流域整治、水污染治理。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集中整治,全市累计拆除生猪养殖场11445家,削减生猪401.7万头,重点区域延平区原来20条劣Ⅴ类流域全面消除;治理城乡污水,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三年行动,所有县(市、区)均建有污水处理厂,全市近一半的行政村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施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中小流域治理、山洪灾害系统建设工程三大类44个项目,完成投资24亿元。
二是管护水资源。坚决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水资源管理考核机制;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行计划用水定额管理,提高水质和水资源利用率;加强水质监测,在跨县(市、区)和乡镇之间河流断面、河流交叉口等重要河段,设立63个水质监测点,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发挥地方立法作用,颁布实施《河岸生态地保护办法》《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办法》《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等水资源管理地方法规,以法治良序保障良好水生态。
三是提升水景观。建立河岸生态景观提升机制,加快划分河道岸线、生态保护蓝线,因地制宜改造硬质堤岸,建设柔性生态堤岸,提升滨河地段面貌。
项目带动,建设水美城市
一是规划引领。建立“大师引领、专家PK、社会评价、综合决策”多元参与的规划编制机制,工程设计选择两院院士或获得国际、国家级奖项的优秀设计师作为主创,邀请天津规划院、华东水电勘测设计院等国内一流规划设计单位参与项目规划设计,并有效衔接水流域治理与防洪、排涝、给排水、航运、海绵城市、市政设施、景观风貌、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形成多规融合的顶层设计。
二是项目推动。坚持市场化运作,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首期在10个县(市、区)和2个省级开发区谋划实施了12个总投资300.45亿元的“水美城市”项目,并推动向水美乡村、全域水美延伸,源源不断策划生成项目,完善城市公共基础配套设施,打造产业融合载体。现已累计完成项目投资187.16亿元。
三是要素保障。强化市级统筹、合力推进,坚持全市“一盘棋”,建立“1+N”工作模式,促进从水利工程单一功能到多功能发展,从单一部门资源投入向多部门资源融合转变;整合捆绑涉水政策配套资金,采用PPP或EPC模式建设,引进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通过多元化投入,以新增土地投入项目建设,形成长期持续有效投资拉动。
创新模式,发展水美经济
着力打造一批亲水旅游、临水康养、涉水制造、滨水体育等新业态,将“单纯自然产品”的水资源向富有经济价值属性的水美经济模式转变。今年以来,从七大绿色产业中挖掘、培育150多个水美经济项目,总投资达400多亿元。
一是从“居”突破。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滨河生态地产发展模式,吸引了德懋堂、体育小镇等一批优质项目落户南平,拓展城市框架,为居民提供优质生活空间,实现城市颜值、产业价值、民生福祉的“三提升”。
二是从“游”拓展。建设水利风景区31个,12个“水”景区被评为国家A级景区;开发滨水休闲游、城市观光游、水上夜游、体育健身游等一批旅游新产品,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打造文旅综合体等新业态,如崇阳溪旅游景观带承办国际赛事,有效带动了全市文旅产业经济发展。
三是从“文”提升。将自身历史文化与自然山水、生态水利相结合,进一步挖掘厚重的文化底蕴,融入朱子文化、武夷茶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如武夷山马场洲湿地公园项目,用微型园林景观,阐述朱熹与武夷山的“活水”文化渊源。
四是从“商”集聚。通过岸上岸下共同治理、建设,配套提升,将黄金水道打造成“城市客厅”;利用丰富优质的水资源,引进矿泉水生产企业5家,其中年产100万吨的农夫山泉天然水项目落户武夷山,引进总投资20亿元的泽汇现代渔业产业园项目,做活“水文章”;借助举办全国郊野钓鱼大赛、中国龙舟公开赛总决赛等活动,探索走出一条“水美赛事”的特色发展路子。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认为南平“水美城市”建设是新时代推进绿色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创新举措,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据悉,国家水利部正以南平为样板,编制《“水美城市”建设规划导则》,为全国推广制定标准,并将水美乡村列入水利部2020年工作要点。
南平市属于哪个省推荐文章4:福建南平:一泓碧水穿城过 两岸秀美入画来
:台海网
台海网1月12日讯 据大武夷新闻网道 建阳西郊,麻阳溪畔,绿水青山、朱子文化与考亭书院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这里便是朱熹故里、水美考亭。
得益于水美乡村建设,考亭村以水为魂、以文为脉,结合“朱子故里、闽学渊薮”文化,延伸“水美经济”内涵,建设新兴文旅综合体,获得了社会、经济、生态、文化效应的多赢。而对于南平来说,考亭只是水美乡村建设中的零光片羽。
南平地处闽江上游,是福建的生态屏障。境内山峦起伏、溪河纵横,有大小河流700条,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76条,5年人均水资源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54倍,是全省的3.49倍;水环境优良,主要河流水质均在Ⅲ类以上,‖类水始终在90%左右。
坐拥绿水青山的天生丽质,但始终未能有效转化为金山银山。2002年,习近平同志到南平调研时,就要求南平“发挥比较优势,走出山区特色的发展路子,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对南平来说,走乡村振兴之路,水美是关键一步。从过去的单纯治水,转变为治水、护水、兴水统筹发力,把优质的水资源与产业发展结合,探索挖掘水的资源价值,把绿水青山真正变为金山银山。”市领导一语中的。
2016年南平市在全国首创提出“水美城市”概念,从“水美城市”到“水美乡村”,到“全域水美”,再到“水美经济”探索,逐步延伸。
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级乡村旅游休闲集镇14个、乡村旅游村131个。其中,邵武和平古镇、金坑乡2个乡镇、延平上洋村开发的溪源峡谷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阳黄坑、建瓯湖头、顺昌元坑古镇等涉及一二三产融合的村镇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南平的水美开始吸引众人眼球。11月7日,2020年“武夷山水·圣农杯”全国郊野钓鱼大赛(总决赛)在建阳区考亭开幕。其中专业组吸引了来自全国25个省市区共754支队伍1508名选手参加,业余组近5000人参加。
不仅如此,依托优质的水资源,南平市新引进5家矿泉水生产企业,年产100万t农夫山泉天然水项目落户武夷山;中石化、中石油这对兄弟企业也对南平青睐有加,与南平签订了投资7.5亿元和二期1.35亿元的天然矿泉水生产项目;光泽吸引总投资20亿元的泽汇现代渔业产业园项目落地,将建成亚洲最大的鳗鱼养殖基地。
水美赋能,南平首创的“水美经济”在乡村振兴中实至名归。“水美经济”正如毛心血管般深植到水美乡村、全域水美,一头挑起乡村振兴,一头挑起绿色动能,撬动着南平乡村高质量发展。(廖晨星 吴正曦)
南平市属于哪个省推荐文章5:福建浦城:“最后”的渡口
10月10日,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水北街镇茅洲渡口,乡亲们在等待摆渡。不少人听说渡口要关闭,特地前来最后坐一次渡船。 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水北街镇茅洲村茅洲渡口,随着钩机的一阵嘶吼,近2吨重的铁壳渡船被拖拽上岸,这个为乡亲们服务了约70年的渡口正式终结了它的使命。 和乡亲们一样,渡工何荣兴也掏出手机,请人为他与渡船留影。在他身后不远处,一座钢筋水泥大桥即将通车,对于在这里土生土长的乡亲们来说,这是一件值得纪念的大事。 何荣兴是茅洲渡口最后一任渡工,59岁的他已不知为多少村民义务摆渡。若不是这个不起眼的渡口,这里的村民到乡镇就得多花近1个小时。长期交通不便,让这个小小的渡口成了村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21世纪的今天村民外出还要看天气——若是遇上大风大雨,渡船就无法开行。 近年来,位于闽北山区的浦城县持续开展撤渡建桥工程,在省市县多级交通部门的推动支持下,原先靠渡口出行的村庄附近,逐渐修起了大桥,全县的渡口从20多个减少到目前尚在使用的3个。当地交通部门负责人表示,未来几年还将继续推进撤渡建桥工程,彻底改变所有靠渡口出行村庄的交通面貌。 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10月10日,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水北街镇茅洲渡口,渡工何荣兴在最后一次摆渡前望着远方即将通车的大桥。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10月10日,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水北街镇茅洲渡口,渡工何荣兴在撑船前解开船缆。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10月10日,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水北街镇茅洲渡口,渡工何荣兴在撑船。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10月10日,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水北街镇茅洲渡口,渡工何荣兴为乡亲们最后一次撑船摆渡(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10月10日,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水北街镇茅洲渡口,渡工何荣兴在为乡亲们最后一次撑船摆渡,不远处是新建的茅洲大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10月10日,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水北街镇茅洲渡口,渡工何荣兴在渡船靠岸后准备固定渡船。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10月10日,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水北街镇茅洲渡口,渡工何荣兴望着远方,等待钩机来将船拖上岸。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10月10日,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水北街镇茅洲渡口,渡工何荣兴在搬运船上的救生物资。随后,钩机将把渡船拖上岸。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10月10日,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水北街镇茅洲渡口,渡工何荣兴请乡亲帮他和渡船拍一张合影。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10月10日,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水北街镇茅洲渡口,渡工何荣兴在最后一次摆渡后将船桨扛上岸。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10月10日,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水北街镇茅洲渡口,村民拿手机拍下钩机将渡船拖上岸的场景。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这是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水北街镇茅洲渡口及周边地貌(10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南平市属于哪个省推荐搜索词:
1.南平市属于哪个省份
2.南平属于福建哪个市
3.福建省南平市简介
本文标题:南平市属于哪个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