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代表什么生肖
骆驼代表什么生肖推荐文章1:蒙古人把骆驼当做五畜之王 母驼劝奶将入非遗
本驻蒙古国特派记者 杨 涛
图片说明:蒙古人和骆驼。
【环球时特派记者 杨涛】送走历史上最寒冷的冬季,蒙古国许多遭受雪灾的牧区在春天迎来产羔季。作为畜牧业国家,产羔是春季生产头等大事。蒙古人将马、牛、骆驼、绵羊和山羊称为“五畜”,也叫“五宝”,其中骆驼被尊称为“五畜之王”,骆驼不仅能解决物资运输问题,还可以提供肉食皮毛、奶制品等。蒙古人对骆驼有深厚的情感,形成独特的“骆驼文化”,其中“母驼劝奶习俗”还被列入迫切需要保护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骆驼大赛创吉尼斯纪录
蒙古骆驼大部分为双峰骆驼,不仅极其适合寒冷气候,而且对草场的破坏力小,适合荒漠盐碱地区。蒙古国骆驼以嘎里宾戈壁骆驼品种最为有名,这种骆驼体格粗壮,体量较大,胸深而宽,四肢短而粗,蹄大而厚,毛色一般为紫红。蒙古人认为,骆驼形似十二生肖,具体形容为“鼠耳、牛脊、虎爪、兔唇、龙颈、蛇眼、马鬃、羊胸、猴峰、鸡冠、狗踵、猪尾”,是长生天赐予蒙古人十全十美的礼物。与阿拉伯地区的骆驼相比,蒙古的骆驼体格更加健硕,毛发更长,奔跑起来飘逸有力,很有美感和动感。
蒙古人将骆驼作为娱乐和健身的工具,骆驼越野竞速大赛已经成为蒙古漫长冬季的一项有趣的体育赛事和旅游亮点,已经成为蒙古冬季标志性的体育项目。参赛的骆驼必须是纯种蒙古骆驼,年龄4岁左右。今年3月6日在南戈壁省达兰扎德盖德市举行的骆驼大赛上,共有超过1000峰的骆驼参加15公里的越野竞速比赛,参赛骆驼数量刷新冬季雪地骆驼大赛吉尼斯世界纪录。
“母驼劝奶”进入非遗名录
“对牛弹琴”这个成语,说的是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的是什么。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然而,在蒙古对“对驼拉琴唱歌”却有重要经济意义和社会价值。牧民并不是做无用功,骆驼能听得懂,双方传递的是真情。蒙古雌性骆驼每两年繁殖一次,怀孕期为13个月,翌年3月至4月生产,每胎产1仔。幼仔出生后不到1小时便能站立,并能跟随母驼行走,直到1年以后才分离。然而,无论是初次生产的母驼,还是多次产仔的母驼,在驼羔出生后,都不让驼羔吃奶,将驼羔驱离自己身边,不许接近。蒙古牧民用悦耳动听的音乐安慰遗弃幼羔的母驼,恢复母驼的“情感”和业已中断的母子感应联系;用同样办法抚慰失去幼羔的母驼,使之“领养”其他的驼羔,消除母驼因失去“子女”而产生的悲伤。产羔季节,在牧区你就可以经常看到,牧民在母驼旁边,拉着马头琴,唱着歌颂母爱的长调,述说着情谊。悠扬的琴声,回荡在空旷的草原上,感人的话语,催人泪下。母驼在听到这一切后,眼中涌出泪水,无声地哭泣,渐渐开始接纳自己的孩子并哺乳。
电影《哭泣的骆驼》是2003年蒙古年轻导演宾巴苏伦在德国慕尼黑影视学院学习时拍摄的毕业作品,该片充分体现了蒙古人具有丰富的动物心理学知识,讲述的正是劝驼哺乳的故事。该电影先后获得巴伐利亚电视奖、巴伐利亚最佳电影奖和德国电影奖,并于2005年获得奥斯卡奖提名,也成为蒙古第一部获得奥斯卡奖提名的电影。
2015年,在纳米比亚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会议上,“母驼劝奶习俗”被列入迫切需要保护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骆驼奶被誉为“沙漠软黄金”
骆驼全身都是宝,肉和毛皮都是牧民赖以生存的必需品,骆驼奶更被誉为“沙漠软黄金”“长寿奶”。母驼泌乳期产乳量为340升。骆驼奶里包含有五种特殊成分,由胰岛素因子、类胰岛素生长因子、奶铁蛋白、免疫球蛋白和液体酵素组成,这些“长寿因子”的有机组合,可以使人体日渐衰老的所有内脏器官都能得到年轻态的修复。骆驼奶里还含有许多人们未知的人体所需的稀有元素。此外,驼奶还有解蛇毒和治疗静脉曲张的独特疗效。长期服用驼奶,可增强体力和提高预防疾病能力。驼奶中所含的维生素C比任何奶类都多,维生素C有抗氧化作用,可延缓衰老,同时,驼奶中的维生素C可以帮助铁质的吸收,也能帮助制造血红素,因此具有治疗贫血的功效。驼奶中含有大量钙质,可以强健骨骼和牙齿,预防儿童佝偻病。驼奶还有降低胆固醇,降低血脂,治疗肝病的功效。驼奶适合饮用的人包括老人和儿童、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和手术后恢复体能的人等。骆驼奶对人类的防病、健康和长寿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因此,用驼奶制作的奶产品,如奶干、奶酪等产量都很低,市场上很难看到,往往一上货架,就被抢购一空。
骆驼代表什么生肖推荐文章2:骆驼小常识
骆驼是起源于北美洲的“原柔蹄类”生物,距今约5500万年。最开始体小如兔。朋友们,没想到吧,一只兔子能进化成体型硕大的骆驼,可想它的基因是多么强大!
骆驼分为有峰骆驼同无峰骆驼。有峰骆驼分为单峰骆驼和双峰骆驼。无峰骆驼包括羊驼、原驼、美洲驼、骆马。距今约100万年前,骆驼由北美洲经过白令海峡至中亚和蒙古高原进化成了双峰骆驼;另一路到了非洲的炎热荒漠地带进化成了单峰骆驼。
双峰骆驼主要生活在中亚和蒙古高原满洲里较寒冷干旱地区,如蒙古、中国、哈萨克斯坦、印度北部及俄罗斯。我国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内蒙、宁夏及甘肃。单峰驼主要分布北非、东非、印度亚大陆及阿拉伯半岛的沙漠和干旱地区。现在澳大利亚也引进了单峰骆驼进行饲养。无峰骆驼包括了羊驼、原驼、骆马及美洲驼,是指背上无峰的骆驼。现在有些地方把羊驼当成宠物在饲养。
羊驼的主要用途就是产毛,体重约70千克,平均产毛量为1.8公斤,毛较细,价格是羊毛的2-3倍。羊驼主要生活在南美洲的秘鲁、玻利维亚和阿根廷等国。美洲驼的主要用途是肉用或役用,平均体重达120公斤左右;
骆驼综合了十二生肖的某些生理特征:如鼠耳、牛脊、虎爪、兔唇、龙颈、蛇眼、马鬃、羊胸、猴峰、鸡凤、狗踵、猪尾。所以骆驼又被称为全兽。 “全兽”的奶应该不是一般的奶啦!
骆驼代表什么生肖推荐文章3:牛年说牛:属牛的你到底是属黄牛,还是属水牛?
首发:“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ID:xhmrdxwx)
:大诗兄
我们即将迎来农历牛年。
牛,是中国人十分熟悉的一种动物,也是十二生肖之一。不过,从生物学角度看,中国人的这种属相,外国人也许看不懂,我们自己很多人也没有细究过:你到底是属黄牛,还是属水牛?这不是吃饱了瞎问,而是在生物学上,哺乳纲偶蹄目牛科之下有两个属——牛属(Bos)和水牛属(Bubalus)。它们完全是两种动物,就连“通婚”都做不到。
在河北承德市双桥区俊凤剪纸创作室,剪纸艺人石俊凤创作贺岁迎春生肖牛主题剪纸作品(2021年1月29日摄)。新华社发(刘环宇摄)
类似的情况,在羊这种属相上也有体现:你到底是属绵羊,还是属山羊?
话说回来,黄牛也好,水牛也好,中国人都感到非常亲切且亲近。一般来说,北方多黄牛,南方多水牛;蒙古、新疆牧区多黄牛,西藏牧区多牦牛。牛,是人类驯化的体格最为庞大的物种之一,能与它相比较的,大概只有马和骆驼。不过,从古至今,牛驯养和分布的范围,一定比马和骆驼要广泛。
虽然身强力壮,但是牛的性情总体来说比较温和,这也是大型食草动物的通性吧;虽然性情总体温和,但一旦发起牛脾气来,“顶起牛”来,那也是不得了、吓死人的。这种丰富的性格,倒让牛看起来更加真实可爱。
牛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耕田,可以肉用,可以取乳。用一句套话来说,它“浑身都是宝”。在很多种田人的心里,它就像一位任劳任怨、值得依赖的家庭成员。不少神话传说,也是基于这样的“牛设”而产生,例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老牛。
在辽宁沈阳中街步行街,市民观看福牛艺术雕塑(2021年2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柳宗元告诉你,牛牛为什么那么可爱
中国古代,产生了很多与牛有关的诗文。大诗兄首先想介绍的,是唐朝大文学家柳宗元的《牛赋》:
若知牛乎?牛之为物,魁形巨首。垂耳抱角,毛革疏厚。牟然而鸣,黄钟满脰。抵触隆曦,日耕百亩。往来修直,植乃禾黍。自种自敛,服箱以走。输入官仓,己不适口。富穷饱饥,功用不有。陷泥蹙块,常在草野。人不惭愧,利满天下。皮角见用,肩尻莫保。或穿缄滕,或实俎豆,由是观之,物无逾者……
这首赋体骈文,是柳宗元被贬谪柳州(今广西柳州)后,有感于当地人杀牛而作的。他劝谕当地百姓:
你们了解牛吗?牛这种动物啊,身材魁梧,牛头硕大,双耳下垂,双角相抱,毛稀皮厚;哞哞牛鸣,低沉厚重,就像黄钟大吕一般。它每天顶着烈日,耕田百亩;拉着犁耙在田间来来往往,这才有了禾苗稻麦。它耕种和收获粮食,又驮着箱子、拉着车,把粮食送入粮仓,自己都没能吃上一口。不论身在富家穷家,不论吃饱还是饿着,它都在付出辛勤的劳动。你们这些人哪,不知道怜悯和感恩,为了自己的利益,把牛杀了,皮革牛角、从头到脚都派上了用场。还有人把牛穿了鼻子,用牛来做供品祭品……唉,不管怎么说,牛对我们人类的贡献,真是没有其他动物能比得上!
应该说,这是一篇极富温情的、教科书级别的说明文。感觉柳宗元就差脱口而出:“牛牛那么可爱,你们怎么能杀牛牛呢?”
上海博物馆藏商代晚期文物青铜器“凤纹牺觥”。新华社记者任珑摄
事实上,在古代,因为牛在农业生产上的重要作用,慎杀与禁杀牛类,一直是主流思想。“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早在商周先秦时代,人们也只有在祭祀、出征这样的隆重场合,会杀牛作为牺牲;在诸侯会盟的时候,会杀牛马等动物“歃血为盟”,而拿到“牛耳”的人,所谓“执牛耳者”,就是盟主。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中国人的田园牧歌
因为牛是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又因为牛是人类最亲近的家畜之一,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牛出现的频率是很高的。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如果说有田园牧歌,这就是真正的田园牧歌,一幅上古时期中国人的田园生活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但是,田园牧歌并不是在真空之中,它也包含着忧伤和思念。这首诗描绘的是,夫君为国在外征战,妻子独守家园的情景。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君子于役,不日不月”,夫君在外征战,不知何时才能回到家园。请你回想家园的情景吧,“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日暮时分,公鸡母鸡都回到了鸡笼中,叽叽咕咕地叫唤;在外散养一天的牛羊,从长满芳草的坡地上缓缓走下,它们的身影笼罩在夕阳下,形成活动的剪影。“君子于役,苟无饥渴?”夫君呀,你一人在外,饿不饿,渴不渴?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牛羊仿佛不会说话的家人,它们温顺的眼神,是温馨家园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尧告村脱贫攻坚工作队员李义成在尧告村高山天然牧场了解牛的生长情况(2020年4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这样优美的句段,流传久远,被后世很多诗人点化借用。唐朝时期,杜甫客居三峡夔州时,写过一首《日暮》: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客居他乡,日暮时分,看到牛羊下来,不禁想到《诗经》中的诗句,不禁思念故园。
在古代,牛羊不仅是家园的精神寄托,也是家庭的重要物质财富。
无羊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
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
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餱。
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
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
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维旟矣。大人占之:
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旐维旟矣,室家溱溱。
这首诗的口吻,比较诙谐幽默。好像一位大财主在用“凡尔赛体”抱怨:“唉,我家里真的没啥,没多少羊,也没多少牛……”结果,马上被人反问嘲讽:“谁说你没有羊啊?三百头一群呢。谁说你没有牛啊?整整有九十头黄牛呢。你看羊圈里的羊,羊角都攒在一起啦!你看牛栏里的牛,摇动着耳朵在反刍呢……”
不仅诙谐幽默,而且观察细致入微:“尔牛来思,其耳湿湿”,“湿湿”不是潮湿的意思,而是耳朵摇动的样子。牛是反刍动物,进食很快、食量很大,然后再细细反刍。反刍的时候,神态颇为闲适,摇晃着耳朵。
在新疆江布拉克景区内,两头牛躺在麦田里休憩(2017年9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李京摄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餱。三十维物,尔牲则具。”你的那些牛羊啊,有的在丘陵山岗上吃草,有的在小河边饮水,有的卧着,有的走动。你的那些牧人啊,有的穿着蓑衣、戴着斗笠,有的背着干粮。这么多牛羊,一定是足够用来祭祀的啦!
全诗四段,虽然比较长,虽然有不少生僻字,但是相隔数千年,我们还是能强烈地感受到诗中所描述的情景。
透过牧童诗,看见人与动物的和谐共生
说到牛,我们就会不由得想到与它不可分离的一类人——牧童。大家想过没有,作为一种庞然大物,中国人居然放心让小孩子来放牧它,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牛是一种本性善良、令人放心的动物。
2020年6月19日,媒体记者在拍摄徐悲鸿作品《牧童与牛》。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在中国古诗中,牧童诗词真是不计其数,而且很多都妙趣横生:
牧童词
唐 张籍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垄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村庄四周,绿树繁茂,庄稼旺盛。山坡上的乌鸦、鹭鸟,飞到牛背上,点点啄啄。在老牛看来,这也许就是挠痒痒、捉虱子,不足为道;而在牧童看来,这些鸟儿也真是烦人,需要不停地驱赶,没法尽兴地在田野上撒个野啦。
山坡上的草儿真多呀,各家的牛儿三三两两。雪白的小牛犊,来到河边芦草丛,哞哞鸣叫。
牧童采撷芦秆,做成芦哨,悠悠地吹了起来。河堤对岸,传来同样悠扬的笛声,原来是隔壁村的阿牛。笛声间歇,响起清脆的牛鞭声,牧童们玩耍之余,还是相当敬业的。
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镇,两只飞鸟在水牛头上休息、觅食(2020年8月2日摄)。新华社发(蒙钟德摄)
牛儿“开会”,难免磕磕碰碰,顶角斗牛。牧童又挥起了鞭子:“牛儿呀莫要斗!当心官家来了,把你们的牛角都给锯了,拿去做号角,拿去做弓胶。”用官家来吓唬人,这也许是大人教给孩子们的吧?
牧童词
唐 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春到大地,放牛娃,朝朝暮暮去放牛。春雨沙沙,穿蓑戴笠。卧吹芦管,绿草茵茵。猛然间,牧童爬上牛背,直立其上,腰间插满刚刚拔下的芦苇秆,修长、翠绿,头儿尖尖,仿佛一支支利箭。“大老虎,我不怕,敢来我就射杀它!”初生牛犊不怕虎,果然如此!
牧牛儿
宋 陆游
南村牧牛儿,赤脚踏牛立。
衣穿江风冷,笠败山雨急。
溪深不须忧,吴牛自能浮。
童儿踏牛背,安稳如乘舟。
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的乡间,陆游创作了大量充满田园趣味的诗歌,其中就有《牧牛儿》。诗歌浅显易懂,如同儿歌。“南村牧牛儿,赤脚踏牛立”,“童儿踏牛背,安稳如乘舟”,这些,都是中国牧童的“传统艺能”,踩在牛背上,牛儿走、我也走。牛儿入水,牧儿不怕,牛儿仿佛与牧童有默契,始终有一块牛背露出在水面上,如同一艘小船。
四川省华蓥市明月镇白鹤嘴村的农民在田间“犁春牛”(2021年2月2日摄)。新华社发(邱海鹰摄)
细心的人会发现,以上几首牧童诗的情景,都发生在水滨湿地,所牧的牛儿,无疑是南方的水牛,也就是“吴牛”。那么,有放牧黄牛的诗篇吗?当然有!
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一样的直立牛背,一样的顽皮童真,一样的无比默契,一样的人与动物和谐共生。
: 新华社
骆驼代表什么生肖推荐文章4:属牛的你到底是属黄牛,还是属水牛?
微信公号“新华每日电讯”
牛,是中国人十分熟悉的一种动物,也是十二生肖之一。不过,从生物学角度看,中国人的这种属相,外国人也许看不懂,我们自己很多人也没有细究过:你到底是属黄牛,还是属水牛?牛,是中国人十分熟悉的一种动物,也是十二生肖之一。不过,从生物学角度看,中国人的这种属相,外国人也许看不懂,我们自己很多人也没有细究过:你到底是属黄牛,还是属水牛?这不是吃饱了瞎问,而是在生物学上,哺乳纲偶蹄目牛科之下有两个属——牛属(Bos)和水牛属(Bubalus)。它们完全是两种动物,就连“通婚”都做不到。
在河北承德市双桥区俊凤剪纸创作室,剪纸艺人石俊凤创作贺岁迎春生肖牛主题剪纸作品(2021年1月29日摄)。新华社发(刘环宇摄)
类似的情况,在羊这种属相上也有体现:你到底是属绵羊,还是属山羊?
话说回来,黄牛也好,水牛也好,中国人都感到非常亲切且亲近。一般来说,北方多黄牛,南方多水牛;蒙古、新疆牧区多黄牛,西藏牧区多牦牛。牛,是人类驯化的体格最为庞大的物种之一,能与它相比较的,大概只有马和骆驼。不过,从古至今,牛驯养和分布的范围,一定比马和骆驼要广泛。
虽然身强力壮,但是牛的性情总体来说比较温和,这也是大型食草动物的通性吧;虽然性情总体温和,但一旦发起牛脾气来,“顶起牛”来,那也是不得了、吓死人的。这种丰富的性格,倒让牛看起来更加真实可爱。
牛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耕田,可以肉用,可以取乳。用一句套话来说,它“浑身都是宝”。在很多种田人的心里,它就像一位任劳任怨、值得依赖的家庭成员。不少神话传说,也是基于这样的“牛设”而产生,例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老牛。
在辽宁沈阳中街步行街,市民观看福牛艺术雕塑(2021年2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柳宗元告诉你,牛牛为什么那么可爱
中国古代,产生了很多与牛有关的诗文。大诗兄首先想介绍的,是唐朝大文学家柳宗元的《牛赋》:
若知牛乎?牛之为物,魁形巨首。垂耳抱角,毛革疏厚。牟然而鸣,黄钟满脰。抵触隆曦,日耕百亩。往来修直,植乃禾黍。自种自敛,服箱以走。输入官仓,己不适口。富穷饱饥,功用不有。陷泥蹙块,常在草野。人不惭愧,利满天下。皮角见用,肩尻莫保。或穿缄滕,或实俎豆,由是观之,物无逾者……
这首赋体骈文,是柳宗元被贬谪柳州(今广西柳州)后,有感于当地人杀牛而作的。他劝谕当地百姓:
你们了解牛吗?牛这种动物啊,身材魁梧,牛头硕大,双耳下垂,双角相抱,毛稀皮厚;哞哞牛鸣,低沉厚重,就像黄钟大吕一般。它每天顶着烈日,耕田百亩;拉着犁耙在田间来来往往,这才有了禾苗稻麦。它耕种和收获粮食,又驮着箱子、拉着车,把粮食送入粮仓,自己都没能吃上一口。不论身在富家穷家,不论吃饱还是饿着,它都在付出辛勤的劳动。你们这些人哪,不知道怜悯和感恩,为了自己的利益,把牛杀了,皮革牛角、从头到脚都派上了用场。还有人把牛穿了鼻子,用牛来做供品祭品……唉,不管怎么说,牛对我们人类的贡献,真是没有其他动物能比得上!
应该说,这是一篇极富温情的、教科书级别的说明文。感觉柳宗元就差脱口而出:“牛牛那么可爱,你们怎么能杀牛牛呢?”
上海博物馆藏商代晚期文物青铜器“凤纹牺觥”。新华社记者任珑摄
事实上,在古代,因为牛在农业生产上的重要作用,慎杀与禁杀牛类,一直是主流思想。“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早在商周先秦时代,人们也只有在祭祀、出征这样的隆重场合,会杀牛作为牺牲;在诸侯会盟的时候,会杀牛马等动物“歃血为盟”,而拿到“牛耳”的人,所谓“执牛耳者”,就是盟主。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中国人的田园牧歌
因为牛是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又因为牛是人类最亲近的家畜之一,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牛出现的频率是很高的。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如果说有田园牧歌,这就是真正的田园牧歌,一幅上古时期中国人的田园生活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但是,田园牧歌并不是在真空之中,它也包含着忧伤和思念。这首诗描绘的是,夫君为国在外征战,妻子独守家园的情景。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君子于役,不日不月”,夫君在外征战,不知何时才能回到家园。请你回想家园的情景吧,“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日暮时分,公鸡母鸡都回到了鸡笼中,叽叽咕咕地叫唤;在外散养一天的牛羊,从长满芳草的坡地上缓缓走下,它们的身影笼罩在夕阳下,形成活动的剪影。“君子于役,苟无饥渴?”夫君呀,你一人在外,饿不饿,渴不渴?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牛羊仿佛不会说话的家人,它们温顺的眼神,是温馨家园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尧告村脱贫攻坚工作队员李义成在尧告村高山天然牧场了解牛的生长情况(2020年4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这样优美的句段,流传久远,被后世很多诗人点化借用。唐朝时期,杜甫客居三峡夔州时,写过一首《日暮》: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客居他乡,日暮时分,看到牛羊下来,不禁想到《诗经》中的诗句,不禁思念故园。
在古代,牛羊不仅是家园的精神寄托,也是家庭的重要物质财富。
无羊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
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
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餱。
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
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
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维旟矣。大人占之:
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旐维旟矣,室家溱溱。
这首诗的口吻,比较诙谐幽默。好像一位大财主在用“凡尔赛体”抱怨:“唉,我家里真的没啥,没多少羊,也没多少牛……”结果,马上被人反问嘲讽:“谁说你没有羊啊?三百头一群呢。谁说你没有牛啊?整整有九十头黄牛呢。你看羊圈里的羊,羊角都攒在一起啦!你看牛栏里的牛,摇动着耳朵在反刍呢……”
不仅诙谐幽默,而且观察细致入微:“尔牛来思,其耳湿湿”,“湿湿”不是潮湿的意思,而是耳朵摇动的样子。牛是反刍动物,进食很快、食量很大,然后再细细反刍。反刍的时候,神态颇为闲适,摇晃着耳朵。
在新疆江布拉克景区内,两头牛躺在麦田里休憩(2017年9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李京摄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餱。三十维物,尔牲则具。”你的那些牛羊啊,有的在丘陵山岗上吃草,有的在小河边饮水,有的卧着,有的走动。你的那些牧人啊,有的穿着蓑衣、戴着斗笠,有的背着干粮。这么多牛羊,一定是足够用来祭祀的啦!
全诗四段,虽然比较长,虽然有不少生僻字,但是相隔数千年,我们还是能强烈地感受到诗中所描述的情景。
透过牧童诗
看见人与动物的和谐共生
说到牛,我们就会不由得想到与它不可分离的一类人——牧童。大家想过没有,作为一种庞然大物,中国人居然放心让小孩子来放牧它,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牛是一种本性善良、令人放心的动物。
2020年6月19日,媒体记者在拍摄徐悲鸿作品《牧童与牛》。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在中国古诗中,牧童诗词真是不计其数,而且很多都妙趣横生:
牧童词
唐 张籍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垄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村庄四周,绿树繁茂,庄稼旺盛。山坡上的乌鸦、鹭鸟,飞到牛背上,点点啄啄。在老牛看来,这也许就是挠痒痒、捉虱子,不足为道;而在牧童看来,这些鸟儿也真是烦人,需要不停地驱赶,没法尽兴地在田野上撒个野啦。
山坡上的草儿真多呀,各家的牛儿三三两两。雪白的小牛犊,来到河边芦草丛,哞哞鸣叫。
牧童采撷芦秆,做成芦哨,悠悠地吹了起来。河堤对岸,传来同样悠扬的笛声,原来是隔壁村的阿牛。笛声间歇,响起清脆的牛鞭声,牧童们玩耍之余,还是相当敬业的。
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镇,两只飞鸟在水牛头上休息、觅食(2020年8月2日摄)。新华社发(蒙钟德摄)
牛儿“开会”,难免磕磕碰碰,顶角斗牛。牧童又挥起了鞭子:“牛儿呀莫要斗!当心官家来了,把你们的牛角都给锯了,拿去做号角,拿去做弓胶。”用官家来吓唬人,这也许是大人教给孩子们的吧?
牧童词
唐 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春到大地,放牛娃,朝朝暮暮去放牛。春雨沙沙,穿蓑戴笠。卧吹芦管,绿草茵茵。猛然间,牧童爬上牛背,直立其上,腰间插满刚刚拔下的芦苇秆,修长、翠绿,头儿尖尖,仿佛一支支利箭。“大老虎,我不怕,敢来我就射杀它!”初生牛犊不怕虎,果然如此!
牧牛儿
宋 陆游
南村牧牛儿,赤脚踏牛立。
衣穿江风冷,笠败山雨急。
溪深不须忧,吴牛自能浮。
童儿踏牛背,安稳如乘舟。
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的乡间,陆游创作了大量充满田园趣味的诗歌,其中就有《牧牛儿》。诗歌浅显易懂,如同儿歌。“南村牧牛儿,赤脚踏牛立”,“童儿踏牛背,安稳如乘舟”,这些,都是中国牧童的“传统艺能”,踩在牛背上,牛儿走、我也走。牛儿入水,牧儿不怕,牛儿仿佛与牧童有默契,始终有一块牛背露出在水面上,如同一艘小船。
四川省华蓥市明月镇白鹤嘴村的农民在田间“犁春牛”(2021年2月2日摄)。新华社发(邱海鹰摄)
细心的人会发现,以上几首牧童诗的情景,都发生在水滨湿地,所牧的牛儿,无疑是南方的水牛,也就是“吴牛”。那么,有放牧黄牛的诗篇吗?当然有!
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一样的直立牛背,一样的顽皮童真,一样的无比默契,一样的人与动物和谐共生。
本期编辑 邢潭
骆驼代表什么生肖推荐文章5:你听说过骆驼与十二生肖的传说吗?
骆驼与十二生肖
骆驼是一种十分神奇的动物,不仅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它所产的骆驼奶也被多个国家奉为珍稀营养。但是如此神奇的骆驼为什么没能进入我们的十二生肖呢?有兴趣的朋友就接着往下看看吧!
属相之争
在我国的民间民俗文化中关于十二生肖的传说很多,其中关于骆驼的有这么一个故事:
相传在排十二生肖的时候,世间所有的动物为了能够进入十二生肖而开始比赛,最先开始竞争的就是骆驼和老鼠,他们俩定下“如果谁能最早看见明天的阳光谁就能进入十二生肖。”
作为高个子的骆驼很自信,认为自己肯定是最先看到太阳的。但小老鼠也知晓自己太矮小了,便想出一个好方法:借助高山冰峰。于是在骆驼还在昂首等待太阳的时候,老鼠就已经利用太阳反射到高山冰峰上的光芒最先看到了太阳。
老鼠赢了比赛,骆驼却久久不能释怀。
“全兽”骆驼
为了平息安慰骆驼,掌管十二生肖的人便从十二生肖的形象中选出了一个部位归属给骆驼:
耳朵为圆形似鼠耳,蹄为偶蹄如牛蹄,口内有一对大犬牙似虎齿,上唇有豁如兔唇,弯曲优美的脖颈像蛟龙,眼圆如蛇,鬃毛悠长飘逸如骏马,脸鼻犹如绵羊,毛色棕黄像猕猴,后腿肌肉发达强壮形如雄鸡,腹部后细前阔状如狗腹,尾巴细短有时上翘弯曲似猪尾。
终于,得到安慰的骆驼平息了怒火,世代守护着大漠。集十二生肖形象于一身的骆驼,也拥有了“全兽”的美誉。
图文素材于网络,如有,请联系删除。
骆驼代表什么生肖推荐搜索词:
1.骆驼代表什么生肖动物
2.骆驼代表什么生肖打一生肖
3.骆驼代表什么生肖啊图片
本文标题:骆驼代表什么生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