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多次偷用女员工水杯喝水!仅被警告!职场“小恶”为何被纵容
2025年4月,广东中山某公司女员工陆女士发现,自己每日泡茶的保温杯总会-离奇-变空。
调取监控那天,她差点把鼠标砸在屏幕上——公司保安深夜值班时,大摇大摆走进办公室,抄起她的杯子仰头就喝。
更让人反胃的是,这出戏码连续上演了半个月。
"我当场就冲去卫生间吐了。
"陆女士红着眼睛说。
她当天就向公司举,得到的回复却让她更憋屈:"保安大叔年纪大了,已经批评教育过"。
网友戏称这是"年度最恶心职场剧",打工人直呼下头:"这不比恐怖片刺激?明天上班得给杯子装指纹锁!"
01 公司处理有多离谱?
同样偷喝饮料,山东某超市员工被监控拍到后,直接被定性盗窃开除。
但到了陆女士这儿,保安不仅继续上班,连书面警告都没收到。
法律专家算了一笔账:保温杯市场价200元,按盗窃罪立案标准,偷满6次就能追究刑事责任。
可现实是,陆女士连让保安赔个新杯子都难。
更魔幻的是人事经理的劝解:"杯子洗洗还能用嘛,别伤了同事和气"。
这话让网友炸锅:"要不让保安大叔接着用?反正洗洗更健康?"
02 打工人的隐私防线有多脆弱?
这年头,有人偷外卖,有人顺纸巾,但直接对嘴偷喝水杯的操作还是刷新三观。
佛山某中学去年曝出更惊悚的:男生往女生水杯撒尿,只被停课三天。
疾控专家急得拍桌子:"幽门螺旋杆菌、手足口病都是这么传播的!"可很多公司至今连员工物品保管规范都没有。
陆女士工位在监控死角,这成了公司推责的借口。
但打工人灵魂发问:"难道要我们抱着水杯上厕所?"
03 维权成本高到离谱
陆女士不是没想过警。
可真要较真,得先证明杯子价值,再收集半个月监控,最后可能只换来治安处罚。
"光请假跑这些手续,全勤奖就泡汤了。
"她苦笑道。
更别说还要顶着"小题大做"的舆论压力——有同事私下劝她:"又没下毒,算了吧"。
对比之下,某互联网大厂上月刚胜诉"鼠标盗窃案"。
员工偷了价值800元的鼠标,被判赔偿还公开道歉。
果然打工人的尊严,还得看东西值多少钱。
04 受害者有罪论阴魂不散
事件曝光后,竟有人质问陆女士:"为什么不锁抽屉?"这话听着耳熟吗?就像问被骚扰的女生"为什么穿裙子"。
公司给她换了个带锁柜子,美其名曰"特殊照顾"。
可明眼人都懂,这就像给被偷的住户发门锁,却放着小偷不管。
更讽刺的是,地铁公司去年处理"水杯大盗"时,也是同一套话术:"加强个人物品保管"。
合着受害者还得考个安保资格证?
05 和稀泥文化害死人
某500强企业高管私下透露:"这种破事每年要压下去十几起"。
在他们看来,保全年终奖数字比员工尊严重要得多。
广州某外企曾硬核处理过类似事件:保洁偷喝咖啡,查实后立即开除,全公司通。
结果当年员工满意度反而飙升15%。
反观陆女士公司,怕得罪人不敢管,现在全城都知道他们纵容变态——这波企业形象损失,可比买个新杯子贵多了。
06 沉默就是纵容
有律师指出,保安行为已涉嫌强制猥亵。
但现实中,99%的人只会自认倒霉。
陆女士能站出来,已经比多数人勇敢。
还记得北京某银行行长灌醉女下属的新闻吗?最开始也是从"劝酒文化"开始的。
恶的种子,都是被惯出来的。
网友说得扎心:"今天能偷喝你的水,明天就敢动你的包"。
当公司把恶心当小事,每个打工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07 破局需要较真精神
陆女士现在随身带着检测试纸,每次喝水前先测唾液残留。
她还联系了公益律师,准备死磕到底。
"我不要赔偿,就要他当着全公司道歉。
"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却让企业如临大敌。
毕竟开了这个头,以后就再难和稀泥了。
上海已有公司在劳动合同新增条款:私用他人私人物品视为严重违纪。
这或许能给全国企业打个样。
打工人的水杯战争,看似鸡毛蒜皮,实则是职场文明的试金石。
今日敢偷喝你的水,明日就敢践踏你的权益。
这场风波给所有老板敲响警钟:别再让员工用保温杯装眼泪上班了。
本文标题:保安多次偷用女员工水杯喝水!仅被警告!职场“小恶”为何被纵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