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华夏大地,有这样一群被人称为“傻大爷”的平凡人,他们用自己的热血与执着,书写着震撼人心的候鸟守护篇章,成功挽救了2000多只候鸟的生命。


  河南开封的范运亭大爷,生活在黄河滩边。看着往日热闹的滩涂上候鸟身影渐少,非法猎杀的残酷场景刺痛着他的心。自2000年起,他毅然成为开封柳园口湿地保护区的义务巡护员。农闲时,他便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滩区,一旦发现受伤的鸟儿,就小心翼翼地捧回家救治。为了给鸟儿治病,他不惜拿出卖粮食的钱,甚至省下自己的口粮,只为给受伤的老鹰买上一口肉。面对偷猎者的围殴与威胁,他毫不退缩。有一次,为了将盗猎者绳之以法,他冒险假扮买主,成功套取对方诱捕大雁的证据并警。二十余载春秋,他骑坏了4辆自行车,用自己的行动制止了数百起滥捕乱猎行为,助力2000多只候鸟重获生机。如今,黄河湿地生态日益向好,越来越多的候鸟在此栖息越冬。


  山东东营的李建民大爷,在2008年因看到一群被困在密网中的东方白鹳痛苦哀鸣,从此踏上候鸟保护之路。他自费购置工具,日复一日地巡查20公里长的湿地边界,拆除捕鸟网与陷阱,将受伤的鸟儿带回家精心照料。每年候鸟迁徙季,他凌晨4点便开始巡护,为了救助候鸟,他还自掏腰包购买药品和鸟粮。在与盗猎者的斗争中,他多次直面威胁,却始终坚持举。为了更好地了解鸟类习性,他曾在芦苇丛中连续蹲守36小时。十年间,他累计救助2000多只候鸟,让东方白鹳、丹顶鹤等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显著提升。


  辽宁盘锦的赵仕杰大爷同样令人敬佩。十五年里,他花费20多万元积蓄用于救助受伤候鸟。冰天雪地时,他用自己的体温融化冰层拯救候鸟;凌晨三点,他打着手电筒巡护湿地。为了给候鸟提供更好的救助环境,他甚至卖掉儿子给的养老房建起救助站。为了给中毒的东方白鹳买药,他徒步20公里只为节省车费。尽管遭受村民的误解、亲戚的指责,他却从未动摇。最终,2000多只受伤的候鸟在他的救助下重归蓝天,其中不乏东方白鹳、丹顶鹤等珍贵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这些“傻大爷”,在旁人眼中或许有些“傻气”,但正是这份“傻”,承载着对生命的敬畏,对生态环境的责任。他们用自己的力量,为候鸟筑起了一道温暖而坚实的生命防线,成为生态保护路上最动人的守护者。


本文标题:“傻大爷”的候鸟守护传奇:2000次生命救援背后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