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团长打县城爆火推荐文章1:

  近年来,国家医保局在大数据筛查中发现,一些医院竟然为女性患者做“前列腺磁共振成像”“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FPSA)”等男科类诊疗项目;另一些医院,则为男性患者开展“宫腔镜检查”“宫颈癌筛查”“宫颈扩张术”等妇科类诊疗项目。


  难道“男女有别”的天理在一些医院竟被颠覆了,以至于男女不分?当然不是这样!真相是,一些医疗机构为了套取、骗取医保资金不惜将男女项目混用、无中生有。


  细细观之,套取、骗取医保资金的做法,既有偷偷摸摸、遮遮掩掩的——例如设立不合理套餐收费、参保人将本人医疗保障凭证借给他人冒名就医;也有明目张胆、不加掩饰的——例如“给女患者检查前列腺”。


  图/视觉中国


  2024年下半年,国家医保局密集通报了50余起欺诈骗保案例。诸多案例显示出“链条化”“专业化”“产业化”的特点,令人惊诧。相对而言,诊疗撕下遮羞布,怎么荒诞怎么来,可谓骗保方式的新变种。某家医院一年开展了1263次此类“奇葩”检查,毫不顾忌被揭穿的风险,充分说明某些骗保者已经到了“登峰造极”、丧心病狂的地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一些医疗机构把医保基金当作唐僧肉、地边菜,“不吃白不吃”。而在一些医疗机构面临较大经济压力的情况下,拿医保基金“自保”、拿公共账户“自救”的驱动力也悄然形成。


  医保基金是所有人的救命钱,不是哪一家医疗机构的“私人账号”,也不是可以用来“应急”的项目,以非法方式套取、骗取医保基金,变相敛财和牟利,不仅让医保基金制度堤坝不稳,危及群众的健康权益,也助推了灰黑色产业链的形成。


  医保基金的“池子”并非广阔无垠、取之不竭,有限的基金实在经不起折腾和觊觎。对“升级版”“变异版”骗保乱象,绝不可等闲视之、听之任之。


  多年来,随着监管和惩治的加码,骗取医保行为得到了有力遏制。2024年1月至9月,全国各级医保部门共追回医保资金160.6亿元。但令人不安的是,在个别地方,套取、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依然猖獗不已。对此,非加大打击力度、提高骗保的违法成本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当然,“男女不分”现象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某些医疗机构的骗保行为已经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无疑,骗保的“玩法”变来变去,也总是弄虚作假“老三样”,即便有所“创新”也万变不离其宗。同时,一些医疗机构逮着一根羊毛使劲“薅”的贪婪吃相也表明,面对飞行检查等防骗保利器的加速推广使用、智能监管系统将监管关口的逐步前移,骗保者自知必将“骗不下去”,因而想尽快多捞一笔。


  新的形势、新的问题、新的背景,呼唤着新的治理方式。一方面,更严格落实制度、强化全链条监管,加大惩治和问责力度,让骗保者付出沉重代价,是重中之重;另一方面,利用AI在内的新技术,织密医保基金“防护网”、挖深医保基金的“护城河”,提升智能系统自动拦截违规行为的能力,也是必有内容。


  总之,“骗保术”并不高明,只要紧紧抓住骗保行为的“七寸”,常态布局、精准施策,就不难揭穿骗保“画皮”,把“男女不分”所代表的混乱秩序扭转过来。


  文/伍里川(资深媒体评论员)


给女患者查前列腺是对医保动歪脑筋推荐文章1:

  今天,一则“为65岁母亲和年迈外婆租房3天被拒20次”的新闻上了热搜。虽是极端个案,却折射出老年群体在租房市场中遭遇的较为普遍的困境。


  根据《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全国独居老人比例已达14.2%,其中近20%依赖租房解决居住问题。但现实中,许多老年人面对的却是中介的婉拒、房东的冷漠与合同中的“年龄条款”。北京、上海等地的调查显示,超三分之二中介机构对60岁以上老人设限,要求“子女陪同签约”或直接拒绝。


  房东和中介的担忧听起来十分“理性”:老人健康风险高、自理能力弱,一旦发生意外,可能引发法律纠纷或导致房屋贬值。此前,就有上海某房东因租客携带94岁失能老人入住而毁约,虽被法院判决违约,却暴露出市场对高龄租客的排斥。


  老年人租房难的本质,是社会对衰老的恐惧被异化为经济风险。房东的“理性计算”背后,是社会保障缺位与法律模糊性的转嫁。一方面,我国租赁相关法律未明确禁止年龄歧视,房东可借“合同自由”之名行排斥之实;另一方面,养老服务体系尚未覆盖租房场景,意外责任界定不清,加剧了房东的避险心理。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租房市场的结构性失衡。当前租赁房源多以年轻人为目标群体,鲜有适老化设计。低楼层、无障碍通道、紧急呼叫系统等设施稀缺,而新建小区房东又因“风险厌恶”拒绝老人。供需错位下,老年人被迫在“老破小”与“拒租令”间挣扎。


  打破老年租房困局,需从制度、市场、社会观念三方面协同发力。现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虽禁止年龄歧视,但缺乏实施细则。可借鉴我国一些城市的实践经验,将“禁止租房年龄歧视”写入地方性法规,并建立“黑名单”公示制度,严惩违规中介与房东。同时,落实公租房优先配租政策,扩大适老化租赁房源供给,如将老旧小区改造与老年公寓建设结合,提供带电梯、防滑设施的“定制化”住房。


  同时,要创新风险分担机制,通过合同设计化解房东顾虑。例如,引入担保人制度,要求子女或亲属作为租金支付连带责任人;增设免责条款,明确非因房东过错导致的意外责任归属;鼓励保险公司开发“老年人租房意外险”,分散风险。从目前的已有案例实践来看,此类措施能有效提升房东接纳意愿。


  更重要的是,深度老龄化的中国,需要从消解偏见入手,重塑社会认知。过去的经验和实践,往往将老龄化塑造成亟待解决的“问题”。但若将视野拉长至人类文明史的维度,或许会发现——真正需要颠覆的,不是人口结构本身,而是我们认知老龄化的思维方式,正如日本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所言:“高龄化社会不是问题,而是人类战胜饥饿、疾病与战争后必然抵达的港湾。”


  数据显示,我国60-69岁老年人中,半数以上仍具社会参与意愿与能力,他们身上蕴藏的知识资本与社会资本,是破解“人口红利消退论”的一把密钥,面对3亿老年人口带来的结构性变革,我们的政策设计也必须突破单向度的“养老”思维。


  比如,北京、上海探索的“代际共融”,让空巢老人与都市青年共享生活空间,重现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俗谚;江苏、广东等地提出建设银发经济特色园区,发展智慧康养、抗衰老、康复辅助器具等潜力产业,颠覆了“老年即负担”的偏见……当老龄化褪去“危机”的标签,才能真正实现从“应对”到“共生”的发展范式转换。


  原标题:《老年人租房3天被拒20次,哪些“高墙”需要打破?| 锋面评论》


  栏目编辑:方翔 题图来源:新华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潘高峰


给老人租房被拒20次推荐文章1: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6日讯 6日,记者从潍坊市文旅局获悉,五一假期潍坊再次迎来一波旅游高峰,“五一”假日期间(5月1日—5月5日),纳入全市监测直报的20家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313.54万人次,同比增长9.82%;实现营业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5.32%。


  青州博物馆


  十笏园博物馆


  十笏园文化街区


  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


  潍坊1532文化产业园


  安丘世界风筝公园


  潍坊金宝乐园


  寿光菜博会


  青州古城


  青州云门山


  闪电新闻记者 李涛 潍坊报道


本文标题:跟着团长打县城爆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