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实习乱象:专业不对口,学生成 “廉价劳动力”?
职校实习本应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提升专业技能的重要阶段,然而重庆一所中职学校学生的实习经历,却暴露出诸多问题。
去年 8 月,该校三十几名学生,如梦丹和思甜,被学校安排到安徽的工厂实习。可令人无奈的是,为期六个月的实习,他们只是在工厂流水线上从事机械工作,这与他们所学专业毫无关联。学校打着实习的旗号,却让学生做着和专业不沾边的工作,这究竟是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是仅仅把他们当成了廉价劳动力输送到工厂?
更让人深思的是,尽管工作辛苦且专业不对口,但学生们拿到的工资却比学校安排的其他实习多一倍。这其中的差距,不得不让人怀疑学校在实习安排中的利益关联。学校本应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却似乎更在意实习背后的某种利益,而忽视了学生的真正需求。
这种实习乱象不仅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无法让他们在实习中提升专业技能,还可能对他们的职业发展产生误导。长此以往,学生对学校的信任度会降低,职校教育的质量和声誉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职校实习的监管,规范学校的实习安排,确保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让职校实习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助力,而不是一场利益驱动下的闹剧。
本文标题:职校实习乱象:专业不对口,学生成 “廉价劳动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