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被要求证明是女孩 盘点让人哭笑不得的“奇葩证明”-奇葩
江西一14岁女孩户籍登记时性别错填成男。近日,女孩去派出所更改性别,被警察要求证明自己是女孩。最后,在医生建议下以B超代替,显示女孩具备子宫等女性特征。
随后,警方更正了其户籍信息并回应:当时办业务的民警过于谨慎,让群众受委屈了。
“女孩被要求证明是女孩”一事曝光后,不少网友调侃,“我就想知道,以后他们脑洞大开,要我们证明你是个人,我们去哪开证明”、“耍流氓的意味也是很浓厚啊”。
江西省丰城市一名14岁女孩萱萱(化名)在户籍信息查询系统中的性别信息显示是男孩,家人希望能改过来。当她和母亲前去派出所更改户籍信息时却被要求证明自己是“女孩”。事情被媒体道后,社会舆论称:又见奇葩证明。
25日,江西丰城市公安局回应称,经办民警自2010年入警以来一直担任外勤工作,2015年7月才接任户籍民警,对户籍业务不够熟,对性别更正和变更理解不透,导致群众多跑腿、受委屈,派出所在核实相关情况后已为申请人更正了户籍信息。
目前,这名民警已离岗培训学习。
一堆证明
女孩证明不了自己是女孩
14岁的女孩萱萱家住丰城市小港镇潭头村。2004年,全村人口信息统计时,村委会将相关材料递交上去。可等户口簿发下来后,萱萱的母亲滕女士发现,女儿的性别一栏中填写成“男”,于是便去当地派出所要求更改。最终,民警将“男”字划去,手写了“女”字,并在上面盖上了“丰城市公安局小港派出所”的印章。原以为这样就没什么麻烦了,但萱萱上初中时问题又暴露了出来。原来,通过户籍信息查询系统显示,萱萱的性别仍是男孩。
2015年8月上旬,萱萱前去丰城市公安局小港派出所办理更正为女性的户籍业务时,经办民警称,按照规定得提供“性别鉴定证明”才能办理。滕女士想把女儿的性别改过来,于是花了半个月东奔西跑,为萱萱开了村委会证明,再加上出生证、学籍证明等材料。当她带着萱萱来到小港派出所时,却被告知“办不了”。派出所一工作人员称,按照规定得提供“性别鉴定证明”才能办理。
一个电话解决了半个月难题
萱萱的母亲滕女士称,因为医疗机构无法开出“性别鉴定证明”,最后在医生的建议下以B超代替,B超检测单显示,萱萱具备子宫等女性特征。
丰城市公安局政工科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和丰城市公安局户政大队取得联系,承诺会“特事特办”,立即将萱萱的户籍信息更正过来。滕女士抱怨,小港派出所非要求出示“性别鉴定证明”,这让她们一家奔波大半个月。政工科一名张姓负责人解释说,这主要是一些基层民警业务不熟,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8月19日下午,滕女士带着女儿再次来到了小港派出所。萱萱户籍信息更改申请通过,改成女性。
生活中我们一定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下面小编来盘点一下那些年我们开过的奇葩证明
如何证明你妈是你妈?
“一个公民要出国游,要填紧急联系人,写了母亲名字,结果有关部门要求提供材料,证明你妈是你妈!这怎么证明呢?简直是天大笑话!”你遇过办证难吗?下面这些人的遭遇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该怎么证明我妈是我妈!”
这是北京市民陈先生的一句感慨。听起来有些好笑,却是他的真实遭遇。
奇葩遭遇:“怎么证明我妈是我妈!”
陈先生一家三口准备出境旅游,需要明确一位亲人为紧急联络人,于是他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可问题来了,需要书面证明他和他母亲是母子关系。可陈先生在北京的户口簿,只显示自己和老婆孩子的信息,而父母在江西老家的户口簿,早就没有了陈先生的信息。
在陈先生为此感到头大时,有人指了一条道:到父母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可以开这个证明。先别说派出所能不能顺利开出这个证明,光想到为这个证明要跑上近千公里,陈先生就头疼恼火:“证明我妈是我妈,怎么就这么不容易?”而更令陈先生窝火的是,这一难题的解决,最终得益于向旅行社交了60元钱,就不需要再去证明他妈就是他妈了。
陈先生的遭遇,并非孤例,很多人在办事过程中遇到过类似令人啼笑皆非的证明:要证明你爸是你爸,要证明你没犯过罪,要证明你没结过婚,要证明你没有要过孩子,要证明你没买过房……这样那样的证明,有的听起来莫名其妙,办起来更让人东奔西跑还摸不着头脑。
怎么解决:打破信息壁垒让数据多跑路
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的证明?说白了,就是要审批的事项很多,可谁也不愿担责。笔者办事就曾遇到过“部门A说需要部门B的证明,而部门B说没有部门A的证明我用什么来证明”,就像是你要给我蛋,才能孵出鸡,而我说你要给我鸡,才能生下蛋。这样的僵局,往往托人能打破。 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化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了这样的可能和便利。解决证明过多过滥问题,当务之急需要打破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通过一定的规则和权限设置,让公民基本情况实现共享。这样,老百姓就不会再为各种证明四处跑腿,更不会出现“需要证明我妈是我妈”的尴尬。 (人民网)
单位录取新人,社区开具“人品证明”
小威毕业后找到一份银行押运的工作,公司要求他到社区开具一份“人格担保证明”,以保证小威在学习生活中作风优良,无劣迹行为。
做人流手术,需要证明“自愿的”
某社区的居民小王和爱人来到社区办公室,原因是爱人要流产,医院要求社区出具证明,说明小王的爱人是自愿流产。
开饭店办执照,社区担保“不扰民”
哈尔滨的孙女士兑下一家门面,准备开饭店,到工商局办营业执照时被告知须到社区开一张改变房屋使用用途的证明,同时证明饭店的经营不会对周围民众生活造成困扰。
Copyright ? 2001-2010 DB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为东北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证明老公是老公
日前,芜湖市一名女子要求到某监狱会见在押的丈夫,却被要求到派出所开具“我老公是我老公”的证明,此举引起开具证明的芜湖市东门派出所户籍民警的吐槽,并在证明上留言:结婚证不能证明婚姻关系,却要派出所开具证明,“我所表示很不解”。
派出所开出的证明
证明上写“良心点评”
中警网安徽站微博管理员“静姐姐的静”8月7日发布微博称,“妻子去探监被要求出具证明‘我老公是我老公’,出示结婚证也说不可以,必须派出所证明二人是夫妻关系。可是,婚姻关系不是公安部门管吧?公安部门不是万能的!”
该网友贴出的图片显示,在户籍证明下面,有人手写了一份“良心点评”,并盖上了户籍章。“xx工作人员,结婚证系民政部门最具有法律效力的可以证明婚姻关系的证件,对于探监人员非得要求派出所出具婚姻关系证明,我所表示很不解,却又不得不根据户口登记的内容出具。芜湖与XX路程遥远。何必让一个在押人员的妻子大热天来回跑,增加麻烦呢?”
出于好心开具证明
记者获悉,开具户籍证明的是芜湖市公安局镜湖分局东门派出所户籍室,该所王警官告诉记者,户籍证明以及“良心点评”就是她所开所写,开具时间为8月7日。
据了解,一位芜湖籍女子因需要去监狱探望丈夫,被要求出具婚姻证明,但监狱方面对于女子所持的结婚证不予认可,非要公安部门出具证明。无奈这位芜湖籍女子只能找到户口所在的东门派出所开证明,“证明我老公是我老公”。
王警官称,婚姻关系原本由民政部门负责管理登记,并不是公安机关的工作范围。但是在当事人“跑了好几天”的无奈状况下由户籍民警行了方便。在出具证明的同时,派出所方面也忍不住对某监狱这种办事方式吐槽。
到底是哪座监狱要求出具奇葩证明?当事民警和该派出所负责人皆没有透露。
分析
监狱人员:可能存在沟通问题
记者就相关情况咨询了我省监狱系统一位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也曾经关注到该微博,目前通过信息倒查并没有在我省监狱系统发现存在类似情况。
据介绍,按照司法部门对亲属会见在押犯人的规定,在首次会见时,亲属只要提供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等能证明其关系证件即可办理会见证,对于无法证明其关系的旁系亲属才需要公安机关出具证明方能安排会见,第二次则只需提供身份证即可。
该工作人员分析猜测,犯人家属与监狱可能存在沟通问题。
链接
“良心证明”真解气
8月10日上午,福建华安县一名74岁老人到电信局办业务,却被要求开具健在证明。华安县华丰派出所开具证明后点评:“活生生的人在你们面前,身份证、户口本都还在,有必要么?”
8月6日,事主到温州塘下派出所办理母子关系证明,民警认为户口簿足以证明相关事项,公证处要求再开证明属多此一举。温州市塘下派出所开具证明后点评:“如若对户口簿真假性存在疑问,请公证处来派出所进行核对。”
8月7日,云南一女子到云南普洱派出所,要求开具无犯罪前科的证明,用途为买房。云南昭通市盐津县普洱派出所开具证明后点评:“老百姓买房也要无犯罪前科,难道有犯罪前科的就不可以买房吗?”
“结婚先证明未婚”、“证明我媳妇确实是我媳妇”……近日,河北新闻网“阳光理政”平台收到多地网友投诉,均反映在一些地方或部门办事时遭遇索要“奇葩证明”,河北新闻网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结婚先证明未婚
小伙5天奔波近2000公里
小张的老家在张家口市万全县,今年3月份,他决定和女朋友回自己的老家登记结婚。然而万全县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在查验他们的证件后,告诉小张:“你需要先到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更改婚姻状况。”原来,2009年,小张将户口从张北县迁移到万全县时,婚姻状况一栏不知怎么变成了“已婚”。
小张急忙来到他的户籍所在地——万全县高庙堡乡派出所更改婚姻状况,但事情并不顺利。“派出所让我先到万全县民政局开一个未婚证明,可民政局说户口簿上信息未改,开不了。后来朋友告诉我,可以让工作单位出具一个未婚证明,结果拿到派出所,人家说这只能证明我在北京没有结婚,不能证明我在其他地方没有结婚,所以还是不给改。”小张说。
万般无奈下,小张只好赶到原户籍所在地张北县的派出所及民政局,证明自己在户口迁出前没有结婚。拿着两张未婚证明,小张这才成功更改了户口簿上的婚姻状况,和女朋友完成了婚姻登记。小张苦笑着告诉记者:“请了5天假,跑了近2000公里,结个婚实在太难了!”
同样遭遇办事难的还有廊坊三河市的刘先生。前不久,刘先生到三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车辆管理所(以下简称三河市车管所)给自己的新车上牌照,由于刘先生在三河市的居住证未满一年,所以不能办理。工作人员告诉他,如果在当地有房产也可以办理,但随之而来的麻烦事却让刘先生很窝火。他告诉记者:“我们的房子在燕郊,路远不说,得拿房产证在特定时间到房管局核查。而且房产证上是我妻子的名字,按照三河市车管所的规定,我想上车牌还得花200元给我俩的结婚证做个公证。”
刘先生先后跑了三河市车管所、三河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燕郊办事处、燕郊公证处3个单位,耗费了20多天时间,终于给自己的新车上了牌照。他说:“我搞不懂,国家颁发的结婚证有必要公证吗?”
记者通过河北新闻网“阳光理政”平台搜索关键字后发现,与小张和刘先生有着类似遭遇的人不在少数。据初步统计,仅今年1至5月份就有30余条关于办事难、被索要“奇葩证明”的投诉。很多网友建议,有些证明根本没必要开,相关部门应简化流程,让大家少跑冤枉路,少花冤枉钱。
信息不共享
政府部门也为开证明发愁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为了一张“奇葩证明”,烦恼的不仅是办事群众,作为基层的政府机构——街道办同样对需要开具的各种证明材料伤透脑筋。近日,石家庄市红旗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刘雨西告诉记者:“在我们职责范围内的证明材料,比如婚育证明、居住证明等是可以按照正常程序开具的。但对于一些涉及财产,或者居民比较私人的、我们无法证明的事情,我们也很为难。”
沧州的张女士患直肠恶性肿瘤后申请重症销,医生开具的诊断证明却不能单独作为申请的依据;户口已经迁至廊坊燕郊开发区的刘先生想给自己孩子办理新生儿落户,还需回原籍河南省开具婚育情况证明……陷入“死循环”模式的各类“奇葩证明”让网友烦恼不堪。
办事机关需要形形色色的“证明”证明什么呢?
万全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由于居民婚姻情况信息尚未实现全国联网,民政局无法跨地域获悉居民婚姻状况。“结婚登记可以在双方任意一方的户籍所在地进行,我们不能确定办事人是否在其他地方有过登记,所以只能由公安部门做出信息更改后才能确定他是否未婚。”
记者拨打廊坊市公安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的咨询电话得知,之所以设置结婚证需公证的规定,是为了防止造假情况的发生。然而,众所周知,公证处并非结婚证的发放机关,居民如果要公证结婚证,还需要再次从领取结婚证的民政局开具一张婚姻登记证明。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由于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公民信息管理的侧重点不同、共享度低等原因,常常导致为了办一个证明还需要办更多证明的情况发生。在一项媒体发起的调查中,96.8%的受访网友表示遭遇过办证难问题。为办证,42.6%的受访者需跑5至10趟,26.1%的受访者需要跑10趟以上。
专家建议打破壁垒
建立信息大数据库
广州一位政协委员曾在调研中发现,中国人一生不同阶段的相关证件约有103个,要把这些证件办出来大约需要提交户口本37次、照片50张、身份证73次,到60个单位部门盖100个章,交28项办证费。为办事,“磨破嘴、跑断腿”的人不在少数。
“奇葩证明”为何频频出现?河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王春城认为,目前不少办证程序过于繁琐,不同地区、单位间协调性不足,甚至在程序上互相矛盾、互为前提,让办事陷入一个“死循环”。“除此之外,行政部门服务意识不足,所需材料交代不清楚,也常常造成办事人员重复跑腿。”王春城表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面对越来越多的问题和矛盾,更多规定、更严格的程序是有必要的,但人为设置办事障碍、索要“奇葩证明”等情况则应杜绝。
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政府也在不断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14年,河北省取消本省行政监管类审批事项,省级行政审批事项由1267项减少到687项。2015年,河北省衔接国务院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31项,同时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6月底前全面完成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编制工作。
对此,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所副所长梁跃民建议,在互联网时代,政府部门要做好公民信息系统建设的顶层设计,整合各部门的数据,进一步完善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尽快建立公民信息的大数据平台,实现不同部门间的内部信息共享,同时谨慎处理可能由此产生的信息安全等问题。“让网络大数据真正服务职能部门和普通办事群众。”
群众去办事,被要求到相关单位开具证明是一种常见社会现象,有的必要,有的看上去却显得“奇葩”。面对“奇葩证明”,连警察也忍不住了:近日网络连续爆出三单基层派出所吐槽开证明的事件,在网络上广获赞誉。此类事件,也触动群众“办事难”痛点,网友呼吁应将“简政放权”落实到群众日常生活中。
批无犯罪前科证明:
有前科就不能买房吗?
7月17日,云南盐津县普洱镇一位28岁的女性在外地买房时,被要求到老家派出所开具“无犯罪前科证明”。这是从业两年多的普洱派出所户籍民警张钦第一次遇到“买房开无犯罪前科证明”,他觉得没必要,但仍按该女士所求出具了相关证明。一时兴起,张钦在证明最后还加上了几句点评:“老百姓买房也要无犯罪前科,难道有犯罪前科的就不可以买房吗?贵单位凭什么立此项规定?”该点评与证明落款处均盖上普洱派出所的红色公章。
8月6日,这份证明在网络曝光后,张钦的点评被赞为“真正的中国好声音”。张钦介绍,当时并未细究具体是何单位要求开具此证明,之所以加上那些话,纯粹是想提醒对方不要折腾老百姓,能简化的手续就该简化。
依据公安部门有关规定,有无违法犯罪经历涉及个人名誉和隐私,不宜公开,一般涉及特殊职业或出入境手续时才要求办理相关证明。现实中,“无犯罪记录证明”时常引发争议。张钦认为,现在很多要求“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的地方都是不必要的。比如说就业,难道人家坐牢出来就不能再工作了?我前几天还遇到“一个到餐馆打工的,也要求开无犯罪前科证明,真让人哭笑不得。开这个是我们的职责,但有些地方确实不需要。”
批母子关系证明:
户口簿是干啥吃的?
8月6日下午,张钦所开证明仍在网络热传时,浙江瑞安塘下派出所一张类似证明也随之曝光。据该证明内容,事主到塘下派出所开具母子关系证明,派出所在出具证明后又致信“公证处工作人员”称:公安机关“制发的居民户口簿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相关证件。上述两人的身份信息及相互关系已充分反映在户口簿上。如有疑问请仔细参详户口簿首页‘注意事项’的第一项。如若对户口簿真假性存在疑问,请公证处公证人员来塘下派出所进行核对。”
瑞安公安局政治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证实,该份网传的证明为真。该负责人介绍,8月6日事主到塘下派出所办理母子关系证明,民警认为户口簿足以证明相关事项,公证处要求再开证明属多此一举,遂写下自己的态度。该负责人承认,此举应该受到了云南那单事件的影响,也是效仿表示一种支持。这是民警的一种“个人行为,但并未违反相关规定,我们也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希望他们办事时少一些程序,这也是表达一种呼吁。”
瑞安公证处有关负责人回应确有此事,称事主两人名字在一个户口本上,但户主不是母亲,母子关系无法从户口簿取得直接证明,确实需要公安机关出具新的证明才能办理此后的公证事宜。
批证件丢失证明:
纯粹增加老百姓麻烦
在上述两张派出所证明爆红的前一天,湖南冷水江市同兴派出所也因一张类似的证明引发热议(本8月6日道)。8月5日,湖南冷水江市一名67岁的老婆婆因老年证丢失,到同兴派出所开具证件丢失证明。同兴派出所开具证明后,又在同一张纸上致信“民政局工作人员”称,民政局工作人员:中央三令五申要多为“老百姓办实事,让老百姓少走弯路,补办一个小小的老年证也要经过派出所打证明,有必要吗?纯粹是增加老百姓补办证件的麻烦,该证除了持证的本人外其他人拿着也没有用,我所也无法证明老百姓的证件有没有丢失,说实话丢了又如何!没丢又如何!也不是我们管辖的案件。但是我所不得不开此证明,否则该老人就补办不了老年证了。一个小的证件增加大家不必要的麻烦,还是多为老百姓办点实事吧!”
据《南方都市》
证明
她妈是她妈,他是单身,他没有前科可以买房……
请多干实事,少无聊刷存在感
本文标题:女孩被要求证明是女孩 盘点让人哭笑不得的“奇葩证明”-奇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